喜欢收到惊喜,但没想到cancer(癌症)就这么突然地向我告白了,没有防备。它还是一个疯狂的追求者,你想甩掉它可不容易,激怒了它搞不好回过头再插你一刀。
01 最突然的“告白”
查出生病的前两天,我刚刚出差回来,参加了公司管理层的一次工作晚宴,和我的外国老板及一席中国同事。记得吃的是陕西菜,没喝酒,所有菜味道都不错,一个芥末味的凉皮我们还点了两份。那是在我自认为健康的状态下吃的最后一顿正餐,也算圆满。
在“那一天”之前,我仍沉浸在被忙碌包围的快感中,享受工作,看着日历表满满的会议行程和工作安排,就像打了兴奋剂。我的人物设定是“现实版的杜拉拉”。作为一个80后的小白领,工作九年,在外企里从一个前台小秘书到部门经理,成了公司里所谓的“元老”,虽说也不算什么特别大的成就,但我也算知足,除了工作不断追求向前,生活上也算难得享受空闲时光,生病前不久我还与老公带着1岁多的娃去巴厘岛晒了晒太阳。
旅行后又开始繁忙的工作、出差。一次因为客户的盛情难却,晚饭后我又勉强吃下了一大碗现场制作的刀削面,回到酒店就吐了,当时觉得可能实在吃得太撑,各种菜、刀削面还配红酒。后来回到北京,开过一些胃药,调节了饮食,中间吃的不注意偶尔也有几次呕吐,不过都当作消化不良或肠胃炎,吃了医院开的药好一些,未料到就在这一个月忽然就瘦了7~8斤。生宝宝前增重了差不多40斤,但最后还有接近10斤甩不掉,这下忽然瘦了其实我还是满心欢喜的,心想没白忙活啊,可算回到正常体重了。可当医生的姨妈还是觉得可疑,催促我尽快到她那里做个B超检查。
B超探头刚刚接触到我的肚皮,冰凉感让我不禁抖动了一下身体。虽然头天晚饭后再没吃东西,但胃滁留还是特别严重(胃里面的东西还没消化掉)。在一旁陪我检查的姨妈惊讶得说不出话。B超检查结束后,姨妈默默地跟医院请了假,让我去换下体检的衣服,执意带着我片刻不停地直奔肿瘤医院。我懵懵懂懂,心中万千疑惑:什么情况?不是消化不良么?不就吐过几次掉了几斤肉嘛……跟着姨妈进了电梯。电梯一层层下行,密闭空间里异常安静,我生怕自己的呼吸打破这样的诡异气氛,偷瞄一眼姨妈,可我看到她的眼睛是红的,她竟然哭过!我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但我尽量保持着冷静和浑然不知。哔——哔——急促的短信音打破了沉寂,她很异样的把手机扭开不让我看到,但我还是看到了开场词:“主任,您千万别着急……”如果说刚才的不祥只是预感,此刻飞快旋转的大脑解析过刚刚发生的几个片段后,我就算再乐观也笑不出来了。
去肿瘤医院的路上,先生开车,他对我的情况一无所知。姨妈一句话不说,我也没吭声,脑袋里乱极了:不知道此时该说什么。怎么把信息传递给先生?要不要多问一句B超都看见了什么?B超的准确率如何……心里翻滚着乱七八糟的想法,车窗外的风呼啸而过。8月底北京最美的夏末,温暖但不炎热,可我的手脚冰凉。我给自己暖了暖手顺便摸摸自己,确认不是梦,也似乎不像进入超时空。
喜欢收到惊喜,但没想到cancer(癌症)就这么突然地向我告白了,没有防备。它还是一个疯狂的追求者,你想甩掉它可不容易,激怒了它搞不好回过头再插你一刀。
02 第一轮检查,这不是玩笑
由于家人在医院工作的原因,我很快就被安排进行了抽血、胃镜、CT、核磁共振、Pet CT等各项检查。
在没有确诊之前,我仍然抱着被误诊的期望。认为姨妈肯定是敏感过度,对自己家人的诊断不够客观。网上的说法是:胃部病变B超的准确率的确有限,这让我确信自己被误诊的可能性很大。
首先是核磁和CT检查,忽然有点拍电影的感觉。之前我只在电视里看过人进到洞洞里面躺着,然后进行各种扫描,因为要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还要配合医生的指令呼吸,我大部分的时间其实是在观察这台机器,思考它的工作原理(理科生的条件反射),继而惊讶并崇拜一下科学的进步。
核磁和CT之后,令人发指的胃镜来了。遵照医嘱,做胃镜前需要空腹,但是因为胃滁留的原因,还是有食物没有消化。医生在我上床之前,让我服用了一罐麻醉液体——用于麻醉喉咙和食道,然后用一个器械撑开我的嘴巴,熟练地把一根超粗的黑色管子顺着食道插到我胃里。身旁就是胃镜管镜头拍摄到的画面,我不敢睁眼看,紧闭上眼睛尽量让自己什么都不想。尽管服用过麻药,但是因为胃部的不适我还是开始呕吐,吐到床上和自己身上,但因为插着管子又不能动,我也害怕做动作会加剧这种不适感。医生开始叫人来擦,看着屏幕说要多取几个点的组织,他们开始议论一个名词——“皮革胃”。
狼狈地从胃镜室出来,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国人惧怕胃镜,为什么中国的胃镜检查率如此之低。不知道那些做完了检查、没有感觉的病人怎会如此麻木。我必须实事求是地说,我吃了镇静类药物,但真心没发挥作用,清醒得不得了,在胃镜室里的那十分钟,至今我每一秒都记得。
站在胃镜室门口只有难受,形象难堪,但先生和姨妈都不在门口(他们分别被不同的医生叫去缴费、送取出的组织物做病理分析),因为近视眼镜也被他们拿走,站在拥挤的病房楼道,瞪着“虾米”的眼睛,感受着嗓子异常的灼烧感,我第一次想哭,在大庭广众下。
Pet CT,这项高大上的检查做一次就要1万多人民币。我初次听说时还是有些震惊的,因为不在医保范围所以医生告诉我很多人选择了放弃,但它其实是一个更全面、精密度更高的全身扫描。扫描的过程中有护士进来,往我的静脉里注射了一剂药。嗡——我感到从脚底到头顶像被热火电流穿过了一样,又像每个毛孔都在出虚汗,忽然有小便失禁的感觉,从未有过这样的身体体验,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
完成了一切检查后,就是等待。
回家第一件事,我很平静地给老板发了一封邮件,告诉他我现在被高度怀疑有肿瘤,忽然不上班放鸽子的状况也许会维持一段时间。不知道我在哪里学到的tumor(肿瘤)和cancer(癌症)这两个英文单词,也算难得的学以致用。幸运的是,我有个好老板还有一群好同事,他们的万般理解和背后的支持让我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地治病。
等待结果的两天里,我和妈妈一起带着儿子去了水族馆。剩余的时间我几乎都在百度和谷歌。那时候我能从家人口中得到的信息几乎是零,因为避讳和没得到结果他们从不讨论此事。我唯一的信息就是记忆里姨妈那双哭红过的眼睛,首次检查的难忘经历,肿瘤医院里人流如织如春运火车站一样的场景,还有胃镜医生提到的我听不懂的名词——“皮革胃”。
搜搜看。来自某网站:“皮革胃”是胃癌的一种特殊的类型,肿瘤生长方向不是向胃腔内突出而是向胃黏膜下层、胃肌层、浆膜层浸润,最终使胃黏膜皱翳消失,胃腔缩小,胃壁全层变厚变硬,坚硬如皮革而得名。患者表现为纳差,早饱。但是肿瘤即使已经深入肌层,胃腔内病灶也可能并不明显,所以胃镜常常不能及时发现病灶,造成漏诊。可见皮革胃是癌症的一种,不可能治愈,只能做姑息性治疗,延长生存期。
是胃癌,恶性程度不低,我可能真的要死了。在没有收到任何医学诊断报告前,仅凭着片断的信息,我知道,恐怕这就是结论。
沉寂两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在2014年8月20日:
“最近三天的消失让很多朋友担心了,整理下朋友圈,只剩下自己的好朋友和同学们。开始有人来问我,我想我还是统一做个回答。如果是亲人,请先不要告诉长辈,我们还在保密中。
过去的三天是我和家人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世界就是这么无常,人的生命就是这么脆弱。
癌症,其实我不怕,也并不是判了死刑,只是从没有想到上帝这么早把这枚彩蛋砸到了我的脑袋上。没什么征兆,直到两个月前偶尔的不舒服和消瘦。还在等最后的病例分析和治疗方案,这两天除了各种检查,就是好好地享受一下与家人相处的快乐。姨妈替我跑前跑后,医院的事情都不用我操心了,连在国外的医生关系都动用了。
我感谢我的父母、我的爱人、我的北北、我的姨妈姨父,他们给了我一颗勇敢而强大的心脏,我会勇敢面对,以最坏的准备,去迎接最好的结果。
没有什么晴天霹雳,也没哭得死去活来,没什么大不了,这就是人生吧!每个人的人生都还要继续,地球还是要转,只是我的人生要变个活法了。从现在开始认真地享受每一天。我有太多牵挂,所以要坚强地走下去,和我爱的人一起。
还不清楚未来的治疗有多久,不知道是手术还是化疗,不知道半个月还是半年还是更久,不过都会是余生持续的战斗。也计划了很多事情要做,会把每一天过得精彩。
作为地球上的一个渺小生物,就是这样吧!我接受上帝给我的考验。一定是这辈子过得太顺了,非要给我设个坎,呵呵。那就当个大项目好好做吧!
未来的日子,我的事情我会努力加油。也许在某一天,需要我的朋友们,你们去帮助我的爱人、我的儿子和我的长辈,我知道你们不会吝啬你们的爱。
我会不定期更新情况的。请朋友们放心。好好享受你们的每一天。
我爱你们。
聪 2014 8”
终于,病理报告出来了。
先生晚上带我回家,父母和作为医生的姨妈避开我开家庭会议。我没有看到病理报告,但我知道,确诊了。
老公是南方人,但从我们一起念书,到后来留在北京生活也有十年光景,他身上也渗透了北京男人的“爷”范儿。可是晚上睡觉前,他第一次破天荒为我端来了一桶洗脚水:“老婆,我给你泡脚。”看他蹲在地上,我坐在高高的椅子上,心里总有些不习惯,不舒服,但他执意蹲在下面,一边给我洗脚,一边掉下眼泪。他说着心里话,听着听着我也哭了。
我们认识九年,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他哭。他这样的大男孩,在正当年的好时光,身处躁动的年代,我的病使他不得不承受这些本不该承受的痛。看见他哭,我的心脏真有点受不了,忽然有点像周星驰电影里那个玩世不恭的儿子见不得老爹跪,一跪就得晕倒的感觉。
有点眩晕。
深蓝的静谧的天空,月亮高挂,没有雾霾的初秋夜晚。我俩躺在窗口的沙发上,互相偎依着,听着彼此咚咚的心跳。“老婆,我给你唱歌吧。”这是他最不拿手的活动,果然唱了两句就接不上词了,需要现搜歌词,虽然眼角挂着泪,但还是把我逗乐了。那一夜我睡得很踏实。
这也是我生病至今,先生唯一一次让我看到他掉眼泪。事实证明,家人的坚强、乐观、豁达和积极的态度对我的治疗过程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变成一个重病号以后,人的心思会变得异常敏感,家人的一个眼神、一声叹气、一个看上去难过的背影、一句不经意的无可奈何的话语可能都会让绝望感扑面而来,但幸运的是身边的家人一直充满着希望,身边的朋友们都在努力地保护着我、宠腻着我,尽全力把我围在一个温暖的花园中。
03 病人该不该知道真实病情
在我的坚持下,家人终于公开了我的病理报告。影像学分期:T4N2M1,低分化腺癌伴印戒细胞癌。为了读懂这几个“外星语”,我恶补了很多医学知识。简单地说就是:晚期、无法手术、有转移、恶性程度极高。这比我想象的严重,我忽然惊觉,可能连救的机会都没了。难道我该吃点好的,见见想见的人,然后就Game Over(游戏结束)?
病人究竟该不该知道自己真实的病情?这可能是病人自己以及家属需要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听到过一个真实故事。一个壮丁被诊断患了癌症,他一下就卧床不起、食不下咽、没多久就瘦脱了形,家里人开始准备后事并要完成他的遗愿。根据愿望,家人把他抬到北京躺着看完升国旗,后来想反正来到首都了,最后再看一次大医院求求好药。没想到医院诊断不是癌症,老大哥噌地一下就从担架上蹦起来了,瞬间生龙活虎,回老家继续下地干活了。
加入了一个QQ病友群,里面不乏众多家属借病例,就是为了编辑改写后打印出一份假的给自己家里的病人。想想这份苦心总觉得有一些忧伤。我想自己的父母那时候也是在考虑如何向我隐瞒吧?
我不知道那些病友有多少成功了。但一个患者,去专业的肿瘤医院,接受各种花式检查,然后开始进行化疗或者放疗,有谁真的可以被瞒住呢?最初生病的几天,因为没有信息,我只能网上搜索。现在我必须要告诫所有的病人和病友,在专业的医疗方案没有出来之前,不要胡乱查网上资料。除非你想听到不靠谱的、吓人的言论,那就上网吧!看到每天医院的人流如织,你就会明白专业的医生根本没有空在工作时间上网回答你的问题。回答你的要么是各种粘贴复制,要么是一句温情嘱托:“想吃点什么,就让他吃点什么吧。”我承认,这是对吃货最大的情话,但现在我真想从电脑里把这人拎出来揍一顿。
既然这样,我认为我必须知道真相,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