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2600000001

第1章 序:人是不能没有信仰的

把神叫出来给我看,我就能有信仰。

——一个读者

任何信仰,无论是宗教、政治或道德上的信仰,都受到各式各样的质疑,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信仰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年代是个问题,年龄是个问题,聪明不聪明也是个问题。纯朴的人和超智的人都有信仰,前者简简单单就信了,后者用理性推理,两者都得到了好处。介于两者之间的人则很不幸,他们的理性没有发达到后者的程度,但他们又没有纯朴到前者的地步,所以只能依靠自己很靠不住的中等智力,所以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所以他们说,信仰是愚人的选择,我又不蠢,所以我不考虑这个问题。

但是人是不能没有信仰的。这本书不是谁都能看的,只有到了那个困惑的地步或年龄,才需要用理性推导出信仰。这本书是给他们看的,他们想让自己拥有信仰。而如何用理性推导出信仰的必要性,是个问题。这需要极大的智慧和超常的学识,从柏拉图到尼采都没有人做到;人人都是自己的哲学家,所以作为哲学家的你,一定觉得很苦恼吧?哲学面对这个问题是无力的。说服自己要有信仰,是很难的,而有能力让别人从理性层面上(而不是用自己的权威地位)理解信仰的必要性,就更难上加难了,只有少数人可以做到,比如牛顿、爱因斯坦、哥德尔和帕斯卡。这四个人,分别从各门学科特有的视角进行推导,而弃用哲学。

但是,牛顿、爱因斯坦、哥德尔的理论太过高深,只有相应学科的人(学物理的、数学的、逻辑的)才能懂。这就只剩下帕斯卡了。

欧洲的大科学家往往身兼思想家,文理不分家,他们都是一边做科研一边思考。这是个欧洲传统。但他们都不研究哲学,也不自创一个流派,所以只能叫思想家罢了。帕斯卡不是个哲学家,所以这不是一本哲学读物,而是散文集,所以它并不难读,有营养的不一定都难吃。

帕斯卡出生在法国中部的一个小镇,母亲早逝,有一个姐姐,还有一个妹妹。父亲非常宠爱他们,父慈子孝。但他从小体弱多病。在短短三十九年的生命里,他在数学界、物理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中的非凡成就,对后世思潮影响非常深远。他发明了很多科学仪器,文字还很优美。

仿佛觉得帕斯卡很陌生吧?不是的。其实你早就遇到过他了。从我们上中学起,他就和我们很亲近了。初一学几何,那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就是帕斯卡十三岁时发现的一条定理。他又离我们很远。帕斯卡三角形在中国叫作杨辉三角。他十六岁发表了一篇备受推崇的关于圆锥曲线的论文,立刻引起了笛卡儿的注意。笛卡儿是解析几何的创始人,起先根本不相信这是一个少年写的,还以为是他父亲代为捉刀。帕斯卡还是近代数学的创始人,他创造的“极限”与“无穷小”的概念,为微积分开辟了道路。

那你说,这个人是不是那种高智商理工男,天天搞研究,不懂得情趣?不是的,他身负经天纬地之才,游玩于山水田园之间,偶尔还赌一把——和自己的朋友费马。这一赌不要紧,发现了概率论。那概率论是啥?概率论是个入门容易、深钻难的科目,起源于赌博,应用于统计,而统计学是科学的基础。任何科学都要有数据,但不经过统计学的那些公式套一下,那就不叫科学数据。

在一个领域做到引领风骚数百年就够了,但帕斯卡是个全才。我们初二学物理,大气压强(气压)的单位就是“帕斯卡”(简称帕,缩写Pa)。有个段子是讲牛顿变身帕斯卡的。一群伟人死后在天堂里玩藏猫猫,轮到爱因斯坦抓人,他数到100睁开眼睛,看到所有人都藏起来了,只有牛顿还站在那里。爱因斯坦走过去说:“牛顿,我抓住你了。”牛顿说:“不,你没有抓到牛顿。”爱因斯坦说:“你不是牛顿是谁?”牛顿说:“你看我脚下是什么?”爱因斯坦低头看到牛顿站在一块长宽都是一米的正方形地板砖上,不解。牛顿说:“我脚下是一平方米的方块,我站在上面就是牛顿/平方米,所以你抓住的不是牛顿,你抓住的是帕斯卡!”他还发现了“帕斯卡定理”,到底是做什么用的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千斤顶就是根据这个定理做的,没有帕斯卡,抛锚后就不好整了。

另外,帕斯卡还发明了历史上第一台计算器——加法器。他父亲是个收税官,每天要进行大量的数学计算。为了减轻父亲计算税务的麻烦,帕斯卡在十九岁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器,然后又陆续制造了五十多种,很多都保留在巴黎的艺术与技术博物馆。二十四岁时他以托里拆利水银柱实验证实了真空和空气压力的存在,不只是名动巴黎,而且轰动了法国。这有点儿像英国的拜伦,他说:“第二天我一醒,发现自己成名人了。”拜伦那年也是二十四岁,和帕斯卡一样。

那么,我们要问:当一个人的科学知识超越了他的整个时代,他会做什么呢?他会研究宇宙的奥秘,研究人是什么、人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他找到了答案。

帕斯卡的文字是优美的,他和卢梭是浪漫主义的两大先驱;帕斯卡是深刻的,他和思想泰斗笛卡儿齐名。帕斯卡二十三岁开始接触信仰,起初他认为信仰只是一种哲学概念,后来渐渐发现,当人忧伤时,哲学和科学并不能提供安慰,但是心中有信仰的人可以得到心灵的安宁。信仰比哲学要大,哲学把握不住它。

帕斯卡拥有科学家那种特有的严谨精神,所以更强调理智和思考,他认为要认识人和世界以及两者的关系,就必须依靠理智的思考以及观察和实验。他找到了答案。

信仰分很多种。视角不同,信仰不同,就像佛陀在佛教各宗的眼中是不同的,所以才有净土宗、禅宗、密宗等等。爱因斯坦说自己不相信有人格化的上帝,因为作为一个物理学家,他用物理公式推导宇宙的真谛,最后得出一个不可消、不可约的常数,他认为那就是他的信仰。《黑客帝国》里的救世主就是一个没有删除的余数。亨利·梭罗认为:“我惯行密林溪谷路,我的上帝自然就在那翠柏深处、鸣雀口中。”至于帕斯卡,他是个诸门皆通的科学家,而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性格,每门科学都不只是知识,还是一种思维方式,而这种特定的思维视角,只有学过这个科目的人才能拥有。每个学科看世界的角度都不同,那就很自然了,帕斯卡会用计算机思维去推导,用概率论去估算,用微积分来分析。他从一个综合的角度进行推导,最后仿佛在说的是,用计算机推导不出上帝的存在,但是用概率论和微积分可以推导出信仰的必要性。他解答了人们的困惑。

还有些人喜欢攻击信仰,或展示自己很懂,可以完全掌控,这本书他们也可以读一读。因为如果你想攻击一个东西,发动攻击之前总要先了解了解要攻击的目标吧。然而最可能的是,读完之后你就成了一个帕斯卡学家,成了他的追随者。所以,如果你害怕被说服了,那就算了,不要读了。借用T.S.艾略特说蒙田的话来评价帕斯卡吧——真的,当你足够了解他,以至于可以去攻击他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被他彻底俘虏了。在法国、美国等地有一种人叫作帕斯卡学家,专门研究帕斯卡和这本书,就像中国有类学者叫红学家一样。艾洛伊·莱格尔格、让·麦斯纳尔、以马内利修女,其著作《与无限相遇,阅读帕斯卡》《帕斯卡思想》《活着,为了什么?》都只是研究这本书,为这本书做注解。

国外思想和国内的不同,首先要讨论的就是上帝的问题,这是任何一个欧美人都只能拖延而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本书有一部分神学论述,有神学就得引用《圣经》,而天主教和新教的《圣经》略有不同,比如背叛基督并被马提亚取代的“犹大”,在天主教中译作“犹达斯”。出现这种分歧时我们采用的是新教的译法。另外,《圣经》中的人名有时和通俗译法不同,比如十二门徒之一的多马(Thomas),在别的地方会译作托马斯。我们采用的是惯常译法,假如根据字典的话,内行人看到那个人名就会一愣,不知道在说谁,那就不好了。这件事还可以这样理解,“多马”特指耶稣的门徒,不是托马斯·爱迪生那个“托马斯”。

帕斯卡的文字充满理性,既接地气又深刻,而且很美。诗一样的短句描述了他细腻的感触,字里行间透露出清晰的理性和炽热的心灵,连文学界也视其为瑰宝。不,我说错了,不是“诗一样的短句”,而是本来就是散文诗,翻译成英语后那种美依然没有褪色。举个例子来说,“All this world is lust of flesh.”这是个标准的四音步,而且还押了一个不太工整所以很妙的韵,所以它本来就是诗。伏尔泰称赞它说:“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本诗集。”但是翻译成中文后,这种美就消失了,我查阅了1973年台湾孟祥森版和大陆最权威的何兆武版,它们都没能保留其美。我想这大概是东方语言和西方语言之间不可跨越的隔阂吧,因为1914年前田长太翻译的日文版、1921年加藤一夫版、1923年的柳田泉版,也都没有保留“美”这一特质。人们都把它当成哲学而不是散文诗了,这是个误会。

祈求上天赐予我平静的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事,给我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并赐予我分辨这两者的智慧。

——古罗马皇帝奥勒留

同类推荐
  •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其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该书就其主体来看,是一部政论性巨著,它重点阐述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其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积极的主张,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时至今日,《韩非子》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书甄选了《韩非子》最精彩的篇章,对原典作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便于您更好地品读国学精粹,感知先贤智慧。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黄石公语录:素书

    黄石公语录:素书

    “西晋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时有盗墓贼掘西汉留侯张良之墓,在玉枕中发现黄石公著《黄石公语录(素书)》,从此,《黄石公语录(素书)》》流传世间。《黄石公语录(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字数虽少,但字字珠玑,语语精华。内容融汇儒、道、兵、术、势诸家之精,重德、崇义、讲谋略。书中语言精炼,人性把握精准,处世谋略独到。史传,张良得此书,遂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综观女性主义的理论,有些激烈如火,有些平静如水,有些主张做决死抗争,有些认可退让妥协。本书对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运动、女性主义流派、女性主义论争和女性主义之后的思潮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梳理,堪称一本女性主义的重要读本。
  •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使得一直寂寂无名的叔本华一鸣惊人。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世俗的角度,对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用冷静睿智、诙谐优雅的笔触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就如同尼采看完此书后,就曾经这样表达他的感受:“我很懂得他所说的,就好像他的书是专门为我写的一样。”不沉溺在世俗的事务中,不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对情和爱没有过分的渴求,如此,你便可以得到自由。
热门推荐
  • 我不是白九爷

    我不是白九爷

    A市研究生许潇潇随着考古一行人来到南岭古墓在危机之际偶遇蒙面黑衣人,得他所救误打误撞来到了另一个世界逍遥高冷的白九爷,嬉闹俏皮的许潇潇,还有一个神秘莫测的红鸾江湖之大,每个人似乎没有什么关联三个人身上背负着不同的故事和使命
  • 神迹纵横

    神迹纵横

    神迹大陆,广袤无边,却有着一条狰狞的裂痕横亘,历史名之大陆伤疤。人类崛起,九国纵横,每一代都有着传奇人物的出现。他们或惊才艳艳、名流千古成为人们传颂的诗篇,或昙花一现成为历史的尘埃,消隐于时间的长河。人迹罕至的禁区,魔兽于大陆之中纵横,时光更替,它们的纵横,也只留下一瞬暗淡的痕迹。圣兽的子嗣,巨龙的后裔,于每一个时代的黄昏,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在血与火交融之中,金戈铁马,谁的吟唱,不载史册,却让一个时代的落寞与辉煌,成为一首无言的歌。驭兽师的契约之音,将会响彻整个大陆,高亢激昂,映照着一个种族的兴起。神龙的辉煌已经过去,这个时代,属于崛起的人类!
  • 都市之邪龙逆世

    都市之邪龙逆世

    身怀龙族魂,体流龙神血,修得逆天之力,机缘巧合住进一幢只有三个美女的别墅,故事从这里开始------
  • 苍天神木诀

    苍天神木诀

    有人问什么是永恒?佛经里说一瞬间即是永恒!有人问什么是极致?佛经里说一世界有千千万万劫,每一劫都是一个轮回,远古的世界,远古的文明在到达极致之时,是被上天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有了毁灭,而后世界终归混沌,重新开始。…………没有时间的限制,没有距离的隔离;随心所欲,天地即在脚下,星空即在眼前;那是洪荒远古的世界,那是各族刀剑相向的争霸时代;没有了躯体,没有了灵魂,剩下的只是观望的眼睛。一道光束,一个声音,一段故事开始,一副画面闪现,一种灵感来袭!没有了黑色,没有了金色,没有了所曾出现过的任何颜色,他悟了,无所存在,无处不在,地久天长!一段记忆苏醒,一种力量回归,一个新的开始;就像孩子回到了妈妈的怀抱,他们不断的交融,不断的变化;渐渐的,所有人都被这道九彩光芒沐浴着,所有鸟儿都朝着这边飞舞鸣叫着;所有的兽类都匍匐在地仰头长啸着,萧寒在此刻睁开了双眼……………只要你能跟随小妖的脚部,你就会明白的。
  • 王牌暖婚

    王牌暖婚

    她,医界圣手,才貌双全,一朝重生成了他的小妻子。公婆不喜,丈夫不疼,胆小如鼠,软弱可欺。当她成为她,目标就是:撩他,撩他,撩他!一天,她站在他的跟前,一脸促狭:“司少,听说你暗恋我?”司战北抬头看了她一眼,大手一伸,把她捞进怀中:“媳妇儿,我这是明恋。”原来……撩他的结果,就是羊入虎口。
  • 冷墨

    冷墨

    前世无所谓地死了,这一世又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呢?转生成为一国皇子,又将掀起什么样的风云……
  •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经典译林)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经典译林)

    《约翰·克利斯朵夫》写的是关于一个音乐天才与自身、与艺术以及与社会之间的斗争故事,追溯了一个德国音乐家在许多艺术斗争中演变的历程。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不协调的性格,一位满怀生命热情却又遭到敌对世界误解的极其诚恳的艺术家。
  • 销售圣经

    销售圣经

    本书不但适用于初涉销售行业的新手,也适用于销售行业的行家里手。同时,对于那些想让自己和团队的业绩上一个新台阶的销售教练和销售经理而言,本书更是他们的指导手册。
  • 蒙古王的眷恋:落雁谣歌

    蒙古王的眷恋:落雁谣歌

    “无论你是谁都是我的夫人,我的谣谣!”好听的嗓音在耳畔沙哑响起。他的霸道与执着不肯承认她是替身的事实。耳鬓厮磨间她惊慌的发现自己已无法脱身,斑驳的意识闪现:穿越人,女高中,古怪的锁扣,为寻好友穿越到此……命运之轮启动,她的命定恋人在等,她却被蒙古王牢牢禁锢于此。
  • 重生之傻女嫡妻

    重生之傻女嫡妻

    还是这么恶俗的桥段,重生。当都市白领、工作狂人一夕“失足”,魂穿异世。醒来时,她成了姜家小姐,出身望族,家世显赫。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姜二小姐是个不折不扣的傻子?上一世,她拼命工作,却英年早逝,工作成果遭他人坐享。这一世,她游手好闲,却神情痴傻,府中众人明讽暗欺。做女强人难,做傻子还不容易,什么都不用做,不就是米虫一枚?众人八卦纷起的时候,她老神神在在的,该吃吃该喝喝。原本以为,她能完成上辈子的夙愿,做个快乐的吃货,安度一生。可是,傻子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何况她是个假货。终究躲不过那一眼情劫。…当初,她对他说,不管你做什么,成为妖魔亦或鬼神,我都会陪在你身边。他不屑一顾,滚。后来,他对她说,我想你留下来。——对不起,滚远了。——那你在原地别动,等我过来。——过来可以,用滚的。…这是一个关于追逐和错过的故事。爱情就是一场博弈,他俩各自执棋,棋盘之后,已是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