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500000006

第6章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5)

也就是说,越是反抗性强的孩子,他们在将来越是能发展成人格健全的人。反之,反抗弱或者没有反抗的孩子发展成平庸人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儿童在2岁到三四岁期间,正面临“自主对羞怯、怀疑”的心理和社会危机。一方面,这个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发展,对很多事情开始不愿意接受大人的支配和控制,喜欢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以试验或显示自己控制环境的能力,从而产生自主感;另一方面,儿童又本能地觉得依赖过多而感到羞怯,同时担心超出自身和环境的范围,自身受到威胁,由此而感到疑虑。所以,两三岁的孩子所反映出来的“我不要”或“我就要”,其实是一种自我意愿的表达和企图独立自主的探索。通过这个过程,儿童可以在独立行动中体验到愉快、成功的经验,形成自信心。反之,可能就会对其能力感到怀疑或羞怯,产生自卑的心理。

◎用什么心态对待反抗性强的孩子

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切记不要发脾气。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很多时候,孩子的坏脾气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学来的。我们要从心里接受“越是自我意识强的孩子反抗性越强”的观念,万不可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对付孩子,如果那样,孩子就不能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而是用攻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孩子做好榜样,教给孩子正确应对的方式。

我们要无条件地尊重、接纳、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作为一个人应该享有的维护自我的权利,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如果想让孩子怎么做,就用商量的口气让孩子做出选择,让他们充分体验到自己做主的感觉,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对于反抗比较强烈的孩子,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先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急躁,即使孩子做了超出我们忍耐度的事情,我们也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然后再想办法引导孩子。

特别提醒:

自我意识越强的孩子反抗性越强,将来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也越强。我们只需要给自己和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等孩子慢慢长大。

孩子能坚定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未必是坏事

成人与孩子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孩子的思维与成人的思维存在质的不同。孩子有自己的思维习惯、方式、逻辑,当成人以自己的思维方法做出结论,而以自己的标准来训斥孩子,这是不尊重孩子,扼杀孩子天性的愚蠢做法。

——皮亚杰

经常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不听话,为了一件小事非坚持到底不可,有时候甚至哭闹一个多小时,最后非要父母妥协才罢休。

很多妈妈在网上发帖求助,诉说自己3岁的孩子脾气拧,不管是好事坏事非要依他不可,不然就大声哭闹。

一次,我去幼儿园作调查,一位幼儿园老师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个叫星星的小朋友,一天早晨来找老师,他看起来很委屈,眼里含着泪。在星星断断续续的讲述中,老师明白了,早晨出门的时候,他要戴红色的帽子,妈妈非要他戴蓝色的帽子,结果倔犟的星星和妈妈大闹一场。因为力气小,星星终于没有拧过妈妈,带着蓝色的帽子来到幼儿园。这位老师说:“在大人眼里根本不值一提的事情,在孩子眼里却是大问题。大人可能想得很周全,衣服颜色要搭配,天气不好等原因都考虑进去,可就是忽视了孩子的想法。”

◎了解孩子为什么喜欢坚持自己的想法

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进入“第一反抗期”,过去老实乖巧的孩子,逐渐变得任性、脾气拧、爱反抗。其实,孩子不是没有道理地反抗,他们是在坚持自己的主张,如果孩子的主张能够实现,对孩子的自我意识的确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要我们经过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在很多小事上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想法,比如自己穿鞋,不要大人帮;自己吃饭,不要大人喂;自己走路,不要大人抱;自己玩的时候不要大人打扰;自己的东西保护得严严实实;等等。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孩子会说“我自己穿鞋”“我自己吃饭”“我自己走”“这是我的”等,而表达能力欠佳的孩子会说“不要”“自己做”来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想法。

孩子到了2岁以后,会进入情感发展时期,他们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具有独立作选择不愿意被干涉的冲动。他们的语言发展还不完善,只会把喜怒哀乐用行动表达出来,经常违拗大人自己做主,比如天冷了还要穿裙子,出门不要戴帽子,大热天要穿厚衣服,不吃妈妈辛苦做的饭菜,等等。

◎孩子坚定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未必是坏事

我们前面已经多次提到,自我意识强的孩子将来有很大机会发展成有主见、独立性强的人。孩子坚定地坚持自己的想法,就是自我意识在支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李开复博士曾经有一段很难忘的经历。

李开复博士开始做博士论文时,选题与导师的意见不一致,他发现导师让他用专家系统做语音识别是行不通的,于是他鼓足勇气向导师说明情况。导师给他的回答让他铭记一生,导师说:“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如果我们做父母的能像李开复的导师那样,允许并培养孩子从不同的观点去看问题,摒弃那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一定会培养出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变成一种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如果我们认为孩子坚定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未必是坏事,也有可能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李开复”。

对待孩子的坚持,我们要端正态度。

有专家说,中国家庭有“双重标准”。

当我们大人坚持自己观点的时候,我们将这叫“个性”“有主见”;当一个孩子坚持自己想法的时候,我们管这叫“不听话”“任性”。当我们大人生气了,可以打骂孩子;当孩子生气了,可能会被大人打骂一顿。我们总是习惯用大人的思维和标准来要求孩子,往往容易误会孩子。

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系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先跳下去。”

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孩子,没想到,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使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子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的真挚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所以,我们要耐心、平和地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不要着急地下结论,不要急着训斥、打骂孩子。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比如上面的例子中孩子要戴蓝色的帽子,如果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尊重孩子的想法。这样,孩子的自我需求得到满足,就能产生足够的自信对周围的一切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特别提醒:

对两三岁的孩子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要一味地与之争执,想让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我们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内心和思维方式,引导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会培养出一个有主见、独立性强的孩子。

夸奖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学会夸奖孩子,没有夸奖就没有教育。

——陶行知

3岁的刚刚长得胖乎乎的,平时他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他也只是站在一边看着。他不仅在幼儿园沉默寡言,回到家也不爱说不爱动。原来刚刚说话晚,和小朋友比起来,他说话也不清楚,有时着急了还结巴,而且因为长得胖,小朋友常常笑话他,不叫他刚刚,管他叫“笨笨”。刚刚觉得自己又胖又笨,非常自卑,性格越来越孤僻。

依依是一个爱哭的3岁女孩,遇到一点儿事情都会大哭。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叫她“爱哭鬼”。后来,依依说什么也不上幼儿园了,一提上幼儿园就又大哭起来。

妈妈很是担心,孩子怎么会变得这么脆弱了?

◎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脆弱、退缩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通过试验提出了“镜像自我”理论。他认为,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在人的一生中一直进行着。库利将之形象地比喻为:将他人看做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可以照出我们自己的样子,而我们从镜子中看到的那个样子就构成了我们的自我。

3岁左右的孩子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他们对自己的认识最容易受他人评价的影响。就像我们上面提到的两个例子,刚刚和依依就是因为别的小朋友对自己的不良评价而变得孤僻、胆怯,害怕与人交往的。

因为一个人在幼小的成长阶段形成的自我认识和个性,会影响到他未来的生活、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如果一直发展下去,对于自我意识萌芽状态的孩子是非常不利的。

◎夸奖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日本有一儿童教育学家的一项研究曾引起许多教育人士关注。研究表明,孩子经常受到家长夸奖和很少受到家长夸奖的,其成才率前者比后者要高5倍。

3岁左右的孩子处于情感发展时期,他们逐渐培养起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渴望通过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拥有掌控环境的能力;同时他们又对自己的行动不够自信。这时候,如果我们在孩子应用这些技能时给予积极的评价,适当地夸奖孩子,孩子的自我意识就会大大增强,自信心也会随之提高。

3岁孩子的自尊心也开始发展,他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展示自己,比如自己吃饭、替妈妈做事,希望通过这些得到成人的肯定和表扬。孩子受到表扬后会非常高兴,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激发,行动力就会显著增强,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感觉,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如何夸奖孩子才恰当

夸奖也会有负面影响,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笼统地夸奖“你真厉害”“你真棒”“你真聪明”,就会让思维还不成熟的孩子形成一种错觉,认为自己做什么都很厉害,是无所不能的。等孩子长大,慢慢进入小学、中学、大学和社会中,就会常常产生挫败感;也容易让孩子过分依赖外界的赞美,长大后他也努力争取博得别人的夸奖,一旦得不到就无法接受,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那么,怎么夸奖才恰当呢?

夸奖要注意时间,只夸第一次。比如,我们下班回来,孩子第一次为我们拿拖鞋,就应该认真地夸奖。以后孩子再拿拖鞋,我们只说声“谢谢”就足够了。当孩子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我们不必夸奖,因为他们本身就有强烈的内在动机,过多的夸奖反而会削弱他们的内在动机。

夸奖时要把事情描述出来,不要过多评价。比如,孩子帮我们做了家务,我们就可以这样夸孩子:“你摆好了筷子,拿了碗,拉好了凳子,你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妈妈很高兴。”这样的夸奖会让孩子关注自己所做的事情,而不只是放在别人的评价上,同时体验到做事的成功感,这就促进了孩子对自我的认识和积极评价。

夸奖孩子时以鼓励为主,还要指出孩子努力的方向。夸奖重在结果,鼓励重在过程,而且鼓励要为孩子指出未来努力的方向。比如,迪迪喜欢画画,拿着画好的画给妈妈看,妈妈鼓励他说:“迪迪画的整体结构很好,下次如果多用几种颜色,就不一样了。”孩子得到了夸奖,还知道了下次多用几种颜色,这比直接指出缺点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特别提醒:

能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的夸奖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夸奖孩子要做到:夸具体不夸表面;夸过程不夸结果;夸努力不夸聪明;夸事实不夸人格。夸奖要恰如其分,不是越多越好。

同类推荐
  • 告诉世界我最棒2:38个智慧锦囊伴我行

    告诉世界我最棒2:38个智慧锦囊伴我行

    打开郝洪亮编著的这本《告诉世界我最棒2:38个智慧锦囊伴我行》,认真领会,仔细感受,一个个锦囊会指引你一路向前。在当下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想要有一番作为,缺少智慧是万万不行的。而这种智慧也是可以学习、培养的。当我们还徘徊在成功的大门外时,当我们还在苦苦奋斗却没有成绩时,让我们打开郝洪亮编著的这本书。每天给自己一个自信的微笑,告诉世界:我是棒的!
  • 节俭(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节俭(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针对当代少年儿童应具备的十种素质,把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按关键词归类。每个故事后设计有“换位思考”与“成长感悟”小栏目,用以充分调动孩子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给孩子们以无限启迪。书中故事娓娓道来,插图生动有趣,可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收获知识。《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节俭》由四辑组成,包括:财富生活,新吝啬主义,节约的智慧,拾起一枚硬币。
  • 谁是将军中的优等生

    谁是将军中的优等生

    本书精选中国历史上扣位骁勇善战的将军,通过考卷的形式,以档案、个人自述、综含测评、古今闲话、趣闻大播报等多个活泼有趣的互动板饫,全方位展现他们的一生。
  • 孩子最爱问的经典科学迷题

    孩子最爱问的经典科学迷题

    孩子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孩子眼中的世界是神奇而又陌生的。在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中,应该让他们发挥自己爱问问题的本性,使他们在探知尚未熟悉的世界的过程中成长心智,使他们充分享受到破解迷惑的无穷乐趣,让他们的眼睛永远闪烁智慧与灵性的光芒,让世界在孩子们的眼中揭开一层层神秘的面纱。科普书,尤其是给孩子看的科普书更应该特别用心去写,要了解孩子的心理,从他们感兴趣的角度叙述。鉴于此,我们编写了这本汇集人体、动物、科技、宇宙、自然等各方面经典科学谜题的科普书,以期让孩子了解科学、爱上科学!
  • 让女孩成为小淑女的好故事100篇

    让女孩成为小淑女的好故事100篇

    本书包括:圣母的小酒杯、一千零一夜故事的由来、野黄蜂救人、蜡烛照亮冷漠的心、踩面包的女孩、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八仙过海、一个小小的金币面包、渔夫和小金鱼、星星金币、画眉、鹦鹉和乌鸦、三只蚂蚁、白葱头和红葱头、白天鹅和黑天鹅等。
热门推荐
  • 福布斯箴言录

    福布斯箴言录

    本书是伯蒂查尔斯福布斯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写成的一部关于财富、管理与幸福的忠告,全书分为“财富之章”“管理之章”“幸福之章”三个篇章。“财富之章”主要告诉读者如何成功和积累财富;“管理之章”告诉老板、主管和员工怎样管理企业和自我管理;“幸福之章”则告诉读者在拥有财富后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本书再版达118次,有29种语言版本,被誉为“福布斯式”商业富豪幸福观的经典代表作。
  • 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

    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壮大,“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日益彰显,投资技巧已经成为致富的基本功。但西方投资大师的著作繁多,且晦涩难懂,让广大中国投资者望而生畏,《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深入浅出,让大家只读一本书就掌握本杰明·格雷厄姆、沃伦.巴菲特、乔治·索罗斯、吉姆·罗杰斯、詹姆斯·P·奥肖内西、范·K·撒普、罗伯特·希勒、阿瑟·莱维特八位投资大师的投资经验,轻轻松松掌握投资精髓。中国投资者还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制度不完善,运用西方投资大师的理论需要结合中国实际,作者在这方面也给出了操作建议。衷心希望《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能成为您运用大师投资智慧的起点。
  • 最强无所系统

    最强无所系统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无所不能,简称无所,最强无所系统为你保驾护航。
  • 我不卑微:美少女蝴蝶狗的故事

    我不卑微:美少女蝴蝶狗的故事

    本书为日记体式的散文随笔集,主要讲述了作者一家收留了一条外形似蝴蝶犬的流浪狗。在养狗的七年时间里,狗给作者家人来带了欢乐,让家人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时间,让儿子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从狗狗身上领悟了更多人生哲理,发现了狗狗是个伟大的母亲,并敬佩于大自然赋予它们的顽强的生存之道。
  • 薄情帝少,靠边站

    薄情帝少,靠边站

    他们之间有过一段刻骨铭心且很不愉快的感情。然而久别重逢,她却什么都不记得了。时易毁了她的生活,害她在众人面前丢尽了脸,伤她身心,限她自由,还说恨她……但是……黎慕然就不明白了,既然恨她,那他为什么还要强行拉她去领证?脑子有病?
  • 农门喜事:娘子会种田

    农门喜事:娘子会种田

    天可怜见地,她贵族贵了三十年,连小手都没和男人拉过,一穿越居然变成了一个叫李铁柱的农夫的糟糠妻,你让她如何承受这生命之重?!更过分的是,这里太!穷!了!她发誓要改变这一切,好吧,先从种田开始!...
  • 混沌战歌

    混沌战歌

    我活着的意义,就是超越你们这些所谓的天才!有的人,从他第一次出现在你生命中时就已经注定了结局,这就叫命运。
  • 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经济

    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经济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找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把100多年来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场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0世纪中国发生的历史性的伟大变化,都同毛泽东的名字相联系的。
  • 吊头山(二)

    吊头山(二)

    我和小野被派往冀州寻找《鬼志》中的吊头山。前任被派往调查的,一个进入了精神病院,一个不愿再提及此事。进入石家庄后,我和小野找到了通往吊头山的路,陪伴同行的司机却在中途死于意外,脑袋被乌鸦叼走……
  • 快穿之拯救黑化危机

    快穿之拯救黑化危机

    【逗逼1+1】【黑化大人是小萌物】【……】——甜到深处自然虐~——系统咋能不坑我行不?一到传送门,就把我拉进去传到高级位面,我表示还只是个孩纸!——男主什么的都是个毛啊!反派boss才是正主啊!——全程无尿点,逗逼作者带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