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2500000002

第2章 前言

《黄帝内经》又名《内经》,因托名为上古黄帝所作,故名《黄帝内经》。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地位最高的中医理论巨著,从问世之日起即被尊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黄帝内经》的成书形式为君臣之间的医论对话,对话的主人公,书中虽托名为黄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区、伯高等人,但是据后世学者的考证,该书实非是上古之书。

《黄帝内经》成书年代

关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自古即有上古说、春秋战国说、秦汉说、东汉说等。首先,该书作为全面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医学宝典,不是一个时期能够完成的,也不可能是出自一个人的手笔。比如,现今流传的《内经》,各篇的编次比较散乱,文字的难易以及句子的长短都非常悬殊,文风笔调颇不一致,内容重复者也不鲜见,甚至个别地方互相矛盾,因此,此书肯定不是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其中既有战国至西汉初期的篇章,也有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时的作品;既有魏晋以后的新作,更有唐、宋医家的补充,如唐代王冰补入了七篇大论,宋代又增补了两章遗篇。

近年来有关专家学者形成了两种较为普遍的观点:一是《黄帝内经》的主体内容当为春秋战国以前祖国医学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其成书年代应在春秋战国时期,作者非止一人,至东汉后期,该书又补充了战国末至东汉时期的医学研究成就;二是《黄帝内经》的主体内容成书于西汉中晚期,其佐证分别有《史记》和汉代名医李柱国校医书的《七略》。而我们则更倾向于前一种说法。

《黄帝内经》编成于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年代,与诸子之学相互唱和,并深受其影响,因此对诸子学说也多有吸收。首先,从思想内涵来看,该书受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以及《周易》阴阳理论影响至深,如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庄子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人格理论,在该书中的很多篇章中均有出现,因此,后世许多学者将《内经》看成是黄老学派的著作,显然是不无道理的。这也是《内经》托名为“黄帝”所作的根源所在。这种伪托之风在先秦时期极为盛行,主要原因是受当时尊古之风的影响,正如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所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黄帝内经》内容概要

《黄帝内经》全书包括《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各81篇,共约18万余言。其思想内核大致可归纳为10个方面:即阴阳五行说、藏象说、精气神说、经络学、病因病机学、病证学、诊法学、治则学、养生学及运气学。从整体篇章的层次分析,《黄帝内经》又可粗分为15个部分,其中《素问》涵盖8个部分,《灵枢》涵盖7个部分:

《素问》1~7篇,主要讨论养生和阴阳五行学说;《素问》8~14篇,主要讨论藏象学说,兼而论述了气候、地理和疾病的关系;《素问》15~21篇,主要论述色脉在病理分析上的作用,以及五脏病害的转变和五实五虚的问题;《素问》22~30篇,主要讨论五脏虚实的临床表现和针刺的手法;《素问》31~48篇,以热病、咳嗽、痹症、痿症等50种病症为例,分别论述了它们的病理机制,阐述了辨证施治的原则;《素问》49~65篇,主要讨论经络、腧穴和针刺的方法,以及一些杂症病理机制的分析;《素问》66~74篇,主要讨论运气学,以及19种疾病的病理特征以及相应的施治原则;《素问》75~81篇,主要讨论学医之道和医德问题,兼而论述三阴三阳相互转换的内因和外因。

《灵枢》1~18篇,主要讨论经络说、气血营卫以及针具、刺法等有关问题;《灵枢》19~28篇,列举寒热病、癫狂、厥逆等多种病症,指出利用脏腑经络辨证施治的方法;《灵枢》29~41篇,主要讨论气血营卫在解剖学中的表现;《灵枢》42~50篇,主要讨论人体气血营卫的内外关系,以及疾病与体质的关系等问题;《灵枢》51~63篇,进一步论述了经络、腧穴、气血营卫之间的关系,兼而分析了水肿、石瘕、痈疽等病症的病理机制;《灵枢》64~67篇,主要讨论体质说和病理说,补充《素问》的不足;《灵枢》68~81篇,讨论肿痛(因寄生虫而发生的腹部绞痛)、失音、瘰疬等多种病症,兼而论述尺肤、诊脉、针法等技巧,可视为对《内经》的拾遗。

《黄帝内经》哲学思想

考察《黄帝内经》的思想内核,我们不难发现,它几乎涵盖了先秦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具体体现如下: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我们知道,天人问题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根本问题。古人认为,“气”是宇宙和生命的本源,人与天地万物都由“气”所化所生。天与人之间之所以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其根源在于“天人本为一气”。换而言之,“气”是沟通天人万物的媒介。“气”也是人与万物生死存亡的根据。因此,养“气”、调“气”就成了防病治病最根本的手段。

另外,从编辑体例来看,《素问》《灵枢》各81篇,这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外化。古人认为,“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九”为数之极,“八十一”包含9个“九”。总观《黄帝内经》的篇幅,其长短差别很大,有的文章很长,而有的文章很短,且有重复之处,显然是编著者为了凑足“81”篇之数造成的。所以在一定意义上,《黄帝内经》并不是一部书,而是多部书的汇编。

二、阴阳五行学说贯穿始终。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的,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换而言之,古人认为,作为天地万物本源的气(或称元气),其具体表现即为阴阳五行,阴阳五行之气即是世界的基本结构。万事万物通过阴阳五行联系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内经》根据这一思想,建立了以五脏为中心,在内联系六腑、经脉、五体、五华、五窍、五志等,在外联系五方、五时、五味、五色、五畜、五音、五气等,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整体宇宙观。这也是中医学有别于世界各国医学的主要特征之一。

《黄帝内经》学术成就

《黄帝内经》的编成,标志着我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到了理论医学的新阶段,形成了一套以研究生命本质为要务的理论体系。它首创了阴阳五行病理学、经络学、藏象学、养生和预防医学、“望闻问切”以及针灸法,使之成为一部集古代医学之大成的“百科全书”。

阴阳五行病理学认为,人体内部虽然部门与结构繁多而各显神通,但它们并不是互不相干、各自为政,而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有机地配合、协调地进行着人体的生命活动。这其中,起着协调作用的主要是经络与气血。

《黄帝内经》认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筋肉、皮肤,沟通人体上下、内外的通道。经络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分布在体内深部的大多为经脉,分布于人体浅表部位的则为络脉。通过经络的联系,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便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故《黄帝内经》十分强调经络学说的作用和地位。《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别》更是重申了医生掌握经络学说的必要性,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这都是强调经络学在中医理论中的基石作用。

人何以发生疾病?在《黄帝内经》看来,致病因素包括气候、饮食起居和精神情绪三方面的因素。《灵枢·口问》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住,大惊卒恐。”因此,中医学将病因归纳为“六淫”“七情”等阴阳五行不得调和的因素。

因此,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中医养生认为,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要讲究秘藏。总之,中医养生讲究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原则,而协调阴阳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中医学的“四诊”望诊、闻诊(嗅气味、听声音)、问诊、切诊(脉诊与扪诊),《黄帝内经》中也给予了详尽的论述。《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见而知之,按而得之,问而极之”,《素问·举痛论》说:“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都是论述四诊的实践意义。

《黄帝内经》记载的治疗方法非常丰富,包括砭石、针刺、灸焫、按摩、热熨、导引、气功以及药物等。其中,关于针灸的论述在《灵枢》中更是占了极大的比重,内容非常丰富,因此《灵枢》曾一度有“针经”之别称。

《黄帝内经》有关药物方剂的记载虽然很少,仅十三剂,但古代汤、酒、丸、散、膏、丹几种主要剂型都已包含在内。并且,它首次将药物性味归纳为辛、酸、甘、苦、咸五大类。《素问·至真要大论》具体谈到了气候变化对药物性能的影响,指出采药应注意时效性,还讨论了处方中的君、臣、佐、使的配伍以及剂量、服法、禁忌、五味作用等。此外,《黄帝内经》记载的咳嗽、腹泻、痔、偏枯(半身不遂)、癫、狂、瘤等二百余种症状和疾病,不少病症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黄帝内经》首次强调“治未病”的理论,也就是将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思想。因为,中医关注的并非疾病本身,而是关注生命运行的本质。正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中医养生形成了自己非常鲜明的特色。

总之,《黄帝内经》从问世以来,即被尊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后世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它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黄帝内经》也对西方医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日本、朝鲜等国都曾把《黄帝内经》列为医生必读课本,而部分内容还先后被译成英、法、德等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流传。

近年来,一些欧美国家的针灸学研究团体也把《黄帝内经》列为针灸师的必读参考书,使中医学成为一门具有独特内涵和思维方式的重要科学分支,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当然,在《黄帝内经》的论述中,也存在一些牵强附会、削足适履的成分,也有一些地方存在将医学神秘化的倾向,这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我们不应苛求当时的医学家像我们当代人一样“完美无缺”。因此,今天我们所要做的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才是尤为重要的。

《黄帝内经精粹》选编要旨

最后,我们把本书的选文原则向读者作一点说明。我们知道,读古籍不易,而读懂《黄帝内经》尤难。因为书中有大量的古典医学术语,义理深奥,再加上时代久远,文辞尤显晦涩,因此,我们着意遴选出文意相对浅显、且最能反映中医学术思想特点的篇章和段落加以注译。

此外,为了便于读者理解《黄帝内经》的精髓,我们结合现今社会人所遇到的通常疾病,在精血、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法、养生学、运气学等诸多方面均有所遴选,以期在养生方面给予读者更加切合实际的指导。因此,严格地来说,该选本并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医学著作,只是提供了一个门径,让读者借此了解古代医学的概貌。

另外,有几个专业术语方面的常识需要向读者作出解释。文中“腧穴”和“输穴”的内涵和外延并不等价,不可混淆。“输穴”的内涵和外延完全包含在“腧穴”中。具体而言,“腧穴”泛指一切表层穴位,“输穴”则是指“腧穴”中的一类具体穴位。而原文中的“俞”,则完全等价于译文中的“腧穴”。

关于选用版本的说明。《素问》以明代顾从德翻刻宋本为底本,《灵枢》以明代赵府居敬堂刊本为底本,参校其他版本,核校原文,对原文中明显的文字错误直接依以上版本作了改正。在“题解”部分,对每篇的要旨加以提示,以供读者参考。由于学识水平有限,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同类推荐
  • 五味书

    五味书

    《五味书》关于书评,专家们有许多讲究,因而也有很多慨叹,以为真正的书评几乎没有或很少,支撑着书评版面的大量文字,或为人情,或为钞票。这种激愤之言我们姑妄听之,自当警惕,但何为真正的书评?从来没有人贡献过让所有人都认可的标准,不是不想,是真的没有。
  • 中国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开发

    中国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开发

    本书以中国海洋文化产业的主要门类如海洋节庆产业、海洋休闲产业、海洋影视产业、海洋文艺产业、海洋工艺美术品产业等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并结合各沿海区域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进行论述,试图对中国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的一次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
  •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详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仁爱道德风尚的经典教材。《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声律启蒙》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名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精心编就1000多道形式新颖、内容精彩的知识竞赛题,内容涵盖人们应该懂得而又易于掌握的各门各类知识。既突出知识性,又把知识性同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和谐地融为一体,增强可读性,让读者游弋在逸闻趣事点缀的知识星空里,自由翱翔,体味知识带来的无限乐趣。
  • 中华喜事大观

    中华喜事大观

    喜——是百姓生活的福气标志;有喜——就有了生活中的居家之祥气;民间有喜——就有了极力向上的如日中升之瑞气。喜,是民间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喜,是一种好日子、好心情、好时光、好前景。喜,是一种民间传承明光的文化。喜,总是异彩纷呈:大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五节、清明节等,诸多时节,百姓都会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歌舞蹁跹。喜,是艺术作品:喜字、喜花、喜联、喜礼仪、喜乐、喜歌、伴嫁情歌、祝颂寿诞、喜寿星座、剪纸泥塑、匾额壁挂、绣品礼花等等。喜,无处不在,是一种吉祥文化。
热门推荐
  • 魔物回收计划

    魔物回收计划

    魔物图鉴封印失衡,各类魔物重出于世。人间,又要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嗯……大概不会……
  • 只属于公主的田螺骑士

    只属于公主的田螺骑士

    单纯得对校园生活一无所知的女主角韩千金,在15岁的时候终于摆脱家教迈进了校园。即使是扮丑的样子,依然吸引了校草崔允浩以及同桌姜熙元,再加上家人派来的卧底老师玄又彬,注定了这次的校园体验生活不平静。体贴的玄又彬,霸道的崔允浩,变态的姜熙元,校园风波一浪接着一浪的打来。当身边的男孩一个一个的离千金而去时,她又在飞往美国的飞机上遇到了多嘴又罗索的尹明哲,意外的是两人竟是将来的校友。在美国的MZ中学,千金竟然又遇到了曾经离她而去的崔允浩,新学校里有了崔允浩和尹明哲,又是一场风浪……真正的王子到底是谁,公主长大后就会发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书生死劫

    天书生死劫

    诸神将无数世界当做实验室,创造了命运,定下了天命,玩弄众生于股掌。李青衣化身僵尸,撕开世界真相,转战天下,立宗,立国?都不如我那一拳!阴谋算计?神魔压塌?诸天群雄?我之一拳,碎虚见神!
  • 医经原旨

    医经原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致命婚宠:前妻离婚无效

    致命婚宠:前妻离婚无效

    他伸出修长的手指死死的掐住自己的脖子,在她的耳边轻声的说道:嫁给我,你别无选择。而结婚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他·竟然给她扣上了“贞洁不保”的罪名!受尽千万人的唾骂!指责!在万千指责声中,却有一双温暖的手对着她伸了过来,告诉着她:别怕有我!他的温暖,他的体贴让自己倍感呵护,却不曾料想到那早有预谋!让自己几乎毁尽所有。每每午夜她从梦中惊醒,一道温柔的声音在她的耳边轻轻的说道:牵着我的手,我带你走进天堂。却不曾料想那只是南柯一梦!琼花之美,在于根处,我已无根,何谈幸福!被爱,追爱,强迫爱,不肯爱,害怕爱……命运的绳子将几个人紧紧捆住,至死纠缠。一切真相都将掩埋在了这琼花树下,慢慢地,轻诉着。
  • 幼儿学习与发展

    幼儿学习与发展

    本书主要供五年制高专和三年制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使用,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内涵和理论基础,理解幼儿学习的过程、特点和方式,掌握指导幼儿学习的教学策略和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评价方法。
  • 品质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品质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君少,夫人又上头条了

    君少,夫人又上头条了

    新书已发布《这个大佬不能惹》。被心狠手辣、精神分裂的大佬盯上是怎么样的体验?-【宠文】面前如此厚颜无耻的男人,是H市叱咤风云的君少,权势滔天,杀伐果断。谁曾想君少就是妻管严,宠妻无度。“君总,少夫人在甩卖你高定制的衣服,要阻止吗?”君司墨瞪了那人一眼,“还不快加紧让人赶制衣服。”
  • 妻为上

    妻为上

    戎马一生,战功赫赫,最终落得鸟尽弓藏;宠妾灭妻,枉为良人,最后对他不离不弃的,只有这个冷落了十几年的原配……重生一次,景韶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不过……当抱着枕头站在房门外望天的时候,景韶握拳,本王一定要重振夫纲!于是拍门道:“君清,我知道错了,让我进去吧!”
  • 网游之终结

    网游之终结

    无意中接触到网游,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混混是怎么样在虚拟网游的海洋中乘风破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