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2600000007

第7章 七法第五

【题解】

七法指治国、治军的七项基本原则,主要从分析政治和军事的关系入手,着重阐述了较为系统的军事思想,分为七法、四伤、为兵之术、选陈共四节。“七法”节首先提出,“治民”是“为兵”的前提,“为兵”直接为“胜敌国”“正天下”的政治目的服务;接着详述七法的具体内容和不明七法的后果。全篇以论兵为核心,是全书中一篇重要的军事论文。

【原文】

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1]。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是必立,非必废,有功必赏,有罪必诛,若是安治矣?未也,是何也?曰:形势器械[2]未具,犹之不治也。形势器械具四者备,治矣。不能治其民,而能强其兵者,未之有也。能治其民矣,而不明于为兵之数[3],犹之不可。不能强[4]其兵,而能必胜敌国者,未之有也;能强其兵,而不明于胜敌国之理,犹之不胜也。兵不必胜敌国,而能正天下者,未之有也。兵必胜敌国矣,而不明正天下之分,犹之不可,故曰:治民有器[5],为兵有数,胜敌国有理,正天下有分。

【注释】

[1]诛:惩处。[2]形势器械:形势,指治理百姓各方面的客观形势。器械,工具。指治理百姓的具体设施。[3]数:方法。[4]强:强化。[5]器:指上述形势、器械等治民的条件。

【译文】

正确的主张不能用,错误的主张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罚;像这样而能治理好人民的,从来没有过。正确的坚决采用,错误的坚决废止,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这就可以治理好了吗?还不能。为什么?因为,不具备客观形势和军事器械,仍然不能治理好。具备了客观形势和军事器械以后,再具备上述四项,那就可以治理好了。不能治理好人民而能强大其军队的事情,从来没有;能治其民而不懂用兵的策略,仍然不行。不能强大其军队而能必胜敌国的事情,从来没有;能够强大其军队而不明胜敌国之理,仍然不能打胜。兵力没有必胜敌国的把握而能够征服天下的事情,从来没有;兵力有了必胜的把握而不明征服天下的纲领,仍然是不行的。所以说,治民要有军备,用兵要有策略,战胜敌国要有理,匡正天下要有纲领。

【原文】

则、象、法、化、决塞、心术、计数[1],根[2]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3]。义也、名也、时也、似也、类也、比也、状也,谓之象[4]。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5]。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6]。予夺也、险易也、利害也、难易也、开闭也、杀生也,谓之决塞[7]。实也、诚也、厚也、施也、度也、恕也,谓之心术。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

【注释】

[1]计数:计算、筹划。[2]根:寻根、探索。[3]则:法则。[4]象:表象,情况。[5]法:法度,标准。[6]化:变化,教化。[7]决塞:打开或者堵塞,引申为对事物的判断或者权衡。

【译文】

关于规律、形象、规范、教化、决塞、心术和计数:探索天地的元气,寒暑的协调,水土的性质以及人类、鸟兽、草木的生长繁殖,事物虽多,但都有一个共同性,而且是不变的,这就叫作规律。事物的外形、名称、年代、相似、类属、依次、状态等等,叫作形象。尺寸、绳墨、规矩、衡石、斗斛、角量等等,叫作规范。渐进、驯服、磨炼、熏陶、适应、习惯等等,叫作教化。予与夺、险与易、利与害、难与易、开与闭、死与生等等,叫作决塞。老实、忠诚、宽厚、施舍、度量、容让等等,叫作心术。刚柔、轻重、大小、虚实、远近、多少等等,叫作计数。

【原文】

不明于则,而欲出号令,犹立朝夕于运均[1]之上,檐竿而欲定其末[2]。不明于象,而欲论材审用,犹绝长以为短,续短以为长。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众,犹左书而右息[3]之。不明于化,而欲变俗易教,犹朝揉轮[4]而夕欲乘车。不明于决塞,而欲驱众移民,犹使水逆流。不明于心术,而欲行令于人,犹倍招[5]而必拘之。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经于水险[6]也。故曰:错仪画制[7],不知则不可;论材审用,不知象不可;和民一众,不知法不可;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驱众移民,不知决塞不可;布令必行,不知心术不可;举事必成,不知计数不可。

【注释】

[1]运均:测日影的标杆。[2]定其末:固定竹竿的末端。[3]右息:用右手阻止。[4]揉轮:弯木制造车轮。[5]倍招:倍,同“背”。背离目标。[6]水险:水上的险要之处。[7]错仪画制:制定法令制度。

【译文】

不懂得规律,却想要立法定制,就好比把测时的标杆插在转动者的陶轮上,摇动竹竿而妄想稳定它的末端一样。不了解形象,而想量才用人,就好比把长材短用,短材长用一样。不了解事物的规范,而想治理人民,统一群众,就好比用左手写字,而闲着右手一样。不明白教化而想移风易俗,就好比早上刚制造车轮,晚上就要乘车一样。不了解决塞之术而想驱使和调遣人民,就好比使水倒流一样;不了解心术而想对人们发号施令,就好比背着靶子射箭而一定希图命中一样;不了解计数而想要举办大事,就好比没有舟楫想渡过水上的险要之处一样;所以说,立法定制,不了解规律不行;量才用人,不了解形象不行;治理人民统一群众,不了解规范不行;移风易俗,不了解教化不行;驱使和调遣人民,不了解决塞不行;发布命令保证必行,不了解心术不行;举办大事保证必成,不精于计算不行。

【原文】

百匿[1]伤上威,奸吏伤官法,奸民伤俗教,贼盗伤国众。威伤,则重在下;法伤,则货上流;教伤,则从令者不辑[2];众伤,则百姓不安其居。重在下,则令不行。货上流,则官徒毁。从令者不辑,则百事无功。百姓不安其居,则轻民处而重民散,轻民[3]处,重民散,则地不辟;地不辟,则六畜不育;六畜不育,则国贫而用不足;国贫而用不足,则兵弱而士不厉[4];兵弱而士不厉,则战不胜而守不固;战不胜而守不固,则国不安矣。故曰:常令不审[5],则百匿胜;官爵不审,则奸吏胜;符籍不审,则奸民胜;刑法不审,则盗贼胜;国之四经败,人君泄见危,人君泄,则言实之士不进;言实之士不进,则国之情伪不竭于上[6]。

【注释】

[1]百匿:指各种奸邪之人。[2]辑:和睦团结。[3]轻民:指从事工商业和游手好闲的人。[4]不厉:不勇猛。[5]令不审:国家法令不严格。[6]竭于上:向皇上进谏。

【译文】

朝廷中坏人当政,就会破坏君主的权威,奸民伤害风俗和教化,贼盗伤害国内的民众。权威被伤害,君权就会往下移;法制被伤害,财货就会通过贿赂往上流;教化被伤害,臣民就不会和睦;民众被伤害,百姓就不得安居。君权下移,政令便无法推行;财货上流,官德就必然败坏;臣民不和,百事都无功效;百姓不得安居,就会造成为盗者留而务农者离散的局面。为盗者留、务农者散的结果就是土地不得开辟,土地不开辟则六畜不能繁育,六畜不育则国贫而财用不足,国贫而财用不足则兵弱而士气不振,兵弱而士气不振,则战不能胜、守不能固,战不胜而守不固,国家就不会安定了。所以说,国家大法不严明,国君左右的坏人就得逞;官爵制度不严明,奸邪的官吏就得逞;符籍制度不严明,奸民就得逞;刑法制度不严明,盗贼就得逞。一国的四经:大法、官爵、符籍、刑法败坏了,君主又不重视,危亡就会出现。这是因为人君不重视,说真话的人就不肯进言;说真话的人不进言,国家的真实情况君主就不能掌握了。

【原文】

世主所贵者宝也,所亲者戚也,所爱者民也,所重者爵禄也。亡君则不然,致[1]所贵非宝也,致所亲非戚也,致所爱非民也,致所重非爵禄也。故不为重宝亏其命[2],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亲危其社稷,故曰“社稷戚于亲”;不为爱人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不为重爵禄分其威,故曰“威重于爵禄”。不通此四者,则反[3]于无有。故曰:治人如治水潦,养人如养六畜,用人如用草木。居身论道行理,则群臣服教,百吏严断,莫敢开私[4]焉。论功计劳,未尝失法律也。便辟、左右、大族、尊贵、大臣、不得增其功焉。疏远、卑贱、隐不知之人、不忘其劳。故有罪者不怨上,爱赏者无贪心,则列陈之士,皆轻其死而安难[5],以要上事,本兵之极也。

【注释】

[1]致:最。[2]亏其命:亏,损害。命,政令。[3]反:同“返”。[4]开私:指枉法。[5]安难:不怕危难。

【译文】

当今一般君主,所重视的是珍宝,所亲近的是亲戚,所珍爱的是属民,所重惜的是爵禄。英明的君主则不是这样。他最重视的不是珍宝,最亲近的不是亲戚,最珍惜的不是属民,最看重的不是爵禄。所以,他不会为重宝损害政令,就是说“令贵于宝”;不会为亲戚危害国家,就是说“社稷重于亲戚”;不会为爱其属民而违反法律,就是说“爱法高于爱人”;不会为重惜爵禄而削弱威信,就是说“威信重于爵禄”。君主如不懂得这四条,就会一无所得。所以说,治人如治水,养人如养六畜,用人如用草木。君主自身能按理办事,群臣就服从政令,百官就断事严明,谁也不敢循私了。在评计功劳的时候,不能离开法令规定。宠臣、侍从、大族、权贵和大臣们,不得凭特权加功。关系远的、地位低的、不知名的,有功也不得埋没。这样,犯罪受刑的人不会抱怨君上,有功受赏的人也不会滋长贪心,于是临阵的将士们都将不怕牺牲而赴难,以求为国立功,这是治军的根本原则。

【原文】

为兵之数,存乎聚财,而财无敌[1];存乎论工[2],而工无敌;存乎制器,而器无敌;存乎选士,而士无敌;存乎政教,而政教[3]无敌;存乎服习[4],而服习无敌;存乎遍知天下,而遍知天下无敌;存乎明于机数[5],而明于机数无敌。故兵未出境,而无敌者八。是以欲正天下,财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财盖天下,而工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工盖天下,而器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器盖天下,而士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士盖天下,而教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教盖天下,而习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习盖天下,而不遍知天下,不能正天下;遍知天下,而不明于机数,不能正天下。故明于机数者,用兵之势也。

【注释】

[1]财无敌:指使财富的数量无敌于天下。[2]论工:考论工匠的技巧,指选择工匠。[3]政教:指加强军队的管理教育。[4]服习:操练,指军事训练。[5]明于机数:指懂得把握时机和策略。

【译文】

用兵的方法,一在于积聚财富,要使财富无敌;二在于考究军事工艺,要使工艺无敌;三在于制造兵器,要使兵器无敌;四在于选择战士,要使战士无敌;五在于管理教育,要使管教工作无敌;六在于军事训练,要使训练工作无敌;七在于调查各国情况,要使调查工作无敌;八在于明察战机和策略,要使明察战机和策略无敌。这就是说,军队没有调出国境,就已经保证八个方面无可匹敌了。因此,要征服天下,财力不压倒天下,不能征服;财力压倒天下,而工艺不压倒天下,不能征服;工艺压倒天下,而兵器不压倒天下,不能征服;兵器压倒天下,而战士不压倒天下,不能征服;战士压倒天下,而管理教育工作不压倒天下,不能征服;管教工作压倒天下,而军事训练不压倒天下,不能征服;军事训练压倒天下,而不普遍了解天下的情况,不能征服;普遍了解天下情况,而不明察战机和策略,还是不能征服天下。所以,明察战机和策略是用兵的关键。

【原文】

大者时也,小者计也[1]。王道非废也,而天下莫敢窥者,王者之正也。衡库[2]者,天子之礼也。是故器成卒选,则士知胜矣。遍知天下,审御机数[3],则独行而无敌矣。所爱之国,而独利之;所恶之国,而独害之。则令行禁止,是以圣王贵之。胜一而服百,则天下畏之矣。立少而观多,则天下怀之矣。罚有罪,赏有功,则天下从之矣。故聚天下之精财,论百工之锐器,春秋角试[4],以练精锐为右。成器不课不用[5],不试不藏。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骏雄。故举之如飞鸟,动之如雷电,发之如风雨,莫当其前,莫害其后,独出独入,莫敢禁圉。成功立事,必顺于礼义,故不礼不胜天下,不义不胜人。故贤知之君,必立于胜地,故正天下而莫之敢御也。

【注释】

[1]大者时也,小者计也:首要的是掌握作战时机,其次是作战计划。[2]衡库:衡量天下的利害得失。[3]审御机数:善用时机策略。[4]角试:比较检验。[5]不课不用:课,检查。不经过检查,不能使用。

【译文】

首要的是掌握作战时机,其次是作战计划。所以,兵器制成,士兵选定,勇士就有了取胜的信心。普遍了解天下的情况,精心掌握战机与策略,那就可以所向无敌了。对于友好的国家,要给予特殊扶持;对于敌对国家,要给予特殊惩罚。这样就发令能行,言禁能止。因此,英明的君主很重视这种做法。战胜一国而威服百国,天下都会畏惧;持植少数而影响多数,天下都会怀德;惩罚有罪,赏赐有功,天下也都跟着服从了。因此,要聚集天下最好的物材,研究各种工匠的兵器;春秋两季进行比试,精锐的列为上等。制成的武器,不经检查不使用,不试验合格不入库。再聚集天下的豪杰,拥有天下的勇将。这样就可以做到举兵如飞鸟,动兵如雷电,发兵如风雨,无人能在前面阻挡,无人能从后面伤害,独出独入,无人敢于限制了。但是,成功立事,一定要合乎礼节与正义。无礼的战争不能取胜于天下,不义的战争不能战胜他人。贤明智慧的君主,总是站在必胜的立场,所以能征服天下而无人敢于抗拒。

【原文】

若夫曲制时举[1],不失天时,毋圹地利[2]。其数多少,其要必出于计数。故凡攻伐之为道也,计必先定于内,然后兵出乎境;计未定于内,而兵出乎境,是则战之自胜,攻之自毁也。是故张军[3]而不能战。围邑而不能攻,得地而不能实[4],三者见一焉,则可破毁也。故不明于敌人之政,不能加也;不明于敌人之情,不可约也;不明于敌人之将,不先军也;不明于敌人之士,不先陈也。是故以众击寡,以治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卒练士击敺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

【注释】

[1]曲制时举:曲,按照。根据有利时机发兵。[2]毋圹地利:圹,同“旷”,荒废。不要浪费地利。[3]张军:摆开阵势。[4]实:巩固。

【译文】

关于军队利用时机发兵进攻,不要丧失有利的时机和地利。军事上数字的多少,其主要项目一定要根据计划。所以,凡是攻战的原则,都要求计划必须先定于国内,然后再举兵出境。计划没有事前确定于国内而举兵出境,这是战之自败,攻之自毁的。因此,摆开阵势还没有确定打仗,包围城邑还不能确定攻取,得了土地还不能确定据守,三种情况有一种,就是要被毁灭的。所以,事前不明了敌人的政治,不能进行战争;不明了敌人的军情,不能约定战争;不明了敌人的将领,不要采取军事行动;不明了敌人的士兵,不先摆列阵势。只有保证以众击寡,以治击乱,以富击贫,以能用兵的将帅击不能用兵的将帅,以经过教练的士卒打击临时征集的乌合之众,才可以十战十胜,百战百胜。

【原文】

故事无备,兵无主,则不蚤知[1];野不辟,地无吏,则无蓄积;官无常[2],下怨上,而器械不功[3];朝无政,则赏罚不明;赏罚不明,则民幸生[4]。故蚤知敌人如独行,有蓄积则久而不匮。器械功则伐而不费。赏罚明,则人不幸,人不幸则勇士劝之。故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日量蓄积,齐勇士,遍知天下,审御机数,兵主之事也。

【注释】

[1]蚤知:早知道。[2]官无常:管理手工业的官府没有常规。[3]器械不功:兵器不精良。[4]民幸生:百姓侥幸偷生。

【译文】

所以,战事没有准备,部队又没有主事的统帅,那就不可能预先掌握敌情;荒地没有开发,农业又没有专管的官吏,那就不可能积蓄粮草;官府没有常规,工匠抱怨上级;武器就不会精良;朝廷没有政令,赏罚很不分明,民众就侥幸偷生。因此,先知敌情,才能够所向无敌;积蓄粮草,才能够久战而不贫困;武器精良,打起仗来才能顺利;赏罚严明,人们才不会侥幸偷生;而人们都不侥幸偷生,勇士也就努力了。所以,用兵这件事情,一定要详审地理情况,选取人才,计算军需贮备,教练勇士,普遍掌握天下的情况,认真抓好战机和运用策略,而这些也正是统帅的本职。

【原文】

故有风雨之行[1],故能不远道里矣;有飞鸟之举,故能不险山河矣;有雷电之战,故能独行而无敌矣;有水旱之功[2],故能攻国救邑;有金城之守,故能定宗庙,育男女矣;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风雨之行者,速也;飞鸟之举者,轻也;雷电之战者,士不齐也;水旱之功者,野不收,耕不获也;金城之守者,用货财,设耳目也;一体之治者[3],去奇说,禁雕俗[4]也。不远道里,故能威绝域之民;不险山河,故能服恃固之国[5];独行无敌,故令行而禁止。故攻国救邑,不恃权与之国,故所指必听。定宗庙,育男女,天下莫之能伤,然后可以有国。制仪法,出号令,莫不向应,然后可以治民一众矣。

【注释】

[1]风雨之行:如同风雨般行进。[2]水旱之功:如同水灾旱灾般的破坏力。[3]一体之治:像一个人的身体般协调统一。[4]雕俗:指崇尚奢侈的风俗。[5]恃固之国:凭借天险的国家。

【译文】

军队有像风雨一般的行进,就不怕路途遥远;有像飞鸟一般的举动,就不怕山河险阻;有像雷电一般的进攻,就所向无敌;有像水旱灾一般的摧毁效果,就能够攻人之国,救人之城;有像金城一般的设防固守,就能够安定宗庙,繁育人口;再有浑为一体的统一政治,就能够发布号令,明定法制了。这是因为:风雨一般的行进,就是要做到快速;飞鸟一般的举动,就是要做到轻捷;雷电一般的进攻,就是使敌兵不及布阵;水旱一般的摧毁效果,就是使敌方土地无收、耕种无获;金城一般的据守,就是要收买敌人,派出间谍;浑为一体的政治,就是要禁止邪说和奢侈风俗。而军队不怕路途遥远,就能够威慑远地的臣民;不怕山河之阻,就能够征服依险固守的敌国;所向无敌,就必然令行禁止。攻人之国,救人之邑,又不依靠盟国,就必然是军队指向哪里,哪里就得听从。安定宗庙,繁育儿女,天下无人敢于伤害,然后就可以巩固政权。立法定制,发号施令,无人不来响应,然后就可以治理人民和统一百姓行动了。

同类推荐
  • 古文字学讲义

    古文字学讲义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先生研究古文字学的方法、观点和路径,本书将先生关于治古文字学的数篇论文也一起收录其中,读者可通过这些论文了解先生治学思想的发展和变化(自然,先生关于古文字学方面的观点和看法,当以正式发表者为准)。另外,还收录了先生早年所写的《金文嘏辞释例》及《北狄在前殷文化上的贡献》两篇长文,前者为治金文者不可不读,后者则是先生以文字证史的一篇范文。
  • 尚书:追寻永恒的天命

    尚书:追寻永恒的天命

    《尚书》可能是留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官方文字资料,收录了夏商周三代乃至上古的一系列政府文书,包括如周公、周王这样的重要人物的讲话。在商周时期,文字具有神秘的魅力,是通天地、得永生的载体。而最早那些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很大程度上是当时人必须铭记于心的人和事,是“天命”。以《酒诰》为例,在杨照的解读下,我们感受到了焦虑打败了“大邑商”的周人的焦虑,他们反复确认上帝(天)传递给他们的信息,战战兢兢地、一次又一次地告诫子孙千万不要重蹈商朝的覆辙。
  •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祝酒辞。通过从酒的起源到祝酒辞的兴起、发展、演变,乃至最后成型,对祝酒辞进行了全方位阐述,希望读者了解祝酒辞的“前世今生”,并对酒文化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此外,还遴选出数百例题材丰富的祝酒实例。下篇为红白喜事致辞。书中对红白喜事的礼俗和红白喜事致辞的特色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同样选取了诸如婚礼、生日、节日、会议、商务庆典、送行、就职、升迁、升学、乔迁等多种不同场景的案例供参考。本书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实用性。“一杯美酒,笑迎五湖四海宾客;一本奇书,恭奉千秋万代读者。”
  • 成熟自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成熟自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热门推荐
  • 罪与罪

    罪与罪

    本书选自希区柯克短篇故事集,包括《罪与罪》《三角游戏》《报复》等十余篇短篇小说,文字简洁平实,情节曲折跌宕,结局却出人意料,并且往往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富于现代特点,符合当下阅读习惯及阅读趋向,颇受年青一代欢迎。
  • 两汉开国中兴传志

    两汉开国中兴传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的纯度

    爱的纯度

    “如果我要你娶我你会娶我吗?”“我不作假设性回答!”“那我现在要你娶我你会娶我吗?”“你当真嫁给我吗?”“我说如果!”“我不作假设性回答!”“我当真想嫁给你!”“你当真想嫁给我,我会娶你!”他凡事都讲究原则、规则,所有的事情说放下就可以放下。她工作中运用的是微积分,生活只会用的是加减法。当简单的她遇到死守规则的他,壹加壹还等于二吗?
  • 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

    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天技能面板

    诸天技能面板

    大梦之后,游戏中技能强化面板变成现实,剑术技能强化+1,拳法技能强化+1,大脑计算速度+1......一切从流星坠落后开始。
  • 红楼夜已深

    红楼夜已深

    李青丝坐在自己搭建小院里,看着天空圆圆的月亮,思念起远在他乡的亲人。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云裳国三年了。这三年里自己由一个青楼的倒水丫头,变成了云裳国最大的青楼的老板,也就是妈妈桑。如何在这个女卑的世界立足,李青丝展开了一条奇异的穿越之路。
  • 解放军精神

    解放军精神

    解放军这个伟大的团队,孕育着伟大的精神和气质。何为解放军精神?简而言之,解放军精神就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在本书里,作者结合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归纳总结出了我们应该学习的解放军精神的九种内容。
  • 巨星大导演

    巨星大导演

    宁晟重生了,发现家人没变,世界却变了!于是,从此之后,他既是红遍全球的音乐天王,也是无数部经典电影的导演!
  • 懊悔青春

    懊悔青春

    就要下班的时候,聂海打来电话说晚上别走,咱们吃狗肉去?“还有谁?”林光明问?聂海有点不耐烦:“江海寿呗,还能有谁?今天不整那么多人,乱糟糟的吃不消停?”尽管不是最好的倾诉对象,老红星白酒喝到第二杯时,林光明还是在食客们闹哄哄的说笑声中清了清嗓子,半喊道:“我明天不上班了,既然机关留不得爷,爷爷只能落草为寇了!”江海寿和聂海相互瞄了一眼,没吱声,只轻声哼了个操字,很轻蔑的,然后接着碰杯?催菜,向屁股滚圆的女服务员大叫:“哎,我们那头蒜到底能不能拿来了啊!”
  • 始乱终弃,豪门二手妻

    始乱终弃,豪门二手妻

    *******初遇,她被迫乞讨果腹,被他无情奚落后,一口咬在他的手背,只留下一句“我叫童凌薇,你给我记住”便仓皇逃离。数年后,她成为律师行最受器重的律政佳人,一心向上爬,经常不惜任何代价目的只为打赢官司。为得到摆在眼前的一个成为知名集团法律顾问的机会,她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关系和手段,依旧无门而入。终于他作为集团幕后最尊贵的执行总裁,向她提出邀请,但代价却是……出卖婚姻,她如愿以偿,本不在意的一场闹剧,却渐渐迷失了一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