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3600000003

第3章 德行第一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曰:“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题解】

本门主要反映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赞扬儒家的传统美德,二是反映了魏晋时期独有的道德观念。本门所涉及的与传统礼教乖违的行为,表现出当时士人的品行心态及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陈蕃尊重贤才

【原文】

陈仲举言为士则[1],行为世范,登车揽辔[2],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3],至,便问徐孺子所在[4],欲先看之。主簿曰[5]:“群情欲府君先入廨[6]。”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7],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释】

[1]陈仲举:即陈蕃,字仲举,东汉时官至太傅,后因与大将军窦武合谋杀宦官未成,被害。[2]登车揽辔(pèi):古代受任的官员通常是乘车去赴职,在此表示陈蕃初始为官。揽辔:手执缰绳。[3]豫章:汉时郡名,今江西南昌。太守:郡长官,负责一郡的行政事务。[4]徐孺子:即徐稚,字孺子,终身隐居不仕。陈蕃在豫章时,不接待宾客,只为徐稚特设一塌,徐稚走后,就挂起不用。可见陈对徐之敬重。[5]主簿:中央机构或地方官府属官,掌管文书簿籍。魏晋时期,为将帅重臣的幕僚长,地位甚重。[6]府君:对太守的尊称。廨(xiè):官署,官吏办公及居住的地方。[7]武王:指周武王姬发,不满商纣王残暴统治而率领天下诸侯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式:通“轼”,车前扶手的横木,这里表示扶着轼。古人乘车俯身扶轼表示尊敬之意。商容:商代贤人,因直谏被纣王废黜。

【译文】

陈蕃的言谈是读书人的准则,行为举止是世人的典范,他开始做官后,便有革新政治的志向。他担任豫章太守时,刚到治所,便打听徐稚的住处,想要先去拜访他。主簿告诉他说:“大家都希望您先进入官署。”陈蕃说:“周武王得到天下后,连垫席都还没坐暖,就马上去商容的住所拜访。我尊重贤人有什么不可以呢?”

【评析】

“武王式商容之闾”的典故出自《古文尚书·武城篇》。周武王秉承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而陈蕃则以武王为榜样,他也是怀着革新政治、澄清天下的志向去做官,因为他知道贤人是群众的民意代表,访贤举能,才能显出一个领导者的亲民态度。而且作为人民的父母官需要人民的爱戴与拥护,需要贤达人士的辅佐。于是陈蕃在刚刚赴任,还没有进入府署前,就想先向隐居的徐稚表示慰问,也向别人明示自己尊重贤才的心意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豁达、伟岸的胸襟。再往后,陈蕃对徐稚也一直彬彬有礼,并仿效周武王为徐稚设置了一个坐榻,等徐稚走后就把坐榻给挂起来。

周乘仰慕黄宪

【原文】

周子居常云[1]:“吾时月不见黄叔度[2],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注释】

[1]周子居:即周乘,字子居,东汉人,官至泰山太守。[2]时月:几个月。黄叔度:即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出身贫贱,因有德行,受到当时名流的推崇。

【译文】

周乘常说:“我只要几个月不与黄宪见面,庸俗贪鄙的念头就会再次产生。”

【评析】

黄宪出身寒微,却有着和颜回一样高尚的道德与品行。黄宪和周乘两人只是有些日子不见,但就会让周乘意识到自己“鄙吝之心已复生矣”。这是因为黄宪让周乘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让他进入到一种和别人在一起时从不曾感受到的崇高境界,让他的精神境界与自身价值得到提升。其实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了黄宪对别人所产生的影响。

黄宪器量难测

【原文】

郭林宗至汝南[1],造袁奉高[2],车不停轨,鸾不辍轭[3];诣黄叔度[4],乃弥日信宿[5]。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6],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7],难测量也。”

【注释】

[1]郭林宗:即郭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幼年父母双亡。东汉末太学生的领袖,博学有德,善处世事和品评人物。死时,蔡扈为其作碑铭:“吾为人作铭,未尝不有惭容,唯为郭有道碑颂无愧耳。”后周武帝废除天下碑铭时,特保留郭泰之碑。可见郭泰德行高洁、为世所重之一斑。汝南:郡名,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2]袁奉高:即袁阆(làng),字奉高,汝南慎阳人,汉末士人。[3]“车不”二句:指车子不停下,这里形容下车见面的时间极短。轨,车轮的轴头,这里指车轮。停轨:停车。鸾,通“銮”,车上的金属铃,一般套在车轭的顶端,铃内有弹丸,车行则摇动作响。轭(è):架在拉车牲口脖子上的曲木。[4]黄叔度:即上文说的黄宪。[5]弥日:整日。信宿:住宿两晚。[6]陂(bēi):湖泊。汪汪:水域深广充盈的样子,这里是说黄叔度的学识风范。[7]器:器识,这里指度量。

【译文】

郭泰到汝南去拜访袁阆时,车子尚未停稳,车铃声还在响,就走了;但他去造访黄宪时,却住了两晚。别人问他这是什么缘故,他说:“黄宪的学识风范及人品如万顷湖泊那样宽大,不会因为澄清它而显清澈,也不会因为搅扰它而显浑浊。他的度量又深又广,很难测量啊。”

【评析】

郭泰分别去拜访袁阆和黄宪,他的言行中虽没有正面拿袁阆和黄宪作比较,但是不难看出,袁阆也是贤达之士,也有着高深的造诣,是值得郭泰去造访的,但是把袁阆和黄宪两个人放在一起的话,显而易见,袁阆的造诣远没有黄宪深厚,而且黄宪的人品、学识都胜袁阆一筹,所以才值得郭泰在他这住了两个晚上。因为,即使他无法揣摩出黄宪高深的思想和道义,还可以从黄宪那学到很多的东西,同时,也表现出郭泰对黄宪的敬佩程度。

陈谌设喻答客问

【原文】

客有问陈季方[1]:“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2],而荷天下重名[3]?”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4],上有万仞之高[5],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注释】

[1]陈季方:即陈谌(chén),字季方,陈寔的第六个儿子。[2]太丘:即陈寔,字仲弓,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曾任太丘长,故称陈太丘。[3]家君:对他人称自己的父亲,这里在前面加上敬辞则用以尊称别人的父亲。[4]阿:弯曲的地方,这里指山的角落。[5]仞: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仞。

【译文】

有客人问陈谌:“您的父亲有哪些功业德行,而能在天下享有如此大的名声呢?”陈谌说:“我父亲就好比桂树生长在泰山的山坳里,上面有万仞高的山峰,下面有不可测的深渊;上受雨露的沾溉,下受深泉的滋润。在这个时候,桂树哪里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我不知道我父亲是有功德还是没有功德。”

【评析】

陈谌知道对方是不怀好意,想要挑衅自己,于是采取迂回曲折的方式。从他的回答可以看出陈谌的思维之精密,反应之灵敏。而从他回答的话语中,一方面表明了儿子无权去议论父亲的功德成败的儒家伦理观念,另一方面表现的则是父亲亲民敬君的为官之道,同时,也把父亲的高大形象和高深修养表现出来了。

难兄难弟

【原文】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1],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2]。”

【注释】

[1]孝先:即陈忠,字孝先,陈谌的儿子。[2]“元方”二句:意思是元方季方兄弟二人论排行有长幼之别,论功德则很难分出高下。

【译文】

陈元方的儿子长文,有出众的才能,和叔叔季方的儿子孝先,各自夸耀自己父亲的功业道德,争执不下,便去请教祖父陈寔。陈寔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二人功德难分伯仲。”

【评析】

陈寔为官清廉,家里也很穷,连仆役也请不起,有一次应宰府召见,他的大儿子元方亲自拉车,二儿子季方就在后面挑行李。到了宰府,主人给他们设宴,当时在场的有八大名士,其中一个给他们开门打帘,一个行酒,其他的就给他们布菜。而且当时的豫州城墙上都画有他们父子三人的画像。可见当时陈家父子的声誉与名望之高。有一次,陈家的子弟们为了父辈们的功德争执不休,难分高下,争来争去也没有结果,于是请祖父陈寔裁决,陈寔说了句:“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意思就是元方、季方的功德都很高,难以分出上下。这就是成语“难兄难弟”的由来。人们原本用此称赞兄弟的才能与德行都好,难分高下,但现在也有用于形容因某种原因而同样陷入困难境地的人。

荀巨伯与友重义

【原文】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1],值胡贼攻郡[2],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3]!”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4],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

[1]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人,生平不详。[2]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东汉时常指匈奴、乌桓、鲜卑等。贼:对敌人的蔑称。[3]子:对对方的尊称。[4]汝:你,略带轻贱、狎(xiá)昵意味。

【译文】

汉朝荀巨伯远道去探望生病的朋友,当时正好遇到外族敌寇攻打朋友所在的那个郡,朋友对荀巨伯说:“我都是要死的人了,你还是离开这里吧!”荀巨伯说:“我那么远来看你,你却叫我离开,败坏道义而苟且偷生,怎会是我荀巨伯的作风?”敌寇到了,问荀巨伯:“我们大军一到,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样的人,竟敢一个人留下来?”荀巨伯说:“朋友有病,不忍心让他一个人留在这里,我情愿代他受死。”敌寇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这讲道义的地方!”于是撤军返回,整个郡城因此得以保全。

【评析】

荀巨伯不肯“败义以求生”,“宁以我身代友人命”,在生命攸关的时刻,他完全有机会去逃生,但他为了照顾生病的朋友,却不顾个人安危,毫不犹豫地决定和朋友一起面对,在生死一线的时候毅然决然毫不退缩,甚至愿意拿自己的命去换朋友的命,而他的这种精神最终也使得敌寇望而生畏,从而退兵,也因此而挽救了整个郡城。从中可见荀巨伯此人多么重情重义,他把朋友间的感情看得很重,甚至能不在乎自己的生命,而舍生取义。这的确难能可贵。

割席断义

【原文】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1],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2]。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3],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4]。宁割席分坐,曰[5]:“子非吾友也。”

【注释】

[1]管宁:字幼安,魏北海朱虚人,春秋战国时齐相管仲之后。生性恬静。曾避居辽东三十余年,不愿做官。[2]捉:拿着,握着。[3]轩:古时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官员乘坐。冕:古时帝王及大夫以上的官员的礼帽。这里“轩冕”连用,只取“轩”义,是偏义复词。[4]废:停止。[5]坐:同“座”,座位。

【译文】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地种菜,看见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依然挥动锄头,跟锄掉瓦块、石头一样,华歆却先把它捡起来,然后才丢掉。又有一次,两人同坐在一张坐席上读书,有达官贵人乘坐一辆豪华的车子从门前经过,管宁依旧安心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出去看。于是管宁割断席子与华歆分开来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评析】

这里讲述的是管宁和华歆在面对片金和轩冕过门这两件事时的不同做法。华歆因为看到了金子而有了一般世俗之人的举动,而管宁则表现出了一种淡泊、清高,视金银如瓦土的精神境界。同席读书,华歆禁不住嘈杂的影响,而管宁却能读书,不为世俗的诱惑所动,这样的差别导致了他们的割席断交。也同样验证了两人不同的志趣与抱负,最后华歆当了大官,而管宁则始终如一,甘于淡泊。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通过不断沟通了解才能有内在精神的默契与心灵的交流,只有表面上的亲近,内心却无法真正沟通,这样就会失去做朋友的真正意义。

华歆重诺胜王朗

【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1],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2]。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3],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4],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

[1]难:这里指汉魏之交时社会动乱。[2]难:认为……难。为难。[3]疑:迟疑,犹豫不决。[4]纳:接纳、接受。

【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逃难,有一个人想要搭他们的船,华歆马上就对这件事表示为难。王朗说:“幸好船还很宽,有什么不可以呢?”后面的贼寇快追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刚才我之所以迟疑,正是因为怕出现这种情况,既然已接受他托身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而抛弃人家呢?”于是仍旧像当初救他那样带着他。世人便由这件事评定了华歆、王朗的优劣。

【评析】

人们无法分辨出华歆和王朗谁优谁劣。那次因为乘船逃难的事件,则让二人的优劣暴露无遗。一开始王朗因为没有预料到事情的后续发展,没想到危险性会加大到危及自己的利益,所以就故作大方地让向他们求救的落难者上船,一旦开始危及自身利益的时候他就自私地想抛弃刚救下的落难者,以保全自己。这暴露出了他虚伪和背信弃义的一面。而华歆则不讲大话,不随便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就一诺千金,负责到底。而世人也因此判定出二人的优劣。我们应该摒弃王朗那种虚伪、不负责任的做法,多学习一下华歆的守信用、讲道义。

庾亮效仿孙叔敖

【原文】

庾公乘马有的庐[1],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2],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

【注释】

[1]庾公:庾亮,字元规,晋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官历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等职,死后追赠太尉,谥号文康。的(dì)卢: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马口齿长相特别,传说骑他的人会遭遇不幸。[2]孙叔敖:字孙叔,名敖,春秋时楚国人,曾任楚国令尹,辅佐楚庄王称霸诸侯。据贾谊《新书》记载,孙叔敖小时候看见一条两头蛇,当时认为见到这种怪蛇的人一定会死去,他为了避免后人再见到,就把蛇杀死后埋掉。

【译文】

庾亮驾车的马中有一匹的卢马,有人建议他把它卖了。庾公说:“我卖了就表示一定有人买它,也就是将害了它的新主人,怎么可以因为不利于自己而把祸害转移给别人呢?以前孙叔敖杀了双头蛇,为的是怕后人见到而遭到灾难,这件事成了古代的美谈。如果我能效仿他,不也做到了他的美德吗?”

【评析】

春秋时期的楚国宰相孙叔敖为民除害杀死了两头蛇,从此成为千古佳话。文中庾亮敬佩孙叔敖的做法,不把自己的恶马卖给别人,因为他考虑到买主买了这恶马必要担负困扰与灾祸,所以宁肯自己继续遭受这些烦恼也不愿意卖给别人,可见其心胸之坦荡。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句很简单的话,可是要做起来却是一点都不简单。因为现在人们惯有的思维是,常常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应该这么做,当买到不好的货或者接受一项不好的任务时,老是在埋怨别人。可是当自己“施之于人”的时候,就总是想不起来这句话,总是祈祷着,把好的留给自己,把那些坏东西、坏事情全给别人吧。如果我们能想一下孙叔敖、庾亮他们,也会生活得更心安理得一些吧!

同类推荐
  • 海盗

    海盗

    我们是海盗,有本领的海盗。美丽的姑娘们,请你来到我的怀抱。我们是海盗,自由自在的海盗。在骷髅旗的指引下,为了生存而辛劳。我们是海盗,没有明天的海盗。永远没有终点,在七大洋上飘荡的海盗..感兴趣吧,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海阔天空的海盗世界吧!他们挥舞刀枪,宣称与上帝为敌;他们抢掠成性,蔑视人间一切权威。他们抛撒金币,以生命疯狂下注;他们以船为伴,有着自己的道德规章--他们已成传说,被海与天封藏。独眼的船长、生锈的火枪、哗啦作响的金币,盛着财宝的木箱..纵横匕海的故事,并不只是幻想。暴风雨、坏血病、骷髅旗、私掠证,荒岛埋宝,公海搏杀..海盗的世界。
  •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本书介绍了生活中常见器具,如筷子、剪刀、梳子、镜子等的发展历史,也说明了如笔墨纸砚等文化收藏品的前世今生,读来贴近生活,妙趣横生。
  • 陈寅恪讲国学

    陈寅恪讲国学

    陈寅恪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他接受了严格的西学训练,他的新考据学方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陈寅恪与王国维、陈垣等形成了中国史学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新考据学派”。他研究的范围涉及中古史、宗教史、蒙古史、敦煌学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不少开创性的成果。本书对其学术成就、治学特色以及师友关系等进行了比较深刻的阐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为进一步研究陈寅恪提供了新的视角,不失为一部富有特色的了解陈寅恪生平及其学术成就、中国文化精神的著作。
  •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介绍了世界各地的10家豪华酒店,从酒店的区域、历史、风格、服务等方面出发,提示酒店背后所隐藏着的文化和生活内涵。酒店各有不同,有的是设计酒店、度假酒店,有的是历史悠久的豪华酒店,虽然坐落在不同城市,但均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延伸,并且为旅客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异国文化。书中附有酒店名称原文、地址、预定电话、网址等实用资讯。
  • 神话:魅力神话传说

    神话:魅力神话传说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中华文化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而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文化,历史十分悠久,流传非常广泛,在世界上拥有巨大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

    再美也美不过想象

    耀一的文字笔法淡而忧伤,却饱含着深沉而又热烈的情感,感动无数读者。“我写那些悲伤的故事,不是想赚你们的眼泪,只希望你们可以感受到自己身上的幸福,哪怕只是一丝也好。虽然这样靠对比感受幸福的方式有些残忍,但现实就是如此。我把阴暗面摆在你们面前,但并不代表整个世界都是阴暗的。对于故事里的人,我是决绝的,但对于你们,我尽可能保持温和。”《再美也美不过想象》是耀一的首部情感小说结集,爱情,亲情,友情,激烈的或是平淡的,在文中绽放着别样之美。
  • 近代史上的鸡零狗碎

    近代史上的鸡零狗碎

    张鸣教授的历史随笔主要取材于晚清民国史,不拘一格地讲述了正史当中很多不为人所注意的细节,着重挖掘故事背后的东西。本册侧重说人,择选103篇精华之作,集中体现其对各类人物的独到观点,突显张鸣式说史之魅力。主要内容:军阀之脸谱,武夫之性格,文人之脾气,皇宫之隐秘,女人之别样,重臣之分量,张鸣品人,勾勒晚清至民初之人物群像图。可从中真切感受张鸣式说史的独特风格。
  • 天才嫡女,废材四小姐

    天才嫡女,废材四小姐

    她本是冷酷果断,身手凌厉的顶尖杀手。一朝穿越,灵魂附身到一个拥有绝色容颜却被世人耻笑为花瓶的废材嫡女身上。当神体渐渐觉醒,再也难掩她的绝代风华。御神兽,炼神器,顺带夺走数个美男的心。这一世,谁欺辱我,必当千倍百倍一一奉还!
  • 从斗罗开始的万界交易

    从斗罗开始的万界交易

    看个流星还能被砸穿越了,防火防盗防流星啊。林辰穿越到斗罗大陆,成为万界交易商城的城主,商通万界!做一个诚实的商人系不可能的,这倍几都是不可能的。只有做一个奸商,才能维持得了生活。
  • 雨后早发永宁

    雨后早发永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盛世婚宠,娇妻归来

    盛世婚宠,娇妻归来

    意外车祸身亡,乔绚重生回了自己婚礼的前一天,却被未婚夫撞见和小叔子在卫生间不可描述!临时更换新郎,她从大少奶奶变成了三少夫人!身份对换,她渐渐认识到前世丈夫的面目可怖,豪门疑云,她一步步被他牵引着走向深渊。她以为他是自己最后的依靠,却不知一切不过是他的步步为营。“盛凉,你信过我吗?”“不曾。”“那你信我爱你吗?”“……”后来的后来,他将她牢牢护在身下,替她挨下所有的伤痛。情不知所起,觉时已入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铁关刀

    铁关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农门悍妇

    农门悍妇

    林月娘是个悍妇,无论是前世还是穿越后。所谓武力值爆表,加上比泼妇更凶猛的彪悍,简直是言情界的一朵奇葩。和离回家后,挣挣钱,致致富,顺手捡个忠犬来养养。可是自己认定的憨子,咋突然变的这么会宠媳妇了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奇妙的发明(科学知识大课堂)

    奇妙的发明(科学知识大课堂)

    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三千方

    三千方

    从禁忌中降临,在黑暗中崛起。亘古匆匆,万古皆空。当轮回再一次遮天蔽日覆盖古史,尘封的古路被掀开了。谁能踏歌而行,登天而上,渡过万古红尘?一个少年从禁忌古路中走出,从一角慢慢揭开了这个世界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