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3700000010

第10章 上智部总序(8)

【译文】

蒋恭靖在明武宗正德年间担任扬州太守,正好武宗南巡,六军一起跟随出发,所需征调的夫役,估计在宝应、高邮等六站,每站都要一万人。负责的人想先将他们聚集在扬州,百姓得知骚乱不宁。结果蒋恭靖只在每站设置了两千人,轮番派出去迎接,共计比初步决议需要的人数减少了五分之四,其他的事务也依照这种情形递减。这样夫役供应既不缺乏,也不会骚扰百姓。当时江彬与太监仗势索求财物,蒋恭靖一点都不理会。有一天,武宗外出观鱼,捕得一条大鱼,武宗开玩笑地说这鱼值五百金。江彬便附和说:“请卖给太守。”并催着给钱。蒋恭靖当即拿下夫人的发簪、耳环以及丝绢衣物进呈给武宗,道:“微臣的府库中没有钱,不能多给。”武宗认为他是头脑迂腐的儒士,不与他计较。又有一天,宦官拿出一份没有署名的文件,索求胡椒、苏木、奇香异品若干,故意以没有的东西来刁难蒋恭靖,希望可以得到丰厚的贿赂。当时巡抚找蒋恭靖商议,想满足他的要求,将此事应付过去。蒋恭靖说:“自古以来都是用当地的土特产来进贡皇上,而现在要的土特产出产在别的地方,却故意在扬州索取这些东西,守臣不知道如何处理。”巡抚很生气,大声地命令蒋恭靖自己去回复太监。蒋恭靖拿了那份文件,在各种异品下详细注明说:“某物出产于某地,扬州属于中原偏僻之地,没有办法从命。”武宗看了也没有责怪他。又有一次,太监又说武宗要在当地选数百名宫女,带回京师备用。巡抚想从民间挑选,蒋恭靖却说:“如果一定要遵从圣旨,只有将微臣家中一个女儿献给皇上了。”武宗知道他志不可夺,就下诏停止挑选宫女。

【评析】

拒绝也是一门艺术,如果拒绝得当,不仅可以轻松拒绝他人的无礼要求,也避免了自己再次受到勒索。不懂得拒绝会使自己被迫做一件不感兴趣的事而愤愤不平,更糟糕的是有时这样反而还会使别人误会,导致两败俱伤。

范槚迎藩王

【原文】

景藩役兴,王舟涉淮。从彭城达于宝应,供顿千里,舳舻万余艘,兵卫夹途,锦缆而牵者五万人。两淮各除道五丈,值民庐则撤之。槚傍庐置敝舡,覆土板上,望如平地,居者以安。时诸郡括丁夫俟役,呼召甚棘。槚略不为储待,漕抚大忧之,召为语。槚谩曰:“明公在,何虑耶?”漕抚怫然曰:“乃欲委罪于我,我一老夫,何济?”曰:“非敢然也。独仰明公,斯易集耳。”曰:“奈何?”槚曰:“今王舡方出,粮舡必不敢入闸,比次坐候,日费为难。今以旗甲守舡,而用其十人为夫,彼利得僦直,趋役必喜,第须一纸牌耳!”曰:“如不足何?”曰:“今凤阳以夫数万,协济于徐,役毕必道淮而反。若乘归途之便,资而役之,无不乐应者,则数具矣。”都御史大喜称服。槚进曰:“然而无用也!”复愕然起曰:“何故?”曰:“方今上流蓄水,以济王舟。比入黄,则各闸皆泄,势若建瓴,安用众为?”曰:“是固然矣,彼肯恬然自去乎?”曰:“更计之,公无忧。”都御史叹曰:“君有心计,吾不能及也。”先是光禄寺札沿途郡县具王膳,食品珍异,每顿直数千两。槚袖《大明会典》争于抚院曰:“王舟所过州县,止供鸡鹅柴炭,此明证也。且光禄备万方玉食以办,此穷州僻县,何缘应奉乎?”抚按然之,为咨礼部。部更奏,令第具膳直。王每顿二十两,妃十两。省供费巨万计。比至,槚遣人持锭金逆于途,遗王左右曰:“水悍难泊,唯留意。”于是王舟皆穷日行,水漂疾如激箭。三泊供止千三百。比至仪真,而一夕五万矣。

【译文】

明朝景王出藩时,沿淮河航行,要从彭城航行到宝应。沿途需要预备酒食长达千里,随行船只万余艘。兵卒护卫布满路途,牵船缆的役夫有五万人。两淮之间要开路五丈宽,遇到民房就拆除。范槚在民房边放置破船,上面加板,然后再覆盖上泥土,这样看上去就和平地一样,百姓都能安居。当时各郡都急着搜求役夫,范槚却不作此准备,巡抚非常担忧,便召范槚来问。范槚不在意地说:“既有大人在此,有什么可忧虑的?”巡抚愤怒地说:“你想把责任推给我吗?我一个老头子,有什么用处?”范槚说:“不敢,但必须仰赖大人才容易招集。”巡抚问:“怎么办?”范槚说:“现在天子的船刚出发,运粮船必定不敢进入水闸,只能在那里排队等候,每天费用繁多。现在我们用旗帜和士兵为他们守护粮船,而每船征用他们十人为役夫。他们还可以得到佣金,一定很乐意去做,只是必须大人下一道告示。”巡抚问:“如果人数不够怎么办?”范槚说:“目前凤阳县的役夫有好几万人在徐州协助船运,工作结束后一定会取道淮河回去。如果利用他们归途之便,雇用他们服役,没有人不乐于接受的,这样人数就可以齐全了。”巡抚听了既高兴又佩服。范槚又说:“但是这样做没有什么作用。”巡抚听了,惊愕地站起来问:“为什么?”范槚说:“现在上游正在蓄水,使天子的船顺利通行,等到船队进入黄河以后,各水闸打开,水势浩大,航行容易,怎么能用得到了这么多人?”巡抚说:“这是必然,但是皇上肯如此平静地离去吗?”范槚说:“我再想想办法,大人不必担忧。”巡抚说:“你足智多谋,我不如你。”先前光禄寺发公函给沿途郡县,吩咐要准备天子的膳食,食品必须是山珍海味,每顿价值数千两。范槚拿着《大明会典》到巡抚院争辩道:“天子的船所经过的州县,只供应鸡鹅柴炭,这部大典是明证。而且光禄寺备有各方进贡的珍奇异品,我们这里穷乡僻壤,哪来这些东西供奉?”巡抚认为很有道理,特地与礼部商议。礼部奏准后,便下令改为郡县只需准备膳食费,天子一顿二十两,后妃一顿十两,这样节省了数万的巨额花费。天子驾临时,范槚派人拿着银两在路上迎接,送给天子左右的人说:“水流急,船只很难停靠,希望多多留意。”于是天子的船整日航行,水流很急,船队很快就通过了,三处靠岸只供应一千三百两。后来船队到仪真时,一夜之间便花了五万两。

【梦龙评】

多少难题目,到此公手,便是一篇绝好文字。

【评析】

我们一定要记住:事情越乱时越需要清醒,一个一个地解决,也许并没想象中那样糟糕,千万不可自乱阵脚。一定要静心冥思,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韩琦单独谒见

【原文】

英宗初即位,慈寿一日送密札与韩魏公,谕及上与高后不奉事,有“为孀妇做主”之语,仍敕中贵俟报。公但曰:“领圣旨。”一日入札子,以山陵有事,取覆乞晚临后上殿独对,谓:“官家不得惊,有一文字须进呈,说破只莫泄。上今日皆慈寿力,恩不可忘。然既非天属之亲,但加承奉,便自无事。”上曰:“谨奉教。”又云:“此文字,臣不敢留,幸宫中密烧之。若泄,则谗间乘之矣。”上唯之。自后两宫相欢,人莫窥其迹。

【译文】

宋英宗即位不久,有一天,慈寿太后暗地送一封信给韩琦,说英宗与高后不侍奉太后,连“为孀妇做主”的话都写了出来,又命令宦官要等候韩琦的回复。韩琦只回答说:“领旨。”过了几天,韩琦上奏折,又借着仁宗丧葬之事要取得回复,请求英宗在晚朝哭灵后单独见面。韩琦说:“请皇上不必惊讶,有一封信需要对皇上说清楚,只是不能泄露出去。皇上之所以有今日,都是得自慈寿太后的协助,这份恩情不能忘记。即使不是亲生母子关系,但只要对太后多加承命奉行,自然会无事。”英宗说:“请爱卿指教。”韩琦又说:“这封信微臣不敢保留,希望皇上就在宫中秘密烧毁,如果泄露出去,小人就会乘机谗言离间。”英宗也答应了。此后英宗与太后相处愉悦,看不出有任何不愉快的迹象。

【梦龙评】

宋盛时,贤相得以尽力者,皆以动得面对故。夫面对便则畏忌消而情谊洽,此肺腑所以得罄,而虽宫闱微密之嫌,亦可以潜用其调停也。此岂章奏之可收功者耶?虽然,面对全在因事纳忠,若徒唯唯诺诺一番,不免辜负盛典。此果圣主不能霁威而虚受耶,抑亦实未有奇谋硕画,足以耸九重之听乎?请思之。

【评析】

现实生活中也一样,能够大胆地跟领导或者上司单独交谈,一来可以消除畏惧、猜忌,二来也可以让情谊自然融洽,表达自己的肺腑之言,对己对彼都有益处。

同类推荐
  • 菊与刀(译林人文精选)

    菊与刀(译林人文精选)

    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用“菊”与“刀”两种颇具象征意义的事物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矛盾性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从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历史事件入手分析了日本社会的等级、习俗、教育等,力图透析日本,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动人的艺术性。
  •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国学文化教育的目标。《弟子规》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华,讲述人在家、在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本册书主要就《弟子规》所阐述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方面,具体讲解其中隐含的113件事的道理,并就生活在当代的中职学生如何受到用人单位喜爱,如何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获得认可加以阐述。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识事之见

    识事之见

    本书是作者姜忠彦根据自身的学习和对生活的体验而写成的一本识事之见。世界的根本问题,永恒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人是问题的发起者,制造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这一切都源自人们的思想,源自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认识是行动之始,行动是认识的延伸或表现。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认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其行动正确与否的前提条件。全书围绕着认识决定行动这个主题来探寻现实生活中的识本求正,行是止非之道。
  • 中国学术文化九讲

    中国学术文化九讲

    一本生动忠实的讲堂实录。一次对钱穆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的梳理。一个与国学宗师亲近的机会。钱穆一生讲学不辍,育人无数,对现代中国学术研究影响深远。这本由叶龙记录整理的《钱穆学术文化九讲》收录了钱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香港、台湾等地的9次讲演。内容涵盖思想、历史、文学、文化、政治、经济等诸方面。各篇互为补充,既有宏观上对文化历史的梳理,亦有断代研究的案例,以及个案研究成果的展示;既有思想文化的研究,亦有方法意义的探讨——是一本可以窥见钱穆宏大学术世界的小书。
热门推荐
  • 一生的爱裴少的醋包甜妻

    一生的爱裴少的醋包甜妻

    前世沐筱语千方百计逃离裴寒暄的魔爪,逼着他和自己离婚,到头来是她错了,错的彻底,直到渣男和姐姐将她绑架,看到了来救她的那个男人眼中的那一抹心疼,她才明白,这一生唯一爱她的就只有眼前这个她曾经的前夫。重来一世,她发誓要好好爱他,弥补她欠下的债!
  • 死亡锯幻影(下)

    死亡锯幻影(下)

    日本著名女魔术师鸟山秋月在表演其获金奖的魔术“死亡锯幻影”时,意外地被电锯锯断身体,随后死亡。当时在场的中国摄影师正巧是个破解疑难案件的高手,他与日本警方一起,查看了舞台和道具等状况,询问了鸟山秋月的道具师和助手以及现场的其他魔术师,发现8年前鸟山的女助手在表演“刀枪不入”魔术时意外被钢刀插到大动脉而死。
  • 一场注定孤独的旅行

    一场注定孤独的旅行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见许许多多的人,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十八岁后的时间总是易逝的,我常常来不及回忆,也没时间珍惜当下。我常迷失在浮躁的河流中,浑浑噩噩。不如就让我用文字一点一滴的记录着属于我的平凡人生,从现在开始,从往事中回忆。 【不定时更新】
  • 拽丫头杠上恶魔校草

    拽丫头杠上恶魔校草

    (正文+番外全部连载结束)不就是不小心刮花了一辆跑车嘛,居然给她招惹来一位恶魔少年,不仅在学校里对她又搂又抱,玩暧昧,让她成为学校所有女生的公敌,还公然宣称她是他的女朋友,害得她一直没有人追。靠,不就是仗着自己长得帅点,家里又很有钱嘛,居然敢和她玩阴的。臭小子,老虎不发威,你当姐是hellokitty啊,敢惹我,你死定了。已有完结书一本,《恶魔校草独宠小丫头》,欢迎大家加入书架永久阅读。
  • 寻易尊师不遇

    寻易尊师不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朱德的青少年时代

    朱德的青少年时代

    齐晓敬编著的《朱德的青少年时代》是共和国领袖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为了深切缅怀革命伟人朱德的丰功伟绩,纪念这位从四川走出去的人民军队的总司令,齐晓敬编著的《朱德的青少年时代》讲述了朱德苦难的童年、艰辛的求学经历和青年时代追求真理、报效祖国、成长为一名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
  • 重生之嫡女狂妾

    重生之嫡女狂妾

    “大姨娘,这是主子特意吩咐老奴寻了好几家药房为您寻来的药材。听说大姨娘您近日来精神不济,好歹主子也是您的亲妹妹嘛……不过,主子也怀了好几个月的身孕了,就不能亲自来给您送药了,只能打发老奴来,大姨娘可不要介意啊……”王嬷嬷不停地动着嘴皮子,极为顺畅伶俐地把这番话说出来,那两双细小的眼眸里却折射着烁烁的精光,还隐现着一丝丝的鄙夷与轻视。看样子也是病入膏肓活不久了,二小姐虽在将军……
  • 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超值金版)

    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超值金版)

    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所选的中国经典神话,在故事的类型上,与世界神话学及中国神话学的体系是相同的,既对应了神话学的学理要求,也对应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及北欧神话的类型。也就是说,本书的四辑分类从学术的角度上看是科学的,从东西方比较的角度上看也是严谨的。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在前人的整理基础上,对中国神话重新进行了彻底的梳理,编者将支离破碎、点线分割、散落各地的中国神话彻底地回归到了一个有着基本脉络、基本情节的体系上,以期较完整地献给中国读者。尤其是广大的中国青少年提供一套详实可靠、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的神话故事读本。
  • 萌驸当“嫁”

    萌驸当“嫁”

    段公子有三宝:长得美、会卖萌、家世好,却偏偏问津,之人寥寥。好不容易老爹豁出老脸给他讨了一房媳妇,新娘子却在洞房花烛夜被他的“萌宠”吓得落荒而逃。谁说娘子和萌宠不可得兼?他偏偏不信这个邪,带着自己的宠物蛇,踏上了漫漫追妻路。只是他这么个有名的“娶妻困难户”,居然摇身——变成了驸马,简直……太神奇了!
  • 像地狱的沉沦:卡夫卡散文菁华

    像地狱的沉沦:卡夫卡散文菁华

    作为20世纪初叶现代文学的鼻祖,卡夫卡一向以情节怪诞、内容深刻的小说著称于世,他在散文、随笔方面的创作虽贯穿其终生,而且其成就亦不亚于他的各类小说,却因卡夫卡的此类作品大多散见于本人书信、日记及杂感中,常常为一般读者所忽略。本书从全集中遴选作者思致深邃、文笔精美的片段,分告白、友情交流、爱情倾泻、随感、等几个部分,既有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卡夫卡的散文风格,亦可以蠡测海,在有限的篇幅内细细品味栖居于布拉格保险公司办公室内的这位奥匈帝国晚期的作家、思想家的华美的文学盛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