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3800000009

第9章 行明(1)

行是实践,明是认知。贤与不肖是对立的两种现象,智者做得过头,愚者做得不足,还是过与不及的问题。正因为要么太过,要么不及,所以,总是不能做得恰到好处。

贤者与不肖者也如此。其根本在于认识,就好比人们每天都在吃喝,但很少有人能真正品出滋味一样,缺乏对道的真知。认识的成就就取决于对那个神秘的限度的把握。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我们走了多远的路,也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我们感悟到什么。

【原文】

子曰:“道之不行也[1],我知之矣:知者过之[2],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3]。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4]。”

【注释】

[1]道:指中庸之道。[2]知者:指智慧超群的人。知:同“智”。过:超过限度。[3]不肖者:指不贤的人。[4]味:滋味,引申为中庸之道所蕴含的精华。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推行于世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做事往往超过了它的标准,愚蠢的人做事却又达不到它的标准;中庸之道不能彰显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超过了标准,不贤的人又达不到它的标准。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东西,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出滋味。”

【历代论引】

郑玄说:过与不及,使道不行,唯礼能为之中。

孔颖达说:饮食,易也;知味,难也。犹言人莫不行中庸,但鲜能久行之。言知之者易,行之者难,所谓愚者不能及中庸也。

朱子说:知愚贤不肖之过不及,则生禀之异而失其中也。知者知之过,既以道为不足行;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常不行也。贤者行之过,既以道为不足知;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此道之所以常不明也。又说:道不可离,人自不察,是以有过不及之弊。

智慧运用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典句札记】

此处,孔子认为中庸之道不能够得以普遍实行的缘故,是因为那些所谓的聪明人太“聪明”了,处处要显示出自己的智慧来,结果反而画蛇添足,凡事都做过了头,致使事情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殊不知“中庸”的智慧应当是自然而然地流露,是要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事情要做到恰到好处,决不能为了聪明而聪明,不懂得这一点,就不可能做到“中庸”。

中庸智慧的核心是恰到好处,适可而止,无过之亦无不及。中庸的道理其实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了晏婴所说的一段话:做汤,要在水里放上酱、醋、盐、梅等佐料,与鱼肉一起烹,每一样东西分量都要恰到好处,少了一点或多了一点,都不能做出美味的汤,这其中就是中庸的道理。对于人们不能行中庸之道的原因,孔子分析认为就如同“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的道理一般,就像人们每天都在喝汤、吃饭,可是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品味其中的“滋味”。中庸之道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人们只需遵循其道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人们却常常忽略它的存在,更不知道它的好处。这就好像人人都明白种庄稼的时候只有气候、土壤、水分、养料都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庄稼才能获得大丰收的道理,可是却很少有人能体味到这其实有“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的“恰到好处”的道理。

“过犹不及”和“恰到好处”这种“中庸”哲学在古今中外其实是融通的。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中国的孔子都以各自的方式阐明了人类行为的两种倾向:过分与不及,指出正确的行为准则就是中庸。但是,先哲却语焉不详,并没有进一步指明什么是中庸,以及走向中庸的道路。于是,后世学者认为,“中庸”唯一正确的解释就是“适中”,从而将中庸大道导入一个狭隘的歧途,使得中庸本有的光芒黯淡了一些。

究其原因,先哲们为了说明中庸的实用意义,只是从人们做事的一个方面对人的具体行为做出评判,并不是就事物全面的发展方向而言。由此可知,后人以为:中庸就是向着一个中点趋进,实为机械主义的理解。过激,是指人们在所认识到的这个方向上走得很远,超过了时空的边界,于是不具备现实可行性;而不及,是指人们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入,没有达到事物发展的现实阶段。其实质是,他们都没有把握到事物的全貌,没有认识到事物的必然发展规律,是在一条路径上的踯躅,而不是对事物全面的把握。

我们惯常的认识是:在正确与错误之间,没有中间地带存在。因此,在一些问题或原则的取舍上,就要求人们做出是支持或是反对的“旗帜鲜明”地抉择。正如所谓的非左即右,而不允许有任何别的选择,这也正是一种“过激”行为,不符合“中”的原则要求。因为不论是“左”或是“右”,都是统一在一个具体的系统之中,没有“左”也就没有右,“左”是错误的,“右”也同样是谬误。从人类的认识发展来说,很多的时候,人总是突破既定的局限,进入另一个局限,因而没有完全的正确,也没有彻底的错误。正确与错误往往交织共生。

其实,对立的双方都是在不同角度看问题,是在不同立场上对于同一事物的某一个侧面的认识,但是,把双方的立场相加,仍然不是对事物属性的全面阐述,而中庸,也就是全面。

所谓中,本质就是包容,具体的运用,就是中和各个方面的见解,寻求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方法。所谓庸,就是实用、实行。庄子《齐物论》中说“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即行得通的方法或具有现实可行性的策略叫庸。只有行得通,才能取得成就。

中庸就是对事物的全面把握,是包容对立双方的认识在内的对于全局发展的全面认识,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于各方面认识的中和。

【史例解读】

师旷之聪慧

师旷,晋国音乐大师,学识渊博,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博古通今的学者。师旷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晋悼公、晋平公执政时期,山西洪洞人。《洪洞县志》说:“师旷之聪,天下之至聪也。”传说他从小就喜欢音乐,因为认识到“技之不精,由于多心;心之不一,由于多视”的道理,就用艾叶熏瞎了眼睛,专心音律,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庄子·齐物论》说:师旷“甚知音律”,史称“乐圣”。师旷琴艺高超,又深通音律感应的哲理,赢得晋君信任,国事有疑,则向他垂询咨问,因而师旷也就参与了晋国内政、外交、军事等一系列事务。韩非说:师旷“迹虽隐于乐官,而实参国议”。

《荀子·大略篇》说:“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言治者予三王。”

春秋时期,人们对于乐律十分重视,认为乐律具有神秘的色彩,乐律因此备受推崇。因而留下了很多师旷奏乐的神异故事。

同类推荐
  • 这是哪儿?北京!

    这是哪儿?北京!

    老猫在《这是哪儿?北京!》这部书里面展示的是一个他生活了几十年的林林总总、具体清晰的北京,有关于它的历史掌故,也有关于它的衣食住行,更有关于它的好玩与无奈。一句话:这是一个有烟火气也有故事的都市。这是一本关于北京的书。不是那种老先生、老北京的回忆式的书,也不是那种蚁族、北漂的憧憬式、奋斗征服式的书,而是一种记录。记录一下几十年间城市的变化,也记录形形色色在北京生活的人的心态。
  •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纯洁如水月夜白,朦胧中芳香飘来,细寻找,山崖小花独自开,泉涧霜草衰,风雨吹不败,东方即白斜雾霭,冬雪融化春徘徊,馥艳轻盈云绿黛,满山满谷花盛开,微笑中,人人钗头有花戴
  • 说孟子

    说孟子

    《说孟子》是许仁图先生论述孟子学的深入发挥之作。《说孟子》全书探究孟子学说,重视孟子的好辩。许仁图先生认为,要贴近孟子思维,就不需要把孟子捧得高高在上,应该学孟子,好好跟孟子辩说,才能体悟孟子哲学的要义。
  •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将一些读者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2000多个常识编辑成册,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让你轻松闻阅古今中外万事万物,开拓视野。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热门推荐
  •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4)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万古剑尊

    万古剑尊

    一代剑神楚云被手足兄弟背叛,意外重生在灵武大陆少年身上。大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这一世,我要铸造属于我的传奇…
  • 最后的送葬人

    最后的送葬人

    很多年前,一支神秘消失在太行山的日军部队,牵引出关于赶尸的秘密。剥皮庙,山神灵,诡异马车,千尸离坟,太行山石嘴沟赶尸世家最后一个老赶尸人,为你讲述那段发生在许多年前的神秘往事。赶尸,真的赶的是尸吗?
  • 再借一个六月

    再借一个六月

    六月有几天?30天?31天?不,他把她的六月延长为一辈子!“说好的,这个六月,你是我男朋友!先生~”他听过千万遍先生,唯独她喊一声先生,被他听为天籁!她说过最狠的话,便是:破的镜子粘合了,还会有裂痕,破碎的感情复合了,也会有芥蒂!他说过最长的一句话,便是:这个六月不够,我可以再向借你一个六月吗?
  • 美人为祸,夫君宠妻成瘾

    美人为祸,夫君宠妻成瘾

    听闻沈府有位丑公子,整日不敢以真面目示人,世人皆说沈公子生的面目全非,新婚之夜吓死了新娘子。*听闻道观的小姑子去了长安觅良人。被骗进了杏花楼,却入了沈府做了侍妾。世人皆称,小姑子命苦,不仅给人做侍妾还是个奇丑无比的丈夫。多年以后男人邪魅一笑将她抵在墙壁与怀抱之中:“为夫丑么?命苦?”小姑子苦笑一声,对于某人的眼神选择视而不见,谄媚道:“不苦不苦,夫君美若天仙,跟着夫君哪有苦字之说。”“娘子不苦,可为夫,憋得辛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

    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八·共和国一号黑社会要案

    九八·共和国一号黑社会要案

    二〇〇〇年九月十九日,吉林省长春市。这一天,也许将永远记录在吉林省和长春市的历史上:轰动全国的梁笑溟(又名梁旭东)黑社会犯罪团伙案,由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完毕后,经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封,立即对黑社会团伙“老大”粱旭东等七名主要案犯执行死刑。由于案情重大,这起附带近千万元的民事赔偿的案件,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审理,八月二十六日,随着那长达二百五十六页的判决书和审判长六个小时的宣判,终于作出了一审判决,披着刑事警察外衣的“老大”梁旭东和其他六名主要成员,被判处死刑,其他二十九名成员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
  • 御龙邪凤之魔女猖狂

    御龙邪凤之魔女猖狂

    她的最后一滴泪,赎了你千年的罪,一千年似一阵烟,从未喊过一声冤,只为留在你身边。留着泪的他在狂笑,等了千年的这场梦!怎么可能放弃呢!莫名其妙,却深驻她心,为何心跳如此之快?一见钟情吗?!
  • 剑魔相

    剑魔相

    如若不能洒辉于日下,那我便要划破这天空,去见一见更加深奥的道路,既然正不容我,那么即使为魔,我也要我的道,凌驾于万道之上!
  • 一纸契约,总裁大人请放手

    一纸契约,总裁大人请放手

    他是未婚夫的哥哥,却在未婚夫车祸后乘虚而入让她签下了卖身契。一纸契约,成为了这个坏蛋的女人,他不仅霸道的要得到她的人,还想得到她的心!可契约结束后他还是百般纠缠,甚至有各路情人上门示威又是闹哪样?人善被狗欺,当她苏欣芮是软柿子好捏吗?掌拍小三脚踢小四,终于耳根清净,那个坏男人又找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