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6400000004

第4章 传承(1)

人格的魅力

(2009年9月11日)

今天,我们清华大学师生、清华经管学院师生在这里召开座谈会,一起来座谈新出版的《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的感想和体会。这是非同寻常的一件事,因为朱镕基从1984年至2001年担任我们清华经管学院的首任院长。此后至今,他还一直担任我们学院顾问委员会的名誉主席,对我们学院的战略和建设世界一流的经济管理学院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这本书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书。出版后,我们看到社会上反响很大,我们学院的很多老师,都在第一时间去购买这本书。起初在一两家书店出现了脱销,买不到,需要跑好几家才能买到,也说明了社会反响非常强烈。

我的读书感想可以用这样一些词语来概括,就是读这本书,让我领略到老院长朱镕基广博的知识、睿智的思维、开放的视野、坚定的立场和幽默的言语,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人格的魅力。

广博的知识。在这本书里,记者提问中有相当部分是经济问题,其中有许多问题都非常尖锐。他在多处引用著名经济学家的文章来回应,比如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的文章、刘遵义的《计算中美逆差的数据》,这都是当时刚刚刊出的文章。

睿智的思维。这一点,我印象也非常深刻。比如书中提到,香港记者问:“别人都说你主张市场经济,你怎么现在却在控制物价?对物价实行一些管制?”他回答说:“你说的不对,你没有看到市场的反应是什么,市场的价格已降下来了,你要是看市场的话,就会发现我所做的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这显示出他非常睿智。

开放的视野。这本书中多处提到中国如何从世界各国包括大国和小国、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那里,学习如何建设市场经济,如从新加坡、美国、欧洲学习借鉴相关经验。可见,他具有非常开放的视野。

坚定的立场。书中涉及WTO(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特别是与一些美国记者的问答中,牵扯很多关于国家利益方面的问题,他都非常坚定,有理有据,站在中国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立场上,据理力争,态度鲜明。

幽默的言语。书中记录,他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中,有多处说道:“你的问题中已经包含了答案。”还有的记者问题很长,他就会说:“我的回答不会像你的问题这么长。”这些非常幽默的语言令人印象深刻。

这五方面概括了这本书为什么不同于那种照本宣科式的语言形式,而是显示出口语化很强、风格鲜明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最终应当归结于他不凡的人格魅力,让人体会到他对事情的把握、对问题的看法以及自身清廉、正直的人格,这些在书中都表露得非常清晰。

另有两处,我个人也感触比较深。第一个是,这本书的时间跨度是从1993年5月至2002年11月,其中最早的两篇文章我印象特别深刻。

1993年的4月、5月正是1992年以后我国宏观经济过热,开始实行宏观调控的时候,那是当年非常重要的经济大事。那时,我正在美国教书,5月、6月在北京,6月底时我与另外三位海外华人经济学家,一起前往中南海紫光阁同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交谈了三个多小时。他书中这两篇,一篇是1993年5月接受德国《商报》采访的内容,另一篇是1994年1月接受《商业周刊》采访的内容,我看了以后非常有感触。当时我们讨论的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进行宏观调控,关键是如何用市场手段实行宏观调控,这与从前使用行政手段很不一样。他对记者讲得非常详细,谈到如何通过宏观调控达到经济“软着陆”。这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我很荣幸,能在那个时期在紫光阁聆听他的宏论,并与他进行交流。其中他也提到,他认真听取了国外一些经济学家关于经济金融方面的意见等。

还有一个议题是,1993年稍晚的时候,讨论到1994年出台的一系列经济改革,包括实行分税制。书中他在答记者问时特别强调,我国在这方面要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国税与地税要分开。还有银行整顿方面也吸取了国外一些经验教训,特别是借鉴美国20世纪80年代曾组织过的一家资产重组公司的经验。实际上我们确实这么做了,结果非常成功。有趣的是,美国人自己现在却没做,情况很糟。所以,对这些文章我印象很深。

第二个我印象很深的是,1999年他到美国访问,在华盛顿、芝加哥、纽约、波士顿等地举行了一系列答记者问,还在麻省理工学院(MIT)演讲。那时,我在美国教书,美国的政治氛围对中国不大友好,有几件事情都产生了一些影响。当时,他甚至曾考虑是否还要赴美。这里面也第一次提及江泽民主席说:“你应该去。”所以,抵达美国后,他就说:“我来消消气。”这成为一句很有名的话。

因为我在海外,所以有机会浏览到很多相关报道。他的那次访问和答记者问,反响很大,效果非常好。他在1999年的这次访美成为非常重要的一次出访,访美之后,他还去了加拿大。在稍后的1999年11月,我国就与美国达成了双边协议,到2001年,我国终于加入了WTO。

更让我感到十分受益的是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那篇演讲,其中多次提到清华大学——他的母校,提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他在此担任院长。其中有一句话很重要:“我们现在最缺乏的是管理人才。”如今正好十年,这十年,我们在培养管理人才方面付出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我想还不够,我们还缺乏大量的管理人才,所以对清华经管学院来说,这是我们的责任。阅读这本书,其中有不少老院长关于中国应该培养更多管理人才方面的期望。我们不能让老院长失望。作为经管学院的教师,我们要继续努力,多培养高质量的管理人才。

我想,阅读这本书,不仅领略、学习老院长的人格魅力,同时也激励我们在具体的教学科研方面,创出新的成绩,向老院长报告。

在清华师生学习《朱镕基答记者问》座谈会上的讲话。

办学的思路

(2011年9月22日)

我们在清华经管学院举行清华师生学习《朱镕基讲话实录》座谈会,有十分特殊的意义。朱镕基担任清华经管学院首任院长17年,学院师生对我们的老院长感情极为深厚。今天参加座谈会的有一些就是朱镕基担任院长时的教师、同事和学生。

今天来参加座谈会的不少师生都参加了今年4月22日清华百年校庆时,朱院长回到清华经管学院与学院师生、校友的见面会。那天,朱院长向学院赠送了一套《朱镕基讲话实录》初稿,朱院长说,此书正式出版之后,他要赠书给经管学院。

9月8日,在《朱镕基讲话实录》新闻发布会上,人民出版社代表朱镕基院长向清华经管学院赠送500套书。我们十分激动。这些天来,学院正在陆续把这些书赠送给学院的学生、教师、校友和学院的朋友们。比如,昨天在EMBA 2011年秋季班的开学典礼上,我们向EMBA新生赠送了《朱镕基讲话实录》,学生们都非常感动。

我们学院舜德楼一层有一间“三境书屋”,这些天来《朱镕基讲话实录》占据了最显眼的位置。在9月8日当天书店上架70套《朱镕基讲话实录》,很快被抢购一空,至今已经售出几百套,而且还不断接到老师和同学们多达几十套的订单。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来询问如何能够最快拿到这套书。这充分反映了学院师生对朱院长的崇敬之情。

四卷本的《朱镕基讲话实录》中有五篇讲话与清华相关。它们分别是:1992年4月1日为清华大学电机系建系六十周年撰写的贺文、1994年2月22日为清华经管学院成立十周年书写的题词、1995年10月19日祝贺陈岱孙先生95岁华诞的贺信、2001年4月27日在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以及2001年6月5日在清华做的“离任演讲”。

我个人体会,朱镕基院长的这五篇讲话对办好清华经管学院提出了一个整体的战略思路,可以概括为四条:建设世界一流学院,把教师作为根本推动力,为人先于为学,以及追求完美。由于工作接触,我对朱院长提出的这一战略思路有更多的亲身感触。从2006年9月起,我非常荣幸地担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使我有机会每年都向朱院长汇报和请示工作,每年都参加他出席的学院顾问委员会会议,直接聆听他的教诲。朱院长的这一办学思路不仅体现在这五篇讲话中,在过去几年中,我也有机会直接聆听他的相关论述。

我在这里逐一谈谈我对朱院长为学院确定的这四条办学战略思路的个人理解。

第一,“建设世界一流学院”。早在1994年,在学院十周年院庆之际,朱院长为学院题词(朱院长是很少题词的),明确提出要办世界第一流的经济管理学院。他不只是说,而且直接推动去做。他认真听取世界一流学者、企业家对办好学院的意见,要我们敢于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经济管理学院的办学经验。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他亲自督促我们使用英语授课。他在2001年的“离任演讲”中说,经济管理领域的教学要使用英语,这样学生才能与世界交流。我们学院本科生的专业课中,原来只有不到10%的课程是英语授课。在他的直接督促下,我们在四年前把英语授课的比例提高到了50%以上。

第二,“把教师作为根本推动力”。在每年一次的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会议上,朱院长总要询问学院在教师引进和师资建设上的进展。他一直督促我们要加快从海外引进师资的步伐。2010年,我在向他汇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情况时,报告了这几年学院在教师引进方面很有进展,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已经引进具有海外博士学位的教师近60人。他在肯定这一工作的同时,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说,你们更要引进学术大师,没有学术大师,学科和学术声望就撑不起来。他还询问了教师的薪酬是否有吸引力,对于我们目前的薪酬与世界一流商学院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极为关切。

第三,“为人先于为学”。这是朱院长反复讲的一个原则。1992年的贺文中引述当年清华电机系系主任章名涛的观点,强调学生要先学“为人”,再学“为学”。今年4月22日他在回清华经管学院时又说,“做人”比“做官”、“做企业家”更重要。这对当前教育功利主义的状况很有针对性。为了纠正目前重知识传授、轻素质教育,重人才培养、轻人生教育的倾向,我们学院把对学生的人生教育、人格教育放在首位,特别重视对学生价值观、道德和品格的培养。此外,我理解学习“为人”、“做人”应该有一个起点,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朱院长反复说的,要讲真话、实话,不要讲假话、空话、套话。在这方面,朱院长一直身体力行,对此我深有体会。我每次向他汇报学院工作时,他只听实话,要求言之有物,言之有据。他不听空话,如果工作汇报没有数据和事实支持,汇报就会被他打断。所以,我们要把讲真话、实话,不讲假话、空话、套话,当作我们学院的座右铭。

第四,“追求完美”。这就是要“做到最好”。我自己感觉我的工作还比较仔细,但是在他面前,我还是经常被指出做得不够完美。比如,每次开顾问委员会会议,对座位的顺序、椅子的摆放,他都亲自布置,纠正我们的一些安排,一定要让年长者、老朋友坐在与他更靠近的地方。再比如,当我汇报说我们学院在某些方面已经在国内处于领先,或根据某项排名为第一时,他总是不满足,屡次对我说,那个不算数,要做“公认的第一”。

以上这四条:“建设世界一流学院”、“把教师作为根本推动力”、“为人先于为学”以及“追求完美”,是朱镕基院长为我们清华经管学院指明的发展道路。我们清华经管学院有朱院长的领导,实属幸运。我们一定继续努力。我们不会让朱院长失望。

在清华师生学习《朱镕基讲话实录》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类推荐
  • 广西大学史话(1928—1949)

    广西大学史话(1928—1949)

    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为首的新桂系掌权伊始,为培植建设广西的人才,1927年冬间,省政府决定在梧州筹办省立广西大学,并由省政府主席黄绍竑邀请本省籍留德工学博士马君武(当时在上海大夏大学任校长)任校长,自此拉开了广西大学的历史序幕。本书记载了广西大学自1928年创办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这22年的历史。再现了广西大学这所曾经的名校的发展轨迹,于军阀混战之中,马君武等先贤为办学而历尽艰辛;在抗战时期山河破碎之际,西大师生为保家卫国而投笔从戎、为保校而辗转迁徙,其间事迹可歌可泣。
  •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作者对于当今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创造、文化传播、艺术功能、产业理念及实践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本书是一本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著作,书中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准确界定,研究分析广播电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功能及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起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范畴及知识体系。
  • 剧领天下:中外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

    剧领天下:中外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

    本书是国内独有的全面解读全球电视剧产业最新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综合研究报告。本书由30多位传媒专家和业界精英倾情奉献,是一部集时效性、权威性、精准性、可读性于一体的行业著作;是一部发现规律、把握趋势、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的中外电视剧产业发展的最新实物研究大全。
  •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季羡林不仅是学术大师,在写作方面也堪称大师。他的一生笔耕不辍,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散文、小品文、游记等,都蕴含了季羡林先生深厚的写作功力。本书收入了季羡林先生谈写作方面的文章,相信对广大读者提高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 中国人的德行

    中国人的德行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他在书中对他所看到的中国社会作了一个全方位的鸟瞰。虽然不免有许许多多的偏见、误解与曲解。有的是西方人所固有的偏见与曲解,有的是文化上的误读和误解.但大体上还是勾勒出了一幅中国的社会的真实画卷。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具有理性的现代化的外来旁观者的深刻洞察力。
热门推荐
  • 权力与笼子

    权力与笼子

    好的批评,是一种情怀、一种正义。《权力和笼子》一书,是一部反腐败评论集,是一本反腐防腐的干部教育读本,是一册痛定思痛的公众权利读本。作者以新闻人的敏锐、以评论者的犀利、以杂文家的文笔,对“反腐不易,防腐更难。反腐要力度,防腐靠制度。”进一步提出了“权力不进制度的笼子,就不会有真正的防腐剂”以及“制度选择是本质选择。不把权力关进笼子,就会被权力关进笼子。中国绝不能从‘制度腐败化’走向‘腐败制度化’。制衡权力、保护权利,是一个现代国家抵达文明彼岸的必由之路。”的结论。
  • 重生之时代先锋

    重生之时代先锋

    杨东旭发现自己重生了,重生回到了1979年这个中国充满各种机遇的年代,苏联还是超级大国似乎应该做点什么。香港娱乐圈还不够繁荣似乎应该做点什么。NBA还不够火爆似乎该做点什么......新书《诸界之文明进程》已发,希望各位书友多多推荐收藏。
  • 位面地主婆

    位面地主婆

    曾二姑娘穿越在落魄书香之家,上有祖母继母和大哥,下有缺衣少食的十二个弟妹。她利用穿越位面金手指致富,曾家成为了本朝世家,弟妹各有了好的归宿,甚至,间接影响了整个时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粉丝爱上大明星

    小粉丝爱上大明星

    他是当红影帝高艺辰,万千少女的梦想也是宋甜甜喜欢四年之久的人“他是我的特别关注,”“他是我的经常访问,”“他是我的微博置顶,”“他是我的手机壁纸,”“他的每次出现,都令我心动不已,”星河滚烫,你是人间理想~宋甜甜本想在他闪闪发光的人生道路中当个渺小粉丝就好了。她一次变故,摇身一变成为幸运女神,希望可以幸运下去,因为我的幸运都是关于你。入目无他人,四下都是你……从渺小粉丝到幸运女神,从视为偶像为全部到热爱职业,渐渐明白生活中不仅仅只有爱情让人着迷,喜欢的事业同样让人着迷。
  •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域神皇

    九域神皇

    带着天地间最强体质重生在了一个小家族,拥有最强的浩然霸体,神秘强大的黄金神瞳,从此走上一条轰杀各种天才、妖孽之路,无论是天纵奇才,还是绝世妖孽,在秦川面前都是不堪一击,傲视天下,唯我独尊!
  • 大象巴巴故事全集

    大象巴巴故事全集

    巴巴是一头聪明的小象,生活在美丽大森林里。有一天,他的妈妈被可恶的猎人打死了,巴巴只好只身逃走。他来到了大城市,在那里,他碰到了好心的老妇人,老妇人给巴巴买了新衣服,还送给他一辆汽车。后来巴巴娶了自己的表妹,还被加冕为大象国王,进行了一系列的冒险。为了使大象国的孩子们得到礼物,巴巴独自去找圣诞老人,在这个过程中,巴巴又经历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翻开此书,你将与巴巴一起步入天马行空的王国。
  • 南山一棵葵

    南山一棵葵

    太阳。我说太阳出来了。女人说哪是太阳?喏一我指了指正光芒四射的太阳说。太阳朝我笑呢。太阳还跟我说话呢。太阳说,回家吧——跟你亲妈。我看了看女人,看女人究竟像不像我的亲妈。太阳说你现在成了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该重新开始生活了。其实天边压根儿没有什么太阳,有的只是那棵闪着金色光芒的葵花。我昂了昂头说,走,回,家。我的步子就比以往周正、铿锵了许多。女人的泪流了下来。黄狗的眼窝子也湿了。我不时回头看一眼葵花,那葵花,仍像太阳似地正用阳光普照着我哩。
  • 异能述

    异能述

    慕容苒苒是一名专职网络小说写手。一次机缘巧合,她穿越到新小说中虚构的异能大陆。她胸无大志,只想在异能大陆做一个快乐的菜鸟,无忧无虑,过好自己的一方小世界。医毒双绝+古武+瞬移术这三样足够保护自己的小命。没钱花的时候,随便拍卖几颗丹药。麻烦找上门的时候,随便扔几颗毒丹药。打不过的时候,立马瞬移逃命。作为一名现代人,她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十六字金言在异能大陆逍遥生活。哪成想她就是一个招灾体质,各路麻烦事找上身来,一个后台比一个后台强硬。好吧!既然如此,我慕容苒苒就要奋起,成为异能大陆的最强者。且看慕容苒苒怎么从一个菜鸟一步一步走向异能大陆的最强者。
  • 喂!我不是故意爬错床的

    喂!我不是故意爬错床的

    一次酒醉却爬上了别人的床,一觉醒来,才得知昨晚并非春梦一场。看着那得意的笑脸,她真有扯破他嘴脸的冲动。*~~~~~~~~~~~~~~~广告时间,推荐一下敛心其他的文:《权倾后宫》(完成)《情倾后宫》(完成)《暴君囚奴》(完成)《血鸢泪》(连载)《误惹黑心王爷》(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