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1000000001

第1章 美妆部分(1)

花钿

贵族女子的优渥与闲适

《南歌子》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

倚枕覆鸳衾,隔帘莺百啭,感君心。

——(唐·温庭筠)

温庭筠擅写女子相思和闺情,旖旎缠绵,九曲心事,都在他的笔下兜兜转转。这首《南歌子》也是写闺中相思,女子斜倚枕畔,半盖锦被,床上装饰着金纱帐,眉间点缀着翠钿花,隔帘听莺儿叫,望春光好,心里梦里念里,都是一个人。她妆容精致,神情却慵懒着,对春光无意,打扮精心,皆因相思二字。

眉间翠钿深,是说女子眉间画着翠钿。翠钿,是花钿的一种,绿色。花钿颜色纷繁,花色也多,是古代女子化妆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这些闺情妆容上,诗人是比史官更忠实和真实的记录者,关于花钿,翠钿的诗词洋洋洒洒,为今天的我们,展开了一幅古代美人妆容的画卷。

张泌《浣溪沙》也有美人饰翠钿的描写:

偏戴花冠白玉簪,睡容新起意沉吟,翠钿金缕镇眉心。

小槛日斜风悄悄,隔帘零落杏花阴,断香轻碧锁愁深。

这是说一个春睡起的女子,头上的花冠都歪了,一枚翠钿贴在眉心,依然是慵懒神态,清愁春恨,说到底,也是相思起,导致春光失色。

通过诗词记录,今人大概能了解,隋唐和宋,女子们使用的花钿多为翠绿色,翠眉翠钿,丹唇皓齿,是标准的美人儿形象。

宋代徐俯也有《浣溪沙》,描述美人花钿:

章水何如颍水清。江山明秀发诗情。七言还我是长城。

小小钿花开宝靥,纤纤玉笋见云英。十千名酒十分倾。

一枚小小的花钿,给美人增添了几分颜色和风情。

还有同是宋代的大词人姜夔《好事近》:

凉夜摘花钿,苒苒动摇云绿。金络一团香露,正纱厨人独。

朝来碧缕放长穿,钗头挂层玉。记得如今时候,正荔枝初熟。

这阕小词说明,花钿其实是首饰的一种。夜深了,女子要休息了,便将钗环首饰卸下,花钿也取下来,放进梳妆盒。

花钿因其小巧,妆点,摘卸,还是要费些心思的,否则很容易弄痛皮肤或者随便将它遗落在哪个角落,丢失。每当夜色覆下来,微软的烛光中,女子凑近菱花镜,轻轻揭下额头的花钿,拈在手里,指尖渡过鸾镜,微凉,那么明澈冷硬之物,对比手如柔荑,花钿清脆,柔软与坚硬,明镜似乎一个洞悉人心的仪器,映照出女子心中的九曲回肠,万种寂寞。

南朝诗人梁沉约《丽人赋》:陆离羽佩,杂错花钿。

一枚花钿,点缀额间寂寞,也打发大把时间,每日晨起,细细妆起,深夜,又轻轻摘下,许多个这样重复的日夜,仿若轻轻的叹息,叹息流年似水,年华空耗。反不如一枚翠钿,经得起等待,经得起岁月,一直翠美着,绵软着。

诗人李端笔下的女子是: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装饰了花钿的女子有多美丽呢,连水里的荷花都要妒忌她们呢!

章孝标则在《柘枝》诗中描写了一位风姿绰约的舞姬:

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移步锦靴空绰约,迎风绣帽动飘摇。

这个小女子穿着罗衫,眉间点着花钿,穿棉靴,细腰如柳,风姿卓约,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跳舞,舞步轻盈,花团锦簇。

所谓花钿,是古代女子贴在两鬓、眉间或面颊上的一种花朵形的装饰物,这种化妆方式又称花子、面花、贴花,是贴在眉间和脸上的一种小装饰。它的源头无考。早在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彩绘女俑的脸上,就画了许多呈梯形状的三排圆点,这也应该是古代女子妆容史上花钿的一种。河南信阳出土的楚墓彩绘木俑的眼皮之上也点有圆点,这应该是花钿的雏形。

唐末马缟《中华古今注》记载: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宫人梳仙髻,贴五色花子,画为云凤虎飞升。

五色花子,和陶俑木俑脸上的小圆点,都是花钿的雏形。

自从有了人类,女子对美的追求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她们在不断的尝试中与改良中,终将一枚小小花钿,掩进沉重的历史,成为后人研究的对象。

唐文学家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近代妆尚靥,如射月,曰黄星靥。靥钿之名,盖自吴孙和误伤邓夫人颊,医以白獭髓合膏,琥珀太多,痕不灭,有赤点,更益其妍……以丹青点颊,此其始也。

说三国时期,吴国太子孙和喝酒后,在月下舞水晶如意,不小心伤到了最宠爱的邓夫人的脸,命太医医治,太医用白獭髓调和琥珀给邓夫人治伤,伤愈之后脸上留下斑斑红点,无法去除,邓夫人觉得自己毁容再难得宠,孙和却觉得,这样的红点,反而给邓夫人更添妩媚,更喜欢她了,邓夫人因祸得福,后宫里见状,也纷纷模仿,于是,人人面颊上点红点,期待得到孙和的宠爱,宫廷的就是流行的,民间也很快兴起了丹脂点颊,世世流传。

其实并不是面颊上红点好看,而是爱由心生吧,情人眼里出西施,伤痕也好,圆点也好,他爱的是面前这个人。所以那些模仿的人,除了留下花钿妆,并没有因此得到太子的眷顾和宠爱。

邓夫人的花钿是贴在面颊上,所以也称为面靥或笑靥。

最特别而浪漫的花钿之源传说,与邓夫人面上红点无关,而是来自寿阳公主。

宋高承《事物纪厚》引《杂五行书》写: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因故称之为:寿阳妆。

南朝宋武帝的爱女寿阳公主,某一天,来到梅林赏梅,玩累了,就在暖洋洋的含章殿屋檐下设的美人榻上睡着了。一阵微风吹来,一朵红梅飘飘悠悠落在公主额头,她醒来,怎么清洗也无法将这朵梅花从额头拂落,后来,皇宫里想了许多办法,都没能将这朵梅花自公主脸上擦拭拂落。于是,公主只好带着这朵梅,在宫里走来走去,因为额头上的五色梅花,公主愈发娇美动人。

宫里爱美的女子多,她们见公主如此娇媚,也学着在额头妆点梅花瓣,轻轻贴于额头,可是梅花只开一季,梅花落了之后,有那大胆爱美的,便摘了桃花来贴,依然美丽。所幸四季都有鲜花,女子们遍采四季之花,贴于面额,后来干脆自己剪来贴画,倒也别致奇巧,一年四季都可装饰,形成花钿。

五代前蜀时期诗人牛峤在《红蔷薇》中写道: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便是这段典故了。

梅花落于公主额,这样浪漫美丽的传说,给花钿增添了一丝神秘感,所以后世有人说,寿阳公主其实是梅花仙子,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大胆浪漫的想象力,是美好而丰腴的精神信仰。

花钿到底起源于何时,一直有争议,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这枚小小的花色经过了演化,升华,愈发美丽妩媚,点缀在女性的眉间,也点缀在男人心间。

最凄艳的花钿便是贵妃额上的那一枚了: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花钿之所以会落入泥土,实在是贵妃死前经过了一番挣扎——谁愿意就花样的年华就死呢!所以,推断,杨贵妃不是自缢,是被乱军或者随行太监生生勒死的。白居易笔下的贵妃凄凉惨死,挣扎至花钿落地,让人心酸。

花钿是贴在面额上的,到了唐代,粘贴技术已经非常发达,花钿使用的是一种呵胶,此物一经呵气便发粘,相传是用鱼瞟制成的,粘合力很强,可用来粘箭羽。女子用之粘贴花钿,只要对之呵气,并蘸少量唾液,便能溶解,将花钿牢固贴于额头。卸妆时用热水一敷,便可揭下。非常方便,却不会担心脱落,所以,推断,贵妃死时花钿都掉了,实在是经过了一番强烈挣扎导致。

花钿起源不可考,但是花钿的全盛时期是在大唐,又逐渐寂灭于素淡的元代。花钿的起源五花八门,各种传说都有,材质和制作工艺,也丰富多彩。

五代后蜀孟昶妃张太华《葬后见形》写过:寻思往日椒房宠,泪湿衣襟损翠细。诗中的翠钿是用翠鸟的羽毛制成的。

大多数花钿,是巧手女儿们用金箔银箔纸剪出来的花样,此外也有用纸、鱼鳞、茶油花饼做成的,甚至蜻蜓翅膀也能用来做花钿!大唐女子对美的追求和发扬,可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巅峰。

宋人陶谷所著《潸异录》上写: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

这是用蜻蜓翅膀做的花钿了。

贵族女子,每日里最重要的功课就是梳妆打扮,闲了在花园里看一回花儿,看一会儿水,也有那调皮的,扑一下蜻蜓,拈在手里,觉得蜻蜓翅膀小巧可爱,又薄如蝉翼,于是灵机一动,剪下蜻蜓双翅,描了金粉金线,贴于额头,真是别致天成。

卢纶《古艳诗》中写道:

残妆色浅髻鬟开,笑映珠帘觑客来。推醉惟知弄花钿,潘郎不敢使人催。

亦是刻化了一位神态慵懒娇憨的美丽歌女,凭借着手中摆弄的一枚小小花钿,平添了几许妩媚和风情,看的人,都醉了。

花钿是统称,它的形状多变,因人而异,除寿阳公主的梅花形,邓夫人的圆点型,还有新月醒,星星型,牛角形、扇面状、桃子型……女子巧手,喜爱的各色花物都可剪来贴于额间,每一朵花钿,都是一次轻轻的抚摸,肌肤与肌肤的温暖相触,花钿微凉如细雨,悄然落在眉间,开出或婉约或艳丽的花朵,镜子里,女子双手扶持,对仪容做最后的修整。

有些花钿的图案,是需要手绘的,比如古诗中常常提到的翠钿,便是由各种翠鸟羽毛制成,整体花钿呈青绿色,晶点闪闪,清新别致。

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温庭筠很细致的,捕捉到了千年前的这一细节,刻画出一枚珍贵珍稀的翠钿。

花钿装饰一直延续到宋代,从宋代几位皇后像中依然可以窥见花钿的风采,只可惜,随着社会上对女性的约束越来越多,随着朱熹三从四德说的发展,女子素面淡妆,做娴静状方算淑女,花钿与许多装扮都渐渐失去了本色,到现在,终于无踪迹可循了。

花钿是女子的爱物,是妆台上必备的首饰之一,是贵族女子闲来无事,精心贴于额头的一抹寂寞。是情长恩短之后的浪漫想象,其实,她们明白,花钿悦的是自己,并留不住男人心。

时世妆

流行就是一阵儿接一阵儿的不可理喻

《时世妆》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

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近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

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唐·白居易)

大唐是女子最恣意的一个时代,她们浓妆艳抹,鲜艳如花,男权倒退,女权空前膨胀,男人的审美已经完全无法影响和左右女性,她们恣意而为,酣畅淋漓,在妆扮上和服饰上,都接近封建社会的巅峰。

女子的审美和妆容,一直随着大时代变化。盛唐,女子丰腴端丽、健硕为美,完全摒弃了对女性美的要求——卓约飘逸瘦弱楚宫腰。

封建历史上,大唐是唯一的一个时代,女子的心像身体一样宽泛,每一个女人,都盛开如牡丹。她们穿露胸背的衣服,披着华丽的披帛,她们任由身体丰腴,心灵绽放,她们可以自由选择婚姻,甚至可以拥有多个情人,武则天之外,上官婉儿,太平公主,玉真公主,韦后,安乐公主,高阳公主……这些上层社会的贵族女子,都或多或少有几个情人,世人竟然认为自然,这要换到礼教森严,妇德严重的宋朝,恐怕早就够浸几次猪笼了。

所以,大唐的女人们,穿什么样的衣服,化什么样的妆,选择怎样的情感方式,都是自由的,男人们看不惯,社会道德不允许,统统都毫无意义,她们不在乎,女权几乎和男权平齐,于是,连历史都有了幽怨之声。

《旧唐书》里有一段话这样写:风俗奢靡,不依格令,绮罗锦绣,随所好尚……上自宫掖,下至匹庶,递相仿效,贵贱不讳。

说女子太不像话了,一点也不听男人的话,盲目追求时尚,甚至,为了时尚,她们连美不美都不在乎,真是一点也不顾及男人的感受啊。

时世妆是很特别的一种妆容,虽然在上流社会的女子间很是流行,却并不符合正常审美,白居易完整描述了时世妆的特点,他的另一首《上阳人》也是写妆容的: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诗的意思是说,一群很老的宫女,在冰冷的后宫消磨了几乎一生的时光,因为身处冷宫,她们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翻云覆雨,还保持着进宫时最时髦的打扮,实在是过时的很厉害,她们连最时髦最流行的时世妆都不知道,还画着细眉,做天宝年间的打扮呢。

元稹写过:近世妇女晕淡眉目,绾约头发,衣服修广之度及匹配色泽,尤剧怪艳。

没人认为时世妆是好看的。就连时世妆最流行的时代,大家也觉得这妆容很丑。女人这样的明目张胆将浓艳涂抹到脸上,搁到宋代和元代,肯定要被乱棍打死的。太招摇了。

不止元稹,白居易也不喜欢。所以写此诗嘲讽,连带警醒世人:昔闻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元和妆梳君记取,髻椎面赭非华风……

好像一个长者在那里感叹:世风日下啊世风日下,你们的打扮都成了什么样子哟,照照镜子嘛!

有人甚至厌恶此妆,将时世妆和大唐灭亡联系起来,说此妆容有亡国悲戚之兆。

这种上纲上线牵强太过,甚至可以算是无聊。但,时世妆并不好看,不止男子如此,女性自己也并不觉得好看。

唐代诗人秦韬玉《贫女》: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贫女夸口说自己的手巧,却并没有想要像贵族女性那样浓妆艳抹,反而素淡可爱,她叹自己没机会,也顺便欣赏了自己的洁净天然。

同类推荐
  • 上海因为想念谁

    上海因为想念谁

    《上海因为想念谁》是一本诗集,它包括50多首清丽的小诗,过去与现在、梦想与现实、春风与明月……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化成了一首首诗与歌的爱恋。
  • 2014语录

    2014语录

    这是新周刊唯一一个不以杂志形式发行的内容读物,国内外时事政治,文化生活,娱乐体育,包罗万象,有趣有种,好看好玩。在最热辣最过瘾的语录中,感受2014嘴上风暴。
  • 格上寻真

    格上寻真

    在艺术上他孜孜以求,力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五言诗古朴自然,清畅空灵,不加雕饰。而主攻方向是长短句,讲究押韵、对仗、平仄,有大体一致的格式,呈现出一种格律美;追求明显的节奏、段落、行数、音节,有一定规律,呈现出一种整齐美;或者句式长短不一,间隔有序,错落有致,呈现出一种参差美。这种长短句比词自由,近似元人小令。修辞上注意词性组合、搭配,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明快,白话、俚语信手拈来,时有警句。
  • 警路留痕

    警路留痕

    本书的作者是派出所的所长,多年的警察工作让他经历了各种类型的案件。本书即是作者从警经历的真实记录,书中不仅包含了对现实生活中真实案件的介绍,情节惊奇,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触目惊心,也有作者的文学创作,如小品剧、漫画、诗歌等,以及作者对生活、工作和人生的一些感悟。
  •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这是一本当代最为传奇的诗人海子的诗传,主要讲述了诗人海子的一生,从他生命的开始讲到最后留有许多疑团的自杀。里面穿插了海子的诗,增加了此书的可看性和收藏价值。是每一个海子迷不可错过的传记。
热门推荐
  • 快穿:撮合男女主CP

    快穿:撮合男女主CP

    她黎弦,只不过是在家里睡了一觉,可是谁能告诉她,她是怎么到这黑漆漆的地方来的?“宿主,只需要你在小说的每个界面中完成书中人下的任务完成,完成一定的任务便可回家还会赠一心愿。”一个机器系统说道。“完成任务就可以回家还有赠品,这是真的吗?”黎弦有些怀疑。“是的,宿主,只要完成一定的任务便可回家。”系统再一次的说。“那出发吧,Let'sgo.”黎弦有些开心的说。只是为什么每个界面都能碰见同一个死皮赖脸的家伙,谁能告诉她这是怎么一回事。“姑娘,上床一坐可否?”某男问。黎弦则是一脸黑脸看着某男。
  • 白痴相公大傻妻

    白痴相公大傻妻

    推荐自己的新文《傲苍穹》《白痴相公大傻妻》穿越而来,在一女才二女貌三女俏四女有才有貌还不缺俏的四胞胎姐姐四重压迫下,她决定做一个最独具一格的苏家第五女。于是在一个花好月圆的夜晚,她将天下女人都想嫁的好好郎君、天下男人作为榜样当朝三皇子拐到了妓院。脱去三皇子的锦衣华服,换上女儿家的轻纱,京城最大妓院的花魁从此诞生了。而她,也终于成为了天怒人怨的苏家第五女。只是,她非常非常的不明白,她都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了,为啥还有人愿意娶她?场景一:“娘子,我是白辞”某男自我介绍到。“白痴?哦,原来如此。”某女终于明白为何这人愿意娶她了,敢情是个白痴。场景二:“娘子。”某男脱光光的躺在床上,双眼可怜兮兮的看着他家还不愿意上床的娘子。“我不是你娘子。”某女白了某男一眼。白痴就是白痴,结婚迟到还想跟她补洞房?想都别想。“怎么不是,我们已经拜过天地了。”“跟我拜堂的是一只公鸡,要是我也是那只公鸡的娘子。”“可是它已经被娘子你吃了。”“所以我现在是寡妇。”“娘子不要当寡妇好不好?娘说当寡妇很可怜的。娘子你改嫁吧,我娶你。”“不嫁。”某女小手一摆,潇洒的离开。楚莫言语录:小小夫妻俩,一个白痴一个大傻,不过却是南瓜配冬瓜,恰是登对的俩。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嘻嘻哈哈,怒笑皆骂,吵吵打打。且看这对小夫妻俩如何的折腾他们的婚姻吧。本文又名《娘子不嫁》请大家多多支持秦凉吧!另外,本文除了每天都会按时(上午十点整)更外,还会在星期三和星期六这两天的晚上9点左右各加更一次哦~亲们,为了这些加更,多多支持秦凉吧~这是俺家小七七的《痞子王妃有人疼》极力推荐我们小木木的玄幻文《巫女是怎样炼成的》超好看的哦~这是烟烟的《冷宫懒妃》,很好看的一个文文哦~这是月月的《踩到狗屎捡夫君》又是一篇挑战你笑神经的文文~这是颜的《狂妄》呵呵~这是京兆的《君夺臣妻》,呵呵~
  • 维摩经玄疏

    维摩经玄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嘉泰普灯录

    嘉泰普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下第一村姑

    天下第一村姑

    新时代淳朴善良的好姑娘张小菇,终于穿越了,她来到异时空的大明朝。这个似曾相识又非常陌生的时代,有美酒佳人,也不缺小人鬼蜮;有风花雪月,也不乏盛世隐忧;有任气侠客,也有隐士君子;有慷慨悲歌,也有壮志难酬,变局之下,成为临江府红石村小小村姑的张小菇,如何演绎一番悲喜故事。自江南到江北,苏杭到京师,张小菇别无选择。上有老衰高堂,下有问学幼弟,最开始也是最艰难的,弃田亩之事,奈何偏偏刘家步步紧逼,咬上身来。张小菇自然要让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是,终究改变不了许多事情。就如某个才子,某个佳人。张小菇民女一人,也做不来后宫争宠,也看不上庸俗富贵,但前世的女强人,纵使小小村姑,也要成为天下第一村姑!
  • 直播死一千次都不能通关的游戏

    直播死一千次都不能通关的游戏

    我是主播唐苦不苦,一个游戏区的小主播,无意中发现了一款号称死一千次都不能通关的游戏,不信邪地准备直播通关时刻。于是决定开始每天同一时间(中午12点左右)直播玩这款游戏,直到通关为止。我在游戏里的账号名也叫唐苦不苦,这个游戏分为有客服和无客服两种服务区,每一个服务区试玩之后会自动更新内容,所以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参考。(游戏内容没有预设,所以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是一款很特别的游戏)每个服务区通过之后,系统将发送该服务区的攻略邮件,可以得到该服务区的通关攻略视频。虽然我在游戏里各种被虐到想哭,但还是希望大家在现实中生活越来越好。
  • 我当鬼差的那些年

    我当鬼差的那些年

    因为打翻了路边一碗米,得罪饿鬼,使得我走上了成为鬼差的路。却没想到,成为鬼差之后,麻烦事不断。红衣女鬼、恶鬼青夭、尸鬼、尸妖……各种邪恶的鬼怪层出不穷。
  • 清明

    清明

    话剧《清明》,是我省著名剧作家姚宝瑄、卫中先生继《立秋》之后的又一力作。话剧《立秋》着力演绎历史大变革中晋商诚信形象。剧情波澜壮阔,扣人心弦,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晋商三代人的艺术形象。自2004年4月27日首演至今,9年内共演出660场,是山西省“十一五”期间文化建设的重要收获之一。本刊2005年第5期推出《立秋》未演出本,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本期刊发的《清明》仍为话剧未演出本。
  • 玄灵转经早朝行道仪

    玄灵转经早朝行道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生死游戏

    末世生死游戏

    末世不是消失,只是迟到了,只不过这样的末世跟人们猜测的并不太一样,好像还透着股‘脉脉温情’?林南从十天后重生回来,回到了末世当天,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让前一世选错了职业而死去的兄弟重蹈覆辙,这一刻,数据化的末世展现了它的狰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