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盆蒸发:把盆花放在盛有少量水的宽大、高深的容器中,也会获得一个稳定的高湿度环境。需要注意的是花盆底部需加垫片,使花盆高于水面。
套盆蒸发:把花盆放入一个直径大一些的套盆中,在两盆之间的空隙里放入锯末、岩棉、碎布等吸水材料,这些材料吸水后会逐渐释放出水蒸气,提高盆花周围的湿度。
擦洗叶面:经常擦洗叶面,能及时除去堵塞气孔的灰尘,也能使叶片接触更多的水蒸气。
(三)阳台养花与空气湿度
城市人口密集,居民大多居住在楼房中。高楼居民种花,只能利用阳台或窗台。阳台的气候特点是风大、干燥、气温高,不少花卉都受不了而呈焦枯的状态。众所周知,花卉的一切生理机能活动都要有水参与才能进行,没有水分,花卉代谢功能就会停止,导致死亡。花卉吸收水分有两个途径,一是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二是从空气中得来。
阳台在楼房高处,特别是在炎热的季节,阳台地面、围栏、墙壁等处吸热多、散热慢,所以阳台气温高,降低了空气湿度;平时因楼房高,风大,空气湿度也不大。因此阳台养好花的关键就是空气湿度。
如何才能使阳台上的花长势良好呢?由于阳台大多数朝南,所以应采取减少阳光直射、增大湿度为主的方法。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修花池或种植攀缘植物
可以在阳台东西角上砌一小花池,或用阳台栏杆的花斗种上攀缘植物,如葡萄、丝瓜等,并用编织绳子编成网状,供其攀缘。到了夏天,气候燥热时,可利用它们的枝蔓来遮挡阳光,从而降低阳台温度。而且其叶片的水分蒸发又可增大阳台湿度,还可以挡风,给花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多用水浇阳台
阳台地面放花盆的地方,可以铺放粗沙子和细石子,经常浇透水,这样就可以降低地表温度,增大湿度,对花卉的生长也非常有利。
3.制作托盘
采用略大于花盆上口的器具作托盘,盘深10厘米,底部不要穿孔,先在底部垫厚5厘米左右的河沙,摊平,浇上水,水量以不超过沙平面为好,再将花盆放在沙面上。经常保持河沙的湿润,就可加大盆壁及根部的空气湿度。
4.利用塑料薄膜罩
叶片对空气湿度的要求比根部更为敏感,为叶片创造一个较好的空气湿度是阳台养花的关键。所以在干燥的季节,为防止叶片水分蒸发,可以做一个塑料薄膜罩,将花盆罩住,但要经常掀罩通风。夜间相对湿度大点,可在夜间掀罩,夏季高温不能罩时,可加大叶面喷水来增加湿度。冬季阳台温度太低,可将花一起搬进室内罩上,然后放置在朝阳的位置上,数日掀罩通风一次,这样罩内的空气湿度就比较适宜花卉生长。
阳台养花需要耐心与细心,如果是初学养花者,可以种些耐旱、耐粗放的花,或者喜阳光的花卉,这些花卉对空气湿度的要求不是很高。而对茶花、兰花这类花卉,却要妥善解决光照、湿度、气温等问题,才能生长良好。
(四)给花卉喷水注意事项与方法
给花卉喷水是养好花的一项重要工作。虽然大家都知道要给花卉喷水,但是说起给花卉喷水的作用,并不是人人都能说得清楚。喷水可清洗叶面灰尘,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增强光合作用,促进花卉生长。所以对养花爱好者来说,掌握喷水的诀窍,逐步摸清自己所栽花卉哪些需要经常喷水、哪些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喷水又在什么条件下不可以喷水,是十分重要的。给花卉喷水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清洗叶面尘土为目的的喷水
喷水量可大一些,此外其他情况下的喷水量都不宜过大,以叶面湿润而不滴水为度。君子兰等花卉如喷水过量,水顺叶片滴向叶心,易引起烂心、烂叶。
2.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为目的喷水
盆花附近的地面可多喷洒一些,尤其是盛夏和初秋,以地面见水为好。
3.冬季喷水
冬季喷水水温要与室温相近,水温过低,花卉突然受冷水刺激,对越冬不利。对于冬季休眠、半休眠的花卉,落叶者不必喷水,常绿者喷水不要过勤,10天左右喷水1次即可。但对于冬末、早春开花的花卉如报春花等,可5天左右喷水1次。但是如果室内有取暖设备,空气比较干燥,可适当增加喷水次数。
4.已喷药或喷营养液的花卉
这类花卉在24小时内不宜再喷水,否则会影响药物或肥料的效应。
不同的植物喷水情况也不尽相同。适宜经常喷水的花卉主要有,新上盆而尚未发新根、长新芽的花木以及新扦插而未生根的插穗,需经常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减少蒸发,防止枝叶枯萎,促使其发新根、长新芽;君子兰、菊花等要常喷水,如施肥不慎滴在叶片上,要立即喷水洗掉,否则会使叶子腐烂;兰科、蕨类植物及原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雨林中喜空气湿度高的耐阴花卉,要经常喷水增湿。而有些花卉正好与以上花卉相反,不适宜喷水或者只能偶尔喷水,如蟆叶秋海棠、大岩桐等叶面上长有密集绒毛的花卉。
三、水分
(一)花卉与水分
花卉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这些水分大部分来自土壤。水在花卉各项活动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
(1)促进植物的生长 花卉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后,由导管向上输送到花卉的各个部分。如果水分供应不足,花卉的枝叶就会枯萎,生长就会受到抑制。
(2)进行光合作用 水分也是花卉制造营养物质的重要原料,其通过光合作用为花卉制造有机养料。水还可溶解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被根部吸收后,输送到花卉的各个部分。
(3)有利于矿物营养的吸收、运转及合成 水分对花卉生长发育的转化起着重要作用。花卉在营养生长转向花芽分化期时,如水分供应不足,就会影响花芽正常发育;反之,如供应水分过多,也会抵制花芽形成。
(4)调节体温 花卉依靠水分,通过叶片的蒸腾,起到降温等调节体内温度的作用。
水分在花卉植物体内占有很大的比重。木本花卉含水量约为植物体重的50%,有些草本花卉含水量达植株体重的70%~80%。总之,不同的花卉品种对水分的要求是不同的,如观花类花卉含水分过大,花色就会浅淡,相反如水分缺乏则花色加深;荷花、睡莲等必须在水中才能生长;叶表面有茸毛、叶片较小或退化成刺状的仙人掌类、景天类花木,当水分过大时会对花木生长不利。
此外,同一种花卉在发育的不同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也是不同的。一般在种子贮藏时要求干燥;在种子萌发时要求较多水分;在幼苗期,因根系细弱,需保持湿润,但要避免过大的水分;在成苗期,植株体量大,蒸发量加大,需水量较多;进入开花结实期要求水分又减少,湿度也小,如果水分过大会造成落花、落果。
(二)花卉在不同时期如何浇水
人们常说:“养花三年水。”意思是要想养好花,学习浇水就要三年。可见浇水是多么重要。水浇多了、浇少了,都不利于花卉的生长。
如果盆花浇水过多,水分填满了土壤的间隙,土中的空气就会被水代替,这时外部空气也无法进入,从而造成土壤缺氧。这样根的呼吸作用就会受到阻碍,生理功能就会降低,根系吸水、吸肥能力都受到影响。同时因土壤缺乏氧气,土中具有分解有机物功能的细菌大量繁殖和活动,增加了土壤的酸度。因为丁酸菌等的活动,产生了氨、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直接损伤根系。同时,因缺氧,植株大量地消耗了体内可溶性糖而过多地积累了酒精等物,造成光合作用降低,最后导致植物因饥饿而死。
盆花因土壤少而蓄水少,在花卉生长季节需要注意补充水分,才能保证花卉正常生长。如果水分不足,叶片及叶柄就会皱缩下垂,花出现萎蔫、凋零的现象。如花卉长期缺水,则较老的和植株下部的叶片就会渐渐地黄化、干枯,植株矮小,叶片失去鲜绿光泽,甚至枯死。一些养花者浇水时害怕过量,每次都浇“半腰水”,即所浇的水量只能湿润表层土,而下部土壤是干的,这种浇水方法同样会影响根系发育。那么水浇多少才算合适呢?
1.根据花卉的生长时期而言
(1)育苗期 盆土宜偏干,俗话说“干长根,湿长叶”,土壤偏干才有利于长根壮苗。水浇多了会造成幼苗徒长。
(2)营养生长期 这个时期浇水充足才能枝繁叶茂,否则植株生长就缓慢,但也不可盲目多浇而致使盆土积水烂根。一般浇水要求盆土间干间湿,干湿交替,以保持表土下面湿润为原则。这里所说的“干”,并不是指盆土没有一点水分。“干透浇透,直到见水从底孔流出为止”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土干透了,盆与土之间会产生裂缝,浇水时水顺裂缝很快大量流失,显然无法浇透。遇此情况,应先松土再浇水。
(3)生殖生长期 花卉在由营养生长向花芽分化转化时,如水分过多或多施氮肥,已形成的花芽就会变成叶芽,所以在花芽分化期应控制浇水,从而抑制枝叶徒长,促进花芽的形成。如碧桃、玉兰、三角梅、梅花等在6、7月的时候应控水2~3次,等到枝梢和叶片萎蔫时再浇水,可有效提高开花率。
(4)开花坐果期 花卉一旦进入孕蕾、开花结果的阶段,需水量最多。此时一定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不能使枝梢、叶片萎蔫,否则花期会变短、开花不良,但也不宜过多,尤其不能积水,长期积水会导致落花落果。
以上讲的是一般规律,浇水的次数还应根据当时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灵活掌握,如空气湿度、花盆质地和大小、盆上状况等。
2.根据季节的不同而言
季节对花卉浇水多少也有影响,以夏季和秋季差别较大。
(1)夏季浇花 夏季,多数盆栽花卉生长旺盛,枝繁叶茂、花朵娇艳,此时的蒸发量较大,应适当多浇水,室内花卉2~3天浇水一次,室外则每天浇一次水。当然,不同品种的花卉浇水量也应区别对待,一般草本花卉比木本花卉需水量大,浇水要多些。喜阳性植物应放置在阳光充足处,浇水要足,盆中不能有积水;喜半阴性植物,如杜鹃花宜放在半阴半阳的通风处;观叶植物应遮阴;进入生长缓慢期或半休眠状态的四季海棠、蟹爪兰等盆土应偏干;开花花卉也应少浇水,以免打落花蕾。
(2)秋季浇花 秋季对那些处于休眠、半休眠状态的花卉应以控制浇水、使盆土经常偏干为好。喜阴或喜半阴的花卉随天气转凉应逐渐增加光照时间。已开花的花卉应及时浇水,浇水宜每日2次,上午10点浇水量要足,但喜阴植物应相对少些,傍晚时浇适量的水。如天气闷热、干燥,早晚可喷叶面雾水。
(三)哪些水可以浇花
养花先养水,只要给花卉浇上它们自己喜欢的水,它们才会茁壮成长,开出灿烂的花卉。那么什么样的水,花儿才会喜欢呢?
盆花最好用软水浇灌,因为硬水中所含的钙、镁等无机盐,常给花卉正常的生理活动带来危害,不利于花卉的生长。雨水、河水、湖水、池塘水称为软水,含矿物质少,一般呈弱酸性或中性,很适合浇花。雨水是一种接近中性的水,最多是偏酸性,不含有矿物质,又有较多的空气,如常用雨水浇灌性喜偏酸性土壤环境的含笑、山茶、杜鹃等花木,不仅能使植株健壮、花繁叶茂,还可延长栽培年限。
北方地区用雪水浇花效果更好,但应先使冰雪融化并搁置到水温接近室温时才可使用,以避免出现冻害或冷害。雪水浇花的好处:一是雪水中重水含量较少,而重水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极为有害;二是雪水独特的结构状态,为正十二边形的冰状水,其理化性质和生物体细胞内的水很接近,不仅容易被植物吸收,还能刺激细胞内酶的活性,促进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三是雪水中含有一定量的肥分,如含氮较多。
但城镇居民很难取得这些水,常用的是自来水和深井水。这两种水多为硬水,特别是一些城市的自来水,经消毒处理后含有氯离子,对花卉生长非常不利。不过不要紧,我们可以对水进行改良,使之适合花卉生长。适合浇花的水有以下几种。
(1)活化水 自来水、井水这些水源的温度与气温相差较大,同时缺少生物活性物质,自来水中还含有氯气消毒物质,因此可通过活性化进行改良。活化方法是:把水注入敞口的缸、池中,晒数日即可;对自来水可加入硫代硫酸钠,数分钟即可将氯气除去,加入量为每千克水0.5克。若急于用水,也可以在水内放置维生素C片,一般一面盆水加一两片就可以了,这样能加速消除氯气。
(2)净化水 如用河塘中的水浇花,因其含有大量沙子及有机杂质颗粒,很容易污染枝叶,破坏土壤的通气性,阻塞毛细孔道和根系呼吸,所以应作净化处理。简单的方法是向水中加入少量明矾并充分搅动,静置一段时间,水中的杂质就会沉淀,上层澄清液就可以用来浇花了。
(3)酸化水 我国北方的水源通常是呈碱性的,用这样的水长期浇花,会造成喜酸性花卉黄化、枯死。要把这样的水调整至弱酸性,方法是在食醋、硼酸、维生素C片等中任选一种加入水中即可,也可将淘米水沤熟后加入水中使用。
(4)矿化水 花卉在吸收水分的同时,还要吸入大量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有必要对水进行矿化处理。最常用的矿化物为麦饭石,将水通过麦饭石滤层即可变成矿化水,也可把麦饭石碎块放在水池中任其自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