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3800000002

第2章 序

刘润为

追溯起来,我与恩波同志的交往缘起于刘绍棠。早在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因为我一直没写入团申请,班主任老师在一次班会上不点名地批评我走“白专”道路,且举刘绍棠为例,说他就是个“白专”典型,只写小说不求思想进步,结果成了“右派”。应当说,老师的批评是符合我的思想实际的。那个时候的我,确实笃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不怎么要求进步。至于刘绍棠是怎么成为“右派”的,老师语焉不详,我自然更是稀里糊涂。时间到了1971年,公社推荐我去县里的五七学校学习。给我们讲授“形式逻辑”和“古诗词格律”的杨克田老师,恰恰是刘绍棠在潞河中学的同班同学。一天晚上因为停电,我们几个同学和杨老师聊天。谈到刘绍棠的《青枝绿叶》时,杨老师说:那是他在高一写的,叶圣陶把它选入了高二语文课本。到高二讲到这篇课文时,老师看了一眼坐在讲台下的刘绍棠说,我不讲了,刘绍棠,你来吧。那个时候,我们这些年轻人喜欢杨朔的散文,也喜欢刘绍棠那些质朴清新的短篇小说,尽管只是在小范围交流。1991年,我到《光明日报》文艺部工作。因为约稿且经常一起参加研讨会,我和刘绍棠很快成了朋友。几次谈起他的作品,他总是说郑恩波的评论最符合他的创作实际。

由此,我开始注意恩波同志。说来有幸,1993年春,在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成立大会上得与恩波同志相识,并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交往。可以说,恩波同志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他不仅研究刘绍棠及其他当代作家作品,也介绍和研究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的作家作品,而且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既得益于他从少年时代对于文学的爱好,也得益于他所受到的高等教育。

恩波同志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曾两次由公派赴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留学。第一次留阿回国后,经周总理提议和批准,任《人民日报》国际部记者、翻译,期间以笔名“红山鹰”发表“阿尔巴尼亚通讯”数十篇,在中、阿两国都颇有影响。第二次留南回国后,一直从事阿、南文学翻译与研究工作,先后出版《阿尔巴尼亚文学史》《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当代文学史》《南斯拉夫戏剧史》等著作,翻译出版《亡军的将领》、《居辽同志兴衰记》《沼泽庄》三部曲和《母亲阿尔巴尼亚》等阿、南文学名著12部,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阿、南文学研究专家和翻译家。现任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库依蒂姆·扎尼在为恩波同志译著所写的序言中说:“毫无疑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他是了解阿尔巴尼亚语言与文学最好的翻译。”由此我们也就可以明白,为什么10年前阿尔巴尼亚作家与艺术家协会专门举行仪式,宣布他为该协会的唯一外籍荣誉会员。1992年,恩波同志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当代文艺研究室主任,期间先后出版《大运河之子刘绍棠》《刘绍棠全传》等著作,主编《新时期文艺主潮论》(该书获文化部第二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同时还应各种报刊之约撰写文学艺术评论200多篇。这本《恭王府文评》所收入的,只是这些文章的五分之一。

读恩波同志文而观其为人,我有三种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个勤奋的人。记得20世纪90年代末,另一位曾在阿尔巴尼亚工作的学者写文章,叙述他当年如何和地拉那的美女泡时光、磨嘴皮。反观恩波同志,其生活则显得极为枯燥。无论是在阿尔巴尼亚还是在南斯拉夫,他除完成本职工作以外,其他时间都用到阿、南文学译介和研究上,几乎没有什么个人爱好或情调。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当代文艺研究室主任期间,一有科研项目,他不但要负责协调和管理,还要投入其间,亲自动手写作。如前面提到的《新时期文艺主潮论》,他不仅是主编,还是不少章节的撰写者。退休以后,亦是笔耕不辍至今。“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韩愈假托弟子评价自己的这两句话,移赠给恩波同志是非常贴切的。唯其勤奋,他才有成就,才有健康的体格,才有蓬勃进取的精神状态,才永远保持思维的旺盛活力。

这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信仰是什么?就是对某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论它是以理论、信条还是偶像形式出现的)的确认、恪守和践行。它是经过思考、怀疑、批判等审视生命的过程,在挣脱本能、欲望的羁绊之后对生命意义的一种确认。苏格拉底说得好:“未经审视的生命不值得活。”可见信仰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更是学者之所以为学者的根本。即使是那些信仰错了的人,只要他一以贯之,我们可以不赞成他的信仰,但对他们的操守却不能不表示尊重。最可怕的是那些没有信仰的人,他们可以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指鹿为马、纵横捭阖,东食西宿、寡廉鲜耻,对任何社会、任何群体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比如我们的那些所谓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他们有当年朝圣山学社那般对新自由主义的信仰吗?根本没有,他们什么也不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吃香时,他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推向“左”的极端;新自由主义吃香时,他们可以把自己打扮成新自由主义的一贯信奉者。今春见西方某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学者,谈起我国的这些“宝贝”及其他“公知”。这位学者说:美国中央情报局虽然支持、利用他们,骨子里却看不起他们,说他们是“一些过于看重物质利益的人”。恩波同志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信仰这个呢?既不是因为像教徒那样去寻求心灵上的慰藉和解脱,也不是像铁杆新自由主义者哈耶克那样出于垄断资本集团的狭隘和偏见,而是为了活得明白、为了劳动大众以至全人类的幸福。因此我们说,这是具有真实性的信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信仰。信仰贵在坚持,贵在毫不动摇、始终不渝。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恩波同志文学研究的高峰期,也是马克思主义遇到严峻挑战的时期。那个时候的文坛,时髦的是新思潮、新花样,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谁就是不入流,就是保守僵化,就是极“左”分子,就是被孤立、被嘲笑的对象。但是恩波同志丝毫不为所动,依然平心静气地去研读马克思主义,心无旁骛地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文艺观来研究各个课题,而不管别人怎么说。那份淡定,就是信仰的力量,真实信仰的力量!

这是一个朴实的人。朴实是真诚、是智慧、是强大、是自信,是做人的大境界。也正因为如此,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尤其是人文界的知识分子。2000年我们去南斯拉夫访问,途经巴黎逛香榭丽舍大街,天空忽然掉下几个雨点,一位也在南斯拉夫留过学的同志大发感慨:“啊!巴黎的雨好浪漫哟!”其矫情之状令同行忍俊不禁。与这位同志相比,恩波同志的外语水平、国外阅历不知要胜出多少倍,但是他从来不卖弄、不矫情、不媚俗、不作伪、不诡行,本色得依然像他家乡东北的农民。恩波同志为人如此,为文也是如此。他的文章总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语言平实、不饰辞藻,言之有物、不尚空谈,读之如对青山、绿水、白云,一切出于天然。这对于那种以故作高深荼毒读者的学术贵族主义文风,对于那种以空话套话欺世的党八股文风,都是极好的教训。

鲁迅在《忆韦素园君》中说:素园“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我想,恩波同志也是这样的人。然而,正是这样默默劳作的人,才是支撑中华民族的真正脊梁。

读恩波同志文稿,禁不住感慨难收,拉拉杂杂写下这些话而不事推敲。唯愿恩波同志身体更加康健,有更多的好文章出世!

是为序。

2015年7月23日

作者系《求是》杂志原副总编辑,现为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

同类推荐
  • 辛弃疾文集3

    辛弃疾文集3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作为现实生活的投射,疾病意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疾病既是作家诠释世界、表达情感体验的工具,也是人们解读社会风貌及作家创作意识的一条通道。在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哈罗德·品特的大多数作品中体现了品特对疾病的理解与体验,他成功地展现了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政治、宗教等文化状况,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展现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基于此认识,本专著以医学理论作为划分基础,对品特戏剧中的疾病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运用了精神分析法、叙事学、福柯身体政治、隐喻修辞、戏剧美学等理论,从品特戏剧中疾病对于品特戏剧创作以及剧情本身的推动、对于隐喻意义的传达、对于荒诞戏剧诗学功能的达成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 情似菩提爱如佛

    情似菩提爱如佛

    《成长密码:情似菩提爱如佛》由幸福开花;月亮的味道;用我的安分等着你;幸福不是单选题;幸福的结局;幸福就是将错就错六辑构成。主要包括:幸福开花;甜蜜的拖累;我听到了幸福的声音;抱你走过红地毯;找回我们的幸福;那个一直被嫌弃的人去了;幸福的爱没有终点;结婚十一年等构成。
  • 老上海的那些名女人

    老上海的那些名女人

    这是一本女性文学读物,主要介绍了老上海二三十年代以张爱玲、苏青、阮玲玉为代表的一批为当代人所熟知的文艺界、演艺界等比较知名的女性。该书情感细腻,以动人的笔调介绍了老上海知名女性的成长经历、情感经历等,宛如小桥流水的叙述风格使人们对那个时代的上海的知名女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该书把主人公们刻画进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中,富有一定的时代气息。阅读这本书,读者将从老上海的知名女性的经历中感受到她们的喜怒哀乐,从而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 蒋子丹自选集

    蒋子丹自选集

    蒋子丹的小说深刻而锐利,语言机智而酣畅,在中国当代女性主义小说中独树一帜,她的小说创作中所显示出的开创精神,为当代女性主义小说创作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本书精选和节选了蒋子丹的代表性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囚界无边》《长大不容易》,中篇小说《桑烟为谁升起》《风月@E时代》《从此以后》,短篇小说《左手》《绝响》《黑颜色》《没颜色》,散文《彭师累了》《复数史铁生》,随笔《一个人的时候》《当悲的水流经慈的河》《你看你看鹿的眼睛》等,全面反映了蒋子丹的小说创作成就。
热门推荐
  • 风把人刮歪

    风把人刮歪

    风是空气在跑。一场风一过,一个地方原有的空气便跑光了,有些气味再闻不到,有些东西再看不到--昨天弥漫村巷的谁家炒菜的肉香,昨晚被一个人独享的女人的体香,下午晾在树上忘收的一块布,早上放在窗台上写着几句话的一张纸。风把一个村庄酝酿许久的,被一村人吸进呼出弄出特殊味道的一窝子空气,整个地搬运到百里千里外的另一个地方。
  • 丑妃撩人:王爷请接招

    丑妃撩人:王爷请接招

    一道赐婚圣旨,两人从此纠缠不清。她霍兮容这么多年费尽心思,都是为了躲避皇家之人,怎么到最后竟功亏一篑。本以为凭借自己的‘美貌’,即使王爷不与自己合离,两人也会相敬如宾。可如今是什么情况,这频频护自己、秀恩爱的男子,就是传说中满身戾气的璟王吗?但,既然木已成舟,自己已坐上王妃的宝座,那她便涅火重生,叫天下众人皆不敢欺她分毫!
  • 尊胜菩萨所问一切诸法入无量门陀罗尼经

    尊胜菩萨所问一切诸法入无量门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逃婚奏鸣曲

    逃婚奏鸣曲

    大小姐米晴为反抗商业联姻逃家后,面临如下惨境:卡被停了,钱被偷了,剩余的现金加起来只有三百零八块五毛。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唯一点亮她希望之光的,是电线杆上的一个小广告——一百平米精装套二,月租只要299!米晴立马按照地址奔了过去。肖顾看着站在面前的女人,眉头微蹙,他什么时候贴过租房广告了?
  • 更生斋文集

    更生斋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暖婚之落叶知心

    暖婚之落叶知心

    风雨无阻,独自闯荡,清晨遇飞车,捡一女人。这女人搅她生活,惹她生气,还有因为她生气吵架,吃个饭遇情侣吵架,如果不是被人拉了一把,她都要破相了。倒霉的差点被破相,送医院的出现轻微脑震荡,她怎么这么倒霉。谢知轩因为妹妹喜欢的一部小说喜欢,准备投资,后有事耽搁,最后发现他要找的不接受投资拍摄的作者就是那天在餐厅里倒霉的女孩,缘分啊!就是这么奇怪。什么鬼,她攀龙附凤,她沈落需要吗,她又不是没有手脚,还甩她支票,不知道她一本小说就是钱啊,她家也不缺那点钱,果断迁怒某人,虽然她也是被某个女人连累的。她就是想写小说而已,怎么就蹦出来欠揍欠扁的女人,欺负她没有身份,没有背景是吗?那就拉出来看看谁怕谁,她那一溜串的哥哥是摆设啊!她希望有一天她的小说能够拍摄出来,可有些东西总有不满意地方,而她亦有心结未解,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渐渐明白,渐渐放下,渐渐去努力,既然要做就好做到最好,她要让所有人都看着她可以的,她要让人都看着自己在乎的东西都多么的好。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华夏从来不输给谁,他一直都是傲然与世的存在。而他一直陪在她身边,亦在帮她。在她转身的时候就能看见他的存在。
  • 金达莱花开满山岗

    金达莱花开满山岗

    逃避真的可耻吗?并不可耻!现实虽然残酷但人活在这世上有那么多可以选择的机会唯有不辜负自己的人生才是最正确的当“北漂女”遇上“深票男”两个经历相似的青年人因为缘分走到一起
  • 民国少女风水师

    民国少女风水师

    圈内顶级风水大师周若水被人暗害,一睁眼睛和一个十六岁的少女互换了身体。周家的傻丫头一夜之间变成了村里的阴阳先生。“小姐,可否为在下算一卦,寻找失踪的妻子?”望着面前俊逸如谪仙的陌生男子,若水皱了皱眉,心情莫名的烦躁起来。这八字是自己的……
  • 原来爱情会说谎

    原来爱情会说谎

    结婚七年,突然丈夫对我说:“贱女人,离婚吧。”他狠心连同恶毒的婆婆将我和孩子撵出家门。那一刻,我彻底醒悟,原来爱情会说谎……
  • 一拳唐僧

    一拳唐僧

    穿越成了唐三藏,然后就无敌了,不管多厉害的妖怪都一拳搞定!!!不过,这西游好像有点不一样啊?带着四个软萌徒弟上路,还要防着各种妖精和仙女,唐三藏表示压力山大。他日登临西天,唐三藏站在殿下,望着佛祖,平静道:“弟子三藏,携三界众生愿,请佛祖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