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4200000009

第9章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贡献(1)

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领域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个体系,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引自《邓小平文选》

一、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在5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时候,是正当抗日战争民族危亡的艰苦年代。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的主要潮流,都是反映现实、表现它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斗争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他们考虑问题更不能脱离现实。然而,一切贬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人,所以要否定《讲话》提出和回答的文艺问题具有普遍的真理性与科学性,也是以此为借口,说它有一时一地的局限,那原因是因为《讲话》是革命战争时期的产物。我们并不否认《讲话》有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背景,有些问题也有一定历史背景的针对性,但是,就整体来说,毛泽东文艺思想,毛泽东同志的天才是在于:他回答了“五四”以来中国新文艺发展中种种未决的问题,完整地、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我以为,评估《讲话》的意义,决不能局限于毛泽东同志自己讲到的那几方面“实际存在的事实”,而是必须把它放在更大的政治历史背景、意识形态背景上进行观照,才能较深切地理解毛泽东文艺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以及中国革命文艺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一)毛泽东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不能把它从毛泽东思想中孤立出来,只作为一个适应形势的文艺“讲话”进行评价。毛泽东同志对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探索,虽然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早期著作中,就已显示了他的中国革命学说体系的端倪,但是,真正进行理论上的体系性的概括和总结,却是在长征到达陕北之后。如总结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月),批判理论上教条主义的哲学论著《实践论》(1937年7月)、《矛盾论》(1937年8月),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并提出中国革命理论体系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等等。

这些著作都是毛泽东同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尽管这些著作大体都有现实的针对性,但是,它们又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回答了中国社会、中国现实、中国革命中的种种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完整的、系统的革命学说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创造性的发展,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文艺思想则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新贡献。毛泽东同志1942年的《讲话》,到建国时期不过七年,而其影响不仅促进了当时已成名的革命文学家如丁玲、艾青、田间、周立波、柳青、欧阳山、草明、刘白羽等深入生活,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还培育了本来就生活在群众中的作家如赵树理等,以及年轻一代如贺敬之、李季、郭小川、阮章竞、杜鹏程、魏巍等的成长。一个人民文艺的崭新的文场,在中国文学史上已经记下了它的辉煌的一页。

(二)《讲话》是“五四”以来革命新文艺发展的系统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所谓“五四”文学革命运动,虽然发轫于“五四”爱国运动之前,但是,新文艺的取得大发展—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文学社团的雨后春笋般的广泛兴起,却是在“五四”政治运动促进了思想觉醒与文化斗争相结合之后。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和郭沫若,就都是在“五四”革命新思潮的影响下走上文坛的。而且很快在1923年至1926年间,共产党人邓中夏、恽代英、肖楚女、瞿秋白、李求实、沈泽民、蒋光赤等,都先后发表文章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文学主张。肖楚女在《艺术与生活》[1]一文中明确提出:“艺术是生活的反映”,是“建筑在经济组织上的表层建筑物”,是“随着人类生活方式之变迁而变迁的东西”。蒋光赤(署名蒋侠僧)则从阶级观点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问题[2]。邓中夏的《贡献于新诗人之前》[3],对当时知识青年中正在兴起的“不问社会的个人主义”倾向提出批评,吁请诗人们“须多做表现民族伟大精神的作品”,“描写社会实际生活的作品”,以发挥其“改造社会”的作用。恽代英的关于《文学与革命》[4]的通讯,沈泽民的《文学与革命的文学》[5],都进一步提出了“要先有革命的感情”,“要从事革命的实际活动”,“才会有革命文学”,“诗人一个革命家,他决不能凭空创造出革命的文学”,等等。虽然这些有关文艺的观点和见解,还不能算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系统的阐释,但已经有了基本观点的论述,并促进了早期革命文学的诞生。在此期间,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太阳社等新文学团体的主要作家,不仅在文艺思想上有了革命化的发展,而且有了投身于革命斗争的实践活动,特别是郭沫若和茅盾这两位两大文学社团的代表人物,从不同角度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说与号召,在文艺青年中更有着较大的影响。

尽管有些早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对于中国社会,未曾加以细密的分析”(鲁迅),既不了解中国社会性质,也不认识当时中国革命的任务,却空喊“革命”,故作激烈,表现了严重的“左”倾幼稚病,但它毕竟为促进左翼作家联盟的诞生准备了条件。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两种革命的深入:农村革命的深入和文化革命的深入”(毛泽东),也伴随着两支革命队伍的隔离,而文化队伍与主力军的隔离,就不能不带有先天的弱点。鲁迅较之同时代的战友们更敏锐地感受到这些缺陷和危害,几乎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开始,他就深刻地指出,那些小集团主义和宗派情绪的政治与思想根源,是“左”倾思潮和主观主义。他在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上的著名讲话中,进一步总结了革命文学运动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对脱离实际的“左”的思潮痛下针砭。他提出:“战线应该扩大”,“应当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他还深刻地指出:“我们战线不能统一,我们的目的不能一致,或者只为了小团体,或者还其实只为了个人,如果目的都在工农大众,那当然战线也就统一了。”[6]所以,“革命的文学艺术运动,在十年内战时期(即‘左翼’十年)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即鲁迅后来多次讲到的“左联开始的基础就不大好”、“病根未除”[7],革命文艺的根本方向问题,都还未能得到彻底的解决,而不得不留给毛泽东文艺思想给以系统的论述和总结了。

(三)我们说《讲话》,是毛泽东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最系统的论述,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代表作,但是,《讲话》不能囊括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全部内涵。从早一点来说,《新民主主义论》,这部划时代的光辉著作,不仅科学地总结了中国近百年来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纲领和路线,也深刻地论述了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在中国的传播,高度评价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五四”以来文化新军在各个领域(也包括文学艺术领域)所起的伟大革命作用。毛泽东同志对新民主主义文化三大特征的精辟概括: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就已蕴涵着革命文艺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关于“大众化”的内容,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讲话》所提出的文艺为工农兵、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文艺方向,正是这一文化指导思想更具体的延伸。同时,作为新文化,如何批判继承与借鉴中外文化遗产,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论述,也显示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光辉。他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口腔的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1942年,延安成立了京剧艺术研究和演出的团体—延安平剧院,毛泽东同志为该院的题词—“推陈出新”;延安平剧院根据毛泽东同志这一指导思想开始了改革“旧剧”的尝试,著名的《逼上梁山》和《三打祝家庄》面世了。它们是当时在延安的京剧艺术家“推陈出新”的新创作。建国后,在毛泽东同志的新的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鼓舞下,不只京剧,全国各地方剧种,以至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曲艺说唱,都如久旱逢喜雨般,或生机盎然,或勃然振兴,走上了百花争艳、改革创新的道路,使中国古老的艺术文化重新焕发了青春。随后,他的《应当重视〈武训传〉的讨论》(1951)、《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1954)、《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195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又使批判继承和正确评价中外优秀文艺遗产,以及如何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科学事业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挥,更加系统、更加体系化了。这都是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的新贡献。

二、《讲话》的中心思想是文艺同人民的关系

尽管如此,我们称之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创造性地、系统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却还是不能不首推《讲话》。

否定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人,攻击《讲话》“把文艺等同于政治”,“不仅把文艺多功能简缩为单一的政治实用功能,并且为了独树一元功能论,反倒把文艺审美的功能掩盖了”;有些认为毛泽东文艺思想忽视文艺功能的人,他们口头上虽然承认《讲话》“对推动革命文艺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但却仍然认为,《讲话》“政策性多于理论性,很少深入总结文艺的内部规律,即使说到这方面的问题,也非常简单,未作进一步的论证和发挥。甚至阐述文艺的功能时,只讲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教育作用,根本没有提文艺的认识作用和审美作用”。正像他们把“体系”神秘化一样,他们把审美功能也搞得很神秘。毛泽东同志的《讲话》是否就如他们所说的“把文艺等同于政治”,或者“根本没有提文艺的认识作用和审美作用”呢?果真如此,它岂能指导一个时代文艺的发展!

列宁曾经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8]“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只是(A)历史地(B)只是同其他的原理联系起来(C)只是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9]。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所概括的那七个方面的事实,也就是当时革命根据地的文艺所面临的客观实际,它广泛涉及时代背景、国内外政治形势,其中自然也蕴涵着时代赋予革命文艺的特殊使命,即当时全国人民所面临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救亡”战争。的确,毛泽东同志的《讲话》,对这现实的政治与文艺的使命都做了充分的分析与论述。

在《讲话》的“引言”部分,毛泽东同志明确说明了召开文艺座谈会的目的,是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在大会的最后,毛泽东同志做了这篇著作中的标题为“结论”部分的讲话,概括了五个方面的问题。他提出和谈到的这些问题,确实都是结合着当时的革命实际。在“结论”开始部分,他还特别指出:“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如果我们按照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后按照它们来规定今天文艺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所发生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

同类推荐
  • 元杂剧本体论

    元杂剧本体论

    本著作是一部关于中国戏曲发生、发展、形成、成熟以及元杂剧演出体制、脚色扮演、唱腔声律等方面的专论,通过对元杂剧的发生、发展、生成以及体制、音律、演出等方面的论述,旨在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对元杂剧文化与艺术的重新思考,揭示元杂剧艺术及传统文化的内涵,希望能为古代戏曲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并能够成为古典文学、古典音乐爱好者与研究者的参考书目,同时也希望能为广大爱好者与研究者提出一些新的研究空间与思路,从而达到对传统戏曲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刻与全面的认识
  • 教你学习曲艺

    教你学习曲艺

    分3章:演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各类演讲妙语译析、有关演讲的名言集锦。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浮生:芷宁电影札记

    浮生:芷宁电影札记

    《浮生:芷宁电影札记》由少年的灰色时光、旧时已逝,天地默然、无语凝噎的史实、趣与意的有致结合、以含泪的爱送别疮痍、没有华丽外衣只有艰难求生、不到死亡不能解脱、“我愿意为你朗读”、一部颇具气质的电影、记录个体对战争的反应方式、于获释中幸存等构成。
  • 前海会心学步浅痕

    前海会心学步浅痕

    本书系作者的戏曲评论集。“泛论”包括《“双百”,永久的总方针》、《改革开放三十年艺术工作感受》、《再修一道文化艺术的长城——20世纪艺术现象回述》、《外来艺术的民族化和传统艺术的现代化》等。“保护论”部分,作者认为戏曲艺术是一门动态艺术,应该动态保护,并且论述了昆剧、京剧、地方新兴剧种的保护问题。“创作论”是在学习张庚、郭汉城先生关于戏曲现代化论述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传统戏的改编、古代戏和现代戏的创作。“编剧论”“导演论”“演员论”的几组文章,也都是在学习张庚的相关论述之后,对十几位有成就、有个性的剧作家、导演、表演艺术家所做的具体论述。
热门推荐
  • 龙渊领主

    龙渊领主

    古有龙渊天尊,得真龙血脉,铸九鼎,出龙渊,扫万界星海,镇诸天神魔。天尊陨落,龙渊依在,不屈的龙渊族人,为重铸龙渊辉煌,前仆后继,矢志不渝。少年陆铭,纳万千兽血真气,重塑九鼎威严,势要将那天界神域捅一个大窟窿。
  • 萌货出没:误惹冷面上司

    萌货出没:误惹冷面上司

    一个被伤透心的冷漠男,一个迷迷糊糊的可爱女,一段长辈的渊源,成就了他(她)们一生的姻缘。“逸总,你欺负我好玩吗?”某女囧着一双好看的眉头实在不解。“好玩。”“你……”“沐优艾,你躲着我好玩么?”“不好玩。”某男咬牙切齿:“那你躲个什么劲。”某女无辜的瞪大双眸:“……”
  • 原来我们都是爱着的

    原来我们都是爱着的

    如果那一年父母没有离婚,阮童不会和陆舟走在一起,也许她嫁的人会是陈振。生活也和现在截然不同。可这个世界没有如果,阮童最终嫁给了陆舟,婚姻在三年的时光中激荡摇摆,到了如今,原本的坚固变得脆弱,竟也要瓦解了……只是秋天已秋,碎梦已碎,一切能否从头来过。
  • New Grub Street

    New Grub Stre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侠客养成大师

    侠客养成大师

    宅男孙少天意外进入了武侠游戏世界,在系统的帮助下,开始了一条侠客养成之路。神照功,金刚不坏神功,大力金刚指,九阳神功,降龙十八掌等武学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在他的眼前,面对一个武功可以毁天灭地的世界,他该何去何从?群号873666322,欢迎读者朋友加入,提意见
  • 怪谈

    怪谈

    《怪谈》取材于日本本土最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譬如日本历史上因战败而被灭族的平家怨灵,狐仙、柳树精报恩的故事,幽灵伸冤的秘闻……全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弥漫着强烈的日本传统文学的独特风味以及浓厚的扶桑国乡土汁味,或诙谐,或警示,或讽喻,丰富多彩,形态多变,呈现出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美学境界。《怪谈》一书所构建的恐怖氛围和文化意境,深刻影响了日本人对恐怖美学的认识。它曾在1964年被改编成电影,由小林正树导演,该片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 银指甲

    银指甲

    如果你爱我,我们就找个小岛过一辈子,那里有大海、蓝天、椰树,我们永不分开、长相厮守……自从发生沉船事件以后,黎雪就落下了失眠的毛病,因为她最喜欢的男孩在沉船事件中不幸罹难,那个男孩死前送给了黎雪一瓶银色指甲油,她失眠的时候就会轻轻地涂抹指甲,她记得最后一次见男孩时,男孩对她说:“你的指甲是我见过最漂亮的!”暑假来临以后,黎雪在秀水街的一家时装店打工,平时就住在时装店的阁楼里。这天,黎雪想起男孩的话,不禁掉下泪来。
  • THE TIME MACHINE

    THE TIME MACH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情道

    无情道

    一个被遗弃的孩子,一个带着心里阴影活着的少年,被看中了……少年赋予寄生者名字——蓝萤,从此开始了修炼的旅途!从此开始了被利用的人生,直到遇到喜欢的人……从得到到失去,几番生死?
  • 方便心论

    方便心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