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绝食少年
他叫玛依塔。那是印第安人的名字。学校里印第安小孩极多,但大家唯一记得的名字只是玛依塔。他长着鬈曲的头发,肤色带点暗绿,脸部轮廓是典型的秘鲁人。他常常穿条短裤,套一件绿条子上衣,围一条围巾,上课时也不解下。
学校里的学生大都来自中下层家庭,玛依塔的母亲是产科医院的护士。从来没有人见过玛依塔的父亲,同学们认定他的父亲并不存在,可玛依塔说:父亲一直在外工作,他是工程师。中学第三年,玛依塔的母亲去世了,他就跟随姨母一起生活。
所有的人都以为玛依塔长大了一定会当神父,因为他有那么一种对穷苦人悲悯的感情;这种同情心,只有将来会当神职的人才有。学校附近的教堂前面老站着一名拉小提琴的盲乞丐,玛依塔见了就把休息时教士分派的面包和奶酪送给他。每逢星期一,送的食物更多,因为玛依塔把零用钱都买了食物。
穷人没有东西吃,玛依塔觉得自己的食物太多。于是,他决定午餐时只喝汤,晚餐时只吃一点面包,不久,因为身体衰弱被送进医院,成为学校里著名的绝食少年。
2 革命分子
绝食少年长大后并没有成为神父,而是出乎许多人意外的革命分子。同情贫苦,要为他们出力,只有改变整个社会的现状;而这,玛依塔认为不得不以行动来争取。
玛依塔苦苦研读不少有关革命的书,出席地下分子的演说会,结识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出版刊物。他满腔热忱,充满信心,并非只是严肃的理想主义者。可是知识分子,也有自身的局限,他的第一次挫败,就是上荷哈城去的经验。
荷哈位于秘鲁山区,小小的火车挤满人,在山间一直往上爬着之字路,愈高空气愈稀薄。玛依塔没到山顶就无法适应高地的气候,呕吐起来,接着竟病倒了。此行的任务当然也无法完成。
玛依塔选择的道路遍布重重障碍,看似志同道合的人,原来各有主张;要达到同样的理想,又有许多不同的、以致互相排斥的方法,所以不久就分裂了。一般人的背后还有庞大的政治势力团体,只有玛依塔是赤手空拳的斗士。他对拯救贫苦的忠诚,不外成为他人利用的弱点。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最终还是被许多脚踩扁了。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个人到处找寻玛依塔,希望把他的经历写成一部小说,书名就叫《玛依塔真事》(The Real Life of Alejandro Mayta)。
3 结构花毯
阿历杭德罗·玛依塔在哪里?搜集资料的人到处找他:接触和他有关的朋友,访问他的亲属,到过他上的荷哈山城,进入囚禁过他许多岁月的监狱。转转折折,最后找到他了,原来他在利马高等住宅区的街上卖冰淇淋。
他对寻找他的人说:你搜集了那么多资料,比我认识自己还要多。回忆往事,他并不后悔;他说,革命者无悔,要忏悔的只是教徒。他不过对他深信的主义感到失望。他没有舍弃政治,是政治舍弃了他。
找寻玛依塔的人,是小说的叙述者。小说的作者是秘鲁小说家巴加斯·略萨。拉美小说描写革命的不少,像这样子写一个人对革命的失望,好像没有;是对革命的反思。
巴加斯·略萨以“结构写实”手法著名。这次同样以多角度、多声道的结构组织小说段落,叙述者以采访方式透过不同的人追溯玛依塔的身世。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对话,交织成一幅富丽的文字花毯。
上荷哈山城的一节(第五章),非常出色,叙述者与玛依塔的感觉溶叠为一了。荷哈山城,当然就是秘鲁的库斯科(那种上山的小火车,就像从嘉义上阿里山的交通工具,同样走“之”字路)。小说另有特色:以回溯为主,背景却是未来。
4 荷哈事件
没有人知道荷哈事件的真相。参加那次革命的人都到哪里去了?革命后来失败了。是被人出卖了还是没有足够的力量?只有玛依塔知道事情的始末。
一切都已准备好了,他们将在预定的日子起义。山地的农人会从山区赶来,在要塞部署,由一批学童担任联系。玛依塔按照计划,清晨六点就到了荷哈监狱外面,这是革命的第一步骤:先占领监狱。
玛依塔的朋友巴莱贺是一名少尉,在荷哈监狱任职,守卫都被他骗开了,甚至被他反锁起来。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胜利来得太容易。然而,接应的人一个也不见,担任联络的大孩子说所有的据点都没有自己人。
革命已经发动,无法后退,只好继续下去。玛依塔和巴莱贺分头占领了警署、民卫队以及电话公司,并把对外通讯的电线割断。参加这次的行动实际只得四个大人和七名学童。
革命分子太高兴了,他们在大街上巡行、到广场演说、劫掠银行、找寻交通工具,既没迅速朝山区撤退与盟友会合,又没有炸毁通往山区的桥道。终于失败。
后来,秘鲁爆发过几次革命,但没有人记得荷哈事件的成败,也没有人知道先驱者的名字。玛依塔并不后悔,在他,革命不是梦幻、空想、神秘、愤怒和浪漫的情怀,而是永无止境的循例程序,需要恒久的忍耐、勇敢与忠诚。
一九八八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