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2000000008

第8章 杰作生来就是杰作

杰作并不来自人类理性滞后的突然爆发。我不认为未来比现在具有更令人信服的品位。古希腊人在索福克勒斯在世时就给了他所有荣誉。假如有评论认为唯有未来才能指认杰作,那实在是一种自命不凡。你说什么?这样做很有可能是为了安抚那些没有创造能力的人高傲的心?……可不是么,理性不过如此。一部杰作的出处不像杰作本身那么激动人心,同样,那些令一部分人将作品掂量再三,试图证明自己并非受骗的理由,也不那么吸引人。严肃的读者有着直觉的敏锐和偏颇的热情。用于判断的所谓“距离”其实与时间无关,而是关乎内心的敏感,直说吧,就是爱。将价值评判交付后世,是给予死亡过多的特权。

我想说,每次杰作出现,人们总是立即或者几乎立即就会知道。《尤利西斯》问世前五年,懂得阅读文学的人们就已发现乔伊斯的伟大才华;虽然他的第二本书《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遭到了评论界的不公对待,有一个人却指出“一位极其大胆且富于实验性的作者”刚刚出现,此人就是大名鼎鼎且为人慷慨的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星际战争》《隐身人》《莫洛博士岛》的作者,而他无需通过支持年轻一代来维系自己的荣耀。(参见1917年3月10日的《新共和》)普鲁斯特的前几本书销路不好,但有相当数量的读者知道发生了些什么。在保罗·莫朗的《一位使馆专员的日记》(1948)中我们可以看到,早在1916年,虽然当时《追忆逝水年华》仅出版了《在斯万家那边》,但文学界人士已经知道马塞尔·普鲁斯特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作者;在描写他最后一次出席上流社会聚会(1922年一群英国资助人为斯特拉文斯基举办的庆祝活动)的《普鲁斯特在富丽酒店》(作者理查德·达文波特—海恩斯,2006)一书中我们得知,虽然他的作品还未翻译成英语,但他在英国已十分知名。杰作总会引起强烈反响,即便是在一个小圈子里,而且恰恰因为是在小圈子里,它有时甚至会引起公众哗然,带来瞬时的名气:比如D.H.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显然它引发公众哗然是因为人们将它简化至它的主题(而且是它外在的主题)。所有没读过它以及不打算读它的人,都可以在道德上表现出他们所谓的反感,但这种反感不过是恼怒,一切新事物向他们传递的都是恼怒。即便未引起公众的轰动,人们还是会知道,一位特别的、怪异的、令人困惑的奇才出现了。文学的铁杆爱好者们会尽其所能地使这本书获得其应得的待遇。

一部杰作就是一场喧哗。只不过,这是一朵花的喧哗。喜欢巨型卡车的人不会注意到它(阳光照耀下,某些行驶在悠长而平坦的公路上的巨型卡车还是很美的)。无论见过这朵花的人有多少,它的独一无二是不容否认的。杰作自会被人发现。嫉妒的人或许不会立即使用“杰作”这个字眼来指代它,但嫉妒者也无法阻止它破壳而出;他们的嫉妒甚至是杰作的一种寄生物。是啊,那些嫉妒的人!还有爱慕者。他们见识过杰作的双眼如同被施了魔法,口中不由自主地迸发出那个词。“杰作”是幸福时刻一声笨拙的尖叫。

有多少谨慎、诚恳、委婉的人,得知我在写这本书时对我说:“你觉得我们现在还可以像从前那样说‘这是一部杰作’吗?”是啊,麻烦的情结。它想让我们承认评论家们常说的另一番话(但绝不会是创作者们的话),在他们看来,杰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欧洲尤其乏善可陈,只能掸掸祖传旧货上的灰尘,为自己不敢继续写作而辩解,而欧洲文学也成了一个满脸皱纹的小老太婆,坐在好心人推动的轮椅上,看着破旧镜子里的那颗脑袋,和上面那三根椰子壳的毛,而那曾经是一头壮丽母狮的金色鬃毛。说得好听一点,这一切都和愚蠢的将评判留给后世的观念有关,而这一观念又来自关于死亡的令人快慰却相当错误的观念。似乎我们在世时不敢做的一切,我们都确信死亡将为我们做到。但它什么都不会做。我们该自己做,我们该自己说。死亡并不比我们更有品位。我们对现在从来都没有足够的信心,这可怜的被蔑视的现在,就因为它即是我们。

有才华的人如此之多,我们不断看到蕴含着某种优异品质的作品横空出世。它们是一种信心的产物。它们也制造着信心。创造它们的人对自己、对文学、对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怀有信心。他们押下一个赌注。这赌注又被世人赢得。多么令人兴奋。杰作总给人一种奇迹的感觉。所以人们会对它如此崇敬。

虽然看似永恒,杰作却是现在的一个片段。而且恰恰因为来自现在,它才显得永恒。现在总给人一种永恒不朽的感觉,只需活着就能够体会。怎么?现在已经八点一刻了?真是荒唐,原来我一直都存在着。永恒的理念其实就来自存在(exister)这一简单的事实。而虚荣如理念者并不愿承认它出自感觉,于是它一口咬定自己出身于纯粹的抽象思维,仿佛这东西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其实一切都来自于人,而杰作则是凝固为永恒的现在。

同类推荐
  •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天意眷顾,我们终有一天会各得其所

    22个爱情故事,22种跌宕人生。他们一个个都爱得小心而慌张,一路情事,既有身体的坚守,也有内心的一片狼藉。原来,一次恋爱,一个手势,一句诺言,都是他们爱之人生的一种隐喻,不在此时,也在彼地,皆成未了之愿未尽之缘。他们,将拧巴、卑微、纠结和悲凉,一一呈现,又将你温暖打动。不为争执。不为解释。只求默默还原和追溯。
  • 苍茫青藏

    苍茫青藏

    西部军旅风情纪实文丛,本书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建设青藏的军人的生活,包括《生命亲禁区的保护神》、《一对军人夫妻和他们的儿子》、《情系天边那条线》等。
  • 谦卑的人有福

    谦卑的人有福

    人生在世,为人处世是一生的必修课。做人是一种学问,处世是一门艺术。做何种人,如何做人?本书精选了季羡林、王蒙、蒋子龙、铁凝等名家的经典作品,带您重新认识谦虚、善良、减实、克制、礼貌等道德品质,让您学会打造良知这张行走世间的通行证。
  • 大学教师的工资条(2005-2006)

    大学教师的工资条(2005-2006)

    最近,网上攻讦很多,因为俺在凤凰《一虎一席谈》里表述了一个观点——“人类社会分出阶层并不可怕,分出阶层利于激励勤勉,鞭策后进,这是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分配制度的基础,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阶层对低阶层没有关爱。”——这意思一出,一帮希(稀)奇古怪的网名便炸了营,纷纷断章取义,说阿忆讲了,要把财富全给精英,让劳动人民饿着,因此这个叫“阿忆”的人,应该是北大最无耻的副教授。
  • 一片冰心在玉壶:吴国清调查研究文选

    一片冰心在玉壶:吴国清调查研究文选

    吴国清在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中,写下了大量新闻稿报道和调研稿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的变迁。本书稿选收入了100多篇调研稿件和论文,记录了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勤奋写作、履行职责的历程。
热门推荐
  • 血冥圣殿之桑桑伴清泉

    血冥圣殿之桑桑伴清泉

    此文为师生恋,不喜勿进!拥有人类血脉的吸血鬼爱桑,血护长公主,从小拜血冥二皇子弗雷德·欧里(欧泉)为师。血冥叛乱,埃米莉为了保护她,封印了她的法术和记忆,送她回到了人类的家。血冥叛乱再起,一切又再次转向了爱桑,一切又会如何……“我想……和你在一起好吗?”她轻咬唇齿,慢慢吞吐出这几个字。这是第二次了,上一次,她还是个小女孩,现在她长大了,是真正的血护长公主了,稚嫩还未退却,倒添了几分魅力大方,美丽不失芳雅。他微笑着看着她,向前一步步靠近她,“跟了我可不要后悔……我的小公主!”
  • 茶具图赞

    茶具图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

    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

    本书作者通过“选择比努力重要”、“人生何处不套牢”、“老狗学不会新把戏”等十三篇,阐释了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成功路上最重要的不是努力,而是抉择等问题。
  • 改变孩子的性格弱点

    改变孩子的性格弱点

    对于孩子来说,性格是可优化,可培养的。因为,孩子的心灵就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你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你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
  • 城市上空的河岸村

    城市上空的河岸村

    建委的人刚离开河岸村,河岸村的村民就炸开锅了。河岸村之所以叫河岸村,几十年前有一条小河从村边流过。村里的老人曾给后人无数次说起那条河。老人讲那条河的时候,眼里放射出神往的光。罢了,免不了叹息说,唉,没了……而现在,那条消失的河流又奇迹般地回来了,在村民们的血脉里流淌,每个村民都成了一条沸腾的河。当然,一个个双眼发亮、呼吸急促的村民不光沸腾着,更在脚踏实地地算账。由于每家的地的亩数不同,算出的账便也不同。但相同的是,补偿的钱,他们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估计下辈子也不会见过这么多。虽然地没了,房子没了。
  • 英云梦三生姻缘

    英云梦三生姻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参天

    参天

    天地分九重,一重一世界。神佛端坐于九天之上,冷眼看凡尘。浩瀚天地,芸芸众生,在这红尘俗世,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慷慨悲歌!凡人总是愚昧,被教条懵逼双眼,如同蝼蚁一般苟且偷生,轮回不止。不过千万年来,这亿万生灵,却也总有那么几个,会抬头看一看这天地……
  • 阴谋街舞

    阴谋街舞

    李小洋是个东北姑娘,近一米七的个头,丰满苗条,却有着一张古代仕女般的脸庞,具体说有点像演林黛玉的陈晓旭,多愁善感的模样配上健美冠军的身材,别有一番风姿,所以报社的人都说李小洋是古代美和现代美的结合体。李小洋是去年从南方一家有名的大报招聘到我们报社来的,来了就成了我的副手,当了新闻部副主任,有些老记者不服气,说不就是在一张大报干了两年吗,有什么了不起,小丫头对这些冷嘲热讽不理不采,默默地干了两件事……
  • 丁香,丁香

    丁香,丁香

    陈蔚文,女,1974年7月生,浙江兰溪人,供职媒体。在《小说月报》《天涯》《上海文学》《散文》《散文-海外版》等刊发表小说散文及随笔百万字。出版散文集《随纸航行》(2001,中国团结出版社)。随笔集《不止是吸引》(2004,上海东方出版中心)、《情感素材》(2005、1,上海文汇出版社)。段丁香在有三百多名女工的涤纶针织厂算起来,论五官她排不上漂亮,论身材也不算高挑,但她有种别的女人身上没有的东西。
  • 嗜王刹妃

    嗜王刹妃

    世人皆传,她杀人如麻、草菅人命,桀骜不驯。可谁知,她早已不是原来的她了。想挽回自己的名声,却无从下手。前世她是杀手,却从不杀无辜的人。正因为如此,今世,不在手软。说好了不再说爱,可不知什么时候,爱上了一个同她一样的男人。“楚九霄,你说过在我同意之前不会碰我得。”某女看着男人眼神渐冷。“卿儿乖,你要为我负责啊!”看着某男魅惑的眼神,无可奈何。话毕男人欺身而上。她,温文柔婉,西凉摄国公主殿下。号京城之姝。她,杀人如麻,狠辣决绝,乃影宫宫主,号昭舞仙子。他,邪魅妖异,乃东楚太子,号鬼王。他是黑暗的王者,号鬼君。(鬼域溟君)本文一对一,强强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