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2600000006

第6章 蒋经国是台湾民主的推手?

蒋经国在台湾转型过程中到底是主动还是被动的角色?是伟大的改革者,还是为情势所迫不得不然?

政治学理论对民主化的解释主要有两派。一派强调经济社会现代化的结构性原因,亦即经济发展会带来都市化、教育水平提升以及中产阶级的出现等,并进而促进民主文化。另一派强调行动者的策略性互动、协商,主要行动者包括反对阵营中的激进派和温和派,以及执政集团中的鹰派和鸽派。在对台湾的研究中,两派都提出不同解释。

在重视行动者互动过程的分析中,有人特别强调蒋经国在台湾民主化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强调蒋经国具有一贯的民主信念,是“由上而下”地推动政治改革。真的是如此吗?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只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能真正让我们理解台湾民主化的动力与原因。

强调蒋经国作为民主改革者角色的文献,经常忽略他之前的作为:就在他宣布解除戒严的几年前,发生了严重镇压党外民主势力的美丽岛事件(1979年12月以及次年的大审判),更不要说他更早之前是情治单位首长,是独裁政体中的关键人物。是他转变想法了吗?

政治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统治者永远都想要保持政治权力。面对社会要求改革的呼声,他会考虑镇压成本与容忍成本何者较为巨大。一旦民间要求政治改革的压力让统治者无法忽视,甚至镇压也很难维系其政权时,威权统治者就可能考虑实行某种改革来维持政权的延续。但当然,统治集团对于该如何面对民间压力,也往往有不同的政治判断,而这个统治集团的分裂,往往就是转型的契机。透过几个历史关键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更了解蒋经国。

1.1970 年代初的“革新保台”

国民党来台后实行严厉的威权统治,外省族群掌握了主要的党政军权力,而所谓的“中央民意代表”(“国民大会”、“立法院”、“监察院”)也都是在大陆时期选举出来的,完全不能代表本地民意。

1970年代初期,国民党政权面临来自内外的重大压力,威权体制出现裂缝。在岛内,国民党内部出现人才老化问题,因而从1960年代后期就开始思考人才甄补,包括“中央民意代表”增补选以及结合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力量。再者,1969年内首次举行的“中央民意代表”增额选举,党外人士黄信介当选,加上刚选上台北市“议员”的康宁祥,他们开始相对激烈地批评政治。此外,1971年的保钓运动也开始转向要求政治改革。

对外,先是1971年尼克松访问中国大陆,该年下半年台湾被迫退出联合国,台湾失去国际支持并与美国关系面临重大转变。国民党政府深知“反攻大陆”无望,必须向岛内寻求更多的正当性,才能巩固权力。

尤其,蒋经国即将于1972年接班,此时正在为新局面布局。这中间又出现一个重要的插曲。1970年4月26日,蒋经国以“行政院副院长”身份到达美国,在纽约遭到两位台湾博士生黄文雄、郑自财开枪刺杀。虽然刺杀失败,但对蒋经国带来极大震撼:他没想到本省籍人士对他、对国民党统治,有如此深的恨意。

蒋经国确实在国民党内比较有不同想法。在1969年,蒋经国就推动一项临时条款修正案,允许“中央民意代表”补选。他在1972年担任“行政院长”之后,标举“革新保台”,在“内阁”中大举任用台籍人士,如“行政院副院长”徐庆钟、“内政部长”林金生、“交通部长”高玉树、“台湾省政府主席”谢东闵、台北市长张丰绪,以及“政务委员”李登辉等。此后,他持续在党内和政府内培养新一代本土人才,如国民党的中常委中,本省籍比例在1960年代为10%上下,到1972年增加到14%,1976年增加到22%,1979年为33%,1986年为45.16%。

为了让国民党延续统治,蒋经国试图逐渐改变国民党的性质,推动“党国体制”的本土化。但与此同时,党外的政治运动逐渐发展起来,从外面给予国民党更大压力。

2.美丽岛事件

从1970年代初开始,党外民主运动逐渐成形,以组织化方式参与选举、创办杂志。1977年的选举,党外人士进行全岛串联,最后赢得4席县市长、21席“省议员”、8席台北市议员、146席县市议员、21席乡镇市长。这场胜利让他们逐渐成为一个非正式的政团。

面对党外势力的逐渐壮大,国民党开始采取压制行动。1979年1月21日,警备总部以“涉嫌参与匪谍吴泰安叛乱”的莫须有罪名逮捕高雄县长余登发父子。翌日许信良、张俊宏等人齐集桥头乡,发动示威游行要求释放余登发。事后,余登发被判处八年徒刑,桃园县长许信良被停职两年。

但党外运动持续前进。1979年12月10日国际人权日,《美丽岛》杂志社在高雄举办一场示威游行,引发激烈的警民冲突。这给予国民党镇压反对运动的借口,并在事后对党外主要领导者展开大逮捕。1980年2月,黄信介、施明德、林义雄、姚嘉文、陈菊、吕秀莲、张俊宏、林弘宣八人在军事法庭上被以叛乱罪判刑,其余三十三人亦被判刑二到六年不等。

更让人震惊的是,就在军事审判前的2月28日,不明人士闯入林义雄家中,无情地杀害林母及双生女儿林亮均、林亭均,唯一活口是被杀成重伤的大女儿林奂均。林宅血案成为台湾民主史上最哀伤的一页,且至今未能破案。

很明显,面对越来越组织化的党外民主运动,主政的蒋经国决心要一网打尽,彻底镇压。但是他没有料到的是,美丽岛事件的镇压并不能压制住已经崛起的人民声音。当1980年代的布幕拉起,更多的社会力量和异议声音开始呐喊。

3.解严

首先,1980年年底举行的“中央民意代表”增额选举,党外势力取得良好战果,整体得票率比1970年代更高,约为三成。尤其,几位美丽岛事件受刑人的家属出来参选“讨公道”,都高票当选。次年,美丽岛大审的律师辩护团多人参选市议员,如陈水扁、谢长廷、苏贞昌,也都高票当选。美丽岛世代入狱,但律师世代和更多年轻人投入民主运动,党外势力已经重整出发,并确立了约三成的民意基础,让国民党无法忽视。

值得注意的是,美丽岛事件后的1980年代初期,确实存在着一种恐怖气氛:1980年2月发生林宅血案;1981年10月,海外学者陈文成离奇陈尸台大校园;而到了1983年,有数人被以叛乱罪逮捕。

党外的街头运动也在这一时期减少,但却更进一步组织化。1982年9月,党外势力再度提出竞选共同政见;1983年,不同派别分别成立“党外公共政策研究会”、“党外编辑作家联谊会”;同时,1983年“立委”选举得票率为29.3%,高于1980年的27.9%;1985年,两派共同成立“1985年党外选举后援会”,这已经是1986年9月正式组党的先声了。

除了政治组织,1980年代也有更多的“党外杂志”出现。这些杂志报道政治黑幕、社会不公,激烈批评政府,因此也屡屡遭到查禁。但总是会有新的杂志前仆后继地出现。

进入1980年代后,由于政治空间扩大,更出现各种社会运动和街头抗议,并从1983年起开始剧增:环保、劳工、消费者、原住民、学生运动,等等。据统计,从1983年到1986年,有三千起街头抗议事件。

民间压力之外,国民党机器也开始逐渐损坏。首先,从1980年代初开始,蒋经国的健康就不断恶化。其次,国民党的统治也发生一连串危机,如1984年的“江南案”引起美国高度不满并对台施压,1985年发生十信事件金融丑闻,并导致“财政部长”下台。

同样不可忽视的是美国给予国民党当局的压力。虽然台湾和美国在1978年“断交”,但是台湾仍然需要美国的政治支持;而1980年代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年代,也给予台湾进一步革新的压力,以持续强化作为“自由中国”的“国际形象”。

当然,蒋经国并非党内最保守的力量。他确实希望透过小部分改革来维持国民党的权力;相对于党内其他元老如黄少谷、严家淦和军方的保守势力,他更知道顺势而为,愿意逐步推进改革来响应民意。

台湾的民主化,很大部分是与本土化的诉求重叠的。国民党作为一个移入政权,绝大部分政治权力都集中在台湾少数族群的外省人身上,且坚持所谓“中央民意机构”必须维持中国法统。省籍偏差的政治权力分配结合威权统治,成为反对运动最重要的批判主轴。因此,党外运动的民主化主张,也是要求让政治权力本土化。

蒋经国清楚认知到这个矛盾,所以才先在1970年代,后在1980年代,以拔擢本省籍精英作为政治革新的手段,推动“党国体制”的本土化,但这并不能满足社会期待;直到伴随着本土化而来的民主运动在1980年代前半期越来越强时,他才清楚知道国民党必须进行民主化改革。

所以,1984年国民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提名李登辉担任“副总统”;1986年三中全会,决定政治革新,并容忍民进党组党:在民主进步党在圆山大饭店成立后的半小时,警备总部向蒋经国提出逮捕名单,蒋经国回答说,“抓人不能解决问题”。这一年,他也说出“我也是台湾人”。次年,他废除长达将近四十年的“戒严令”。半年后的1988年1月,蒋经国过世。

他是一个看到民主化压力,知道无法逆势而为的聪明统治者。

4.结论

台湾的1980年代确实是一个颠簸的年代,但相对于其他政治转型,台湾又是一个相对比较宁静的过程,没有大规模的暴力与流血。这当然来自政府与反对者的摸索与智慧。

台湾的民主化并非来自蒋经国的良善,说他由上而下地“开启”或“带领”台湾民主化,都是不准确的。但是,蒋经国确实从1960年代末开始知道国民党统治的正当性危机,先在1970年代推动“党国体制”的本土化来化解这危机,但当民间压力开始超过他预期时,他以美丽岛事件的镇压来抑制逐渐崛起的民主运动。进入1980年代,反对运动新一代精英与民众冒着各种风险去冲撞体制,且爆发更多社会运动,让蒋经国在考虑容忍成本和镇压成本的相对大小后,发现镇压可能是无效的,再加上个人身体健康和其他内外因素,做出了开放的“明智”决定;他也知道,这个决定可以能让国民党和平转型,并且持续掌握政治权力。

而他是对的。

同类推荐
  •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外国政要答记者问

    本书收录的内容,或摘自《参考资料》、《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或摘自公开出版的相关图书,或摘自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网站,或根据电视访谈文字记录稿整理而成。其中对个别文字做了订正。由于本书中选录的外国政要都是广大读者所熟知的,因此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除了个别的人物、地名之外,书中未作专门的注释或说明。
  •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

    本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为出发点,遵循继承与创新、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做到现实分析与历史分析、逻辑分析与价值分析的统一,从理论考察、现实条件、经验总结、路径选择、发展趋势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形成了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规律的初步认识。
  • 基层工会日常工作手册

    基层工会日常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本书用大开大合的笔法将复杂多变的世界全景呈现出来,并从政治经济和地缘政治的角度对以上这段历史加以回顾和剖析,将其中所隐含的背后规律一一展现,使读者能够了解当今世界格局形成的由来以及未来的走向。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为未来的中国找出一些启示。正如江晓原先生所说:“理解今日的世界格局,是为了开创明日属于中国的新格局。”
热门推荐
  • 林家三少

    林家三少

    箫婉,就是随便跺跺脚,都会让整个东南亚震三震的大小姐。鬼使神差,情迷林家大公子林慕。为了待在他的身边,不惜与她的老爹翻脸。为了他的事业,她甘愿入娱乐圈,一步步登上天后巨星的位子。整整八年,陪在他的身边,最终换来他的一句,“我要订婚了!”她伤心欲绝,意外遇袭,身中数枪,魂归西天。再次醒来,灵魂附体,摇身一变,竟成为林家三“少”。命运捉弄,她重获新生,女扮男装,进入林家。她,重生归来,一改昔日温婉性子,再现她大小姐凶悍本色!相传林家三“少”差点把林二少给废了?相传林家三“少”一怒之下将林四少踹进了小黑屋?相传…从此,林家三“少”无人不知,悍名远扬。
  • 总裁的债务新娘

    总裁的债务新娘

    平平淡淡,相扶偕老,那便是安兰所要的幸福只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却将这一切都毁灭了拒绝了总裁的求婚却拒绝不了他替她还债捧着一颗伤痕累累的心她还可以再爱吗?
  • 凰君

    凰君

    穿越来的君悦运气不太好,被当作人质困在别人屋檐下。一天,追求她的人问她:“你想要这天下吗?我打来给你?”君悦嗤之以鼻:“不能吃不能喝的,还得担心别人来抢地盘,要来干嘛?”她老爹问她:“孩子,你想要这天下吗,想要自己去打。”君悦赶紧摇头:“太累,而且容易死死翘翘。”后来,再没有人问她要不要天下了,君悦仰天长啸:“老子要这天下。”
  • 重生女帝狠妖娆

    重生女帝狠妖娆

    前世她是被爱人毒死的丑后,魂魄被困在画中,日日受尽折辱。今生她是美艳过人的女帝,渣爹、毒妾、蛇蝎的庶兄庶妹……个个都没有放过。前世他是她夫君的叔叔,今生却缠住她不放,愿许之以江山。且看他们如何并肩战斗,报前世冤仇,解今世之谜,共创盛世。
  • 佛说放牛经

    佛说放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让人无法说“NO”的60个攻心说话术

    让人无法说“NO”的60个攻心说话术

    说话的力量是巨大的,说话的智慧是无穷的。在说话的背后,体现了一个人的品格、修养、才学和城府。口才是学识、才干和智慧的重要标志,是想象力、创新力、应变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的综合表现。口才好总会受人欢迎、受人敬佩,而懂不懂得“攻心说话”,更是决定你人生成败的关键。
  • 喜你为疾,病名为爱

    喜你为疾,病名为爱

    什么是病娇?大概就是我控制不住对你的痴迷不愿看到你在别人怀里最终不愿与别人分享你所以让你众叛亲离可那些都是基于我爱你所以请你原谅我做过的那些疯狂的事情————————————小苏
  • 今生今世好好爱:听张小娴谈爱情

    今生今世好好爱:听张小娴谈爱情

    一直以来,张小娴对爱情的精辟解读,教我们学习如何爱。她以女人的柔韧,以唯美、知性,充满灵气的话语,给我们带来思考的灵感、和对爱情的领悟。她给我们描绘出了初恋的青涩,失恋的痛苦,和经历过后的成熟。 本书告诉读者,爱情给我们带来的,或许是幸福,也可能是痛苦。但毫无疑问的,每个人都在爱情中得到了成长。曾经最痛的地方,已经长成了最强大的地方。它叫人学会独立,独立,是为了爱的有尊严;美丽,是为了能让他可以一眼在人群中找到你。得体的打扮,优雅的谈吐,勤奋的工作,甚至居家的本领,都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这些似乎都在为迎接一个人做准备。这些也是张小娴笔下的爱情传递出来带着暖意的青春正能量。
  • 秋冬进补好,来年生病少

    秋冬进补好,来年生病少

    有的人先天体质差,身体虚弱、容易生病、手脚冰凉……有的人后天保养不当,形体消瘦、容易疲劳、皮肤干燥……有的人气虚,精神不振、容易出汗、胸闷气喘……有的人肾虚,腰膝酸痛、容易失眠、眩晕耳鸣……不管你是多大年纪、什么身体状况,只要抓住了“秋冬”这个进补的最佳时节,简单进补,就能彻底改善当前的身体状态,来年腰不酸、腿不疼、精神好、生病少!老中医陈惊蛰纵观数千年的中华养生史,将老祖宗经过无数实践总结出来的朴素道理,与自己几十年来宝贵的临床经验融为一体,为现代家庭提供最科学、最全面、最方便的秋冬食疗进补方案。
  • 海贼之绝望的复仇

    海贼之绝望的复仇

    主角是一个在海贼王世界里土生土长的人,没有穿越,没有重生,也没有别的什么奇怪的能力,只有海贼世界里的能力,因为他所在的小岛,被白胡子海贼团给摧毁了,亲人全死,所以主角就励志杀尽所有的白胡子海贼团的成员,(作者的话,海贼王的原著我没有改变任何的,白胡子还是一样的性格,但是我的设定是露西杀了一个白胡子的儿子,所以才有后面的事情,还有我本书的设定是每一个人都是尊从他自己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