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7200000001

第1章 黑塞的生平和《知识与爱情》

1877年7月2日黑塞出生于德国南部席瓦本地方的小镇卡尔夫,父母都信仰虔诚,他是次子。席瓦本地方曾产生过伟大的剧作家席勒,以童话闻名的赫夫,与以诗人扬名天下的赫尔达林和梅里克。这个文人辈出的地方,自古以来政治较为落后,但在文学、哲学以及神学的精神领域中却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

父亲约翰涅斯·黑塞是巴鲁特地区的俄裔德人,和母亲的祖父赫尔曼·肯德尔特一样,青年时代参加瑞士的传道团前往印度传道,后因健康欠佳而回国,担任肯德尔特的助手,从事宗教书籍的出版。不久,和肯德尔特的女儿,当时是未亡人的玛丽结婚。母亲是法裔瑞士人,具有音乐才华,感受力敏锐。父亲聪明而善良,给人求道者的孤独感觉。继承父母血统的黑塞,幼小时即对音乐感兴趣,后来也追求宗教思想,不仅对希腊、拉丁的思想,甚至对印度、中国的智慧,以及日本的禅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说其来有自。

4岁时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迁居到瑞士的巴塞尔市。在巴塞尔,家的后面就是广袤的原野,在接近大自然,和动物、植物交朋友的同时,也帮助他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未来的诗人——黑塞早在这样的环境中打好了根基。1886年,一家人再度回到德国的卡尔夫。黑塞9岁时进入拉丁语学校就读。

想要继承父亲的圣职,成为优秀的牧师,就必须参加每年夏天在威尔丁堡州举行的州试。为突破这个难关,黑塞被送到第一流的杜宾根拉丁语学校。通过州试的人允许到有传统的墨尔布隆神学预备学校求学,而且能以公费资格进入大学,并保证日后可以终身担任牧师这项圣职。

1891年7月,黑塞14岁,果然通过了州试,9月进入墨尔布隆神学预备学校,开始过寄宿生的生活。这在《在轮下》(心灵的归宿)中有详细的叙述。入学后不久,他受到自己“内部刮起的暴风”所袭击,逃出宿舍,结果当然是告别了神学校。这是因为他产生了“除了做诗人之外,别的什么也不做”的强烈欲望。

黑塞对青春的困惑与流浪于焉开始。在神学预备学校之后,转读高级中学,然后又遭禁闭和退学,于是又到商店当学徒,在机械工厂见习,有4年多的时间辗转更换工作,但不论做任何事都不顺利。虽然如此,他没有放弃学习。现在且让黑塞本人来说吧:

“自从学校生活不顺利的15岁开始,我就积极自我进修和修养。在父亲家里有祖父的大量藏书是我的幸福,也是我的喜悦。那是放置很多古书的房间,其中有18世纪的德国文学与哲学。从16岁到20岁之间,在大量的稿纸上我写了很多初期的习作,在这几年的时间内,看完泰半的世界文学,也耐心学习艺术史、语言、哲学等。借此弥补正常的研究,就收获而言,与一般常人相较,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我的小传》)

1895年秋天,黑塞辞去机械工的工作,到大学城杜宾根的赫肯豪书店当见习生。在这里一面承受孤独与失意,一面努力读书和写诗,这样过了3年的岁月。22岁时,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浪漫之歌》。当然没有得到任何回响。接着出版散文集《午夜后的一小时》,共印了600本,但一年之内只卖出了53本。可是最了解诗人的还是诗人,利鲁克立刻注意到这本散文集的年轻作者,并写书评推荐。

那年秋天,他转到巴塞尔的莱席书店任职,两年后就在这家书店出版诗文集《赫尔曼·洛雪尔——青春时代》。然后到意大利旅行,接触古老的艺术和文化,开始对现代社会采取批评的态度。1902年,他能在“新进德国抒情诗人”的系列中出版《诗集》。全得归功于诗人卡尔·布塞的美意。在这本《诗集》里包括了著名的《雾中之歌》。他准备将这本值得纪念的《诗集》献给母亲,然而在出版之前母亲却去世了。

1904年,黑塞所说的“文学上的第一个成功”终于来临。他的第一部长篇《乡愁》由柏林费舍书店出版,使他一举成名。这本小说以新鲜的文体和生活感情,生动地描写大自然,激起很大的反响。黑塞和前年在意大利旅行时认识的巴塞尔著名数学家的女儿,擅长钢琴的玛莉亚·佩诺利结婚,迁居到波登湖畔的小渔村凯恩赫芬。

这样在“安稳和愉快中度过好长一段时间”的湖畔生活,创作出为教育的压力而痛苦的悲剧长篇《在轮下》和《美丽的青春》,以及追求人类幸福真谛的长篇《生命之歌》等重要作品,此外也写出中短篇集《此岸》等佳作,可是,与生俱来的流浪性格与婚姻生活产生的困扰,使他想再度去旅行。

从1911年夏天开始的旅行,目的地不是当初计划的向往之地印度,而是去马来半岛、苏门答腊、锡兰等亚洲殖民地。在这些地方当然不可能有古代印度的精神。失望之余在年底回来后,移居到瑞士首都伯恩郊外,开始撰写长篇《艺术家的命运》。描写比自己大9岁,而且有精神病的妻子玛莉亚的婚姻生活。

1923年,他取得瑞士国籍,同时和玛莉亚夫人正式宣告仳离,翌年1月和瑞士女作家的女儿露蒂·布恩卡结婚,这次的婚姻也没有维持多久,3年后宣告结束。然后在1931年和奥地利美术史研究家妮侬·杜鲁宾结婚,同时接受朋友好意提供的蒙达纽拉郊外的住宅,迁居到该地。这个新居被称为黑塞之家,妮侬夫人在以后三十多年里和丈夫共同生活,彻底扮演着“支撑者”的角色。

1932年,德国国内已由希特勒建立起政权,开始所谓**的暴力政治。这个暴力也影响到黑塞的著作。他被视为“不受欢迎的作家”受到德国出版界的排斥,他的生活逐渐陷入艰苦之境。这段时间内,给予他帮助的就是继承柏林费舍书店的贝塔·兹尔堪普。

这个时期,在鲁加诺湖畔的蒙达纽拉山庄的庭园和果园里,可以看到黑塞大清早就戴着草帽整理庭园的草木,或清扫落叶枯枝。黑塞将这些工作视为对神的奉献,是以司祭的心从事这项工作的,可是,他的妻子却戏称他是“烧炭的人”。在这个山庄里,除了黑塞夫妇之外,最重要的家人是一只聪颖的猫,主人称它为“豪杰”,疼爱有加。猫的孤独可能对黑塞的心产生莫大的影响。

不过,他并不是独善其身地在野蛮和破坏、杀害等满布血腥的**政治下的黑暗时代过着隐居生活。实际上,他就像“人类的园丁”,在这孤独的山庄生活中,把对混沌现世的强烈批判,以及对精神乐园的向往都表达在巨著《玻璃珠游戏》中。这部小说费时十余年,直到1942年4月才告完成,翌年,在瑞士出版前后二卷。他的挚友汤玛斯·曼,看过这本书以后,对和他正在执笔的《浮士德博士》在内容上有共同点感到十分惊讶。

他很早就热爱歌德的《威廉的修学时代》,对德国浪漫派诺巴里斯的《蓝花》、霍夫曼的《黄金壶》,以及艾新道夫的诗与小说等特别亲近。非常注重传统的黑塞,有段时期被看成是新浪漫主义派不是没有理由的,可是想到他本来是从拥护一个人格和个人出发,从各个角度去探讨人性与批判时代,因此更应该把他看成是写实主义作家。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黑塞获得歌德奖及诺贝尔文学奖(均在1946年),又在1950年荣膺拉蓓奖,他杰出的文学业绩获得无上的光荣,又接到世界各国读者的来信,也勤快地回信。1962年8月9日夜晚,以超过歌德的85岁高龄“如睡眠般”地辞世。死因是脑溢血。

诚心诚意扶持这位诗人,死后将其著作与遗物收集整理,捐给西德纳卡国立西勒博物馆的妮侬夫人,1966年9月22日因心脏病去世,享年71岁。

知识与爱情

《知识与爱情》(Narzi B und Goldmund那齐士与戈特孟)发表于1930年,除了《玻璃珠游戏》(1943)之外,此书是黑塞最长的一部作品,也是可称为黑塞的“浮士德”的杰作。《乡愁》与《漂泊的灵魂》是青少年时期摸索与苦恼的自我告白;《彷徨少年时》《流浪者之歌》与《荒原狼》是40岁之后内在自我追寻的记录;而本书《知识与爱情》则是将这些作品再度熔于一炉之后所铸造出来的杰作。

浮士德高喊道:“两个灵魂蕴藏在我的心中。”这两个灵魂就是人类最基本的欲求——知与爱。“那齐士与戈特孟”即以清新、精彩与动人之情爱,描述知与爱互相抗争,互相吸引的过程。因此原文,《那齐士与戈特孟》这个题目,似可以《知识与爱情》称之。那齐士如修道院院长一般,是奉献于神的学者,生活于知识中的人物。反之,戈特孟则系流浪之后以雕刻家终其余生,是个奉献于美的艺术家,生活于爱的人物。在希腊神话中,那齐士是钟情于水中自我形象以致气绝的美少年,并且变幻成诸神根据其名而命名的水仙花。自此之后,一言及那齐士,那齐士便成为自己容貌所魅惑之男人的代名词。这本小说中的那齐士是个美少年,但非因容貌而自傲,乃因精神而自得。对于把自己奉献给精神的此一天职有着不可动摇的自信。在这一点上,他也许就是那齐士。但他极富自制力与反省力,就这一点而言,他就不是那位那齐士了。这位那齐士是瞪视着精神过其一生的黑塞化身。

戈特孟直译则为“金口”。在天主教中有位神父用过此名。克利索斯托姆斯(Chrysostomus希腊语为“金口”,与个特孟同义,死于公元407年)曾以雄辩鼓动听众,所以人们才这样称呼他。但这位克利索斯托姆斯是个严格的禁欲理想主义者,而非这本小说中的戈特孟,倒较相近于那齐士。重官能之乐的戈特孟有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也听见克利索斯托姆斯的声音,他不是单纯的唐璜。他不断追求的是记忆之母——母亲的原型,不过他也是一位极为可惊的恋爱高手。李瑟、丽娣雅、尤丽安、李斯佩、雷娜、勒百嘉、安克纳等多彩多姿的恋爱变奏曲不断在演奏,这也是黑塞的化身。

这部作品是以中世纪末期为舞台,正如黑塞传记作者胡哥·巴尔所说,此书作者是在寻求“超越时间与现象的国度”。作者逃离现世的混浊与骚乱,而在美丽的象征世界中演奏知与爱的乐曲。因而在那时代并不需要回归到玛丽亚布伦的天主教修道院。玛丽亚布伦当然是指德国南部的莫尔布伦修道院。这修道院离黑塞家乡不远,黑塞曾就读于此,甚至还从这儿逃了出来。对黑塞来说,这是个难以忘怀的地方。就读莫尔布伦修道院一事,黑塞曾记载于《漂泊的灵魂》中。这修道院颇类似中世纪建筑,它的内外景致,也在《漂泊的灵魂》中曾有过详细描述。那齐士这位瘦削苍白的冥想青年,一面读着书一面在石造回廊中漫步。故事开始所描写的栗子树立于门前,曾数度改种过。总之,这本小说是与时空无关的象征性作品。

美少年戈特孟由于父亲的敦促,为了做一位归属于精神的人而进入修道院。年轻的师长那齐士说,戈特孟不是一个可以奉献给精神的人,而是一个可以奉献给艺术的人;他没有继承善于分辨事理的父亲血统,却接受了热情的母亲血统;他命中注定要归回到母亲之路。最后戈特孟只好放弃过知识生活,以便过爱的生活,于是他告别可敬的老师,也是朋友的那齐士,迈上爱欲与流浪之途。对曾经受那齐士启示的戈特孟来说,这是寻求如何完成自我的浪游。某处教堂所见的玛丽亚雕像,把灵感之光投入了他的心底深处。于是,他去探访圣母像的雕塑者倪克劳,并且做了他的弟子。

戈特孟在倪克劳的工作场,度过一生中最明朗快乐的生活。但是,他自始至终都想做一个艺术家,他不愿终老于制作艺术品的工匠位上。他不断思索着艺术本质的内涵。这一段是黑塞艺术论的最精彩最深刻的地方之一,也是黑塞艺术观的精华。他知道,变幻无常的人间生活,会留下一些永恒之物,灵魂的此一要求就是迈向艺术的最根本冲动。不过,若奉献于永恒之神与真理的精神。缺乏血液循环的生命,那就不能算是他所期望的崇高艺术了。血液与精神、本能的夏娃与神圣的玛丽亚、官能与理念、肉与灵、女与男,这种对立的调和取统一,必会产生出真正的艺术。他所雕刻的约翰,意外地浮现出那齐士的面貌。重知的那齐士,借重爱者的戈特孟之手显露出来。戈特孟内心期望制作的下一个形象是人类之母夏娃的形象。但他尚未成熟到足以制作夏娃的像。他不愿过平凡的生活,也受不了做职业艺术家。停滞、自我满足与安居乐业,是违反他本性的。

戈特孟不顾倪克劳及其女李斯佩一再的反对,毅然迈上流浪之途。他踏进鼠疫肆虐的地区,深切体悟到死亡、无常与人类的丑陋。之后,他爱上雷娜与勒百嘉这两个女人,想去雕塑她们沉痛的表情,为此冲动所驱,他再度回到倪克劳的工作场。但倪克劳已逝世,李斯佩也已经憔悴、衰弱。失望之余,他准备别离钦慕自己的残疾少女玛莉,再度去流浪。但却跟镇上邂逅的总督情妇安克纳堕入爱欲的陶醉中。她使戈特孟宣言结束自己的爱之游历。她是他所爱过的女人中最漂亮的女性。然而不幸他却被总督逮捕,关入地牢,将被处绞刑。在一夜生死交战的苦闷之后,出现在他眼前的竟是修道院院长那齐士。知与爱已经处于应该结合的命运中。两人结合已在戈特孟的漫长游历中有了充分的准备。两人不断在互相寻求。他们是寻求完全相反事物的两个人,然而也是互相憧憬的朋友。戈特孟因那齐士的深邃知性,被迫自我觉醒;沉潜于神跟理性中的那齐士,也从戈特孟身上获知了爱的必要性与爱的本质。因戈特孟,那齐士的心才能不趋于干枯,留下了获神恩的地方。崇高仁慈的修道院院长同情这位神情憔悴的老友。戈特孟终以俗家修道者的身份为修道院从事雕刻工作。精神与感觉、知与爱、艺术家与哲学家,在无限的对谈中互相对立、互相启发、互相补足、互相慰藉。很少有一件事物像这友情的告白如此美丽与动人的。

远离污秽与血迹而沉潜于哲学跟敬神中的那齐士,看见光明与神恩潜藏在生活于污秽、血迹、官能与世俗的流浪汉身上。这位烦恼之子不停地思慕着母亲,终于依偎在母亲的胸前。为他指出这条道路的那齐士,遂不觉深为这思母之情所感动。

知与爱在这两人的友谊中互相融合,奏出了无上美妙崇高的谐和音谱。知与爱这两种原理的抗争与调和,是每一个人经常需要重新去体验的永恒课题,就像海涅说每个人都应该写他自己的浮士德一样。《那齐士与戈特孟》是最美丽的浮士德变奏曲之一。

本书是译者所译黑塞小说的第七部,也是其中最长的一部,共花了一个学期的课余时间才译成。以往虽然译过不少文学作品,但篇幅都不及本书多,使我有勇气译18万言的长篇,一则是我在德国老友汪采雍博士的鼓励,并特地邮赠1970年8月Fischer Bucherei版的德文原书,二则是志文出版社负责人张清吉先生的催促,以及帮助校阅与修饰译稿的朋友,才能使本书呈献给读者,这三位先生都是我该由衷感谢的。黑氏原书文字,读来有如行云流水,虽然比起托玛斯·曼的作品稍微通俗,但也有其难处,是以若有谬误之处,尚祈先进学者不吝指教是幸。

宣诚于台湾

同类推荐
  • 淡紫色的纱巾

    淡紫色的纱巾

    当时是五点半左右,或者说这是一九八三年夏天的一个临近黄昏的时刻,滇池北岸的海埂,像一块油画家的调色板,人群五颜六色涂满海滩,阳光像一个刚出炉的蓬蓬松松的大蛋糕,散发出迷人的新鲜色泽和清香,海水出奇的蓝,蓝得有些失真,蓝得我现在回想起来,也有恍若隔世之感。所谓恍若隔世,是因为现在的滇池不再蓝了,水面漂着一层黄绿的油脂,稠浊而腥臭,浩浩荡荡的水葫芦,像是一个隆重的聚会。所以现在海埂海滩的夏天,失去了往日的抒情与浪漫,再没了游泳和看海的人群,以至于我来到海边,有一种缅怀的意味,缅怀过去人与海水相涌相融的快乐时光,心情阳光不起来。
  • 落花流水

    落花流水

    唐秋宝迷迷糊糊地喝下了半瓶酒。印荷花目瞪口呆:他高兴糊涂了!平常你从来没有这么大的量。(她伸手拿过酒瓶)不喝了,弄口饭吃。唐秋宝也不坚持,就接过碗:妈,你先睡。待一会儿我来洗碗。印荷花说:不慌,我陪你说说话。唐秋宝说:你就去吧。我有些头晕,想一个人清静清静。印荷花说:那……你也早点睡。
  • 一封遗书隐藏的秘密

    一封遗书隐藏的秘密

    清晨六点,忙碌了一晚的省城电视台新任主持人方圆才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自己的阁楼居所。这间阁楼是她和男朋友共同居住的“家”,充斥着淡淡垃圾味的楼道里静悄悄的,方圆掏出钥匙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门,蹑手蹑脚走了进来。一股浓浓的酒气扑进了鼻腔,方圆一眼瞥见沙发上一个熟悉的桃红色皮包,这是好朋友黄青丽的,怎么她的皮包会在这里呢?卧室门打开了,眼前的一幕却叫她几乎停止了呼吸——只见床上一条大被裹着两个人:男朋友李阳和好友黄青丽。天!
  • 山药蛋派作家电影剧作精选集1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山药蛋派作家电影剧作精选集1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山药蛋派作家的人生经历与创作成果也最为典型地表现了作家的社会良知。这是一些真正热爱人民,特别是普通民众的作家。他们没有认为自己是社会的宠儿、精神的贵族,而是认为自己就是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他们为民而喜,为民而忧,为民而作。他们感时忧世、心怀天下,对人民的冷暖寒苦牵挂于心,对国家的未来命运殷殷于怀,对生活中的丑恶现象旗帜鲜明。在他们的作品当中,总是倡导那些美好的情操、奉献的精神,并给人以向上的力量。他们并不回避生活中的艰难曲折,但从来没有丧失对国家、民族的希望。虽然他们个人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但无论如何,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国家、热爱我们民族的痴情一如既往。
  • 大宋江山(第五卷):三川喋血

    大宋江山(第五卷):三川喋血

    本卷以刘太后与少年皇帝赵祯的矛盾为主线,通过刻画新旧两党冲突来揭示大宋朝廷内部纷争。同时以大宋王朝与西夏王朝的外部矛盾,展示了大宋王朝保江山的艰难,小说塑造了范仲淹、韩琦等改革派人物形象,人物命运跌宕起伏,读来发人深省。
热门推荐
  • 七国春秋平话

    七国春秋平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穷人为什么穷

    穷人为什么穷

    脑筋死,鲁莾行事欠考虑,心眼少,不懂方圆累自己。本书共十一章,前十章主要谈穷人自身的缺点和问题,最后一章则给出了启发致富的方法,指点了富裕的前途。
  • 原来你一直都在

    原来你一直都在

    在爱情面前,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为了那一丝得之不易的温暖奋不顾身,为了那一句简单的承诺固执的等待着,宁晓梦一直等待着,在回忆里面想念着那个为她付出一切的人,带着心里面的那一份固执独自远行......
  • 罪推理事务所·探案密档(共16册)

    罪推理事务所·探案密档(共16册)

    罪推理事务所·探案密档(卷一共16册),其中分别包括《迷坊怪谈》、《死神的右手》、《我是冯同》、《第二类死亡》、《空姐之死》、《局中局》、《香血》、《百里夜行操》、《步步惊心》、《绝代神医》、《跳魔名曰不知道》、《万鬼屋杀人事件》、《噩梦手机与闪烁密室》、《女品烟师的秘密》、《囚岛》、《案发现场》。
  • 爱卿诗集·春来集

    爱卿诗集·春来集

    本诗集中部分诗作写作时间最近,为2015年春节前后乃至开春之后所作,故名《春来集》。不单是季节的春天到了,诗人的春天似乎也快到了,诗集中记录了诗人的《职场现形记》《神山》电影项目获批前后的心路历程,背后的资本运作十八般武艺按下不表。不过,骗子伊藤礼治和郑国华依然阴魂不散。伊藤礼治骗诗人时,诗人已经身无分文,向骗子伊藤礼治进贡的7万块钱一半是诗人透支的,一半是诗人的弟弟卖了自家的老爷车给哥哥的。郑国华骗诗人时,诗人本以为时来运转,遂厚着脸皮向远在美国颐养的老父老母开口,哪知道又遇到更恶毒的骗子。诗人的妹妹早已入籍美国,这些年来一直支持着不争气的哥哥。受姊妹之惠若此,故,诗人觉得独生子最不合情理。
  • 薄少你踩着我尾巴了

    薄少你踩着我尾巴了

    小九第一部已经出来咯~书名《萌狐娇妻,甜甜哒!》主要讲述小九跟大魔王的前世!“老公,她们说XX家炸鸡超级好吃~!”某男头也不抬吩咐:“把那家炸鸡店买下来。”“老公,她们说我很适合那部剧女一号~!”“把那个剧组承包下来。”“
  • 蚕食万界的饕餮君

    蚕食万界的饕餮君

    三流杀手身死意外获得饕餮真身,附带饕餮辅助系统。奈何哪怕成为了上古凶兽楚流也是个三流的货色,唯一变强的途径便是吃!萧炎:混蛋,你不把异火吃了我能改修功法么!楚流:打嗝~~‖小舞:老爸,你为什么不吃大香肠叔叔的大香肠?楚流:……‖天使彦:话说,这货真的是和女王一个时代的神么?凯莎:嘀咕什么呢彦,还不为冕下擦嘴。‖鸿蒙:大哥你别来了行不,我就剩下这么两个世界了。另一本:《我要打造十型文明》百万起步。
  • 老公要扶正

    老公要扶正

    海城是南方一座海滨城市,经济尤其发达,作为全国最高学府之一的海城大学自然的是深受高官显贵子弟的厚爱。每年开学那停在校门口的各种名车里就可以看出这学校有多受人欢迎。当下课的铃声一响,如潮水的学生从教室里蜂涌而出,宁静的校园倾刻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林静好从教室里出来就把手里的几封情书撕碎丢进了垃圾桶里。每一次上这样的公共课时,别的系的男生就会用这样老土的方法追她。……
  • 烽火绝代

    烽火绝代

    末法已过,万物回归。有一个年轻人脚踏风雪来到人间。剑斩天神,拳破万法。在漫长的悠久岁月中,他曾一人一剑,无敌于天下。如今,他来到都市。
  • 追妻有道:总裁的独家专宠

    追妻有道:总裁的独家专宠

    他很早以前便见过她,再次遇见她时便霸道的宠着她。一宠入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