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0300000002

第2章 《山海经》并非神话,殷商先民乘风破浪

对中国历史没有深入了解的人,总会认为华夏民族是一个陆地上的民族。没错,作为四大文明古国、而且是唯一一个将五千年的文明延续至今且影响了周边诸多国家的中华民族,在陆地上创造出了诸多辉煌,以至于遮挡住了中国人在广袤的海洋上所建立起来的先驱者的形象。

我们都知道徐福东渡的故事,很多人认为那是中国海上活动的开始。而实际上,中国人征服海洋的时间,要比徐福东渡日本早得多,走得远。虽然这些史实在正史上不见影踪,但在一部奇书《山海经》里,我们即可找到确凿的证据。

凡是对中国文学史有所涉猎的人都知道《山海经》。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山海经》当作中国神话传说的开山鼻祖: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流传千古的传说以及三足乌、狻猊、狴犴等今人见所未见的稀禽异兽;再加上清人李汝珍依照《山海经》所著的神话小说《镜花缘》的深入人心,更给这部书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当人们沉浸在神话所筑构的虚拟世界中,为我们的祖先拥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而津津乐道之时,却忽视了《山海经》所要向世人表达的本质问题。首先,我们从该书的名字中就可看出端倪:“山”、“海”,这无须多说;“经”,在汉语中历来指被尊崇为典范的著作。顾名思义,《山海经》就是指以记述“山”、“海”为主的一部经典著作,换句话说,这是一部地理学著作。

事实上,自《山海经》成书以来,到明代文学家胡应麟之前,它都被视为“实用地理书”。然而胡应麟虽家中藏书四万余册,却“好读书不求甚解”,以一己之见视《山海经》为古今语怪之书。他这种说法令当时正着力于禁锢文人思想的明朝政府颇为赞许并大力推广;等到清代纪晓岚编撰《四库全书》时,干脆就把《山海经》归入了志怪小说一类,这样就使得后人以神话大全来看待《山海经》了。

要想真正地了解《山海经》,阅读时便不能拘泥于书中的文字。我们必须拓展视野,结合地理、历史、考古以及当时人们的宗教思想来对该书进行推敲,否则就会重蹈胡应麟、纪晓岚的覆辙。

首先,从《山海经》的成书来看。据清人毕沅考证,《山海经》“作于禹益,述于周秦,行于汉,明于晋”,也就是说,该书成书于距今五千多年前的大禹和伯益时期,也就是夏朝之前的人所著。至于作者是谁,则无法考证。因为《山海经》的各卷文风迥异,很明显是一部集体之作,只是由于该书年代太为久远,要想明确地指出作者是哪些人也颇为不易,所以至今仍是一个谜案。到了西汉年间,刘向、刘季父子将原为32卷的《山海经》校订删编为18卷,计有“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也就是流传到今天的版本。

《山海经》虽然被历代奉为至神至怪的圭臬,但一点儿也不影响后世对它学术价值的研究。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多方考证,人们惊奇地发现,《山海经》不仅仅是一部国内的地理著作,它所涉及的范围,竟然波及了100多个邦国、550座山以及300多条水道,甚至远在大洋彼岸的美洲,也在《山海经》作者的笔下显现出来。

美国学者亨丽埃特·墨茨女士在研究了《山海经》后指出:“谁如果仅仅念上几句这样的‘神话’,就会清楚地感受到写这些话的人是诚恳的……一里又一里,里程分明的记录绝不是心血来潮的梦想,也不是捕风捉影的幻境,而是扎扎实实的客观的事实‘过流沙往南100英里(1英里约等于1.61千米),曰秃山,大河东流(原文如此,与《山海经》有出入)’。这里没有什么奇想。”随后,墨茨女士开始为自己的推测寻找证据。她惊奇地发现,《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山水,大多数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如《南山经》中所记:“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这指的就是今天浙江绍兴处的会稽山。也许有人认为这一条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请注意,在《山海经》成书的那个年代,中华文明尚局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代,而会稽山地处江南,也就是说,《南山经》的作者是跋涉了千里之遥来到这里的。

默茨女士在对《东山经》的考证过程中发现,有四条山脉在中国找不到存在的迹象,她扩大了搜索的范围,把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的美洲。经多方考证,《东山经》上无法辨识的四条山脉,竟然全在美洲。

其一,《东山经》记:“凡东山经之首,自之山以至于竹山,凡十二山,三千六百里。”这列山脉起自今天的美国怀俄明州至得克萨斯州的格兰德河止,共12座山。将古华里换算为英里,恰与经中所记吻合。

其二,“凡东次二经之首,自空桑之山至于山,凡十七山,六千六百四里。”这列山脉起于加拿大的曼尼托巴省的温尼泊,止于墨西哥的马萨特兰,共17座山,距离与经中所记相同。

其三,“凡东次三经之首,自尸胡之山至于无皋之山,凡九山,六千九百里。”这列山脉起于阿拉斯加的怀尔沃德山,至加州的圣巴巴拉,共9座山,距离也相符。

其四,“凡东次四经之首,自北号之山至于太山,凡八山,一千七百二十里。”这列山脉起于华盛顿州的雷尼尔火山,经俄勒冈州到内华达州北部,共8座山,距离相合。

这一发现震惊了全世界,人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几千年前的中国人,是如何把远隔重洋的异域风情如此详细地记述下来的。很显然,仅凭想象力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于是,人们便开始对中国人到达美洲所使用的交通工具进行推测。

有学者根据第四纪冰川时期,连接亚美大陆的白令海峡结冰而形成大陆桥的理论提出,中国人其实是一路北上,沿着大陆桥走到美洲去的。这种说法获得了当时多数人的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新的研究成果接连出现,这个看似很完美的观点也出现了漏洞:第四纪冰川时期结束时(距今已有14000年),白令海峡的大陆桥已经融化,也就是说,两个大陆之间已没有了在陆地上联系的纽带;而14000年之前,中华文明尚未产生文字,不可能记述下如此详尽的风土人情,即使通过口耳相传,等到传至文字出现时,也早已纰漏百出。也许那时已经有人通过白令海峡远渡重洋,但绝不是《山海经》的作者所为。因此,只剩下一种可能:那便是——先人们是通过海路游历美洲的。

其实早在7000年前或更早些时候,也就是说在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7000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广泛使用了独木舟和筏,这得益于人工取火技术的产生和石斧的出现。火和石斧使人能够制造较为简易的独木舟。这是航海的一个基础,只有在独木舟的基础上,人们才可能制造出更为先进的航海工具。1973年在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出土了一处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期远古居民遗址。遗址中发现了六支木桨,都是用整块木板制成的。有一支桨柄残长0.6米,宽0.12米,叶长0.5米,柄上刻有由横线与斜线组成的几何形花纹。还有一支木桨柄残长0.92米,整体细长扁平,形状类似于柳叶。这说明先人们已会剖制木板,已具备了向制造木板船发展的条件。在木桨附近还搜集到一具夹炭黑陶质的独木舟模型,经测定同是7000年前的遗物,与《周易》所说“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致远以利天下”互相印证,由此可以断定独木舟出现的下限时间约在七八千年以前。

单凭这种简易的独木舟还无法搏击海上的风浪,而有段石锛的出现,则令远洋成为可能。有段石锛是远古的造船工具,它是长方扁形物,刃口斜削,呈刨刀状,与普通铁锛类似。它与普通石锛的不同处在于背面,即刃口斜上所向的一面不像正面那样平,而是中间隆起成一条横脊,这条横脊把背面分成前后两部分,后部较薄,看起来像有两个阶段,所以叫有段石锛。有段石锛可以装柄使用,在沿海地区或岛屿等需用船只的地方尤其被需要。这种远古造船工具在我国沿海地区多有分布,以福建、广东、江西最多,浙江次之,台湾也发现不少。这样,有了有段石锛的帮助,造船技术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现代考古研究发现,在太平洋的许多岛屿上,都发现了中华古文明的遗迹。也就是说,先人们已经利用这些今天看起来极其简陋的工具开始了远洋行动。

以独木舟与木筏为主要交通工具的航海并不能满足我们的祖先对海洋的向往,他们对此不断地进行革新,最终出现了新型的木板船。由独木舟和筏发展到木板船,这是造船史上的飞跃,开辟了航海史上的新纪元。木板船的出现大约是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1980年,在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的夏代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夏代的铸铜和冶炼作坊,及青铜锛、凿等工具,这说明由于金属工具的出现,夏代的生产力进入飞跃发展的阶段。这时已经有了规、矩、准绳等木工生产工具。夏代建造木板船的条件已经成熟。

《论语·宪问》有“羿善射,荡舟”的记载。羿是古代传说中的大力士,夏朝寒促的儿子,能在陆地行舟。“浇伐斟寻,大战于潍,灭之。”“覆舟斟寻,何道取之。”这些记载是说:浇奉命灭斟寻,用了水上攻战荡舟的技术。可知夏代已有熟练从事操纵舟船而闻名于世的人了。夏代时,一些滨海夷族与中原王朝已建立了臣属关系。古籍说:“夷有九族”,如“九夷”、“东夷”之类,原居于我国东北地区,据《竹书纪年》说,帝芒十二年,命九夷东狩于海,获大鱼。说明夏代已有能力组织沿海居民到深海捕鱼,也等于说明这时的航海工具已脱离了筏与独木舟的阶段。否则,到深海捕大鱼是不可能的。

由此,我们再回头来看《山海经》。前文已经说过,《山海经》成书大约距今有5000年的时间,而5000年前,恰是中国的夏朝时期。此时,无论是文字还是航海技术都为《山海经》的成书提供了支持。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山海经》正是夏朝人所写。因为《山海经》传说是禹及益所著,而禹正是夏朝开国之王启的父亲,夏人托禹之名,也不足为奇了。而且,在美洲各地也发现了许多有着明显夏朝特征的文物,如在墨西哥出土的矛以及更具有说服力的属于中国图腾的龙的形象,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证明了夏人曾经在美洲大陆留下了远行者的足迹,并将当地的风土人情记述下来,带回了遥远的东方古国,经过世代增补,成就了《山海经》——这部世界上第一部地理著作。由此,我们也可以说,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美洲、到达美洲的人不是1492年10月12日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而是比他早了4000年,甚至更早的中国人。欧洲直到15世纪才敢踏上征服海洋的远航(其实这也要得益中国的罗盘技术的传入),而我们的祖先,在欧洲还处于蛮荒时代之际,就已经高扬风帆,远洋渡海,并且留下了一部令世人震惊不已的《山海经》。

历史的脚步在向前迈进,我们聪明、勇敢的祖先也没有局限于这一点点成就。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明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到了商代,又有许多令世界瞠目结舌的航海成绩,在世界范围内留下了中国人蓝色的足迹。

同类推荐
  • 你一定想知道 武器军事卷

    你一定想知道 武器军事卷

    阅读科学知识对提高学习兴趣,优化知识结构会产生积极而有益的作用,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活泼的天性,抑制智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在保护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扩大青少年学生的知识面,以便充分调动起他们探索求知的勇气和信心。
  • 抗战之烽火兄弟

    抗战之烽火兄弟

    穿越到抗战时期的新时代军人,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机智勇敢的冲破小鬼子的包围,救出十二名战士,为保守一个秘密,结为生死兄弟,在抗击日寇的不同阵营里,血染青春,演绎出惊心动魄、出生入死的精彩篇章。
  • 志丹县军事志

    志丹县军事志

    志丹,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军事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积淀深厚。自古以来,形成了志丹民众崇勇尚武、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和忠勇爱国、敢于反抗的革命精神。
  • 孙子兵法书(国学书院)

    孙子兵法书(国学书院)

    孙子是我国古代兵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那深邃无际的军事哲理思想,博大精深的古典军事理论体系,辞如珠玉的文学语言,以及历代雄杰贤俊对其研究的丰硕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为『兵圣』。《孙子兵法》也早已跨越时空,超出国界,在全世界广为流传,荣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的雅誉。
  • 地地导弹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地地导弹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则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学习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使我们能够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武器发展的形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培养我们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意识,使我们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以建设我们强大的国家,用以作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热门推荐
  • 孩子最爱读的中国文学名著

    孩子最爱读的中国文学名著

    为了让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文学知识,了解更多的文学名著,我们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编写了此书。为了适应孩子们的记忆特点,增强青少年的学习兴趣,本书在语言叙述上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并且采用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方式安排内容板块,力求做到让孩子更轻松地阅读本书。希望本书能够得到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从中汲取精神养料,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远大的志向。
  • 绝版逆袭之傲娇王爷请绕行

    绝版逆袭之傲娇王爷请绕行

    若爱请深爱,若不爱请放手。如不能相濡以沫,那便相忘于江湖。凉城最终不暖心,空梦最终空无人。
  • 给你插上财富的翅膀

    给你插上财富的翅膀

    本书汇集了100个涉及财商教育的经典故事,分为“从爱钱开始”、“永不言败的精神”、“理好财,到处是财富”、“机遇是财缘的指南针”、“智慧就是金子”、“借鸡生蛋成大业”等九辑。
  • 暗涌

    暗涌

    青春的左边是爱情,右边是友情,徘徊其中难以抉择的不只有纪亦忧,死党印岚,还有男闺蜜宋尧,他们为了友情而将爱情深藏心底,又为了爱情而将所爱之人摆在遥远而微妙的位置,看似生性薄凉的陆森然亦是如此。当时光把一切都打磨得透明,谁又会转身牵起谁的手?
  • 珍妮姑娘

    珍妮姑娘

    一部哀婉凄恻的情史,一曲悲天悯人的恸歌。德裔贫民戈哈特的大女儿珍妮为人帮佣,与参议员白郎特相爱。不久,白朗特不期病故,留下一遗腹女。之后富家子瑞斯特爱上珍妮并与之同居,但在婚事上一直下不了决心,其后因兄弟姐妹的阻拦和反对而苦恼,并在家族的压力下与珍妮分手,重归上流社会,最后,和洛蒂·贝丝结婚。两情缱绻而劳燕分飞,珍妮孤独的过完了中年,瑞斯临终前对她亲吐心腹之言后,痛苦的死在了她的怀中。
  • 魔神不想当帝后

    魔神不想当帝后

    肖萧觉得自己可能是天道的私生子,前世没爹没妈,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喜欢的人还把自己玩穿越了。进府第一天,国师:“徒儿,徒儿叫师傅”肖萧:……进府的第二天,国师:“肖萧来了好好伺候!”肖萧:丫的,国师府地牢一日游真好!进府第三天,国师:“我睡不着,你好好泡着,我看看星星。”肖萧:半夜把人扔山顶!进府第四日:……………多年以后,二人早已成了世界的主宰,故地重游,看着这片大陆,不禁感慨:有事你深陷泥潭,遇到的那个人可能不会救你,还会和你一起玩泥巴。
  • 女配妈咪威武

    女配妈咪威武

    一觉醒来,顾桐变成了小说里的炮灰女配,从一个未婚少女变成了未婚妈咪。顾桐无语望天!想她堂堂一高级白领,却成了人人厌恶的炮灰女配,想想都憋屈。什么?不学无术?骄纵恶毒?头脑简单的草包?顾小桐冷笑。她既然能在原来的世界用一年时间爬上高位,就也能在这里混出一番天地。一年前,顾家小姐负气出国。刁蛮任性,无知又无能的草包小姐又一次沦为他人笑柄。再次回国,顾桐已成为顾小桐。顾家小姐再次成为豪门圈谈论的对象...
  • 白领的健康

    白领的健康

    《白领的健康》将现实生活中与白领人士健康密切相关的吃、穿、住、用、行及心理保健等六方面易犯错误或疏忽的内容,鲜明而感性的地指点出来,并予以科学有效的指导。
  • 为妻不贤

    为妻不贤

    林燕染穿越了,乱世飘零中带着一个五岁的幼子,前有追兵、后有陷阱,可就是没有夫君?林燕染与夫君穆宣昭第一次见面,穆宣昭冰冷的箭锋对准了她的心脏,杀机毕现;林燕染与夫君穆宣昭第一次交锋,穆宣昭冷硬的手掌扼住了她儿子的咽喉,逼她就范;林燕染费尽心机、用尽筹谋,终于打动了布衣粗服却肃杀艳绝的山贼杨致卿,施展平生所学,终于坐拥万贯家财,笑赏风流美男;但,这一切,却在穆宣昭和她争抢儿子时,化作了泡影。穆宣昭冷肃着俊美的脸庞,冷冷开口:“儿子我要,你,我也要。”林燕染咽下喉间心头血,唇角绽放一抹绝丽的笑容:“穆宣昭你今日逼我至此,他日我纵然嫁你为妻,你也要记住为妻——不贤!”【四海阁,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 废土生存守则

    废土生存守则

    由于能源危机而爆发的核战争导致核冬天的降临,幸存的人类被迫转入地下的避难所中生存。然而地下储备的资源终归有限,为了能早日返回地面,一款叫做《废土生存守则》的完全沉浸式游戏被强制在所有的地下避难所推广了开来。在这款游戏里,完美模仿了地表上可能发生的一切状况,辐射、饥饿、怪物……玩家可能会面对各种各样足以致命的威胁,然而,每个人在游戏里只能有三次复活机会。一旦复活机会用完,避难所的智能主控系统将会自动切断该玩家现实之中所有的物资供应……食物、水……甚至,包括氧气。“你好,我是玩家9527,请问这款动力装甲怎么卖?”末世废土风格网游文,游戏部分设定借鉴B社的辐射系列。书友群564747351新书《旧世之烬》已经发布,请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