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1900000002

第2章 《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

一曲《离骚》,半世红尘,说尽繁华,道尽一世伤心。

《离骚》,《楚辞》中的点睛之笔,它开创了一种新体诗的先河,创作这种诗体的人,就是两千多年前以投河自尽的方式与楚国永别的诗人屈原。

有人说《楚辞》晦涩难懂,其中更是包含了太多看不懂的字句。可无论历史的长河向哪个方向流淌,无论现代文明发展到如何先进的程度,都不可否认,《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必不可少的一笔,它是诗歌中的经典,甚至可以称之为中国文坛保留下来的一个奇迹。

想要读懂《楚辞》,就不得不走进屈原的世界,与他一同经历他那段可悲可叹、可歌可泣的人生。

有些人生禁不起回首,若勉强回头张望,若非一声长叹,便是一纸忧伤。人生如白驹过隙,昨日还是意气风发的青葱少年,转眼便暮年将至,早生华发。感怀从前,早已物是人非,苍穹之下,一个孤独的身影,屹立于江水之畔,似乎是下了极大的决心,决然地纵身一跃,与这个不再美好的世界诀别。

那一声深深的长叹,穿越几千年的风雨,直到如今,仿佛依然清晰可闻。那一年,屈原青春正好,是楚怀王手下的一名左徒。在诗词歌赋上,屈原早已显露了非凡的才华。诗人总是多情与伤感的,更是善良的,他最不忍心见到的,就是百姓生活在战争的灾难之中。

然而那是一个战事频发的年代,人们为那个年代取了一个贴切的名字:“战国”。为了拯救百姓于水火,屈原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去终结这场似乎没完没了的战争。

秦国是当时最骁勇善战的国家,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齐国六国,随时都会在没有防备下遭受秦国的侵扰。屈原决定,游说六国联合起来,用团结的力量,抵抗秦国侵扰。

屈原成功了一半,他成功地联合了六国,暂时遏制了秦国的势力,却因为能力太强,遭到了楚国贵族们的嫉妒,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整日在楚怀王面前说着屈原的坏话。

楚怀王相信了,屈原渐渐遭受了冷遇,再温暖的阳光也驱不散心头的寒冷。然而他想要打败秦国的决心没有动摇,楚国永远是他的家乡。

秦国及时地派出了张仪充当说客,他巧舌如簧,引诱屈原,让楚国与秦国联合,屈原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张仪又找到公子子兰,说只要拆散六国联盟,屈原就彻底跌入谷底。

张仪又向楚怀王承诺,一旦秦楚联合,楚国不费一兵一卒,就会得到秦国的六百里土地。公子子兰联合王后郑袖在楚怀王面前散布屈原的谣言,说屈原向张仪索取贿赂不成,因此才反对秦楚联合。

屈原果然反对,并非为了索贿不成,而是此事关乎楚国的安危。一旦六国联盟解散,楚国就会被孤立,秦国立刻就会进攻楚国。

楚怀王心中认定屈原是在报复张仪,命令武士将屈原拉出大殿。屈原不愿就此离去,一直站在殿门外,等待楚怀王幡然醒悟。然而他等来的只是公子子兰与一班贵族大臣们含笑离去的身影,屈原终于绝望,他的家乡楚国即将蒙难,自己却那样无力,除了一声叹息,唯有孤独的身影相伴。

他是那样看重楚国的兴盛,换来的却是奸臣的嘲笑与不屑。回想自己的出身,他并不是一名卑贱之人,虽然从未自命不凡,但祖辈留下的荣光,始终被他小心翼翼地珍藏。

前缘: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相传在上古时期,黄帝的孙子玄帝顓顼,号高阳氏,他是主管北方的天帝,也是楚国王族的祖先。屈氏祖祖辈辈都努力去守护着祖先留下来的荣光,转眼就到了屈原这一代。

寅年正月,孟春季节,整个华夏大地的人们都在为新一年的到来不知疲倦地庆祝着,屈原的父亲那时尚在人世,正是最美好的青壮年。刚刚迎接过新年,又在寅年寅月寅日,迎来了儿子的降生。

对于这位注重家族荣耀的父亲来说,为儿子取一个响亮的名号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屈原出生的地方名叫秭归,一座位于长江边上的美丽小城。那里是楚国最富饶的一片地域,屈原的家,就在长江岸边那片绿油油的田野中的小村庄里。父亲是那里的一名小官吏,支撑着一家人的生计,虽不能为子女提供奢华的生活,但却用祖辈流传下来的文化底蕴,坚守着家风。

与楚国王室一脉相承的屈原一家,血管里流淌着的,同样是高贵的血。可惜到了屈原父亲这一代,在朝廷中的地位已经大大下降,既没有太大实权,也没有资格去继承家族的爵位。

也许是从一出生就知道了自己“寒士”的身份,屈原哭得那样响亮,连滚滚奔涌的江水,都无法掩盖住他的啼哭。父亲伯庸甚至猜想,这个还没有睁开双眼的婴儿,一定不甘于家族的没落,出生在这样一个日子,一定是上天在他的身上赋予了一些使命。

反复揣摩着屈原出生的日子,父亲决定为他取名正则,字灵均。这是一个承载了无限期望的名字,“正则”就是公正法则,“灵均”则是均匀平和,父亲希望屈原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公正和平和,而后,这成为屈原终其一生都在奋斗的目标。

从幼年起,屈原就展现出不凡的天赋,他的童年没有锦衣玉食,甚至还有些饥寒交迫。然而正是这样的童年,让他早早养成了不屈的个性。年幼的他在滔滔江水的旁边许愿,要早日让家人摆脱贫寒的处境。

他刻苦读书,也会主动帮助父母劳动。屈原的聪慧和孝顺感动了亲友,他们慷慨出资,为屈原提供最好的教育,一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正在亲友的资助下逐渐成长。

贫寒的家境让屈原没有锦衣华服,更没有精美的配饰。他并不在乎,而是自己动手,将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在身上。这是屈原身上仅有的配饰,他没有多余的心思去装点外表,因为他在一刻不停地与时间赛跑。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美好的时光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的迟疑和懒惰而停留。既然无法抓住时间,就只能全力奔跑。

在每天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他就坐在窗前,高声朗读《诗经》等诗文,让江水为证,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正一点点注入他的体内。

屈原每日清晨的诵读声,比早晨的鸡鸣还要准时。许多邻居都是伴随着他的诵读声起床,开始一天的劳作。

到了黄昏来临的时刻,屈原会坐在城外的高地上,锻炼自己的辩才,这是一名政治家必须具备的素养。苍茫的夜色就是他的对手,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在一次次的雄辩中被他使用,驳倒对方。

花开花谢中,滚滚红尘渐渐远去,年少的时光,也终于成为回不去的过往。屈原已经从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有志青年,他的才华随着时光的流逝在不断积累,不断充实。他用坚持不懈的精神,锤炼着自己的意志,也亲眼见证了贫苦百姓经受的磨难,坚定了要让百姓摆脱战乱的决心。

是时候该做一些什么了,虽然还不满十六岁,可是屈原担心自己很快就会老去,一定要趁着盛年,趁着楚国的民心、士气和优越的条件,摒弃政事中的污秽。

正在此时,屈原听说七雄之一秦国,为了强盛国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变法行动。他听说,发起变法的那个人,名叫商鞅,此人大胆的举措,震惊了整个秦国,甚至震惊了战国七雄的其余六个国家。

秦国许多如同寄生虫一般的纨绔子弟,在变法的大潮中被商鞅一个个除去,军民们看到了变法的好处,士气大振,开荒种地,操练兵法,秦国就这样迅速强盛起来。

即便听说商鞅在秦国贵族的诬陷下遭受了最残忍的车裂之刑,秦国强盛的势头依然没有锐减。屈原日日面对着楚国郢都的方向,暗下决心,要效法商鞅,宁愿为了楚国的强大,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他要跃上千里马的马背,纵情驰骋,成为楚国变法的领路人。

承载着家族使命的屈原,注定不会是一个平庸之辈。他的才华终于传出了这个小小的村庄,传到了郢都皇宫,也传到了楚威王耳中。

刚刚成年的屈原,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辉煌的时刻。楚威王派来几名官吏,到屈原家里,请他进宫去做太子熊槐的“侍读”。

小小的村庄里从来没有出过大官,屈原几乎是在乡邻们敬仰的目光中走出家门,踏上通往郢都,也是通往未来前程的路。

虽然已经隐隐感觉到,未来的路注定不会平坦,而是坎坷泥泞,甚至荆棘丛生,可是屈原终于找到了让自己一展抱负的机会,年轻的屈原,心间萦绕着小小的兴奋。

宫中礼仪森严,可屈原是有真才实学的,他很快就适应了宫中的生活,与太子熊槐的感情也越来越好。熊槐从屈原身上深深地感觉到自己学问的不足,于是表示,自己的“侍读”只要屈原一个,别人都不配。

屈原对楚威王也是尊重的,从他的身上,依稀可以看到楚国先君熊绎、若敖、蚡冒三人的影子,这三位先君因为德行完美,也吸引了一众有才华的能人贤士。楚威王的身边也有许多有才华的人,但德行却有高低。

德与才,有时并不兼备。遥想当年,唐尧和虞舜向来光明正直,走的是正道,最终也登上坦途;而夏桀和殷纣却狂妄邪恶,贪图捷径,却最终难逃死亡。

看着那些结党营私的人在楚威王的身旁享乐,国家似乎正在走向一条狭窄阴暗的道路,屈原不禁有些隐隐担忧。他并不是怕自己前程无望,而是担心楚国正在走向一条覆灭的道路。

伤怀: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齋怒

韶华如流水匆匆流走,花谢终会花开,青春却永远无法再重来。在季节的轮回中,屈原已经记不得看了多少次花开花谢,岁月不算静好,他更不能安心躲在光阴的一隅,品味春日里的一缕阳光。

屈原的出色引来了心怀不轨的人的嫉妒。他们纷纷向楚威王进献谗言,说屈原是一介庶民,身份太过卑微,不配给太子当“侍读”。当楚威王把众人的意见说给太子熊槐听时,熊槐勃然大怒,他向楚威王表示,如果屈原不能给他做“侍读”,那他也不要再读书了。

屈原有幸留了下来,他再不能默默看着奸佞当道,他要一步一步地实现最初的理想和抱负。在宫中待得久了,屈原与楚威王见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他找准机会,几次向楚威王建议效仿商鞅变法,他的设想美好且浪漫,希望楚国能通过变法,变得更加强大。

如果可以,他多想把变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说与那些王公大臣们听,可惜自己没有资格,他们也不会在意一个“侍读”的言论。于是,太子熊槐成了屈原唯一的倾诉对象,他要在“侍读”的生涯里,将变法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太子。

那时的熊槐,还和屈原一样有着一腔抱负,从屈原的讲述里,他了解了历史的种种教训,也提高了自己治国的谋略,他与屈原有一个约定:待到登基之时,就是变法之日。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楚威王驾崩,熊槐登上王位,成了楚怀王,他最欣赏的屈原,也从“侍读”晋升为“左徒”。这是一个相当于副宰相的职位。那一年,屈原还那样年轻。

意气风发的楚怀王的确开创了一段开明盛世,他曾经在父王的病榻前承诺,要拓宽楚国的疆土,屈原担心楚怀王用兵不合理,反复劝谏,却并没有效果。

楚怀王终于遭受了一次巨大的挫败,他把最精锐的部队都派出去打仗,却被秦国趁机钻了空子,一连失去了巴、蜀和商於一带肥沃的土地。

楚国一下子走上了下坡路,楚怀王抑郁不已,屈原抓住机会劝谏变法,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楚怀王,也打算利用变法,让楚国重新兴盛。

变法,注定会让朝中的蛀虫没有生存的机会。于是,一个邪恶的同盟渐渐形成。宫里出现了关于屈原的风言风语,耳根软的楚怀王,竟然也相信了一些。

曾经意气风发的楚怀王,经历了一次战争的失败后,渐渐变得性格古怪、急躁,他不仅听信了大臣的谗言,甚至还斥责屈原狂妄自大,轻慢士大夫们。

变法刚刚开始似乎就走向了结束的边缘,枉费屈原四处奔走,只希望楚怀王能赶上先王的脚步。无奈一番忠心终究还是没有被楚怀王理解,却换来了他对自己的迁怒。

屈原早就知道,直言进谏的后果可能就是遭遇排挤,可是他就是如此耿直,无法将真话藏在心里。希望苍天能为自己作证,他说的一切,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楚怀王和楚国打算。可惜楚怀王虽然当初承诺得那样好,如今却又反悔。

屈原并不怨恨楚怀王后悔变法,只是为他立场不坚定而有些伤心。

为了让楚国实现变法,屈原如同一名辛勤的园丁,在楚国上下辛勤耕耘。为变法所做的每一分努力,培养的每一个人才,仿佛都是在土壤中培植了一些树种,他幻想着这些树木有枝繁叶茂的一天,如春兰般高洁,如香草般芬芳,如芍药般艳丽。

等到这些人才能够独当一面的那一天,楚国一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面貌。屈原清楚,虽然他用尽全力地去培养,却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甚至有可能像遭遇了风霜的花圃一样,全部枯萎。

但这还不是最令屈原伤心的事情。他最伤心的是那些原本应该纯净美丽的花朵生长出邪恶的嘴脸,污染了原本单纯的内心。

他写下了太多伤感的诗篇,倾吐心中的郁闷。墨迹在风中很快被风干,阴暗潮湿的现实,却并不见干爽的那一日。

屈原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他曾经看重的人才一个个变得利欲熏心,拼命向上爬。他们贪得无厌,互相猜忌,无论做了怎样的坏事,都能很快原谅自己。他们相互妒忌,彼此算计,为了权势和利益,不惜四处奔走,可这些却都是屈原最瞧不起的行为,金钱与权势,从不是他追求的东西。

同类推荐
  • 股市大亨自白

    股市大亨自白

    大学没考上,我在家里逛荡了一年半,后来父母托人,把我送进了北京东郊的一个大工厂。第一次走进那里,差点惊呆了!哪见过这么大的工厂啊——足有十几里地,走一圈累得腿都疼。这个厂里居然还通着火车,有好几个铁路道口。厂里的马路比外边的马路还宽,并且设立了跟外面交通岗一模一样的红绿灯。我第一次对父母产生了敬意。我对他们说:“这个工厂不错,我以后不会到处乱跑了,我就在这个厂子好好干,好好学一门技术,为‘四化’做贡献。”
  •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本书以纪实的笔法,真实形象地描述了1932年至1935年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建立川陕苏区、发展壮大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最后迎接中央红军并进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全过程,满怀深情地颂扬了红四方面军的丰功伟绩,生动有力地刻画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
  • 在麦尖上跳舞

    在麦尖上跳舞

    本书是作者的散文作品集,收录有《水井的故事》、《致命的真话》、《握住生命的手》、《旧物》、《赤脚》等。
  • 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

    “两个丑八怪”座落在圣日尔曼小广场边上。在成千上万家巴黎咖啡馆里,它上了各语种的巴黎导游书,因为它是左岸出了名的作家咖啡馆,甚至巴黎文学圈还在这里设立了一个文学奖,也叫“两个丑八怪”。其实那两个丑八怪,却是店堂里的两个木头人雕像,两个尖嘴猴腮的中国男人,穿了清朝的衣服,留了奸诈的八字胡。从前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常常去那里会朋友,读书,高谈阔论和写作,没有成名的天才在这里把自己最重要的成名作三文不值两文地卖给了出版商。
  • 红色禁卫军(一)

    红色禁卫军(一)

    1945年初春,几度延宕的中共第七届代表大会,终于召开在即,中央保卫部门决定从各部队抽调一批军事技能过硬,政治可靠的人员,以补充和加强会议的警卫力量。当时我们晋绥六分区忻崞支队,刚刚打完宁武县东南日军的一个据点,正在做战斗后的调整,我突然接到去军分区学习的通知。支队里和一起被抽调的,还有于旭伟同志,他来部队还不到一年,但表现很好。大约是3月20日前后,我们到了驻在兴县蔡家崖的晋绥军区,住进了政治部招待所。
热门推荐
  • 梦寐天穹

    梦寐天穹

    描述了一个青春期少年,该如何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奠定人格,在历经种种挫折后,最终蜕变,然而……蜕变后的他,又像是被挫折所眷顾一样,牵扯进万年谜团里……在星河大陆上拥有灵气就能成为灵器师、炼术师、开光师,万年前天地异变,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席卷了整个星河大陆,从地球而来的一批人也被卷入其中……
  • 重生90,幸福一生

    重生90,幸福一生

    (甜文,宠文)上一世的兰渝儿做了太多错事,本对生活无望的她却在醒来后发现自己回到了两岁,妈妈和爸爸还没有南下打工,爷爷奶奶也还在,自己和哥哥也还没有成为留守儿童。上辈子的遗憾,这辈子都不会再有,暗自发誓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时光,不再为爱情卑微,不再被爱情麻痹了双眼。可是哪里来的小哥哥,你怎么能睡我的床呢?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淳朴的心

    淳朴的心

    提起欧班夫人的女仆费莉西泰,主教桥的太太们眼红了整整半个世纪。她每年工钱一百法郎、既管下厨做饭、收拾房间,又管缝补和洗熨衣服,还会套马、饲养家禽、炼制奶油,对女主人更是一贯的忠心耿耿;而这位夫人却不是一个脾气随和的人。夫人早年嫁给一位没有产业的美男子,可惜早在一八〇九年初,他就丢下两个幼小的孩子和一身债务,与世长辞了。她只好卖掉她的不动产,仅留下杜克和杰福斯的两处田庄。
  • 将来有将来

    将来有将来

    屋漏偏逢连阴雨。人生不如意相约着同时来敲门,本就常遭丈母娘嫌弃的小科员,刚安顿好住院的父亲,又赶上单位人事变动。然而,最微不足道的生命也怀揣希望跋涉着,将来到底有什么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爹住院了。甘甜像是对钱丽说,又像是自言自语。钱丽正往口中扒饭,手一哆嗦,碗掉在地板上成了碎片,那声响吓哭了女儿,饭粒也像女儿的哭声撒满甘甜的心际。
  •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最美林徽因

    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最美林徽因

    男人都想有她这样素淡如莲的知音,女人希望像她那样和有情人做快乐事。为什么要读林徽因?她是让三大才子魂牵梦绕的奇女子,民国学者眼中学识渊博的林先生,文学与建筑的双料才女,事业与婚姻美满无暇的女神。最真实的林徽因,温雅如玉,民国气质,美到极致,纵然岁月流转,未曾输给时光。
  • 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天之印

    玄天之印

    主角帝天被誉为近百年来集丹道,器道,棋道于一身的天才少年,其武道修为在十八岁便踏入了玄天境,然而异域外族入侵,少年所处世界被异域外族所侵占,心爱之人的背叛,父亲兄弟的惨烈牺牲,最后少年被传送到另外一个世界,背负着血海深仇的他又该何去何从?
  • 剑渊

    剑渊

    一座孤岭中的玄天九重塔,一柄深渊中的漆黑墨剑。一个身怀神技的邪气少年,一段传奇的异世人生。持天为剑,踏地为渊,且看我如何凭一己之力,斩尽乱世群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