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4700000008

第8章 血步迷踪(4)

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姑娘们在宿舍里停止了歌唱,她们唱累了。唱歌的累和做工的累不一样。唱歌的累是不知不觉的,唱着唱着就睡着了。姑娘们劳累后的睡眠也像歌声一样迷人,洋溢着青春无忧无虑的气息。宿舍的门就在这时候被打开,事实上谁也说不清最后是谁忘记了关门,也许这扇门在她们的歌声里从来没关过。一共进来四个人,一律黑衣短打。没有开灯,他们似乎对宿舍很熟悉。两人守在门口,两人来到马尾巴床前。宿舍里有五个人,最先喊起来的并不是马尾巴。那女子喊声刚起,迎面遭到啤酒瓶一砸,声音闷住了。谁叫砸死谁。进来的人一手拿瓶一手持刀,宿舍里的骚乱止住了。

最先就范的是马尾巴。她被一把从床上拖下来,两个人把她放在宿舍中央的台子上,然后轮奸开始了。后来就有人哭了起来,哭的人很自觉,为了怕有过分响动,哭的人把自己蒙在被子里。那天晚上宿舍里发生的事,自始至终外面无人发现异常。工厂远离村庄,人们对它的孤立早已习以为常。

派出所的人来了。让陆杏根头痛的是受害女子当中,有一个自称是处女。就是那个带头哭的。她平时唱不过马尾巴,但哭让人印象深刻。她的哭开始后事实上就再没停过,顽强而缠绵,怎么劝都没用。从派出所回来后,她坐在陆杏根办公室里哭,废寝忘食,让人绝望,一直延续到了她的乡亲们来到工厂。那是整整一卡车人。

派出所长有亲戚在陆杏根那里投资,他亲自调解,答应处女的亲人一定严惩凶手。他说公安干警已经在马尾巴带领下去抓阿宝了。三天后,阿宝抓到了。但事实证明作案的并不是阿宝。他无脸见人,离开工厂后到了姑夫的渔船上。案发时他的姑夫,还有至少四个人可以证明他在船上挑灯摸鱼。既然人没抓到,处女的亲人也没想为难工厂,人家提出了十万元赔偿的要求。陆杏根愣住了。他说他想都没想过这样的事,怎么要他来赔钱呢?处女的父亲上去就是一个耳光,他到厂里来了三天三夜,还没说过一句话,急火攻心,嘴上的火气泡大大小小一大串了,样子吓得死人。他打了陆杏根还不算,又抽出一把大剪刀,对着陆杏根的下身狠插过去。陆杏根尖叫一声,大腿上立刻流出了血来。事情一到见血问题就严重了。派出所长铆足了劲,但抓人的时候遇到了麻烦。刚把处女父亲铐上,外面吃喝的人一拥而上,最后警车都被掀翻了。酒醉的人还把厂里的机器搬上卡车,准备连夜拉走。事情弄得很糟,最后拘留十六个,其他的也受了罚。处女的父亲拉豁了警察的一个耳朵,所以要判刑。血债要用血来还,他一直说着同一句话,血债要用血来还。

后来呢?我问张惠。

张惠说,实际上所有闹事的人都在看处女一家。处女有赔偿,她们也有;处女没有,她们也不指望了。人一抓,她们就散了。但这时候陆杏根心软了,张惠说,陆杏根说他睡着了还听得见处女父亲雨夜的悲号。张惠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又说,我认为事情就出在这个时候,你要么出手大方把事情摆平,要么干脆回避,让派出所去处理。可他瞒着派出所,每个人五千块钱,一个个去打发,那个处女给两万。结果不痛不痒,人家以为你软了。胃口被吊起来,就不放过你了。他说这就是陆杏根作践,招来杀人绑架的原因。他说他甚至怀疑,陆杏根收到过一封恐吓信。我一惊,恐吓信?对,张惠说,不给钱就杀全家。

后面的话当然只是张惠的想象。侦破开始后,零碎线索很多,而真正形成灭门凶杀因果关系的,就张惠这一条。赔偿没有得到满足,那是最明显的报复动机。特别是调查中发现,处女的父亲因为气血攻心,狱中心肌梗死,抢救未果死了。专案组布置了专门的警力,全力以赴寻找涉案嫌疑人。工作面广量又大,情况复杂,但专案组领导表示,事关重大,动用再多力量,也要弄个水落石出。看到自己的意见终于有了成果,我松了一口气。

案件到了这一步,我觉得最好再出现一个证据,来证明报复行凶的关系。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了张惠说的那封敲诈信。这确实是封让所有人期待的信。有了这封信,陆杏根就有了着落,所有借款人的钱也跟着有了着落。而在案件方面,绑架杀人便可定性。拿钱赎人的可以寄给他儿子。他儿子依然健在。

我这个念头很强烈,要不然也不会在我的梦里出现。因而在具体工作层面上,这样的念头就有了流露。那天晚上我和老沈值班,我接到张惠电话的时候,我重复了这个想法。他们既然带走了他,我说,指望的就是更多的钱。拿钱赎人。当时老沈在隔壁,我打完电话出来倒开水,没想到老沈的目光正在等着我。会有的,老沈坐在那里对我说,眼睛一眨也不眨。陆杏根又不是没收到过这样的信。老沈说这话的时候,我看见他手里就拿着一封信。他把这封信的一角在桌上有节奏地敲着,他的话说得很悠然,那样子就像他就是给陆杏根寄了敲诈信的人。在他出事前,不到一个月他就收到了起码三封要钱的信。老沈说着,不再敲手上的信封了。他在给我信号,一个不相信我的信号。他在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而根本不是我主导的侦破方向行动。他在行动,而且掌握了许多我还不掌握的资料。

是啊,欠了钱总是要还的,他忽然叹了口气,站起身来,哪有欠钱不还的道理呢?

可那些钱他已经还清了。我忽然有一种冲动,仿佛就是存了心,要和老沈对立一下,说得对错已无关紧要。我就觉得老沈在案件里和我作对,让我憋屈。是憋屈让我有了这样出气的冲动。

老沈似乎怔住了,他的手抖了一下,又举起了那个信封。可那是高利贷啊,他回答我,你可别忘了啊。老沈的话蘸了柔意,似乎还颤抖了一下。有那一瞬,我觉得他根本不是在说案件,而是触动了他自己的心事。老沈在那一刻脆弱了。忽然的脆弱,让他从内到外百分之百地成了一个老人。我不忍再刺激他,只是顺着他的话说道,明明不赚钱,他还借钱做什么?

逼的,老沈紧接着我的话说道,那都是逼的。

逼的?我说,谁逼他?

没有谁逼谁,其实就是相互在逼……老沈这话说得玄乎,不是意思,而是他的神情。他显得很专注,近乎自言自语。我听不懂他的话,也不能去问。但我这时候意识到了,在这个案件上,老沈已比我走得远,要远很多。他已经有了他自己的认识,而我还没有。我开始妥协。我示意老沈,我在注视他手里的信。我想知道他的具体意见,以及支持他意见的证据。他是专家,冷静想想,他的意见历来就不无道理。

老沈看出了我目光的含义。他掐了烟头,把信封顺在手里,又在桌上轻轻敲了一下。家里的事,他说了这句话后就转身走了,快到门口的时候我看见他把信封放进了口袋。印象里那是一封来自银行的信。他的离去让我清晰地觉察到了他确实有心事,这个感觉甚至无法让我做出判断,这就是在他转身离去时是不是叹过一口气。

陆杏根回家,把车停好。时间还早,他要用这段时间好好思考一下。家里很静,静得出奇。这种宁静弥漫着某种乖张的气氛。在这种安静里,他常常会觉得有一双眼睛正在暗处注视他。他知道他母亲无时不在关心他的一举一动。表面上她一声不吭,甚至总背对着他,他一出现,她马上会一闪而过。他常常惊异于她离去的速度,以至于相信这些年来她从来没有衰老过。他知道她这辈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至少是在他出生以后。她始终小心地揣摸他的心思,他的好恶,要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出手帮他一把。这些年下来,她已经知道他冬天喜欢吃萝卜炖排骨汤的习惯。她喜欢他喝这样的汤,舒心畅肺,一年到头不用看医生。她还在夏天试过炖豆腐,结果发现陆杏根的饭量增加了一倍,豆腐一扫而光。她欣喜于这种创造,面对儿子她会堵心,但做了这样的事,她兴奋得想掉眼泪。她听见儿子回来,赶紧回到自己房里,长年下来,她的门早被她设置得形同虚设。门是一张透明的纸,她能够看见儿子的一举一动,能听到他心声。

陆杏根走上二楼书房。平时他就在那里记账和写一些备忘录。他与望弟分床多年,在书房里另有一张床。他本来想休息一下,再复述一遍那些行动细节。但电话响了,电话让他没了心思。他焦虑起来,决定马上离开。他不想破坏这里的安静。破坏安静会让他动摇和改变决定。一切都已经没有多余时间了。

他匆忙离开的时候,没注意到桌上正放着一碗他最爱吃的昂公炖鸡蛋,从而也放弃了他一生中最后的美味晚餐。他从车库里推出了摩托,宋杰的电话又响了。这一次他仍旧没接。他在街上停了车,和一个认识的传教士打了招呼。这个传教士有一次向他布教,过程中不断把大大小小的唾沫星喷在他脸上。传教士热情地伸出手来,但陆杏根满脸是笑,换乘上毛胡子摩的后朝着传教士挥手而去。事后传教士有些愤慨,还从来没人漠视过他的热忱。他说他早就看出陆杏根有问题。他说看见他躲躲闪闪的人,心里都有鬼。

陆杏根乘了毛胡子的车到镇上,换了一部出租车来到红梅那里。每次来,红梅都烧菜给他吃,高兴的时候,他会带红梅去饭店。好像他从来没向红梅要求过什么,他来到这里,其实什么目的也没有。

那天最后无法查证的就是晚上将近六点到八点二十四分的那段时间,没有人知道陆杏根在干什么。有人说看见他坐在红梅店门口的河滩上,于是有人作证说那段时间的确有人坐在河滩上吸烟,但事实上陆杏根很少抽烟。

河滩上散布了四五个烟头,可以做DNA,但案卷里又没有验证资料。是这个细节不重要吗?抑或没有证据证明这些,包括烟卷,DNA。当时他明明到了红梅那里,可他对宋杰说他在应酬客人。接到这个电话宋杰很开心,这是他今天第一次联系上了陆杏根。陆杏根本来叫他下午到厂里拿钱,可他等了一下午没见到人。当时他忘记了陆杏根不会喝酒,忽略了陆杏根说话的背景。陆杏根说有五六个人喝酒,可电话里很静,根本没有酒席的气氛。

宋杰电话之后,陆杏根又一连打了好几个电话,内容都是告诉对方今天到手了七十万工程款。最后一个电话他打给了红梅,他说他还没吃东西,叫红梅烧点东西出来,一会儿他来吃。其实这时候他就站在门外,隔着窗户都能和红梅说话。

红梅烧了一碗炒粉丝,里面放了大蒜和鸡蛋,浇一点点酱油,很鲜,陆杏根平常最爱吃。可陆杏根吃了两筷就停下了。他对红梅说他吃过东西了,肚子饱了,吃不下。他一直在注意观察时间,红梅说他好像在计算时间,一副大事降临的样子。那天太怪了,红梅说,明明是他叫我烧东西,可烧好了又说吃过了。她说,他嘴里喊累,平时总要把头枕在她腿上,像个孩子一样饱睡后离去。但那天他甚至都没专心看她一眼,她说她不晓得他来干什么,什么也没做,她说,颠三倒四的。走的时候,他拿出了一个折叠好的蛇皮包,那种红白相间带拉链的,他对红梅说,最多能装一百万现金。他走出门,又回头告诉她他要去收一笔钱。他最后给了红梅三千块钱,那是腊凤最后给他的三万五千块用剩后的一部分。最后他叫红梅送两条香烟给村委书记张惠,然后就走了。红梅有些犹豫,她不知道要不要去送一送。那天她很想去送一送,可最终还是没这么做。晚上十点四十九分,她收到了一条短信,陆杏根告诉她已经到家。

案件一度陷入僵局。我们兵分两路,抓捕小组这边一无所获。杀人动机虽明确,但落实到具体对象头上很模糊。每个闹事人都有动机,而每个人都似是而非。嫌疑最大的那个处女的父亲,已在狱中病故。群龙无首,其他参与人做鸟兽散,连处女本人也脱胎换骨,和马尾巴一起混迹于南方一线城市娱乐圈,其乐无穷,她似乎早已忘记了这件事。当侦察员找到她时,她满脸茫然,说,你们找错人了吧?而在案发现场这一路,按照老沈指示展开的工作也不顺利。河水抽干了,但一无所获,连杀人凶器也没找到。

在那些日子里,老沈是沉着的。一直以来,他都是在这样的波澜不惊底下谋篇布局,一直要到案件侦破,才知道他的不动声色底下全是惊雷激荡的风云。他的利剑不出鞘,却有着一发不可收拾、瞬间捣毁敌巢的底气。他不沟通,不交流,一个人在肚子里做文章,然后突出奇招,一举拿下。那足够的沉稳,通常一直能让他坚持到破案那一刻。可这次不一样,他有点心不在焉,从一开始就走了神。

一个人走神是可以看出来的。他一个人常常想心事,即使集体会议上,他也会走火入魔,忽略所有人,自己想自己心事。他的烦心事显而易见,他的胸有成竹过了头。河水抽干后已经搜过一遍了,但老沈还不死心。他一个人蹲在码头上,到晚上还坐在那里思量。张惠告诉我,老沈坐的位置,正是陆杏根活着时坐在那里钓鱼的地方。

张惠的话,让我看到黄昏的时候,陆杏根貌似淡定,其实满腹心事。现在烟头闪动之下,是老沈的脸一明一暗,心事重重。他的思量是走神的。那样的思量,我甚至觉得其实与案件无关。

张惠找我,带来了孙峰召集大家聚会的消息。张惠说聚会的时候我本来不想去。但说到了孙峰,我就来了劲道。来了劲道不是因为孙峰,而是老沈。

同类推荐
  • 散文(2016年第7期)

    散文(2016年第7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笑话故事

    笑话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神秘故事

    神秘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故事会(2016年7月下)

    故事会(2016年7月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有着让人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有恒久的趣味。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故事会(2018年6月上)

    故事会(2018年6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热门推荐
  • 千戒

    千戒

    魑魅魍魉本是心中之魔,琴瑟琵琶不过一时贪望,人们向往着美好的生活,为此甘愿做一些不太美好的事情。
  • 思路决定出路的24堂课

    思路决定出路的24堂课

    有什么样的思路,就会有什么样的出路,即思路决定出路。对于普通人,思路决定自己一个人和一家人的出路。对于领导人,思路则决定一个组织、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出路。任何的成功都是起因于一个思路,任何的失败也都是起因于一个思路。好思路成就你一生,坏思路毁掉你的一生。所以说思路就是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人与人之间根本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因为思路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所以导致了人生的出路不同。成功人士与普通人的区别在于:思考模式的不同。任何一件事情的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过程和方法,更有一个正确的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结果改变人生。思想有多远你就能够走多远!
  • 绝地反击

    绝地反击

    靠近渤海岸的台阳市,是一座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城市,老城市的建筑遗留得不多了,大都是新型的现代化建筑。初秋,台阳市银行三十九岁的行长董浩驾车行驶在通往山区的高速公路上。副驾驶座位上坐着他的女儿媛媛。媛媛手里捧着一束鲜花睡着了,董浩停下车来为女儿关上车窗。而与此同时,台阳市银行副行长刘洋的母亲抱着整齐的衣服走进儿子的卧室,叫醒刘洋,告诉他这是要换的衣服,早点放在餐桌上,然后出门,为儿子的汽车掸拭尘土,又把脚垫拿出来拍打。邻居路过搭话,说她没白辛苦,培养了个副行长。刘母显摆地伸出手说,前年给我买了个红宝石的戒指,今年又买了个钻石的,还说是多少克拉?一百克拉吧!
  • 从侠岚开始

    从侠岚开始

    因车祸而死去的十五岁少年祖越穿越到《侠岚》世界,靠着系统的力量成为玖宫岭史上第一位五行俱全属性侠岚,习得五行之炁。后为战胜万零之王,前往《铠甲勇士》取得五行光影石之力练得五行合一,化身光之帝皇侠。而当他以近乎同归于尽的方式消灭穷奇后,一个又一个的前辈穿越者出现在了他面前,直到这时,祖越才发现自己穿越的原因或许绝非意外......目前已穿越过的世界:《侠岚1~4季》→《铠甲勇士之光影传奇》→《侠岚5~6季》→《成龙历险记》→《神兵小将》→《铠甲勇士刑天》→《风语咒》→《画江湖之侠岚(最终卷)》
  • 神秘百慕大

    神秘百慕大

    关于百慕大的离奇传说很多,全世界都注视着这一海域的每一桩事件,失踪事件都有一个特殊规律:飞机和轮船迷航,呼救,然后迅速消失,连残骸都找不到。为了探索其中的奥秘,从20世纪50年代起,许多科学家就付出全力以解开20世纪自然界这个最大的疑团。但种种研究始终在机械的故障、粗心的驾驶、雷击、风暴、海啸等假说上回转,虽费尽心机,却无法自网其说。
  • 极品农夫

    极品农夫

    很多人出去打工,村里剩下那么多的女人,小农民张小武左右逢源,一边当村官,一边赚大钱……大牛临走之时,还特意叮嘱张小武代为照顾他们娘仨,说是孩子要读书要吃要喝,地里一年到头刨不出几个钱养不活这四张嘴,没办法只好出去打工,她们娘仨就拜托他照顾了,还告诉他,等以后哥在外面混好了,指定带你去。
  • 夫君有喜

    夫君有喜

    某天少帅食欲不振,大夫前来问诊吓了一哆嗦:“少……少帅,您这乃是喜脉啊!”某人拍桌而起:“本少帅乃是男子,何来的喜脉?!”夜里,一道黑影潜进某人房中,对其威逼利诱:“乖乖生下孩子,不然江南十三城再无慕府。”某人怒:“傅凉城,请你要点脸可成?”
  • 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

    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

    《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内容简介:每一天,人们都在尝试着说服别人:想让爱人温柔宽容,想让孩子听话懂事,想让邻居通情达理。每一天,我们都在面对说服的挑战。这种挑战,既针对一个人的口才,更针对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和博弈手段。怎样才能让别人听从我们的意见?这一问题的答案在《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中得到揭晓。《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为你揭示说服他人的策略,给你掌控人心的力量。
  • 雪球专刊第029期:你跑赢指数了吗

    雪球专刊第029期:你跑赢指数了吗

    资的风险主要不是来源于融资本身,而是来源于投资者融资标的选择和融资仓位的控制。个人通过数据风险模型分析,融资超过50%风险就比较难以控制了;超过一倍的杠杆,那就是将自己置于风险之中了。所以关于融资,个人的建议是能不融就不融,如果实在想融资,建议不要超过账户资金的30%,平时可以按20%为上限进行操作。这样融资操作就相当于一个适当负债经营,绝不能过度使用杠杆。
  • 陨星之纪

    陨星之纪

    不怎么会写文案感觉写不怎么清楚总之就是一个小孩慢慢成长的故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