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8800000010

第10章 以和为贵,团结友爱(2)

曾国藩曾把治学为人之道概括为八个字,即“八德”,列于首位的就是“勤”,他认为勤字最为重要。所以每当他同时谈论几个字时,总是将“勤”字放于首位,如“勤廉”“勤慎”等。后来他写居官三箴,为“勤”字写了四句注解:“手眼俱到,心力交瘁,困知勉行,夜以继日。”这四句话言简意赅,是他自己一生勤奋的真实写照。

曾国藩出身于普通农家,曾氏近百年未出过高官显贵,如曾国藩所说:“吾曾氏家世微薄,自明以来,无以学业发明者。”曾国藩自己也非绝顶聪明,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功勋,可以说全是“勤”字所致。这与其勤俭的家风有密切关系,但同时也是曾国藩自身修炼的结果。

在所有能促人成功的要素中,“勤”字是必备的,同时又是可以不受先天条件制约的。人们常说“勤能补拙”“天才出于勤奋”。曾国藩说,居官应以“勤恕廉明”四字为本。其中“明”字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而其余三字则可由学习而至。“勤”字是实践所有事业的根本和前提,所以尤为重要。

曾国藩治学,认为除“勤”之外别无他法,勤奋方能有恒,才能点点滴滴,坚持不懈。他从青年起便养成了每天读书的习惯,即使从军之后仍旧不改。他教导属下将士说:“勤”字之义,在于平日勤加训练,勤于治事,稍有余暇,则读书不辍。曾国藩统领湘淮两军,全权处理攻打太平军、捻军事务,并主管江南数省军政。担任如此繁重的职务,他每天仍能利用闲暇时间读书、写字。奏牍、书信、批文,几乎都是他亲手所写或删订。他写家书,恐怕也是古往今来最多的。据现在出版的最权威的《曾国藩全集》统计,从1840年至1871年的三十二年间,他共写了一千四百七十五封家书,约一百一十万字。最多的一年是1861年,共二百三十五封。据说,他真正写过的家书,高于这数倍。只是由于战乱流离,损失太多罢了。他自从向倭仁学习写日记后,几乎从未中断。他的日记也有几种,如《过隙影》《茶余偶谈》《求阙斋日记》等,仅留传下来的就有一百万字之多。他所写的奏章、批牍更加不可胜数。这种好学习惯,至老弥笃。在去世前的一年中,他作诗数首、文章十多篇。其中《〈湖南文征〉序》《重刻〈茗柯文编〉序》,述古今以来文章源流,见解精辟,是不朽的传世佳作。在去世前一个月,他还为湘军后期的名将刘松山写墓志铭,但因病发而未能完稿。

曾国藩办事勤奋,在他任直隶总督时表现得最为突出。同治七年(1868)年末,他进京面圣,这是他自离京后第一次回京,前后已十几年。当时直隶虽是京畿重地,吏治腐败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官员疲玩,讼案堆积如山,民怨沸腾。所以,曾国藩一上任,就拿整顿吏治开刀。吴桥知县王恩照、曲阳知县万方泰、永年知县王庶曾、迁安知县周培锦、冀州知州宋炳文、保安知州李作棠、前怀安知县谷洪德等人性情疏懒,不理讼狱,曾国藩一律奏请革职,大刀阔斧地进行整饬,吏治民风,为之一振。

在直隶总督任上,曾国藩最费心的就是处理积案。据吴汝纶记载:曾国藩办理积讼,从同治八年(1869)四月起到十一月止,结销新旧各案四万零一百九十一起;从同治八年(1869)十二月起到同治十年(1871)十月止,连同闰月,共二十四个月,又结案九万零一百五十五起。其勤奋程度,实在令人瞠目。在他的领导下,直隶吏治迅速改观。清廷称许曾国藩“办事认真,干吏治民风,实心整顿,力挽敝习”。

从曾国藩一生做事风格可知,“勤”字是他成功的主要秘诀。其实,这是一个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因此也谈不上秘诀,关键是有没有这种毅力坚持下去。

曾国藩告诫部下时最常用的就是勤字。他说勤奋之道,“精力虽只八分,却要用到十分;权势虽有十分,只可使出五分”。勤没有限制,越勤越好。勤字不仅可以积少成多,还可激励士气,振作精神。

曾国藩把勤字的表现归纳为五到:“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身到者,如作吏则亲验命盗案,亲查乡里,治军则亲巡营垒,亲冒矢石,是也;心到者,凡事苦心剖析大条理、小条理、始条理、终条理,先要擘得开,后要括得拢,是也;眼到者,著意看人,认真看公牍,是也;手到者,于人之长短,事之关键,随笔写记,以备遗忘,是也;口到者,于使人之事,惊众之辞,既有公文,又不惮再苦口叮咛,是也。”后来,他又总结出了三勤:刻刻教督,是曰口勤;处处查察,是曰脚勤;事事体恤,是曰心勤。这“五到三勤”是曾国藩对勤字的深刻体验并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纵观他一生居官从政,无论办什么事情,“五到三勤”都有充分体现。

曾国藩四大弟子之一的吴汝纶经常伴随其左右,隔日就拜见一次。后来,吴汝纶出任知州,曾国藩教诲他说,居官之法不外“勤慎”二字,“勤”字以亲理细事为先。曾国藩自己事必躬亲,从而保证了每件事都能保质保量完成,很少有疏失。而李鸿章则与之不同,李鸿章告诫吴汝纶,为官不必亲理小事。吴汝纶比较二人优长,还是觉得曾国藩说得更有道理,决定以他为榜样,但做了几天就受不了。其中劳心劳力,实非一般人所能承受。因此他对曾国藩更加佩服。

恰当处理内部矛盾

曾国藩坚决不越君臣的名分,因此奠定了他在“中兴名臣”中的首脑地位。但是,随着湘军的发展,局面越做越大,湘军内部的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一些羽翼丰满者争求自立门户,而清廷巴不得湘军内部出现矛盾,好方便驾驭。曾国藩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既要保持湘军的整体团结,又要满足部属的部分愿望。怎样协调,这对曾国藩来说是一个难题。

湘军集团作为一个军事政治集团,是由思想相通、利害相关、地域相同、社会关系相近的人,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和封建时期其他士大夫政治派别一样,其并无组织条规,更谈不上组织纪律。曾国藩成为这个集团的最高首领,只是由于他既是湘军的创建者,又是当时所有成员中地位最高、声望最重的人,而其他成员,大部分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这就是说,首领与成员,成员与集团之间,完全是靠个人感情、道义和一时利害关系而集合在一起,这自然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力。

正是由于这一点,早在1853年与1854年之交,王錱就因为要发展个人势力与曾国藩大闹矛盾,终至公开决裂。不过,当时王錱地位低下、力量单薄,这一分裂没有产生多大影响,也没有产生严重后果,湘军集团仍然保持着一体性。

十年后的情况就大不同了。湘军集团中督抚大帅纷出并立,与曾国藩官位相近者十余人。这就是说,湘军集团已由之前一个司令部、一个中心的格局,变为真正的多中心。这虽然促进了湘军的发展,但多中心的通病,即内部矛盾加剧,甚至公开分裂,也将不可避免。这些大头目气质互异,与曾氏集团的关系,也有深浅亲疏之别。如阎敬铭与胡林翼虽有知己之情、保举之恩,但胡林翼一死,此情就不复存在。而山东距湘军集团势力范围遥远,彼此并无密切的利害关系,所以他在任山东巡抚后,实际上就脱离了团体,向朝廷靠拢。为此,他在奏折中称赞僧格林沁“不宜专用南勇,启轻视朝廷之渐”的主张,是“老成谋国,瞻言百里”,并且表明:“自古名将,北人为多,臣北人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各有辖区,各有部队,所处环境局势又各不相同。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的演变,湘军集团各督抚,势必利害不能一致,甚至相互冲突,从而导致各行其是,乃至明争暗斗。清廷虽然要依靠湘军去镇压太平天国,但对湘军集团的急速膨胀壮大,也不能不抱着忧虑的态度。湘军集团的裂痕,正为清廷分而治之,甚至促其公开分裂,提供了可乘之机。

正是从这一愿望出发,当江西巡抚沈葆桢与曾国藩争饷时,清廷就大力支持沈葆桢,不顾曾国藩的反对和现实困难批准了沈葆桢的截饷请求。

沈葆桢,字幼丹,福建侯官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林则徐的女婿。咸丰五年(1855),沈葆桢入了曾国藩的幕府,担任营务处的会办,也就是协助曾国藩管理营务。沈葆桢这个人很有才干,曾国藩对他十分赏识,因而屡屡向朝廷保荐他,称他可大用。曾国藩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后,又保奏沈葆桢担任了江西巡抚,使得沈葆桢由一个五品的知府,成了从二品的封疆大吏。可以说,沈葆桢是曾国藩一手提拔起来的。

江西向来是湘军的重要饷地,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时,曾先后奏请将江西的漕折、厘金等项全部提取充作军饷。曾国藩保奏沈葆桢为江西巡抚,自然也是基于保证江西对湘军军饷供应的考虑。然而沈葆桢就任江西巡抚之后,太平军大举进攻江西,而此时湘军的主力都去进攻金陵了,无力顾及江西。于是,沈葆桢便在江西建立了一支自己的部队,并调席宝田、江忠义、周宽世等部清军到江西参加防卫。由于江西军队的扩增也需要大笔的军饷开支,沈葆桢便上奏朝廷,希望能停止江西供应湘军军饷的义务,朝廷很快就批准了沈葆桢的请求。于是,沈葆桢便首先截留了供应雨花台大营的江西漕折银五万两,接着又截留了九江洋关税三万两,不久沈葆桢又奏请截留江西省的全部厘金。

沈葆桢这样做,固然有其理由,但对于已经处于困境中的曾同藩和湘军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当时不少人很生沈葆桢的气,提出来要弹劾他。曾国藩多方考虑,拒绝了这个建议。对于偏袒沈葆桢的户部,他也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当沈葆桢奏请截留江西全部厘金的时候,曾国藩给朝廷上了一个折子,在奏折中说:

微臣统军太多,月需额饷五十余万。前此江西厘金稍旺,合各处入款约可发饷六成,今年则仅发四成;而江西抚臣(指沈葆桢)所统各军之饷,均发至八成以上。臣军欠饷十六、七个月不等,而江西各军欠饷不及五月。即以民困而论,皖南及江宁各属市,人肉以相食,或数十里野无耕种,村无炊烟,江西亦尚不至此。……今苏浙之省会已克,金陵之长围已合,谕者辄谓大功指日可成,元恶指日可毙……

抑臣又闻同僚交际之道,不外二端:曰分,曰情。巡抚应归总督节制,见诸会典,载诸坐名敕书。……数百年之成宪,臣不得而辞,沈葆桢亦不得而违分也。军事危急之际,同寅患难相恤,有无相济,情也。

江西为两江辖境,沈葆桢属曾国藩节制,因而与曾国藩争饷,确实是既违分又违情的。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便将江西厘金一分为二,曾国藩、沈葆桢各得一半;同时,又将另外一笔五十万两的款项给了曾国藩。此外,为了保证湘军的围城粮饷,朝廷又给湘军划拨了淮北盐厘每月八万两,安徽、河南等省士绅捐款数十万两,以及从湖南拨来的一批粮食。这些钱粮大大地缓解了湘军的困难。于是一场纷争,由于曾国藩的冷静与克制,最终圆满解决。

争取得到上级的支持

官场冲突,有一个“第三者”至关重要,这就是冲突双方的上级。上级才是真正的裁判。谁能争取到上级的理解与支持,谁自然也就占据了上风。

胜保,字克斋,苏完瓜尔佳氏,满洲镶白旗人,道光二十年(1840)举人,历任顺天府教授、赞善、侍讲、祭酒、光禄寺卿、内阁学士。太平军攻占金陵后,胜保被清政府派赴江南,任江北大营帮办军务大臣,不久奉命尾随太平军北伐军北上河北等地,于是自成一军。咸丰六年(1856),胜保奉咸丰帝之命,前往河南办理防务,赴淮北镇压捻军。咸丰八年(1858),胜保奉命帮办安徽军务。咸丰十年(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胜保在八里桥之战中负了伤。咸丰皇帝对其十分赏识,命令他节制八旗禁军及各路勤王之师。随后在祺祥政变中,重兵在手的胜保又立下了汗马功劳,得到了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的重用,升为镶黄旗满洲都统兼正蓝旗护军都统。其后胜保再次奉命南下,镇压捻军起义。

胜保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且野心勃勃的人,谁都不放在眼里。慈禧太后在祺祥政变以后,采取了重用曾国藩等汉人官员的政策,命曾国藩节制四省,并给曾国藩加了协办大学士之衔,这就引起了胜保的不满。他对慈禧太后说:“我朝自列圣以来,从不以重柄尽付汉臣,具有深意,不可不深思熟虑。”其实胜保此举,只能说明他的政治目光短浅。在当时的情况下,满族贵族已经彻底腐败,重用汉人已势在必行,因而慈禧太后并没有理他。胜保却看不出这一点,反而更加愤愤不平,一心要跟曾国藩的湘军集团争个高低。双方终于因为争夺对安徽的控制,而爆发了冲突。

同类推荐
  • 一眼看透人心

    一眼看透人心

    本书内容涉及广泛,从人的外在形象,生活习惯,穿着喜好等多个方面进行观察,从而看透人的内心世界。读完此书,读者会从中学到很多看人技巧,这些识人技巧,将如清亮的河水,洗亮你的眼睛,使你具有一双雪亮的、能一眼看透人内心深处的眼睛,为广大的读者朋友在识别人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 礼仪金说:国际礼仪

    礼仪金说:国际礼仪

    为了使走出国门的人员获得必要的国际礼仪知识,金正昆教授特此编写了本书,系统地总结了现代国际交往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礼仪规范。既注重现代国际礼仪的基本原则,又兼顾大众出国交往活动的具体性、事务性特点。本书主要分为以下两大部分:其一,介绍出国手续的办理,以及与出国有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礼仪知识。其二,分国别地介绍了世界主要几个国家的不同礼仪与习俗。希望本书能够成为读者走出国门的指南,并且能够在实践中真正做到“以礼待人”
  • 阳光灿烂的日子(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阳光灿烂的日子(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 人生,你可以掌控:李开复给年轻人的100条人生建议

    人生,你可以掌控:李开复给年轻人的100条人生建议

    陈赓拓编著的《人生你可以掌控(李开复给年轻人的100条人生建议)》是介绍李开复52年人生智慧的沉淀,25年职场经验的积累。贴近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择业、创业、学习、生活、选择……真实的案例+人性化的建议,李开复教你经营适合自己的丰富人生!《人生你可以掌控(李开复给年轻人的100条人生建议)》整理了李开复在不同公共场合的观点言论,包括他对自信与谦虚、兴趣与天赋、思考、挫折、 创新、事业与机会、选择的智慧、价值等的理解与感悟,总结为李开复给年轻人的100条人生建议,具有深刻的感染力和启发性,从而使年轻人更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对于年轻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我奋斗,我晋职

    我奋斗,我晋职

    做好规划,勤用脑善用脑,努力奋斗,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你就是那匹千里马!你是否还身处象牙塔,正为人生的下一站做准备?你是否已成为职场中人,却不知如何应对激烈的职场竞争?你是否正在疑惑你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这都源于你还没有很好地进行角色转变,你还不够职业!
热门推荐
  • 寄小读者(冰心三部曲)

    寄小读者(冰心三部曲)

    《寄小读者》是冰心重要的代表作品,冰心女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冰心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 七弦音后:极品纨绔大小姐

    七弦音后:极品纨绔大小姐

    她是金牌榜排名第一的杀手,一朝穿越成为国公府纨绔千金。没有一心致她于死地的后妈,没有萧蔷起怨的嫡庶兄弟,没有因她是废柴而百般刁难的姐妹,只有待她如掌上名珠的祖父母和几位婶婶、姑姑。她横行霸道,无人敢惹;她琴艺无双,可吸引的却尽是禽兽……国公爷有命:“想嫁哪个男人?抢过来就是了!”
  • 快穿系统世界之中只因有你

    快穿系统世界之中只因有你

    (1v1甜宠)穿越成皇权争斗尔虞我诈中被人蹂虐骗身骗心的替身,之后踩踏渣男坐拥天下美男?淡远勾了勾唇角,不,她喜欢玩更大的。穿越成初恋失意父母双亡后无依无靠沦落底层的孤女,之后逆袭崛起走上人生巅峰?淡远摸了摸下巴,不,她喜欢走不寻常。穿越成二次元世界里身体羸弱性格孤僻被排挤的少年,之后打脸人渣被万千少女爱?淡远眨了眨眼睛,不,她喜欢扑倒男神。世界之中,轮回百态。天地浩瀚,道法万千。冉冉众生皆映入眼帘,浅笑。她有一双古潭般幽深的眸子。.——企鹅群号:1012402885(要来调戏我嘛……)
  • 崛起之影视系统

    崛起之影视系统

    这是一款可以穿越电影世界的系统,主角会一步一步逐渐从弱变强。
  • 社会卷(文摘小说精品)

    社会卷(文摘小说精品)

    这是读者俱乐部主编的一套书籍,里面包含青春、情感、家庭、校园、情境、师生、社会、父母、智慧等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它们的意义,是一本伴随人生的书籍,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系。
  • 倾骨颜,一代妖后

    倾骨颜,一代妖后

    新文开更:http://m.wkkk.net/a/1115455/皇上,臣妾要出嫁!他冷峻,狂野,又学富五车,有着万千世界集于一身的包容和冷漠;初见她时,她是他的徒儿,他教她下棋,教她写字,教她许多人生的哲理,她聪慧,活泼,俏皮却又风华绝代‘遇上她时,一股妖异的风吹遍了全身,只一眼,他便定在她的心里了,宿命般的纠缠,她此生,怎也逃不脱他,可是,她始终不知他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亦不知,他为了娶她,费尽了怎样的心血和磨难,一生一世只一双人,他不负她,她亦不负他,与他子孙绵延,生生不息。深宫之中,她的容颜亦是在改变,从清纯无辜到妖异美艳,许是命运的错,又许是前世的劫,他与她,总是波折不断,又或许她心有所遗憾,因为那个已经失掉了的孩子,从此生生世世,与他纠结不断。
  • 这样的青春刚刚好

    这样的青春刚刚好

    这本书将带领读者进入一个与众不同的初中生活,女主角活泼开朗性格直爽她的初中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嫁作商人妇

    皇上大赦天下,庚家的三少爷也从北方大营放了回来,但庚家可不比从前风光。秀荷她爹却觉得捡到了宝,非要把秀荷和他凑一对。秀荷就像小时候一样躲着庚武,就算后来大红喜烛下四目相对,她也还是不肯说喜欢,可惜这一回却让老头押中了……没想到成亲后的庚武,不仅生意风声鹊起,对她的疼宠更是突破天际。
  • 执剑凌霄

    执剑凌霄

    新书《万域龙尊》已经发布,欢迎新老读者前来品读。凌霄大陆,万族林立;四境之内,武道为尊!强者一怒,伏尸百万。封皇武帝更能俯瞰天地,抬手之间星辰崩碎,谈笑之间强敌灰飞烟灭!天骄林凡,身怀不朽使命,自东洲而来……在这天骄横溢的时代,且看他如何一步一步,踏上那九重天,封皇成帝,成就不朽伟业!傲立虚空,林凡眼中精芒爆射,长剑出鞘,寒芒闪烁:“你要战——那便战!”
  • 极品逍遥大少爷

    极品逍遥大少爷

    什么?老婆反悔想退婚?居然还被杂碎盯上了?小爷都没得手,你们算哪根葱?三拳两脚,全部打跑。抱着瑟瑟发抖的美女老婆,苏驰邪恶一笑,看我怎么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