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8300000004

第4章 三个灯塔看守员

从麦哲伦海峡航行的船只,最忙碌的要属夏季了,即从年前的11月初到第二年的3月份。这个时期气候较温和,虽然避免不了惊涛骇浪的袭击,但大多稍纵即逝。所以不少汽船和帆船都愿意冒险绕行合恩角。通过拉美尔海峡或司达登岛的船只虽然很正常,但这个季节的漫长航行仍然枯燥无味。自从航海测绘技术完善以后,麦哲伦海峡的危险减少了,经过这里的船只就愈来愈少了。

虽然枯燥成了看守灯塔人员的主要部分,但对于他们这些忙碌惯了的老水手们来说,也还没有立刻感觉到。他们不是那种等时间熬日子的人,除了守灯塔以外,他们一有空闲就检查设备和各种仪器,看它们的性能是否正常,油料是否充足。另外,他们还时刻注视着爱尔高湾的人员,要经常步行去桑裘安角或塞弗拉尔角,但最多不超过三、四里路。

他们每天在灯塔日记上都要详细记录:什么国家、什么型号的船只从这里经过,是否鸣炮打招呼。船只经过时,潮水多高,风力多大,风向何方,是否有风暴雨雪天气,晴雨表的数字等等都要登记清楚,以备绘制海面气象图表。

三位守灯塔人员全是阿根廷人,法司奎士担任看守长,年纪47岁。他身材高大,体格强健,精力旺盛,遇事果断,一生经历无数危险,但都化险为夷。他具有一切水手的优秀品质,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他被推为看守长是理所当然的事。虽然他在海军里始终做大副,但离职时却受到人们的尊敬。当他请求退役到司达登岛上任职时,海军当局当即就同意了。

菲力普和毛理斯都是水手出身,菲力普40岁,毛理斯37岁。由于法司奎士和他们二人的家庭熟悉,就向政府推荐他们。三个人中,只有毛理斯结了婚,但没有孩子,他妻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宿舍里工作,三个月后,他们就可以见面了。

三个月后,他们三人将乘上信报舰圣费号返回。将有三位新的守塔人员来到司达登岛上替换他们。

当他们第二次来岛上值班的时候,将是6、7、8三个月,正好是寒冬季节。虽然他们第一次留守时没有吃太多的苦,但第二次返岛时,可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了,对于这一点,他们并不觉得害怕,因为他们以前有过这种生活体验。

从12月10日开始,他们三人的工作计划都已安排妥当。每天晚上都有一人驻守了望室看守灯塔,另外二人休息。白天,守塔的人回宿舍休息,另外二人则检查各种机件,以防损坏,确保夜晚照明。

每隔一段时间,留一人守塔,法司奎士则带另一名伙伴爱尔高湾到海边去走一趟,有时步行,有时则乘小船去。乘小船去时要提防东风,由于这一带有山岭保护,则很少受到东风的袭击。

信报舰走后的几天里,一切都很正常。天气暖和,气温升高,有时高达零上10℃左右。陆上时有微风,白天和晚上的风向交替变换,非常自然舒适。

天气温暖时,草木也开始发芽了,小院附近一片淡绿。在南极棒树嫩绿的叶子下面躺着也挺开心。潮水涨上海岸,苔藓就会把岩石铺满,这就是夏季时的季节,而南美大陆的顶点此时还没有到夏季呢。

有一天傍晚,法司奎士、菲力普和毛理斯三人在灯塔四周月台上谈话。

法司奎士装好一袋烟后,问道:“两位老弟,这种生活还习惯吧?你们觉得有意思吗?”

“当然喽!”菲力普回答。

“确实很好!”毛理斯跟着说,“三个月很快就会过去。”

“真的,老弟,三个月就像满帆的船出海一样,转眼就过去了。”“今天还没有一条船过来呢。”菲力普说。

“船一定会过来的,菲力普,”法司奎士一面说,一面举起望远镜向远处看,“如果没有船来享受这岛上的灯塔,实在是太遗憾了!”

“何况我们的灯塔还是新建的呢!”毛理斯说。

“你说得对,老弟,”法司奎士回答,“许多船长还不知道这儿有灯光,若知道,一定不会错过观看机会的。还有的知道这儿有灯塔,但搞不清楚是否夜里一直亮着。”

“等到圣费号信报舰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后,大家就会都知道啦。”菲力普说。

“是的,老弟,”法司奎士说,“等拉法雅舰长报告出来之后,当局就会把这个消息向航海界传播出去。”

“最多再过一个星期就能到达,”法司奎士说,“这几天天气将特好,海上又没有风浪,船张满帆,再加上引擎,一小时走十海里没有问题。”

“现在估计已开过麦哲伦海峡绕过处女角了。”菲力普说。

“当然,老弟,”法司奎士说,“这个时候,它正沿着巴塔哥尼亚海岸向前行驶着。”

难怪人们念念不忘信报舰圣费号,它像故乡的土一样,人们一旦离开了它,心中始终还会眷恋着它。

“你今天钓鱼还很开心吗?”法司奎士问菲力普。

“很开心,我一共钓到几十条鱼,还空手捉到一只鳖。”

“很不错呀,”法司奎士叫道,“你安心钓好了,钓得越多越好,至少我们可以节省储存的肉。至于蔬菜……”

“我去了榉树林,”毛理斯说,“挖到一些菜根,让我给你烧一盆好菜。”

“太好了,”法司奎士说,“罐头吃得太多不好,还是吃新鲜的较好。”

“弄一块骆鹿腿什么的倒也挺好,”法司奎士回答,“鹿肉吃下肚,还挺舒服的,只要有野兽露面,我们就不要放过它。但要记住,别离院子太远,因为当附近海角如果发生什么事情时,也许可以应付一下。”

“如果一头漂亮的骆鹿走进了枪击的距离呢?”毛理斯说。

“即使两三倍的距离我也没话说,”法司奎士说,“可是骆鹿野性很强,不容易接近,在棒树林或院子附近是不容易发现的。”

自从灯塔工程动工以来,就没有一头野兽在爱尔高湾附近出现过。圣费号的上尉也是个打猎高手,曾几次想打到一只骆鹿,都没有能够实现。如果上尉能够爬过高山,越过巴莱港,抵达司达登岛的另一端,也许他的运气会好些。可是在西部那一带岛上跋涉起来非常困难,他们都还没有踏上过那片土地。

12月16日夜里,当毛理斯在了望室值班时,发现东面海上有一束灯光,距离有五六里远。这显然是一条船,还是灯塔完工后的第一条船。

此时正值上半夜,那两个伙伴还没有睡觉,毛理斯立即去叫他们。

法司奎士和菲力普跟着毛理斯一齐来到窗口,拿着望远镜向外看。

“是白灯。”法司奎士说。

“地位灯是绿灯或者红灯。”菲力普说。

“地位灯分别颜色,点在左舷和右舷。”

“还是白灯,”法司奎士说,“这是条汽船,正向岛上开来。”

这的确是一条汽船。令三个灯塔人员迷惑的是:它是想进入拉美尔海峡呢?还是准备向南开去呢?

三人看见它逐渐向岛靠近,半小时后,已经能看清它的路线了。

这条船是向拉美尔海峡开去的,位于灯塔的右边,在南——西南的方位上。当它驶进圣剑恩角时,人们可以看见船上的红灯,接着就消失在黑暗中。

“这可是第一条路过天边灯塔的船呀!”菲力普叫道。

“决不会是最后一条。”法司奎士向他保证。

第二天上午,菲力普又看见一条大帆船在天边出现。此时,东南风把雾吹得一干二净,十里以内的船只都可以看见。

菲力普把另外二人叫来,共同走上灯塔月台,刚才那条船还可以望得见,在爱尔高湾右面,介于地爱果角和赛弗拉尔角之间。

那条船正高速行驶着,速度达十二三海里以上。由于它正向司达登岛驶来,现在还说不清楚它要经过岛的北面还是南面。

水手们总是喜欢谈论这类问题,他们三人在这些无谓的问题上争执起来。结果证明毛理斯的预见是正确的,帆船没有向峡口开来。船在快靠岸的时候,掉头行驶了,目的是为了躲避风浪,多停留一会儿。

这是一艘载重达1800吨的大三桅船,是美国制造的,速度很快。

“这艘大船一定是纽英兰船坞制造的。”法司奎士叫道。

“它会向我们报数吗?”毛理斯问。

“报数也是应该的。”看守长说。

当那条船绕过赛弗拉尔角时,报起数来了,旗子在桅杆上迅速升了起来,看守长查出了这些信号。

它是从美国纽英兰的波司顿港开来的。

三个守塔人员把阿根廷国旗从避雷针的桅杆上升了起来,算是回礼。

他们一直等到大船在岛的南面威伯司特角山岭后面消失后才回屋去。

“祝蒙坦克号一路顺风!”法司奎士说。

以后的几天,岛上又显得很荒凉。只是在东边10里外的地方,偶尔可以看见一两只帆船经过,这些船只都是从这里到南极去捕鱼的。

他们看见了几只海豚正向太平洋游去。

一直到12月20日之前都没有什么事情发生。这时天气开始发生变化,风向由西北转为西南。下了几场大雨,有时还夹着冰雹。

21日早晨,菲力普看见树林里好像有什么动物。

他看了一会儿,就进屋去取望远镜。他从镜中发现一头骆鹿,长得非常漂亮。

法司奎士和毛理斯也被招呼出来,站到平坡上。

三人都同意去追赶。如果能打到这条骆鹿,大家可以吃到不少新鲜肉,换一换口味。

毛理斯设法到骆鹿后面去追赶,手里拿着枪,把它向港湾这边追赶,菲力普则在湾口等候。

“要小心!老弟,”法司奎士警告他们说,“这些动物的耳朵特灵,只要一嗅到人的气味,就会很快溜掉,你懂吗?”

“知道。”毛理斯答道。

法司奎士和菲力普站在平坡上,从望远镜里看到骆鹿还没有动,他们关切注视着毛理斯的行动。

毛理斯轻轻地向林子走去。正好树林遮掩着身体,他完全可以走近骆鹿背后,把它向湾口赶。

他的伙伴一直看他走到林子前,然后消失掉。

半个小时过去了,骆鹿仍没有动,毛理斯也没有放枪。

法司奎士和菲力普都在静静地等待这一声枪响后的奇观。

一直没有听到枪响。骆鹿也没有逃走,相反躺在了岩石上,浑身像瘫了一样。

与此同时他们发现毛理斯冲向了骆鹿。那鹿还是躺着不动,当他伸手摸时,那鹿却猛然站了起来。

毛理斯向伙伴作了一个手势,示意他们过来追。

“怎么回事?”法司奎士说,“走,菲力普。”

二人下了平坡,向树林跑去。仅十分钟就到了。

“骆鹿呢?”法司奎士问。

“在这儿呢。”毛理斯说。

“是不是死了?”菲力普问。

“死了。”毛理斯说。

“太老了吧?”法司奎士问。

“不是,是受伤。”

“受伤?”

“是的,是肋下中了弹。”

“子弹!”法司奎士说。

“骆鹿是中了子弹后,负伤跑到这儿的。”

“难道岛上有猎人?”法司奎士说。

这时,他用眼光扫视了一下四周。

同类推荐
  •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讲述了李宗仁深明大义,1965年幡然从海外回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欢迎和厚待。1966年3月,李宗仁先生的夫人郭德洁女士因病去世后,一位年仅27岁的护士毅然与李宗仁先生结为伉俪。75岁的李宗仁,于是开始了他生命最后三年的不寻常的新生活。胡友松孤儿出身,经历颇富传奇色彩,与李宗仁结婚后,独特的性格得到了展示;李宗仁数十年戎马生涯,政海沧桑,老有所安,性格“返朴归真”,这一结夫妇的生活颇具斑斓色彩。李宗仁与胡友松婚后不久,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神州,周恩来总理对李宗仁夫妇十分关心,多方设法保护令李氏夫妇大为感激,临终时李宗仁给毛泽东和周恩来写了被称为“历史性文件”的遗书。
  • 白丝巾

    白丝巾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深牢大狱

    深牢大狱

    延续了海岩以往小说畅销的所有元素,塑造了一个在苦难的历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在这本书中,残酷的现实与美丽的向往、丑恶的犯罪与绝美的爱情依然相伴相生,小说中三个女性对爱情绝然不同的态度令人扼腕叹息——爱,毁灭着爱;爱,也创造着爱…… 海岩最新力作,“我要讲的这段生活,是关于一个人的命运,命运无常啊!是适于年轻人的爱情,年轻的爱情总是美丽多姿!没有爱情的故事,还叫故事吗?”
  • 云边有个小卖部

    云边有个小卖部

    张嘉佳全新作品。畅销千万现象级作品《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后,暌违五年,写给离开我们的人,写给陪伴我们的人,写给每个人心中的山和海。希望和悲伤,都是一缕光。总有一天,我们会再相遇。
  • 都是幻

    都是幻

    《都是幻》收《梅魂幻》和《写真幻》两篇作品,《梅魂幻》六回,叙孽龙投胎而生的南斌,梦幻中娶十二位梅花宫主事,颇有寓意。《写真幻》六回,叙池上锦和画中美人燕飞飞的情恋故事。两篇作品,类似才子佳人小说,但又以幻梦的寄寓而异其趣旨,是清初不多见的优秀作品。
热门推荐
  • 遍地烽烟话当年

    遍地烽烟话当年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为华北腹地、西北和中原战场依托的山西,成为国共双方激烈争夺的地区,大小战役不断。1945年8月30日,日本投降后仅仅半个月,毛泽东到重庆参加国共和谈才两天,晋东南就爆发了上党战役,事实上拉开了后来三年内战的序幕。只是,那时的人们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和对国共和谈抱有极大的希望之中,没有重视这段“插曲”罢了。当时,国内最具影响的大公报还没有北上复员,因而鲜有山西报道。1945年底,大公报天津版及北平办事处相继恢复,并且开始派记者到山西采访,才有了自己的独家报道,直至1949年初平津解放,大公报天津版停刊。
  • 明星恋爱物语之欣然相印

    明星恋爱物语之欣然相印

    如果爱你的代价是与全世界为敌,就算是孤军奋战,我也定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段博然在我的世界里,有两种人是绝对死刑犯:第三者和出轨人。——孟可欣
  • 母亲(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母亲(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快乐故事

    快乐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混俗颐生录

    混俗颐生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销售工作的第一本心理书

    销售工作的第一本心理书

    本书是销售岗位工作人员的心理指导书。围绕企业销售管理中的问题,借用了心理学中的72个工具进行解析,并对此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常见的销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多个不同角度找出引起问题的心理效应,然后对其心理知识进行剖析说明,最后给出解决问题的方略,让销售人员学会从心理角度剖析问题,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钦定满洲源流考

    钦定满洲源流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门十四侠

    青门十四侠

    本书是还珠楼主的代表作,与《蜀山剑侠传》齐名。着力记叙清初青城派剑仙的众弟子罗鹭、裘元、虞南绮、狄胜男、狄勿暴、纪异、吕灵姑、杨永、杨映雪以及纪登、陶钧、杨翊、陈太真、呼延显、尤璜、方环、司明、涂雷、颜虎等十九人修仙炼剑、行道诛邪、开创青城派的武侠故事。
  • 罗振玉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罗振玉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本书以大量第一手资料记述罗振玉的家世与学术活动。他毕生殚力国学,致力于搜求、整理、刊布古代史料。其中甲骨、简牍、敦煌文书等经其倡导研究,于今俱成显学。他与王国维共同开创的“罗王之学”打开了国学研究新天地。从“罗王之学”的形成过程,展现了一代学人的成长、交往与情感经历。
  • 幸福在春天招手

    幸福在春天招手

    一个乡村派出所,几个性格迥异的警察。锅碗瓢盆的琐碎生活,更能检验一个人的幸福。百姓的事情无小事,在忍禁不禁的故事里,你会看到平淡中的真情。一对老夫妻进城看病,却意外撞见了三个儿女家各自的难处。谁能在我们父母需要的时候,尽心地问询一句?她们是一群花季少女,这是残酷的青春游戏。风雪中总有一条回家的路,通往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