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方方的爸爸是个酒鬼,他妈妈对这一点深恶痛绝。两人离婚后,她拒绝让前夫见儿子,理由是怕儿子学他嗜酒。方方同意妈妈的看法,他的确很少见爸爸,而且表现出鄙弃爸爸的样子。但等上了大学后,酒对方方有种不可思议的吸引力,他无法克制住自己想喝酒的冲动,经常喝得烂醉如泥。每次妈妈斥责他,方方也总是懊悔不已,但就是无法克制。
在咨询中,心理医生帮助方方找到了他嗜酒的原因:原来,他内心中无比渴望对爸爸的认同,而嗜酒是爸爸最明显的特点,所以他就以嗜酒的方式表明,他还是爸爸的儿子。心理医生告诉方方的妈妈,她不能阻止儿子与爸爸交往,因为这等于是让方方相信,他不是爸爸的儿子。但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源自对真相的扭曲,这在亲子关系上也不例外,方方在意识上越否认爸爸,他在潜意识中就越会向爸爸认同。
最后,方方的妈妈允许儿子和爸爸来往,而心理医生也让方方懂得,要首先接受自己的爸爸是个酒鬼这个事实,并且明白嗜酒是爸爸的事,他不用去管,但他能管自己。等方方真正领悟到这一点后,他就自然而然地不再嗜酒了。
案例(二):靠拢爸爸的儿子更尊重、更疼爱妈妈
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30岁的阿江从小和妈妈关系亲密,而且和妈妈一样瞧不起软弱的爸爸,但聪明能干的他却继承了爸爸的一个最让妈妈反感的特征:拖沓。和方方一样,他以这种方式表达对父亲的忠诚。
这也是一种逃脱。其实,迎合儿子在俄狄浦斯期的渴望,从而与儿子结成非常亲密关系的妈妈,实际上非常需要儿子的依赖,她是在滥用儿子对她的忠诚,这不仅会破坏儿子与爸爸的关系,也会阻碍儿子与未来伴侣的关系。
湛江市的张女士写信描述了她的痛苦。她结婚14年了,夫妻关系以前很好,但搬回婆婆家后,关系就日趋恶劣。张女士说,婆婆先是挑拨儿子王风,说媳妇瞧不起她,见这一招无效后,又改说张女士的父母瞧不起自己家的女婿……经过妈妈长时间的努力,王风从一开始的半信半疑逐渐演变成了对妻子的斥骂和殴打。最后,王风找了一个情人,开始整日整夜不回家了。
婆媳关系这个难题可能由我们文化的特点所致。在我们的文化中,夫妻关系的重要性既不及新家庭的亲子关系,也不及原生家庭和父母的关系。这就导致,妈妈会被社会和文化鼓励与儿子建立亲密关系,至于忽略丈夫,仿佛是天经地义。这样一来,儿子就先是不能与父亲很好地认同,最后又难以和妻子建立好的关系。
对此,海灵格描绘说:“一个女孩儿能够很容易地回来,但是,当儿子面对一个精明、有吸引力、非常重要的母亲时,他会觉得自己太弱小而不能离开她,他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彻底离开。如果他想结束孩提时代从而成为一个男人,就必须进入父亲、祖父以及男人的世界,在那里才能获得离开母亲影响的力量。”
儿子与妈妈黏在一起的结果对谁都不利。儿子似乎最亲妈妈,但他一定会有种种异常,以表现出对妈妈的背叛,譬如方方的嗜酒和阿江的拖沓,而王风则通过婚外恋以及整日整夜不回家,表达对妈妈的逃避。没有人是“恋母情结”的胜利者。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4)
海灵格强调说:“只有当男孩受到父亲的影响,女孩受到母亲的影响时,这种均衡的关系才可能形成。在现实生活中你可以注意到:受父亲影响的儿子,比起单纯眷恋母亲的儿子来说,会更加尊重、疼爱母亲。同样道理,当一个女儿抛开她对父亲的眷恋,回到母亲身边时,她并没有失去父亲,她的父亲也没有失去她,反而她会更尊重父亲,更爱父亲。”
案例(三):“恋母情结”诱发同性恋苗头
男孩归父亲,女孩归母亲,这是3~6岁时的最佳情境。等孩子长大了,父母还应该让男孩进入男孩的世界,让女孩进入女孩的世界,否则就容易出问题。
16岁的广州男孩阿剑怀疑自己是同性恋,他对胡慎之说,在学校里,他只喜欢男孩子而对女孩从不感冒。原来,阿剑的父亲早就去世,妈妈担心他会遭到其他男孩的欺负,不让他和男孩交往,只让他和女孩交往。常年以来只和女性交往,这导致阿剑向男性的性别认同出现了麻烦。
胡慎之说:“性别角色不只是性与心理,而是意味着整个世界。
男孩必须进入男人的世界,女孩必须进入女人的世界。他们不只是在与父母、在家里形成性别角色,他们还要在生活的洪流中形成对性别的完整认识。”
还有一些家庭,父亲非常成功,社会形象很强大,但儿子又与妈妈的关系过于紧密,他会在3~6岁期间,因为妈妈的做法,认为自己比爸爸棒。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想法被现实无情地粉碎,这个男孩就会陷入巨大的焦虑中——他强烈地希望超越爸爸,但却发现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实现。
15岁的阿义就是如此,他出身豪门,父亲是一家集团公司老总。小时候,一直是妈妈带他,而且,妈妈经常向阿义“描黑”爸爸,讲述爸爸一些搞笑的事情,甚至会透露爸爸的桃色传闻。这样一来,阿义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比爸爸更适合做妈妈的伴侣。换句话说就是,他认为自己比爸爸更出色。
但是,等长大后,阿义才发现,原来爸爸是如此出色,管理着数万人,头脑和口才都是一流,无论碰到什么难题都能镇定自若地顺利化解,阿义无论去哪里都能发现爸爸的崇拜者。
阿义也变成了爸爸的崇拜者,他开始讨厌妈妈,甚至与妈妈为敌,妈妈再说爸爸的坏话时,他会极力地为爸爸辩护。并且,他变得比爸爸还“爸爸”,拼命模仿爸爸的一切行为举止,经常学爸爸训斥集团的高层领导,甚至几次偷家里的钱去投资。
之所以来看心理医生,是因为阿义发现自己的性取向有一些问题。年纪小小的他已经和女孩子谈了很多次恋爱,但他向胡慎之坦然承认,女孩并不能让他兴奋。相反,倒是一些男生经常引起他莫名的兴奋。要么向女性认同,要么扮演成“男人中的男人”。
胡慎之说,阿义之所以成为这个样子,主要原因是俄狄浦斯期的冲突没有处理好。在阿义3~6岁时,妈妈与阿义的关系过于亲密,并且经常当着儿子的面说丈夫不好,这正好迎合了儿子的恋母倾向,让他觉得自己比爸爸更棒。但是,等进入青春期后,他这个幻觉很快被击垮了,因为爸爸是那么强大,仿佛阿义怎么努力都无法超越。“恋母情结很严重的人,下意识里自以为比爸爸更出色。如果爸爸不够强,这种幻觉就不会引发太大的问题。但如果爸爸实际上非常强大,那么这种幻觉的破灭就会带来很大痛苦。”胡慎之说。胡慎之又分析说,阿义频频地与女孩谈恋爱,又根本不享受这个过程,其实他是想以自己能征服一个又一个异性这种夸张的方式表明,自己真的是一个很棒的男人。他像爸爸一样训斥集团公司的高层,或者拿钱去投资,其实都是为了表明,自己可以超越父亲。但是,无论他怎么努力,出色的父亲都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超越父亲太难了,做一个男人太难了,于是他有了向女性认同的想法,这可能是他产生同性恋倾向的心理动因。”胡慎之说。不过,这也可能是青春期的假性同性恋。最终,阿义可能还会采用更极端的方式去“超越父亲”,那就是变成一个极端男性化的男人。“一些曾经娘娘腔的男孩,后来变得比所有男人还男人,”胡慎之说,“但这是做出来的,并不是他们的心理真相。他们这样做,只是因为太想让别人承认他们是很棒的男人,是比他爸爸更棒的男人。”俄狄浦斯期是性别认同的关键期。只有在这个阶段,男孩承认自己不如父亲,然后以模仿父亲的方式实现对男性的认同,从而具备男性的性别意识,才是最自然的。如果这个任务要放到六岁以后甚至青春期才去做,而父亲又恰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人,做儿子的就会感到无比痛苦。
女孩也会有类似问题,如果父亲偏爱女儿而忽略妻子,但妻子实际上又非常优秀,那么,这个女孩进入青春期后,也会发现妈妈实际上比她棒多了,从而也感到无比痛苦,并可能在性别认同上出现问题。
男孩进入男人的世界,女孩进入女人的世界
怎样才能让孩子顺利度过俄狄浦斯期呢?其核心就是,重视与配偶的关系,明白这才是家庭中最优先的关系,亲子关系则不是。
对于我们的文化,这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习惯了将孩子置于家中最核心的位置,但从心理学角度看,这并不是最合适的。海灵格将孩子称为“家庭中的救世主”,就是因为孩子天生有一种倾向,要牺牲自己,以平衡父母的关系。如果父母的关系和谐而平衡,同时又爱孩子,那么孩子自然而然会成为健康的孩子,爱父母且以父母为傲。如果父母的关系是倾斜的,那么孩子就会做出种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以平衡这个关系。这会制造出许多家庭的迷雾,表面上,家庭关系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家庭关系却是另外一个样子。
要切记:父母关系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而且也是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
与配偶相爱,爱孩子,同时让孩子知道,配偶才是自己合适的伴侣,他(她)与自己不仅仅是相爱,还可以帮助自己解决很多生活上的难题。这会让孩子懂得,父母无条件地爱他,但他只是一个还远没有长大的孩子,父母要负担很多沉重的责任,而他安心地做快乐的孩子就行了。譬如,大大地称赞他(她)像爸爸(妈妈)的地方,告诉儿子(女儿),你好得快赶上爸爸(妈妈)了。
如果只试图爱孩子,却不爱配偶,甚至阻止孩子去爱配偶,那你就会发现,无论你怎么努力,无论你的配偶是多么不堪的人,孩子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男孩成为男人,女孩成为女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3~6岁会打下一个非常关键的基础,但如果男孩想成为有魅力的男人,女孩要成长为有魅力的女人,他们不仅要进入同性父母的世界,还要进入同性的大世界,譬如结交众多的同性朋友。我们不断回到异性的世界,但我们首先属于同性的世界,与同性的交往——喝茶聊天、饮酒作乐、在俱乐部里消遣、学习充电、集体运动或随便什么事,都可以让男性补充男性的能量,让女性补充女性的能量,从而让他保持他的男性魅力,让她保持她的女性魅力。这才是这个世界最和谐健康的整体关系模式。
相反,如果男性总停留在女性的世界,女性总停留在男性的世界,那么不管它具体是怎么回事,都意味着一些问题的存在。
宠爱自己——溺爱的心理真相
表面上看,溺爱仿佛有那么一点伟大的味道,因为从现象上看,溺爱的父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的。但实际上,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限制地给予自己。“每个人内心中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的父母’,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的现实父母和自己理想父母的内化,当我们做父母时,这个‘内在的父母’就是我们自己。另一个是‘内在的小孩’,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咨询师荣伟玲说。
她断言说:“溺爱有很多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内在的小孩’向外的投射。溺爱的父母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他们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
心理医生的蛋糕究竟为谁而买?
荣伟玲说,刚发生的两件事情,让她醒悟到,如果她做了妈妈,只怕也会是一个溺爱的妈妈。
一次她在一家咖啡店接受采访,等待记者时,她买了一个比较昂贵的小糕点。但买了之后,她觉得这个糕点不是买给自己的,而是买给另一个人的,但另一个人是谁呢?她略微思考了一下,找到了一个答案:同事九岁的儿子。
当时还没有孩子的荣伟玲很喜欢这个小家伙,她在家里有一个礼盒,里面总放着一些诱人的糕点,但她从来不吃,总是留给这个小家伙或其他孩子。最近几个星期,因为工作太辛苦,一天晚上下班后,她想纵容自己一下,于是打开了这个礼盒,但刹那间,她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句话:“我吃这么好的糕点,太浪费了吧。”最后,她去了医院的小吃店随便买了点糕点犒劳了一下自己。“那些糕点为他而留,咖啡店的这个糕点也为他而买。”她说,“但我突然间问自己,那个小家伙喜欢吃咖啡店的这个糕点吗?答案是,不知道。但我知道,这个糕点的口味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就在这一瞬间,我明白,它其实是为我‘内在的小孩’而买。”
领悟到这一点后,荣伟玲知道该纵容自己一下了,于是她消灭了这个小糕点,但心中仍然隐隐地有一点负罪感。“这个负罪感是我‘内在的父母’在说话,他说,你这么大人了,不该这样惯自己,”荣伟玲说,“那些溺爱的父母也一样,他们‘内在的父母’也告诉他们,爱自己不对。既然如此,他们就只好去拼命爱孩子。”
这听起来很好,但问题就在于,当父母溺爱孩子的时候,他们很容易会忽视孩子自身的需要,尤其是成长需要。溺爱的父母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永远都不要长大,一辈子都做他们“内在的小孩”的被投射对象,否则就会感觉到失落,就像是丢掉了什么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