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8600000010

第10章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10)

吕月月:也可以这么说吧。队长说我和潘小伟议论外线的“梢儿”了。这是我们干侦查工作绝对禁止的。我差点急了,我说队长这是谁在您这儿扎我的针儿啊,幸亏您明着问我,要不问我我没处解释这一针还不得把我攮死!

伍队长说:“刚才外线队来了一个电话,说你和监控对象在亚洲大酒店的酒廊里喝咖啡,说你一边喝一边对守在外面的外线侦查员指指点点,弄得监控对象老是回头看他们,外线队有意见。”

我说:“那得赖他们自己,他们掩护得不好,全让潘小伟给看出来了,潘小伟就问他们和我是不是一伙的,我还直劲儿替他们打马虎眼,硬着头皮说不是,他们居然还告我一状!”

李向华皱着眉说:“总而言之人家既然提了意见,咱们也得注意,老刑警都懂这个规矩,得协助人家外线的同志做好掩护,首先是咱们自己,绝对不能拿眼睛去瞧他们,万一和外线打了照面,也要像完全不认识似的走过去,别拿眼睛去瞟一下什么的,别做这种业余动作。”

我有点火儿,“谁瞟他们啦,他们说我瞟他们了吗?你叫他们来,我和他们当面说清楚……”

伍队长打断我:“月月,你别这么刺猬似的摸都不能摸一下,李队长提醒你一句也是为你好,别一说你你就火儿,以后弄得谁都不敢说你了。我和老李搞侦查的时候你还没上小学呢,论年头儿我们也有资格教你两句吧。”

伍队长这席话,挤对得我没法再开口了。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李队长以为我还不服气,板着脸一推门走了。伍队长点了根烟,慢慢地说:

“月月,小时候你爸爸妈妈是不是特别娇惯你?”

这话没错,我倒真是从小被我爸娇惯坏了,只要我爸我妈一说我一骂我,我准大病一场,没病我也得半夜把被子踹开生一场重感冒给他们看看。我最不喜欢别人说我!后来我爸我妈再也不敢说我了。可我这会儿想到我爸已经死了,我爸好可怜,我这会儿想让他说我、训我、打我、踹我,都不可能了,一想这些我的眼泪真的止不住掉下来。队长听着我的抽咽,皱着脑门说,月月你不是孩子了,我不想总哄着你!

海岩:你们队长说的确实不错,从我见到你的第一天我就看出来你确实不是个脾气顺的女孩子。

吕月月:不过我现在好多了。事情经得多了,眼泪也都流干了。

海岩:你的两个队长当中,是不是伍队长对你更好一些?

吕月月:对。伍队长比较喜欢我。李队长呢,人也不坏,就是……怎么说呢,看问题比较僵化,为人处事也不通融,我不大适应这类型的领导,我喜欢能够理解下级的领导。就说让我陪潘小伟这件事吧,后来我才知道,李队长和伍队长是有不同意见的。李队长认为年轻男女这么待在一起,容易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他觉得二十岁左右的人,思想感情过于幼稚,不定型,少理性,弄不好就出事。而伍队长则主张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且他觉得只有由我来接近潘小伟,才有希望比较快地争取到他的合作。如果潘小伟对我们没有任何合作的意愿,这个案子再怎样进展下去,就很难说了。

海岩:后来那天晚上你去陪潘小伟吃饭了吗?

吕月月:去了,等下次谈的时候,我就和你说说那天晚上发生的事。

第8次谈话

吕月月:对不起海岩,这两天我有事没有回家,害你白跑了两次。

海岩:没关系,我刚置了一个BP机,以后你要不回家,就呼我一下,就算是给我省点车马费吧。

吕月月:真抱歉,我这两天确实有事回不来。真抱歉。

海岩:月月,你现在除了晚上去夜总会,白天是不是还另打一份工啊,这几天好像是越来越瘦的样子,我倒是怕你太辛苦了身体受不了。

吕月月:你别担心,我没打工,只是这几天忙别的事没能回来。我们接着谈吧。我又忘了上次谈到哪里了。

海岩:上次谈到潘小伟约你一起吃晚饭,不过在你谈以前我还有一个上次谈到的小细节想问问。那天薛宇被酒店的干部罚了那么多钱,后来你们处里给他报销了吗?

吕月月:后来给报了,不过后来大家也拿这事取笑他。你想想,他是兴冲冲地接受这个“化装潜伏”的任务去亚洲的,结果弄了这么一肚子委屈,情绪特受打击。那天我和潘小伟在香港酒廊分手以后,潘小伟回房间叫服务员把他的西服给烫一烫,是薛宇进房取的西服,西服烫好后,也是薛宇给送回客房的。因为饭店保卫部交代楼层领班,凡是904房间客人要服务,一般都得安排薛宇去。薛宇送衣服回去的时候,潘小伟跟他说因为身上没有钱,所以很抱歉不能付给他小费了。其实潘小伟并无恶意,在香港和国外住酒店,服务员进房服务照规矩都要付小费的,如果不付则是很不体面的事,所以潘小伟就向薛宇解释了一下。但薛宇自尊心强得不行,他以为潘小伟是故意侮辱他,戏弄他,有点恼火,他放下衣服说了句“用不着!”一转身就走了。这句饱含轻蔑的“用不着!”好像把“旧恨新仇”全都给放进去了。

海岩:这是后来薛宇跟你说的吧?

吕月月:不是,这件事是后来潘小伟跟我说的。薛宇当时的心情则是我猜的,我最了解薛宇。

海岩:年轻气盛。不过看得出来潘小伟还是很重视这顿晚饭,还专门烫了衣服。

吕月月:那天晚上我也特地赶回地安门换了身衣服。我妈说衣服你不是刚换过吗?怎么又换?我说晚上要出去和人一起吃饭。我妈问谁请你呀,是小薛吗?我说不是,是公事。那时候我真没什么好衣服,就那么几件,都是很随便的衣服,根本没有那种晚上正式场合能穿得出去的。挑来挑去挑了我唯一的那件米色的料子裤子,配一件白绸的衬衣,外面加一件海蓝色的西服领的外衣。裤子很久没穿了,有褶,我妈匆匆忙忙到邻家借了个电熨斗帮我简单烫了烫。我问妈我的小皮包在哪儿,我妈问吃饭带包干什么,我说女同志出去都得带个小包的,否则两手空空不成样子。我妈说你的包就没带回来过,转身又去邻家借,借来一个绿色的要多俗有多俗的皮包。我犹豫再三,权衡再四,觉得再俗也比空着手强,于是就拿上了。

我是晚上七点以前赶到亚洲大酒店的,潘小伟正在房间里等我,瘦瘦高高的身子穿着那套刚刚烫过的笔挺又特别合体的西服,使他显得特别“绅士”,那深色的西服给他的那张“娃娃脸”上添了几分贵族气。他见了我第一句话就说:“哇!吕小姐你真是漂亮极了。”

海岩:月月,尽管你确实漂亮,但要是听到别人说你漂亮,是不是仍然很高兴,还是听惯了无所谓?

吕月月:夸你漂亮你还能不高兴!

海岩:所以男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发现,夸赞女士的容貌,是无往不胜的。

吕月月:男人对女人,总是高瞻远瞩的。女人也总是被男人玩在股掌之中。潘小伟别看刚从学校毕业,可人小鬼大,对女人已经巧于辞令。我进屋后对他说,你猜我给你带来了什么?他说,你给我带来了精神上的快乐。我说正相反,我给你带来了物质上的快乐。我把他的钱包给了他,他笑笑,说金钱不是好东西。

然后,我们就商量晚上吃什么。潘小伟显然对这家酒店的餐厅已经探得很熟。中餐厅、韩餐厅、火锅餐厅和咖啡厅,说起来如数家珍。他说这里的餐厅据说都不算太好。晚上如果是陪一位小姐吃饭应该找一个环境幽雅的去处,一般是西餐厅最宜。于是他提议去吃西餐。他说他已经向亚洲大酒店的前台问询处咨询了北京最好的西餐厅,问询处的一位先生向他推荐了王府饭店的意大利餐厅。潘小伟说以他个人的成见,意大利菜比较普及但算不上高雅。他问我去过王府饭店的意大利餐厅没有,我说没去过,他说正好也有钱包了,那我们不妨去王府一试。

我说:“别太麻烦了吧,我看我们就在这里随便吃点什么就算了。”

他说:“那可不行,这是我们的头一顿饭,我们得留一个最好的记忆。”

我坚持:“我看我们最好不要出去。”

他不快地说:“我是不是被软禁了?”

他完全像小孩儿一样,情绪马上低落下来,转身坐在沙发上,看着我,两手一摊,说:“由你决定。”

我权衡半天,最后一想,总归我的任务是让这孩子高兴,于是我让了步。

“那好,如果要出去吃饭的话,咱们可得说好了,出去以后一切听我的,论年龄我也是你大姐呢,行吗?”

潘小伟马上从沙发上跳起来,兴高采烈地说:

“OK!”

于是他高高兴兴地陪我下楼,在九楼电梯厅,薛宇见他兴冲冲的样子,疑惑地看我,我知道薛宇心里想说什么,但我装没看见。

我们下楼出了大门,我的那辆红色的桑塔纳不巧被一辆神气的卡迪拉克轿车堵在车位上出不来了。我问看车的老大爷卡迪拉克的司机上哪去了,怎么把我的车堵上了,我有急事。老大爷说你问我我问谁去呀,我这一转脸的工夫他就给停这儿了,我又不能进大楼满处找去。

我攥着车钥匙干着急。潘小伟说没问题,我们叫TAXI好了。他一招手,一辆的士靠上来。这时我看见本来一直在门口监视我们的外线侦查员急步向我们走过来。外线开始大概没想到我们会离开酒店,看我在车场那儿转悠不知我想干什么。当他们看到潘小伟叫了一辆出租车,并且招呼我一道上车时,才明白我们是要走,于是赶紧跑过来看这辆出租车的车牌号,我本想悄悄给外线使个眼色,又想我一使眼色他们准又去告状说我不懂规矩拿眼睛瞟“梢儿”,于是我权当没看见他们,一头钻进汽车,跟司机说了句:

“王府饭店。”

外线侦查员见我们走了,一个电话打到我们队里,李向华接的电话。他听完外线的报告,马上打电话到“亚洲”找薛宇,问他知道不知道我和潘小伟上哪儿去了。薛宇说下楼了,但不知上哪儿。李向华感觉问题严重,马上布置人根据外线侦查员提供的车牌号去查那辆出租车的单位,然后自己跑去找伍立昌。

“你知道吗,月月带着潘小伟乘一辆出租车离开亚洲大酒店不知去向了。”

伍队长乍听李队长这么一说,也有点惊,“离开饭店了?会不会是到外面吃饭去了?”

“难道亚洲大酒店就找不着饭吃了?”李队长气愤愤地说,“你看她今天替潘小伟要钱包时的那个口气。哼,出去吃饭也应该请示一下呀。我今天说她两句她还不高兴了。照我看,以后咱们队里宁可从警校招点中专生,也别要这种大学生了,脾气大本事小,说不得碰不得。”

伍队长说:“得了得了,他们到哪儿去了赶快查出来。万一那小子玩什么花活,月月一个人对付不了。”

海岩:你们后来是到王府去了吗?没出什么事吧?

吕月月:没出事,我们在九点半以前,一直在王府饭店一层的“罗马餐厅”吃饭。那儿确实是一间极幽雅的西餐厅,给人一种很陈旧的华丽感。服务员都是男的,穿着黑色的夜礼服或者围着样式很传统的围裙。桌子上点着白色的蜡烛,整个儿餐厅只有三两桌客人,很安静。

海岩:你吃得惯意大利菜吗?

吕月月:在这以前,我只在前门旁边的人人大酒楼的快餐厅里吃过意大利面条,我还从来没在这么贵族气的餐厅里坐下来点菜。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点菜。餐厅的经理是一位金头发的老外,他把酒单送到我的面前,我浏览着那些陌生的酒名和标在后面的贵得不可思议的价格。我对潘小伟说我不会喝酒,潘小伟说你来一杯葡萄酒吧就算陪我。我点头说行。于是他替我叫了一杯我也记不住名字的意大利红酒。一位服务员在我面前的杯子里倒上冰水,我说对不起我不要这个。服务员看出我什么也不懂就略带轻蔑地提醒说:“小姐,这冰水是免费的。”这句话当然很容易使我难堪。潘小伟不满地瞪着服务员说:“对不起先生,这位小姐已经说了不要,请撤掉吧。”服务员这才点了一下头表示歉意,随后拿掉了冰水。

潘小伟显然已经明白了我对这种环境的陌生,我看得出来他是竭力想使我轻松下来。令我感动的是,他年纪不大却已经懂得在帮我摆脱尴尬时怎样不使我感到屈辱。他说吕小姐,如果你对吃的东西没有特别需要忌讳的话,能不能让我替你点菜。我说当然可以。于是他用很熟练的英语和那位黄头发的餐厅经理讨论怎么安排我们的饭菜。我的英语不好,大约只能听懂五分之一。他们说了好半天,餐厅经理喏喏连声地走了,潘小伟才坐正了身子看我。

“我给你要了一份意大利菜汤,头盘是一份田螺,主菜是扒大虾,你喜欢吗?吃扒虾应该喝白葡萄酒,所以我又替你要了一份白葡萄酒。”

我老老实实地说,我吃西餐很外行,不用那么讲究。

海岩:你们这边灯红酒绿,你们队里的人是不是还在没头苍蝇似的到处找你?

吕月月:是的,当时我并没把陪潘小伟一起离开亚洲大酒店看作什么了不得的事,因为我觉得从第二天开始,我天天要陪他出去。也可能是我没经验不懂规矩吧,王府饭店的这顿晚餐毕竟是计划之外的临时日程,我当时应该打电话向队里报告一下就没事了,结果队里找不到我们,弄得很紧张。他们后来好不容易根据出租车的牌号查到那辆车是北新汽车公司的,又让北新汽车公司呼叫那位司机,跟那位司机联络上以后,才知道我们去了王府饭店。那时候我们都快要吃完了。

海岩:吃饭的时候你们都谈了些什么?

吕月月:闲聊呗,他问小薛来着。

海岩:问什么?

吕月月:问小薛在亚洲大酒店是不是为了监视他。

海岩:他怎么这么没有城府,明着就这么问。

吕月月:小孩呗,其实他说话特别直,不像我们大陆的年轻人那么油。

海岩:那你怎么说?

同类推荐
  • 孤独就像呼吸(访谈)

    孤独就像呼吸(访谈)

    十年前我在大学的图书馆读到他的小说,十年后我得以见到他。若说“机缘到来”,显得故作神秘;但事实的确是,这些年来,他是少数几位我不曾停止过关注的作家之一;并且他来到了我的故乡云南,此刻就住在离我只有三个小时车程的地方。此外,我想特别补充一点:在谋面之前,我直觉,他不会拒绝我的造访。这一点很关键也很重要。他非常友好,待人宽厚温和。只有在会话过程中,他作为“先锋小说家” 的锋芒显露出来。撇开文学,他是一个谦逊、亲切、为人着想的人。难道这些不是作为一个人最美好的品质?
  • 死亡之岭

    死亡之岭

    踩下汽车刹车,歌声戛然而止,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早知道就不该一路上无休止地播放这让人听得耳朵起茧的CD。但转而一想,开着这台破旧的二手车从小田原出来,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寻寻觅觅三个小时,若没有音乐相伴,这滋味还真让人无法忍受。嗯,烟带少了,也是个疏忽。等想起买烟,车已开进山坳里,这鬼地方哪会有什么商店呢?我将早已嚼得无味的口香糖吐在纸巾里扔在了副驾驶座上。原以为打开车门吹进来的必定是盛夏季节潮湿的热风,没想到吹在脸上十分凉爽。这里是翻越伊豆半岛天城群山的一条山路——桂谷岭。山路崎岖不平,但一路上空气不错,还能听到阵阵蝉鸣。
  • 世上原来不曾有你

    世上原来不曾有你

    本书收录了青年作家多多的经典短篇小说。片段式的文字,为读者搭建了一个又一个真实且虚幻的场景。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去讲述发生在都市生活中你、我、他的爱情故事。
  • 陕北煤老板

    陕北煤老板

    全书以陕北煤城古塔镇为背景,揭示一群文化不高的煤老板是如何通过盗挖乱采而“发家致富”。那些陷阱与圈套,那些黑白勾结,勾勒出一张张鲜活生动的面孔和一个个离奇怪异的故事,让你直击煤老板这个特殊群体的生存现状。资产和名声迅速扩大的煤老板訾三通过金钱和美色手段,同煤城的“一把手”付县长交上了朋友,并被聘为县长助理,在网上引起争议……一场因原岔湾矿股份分红纠纷的官司,给原矿主陈老板招来杀身之祸。而雇凶杀人者正是訾三的弟弟訾四,訾四在潜逃时出车祸死亡,几起悬案最终水落石出……
  • 未婚先孕:裸婚时代

    未婚先孕:裸婚时代

    热播剧《裸婚时代》原著。没房没车没存款,却偏偏有了孩子,于是童佳倩顺其自然嫁给了与之相恋六年的刘易阳,搬入了刘家三室一厅的房子,拉开了四世同堂的序幕。婆婆溺爱孩子,一手把持,令童佳倩束手无策;公公和奶奶重男轻女,对孩子冷言冷语冷面孔,同样令童佳倩一腔愤愤。刘易阳的怠慢终于使得童佳倩萌生离婚之念,不料,刘易阳的同事孙小娆突然插足,又使得童佳倩不甘撒手。刘易阳和童佳倩各退一步,在外租房,搬出刘家,可生活却日益不如意。带孩子的困难,存款的支配,以及对对方父母的态度,各种问题接踵而来……裸婚,究竟能不能裸来幸福?由本书改编的电视剧由文章、姚笛主演,各大卫视热播。
热门推荐
  • 故事会(2016年6月下)

    故事会(2016年6月下)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
  • 李玉兰还乡

    李玉兰还乡

    李玉兰回来了,这在烟灯村是件大事。她回来那天,下了一些雨。她在烟灯村满是泥浆的村道上一跳一跳地走着。许多人都看到了这个场景。他们看到李玉兰拎着一只红色皮箱,包得紧紧的屁股蛋子一扭一扭的。当时,李玉兰的家人都在田里栽秧。正是六月天。烟灯村人几乎都在栽秧。其实很多人都看到了李玉兰,但他们都故意装作没看见一样。所以基本上没有人和李玉兰打招呼。李玉兰的父亲李老汉和哥哥李明义更是把腰深深地弓着,他们在栽秧的同时恨不得把脑袋也当成秧棵栽进泥里。只有李玉兰的嫂子林小芹直起了腰,林小芹甩了甩手上的泥水说,玉兰妹子,回了。李玉兰扬声答道,回了嫂子,栽秧呢。
  • 偷天之录

    偷天之录

    一个普普通通混吃等死的国企小职员,粗鄙、狡猾、无良、自私,胸无大志又带着点猥琐和邪恶,同学聚会中酒醉掉入下水道,穿越到魔幻异世界,对于莫名继承的远古血脉,以及强加在身的重现家族荣耀的使命,他将何去何从······
  • 噬星纪

    噬星纪

    程子凡与龙翎为一对恋人摸金校尉,偷得摸金团从慈禧口中盗得的夜明珠,偶然穿越至人类的平行世界星朝。程子凡被农妇所救,龙翎附身至失忆公主。……三大神印横空出世,身份扑朔迷离……,扣人心弦的故事,宫斗,天斗,一触即发,最终能否拔得头筹,完成任务?这一系列任务中,到底暗藏的什么杀机,幕后推手到底是谁?
  • 王子娱乐城的覆灭(二)

    王子娱乐城的覆灭(二)

    N省副省长倪忠农的儿子倪卫兵,在乐都市经营的“王子娱乐城”,表面上以歌舞、电影、食宿、桑拿等活动为幌子,暗地里却干着赌博、色情的勾当。“王子娱乐城”就像一部疯狂的绞肉机,无情地吞噬着这个社会的道德与良知。袁玲的父亲以一个检察官的身份对其进行调查,竟遭灭门。邪恶对正义的蔑视,激起了乐都市检察院副院长、反贪局局长刘华北的义愤!为拔掉这颗寄生在乐都市的大毒瘤,其女刘菁主动协助父亲搜集证据,却落入倪卫兵的魔掌,幸遇前男友杨如剑,方才得以脱身。杨如剑与刘菁因误会导致分手,杨如剑始终难忘这段恋情。当他得知刘菁想帮他父亲扳倒倪忠农父子时,陷入极度的矛盾之中。
  • 贺龙的侍卫长与贴身保镖

    贺龙的侍卫长与贴身保镖

    一群野猪,瞪着血红的眼睛,一边嗷嗷吼叫,一边翻拱荒坡。它们所到之处,古树应声而倒,麂鹿望风而逃……怪哉!一只黄斑虎却无所畏惧,迎着这群气势汹汹的野猪,耀武扬威地走过来,到相距两三丈远时,黄班虎蓦然驻足,昂首咆哮,其声犹如一个睛空霹雳,震得香炉山摇摇晃晃,使向来以凶猛著称的野猪们也不禁倒退数步!就在野猪们一愣神的当口,黄斑虎已纵身跳入野猪群,后腿立地,一双虎爪在野猪群里飞舞,野猪纷纷倒毙,尖利的哀嚎声、闷沉的哼叫声一时响成一片。几头中了爪又没立时气绝的野猪,四蹄乱弹,骨碌碌地坠落深涧幽谷,跟在后面的野猪见势不妙,落荒而逃。
  • 和平军旅系列Ⅰ

    和平军旅系列Ⅰ

    《和平军旅系列(套装共2册)》内容包括:小村小河、故乡的叹息、祠堂、乡难、从军行、自由落体祭、中士还乡、在和平的日子里、和平雪、和平寓言、和平战、悲哀、四号禁区、寻找土地、大校、寂寞之舞。
  • 论语一日一读

    论语一日一读

    本书以随笔和札记的形式来解读论语,针对当前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人处世、工作求学、人与人的关系、生命的目标和价值等等,提出了源自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解决方法和参考思路。
  • 重生之宁不为妾

    重生之宁不为妾

    丞相千金沈宁嫁给韩之修为妻,却遭受姐妹与丈夫背叛,贬妻为妾。更连累相府上下被处斩。再世为人,她发誓再也不要爱上任何人,,,
  • 漫步遐思

    漫步遐思

    本书是陈先达先生的哲学随笔,先生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及其哲学问题,以一位哲人的视角进行探讨,或深入历史,或关注现实,或感悟生活,语言生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读者在对问题的思考和对现实的追问中得到哲学精神的滋养。本书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