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8900000010

第10章 开放的智力:采铜(10)

1.回到原点。好的思考者一定善于从原点开始思考。例如: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是否基于对现实的客观观察?它隐含了哪些前提假设?放到一个更大的背景下看,它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它和其他问题的关联是什么?差异是什么?为什么它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它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2.重构问题。《你的灯亮着吗》一书指出:大多数人在试图解决问题前,都没有好好地定义问题;而正确地定义问题,就相当于完成了50%的问题解决的工作。回到原点思考的效果之一,也就是让思考者重新思考问题的本质,重新(正确地)界定问题。

3.自顶向下。从最高层次的问题逐步向下分解,可以保证问题分析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并且,现实中的问题往往存在多种分解方式,常见的有按维度分解、按层次分解和按流程分解。更重要的是,富有经验的思考者不会满足于一种问题分解方式,而是会尝试多种可能性,从不同的角度来分解问题。

4.抓住主线。1933年哈利·贝克设计了一张伦敦地铁交通图,这张图与以往的地铁图都不同,图中的车站间距与实际间距不成比例,路线也大多以水平、垂直和45度角来表示,并且用不同颜色来区分线路。这种设计虽然没有准确地映射现实情况,但是由于凸显了最主要的因素——路线、车站等的拓扑关系,而使乘客一目了然,这张图后来成了世界各地地铁路线图的样本。贝克的成功说明了抓住主线的重要性。优秀的思考者会对问题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梳理,识别出最重要的因素,并将那些次要的因素故意“视而不见”,这种问题简化技巧方便思考者更清晰地分析主线的前因后果,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5.因果推论。分析问题的一个主要工作是进行因果推论:找到当前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者推测当前现象引发的后果。但是人们在因果推论中经常会犯一些错误:例如颠倒因果关系、将次序先后发生的事物武断地认定为因果关系、把相关关系当作因果关系等等。优秀的思考者除了能避免以上失误之外,还能清醒地意识到:通常一个现象的发生并不一定只有一个原因,而是多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一个现象发生后并不只有产生一种结果的可能,而是有多种可能,并且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一旦做出了正确的因果推论,对于一个问题的基本解释就算完成了,而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可能基于这个推论而顺利构筑。

6.发现关联。除了那些显而易见的问题要素之间的关联之外,还有一些关联是隐藏的,这在现实世界中非常普遍,比如风水学就是发现和总结地理环境与建筑的隐性关联的经验领域。有些时候,问题解决的最大瓶颈就在于无法发现某些隐性关联。作为优秀的思考者,首先不会仅满足于已知的关联,而是会以很大的好奇心去探寻隐性关联,其次他们会以深刻的洞察力、甚至敏锐的直觉去发现这些关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提出试探性的假设然后加以反复测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7.情景预演。情景预演就是思考者假想一些当某条件成立时引发的还未发生的场景,并推演出彼时会出现的情况,包括思考者之外的其他某个角色在该场景中的反应。比如头脑风暴的主持人在设计活动方法时需要设想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或问题,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方法来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这种思维技巧在问题分析时有时会出奇效,牛顿第一定律、图灵测试、薛定谔猫等也是类似方法的产物。情景预演的意义在于,由于思考者不只是立足于分析自我、当下、现实的场景,而且还立足于他者、未来、未发生的场景,所以思考者的思路会更加全面、缜密和有预见性,从而得到超越一般的思考结果。

8.向后推理。向后推理的英文是:Think forward,reason backward,属于一种重要的策略思维方法。原指双方连续博弈(如下棋)的过程中,博弈者从最后设想的结局开始一步步倒推,得出最佳博弈策略。这种思路在更广泛的思维过程也非常有效。当我们在原点思考但由于必要信息太少而迟迟没有斩获时,不如一下子跳到问题的终点,设想最终我们要达成的结果,然后倒推要达到这一结果所必须实施的步骤,然后继续倒推……向后推理的好处非常明显,它既能帮助思考者启发思路,又能保证思考的聚焦性,使思考更有实效。

9.横向激发。思维大师爱德华·博诺是横向思维的提出者,他认为人们苦苦求索而不得解的要因是固有思维模式的禁锢并且没有从其他横向领域中获得足够的激发。这一观点有充分的心理学根据。人的大脑中存储了大量的解决常见问题的经验模板,它帮助人们非常快速地解决大多数可见的问题。但是其弊端是,随着模板使用次数的增加,人们的思维模式就会一步步固化在这些模板中。当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第一次出现时,人们就很难构建出新的模板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从其他领域获得激发的好处就是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从而得以创造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解决难题时特别重要。

10.迭代探索。思考者最大的痛苦是面临大量的未知和不确定,思考的过程就像在无穷尽的、异常厚重的迷雾中摸索穿行,甚至于,缺少足够光线的引领来迈出正确的第一步。正因为如此,迭代式的思考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思考者不必期望一蹴而就解决复杂的问题,或者按着既定的“框架”来求解问题。更可行的方式是:先想尽办法,依凭某一条细微的线索来获得第一缕光线,然后在它的指引下发现第二缕,然后第三缕……这个过程中,思考者掌握的有价值信息越来越多,问题的自由度逐渐降低,分析的思路随之渐渐浮出水面。这让我联想起《植物大战僵尸》中的火树桩,当你种下一棵时,敌方的迷雾就散去一片,然后你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布置你的火力,然后再种下一棵……直至迷雾完全散去。

深度与宽度

什么是“人的格局”?

一个人“格局”的养成,和下面两件东西有关,如果你经常往这两方面上去思考问题,格局自然而然就会大起来:

一曰“历史的深度”。就是我们看一件事情的时候,是只看它短期的成败、得失和荣辱,还是能放在一个更大的时间尺度之下,去思考它的价值和意义。可能知乎上某些朋友,会为今天抖了个机灵并且半天刷上200票而沾沾自喜,但是你是否想过,十年前的自己,在遥想十年后时,理想中的你是现在这个为200票而沾沾自喜的样子吗?或者设想等到十年以后,那时的你再来看今天所做的这件事情,它在你的人生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发挥了什么样的意义?(当然,我不是说写答案攒票在“历史的深度”的审视下没有意义,我早就说过,关键是你要努力去写“长半衰期的答案”)

二曰“世界的宽度”。也许我们会为自己的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比如在一次辩论中说得对方哑口无言,或者在一次考试中拔得头筹,或者被某位师长夸赞为天资聪颖、前途无量。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仅仅因此就觉得自己天下无敌那格局就太小了。你要想想此时此刻,世界的某个角落,也许在北京的一个地下室,也许在波士顿的一间公寓,也许在日内瓦的一间实验室,或者,甚至在深山中一栋隐居的木屋中,有一个和你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正在构思一件伟大的作品,或是在探索最前沿的思想,或是正在酝酿一个伟大的发现。而你对此全然无知。你只是生活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并臆想自己是这个小王国的君主,全宇宙的中心。

对“历史的深度”和“世界的宽度”的发现和思考,可以指引我们获得一个更宽广和开放的心智,养成更大的格局。但是,“格局”这个东西,也与你的天赋有关,与你的际遇有关,与你的命运有关,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它又是可遇不可求的,因为你无法安排和设计你的天赋和命运。

事实上,说到“格局为何”,电影《一代宗师》已经做了很好的回答,即所谓“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我想在此基础上稍做发挥,提出四个层次的格局来,并从“目标”、“眼界”、“信念”这三个维度来阐释这四个格局——

零度格局:“盲众”。(即“看不见”)

目标:无目标或只是追随当下的潮流。

眼界:主要为流行文化,以及身边亲友的观点。

信念: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等流行文化所潜移默化传递的价值观为典型。实际上这类人并无稳定的信念,很容易被他人诱导和说服,故经常大呼“毁三观”。

一度格局:“逐利者”(即“看自己”)

目标:作为精致或粗放的利己主义者,旨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眼界:与逐利相关联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对利益机会的洞察,同时兼具比较完整的常识体系。

信念:笃信丛林法则,认为每个人都是逐利性动物,且能力越强的人能获得越大的利益。

二度格局:“理念人”(即看“天地”)

目标:“理念人”(man of ideas)的概念源自刘易斯·科塞的著作《理念人》,即指为理念而生的人,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

眼界: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的钻研,并常常能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

信念:真理是美的,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追寻真理之美,与此相应的,必须保持内心的诚实。人类历史上这样的人物灿若星辰,这里我列举三位代表:维特根斯坦、哥德尔和爱多士。

维特根斯坦,年轻时一天到晚想着自杀,倒不是因为什么生活不顺(他是个超级富二代),而是一直怀疑他的才华不够以至于他的生命无法为人类文明作出什么贡献,直到他遇到罗素,罗素肯定了他的哲学天赋后,他自杀的心才收了起来。后来他父亲病逝,他和几个兄弟姐妹每个人都得到一份丰厚的遗产,他第一时间想到去拿出一笔去资助艺术家,又过了几年,他嫌打理钱麻烦,把他的钱全部给了他的兄弟姐妹,自己什么都没留下,导致之后他自己的哲学著作没人读得懂只能自费出版的时候连出版的钱都拿不出来,只能四处去借。

哥德尔,从纳粹那里好不容易逃到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安顿了几年,准备入美国籍了,按照要求必须要学习美国的宪法,因为入籍仪式的时候还要考试,可惜这人太一根筋了,竟然发现了美国宪法里面的一个逻辑漏洞,证明在某种情况下,一旦这个漏洞被利用,美国会一下子变成独裁国家,于是跟法官当场争论了起来,好在爱因斯坦在一边急得拼命打圆场,不然这美国籍可就泡汤了!

爱多士,一代数学大师,一辈子发表了两千多篇数学论文,跟世界各地的无数数学家合作碰撞灵感,有些年轻数学家窃取了他们的合作成果,独自发表论文,没署他的名,他一笑了之。拿了沃尔夫奖,5万美元,立马捐给教育基金,自己只留720。一生中到处寻找数学神童,鼓励、引导、资助他们,救济穷学生、流浪汉、拉玛努金的遗孀,只留极少的生活费用。一生未婚,没有遗产,思考数学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即“看众生”)

目标: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的目标。

眼界:往往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认识,部分人可能同时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兼具“理念人”的特性。

信念:个人对整个社会负有责任,应该努力地去改善世界,减少世界的苦难和不公,部分人可能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典型的人物如音乐家、哲学家、医生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史怀哲。

如果我们从人群中随机抽取1111个人,那么有可能,其中1000个人是盲众,100个人是逐利者,10个人是理念人,而还有1位是至善之人。当然,并没有必要倡导人们都往理念人或者至善之人的格局上去发展。因为不管是什么格局,都应该是从你自己内心出发的选择。

如果说在零度格局下,盲众看到的是幻象和噪声,一度格局下,逐利者看到的是自己的能力和欲望,那么理念人看到的是这个世界深处的真和美,而至善之人看到的是自我与世界、自我与整个人类之间的纽带。

正如伟大的史怀哲所说:

“人不能只为他自己而活。我们必须认知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而我们和所有的生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认知指引了我们心灵和宇宙的关系。”

这就是格局。

解读人心不简单

人的日常行为是否能反映出他的性格或心理状态?

美剧Lie to Me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讲的是一组能够识读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和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的专家通过观察人的各种行为细节推测出其内在想法从而轻松破案的故事。看了这部美剧的观众,肯定有不少人会对片中神乎其神的识人破案术跃跃欲试。可是小心,解读人心没这么简单。在此我要重申一个心理学科学研究中的基本逻辑,几乎可以说这个逻辑是隐含在所有的心理学研究之中的:

人的任何行为表现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类推荐
  • 想象力统治世界

    想象力统治世界

    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耶稣上帝;世上也没有什么能够束缚全人类的力量,唯有我们自己的想象力。能够拯救我们的唯有我们自己,唯有我们的想象力,就如同第一个从树上走下来的类人猿,促使类人猿进化成为人一样,想象力会使人类自身发生心灵的革命,从而超越机器人等一切“智能人”,超越自身的种种束缚,进化成为智慧、和谐的新的人类。
  • 微表情心理学(精华版)

    微表情心理学(精华版)

    我们每个人都清楚,机会是要靠我们自己去争取的。假如我们能通过这本书学到那些看懂别人微表情的本领,那么我们对机会的嗅觉就会更加敏锐。与其他人相比,我们也就能相对比较容易地捕捉到机会,进而通过自己的努力,自然获得成功。
  •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标准的精神分析学的入门教材。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也是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后来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历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是弗洛伊德在1915—1917年的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理论的三部分讲稿,因而全书也分为过失心理学、梦和精神病症通论三篇。在前两部分,他假定听者对精神分析学的知识毫无所知,所以从入门讲起。第三部分讨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神经病的精神分析和治疗。
  • 自控力(实操篇)

    自控力(实操篇)

    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Kelly McGonigal,Ph.D.),是斯坦福大学广获赞誉的心理学家。她结合心理学、神经学、经济学的新成果,在斯坦福大学为专业人士和普通大众开设心理学课程,将《自控力科学》变成学生称之为“能够改变一生”的课程。基于该课程,她写作《自控力》,告诉人们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发生作用,以及自控力为何如此重要。
  • 对我说谎试试:跟我学微反应读心术

    对我说谎试试:跟我学微反应读心术

    随着美剧《Lie To Me》的热播,国内微反应丛书陆续出版,微反应正在通过多种媒介与大众接触,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应用微反应。面对大量的潜在读者群体,本书适时推出,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微反应、学会应用微反应。姜振宇所著《微反应:小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为狭义微反应(市场销售火爆)。而《我的第一本微反应书》从广义微反应(包含微表情、微动作、微语义三部分内容)着手,结合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知识背景,将广义微反应从生理机制到心理现象,再到外部行为进行详细透彻的讲解。
热门推荐
  • 开局一把天生牙

    开局一把天生牙

    开局一把天生牙,没有输出只有奶怎么破?砍谁谁回血,好尴尬。在《落第骑士英雄谭》学会的伐刀技能,固有灵装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天生牙,没有输出我也很绝望啊。这是主角带着固有灵装天生牙不断在二次元间穿梭成长的故事。有病有伤砍一刀就好了,相信我,队友,这一刀之后再没有痛苦。我这一刀下去,你可能就满血复活了。穿越位面:钢之炼金术师-史上最强弟子兼一-鬼灭之刃-FateZero-火影忍者-斩赤红之瞳-落第骑士英雄谭-地下城寻找邂逅(目前)-待定
  • 第五人格沈厉你做个人吧

    第五人格沈厉你做个人吧

    震惊!某站主播竟当着百万粉丝的面在游戏里皮断腿!闪现预判,疯狂放板,专躲角落,儿子挡刀……告诉你,这些都是基本操作!众粉丝:沈厉你做个人吧!等等!前面那个屠皇是谁?沈厉总会死于他的刀下!(粉丝:大快人心!)沈厉无奈:老哥你能不能放过我啊?某屠皇笑:不能。
  • 初恋之只有你

    初恋之只有你

    第一次跌倒是不小心,她可以这样安慰自己,这不是自己的错,是这地面不平的缘故。可是第二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这就说不过去了,她想了想,实在不是自己的错,敌军太狡猾,而且身边的人竟然叛变了。子在手,万事都有,不是应该说的是她吗?到最后怎么是他?
  • 落倾劫

    落倾劫

    【新文《他在清眠时光看见你》】看两个性格迥异的人最后如何相爱走到一起……
  • 魂镇

    魂镇

    发生在2017年的喜剧浪漫爱情灵异故事。故事讲述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爱情故事带点小的灵异。
  • 隐婚歌神是妻奴

    隐婚歌神是妻奴

    都说身高不是距离,年龄不是问题,当158的小矮子遇上187的大长腿,当19岁的萌妹子遇上31岁的糙大叔,意料之外的爱情也会在悄然间生根发芽。初见。他是歌坛神话,她不过是他众多迷妹中的一员,他却主动伸出了手,说,“我们如此有缘,就作个伴吧。”那时候的他还不知道,这伴,一作就是一辈子。而父不疼,母不爱,兄厌弟嫌的她,生平第一次知道,原来作伴这个词,是这样的温暖。恋爱前。他对她温柔体贴,而她深陷其中,使出百般手段,只为了能够站在他的身边。面对她的告白,他说,“我只是把你当做侄女。”结婚前。她厚颜无耻,誓将推到男神为己任,而他却冷静自持,千般推阻。面对她的套路,他说,“我怕你未来会后悔。”结婚后。大龄男青年在再一次被老婆踹下了床之后,终于领悟到一个人生道理。flag千万不要乱立!他万般求情,只求能和她同床共枕,而她却熟视无睹,转身就睡。面对她的冷淡,他却不再多说,而是用实际行动向她证明,他究竟老不老!第二天,她扶着腰,一个用力又将他踹下了床。她说:“未来一个月你别想要回卧室睡觉!”她是陈姝轻,人前的普通大学生,人后的神秘制作人。他是程书卿,公认的抒情皇太子,有着近乎完美的嗓音。类似的名字,类似的兴趣,也让两颗渴望的心逐渐靠近。无关乎年龄地位,有的不过是两个相似的灵魂在互相吸引。他曾被她视为光芒,但在后来,她成为了他的太阳。男女双洁,甜宠暖文,欢迎入坑。
  • 平民上名校:哈佛学生对美国教育的思考

    平民上名校:哈佛学生对美国教育的思考

    哈佛大学教育专业研究生的教育随笔,观察记录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别,具体而微地探讨了美国教育各方面,包括美国学校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水平与美国家庭教育特点等,以作者亲身经验为实例说话,为你全面介绍美国的教育。
  • 妖孽盟主媚相公

    妖孽盟主媚相公

    她是武林盟主,偏偏又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妖孽,江湖白道恨不得灭了她替天行道,江湖黑道中恨不得灭了她抢那位子来坐坐。她伟大的二娘怒了,誓死要将败家的继女给泼出去。他是当朝首辅,油头粉面冰肌玉骨千娇百媚,迷死了朝廷百官迷死了后宫三千佳丽气死了当朝皇帝。皇帝陛下登时怒了,誓死要将存货出清!武林盟主遇上了内阁首辅,一声锣鼓叮当响。各位看官,嬉笑江湖事,讲唱说书正式开锣也!片段一:小闹儿乐滋滋的扛着个巨大麻袋走进书房,捋起袖子露出细瘦如麻竹的小手臂,“姐,我把人给你逮来了。”她放下书淡淡扫了撇了一眼,“嗯,扔长安街千禧阁门口去,打晕了千万别让人给跑了。”“咦,扔那去干嘛?”手中的《山海经》狠狠敲上自家笨弟的脑袋,“笨,我待会要在那里抛金子,不放那里放哪里?”抛绣球招亲有什么了不起,她娄默要抛金子砸亲!暗器功夫可不是白练的!“姐姐你真聪明!”好崇拜啊好崇拜!她妩媚一笑,“那是自然。”片段二:“相公,如果你娘子我是妖孽,那你该是什么?”她不耻下问。他眉目带笑,恬不知耻,“那我自然是收妖的神仙。”“…相公,你娘子我想换个相公玩玩,如何?”再接再厉。他在自己脸上贴上最后一片黄瓜面膜,笑的温柔,“那我自然要一起嫁过去啊,我陪你一起玩。”…天杀的,她堂堂妖孽盟主怎么给自己找了个克星!她要休夫!片段三:暮雨纷飞,烟波浩淼,一舟绝荡红尘路。江边漫漫,她站在那里,眼如秋水,双鬓已湿。一把青伞遮上她的头顶,文弱少年欲语还休,半晌才道,“别等了。”她微微而笑,“我没有等他。”顿了顿,面有得色,“若是需要我等,就不是他了!”
  • 家庭按摩常识与技法(女性生活百宝箱)

    家庭按摩常识与技法(女性生活百宝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价值观念的增强,对医疗保健有了更高的要求。卫生资源的有限性和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医学的进步,要求医疗方法经济实惠,效果确凿,不但能治病防病,更能在无病时强体健身。穴位按摩不但符合这些要求,更是不需任何设备,不用任何药物,只要自己一双手,在家庭内就可治病防病了。因此,学会穴位按摩疗法,可谓省钱省时又实用。
  • 高墙内的铿锵玫瑰:女看守所长

    高墙内的铿锵玫瑰:女看守所长

    本书是著名作家衣向东在某看守所体验生活一年时间后写就的一篇类型小说,通过女看守所长王燕的亲身经历及感情纠葛,描写看守所长王燕的大女生活。这完全是正常社会外的生态群落。正义之警的宽容与心灵救赎,与犯人的感情纠葛,揭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看守所生活。读罢令人掩卷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