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23400000007

第7章 三画(1)

小时了了

东汉末期,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因为家庭的影响,特别擅长辞令,年纪不大,已享有盛名。

他10岁时,跟他父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洛阳是历代帝王的陪都,因位于长安之东,称为东都),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戚,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小孔融很想见见这位大学者。一天,他来到李元礼的官府门前,请求拜访。守门人见只是一个孩子,就打算随便把孔融打发走。孔融灵机一动,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先生的亲戚,他一定会见我的。”守门人通报后,李元礼感到有些奇怪,因为自己并没有这样一位亲戚,不过还是决定见见孔融。

李太守见到孔融后,就好奇地问:“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我是孔子的后代,你是老子的后代。天下的人都知道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所以他们是师生关系,所以说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原来,在中国历史上,与孔子同时代的还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老子。老子本名叫李聃,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据说,孔子当年碰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就自称学生,谦虚地向李聃请教。李元礼的家里当时有很多宾客在座,大家对年仅10岁的孔融竟能这样博学和随机应变感到惊奇。

正在这时一个叫陈寔的人来拜访李元礼。陈寔也是一名有些名气的学者。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谁知陈寔却不以为然,当着孔融的面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时候虽然很聪明,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地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言下之意,陈寔是一个庸才。陈寔被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后人将“小时了了”引成成语,来说明小孩子从小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

——《世说新语》

【故事启示】一个人从幼年起,便显示出聪明伶俐的特征,固然可喜可贺,但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和用心培养,最终也会变成一块无用的材料。现实生活中,不少人自恃生性聪明,不肯好好学习,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沦为平庸之辈。此外,从“小时了了”和“大未必佳”连用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表面上虽是赞扬的话,骨子里却有可能是讽刺人、轻蔑人之意。所以我们不能随便将这个成语用来称赞别人,否则别人会误认为你有心讥讽、轻视他。

【成语释义】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活用例句】小海的妈妈给宋老师打电话,说不能用~这个贬义词来表扬孩子聪明伶俐。

【接龙游戏】小时了了→了若指掌→掌上观纹→纹丝不动→动如脱兔→兔死犬饥→饥不择食→食不充饥→饥寒交迫→迫不及待→待时而动→动辄得咎→咎由自取→取长补短→短绠汲深→深恶痛绝→绝处逢生→生杀予夺

大逆不道

秦朝灭亡之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五年的楚汉战争。

有一天,项羽在阵前向刘邦喊话,要与他决一高下。刘邦回答说:“我开始与你都受命于楚怀王,约定先定关中的为王。但是我先定关中后你却爽约,让我到巴蜀去当汉王。这是你第一条罪状。你在去救援赵军途中,杀死上将军宋义,自称上将军,这是你第二条罪状。你违抗怀王命令,擅自劫持各诸侯的兵马入关,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

接着,刘邦又揭露项羽烧毁秦宫、掘开秦始皇的陵墓、搜刮金银财宝、杀死投降的秦王子婴、活埋二十万秦国降卒、杀害义帝等罪状。在讲到第十条罪状时,刘邦说:“你作为臣子而杀死君王,又杀害已经投降的人,为政不平,对订立的条约不讲信义,为天下所不容,属于重大的叛逆。你犯下如此十条大罪,我兴仁义之兵来征讨你这个逆贼,你还有什么面目向我挑战?!”

项羽听了刘邦的话,气愤至极,于是,命令弓箭手向刘邦放箭。结果一箭射中刘邦前胸,汉军只好退兵。

——《史记·高祖本纪》

【故事启示】刘邦满口仁义道德,列举项羽十大罪状,最后得出结论:项羽乃大逆不道之贼臣,从而为自己兴兵项羽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真可谓老奸巨猾!暴脾气的项羽则一如既往地发挥他那霸王气,直接下令射杀刘邦,不求嘴皮功夫,唯有行动。刘邦不敌而跑。二人的性情在此故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成语释义】旧指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和宗法观念的极端叛逆行为,给起来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现也用来指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为。逆,背叛,叛逆;道,封建道德。

【活用例句】秦桧~,残害忠良,理应受到人民唾弃。

【近义】犯上作乱、罪大恶极、离经叛道

【反义】忠心耿耿、循规蹈矩

大器晚成

东汉末年,有一个叫崔琰的人在袁绍的手下当兵。他从小喜习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求师学习。由于他刻苦努力,学问也逐渐多起来。当时袁绍的士兵非常残暴,每经过一个地方,就挖开那里的坟墓将尸骨暴露出来,抢夺墓中的金银财宝,非常不道德。崔琰见此,便向袁绍提建议不要这样做。袁绍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就让他做了骑都尉。

后来,袁绍被曹操打败,崔琰被俘虏了。曹操觉得崔琰是个人才,就没有杀他,并让他在自己的身边任职。崔琰跟随曹操后,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有一次,匈奴的使者来朝见曹操。曹操觉得自己长得不够魁梧,就让崔琰假装成自己,而他自己却装成个侍卫。由此可见,崔琰深得曹操赏识。在崔琰作尚书时,曹操想立曹植为嗣子,而崔琰反对,他说:“自古以来的规矩是立长子,怎么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尽管是亲属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性格比较内向,不太喜欢说话。因此亲友们都说,崔林和崔琰相比,简直相差太大了。亲戚朋友都看不起崔林,但崔琰并不这样认为。他每次碰到亲友把他和崔林相比,就对他们说:“崔林其实很有内才,只是现在暂时还没有被人发现,但将来一定会有人发现他的。古人说‘大器晚成’,意思就是说,做好大器皿要比小器皿需要的时间长很多。同样的道理,像我这样的小人物,自然很快就会被人知道。但像崔林那样的大人物,人们了解他就要迟一点了。因此,你们千万不要小看崔林。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大器。”

后来,果真像崔琰说的那样,崔林被曹操发现了。曹操先后任命他做翼州主簿、御史中丞,还在魏文帝手下任过司空,地位和成就都远远超过了崔琰。

——《三国志·魏书·崔琰传》

【故事启示】只要能成材,大器晚成也未为不可。亲戚朋友们觉得崔林既无成就也无名望,很是看不起他。崔林最终用加官进爵的实际作为给了这些趋炎附势、狗眼看人低的小人们一记响亮的耳光。这启示我们,为人处事时,眼光要放长远,不能仅仅凭借一个人当前的状况就妄下定论。因为人作为一个有思想的高级动物,他永远有待生成。古语“盖棺才能定论”说得也正是这个道理。

【成语释义】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较晚。也用作对长期不得志者的安慰话。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

【活用例句】张三属于那种~的人。

【反义】不堪造就、白首空归

大笔如椽

东晋的文士王珣,从小才思敏捷,胆量很大,散文和诗赋都写得很好,二十岁时便被司马桓温聘为主簿。

有一次,司马桓温为了试试王珣的胆量,在大司马府聚会议事的时候,故意骑一匹马,从后堂直冲大厅。幕僚们顿时惊慌失措,四处躲避,惟有王珣镇定自若,端坐不动。司马桓温感叹地说:“面对奔马而能稳坐的,将来一定是个黑头公的人!”

还有一次,司马桓温为了试试王珣的才学,趁幕僚们在议事的时候,派人偷偷取走了王珣准备发言的文稿。王珣发言时,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司马桓温拿出他的文稿对照,发现他说的内容与文稿上的相同,但文字没有一句相同,不由对他十分钦佩。

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将一支像椽子那样的大笔送给他。醒来后,他对家里人说:“我梦见有人送我如同椽子那样的大笔,看来有大手笔的事情要我做了。”

王珣的梦境马上成为事实。就在当天上午,晋孝武帝突然驾崩。由于王珣文笔出众,朝廷要发出的哀策、讣告和孝武帝的谥议等,全交给他起草。这种殊荣是历史上少见的。

成语“大笔如椽”便由此故事而来。

——《晋书·王珣传》

【故事启示】平日里只有注重点滴积累,一旦时机降临,才能牢牢抓住,赢取殊荣,甚至改变人生的轨迹。试想,如果王珣没有在平时就博闻强识,显露出出众的才华,突然遭遇晋孝武帝驾崩一事,又怎能被委以重任,负责起草讣告等事宜呢?

【成语释义】像椽子那样大的笔,用来赞誉写作才能极高,还用来称颂著名的作家和作品。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

【活用例句】正直的记者们~,让贪官污吏无处藏身。

大材小用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由祖父抚养成人。辛弃疾曾拜当时著名的田园诗人刘瞻为师,并和党怀英两人是刘瞻最得意的学生。有一次,刘瞻问他们两人道:“孔子曾经要学生谈各人的志向,我也问问你们将来准备干什么。”党怀英回答说:“读书为了做官,为了取得功名,光宗耀祖。我一定要到朝廷里去做大官;如果做不了官,就回家隐居,学老师的样子写田园诗。”

刘瞻听了很高兴,连连称好,认为他的志向很高洁。辛弃疾却回答说:“我不想做官,我要用词写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刘瞻听了大吃一惊,要辛弃疾今后不要再说这样荒唐的话。此后,辛、党两人的生活道路截然不同:辛弃疾英勇地投身到抗金的民族战场上去,以爱国词人著称于世;而党怀英则混迹于金人统治集团,为金人作了一些帮闲乃至帮凶的事情。

金人南侵后,辛弃疾组织了两千多人的队伍在故乡起义。后来,又率领队伍投奔济南府耿京组织的农民起义军。不久,起义军接受朝廷任命,与朝廷的军队配合作战,打击南侵的金军。但由于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辛弃疾后来曾长期闲居在江西上饶一带。1203年春,才被任命为绍兴府知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这一年,辛弃疾已经六十四岁了。

绍兴西郊有一处地方叫三山,当时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就在那里闲居。陆游比辛弃疾大十五岁,当时快八十岁了,他的爱国诗句早已为辛弃疾所景仰,因此辛弃疾到任不久,就去拜访了这位前辈,两人一起议论国家大事,相见恨晚。陆游听了辛弃疾对形势的分析和统一全国的设想,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希望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次年春天,宋宁宗降旨,要辛弃疾到京城临安去,征询他对北伐金国的意见。辛弃疾把这件事告诉陆游,陆游觉得这是辛弃疾施展自己才能的好机会,为他感到高兴。

为了鼓励辛弃疾发挥自己的才能,陆游特地写了一首长诗赠给他。诗中说:“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意思是说,辛弃疾是古代大政治家、军事家管仲、萧何一流的人物,现在当浙江东路安抚使,实在是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太可惜了。鼓励他为恢复中原而努力,千万不要因为受到排挤不得志而介意。六十六岁那年,这位始终被大材小用的爱国英雄,终于在忧愤中离世。

——《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故事启示】辛弃疾大材小用的故事,反映出古代封建社会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无门,也反映了当时的统治者缺乏识人的慧眼。

【成语释义】大器物派小用场,表示使用不当。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低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智。亦指人事安排不恰当而屈才。材,也作“才”。

【活用例句】自恃才高,总以为自己~,受了委屈。

【近义】大器小用、明珠弹雀、牛鼎烹鸡

【反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三顾茅庐

东汉末期,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此地有‘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多方打听,得知“伏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住茅庐草棚,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

这时,谋士徐庶也向刘备推荐说:“诸葛亮是个奇才。”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帮助自己打天下,就同关羽、张飞一起带着礼物专程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好留下姓名,失望地回去。

隔了几天,刘备打听到诸葛亮回来了,又带着关羽、张飞冒着风雪前去。哪知诸葛亮又外出了,刘备他们又空走一趟。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中国古代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本书所收我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第三类是具有讽刺性的。 本书所收我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第三类是具有讽刺性的。
  • 希腊神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希腊神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小王子(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小王子(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智力快车冲冲冲(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智力快车冲冲冲(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热门推荐
  •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

    明朝长达二百七十六年,其中央司法审判制度历经多次变革,相关史料浩繁,作者认为,。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宜有学术上的分工。部分学者侧重史料校注的上游工作,部分学者侧重史料分析的下游工作,相辅相成,法史学才能进步成长,有利于中国法制史的学术研究。
  • 勿斋先生文集

    勿斋先生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警世

    警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就这样日益丰盈

    就这样日益丰盈

    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第一本随笔集,向读者全面展示了小说以外的阿来,展示经藏、汉、西三种文化熏染的阿来。另配有12页阿来的生活写真照片。
  • 管理的坎

    管理的坎

    本书围绕企业管理的实战操作,整合《经理人》杂志中“海豚会”栏目(《经理人》重点打造栏目,实为内部高端交流圈,成员都是国内各企业高层管理者和当家人)的相关沟通心得与交流实录。根据图书市场寻求,重新整理。意在用权威、务实、细节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和实践案例为读者讲解如何管理企业,如何带好团队。
  • 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图说世界名人: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讲述了,亚伯拉罕·林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第16任美国总统,首位美国共和党员总统,也是历史上首名遇刺身亡的总统。其与乔治·华盛顿、富兰克林·罗斯福被公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总统。英国《泰晤士报》组织了一个由8位英国和国际顶尖的政治评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43位美国总统分别以不同的标准进行了排名,在最伟大的总统排名中,林肯名列第一。
  • 离华乱

    离华乱

    顾国陵安王离华,自幼喜欢金城第一才女陆沉梦。偏偏命运弄人,一道圣旨,让他娶了宥国景盛公主锦绡。他一心爱着陆沉梦,却又不时被锦绡的沉稳深情所打动,他寻了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爱谁。
  • 诱饵

    诱饵

    一个不眠的秋夜,阴沉沉的乌云笼罩着依山傍水的赌镇。这座江南赌镇是由数不清的小巷构成的一座庞大的迷宫。镇上主要经营两种生意:赌博和做皮肉买卖。唯有林如梦老板,同时兼营这两种生意。因为她是一个既年轻又美丽得令人销魂的女人。但是,赌徒嫖客也只是闻其名,而极难见到这销魂娘子一面。不过世上的事情往往是越传越神,人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变成神的。她是一尊美丽女神,不仅如此,林老板出手大方,乐善好施,广结人缘,虽然镇上没有建立行业帮会之类的组织,但这位销魂娘子却是娱乐业公认的领袖。
  • 穿越的龙人

    穿越的龙人

    龙者,聚天地之气,自然而生,不老不灭。
  • 惊世情劫:呆萌狐狸追夫忙

    惊世情劫:呆萌狐狸追夫忙

    一本小说,一段莫名其妙的梦境,将她拽入另一段时空。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她毅然决然陪他入轮回找回散落的魂魄,却又跌入更深的深渊。“你说佛渡世间一切苦厄,那你问问你的佛,为何不渡我!”“这江山,我给你守住了!只愿来生陪你看江山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