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1300000009

第9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1849年革命年代进行的理论研究和革命活动(3)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农民群众参加革命斗争是扩大和巩固民主阵线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他们认为,应该使德国各地发生的农民的自发行动变成有组织有目的的行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帕托夫赎买法案建议书》、《关于现行赎买法案的辩论》等文章中,提出了《新莱茵报》的土地纲领。他们号召农民起来为立即彻底地和无偿地废除一切封建徭役而斗争。他们强烈谴责普鲁士自由资产阶级,它出卖这些农民,“出卖自己的天然的同盟者,可是……没有农民,它就无力反对贵族”[14],因为它害怕废除封建所有制会打击资产阶级所有制。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这个坚定的革命阶级的代言人,是使人可信的反封建农民运动的斗士,因为他们认为,反封建农民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动力之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也是完全和这个革命有联系的。他们热情地欢呼波兰人、捷克人、匈牙利人和意大利人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认为他们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反革命的斗争中的同盟者。

在《德国的对外政策》、《德国的对外政策和布拉格最近发生的事件》等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各民族的真正自由和友爱的思想,再次斥责德国资产阶级继续实行霍亨索伦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压迫其他民族的政策。恩格斯写道:“革命的德国本来应该抛弃自己过去的一切,特别是对于邻国的人民。它本来应该在自己获得自由的同时,也让一向受它压迫的人民获得自由。”[15]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德国人民只有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才能成为一个自由民主的民族。“德国将来自由的程度要看它给予毗邻民族的自由的多少而定。”[16]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坚定不移地为恢复独立的波兰而斗争,他们力促德国民主派同不仅为民族的复兴和解放,而且为波兰的彻底的民主改组进行斗争的波兰运动的革命派结成联盟。恩格斯抨击了(特别是在题为《法兰克福关于波兰问题的辩论》的一系列文章中)普鲁士政府的政策,这个政府首先挑起了波兹南的民族起义,然后又加以镇压,并且在“改组”的幌子下把波兹南的一大部分土地正式划归德国。马克思和恩格斯斥责了法兰克福国民议会中自由派多数批准重新瓜分波兰的态度。

在上述关于波兰问题的一系列文章中,恩格斯指出在民主的基础上恢复波兰国家将有利于德国和国际的民主派,而且还将沉重打击曾参与瓜分波兰的三个反革命国家即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因此,恢复波兰国家将促使力量的对比发生有利于革命的改变;而这一改变又将转过来使德国人更容易“在国内……彻底摆脱宗法封建的专制政体”。[17]

《新莱茵报》热情支持1848年夏捷克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恩格斯在《布拉格起义》和《起义的民主性质》这两篇文章中着重指出了这次反对奥地利政府专横统治和捷克封建贵族的起义所具有的革命意义。《新莱茵报》痛斥奥地利暴兵在德国自由资产阶级的纵容下对布拉格起义者的大屠杀,并且指出镇压起义必然会对捷克的民主运动和德国革命产生严重的后果。果然,在布拉格灾难性事件之后,捷克运动的领导权便完全落入自由派贵族和自由派资产者手里,而这些人是求助于奥地利君主国和沙皇俄国的。

马克思在写给意大利的民主报纸《黎明报》编辑部的信以及《新莱茵报》上发表的一些分析意大利革命事件的文章中,对于正在为自由和独立而斗争的意大利人民表示了极大的同情。以1848年1月的西西里人民起义为开端的意大利革命面临着严重的问题。这个国家是由大大小小许多邦组成的,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受到奥地利的暴虐统治。意大利只有在摆脱了外国统治和废除了封建君主制度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向前发展。可是当时支配着意大利运动的意大利自由派却试图“从上面”,在由撒丁国王查理·阿尔伯特任首脑的立宪君主国的范围内统一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号召意大利人民把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摆脱自由派和君主派的监护,挫败一切王朝阴谋。恩格斯在他的许多文章中说明,意大利在奥地利—意大利战争中所遭受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查理·阿尔伯特及其拥护者们的利己主义政策,这个政策是阻碍意大利人对奥地利人进行真正大众性的抵抗的。他说,只有革命的人民战争才能结束奥地利对意大利的统治。

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写的关于民族问题的文章是表明他们对民族解放运动的国际主义态度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1848年10月维也纳人民的起义是德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当时那里的工人、学生和民主知识分子顶住了在数量上胜过他们的反动势力的进攻达三个星期之久。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这次起义的结果不仅对德国革命的命运,而且对欧洲革命的命运必然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马克思把巴黎六月起义称为革命剧的第一幕,把维也纳十月起义称为第二幕。[18]他强调指出维也纳工人在这场革命的战斗中起了杰出的作用。[19]

本卷发表的许多文章(《维也纳革命》、《〈法兰克福总邮报〉和维也纳革命》、《维也纳革命和〈科隆日报〉》、《维也纳,柏林和巴黎的最后消息》和《反革命在维也纳的胜利》)以及1848年10月16日和11月6日马克思在科隆工人联合会委员会会议上的演说都是论述维也纳起义和分析起义失败的原因的。马克思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奥地利和德国的自由资产阶级叛离了革命。维也纳之所以被占领“只是由于维也纳资产阶级屡次叛变”[20]。马克思还总结说,德国民主派未能组织和领导群众运动来支持维也纳的起义者,这也造成了惨败的后果。维也纳事件实际上进一步证实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种信念,即对资产阶级的叛卖政策急需予以反击,这就要聚集一切真正革命的力量对反革命的进攻进行决战。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注意到了那些虽然没有直接卷入革命的大动荡,但也在某些方面受到影响的欧洲国家。在《〈科隆日报〉论英国秩序》和其他有关英国的文章里,《新莱茵报》揭示了在资产阶级和贵族的安宁稳定的外表下英国存在的社会冲突,是全欧洲革命高涨的结果。该报强调指出了在宪章派旗帜下战斗的英国工人阶级运动的重要意义,并且把这场反对英国官方机构的斗争描写成为“无产阶级有组织的政党的这种反对资产阶级有组织的国家权力”的战争。[21]马克思和恩格斯本着真正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支持在1848年受到当局迫害的宪章派,驳斥资产阶级报刊对他们的种种诽谤。他们还支持大不列颠岛上革命的不满情绪的主要温床之一的爱尔兰为争取独立而进行的斗争(参看《科隆在危急中》、《〈新柏林报〉论宪章派》)。

《“模范国家”比利时》和《在安特卫普的死刑判决》两篇文章概要地论述了比利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后果。在比利时,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以一种貌似和平的和立宪的方式进行的。但是,正如这两篇文章所指出的,能够镇压1848年刚刚兴起的共和主义运动的自由资产阶级的统治已经使工人状况严重恶化,使赤贫现象和犯罪行为猛增。自由资产阶级的统治也加强了国内的政治反动,因而对民主派和社会主义者采取了残酷的镇压手段,对政治流亡者实行了逮捕和驱逐。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这个资产阶级“模范”国家为例来说明,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和防止革命的发生,准备采用最专横最阴险的警察手段,这种手段比之封建君主制制度下所实行的任何手段都不相上下。

恩格斯的未完成的旅途随笔《从巴黎到伯尔尼》收在本卷末尾。恩格斯在1848年9月底被迫离开德国,随后又被从比利时驱逐到法国以后,决定从巴黎步行到瑞士,他在那里写下了这些旅行笔记。其中很大部分是描写法国农民和他们的生活方式及思想方法的。恩格斯注意到法国农民对1848年革命,对城市的特别是巴黎的革命运动的厌恶,以及他们对波拿巴主义者的同情和幻想。他把这种情况归咎于农民的狭隘性和政治上的落后。他还指出,资产阶级蛊惑性地利用农民的私有天性,临时政府推行损害农民利益并使农民脱离革命的财政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产生这种厌恶情绪的原因。

在本卷附录中有许多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从事多方面的革命活动和他们在人民中进行实际工作的文件,其中包括有关马克思和恩格斯及其战友所参与领导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科隆民主协会和科隆工人联合会的文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些组织内和公众大会上发表的演说的报道也包括在内;这些报道尽管简短而且不完全,但也反映了演说的一些内容。附录还包括的一些材料反映了《新莱茵报》的创办情况,表明了警察局和法庭如何对《新莱茵报》编辑们进行起诉,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怎样困难的条件下(他们受到政府当局的迫害和效忠当局的报刊的诽谤)出版这份革命的无产阶级报纸的。

本版第7-9卷发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和1849年写的文章比过去任何版本所发表的都要完整。本卷不仅收入了俄文版和德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和第6卷发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章,而且还收入了原苏联和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研究证明是出自马克思和恩格斯手笔的《新莱茵报》上的许多文章。此外还收入了许多有关他们在工人组织和其他民主组织中活动的文件。本卷刊载了以前从未在任何版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发表过的16篇文章和注释,例如:《德国军队在宋德维特的失败》、《联合问题》、《康普豪森内阁的垮台》、《赖辛施佩格》、《米兰公告》、《杂闻》、《科隆公共安全委员会》。在本卷正文的146篇文章中,有103篇第一次用英文发表。附录中的材料全部都是没有用英文发表过的。

本卷有一个特点,即在许多情况下无法确定某一篇文章究竟是马克思写的,还是恩格斯写的。由于《新莱茵报》发表的大部分文章都没有署名,而且一份原稿也没有保存下来,所以他们之中谁是作者这个问题一般说来的确是很难回答的。而许多文章看来肯定是他们两人合写的。在无法确定某篇文章是由他们之中谁写的情况下,文章末尾都没有附作者的名字。

选自《新莱茵报》的那些文章的标题是按照该报上的目录刊印的。编者所加的标题放在方括号内。有的经过重新翻译,有的经过仔细校订。一些文章的原文,特别是手稿,在发表中的特殊情况都在注释中加以说明。

本卷的全部文章,除另作说明外,都是从德文翻译的。

注释:

[1]本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研究》1995年总第23期。

[2]《列宁全集》第2版第16卷第20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1卷第19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5卷第577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1卷第25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5卷第154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5卷第152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5卷第169-170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5卷第92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5卷第73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5卷第443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5卷第467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5卷第475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5卷第331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5卷第95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5卷第178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5卷第391页。

[18]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5卷第542页。

[19]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5卷第602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5卷第605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5卷第333页。

同类推荐
  • 忏悔录

    忏悔录

    托尔斯泰《忏悔录》与奥古斯丁、卢梭《忏悔录》齐名,并称“世界三大《忏悔录》 ”。“我的生命是否具有超越死亡从而永恒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在凌乱的书桌上写上重重一笔。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行将结束时,因不堪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托尔斯泰思想出现巨大困惑。他追溯自己五十年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寻找生命意义,并记录下这段精神活动的过程,取名《忏悔录》。托尔斯泰《忏悔录》深刻探讨生命意义,与人生、命运、信仰有关。生命向我们隐瞒了什么?如何坦然面对死亡?如何让短暂的人生具有永恒价值?这些有关人生命运的深刻问题,都将在阅读本书中得到启发。
  • 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下)

    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下)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百年前现代学者以西方哲学为参照重树中国思想传统的一种学术建树,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 市民社会的乌托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哲学阐释

    市民社会的乌托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哲学阐释

    "市民社会是一个关涉多学科的问题,其理论思潮之庞杂、历史内涵之丰富使得如何总体性地把握这一分析路径成为一个难题。本书稿以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市民社会——资产阶级社会——垄断资产阶级社会(帝国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作为核心的关节点,试图贯穿起马克思主义分析路径的中心逻辑。市民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的基本社会理论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视域对市民社会展开考察,对当代社会转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基础。"
  • 道德经(中华国学经典)

    道德经(中华国学经典)

    《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共八十一章,约五千字。虽然篇幅不长,却论述精辟,思想深邃。其内容重在详尽论述作为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和运动规律的天道,并将这种天道用以关照人道,指导治国和修身,直面现实社会,内容涉及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等诸多方面。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热门推荐
  • 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

    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步步为谋王爷的毒舌宠妃

    步步为谋王爷的毒舌宠妃

    “第一个问题,你娶了我姐姐以后,你会一生一世都对她好吗?”一生一世?他们的婚姻只不过他们之间的一场交易而已,又何来一生一世一说呢?“会!本王会一生一世都对你姐姐好”“好,第二个问题,你娶了我姐姐以后,你还会不会再娶别人?”会不会再娶别人?听到这个问题,上官晴的兴趣也来了,她也很好奇易冥轩会怎么回答,可没一会儿,上官晴就又失去兴趣了,他们之间只不过是一场交易而已,他们不可能彼此相爱,更不可能一生一世,他又怎么可能不会再娶别人呢?可是上官晴还是很好奇他会怎么回答,包括在场的所有人,他们都在等着轩王爷的答案“不会,本王只娶你姐姐一人”
  • 言行龟鉴

    言行龟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游戏人间一孤鸿

    游戏人间一孤鸿

    本书收录的是庐隐创作的经典散文和小说。这些作品有的反映青年人不甘醉生梦死的苦闷,有的反映知识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徘徊、感伤,有的反映黑暗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惑。透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寻到庐隐“游戏人间”的踪迹,可以看到她是怎样“玩火”的,同时也可以听出一个挣扎在时代车轮碾压下的女性的怨诉与哀吟。阅读全书,我们的心灵会不自知地升到一种脱俗的诗境里去,并最终会和她一样努力向上,努力朝伟大的方向走去。
  • 缠上黑街冷千金

    缠上黑街冷千金

    在英国伦敦,他一人独掌两种大权,绝帅的容颜在光明与黑暗中冷漠。在中国颜雪,他是令所有女人拜倒的超级贵族大少爷。然而这样惊天动地的他撞上了那样冷血多变的黑街千金。他缠上她了。“我和我爷爷说过,我一定把你追到手!”他危险的眯起眼,靠近她说。“你,离我远点!”她冰冷的气质令人发寒,语气中带着丝嗜血的味道。她是仇恨铸就的,她可以为此变成一个温柔可人的学生,可以变成一个刁蛮任性的恶女,可是她的本质是不变的,她有一颗被仇恨塞满的心,冰冷。可是遇到了这样的他和他们,不经意间,她开始融化。
  •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画鲤

    画鲤

    我一生画鲤,在画里寻你。你为我化人,我为你化鲤。
  • 中华传统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中华传统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一个个妙趣横生的魔术,一个个匪夷所思的魔术,《走进魔术世界:中华传统魔术》寓教于乐,将魔术里包含的科学原理一一解释出来,并且将有趣的小魔术表演也一步步教给读者。学得有兴趣,学得有快乐。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下)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下)

    本书讲述从“第五十一回 战韩陵破灭子弟军 入洛宫淫烝大小后”到“第一百回 弑昏君隋家数尽 鸩少主杨氏凶终”的历史。南北时期几个朝代并存几十年,最后齐为周并,江南保留十分之二险些儿要尽属北周了。大丞相杨坚篡了周室,复并江南;建立隋朝及至隋朝灭亡等历史事件。隋朝的建立使得严重分裂一百七十多年的中国获得统一。南北朝历史至隋炀帝荒淫无道,隋朝灭亡,宣告结束。杨家父子的行谊也不像个治世真人,虽靠着一时侥幸,奄有南北,终究是易兴易衰……
  • 平妖策

    平妖策

    护道统,诛妖邪,守山河,定乾坤。仗利剑何惧妖与邪,为长生笑看生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