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1400000019

第19章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形成和发表过程[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1部分第26卷前言

《自然辩证法》代表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即唯物辩证法发展过程的一个新的阶段。70年代初形成的新的历史条件和自然科学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使得下述任务成为可能的和必要的:制定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的自然观,把它纳入工人阶级统一的科学世界观,并说明它对自然科学家的研究工作的意义。构成《自然辩证法》的核心的是这样一种认识:在自然界以及社会中存在着一种客观的辩证法,它可以并且已经在自然科学中得到反映,而辩证法作为哲学的理论和方法如果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那么它对自然科学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2]

这一认识是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由此获得的对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的认识中得出的一个结论。早在50年代末,恩格斯就从这一认识出发开始努力研究自然科学,他尤其注意黑格尔逝世以来的新成果。他把这些成果看做是对黑格尔的一种确认,并由此提出了把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成功地应用于自然科学的任务。当时他就特别注意能量守恒定律、细胞理论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他还怀着极大的兴趣跟踪有机化学的发展。[3]恩格斯是从马克思那里得到重要启示的,原来马克思在此以前——在批判以往的利润理论时——曾重新研究黑格尔的辩证法。[4]

恩格斯在“退出商界并移居伦敦”以后才开始系统地研究自然科学和数学,探讨与此有关的哲学问题。[5]他写作《自然辩证法》是在1873—1882年。这部著作没有写完,并且在恩格斯生前没有发表过。

本卷发表了197件文字材料,其中有一部分在形式上和篇幅上差异极大。这里有篇幅较大而又较完整的文章,如《导言》,或恩格斯称之为“章”的文章《运动的基本形式》和《运动的尺度——功》有细节问题研究和大量札记,也有计划草案(如《毕希纳》、《自然科学的辩证法》、《1878年计划》、《1880年计划》),最后还有广泛的摘录性的文字材料。这后一类材料中就包括有《梅特勒。恒星》。各组材料的转换界限是不清楚的。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明确地分类。有时弄不清你面前的是一篇连贯的文章,还是几个单篇。(参看〔81〕和〔82〕、〔104〕和〔105〕、〔110〕和〔111〕。)[6]手稿中还包含有恩格斯原来为别的用途而写的后来才列入《自然辩证法》的几篇文章:《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在准备《反杜林论》第1版的过程中写成的几则“注释”〔159〕、〔160〕、〔161〕,《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研究》、《〈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删略部分》,可能还有〔100〕至〔103〕的几篇材料。用希腊文写的〔96〕出自马克思的手笔。

恩格斯把所有这些材料分为4束,并冠以下列标题:《辩证法和自然科学》、《自然研究和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和《数学和自然科学。不同的东西》。这种划分显然不是出于随后立即发表的设想。这里既看不出是按内容划分,也看不出是严格按写作时间顺序划分。只有两束恩格斯编有目录。[7]另两束至今仍无法明确判定包含哪些材料以及材料是如何排列的。恩格斯在逝世前不久给这4束材料编了号(31、30、32、28)并依这些编号编入一份一览表中。奥·倍倍尔1896年5月15日写给爱·伯恩施坦的一封信证明,这张表是路·考茨基—弗赖贝格尔根据恩格斯的口述编制的。

《自然辩证法》的形成史可分为两个主要时期,各包含四个时间长短不同的阶段,其时间的确定或多或少只能是大致的。第一个时期大概从1873年初开始到1878年中为止。几乎所有的札记的关于细节问题的研究材料都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较完整的论文——除了原来为别的用途写的文章以外——中只有《导言》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在这个时期,恩格斯加紧探讨自然科学和科学史,又对黑格尔哲学进行了彻底的研究,阐述了对整部著作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本思想。

《自然辩证法》的第二个写作时期是从1878年夏至1882年夏。在这一时期,恩格斯依据他在这一时期之初拟定的“1878年的计划”并利用“1880年的计划”,主要写了《辩证法》、《运动的基本形式》、《运动的尺度——功》、《潮汐摩擦。康德和汤姆生—台特》、《热》和《电》,按照恩格斯的提法,《热》和《电》可以称为章。[8]恩格斯根据他先前阐述的构想并广泛利用已有的材料,开始系统地论述各种科学的辩证的内容。他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了物理和化学的一些重要领域的理论发展情况。

第一个时期

1873年初至1878年中

(第一至第四阶段)

《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写作阶段大约从1873年初开始,于同年5月30日或几天以后结束。恩格斯在这段时间里只写成了〔1〕至〔9〕篇的《自然辩证法。一》。这是恩格斯在写作过程中编号为1—11的均冠以《自然辩证法》这一标题的11组文章的第一组。

《自然辩证法。一》从〔1〕《毕希纳》开始。这是一部较大的、没有完成的抨击性著作的计划草稿,这部著作是针对路德维希·毕希纳的,主要是针对他的《人及其过去、现在和未来在自然界中的地位》(1872年莱比锡第2版)一书而写的。这本书企图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套用于社会,用生存斗争来说明社会的发展。

早在1872年5月,恩格斯就曾对毕希纳进行过严厉的批判,并把他的这本书称做一篇“冒牌社会主义的拙劣作品”[9]。1873年2月8日李卜克内西写给恩格斯的信曾谈到这部当时显然已计划撰写的抨击性著作,他鼓励恩格斯说:“至于毕希纳,你就狠揍吧!”《毕希纳》大概写于1873年2月,肯定是在5月30日之前,因为恩格斯在这一天在同一页手稿上写下了札记〔2〕《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毕希纳》一文表明,恩格斯认为科学问题与工人运动的政治和思想任务息息相关。在1870年以后的时期,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工人运动中居于领导地位的理论派别,与此同时,科学社会主义受到的攻击也越加强烈。因此,有必要通过全面阐述和广泛宣传马克思的学说来回击这样的攻击。恩格斯认为毕希纳当时新发表的那本书就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攻击。毕希纳和德国工人运动的不少重要代表人物有密切的私人关系,而且他以前的一些著作,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主要指1855年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出版的《力和物质》一书——不仅在自然科学家当中,而且在工人文化运动中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恩格斯计划写的这部著作具有特殊的意义。毕希纳以前写的一些著作为传播自然科学中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恩格斯对毕希纳的研究超出了计划要写的著作的范围,直接转入《自然辩证法》的写作。恩格斯所以要进行反驳,不只是由于“他们对无论如何总是德国的光荣的哲学竟肆意辱骂……”,而且还由于“他们妄图把自然科学的理论应用于社会并改良社会主义”[10]。恩格斯的论战性著作的这一论题针对的是毕希纳对古典哲学,尤其是对黑格尔所持的态度。这种态度主要反映在《人及其过去、现在和未来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一书中。毕希纳在该书第248页上明确反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并引用了贝尔托德·祖勒斯的著作《阿尔都尔·叔本华和当代哲学。反形而上学研究,着重考察18世纪的思想家》(1862年柏林版第1部)一书。他把黑格尔的辩证法描绘成这样:“那种关于‘有’和‘无’的混乱杂拌儿……哲学家的精神和思想空虚得奄奄一息的那副骨架,全靠哲学术语或专门用语这一大堆五光十色的饰物来支撑门面……”对黑格尔的无知和不理解他的辩证法是19世纪下半叶德国思想界的典型现象。这种现象在自然科学家中也普遍存在,并且使他们从哲学上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遇到了困难。恩格斯在与毕希纳的争论中,研究了后者早在1858年表述的关于黑格尔辩证法在自然科学中的作用的思想。[11]同时确定了写作《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的哲学史出发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毕希纳》这一片断材料超出了与毕希纳辩论的范围,是恩格斯计划要写的关于“自然哲学”的重要著作的第一个计划草案,按照这个计划,这部著作应当证明,摆脱了神秘主义的辩证法将成为自然科学的绝对必要,只要自然科学抛弃满足于固定不变范畴的领域。[12]

手稿中紧接在《毕希纳》之后的是札记〔2〕《自然科学的辩证法》。在这个札记中首次阐述了《自然辩证法》这部著作的基本的哲学思想,其内容包括:研究物质运动的各种不同形式是自然科学的主要对象,物质的运动形式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反映在自然科学的相互关系上。《自然科学的辩证法》写于1873年5月30日,因为恩格斯在这一天的一封信中把该札记包含的新的认识告诉了马克思。[13]这封信显然是在这个札记的基础上写成的。二者在内容和表达上基本一致。它们都略微详细地说明了运动的个别形式——恩格斯把这种形式区分为位置移动、物理运动(热、光、电、磁),化学变化和有机生命——和探讨这些形式的各门科学。

恩格斯很可能已经意识到这样一点:他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并且认为详细地说明和论证这个想法可能是一种值得从事的工作。因此,他写信给当时逗留在曼彻斯特的马克思,请他发表意见。马克思5月31日就回信说收到了这封信,可是没有立即发表意见,因为正如他在信中说,他还要“对此进行认真思考,并和‘权威们’商量”[14]。这里的“权威们”指的是在曼彻斯特任教的德国化学家卡尔·肖莱马和英国法学家赛米尔·穆尔。马克思和恩格斯多年来一直和他们保持朋友关系。穆尔是数学的大行家,尤其长于微积分,肖莱马向马克思和恩格斯提供自然科学现状和发展远景方面的信息,尤其是1822年以来照例每年举行一次的德国自然研究家和医生大会的信息。肖莱马看了恩格斯的这封信。从肖莱马加的边注可以看出,他完全同意恩格斯信中的想法。[15]

继《自然科学的辩证法》之后写成的是几则小的札记,在这些小的札记中,恩格斯着手通过一些专题来说明辩证思维在自然科学中的必要性(札记〔3〕—〔8〕)。恩格斯在札记〔9〕中又回到和毕希纳的争论上来,并且对列·冯·恒宁格出版的《哲学全书缩写本》(《黑格尔全集。作者生前友人出版的全集版》第6卷)第1部《逻辑》(1840年柏林版)中的个别段落作出论证。到此,《自然辩证法。一》写完了。中断了一年多以后,恩格斯才又继续写作《自然辩证法》。在发生中断的这一期间,他要完成科学和政治方面的其他一些任务。

第二个阶段从1874年9月中旬起至迟到10月为止。在这个阶段恩格斯写《自然辩证法。二》至《自然辩证法。七》(材料〔10〕—〔64〕)。

恩格斯重新投入自然辩证法研究,主要是受到1874年8月底在拜尔法斯特举行的不列颠科学促进协会第44届代表大会的推动。他尤其感兴趣的是协会新任主席约翰·丁铎尔的开幕词(发表于1874年8月19日,载1874年8月20日《自然界》杂志伦敦—纽约版第251期)和托马斯·亨利·赫胥黎的题为《称动物为自动机的假说及其历史》的演说(发表于1874年8月24日,载1874年9月3日《自然界》杂志伦敦—纽约版第253期)。恩格斯在1874年9月21日给马克思的信中针对这两次演说,强调指出,他正埋头研究“关于本质的理论”,并且重新投入“辩证法问题”的研究。如果留意一下,恩格斯是9月5日从泽稷岛返回的,那么从这封信就可以判定,他于1874年9月12日左右开始写《自然辩证法。二》。札记〔12〕《自然科学的发展形式》肯定是在这段时间写成的,这个札记是对丁铎尔和赫胥黎的演说的回应,并且详细说明了他在致马克思的信中提出的问题。恩格斯指出,那个时代的自然研究家在理解认识过程的复杂性,理解依次更迭的假说和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理解对现象的本质的日益深入的认识方面存在着什么样的困难。由于对辩证法的无知,出现了一种不可知论的趋势,恩格斯后来称这种不可知论是羞羞答答的唯物主义。[16]这种趋势从丁铎尔和赫胥黎身上也可以看出来。丁铎尔强调指出,他认为外部世界的存在是没有问题的,但在他看来,我们的意识状态只是外部世界的符号,而外部世界的真正本质我们是无法认识的。至于赫胥黎,有人认为他关于生命现象可从机械上加以解释的思想会导致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他对此进行了辩护。

恩格斯于1874年9月12日前后可能还写了札记〔10〕和〔11〕——以此为开端写《自然辩证法。二》。这可以从外表形式来判明:《自然辩证法。一》的相应一页没有写满,《自然辩证法。二》的字体显然不同,而且使用的是另一种纸张。

同类推荐
  •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宽广的心量除了跟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系外,还需要靠后天的觉悟和修行来逐步拓宽。星云大师在本书中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生活、工作、艺术等各个层面,分享了修身养性方面的智慧。以宽己之心容人,心量越大,福报越大。我们的心量有多大,就能够完成多大的事业;如果我们能够包容一家,就能够做一家之主;能够包容一市,就可以做一市之长;能够包容一国,就可以做一国之君;能泯除一切对待,包容整个法界,就可以随缘应现,逍遥自在,成为法界之王。
  •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收录康德于1784~1797年间(60岁至73岁)所写的论文8篇,包括康德有关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全部主要著作在内。《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的中心思想是为人类朝向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而进步的信念进行论证。在他看来,这个信念的依据在于它不是不可能的,而不在于它无论如何是会实现的。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和南怀瑾一起读《孟子》

    和南怀瑾一起读《孟子》

    孟子的智慧始终激励着人们去做一个大丈夫,秉持浩然正气,挺立于人世间!他勉励人们忍受艰苦的磨练,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中前进;他为人们树立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榜样;他积极传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崇高理念。本书采撷南怀瑾先生的智慧,对《孟子》一书中最深刻、最独特的思想进行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解读,带领读者走进孟子的世界,品味经典的魅力,进行一次心灵和思想的洗礼。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热门推荐
  • 红墙之下

    红墙之下

    苏懿柔爱的死去活来的大燕宁王殿下竟是害了挚友的幕后黑手,苏懿柔发誓与他再无往来。人皆说,因祸得福。曾经青梅竹马的太子殿下和大越王爷一直默默守护在苏懿柔身边,宁愿让她在他身边,利用他复仇。大仇得报,原以为看似简单的事情却又变得复杂起来,看似平静的大燕之后,等待他们的又会是怎样的威胁与挑战呢....
  • 山里山外

    山里山外

    家乡是一本无字的书,只不过是漂泊在外,回转身来才真正懂得了它的意蕴。我成熟于那片“穷乡僻壤”,也许在那片土地上拾掇流失的岁月,才能体味自然和生命的原始况味,这样写出的散文才有可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为读者提供片刻小憩的心灵乐园。
  • 从神魔时代归来
  • 野古集

    野古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妇科千金方

    新妇科千金方

    血:经、带、孕、产、哺乳,如花女人全靠血来养。23个护理方,难言之隐自己调:黄连祛口臭,冰片祛狐臭,云南白药治恶露。冬瓜和薏苡仁粥治盆腔炎,双黄连粉剂疗阴道炎。鹿茸核桃膏解决性冷淡,蛇床子让性爱不再疼痛。家常食物、寻常药物,难言之隐从此不需言。24个美容方,出水芙蓉家里养:桃仁润唇,桃花瘦腰,寻常花草有特效。珍珠洁齿,山药减肥,漂亮的成本很廉价。黄瓜祛眼袋,藕片祛斑,美容就是手边事。
  • 晚唱

    晚唱

    本书为杨虎先生的中短篇小说集,内容上以乡村题材为主,在农耕生活背景下,抒写了乡村中存在的问题,特殊人物的传奇事迹,以及农人热烈而又纯真的感情,读之令人感喟。
  • 杂曲歌辞 昔昔盐

    杂曲歌辞 昔昔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娘子是陛下

    娘子是陛下

    她不想当野心勃勃的女王秦月,她只想以穆晚晚的身份在这偏僻的小山村随缘随喜安安静静过完余生。可是这一生,却注定不能平静,因为她遇到的男子叫陈君睿。当她不问繁华,只想日出日落随缘随喜,安安静静过完余生的时候,他说,穆晚晚,我是不会放过你的。当她终于爱上了他的笑容,他却说,晚晚,原谅我,这是为了天下。她和他这一生都在错过,而她,也终究做不了穆晚晚。铁与血,情与债,今生与轮回,不断错过的爱情,注定生生世世纠缠不清……
  • 达拉池

    达拉池

    教学楼的玻璃大门双开着。老远里,大厅中间的仪容镜就反映出几近明亮而清澈的光线,使四周洋溢着随时随刻都有奇迹发生的那种安宁。前面走着的三个女生中,其中一个是方英子。进门后,她们不约而同地看了看镜子中的自己,像是自己与自己的一次短暂会晤,然后相视一笑,又收起了各自的秘密。走在后面的刘峰,到镜子前,猛然感到刚才在镜子里英子的嫣然一笑,像是一次突然的回眸后的隐遁和藏匿。及至被她们在楼梯上当当的脚步声和咯咯的笑声唤清醒,才明白,只不过是自己心虚的突兀。他赶忙在镜子里整了整并无凌乱的衣服和头发,其实更多的是整理了一下自己虚慌的心。
  • 如果假如有如果

    如果假如有如果

    如果时间会让人忘记一切,我只求在我活着的时间里,都会记得你的每一个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