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4400000003

第3章 进入

朱以撒

院子里有一棵朴树,明显是从什么地方移植过来的,已经显出了苍老之相——小区里有不少树都如此,并非土生土长,而是辗转再三,从出生地挪到一个地方集中,由懂得植物生存道理的人砍去某些枝条,先种起来。需要时再挖出来,移到另一处,种下。有的主人不满意这个树种,又会雇人挖起来,种到一个空地上,反复折腾几次,幸运者算是能够安定下来,开始休养生息,让根系亲和陌生的土质。为了防止倒伏,工人们在树干上钉了许多大钉子,以便木桩撑住,几次下来,一个树干就集中了不少锋利的钉子。早先叫了工人来拔过一次钉子,无奈扎得太深,有一枚钉子的头拔了出来,身子却永远留在里边。这让我很不舒服,就像一枚飞箭进入人体,医者只把箭翎剪了,让箭镞和血肉粘在一道。他们反而说以后会化掉,像蚌含沙而蕴为珍珠,简直是鬼话了。忽一日,见到一架木梯,便找来一把羊角锤,一把老虎钳,由自己来处理钉子问题。这些粗大的钉子进入树身久了,被木质紧紧挤压着,以至于拔出一枚都相当费劲。只不过终了,五枚钉子都成功地从树干中取出,听着它们从高处扔下来时发出清脆的声响,使我从摇摇晃晃的木梯下到地面时,有了满腹的欢喜。如果不是一个人感同身受觉得疼痛,对一棵树表示怜悯,同时自己又具备强大力量,明了拔取的方法,那么这棵朴树至死都是身怀钉子。

一棵有能力长到摩天的大树,对于扎入体内的钉子,居然无能为力,只能逐渐地壮大,使钉子越发渺小。钉子是最易于进入对方内部的一种物质,它的尖锐、冰冷、坚硬,一有来自外在的力量,就突兀而起,而要拔出来又特别困难。也许那个钉钉子的人也觉得不妥,想着日后要记着去把它拔出来,谁知时日过去,已经忘得一干二净。

今日的木匠已经不是鲁班的传人了,他们荒疏了榫卯的组合功夫,而借助于钉子。打钉机一梭子过去,木板已相拥在一起,这使工作进度迅疾起来。早先请一个木匠到家,管他吃住,把一些曲里拐弯歪瓜裂枣般的木头疙瘩扔给他,让他做这个,或者做那个。木匠不吝惜汗水,却吝惜一枚小小的钉子。他又是锯又是刨,又是凿孔,又是做榫头,一个进入,一个含纳,严丝合缝,然后像庖丁解牛后那般,轻松地坐下来歇会儿,卷一支烟,吸着。钉子是机械的产物,各种形式的钉子天文数字一般地生产,天文数字一般的房屋正在装修,如果像旧日木匠那般,速度会慢得让人受不了——尽管慢生活会使人放松,但是慢到做了两年的木工活还没了结,还是会让人怀疑慢生活的合理性。现在参观一些古建筑,讲解员说木料的组合找不出一枚钉子,参观者也不为之感动,并不觉得因此就有美感——他们对两种材料如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不在意,更不以为榫卯组合是一门艺术,那么,钉子的盛世就到来了。

越来越多的人用钉子——一枚小小的钉子居然有如此大的力量,它的身体钻入木墙、土墙,仅仅露出一个头观望世界,就可以挂一个沉沉的镜框,或者一袋重物。我当年的房东,有一面土墙几乎都打入大小不一的钉子,挂上农家大大小小的物件。一堵墙就是一个储存器,靠一枚枚钉子来承担,除了不占地面的位置,又高高挂起远离了地面的潮湿,使人觉得巧妙不过。人们会根据物的重量来选择钉子的承受度。粗细和长短是有比例的,越粗的就越长,钉在墙上,足以把一个人挂上。从粗到细有许多的序列,有着相应的功能。一个运用钉子的人,对分寸的感觉着眼于恰当,否则,不是太长打穿了过去,就是太短了没有达到那个部位。那时每一家都有一把羊角锤,正面击打钉子,反面可拔出钉子。一枚钉子可以反复利用,有的钉子在反复进出时失去了笔直的造型,惜物的人舍不得丢弃,会翻来覆去地敲打它,使它再次笔直。当人们举着锤子击打钉子时,钉子的价值就产生了。

和钉子不同的是螺丝钉,它不是直接进入的,往往借助螺丝刀,拧着,螺旋式地缓缓进入,显示出咬合的紧密。这也使螺丝钉具有象征的倾向——深入挺进,咬住不放。显示出固守不移的状态。与直截了当进入的钉子不同,它更坚韧,更须耐性,以慢速度挤入。慢在这个时候显示出了力量,如同一个人徐缓中进展的人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螺丝钉被赋予革命性的含意——每个人都是渺小之至的,但钉于一处就可以产生作用,其中就含有不思迁、不移易、绝对服从的说教。我显然受到这一理论的影响,几十年间服务于一个单位,不生游移之心。其中也缘于这个职业鼓励了一个人的自以为是、自行其道,是很有乐趣的。时日匆匆,把这种观念吹老,更多的人反螺丝钉的固定而行,不断地弃旧迎新,哪一个槽口也不能留他太久。这也使他们充满探魅的活力,不断探索前路,体验新鲜,感受陌生,挑战角色,直到一把年龄才乐意稍稍驻足。像孔夫子,五十多岁,历聘诸国十四年,皆在奔走中,直到六十八岁回到鲁国。此时,他坐下来,捶着已不灵便的腿,不走了。那么,删《诗》《书》,系《周易》,作《春秋》吧。

以前我觉得树木是大地的钉子。它的生长是天意的,也许是风把种子刮到这里,或者飞鸟把粪便中的种子排泄到那里。它们生长起来后,抽枝散叶越发茂盛,风雨是撼不动的。就算雷劈火烧,也是原地生原地死。后来我的想法变了——拔钉子的人来,先挖坑,接着动用吊车,即便一棵树再蟠龙奇崛,虬干坚实,也抵不过吊臂的伟力,有如旱地拔葱,那些隐秘的地下根须,带着泥块,裸露在眼前。此时,任由人去摆弄了。当然,大地最大的钉子是建筑,无数的水泥桩钉入地下,几十米,几百米,许多高层在这些桩上矗立起来,可扪星月。这些巨大的钉子展示了一个城市的繁华,人居其中感受到它的富足,还有拥挤、嘈杂,尤其是它的坚硬,使城市的柔和大为削弱,婉曲不再。人们在坚硬中生,坚硬中长,已成了必然,就是见了电梯做垂直起降的坚硬气味,也习以为常。外出,到偏僻山乡欣赏老房子,全木质结构,气息安和,让人觉得和祖先近了,说好啊好啊。可是黄昏来了,回去的心就急切起来,没有人愿意住下,觉得还是城里的坚硬更让人快活。

在如同钉子一般疯长的楼市面前,那些阻碍房地产进展的人家理所当然被称为钉子户。钉子户的行为时常见于报道,究其原因就是拆迁补偿不足。顺从者都搬走了,余下的就是钉子户。于是有关部门要为拔钉子而费神费力,而房地产公司干脆来横的,把水电断了,周围挖成深沟开始建设,使钉子户成为孤岛,岛上的人孤独和怨恨日长,决意要与孤岛共存亡。有的人家被一群黑衣人架出,房舍夷为平地,才发现老者还在里面,已经呜呼。当然也有胜利的钉子户,他们的要求被对方勉强接受,尝到了作为钉子的快乐。每一个城市都在大兴土木,没完没了,说服的人东奔西跑,嘴唇磨出茧来,口才好了许多,待这一片拆迁完毕,也成了一个谈判、调解的专家。结果是,没有哪一个钉子户是屹立不移的,刘禹锡说过,“风行草偃,其势必然”,在汹涌的房地产开发的大潮里,一枚钉子实在是微不足道。

“好铁不打钉”,这是我小时候读小说记住的。钉子是细小之物,用不着好铁锻打,边角料可也,从未听说有人投诉钉子的问题,什么都比一枚钉子重大。无须太多征引,那些恢宏厚重的钢构,桥梁、铁轨,质量最是不可忽略。用好铁来打钉纯属一种浪费,就像一个人满腹诗书,却住在牛棚里,每日打扫厕所,却不让他站在讲台上,蹀躞垂翼有志难伸——一定是这个社会出了问题,只能呵壁问天伤生讥世。姚坊生产队有一个黄姓书生,当年读到高中,又特别优秀,上大学绝无悬念,就等着选择名校。可是他的家庭成分使他止步,踅回村里,和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乡亲一起劳作,泥泥水水。他的长处无从施展,短处却暴露无遗,肩手无力,农技荒疏,全然是一个生人。夜晚到来,他撑着酸痛的肢体,在幽幽的煤油灯下翻看那些过去的课本,只觉得离它们越来越远了。后来形势发生变化,他已经不年轻了,农活也学上手了,像个老农了。他曾给人说过要来找我,因为我是从他那小山村出来,到了更为广大空间的。而他正好相反,如钉子般钉在那个山野之地。不过,他最终还是没有来。

我能断定,老家和我同龄的这些人,每个少年的脚板都被钉子扎过。当时没有鞋子穿,光着脚到处奔跑,有的人就被锈蚀的钉子扎了,大人紧张起来,带着上医院打针,以防破伤风。更多的时候,少年是被到处疯长的植物刺痛的,它们身上带着如同钉子一般的锐利、坚硬和倒钩,漫无目的地延伸着,覆盖着,它们和钉子不同的是不断长大的生命,警觉张开又隐于叶片之下。奔跑者一脚踩下,尖锐的刺立即进入皮囊,使人哭叫起来,知道冒犯荆榛领地了。有的少年凭借娴熟的上树本领偷采尚未成熟的橘子,品种不良使得橘子肉少汁酸,又长满了刺,往往一不留意,举手抬足时,纷纷中箭,惨叫声惊动了女主人,只好困在树上任其挖苦。少年的冒险精神体现在捅马蜂窝上,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幸运儿,腿长善跑,便聚在蜂窝下指指点点,岂料竹竿颤抖着未及捅下,马蜂已倾巢出动,尾部携带尖锐,追击四处逃散的少年。不幸的是几位浣洗的少妇款款经过,便成了进攻目标,脸庞眼见着红肿起来,便坐在地上呼天抢地。一个肢体被扎入的人,由于太深,最精华的部分就留在体内了,有时手不经意抚过,里边一阵痛楚。不由得想到立足的大地,有多少坚硬之刺进入它的深处,永远拔不出来,夜阑更深时,能否听到它无奈的呻吟。

责任编辑:鲍伯霞

同类推荐
  • 四川文学(2015年第12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12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我的故事

    我的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故事会(2018年10月上)

    故事会(2018年10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悲剧故事

    悲剧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锐读(第7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第7期·悬疑新主张)

    《惊奇档案》专栏编辑,觅骨寻踪,亲历惊奇与惊险,探寻神秘的不可思议,用科学的态度解读怪谈与诡闻。
热门推荐
  • 仙途漫漫之无蟹可击

    仙途漫漫之无蟹可击

    作为新一代穿越潮流,凌瑶觉得自己要修的了仙,打得了怪,当得了师妹,做得了师姐!现实告诉她,现实太骨感,捡啥都别去捡一只坑货螃蟹,那是往火堆里跳。“我叫蟹小爷,蟹小爷的蟹,蟹小爷的小,蟹小爷的爷,神龙的后代……”“谁让你自我介绍了?赶紧想办法出去,你个吃货!地上吃完了,居然吃天上的!”“人家也不知道这蛋是鹰蛋……”“哼哼!”“你想干嘛?不能虐宠!”“关门放蟹!丫的!今天你不赶走那鹰,小心我红烧了你!”
  • 人人都说我和哥哥有(中篇小说)

    人人都说我和哥哥有(中篇小说)

    胡儿台住了个来自陕北的麦客,有人传说他来到胡儿台是和两个女人有关。要不,各家的麦子都收割完了,户主也给他把账结清了,这个名叫宝奎的单身汉子还不回陕北,倒是在胡儿台租了一间杂货铺子,连卖东西带住人,看样子他要在胡儿台常住下去了。听人说这宝奎来的时候,胡儿台村西的富贵刚娶了个陕北的媳妇,这媳妇翠生生粉嫩嫩,让全村的男人都红了眼,女人们都酸了牙。不到半天,“荷花”这个名字就在全村男女老少的舌头尖尖上滚了几百个来回。
  • 一寸河山一寸血4

    一寸河山一寸血4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4册,主要讲述了1938年到1941年,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历史。
  • 玄元立道

    玄元立道

    一个玄修世界一幅山河社稷图一个穿越两次的普通人如何才能纵横寰宇,创立无上玄门,证混元大道
  • 死亡切换

    死亡切换

    父亲暴虐,未婚夫冷漠,技术员伊玲的人生暗淡无光。她还有一条出路,那就是亲手克隆一个自己。克隆人会替伊玲留在家中,让她借机出逃。文艺青年静梅一心想离开自己富裕的家庭,却不知不觉迈入了病魔的手掌。然而这场大病只是开端,难言之事借此浮出水面。一切并没有按照计划进行下去,而是像一列脱轨的火车失去控制。三个女孩的命运纠缠在一起,无法分离。然而事已至此,总要有人付出代价……
  • 上仙,哪里逃

    上仙,哪里逃

    她是妖界天真无邪、倍受呵护的仙妖结晶,他是仙界斩妖除魔、法力时灵时不灵的奇葩妖神,本该天生敌对,却不想痴缠万年。他用计将她关进寒冰盘古洞受尽万年折磨,她逃出已因爱成魔誓要毁天灭地,他只知她恨他,却不知她恨他娶了别人……
  • 致命诅咒

    致命诅咒

    在这个大雾弥漫的上午,一辆丰田陆地巡洋舰四驱越野车蜿蜒行驶在距高州市区一百多公里的盘山公路上。车上只有两个人,一是丁石富,一是黎昕。丁石富是高州巨富,身家数亿,作为高州铅锌矿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控制着大西南一带开采特色矿的命脉,并以此为经济基础,发展衍生出多个分支机构,涉及房地产、百货连锁、金融股票、旅馆餐饮等数十个行业,资本扩张十分迅速,且丁石富又积极参政议政,热心公益事业,历任市政协委员,挂有高州市企业家协会理事长、市慈善总会名誉会长等多个耀眼的头衔,在高州市是个手眼通天、叱咤风云的人物。黎昕则是他的助手兼司机,四年前就跟在了他的身边。
  • 红杏出墙记7:风波背后

    红杏出墙记7:风波背后

    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神隐江湖

    神隐江湖

    她生于高楼璀璨的云端,鄙瞰众人。她长于淤泥溃烂的地底,仰望星空。曾有一如画中走出的少年向她伸出一只手,不,也许仅仅只是一个眼神,却让她得到了来自灵魂的救赎。也许是那个平淡无波的眼神,也许是他绕梁三日的琴音。他便成了她毕生的信仰,她成了他最虔诚的教徒。云涌因风起,海波因潮灭。情之一字可能就是所谓深情,无畏情深。
  • 末日之灾

    末日之灾

    7月18日,阴,已经连续一周没见到过其他人了,或者说,没见到其他还活着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