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1400000006

第6章 天性好儒

【原文】

生平孝友,儒雅喜吟,数以佳辰结客觞①咏竟日夕,其志不在贾也。

【译注】

①觞(shāng):古代喝酒用的器物。

生平广交朋友,儒雅喜欢吟诗作赋,经常正值佳辰美景的时候从早到晚与文人骚客饮酒吟诗,志向不在经商上。

辑自《许文穆公集》卷7,《竹古先生像祠记》。

【感悟】

这讲的是歙县商人许文林具有儒者的气质。徽商中不少人是“弃儒归贾”的,从贾之前就熟读诗书,精通翰墨,从贾之后,仍然好学不倦,诗书相伴,也就不足为奇了。加上徽州号称“东南邹鲁”,儒风独茂,“虽十家村落,亦有讽诵之声”(光绪《婺源乡土志·婺源风貌》),户诵家弦,喜好读书,已蔚为风气,所以即使身在商海,而经商之余,旅途之中,孜孜读书的现象亦十分普遍。

【故事链接】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明于谦《于肃愍公集·观书》)其意思是:“书卷好比我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我形影相随、愁苦与共。我如饥似渴地读书,一眼扫过三千字(夸张,非确切的数字),读书非常多非常快。我胸无杂念,专心致志,沉迷于书卷之中。”诗的首联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颔联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

【延伸阅读】

张一元茶庄

张一元是张一元茶庄的品牌名。最早张一元茶庄的创始人姓张,名昌翼,字文卿,徽州歙县定潭村人。年轻时来京,在崇文门外瓷器口荣泰茶庄学徒。之后另立门户,在花市摆茶叶摊,买卖很好。1900年在花市开办了第一家店,取名“张玉元”,“玉”在古汉语里也有茶的意思,“元”在汉语里是第一的意思。1906年在前门大栅栏观音寺开设了第二家店,取名“张一元”,比“张玉元”更好记、更有寓意。“张一元”取“一”和“元”两个首位的意思,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寓意企业能像字号一样在同行业中争第一。1908年在前门大栅栏街开设了第三家店,同样取名“张一元”,为区别前一个店,该店亦称“张一元文记”茶庄。

【原文】

然翁虽游于贾人乎,好读书其天性,雅善诗史,治《通鉴纲目》①、《家言》、《性理大全》②诸书,莫不综究其要,小暇批阅辄竟日。

【译注】

①《通鉴纲目》:南宋朱熹撰著。五十九卷,序例一卷。熹与其门人赵师渊等,根据司马光《资治通鉴》、《举要历》和胡安国《举要补遗》等书,本儒家纲常名教,简化内容,编为纲目。

这句话的意思是,汪应浩虽然经商,但是好读书是他的天性,他擅于诗史,研究《通鉴纲目》、《家言》、《性理大全》等书,都能掌握其要旨纲领,稍有闲暇就整日批阅。

辑自《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光符应浩公七秩寿序》。

【感悟】

徽商向来以“贾而好儒”闻名,他们虽然寄身于商海,却没有放弃读书习理。

明休宁商人汪应浩在一边经商一边读书方面更为突出,作为盐商,他虽然事务繁忙,但是对诗史等方面颇有研究,实在不易。

【故事链接】

每逢地方考试,那些宿士才人茫然不知论题始末,纷纷请教汪应浩,他当即指出此题出于某书某卷某行,“百无一谬”。时人评论他的学问超过那些所谓的呫(tiē)咿之辈何止几倍(《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六《光符应浩公七秩寿序》)。

更值得一提的是,每当地方考试的时候,那些以研究学问自居的人茫然不知道论题的始末,都纷纷去请教汪应浩,他当即指出此题出于某本书某卷某一行,基本百发百中,没有失误。当时人称赞他的学问比那些专门读书的人的学问不知道要超过多少倍。

【延伸阅读】

曹素功墨业

曹素功(1615—1689),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之一,原名圣臣,号素功,徽州歙县岩寺人。他早年潜心科举仕宦之途,因不遂心愿,便返乡以制墨为业。最初借用名家吴叔大的墨模和墨名,并开店营业,以后墨质和工艺造型日渐精良,名声亦渐远扬,其墨业更加兴旺。后移店至苏州、上海等地,常为权贵和名流定版制墨,在社会上层影响很大,被誉为“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

【原文】

虽隐于贾,暇则浏览书史,与客纵谈古今得失,即宿儒①以为不及。

【译注】

①宿儒:(sù rú):素有声望的博学之士。宿,年老的,久经其事的。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也指书读得很多的老学者。

(歙商吴彦先)虽然经商,闲暇的时候就浏览书、史,与客人纵横谈论古今得失,即使是那些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也比不上他。

辑自《丰南志》第5册。

【感悟】

歙县商人吴彦先在两淮一边经营盐业,一边研究儒学,颇有成就,为那些宿儒所不及。

【故事链接】

一些儒商不仅自己重视业儒,还重视子弟习儒。为了让子弟更好地业儒,延师课子成了徽商中最普遍的现象。所以盐商鲍橐致富后,不惜重金,延揽名师,购买书籍教育子弟。“富而教不可缓也”是众多徽商的共同认识。

【延伸阅读】

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少商人不仅雅好诗书,而且多有著述。

如歙商郑孔曼少而商于吴,中年商粱楚,晚岁贸于宁,“虽游于贾,然峨冠长剑,褒然儒服,所至狭诗囊,从宾客登临啸咏,然若忘世虑者。著骚选近体诗若干首,若《吊屈子赋》、《岳阳回雁》、《君山吹台》诸作皆有古意,称诗人矣”(歙县《双桥郑氏墓地图志》、《明故徕松郑处士墓志铭》)。

歙商黄长寿,“性喜吟咏,所交皆海内名公”,相与往来赓和,“所著有《望云遗稿》,藏于笥。刻《文公家礼》、《诗文玉屑》、《雪州文集》、《望云集》、《壬辰集》、《壬辰续集》及《江湖览胜》行于世”(歙县《谭渡黄氏族谱》卷九《明故绥德卫佥事公墓志铭》)。

清休宁商人汪如钺“贾江汉间”,所著有《穆斋文集》、《行旅无虞》二书(嘉庆《休宁县志》卷一五《人物·乡善》)。大盐商江春“工制艺,精于诗”,著有《水南花墅吟稿》(《扬州画舫录》卷一二)。

黟县商人胡际瑶,“君虽业商,然于诗书皆能明大义,舟车往返,必载书箧(qiè)自随,每遇山水名胜之区,或吟诗,或作画以寄兴,著有《浪谈斋诗稿》一册”(同治《黟县三志》卷一五《艺文·人物》、《胡君春帆传》)。

歙商黄筏,字可堂,为一木商,虽星餐水宿,仍不忘读书,“博览群集,好文学,左(传)、国(语)、庄(子)、离(骚)、史(记)、汉(书)诸书,风(讽)诵如流,兼通天官、堪舆、六壬、演禽、奇门诸术”,真是一位奇才,著有《虚船诗集》二卷,文一卷(《歙事闲谈》第三册《黄可堂诗》)。

婺源商人施德栾服贾30余年,“劳暇则寄情诗酒”,著《北山诗稿》,为袁太史所赏,采入《同人集》(光绪《婺源县志》卷二九《人物·孝友》)。同邑商人董邦直,经商“稍暇,手一编不撤。喜歌诗,兼工词,著有《停舸诗集》四卷,《小频伽词集》三卷”(光绪《婺源县志》卷二九《人物·孝友》)。惺惺惜惺惺,政府官员读其诗词,大为赞赏,誉为“才优学瞻”、“艺苑清芬”。一个商人能享有如此美誉,的确不凡。

【原文】

昼筹盐策,夜究简编。

【译注】

这句话的意思是,(歙县吴钠)白天筹谋经商的策略,晚上研究学问。

辑自《丰南志》。

【感悟】

歙县吴钠在家境贫寒的情况下弃儒就贾,但仍向往儒业。明清时代驰骋域内的徽商多有自幼业儒,后来因家境贫寒或中衰而不得已弃儒就贾的。但就他们的心态而言,弃儒服贾,对他们来说实为不得已,在内心深处,他们仍然羡慕儒业,而对自己所从事的商业有着强烈的自卑感。

【故事链接】

歙县人江羲龄自幼习儒,后“以亲老家贫,弃儒服贾,以为供养”(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5)。金起凤“少习举业,通经史。以父奔走四方,欲代其劳,遂弃儒服贾”(《赘源县采辑·义行》)。弃贾服儒者也屡见不鲜,但他们并非经商失败者,而大多是累资百万的富商大贾,或着意科场,或捐货买官,即使本人年老业儒不成,也要千方百计培养子侄攻读诗书,以“就儒业”。

【延伸阅读】

汪恕有滴醋

恕有滴醋厂是苏北地区最大的食醋生产民营企业,产品已形成调味、保健、风味三大系列20多个品种。汪恕有滴醋创牌于清初康熙十四年(1675年),距今已有330多年的悠久历史。曾被乾隆帝封为“御品”,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在其烹饪名著《随园食单》一书中推荐“以板浦醋为第一”。

300多年前,有不少徽州人来到海州地带谋生,“汪恕有”滴醋的创始人汪懿余系徽州迁居板浦汪氏第一代,起初在家中建立一个作坊,用简单的工具生产数量有限的“老糖”,后来改制成为生产食醋,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为了生意上的方便,便起了店号叫做“恕有”。

【原文】

吾为儒不卒,然麓①书未尽蠹②,欲大吾门,是在若等。

【译注】

①麓(lù):山脚。麓书:指藏书。②蠹(dù):蛀。

我因为很多原因没有坚持从事儒业,但是我们家的藏书还没有被书虫蛀完,要想光大门楣,希望、责任都在你们的身上。

辑自《休宁西门汪氏族谱》卷7,《处士镗公传》。

【感悟】

这是歙县商人汪镗临终前向他的儿子说的话。从他的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知道,他没能坚持儒业是出于不得已,并且为之抱憾终身。他对儒业的舍弃给儿子们创造了读书的物质条件,希望儿子们不要像他一样,而一定要坚持习儒,借此光宗耀祖。

【故事链接】

有的商人在临终之际,仍念念不忘劝勉子弟“著儒服”,学习儒学。休宁商人程锁因早年父死家贫弃儒经商,备尝艰辛,终成巨富。弥留之际,他告诫诸儿:“吾故业中废,碌碌无所成名,生平慕王烈、陶潜为人,今已矣。凡吾所汲汲者,第欲尔曹明经修行,庶几古人。”(汪道昆《太函集》卷61,《明处士休宁程长公墓表》)他虽然对王烈、陶潜等人倾慕,但是因为生计的需要而中断了儒业,他们对子侄业儒寄以厚望,希望他们能明经修行,学习古代儒者。吴钠“谆谆以陶侃惜分阴之义相警”诸子,见诸子“所业进,则加一饭;所业退,则减一饭。每呈阅课艺,必为椅披利病,期当于应科法程”(《丰南志》),吴钠对他儿子的教育简直达到了非常苛刻的地步,可见他望子成龙是多么的心切。

【延伸阅读】

所谓徽州商帮,是指以新安江流域为中心的安徽徽州府籍的商人集团。徽商是构成明清时代商业资本的重要力量。徽州府下辖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6个县。徽州人稠地狭,但物产富饶,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期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约在明成化、弘治年间,徽商便形成了商帮集团,明嘉靖至清乾隆时期达于鼎盛。清末,由于社会动荡,徽商也走向衰落。徽商活动范围遍及全国,不仅在南北二京、各省都会及大小城镇都有经商活动,而且穷乡僻壤、深山老寨、沙漠海岛等人迹罕至之地也有其踪迹。明万历年间所修的《休宁县志·风俗》说道:“徽商大者举鹾,次则权母子轻重而修息之(质贷)……其他藉怀轻资遍游都会,因此有无以通贸易,视时丰歉以计曲伸。诡而海岛,罕而沙漠,足迹几半宇内。”明嘉靖年间,民间就有“钻天洞庭遍地徽”之谚。其经营范围也是“无货不居”,主要经营盐、粮、布、茶、木材、典当等。同时还精于制墨,徽州文房四宝行销四方。此外在瓷器、丝绸、古玩等方面徽人也多有经营。

【原文】

乃公能以儒为贾,若等不能以贾为儒,此柳下惠①、鲁男子②可不可之分也。

【译注】

①柳下惠:柳下惠(前720—前621)展氏,名获,字禽,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柳下惠”。②鲁男子:春秋时鲁国人颜叔子,传说他洁身自好,不贪恋女色,有坐怀不乱之誉。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父亲)我能借助儒学来经商,你们不能借助经商来学习儒学,这就像柳下惠与鲁男子之间有可与不可之分一样。

辑自明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48,《赠余隐士序》。

【感悟】

这是休宁商人余天柴经常对他四个儿子说的一句话,其中运用柳下惠、鲁男子的典故来比拟儒与贾的关系。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有一次柳下惠到外地办事,耽搁了出城时间,此时,客店也已住满了客人,他只好到城门下夜宿。不久,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也来到城门下夜宿。柳下惠见那女子衣服单薄,冻得索索发抖,恐怕那女子冻死,就用自己的棉衣把她裹在怀里,一直到天亮,丝毫没有淫乱行为。此后,人们就用“坐怀不乱”来形容男子在两性道德方面情操高尚,作风正派。

鲁男子的故事:春秋时鲁国人颜叔子独居一室,一天,一位女子要求投宿,颜叔子整夜点着蜡烛火把照明以避嫌,时人称他为“鲁男子”。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出,柳下惠作风正派,对那名女子有帮助;鲁男子也作风正派,但对那名女子没有帮助。可见,余天柴要告诉儿子的真实含义是,儒学对经商有帮助,而经商对习儒没有帮助。

【故事链接】

出于以儒学帮助经商的目的,也是出于对儒学的喜爱,很多徽商喜爱藏书。马曰璐是其中之一。马曰璐是清代著名盐商、藏书家,字秋玉,号轥谷,祁门人。马曰璐从小侨居扬州,经营盐业,为清代前期扬州徽商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家庭豪富,但为人慷慨,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曾捐资开掘扬州沟渠,筑渔亭孔道等。他喜爱考校典籍,家中专设刻印坊,不惜费资刻印书籍,当时称这一批书为“马版”。小玲珑山馆又是马氏藏书楼名称,藏书多达10余万卷。1772年四库全书馆设立,马曰璐的儿子马振伯献藏书776种,为全国私人献书之冠,受乾隆皇帝褒奖,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清史稿·文苑传》有马曰璐传。

【延伸阅读】

徽商名人程十万

“程十万”是徽商程承津、程承海兄弟合称。程承津、程承海为宋初时祁门善和乡人,因经商至富,乡人号为“程十万”,每称津为“十万大公”,海为“十万二公”,言其家资以万计也(《祁门善和程氏谱·足征录·书四府君派后》)。程氏兄弟是徽州早期拥有巨资的商人。

【原文】

非儒术①无以亢吾宗。

【译注】

①儒术:儒家的原则、学说、思想。

除了儒术就没有能够振兴我们宗族的东西了。

辑自汪道昆《太函集》(万历十九年金陵刊本)卷67,《明赠承德郎南京兵部车驾司署员外郎事主事汪公暨安人郑氏合葬墓碑》。

【感悟】

徽商对儒学十分重视。中国古代王朝(当是唐代)曾经有过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的规定,后来的王朝或有沿袭。明朝初年也有过类似的规定,但到明朝中后期,这项限制基本消亡,商人子弟也有习儒业、考科举、得官职的机会。于是徽州“三贾一儒”,其俗“不儒则贾”。徽商有不少人本意业儒,从商是因为家境不裕或者继承祖业的需要。所以经商成功后,令子弟业儒就成为他们的夙愿之一。

【故事链接】

程长公“始学为儒,将就业,会父疾,命处士当户,乃从父受贾,以盐策贾吴越间”(汪道昆《太函集》卷47,《明故处士程长公孺人方氏合葬墓志铭》)。

由于家庭的需要,程长公不得不舍儒从商。后来经商成功,成为“上贾”。“二子皆补太学生,行且入仕。孙男八,补郡诸生一人,县诸生二人”(汪道昆《太函集》卷47,《明故处士程长公孺人方氏合葬墓志铭》)。有些商人即使从商前没有业儒的明确要求,然经商成功后,子弟业儒仍然是其愿望。不少经商成功的商人,有两个儿子的,一般都会使一人业儒,一人经商,譬如,汪海从父业贾,经商成功后,“授二子职,各以其材。命体仁承家,其世吾业,为主器;体义治经术,其从叔父入太学”(汪道昆《太函集》卷55,《明处士兖山汪长公配孙孺人合葬墓志铭》)。

【延伸阅读】

徽商贾业致富,积极投身于家族、社会的公益、慈善事业,这是儒家重血亲人伦思想的表现,也是商人提高自身地位、声望,构建其独立人格的需要。譬如:吴处士荣让,经商积累至“巨万”后,“立宗祠,祠本宗,置田以共祀事……召门内贫子弟,悉授之事,而食之……桐庐立义塾、义仓,皆仿古人遗意。诸所建置,即缙绅学士自以为不如……所至梁津证道,赴义如流”(汪道昆《太函集》卷47,《明故处士吴公孺人陈氏合葬墓志铭》)。

【原文】

筑室舍旁,聚书万卷。

【译注】

在房屋旁边单独建一间房子,搜集收藏书籍万卷。

辑自汪道昆《太函集》卷61。

【感悟】

不少徽州商人慷慨解囊,组织新安理学家编纂理学书籍、刊刻书籍,传播理学知识,对新安理学“历元明而其传弥广”发挥了重要作用。

【故事链接】

徽州商人对收藏典籍兴趣浓厚,许多徽商同时也是藏书家。如清代歙县人程晋芳,“治盐于淮。……罄其资以购书,庋阁之富,至五六万卷,论一时藏书者莫不首屈一指”(徐珂《清稗类钞·义侠类》)。至于乾隆时歙县大盐商鲍廷博、祁门大盐商马曰璐因藏书之丰,被誉为清代著名藏书家,更是人所共知。徽商藏书不只是为了“暇则披览于其中”,以供玩味,更重要的是为了“多刊善本,公诸海内,使承学之士,得所观摩”(许承尧《歙事闲谭》卷9),通过收藏、校刊,然后刻印行世,传播儒家思想。

【延伸阅读】

吴荣让建立宗祠、祭祀以敬宗;帮助族内贫寒子弟就业;又热心于建立义塾、义仓、筑路、修桥之类的公益、慈善事业。诸如此类的行为,奠定了他在桐庐地方的地位、威望,让他取得了类似乡绅的身份。汪道昆的祖父汪伯龄亦有类似行为。政府有关人员对其行为及大义进行表彰。

同类推荐
  • 再苦也要笑一笑

    再苦也要笑一笑

    人生在世不过短短数年,要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名利如云卷云舒般坦然才能无意。我们的人生是短暂的,如果把功名利禄、荣耀光环看得太过重要,那么很容易迷失在那些肤浅的东西上,从而丢失了人生的真谛。《时光文库:再苦也要笑一笑》用通俗的语言,将人生浅显而又深刻的生活哲理向您娓娓道来,希望它能够让您重新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美好,放下过去的包袱,面带微笑走上新的征途。
  • 快乐的习惯:哈佛大学经典心理课

    快乐的习惯:哈佛大学经典心理课

    本书为人生励志读本,从哈佛经典心理课中选取了七种许多人时常想不开、悟不透的问题或误区,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画龙点睛的评议,启发读者养成快乐的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
  • 财富背后的传奇

    财富背后的传奇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向往财富,但是人人都清楚要获得财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拥有大量财富的商界精英,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呢?他们如何赚到第一桶金?他们如何妙算计赢得优势?他们如何忍辱负重走出事业的低谷……
  • 在醒着的时间里 做最有意义的事:一个成功商人的忠告

    在醒着的时间里 做最有意义的事:一个成功商人的忠告

    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经商一生、获得成功后的经验心得。这是作者晚年归隐后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包括职场为人处事的原则、个人休养身心的方法等。借这本书,读者可以尽早懂得商场和人生必知的道理和准则,能学会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生活,更快地获得事业上的进步,能在今后的奋斗之旅中少走一些弯路,少遇一些障碍。
  • 年轻人必知的心理调节书

    年轻人必知的心理调节书

    每个人的心理都有巨大的潜能,通过合理调节,聚集能量就能超水平的发挥出来,从而成就自己的智慧和人生。《年轻人必知的心理调节书》正是打开他人心理之门的钥匙,熟读本书,能够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他人的心理密码,从而能够在与不同性格的人交往时运用恰当的方式,能够在第一时间学会察言观色,见机行事。
热门推荐
  • 伪异能觉醒

    伪异能觉醒

    一块诡异的槐木牌,将一个普通青年带入怪异的武侠世界,当他摸爬滚打重返地球已是八百年后。曾经引以为傲的武学在新派异能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这一次且看他如何觉醒异能再次纵横天下!(新人新书求各位大大推荐票支持!)
  • 战争与和平(上)(经典译林)

    战争与和平(上)(经典译林)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的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历时13年之久才完成的一部伟大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是长篇小说的顶峰之作。出生于俄国贵族家庭的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对俄国和世界文学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几位文豪之一。《战争与和平》以一八一二年俄国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前后反映了一八〇五年至一八二〇年间俄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整部作品在战争与和平交替的画面中,揭露了宫廷官僚和上层贵族的腐败,赞扬了人民大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同对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社会、哲学和道德问题。
  •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首届世界华语悬疑大赛优秀作品选集(贰)

    首届世界华语悬疑大赛优秀作品选集(贰)

    生活是人性的修罗场,故事则是在演绎修罗场里的悲欢情仇……而悬疑文学一直是用故事凝练的生活序章,本书收录首届世界华语悬疑文学大赛入围及获奖的中短篇作品精选集,包括科幻、恐怖、冒险、情感、历史等七类悬疑和泛悬疑题材,让你一次读过瘾!
  • 盛世江湖

    盛世江湖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当人们还对此迷茫不明的时候,早有一人风华绝代,站在天地的对面,关上了那扇门,护住了人间,也锁住了人间………这是一段异世人游异世江湖的故事,一段酸甜苦辣孤独享,一段爱恨情仇众生尝……
  • 面具下的神明

    面具下的神明

    世间人类千千万,七情六欲、信仰各不相同,秉持着这些信仰而诞生、切依赖着信仰存活的神明也有千千万副面孔。戴上象征着真身的面具,他们是神明;而如果没有了神格,他或许就是身边擦肩而过的某人!非邑以人类的身份继承了爷爷的神格,本只是为了寻找亲人的下落,却渐渐发现神明的世界并不单纯。因为要开炉炼器炼丹,还要风花雪月,更要斗神除妖!
  • 爱得多不如爱得对

    爱得多不如爱得对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方向,也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难题。中国家教学会理事、青少年教育专家、 平行教育创始人崔宇用最家常的话告诉你什么是素质教育、为什么要重视素质教育,然后从家长、学生、教师、媒体这四个角度,与这四类人群中的代表对话,三言两语,解读孩子的教育问题。
  • The Life of Horatio Lord Nelson

    The Life of Horatio Lord Nels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越权力:网络时代的领导行为

    超越权力:网络时代的领导行为

    21世纪已经过去十年。这十年我们最深刻的体验是——信息以10的N次方在增长,财富以10的倍数在变化,而人的寿命只以小数点级在增加。这是一个信息爆炸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机会,同时信息垃圾充斥使人迷茫的时代;这是一个可以快速致富,同时又是一个可以快速贬值的时代;这还是一个人类用有限的寿命创造无限的生命意义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寿命微不足道的增长远远跟不上变化的时代。
  • 路傍草

    路傍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