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9800000004

第4章

于是,那天晚上,我跟你谈了泰奥朵拉·卡茨,我以为是泰奥朵拉·卡茨的那个女人,依然活着的她,但在战后,战争结束后的那一年。我告诉你她住的旅馆在瑞士,泰奥朵拉·卡茨去世前最后住的正是河谷旅馆。在**集中营里找到的奄奄一息的孩子们遣返后,也被送进了这家瑞士旅馆——一座带水池和浴女雕像的方形建筑物。这些来历不明的孩子整天大呼小叫,又吃又笑,使这家旅馆,这个幸存孩子们待的地方简直没法住。不过,似乎泰奥朵拉·卡茨正是在河谷旅馆真正感到了幸福。

你带着我未曾见过的温柔问道:

“是些孤儿?”

我无法回答你。你呢,你又问:

“犹太人?”

我说恐怕是。我还说再也不该以偏概全,永远不该。不过我仍然哭了,因为我总和犹太孩子们在一起。我说:是的,犹太人。

我跟你讲,在这家瑞士旅馆里,孩子们,他们偷食物、面包、点心,并且藏起来。他们什么都藏。他们脱得一丝不挂,往水里扎。水,他们喜欢得要命。人们望着他们。在旅馆里无其他事可干。他们在这个水泥池子里把自己弄伤,但他们快乐无比,没有觉得受伤。有时水池的水被他们的血染成粉红色,于是便换水。人们无法禁止他们做任何事。任何事。

我们想摸摸他们的脸时,他们就搔我们,朝我们吐口水。

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忘记了自己的母语、名字、姓氏、父母。他们发出各种不同的叫声,但彼此能够理解。据这家旅馆的人说,那个时期,他们都来自波兰,如一个地区般庞大的维尔纳[1]犹太人大聚集区。

“因为这些孩子,泰奥朵拉从这家旅馆逃走,以便能继续活下去。”

我曾说过,她逃离这家旅馆是可能的,但是我,我不相信。

我说泰奥朵拉取决于我。我一认识她,她便取决于我,即便我很少写她。

我说我觉得这也取决于时刻。夜里我相信已经见过她,泰奥朵拉。有些日子我以为是战前在巴黎与她结识的。早上我什么都不知道了。早上我相信我从来没有见过泰奥朵拉·卡茨。无论何时何地。

“泰奥朵拉这个名字是你杜撰的。”

“是的。这个年轻女子的一切都是我杜撰的:眼睛的绿颜色、体态的美、她的嗓音,因为我知道她中过毒气。有人对我第一次说出这个名字时我便认出了它。它只能是我杜撰的。我杜撰了名字,或许是为了得以谈论被德国人谋杀的犹太人。一个躯体没有任何名字,这毫无用处。”

你说:

“应该说:**。”

我说我从来不用**来指德国人。我将继续这样说:德国人。我相信某些德国人永远摆脱不了他们的屠杀,他们的毒气室,他们弄死的所有犹太新生儿,他们在犹太青少年身上进行的外科实验。永远摆脱不了。

她住在大学街或附近的一个小房间里……她十分孤单。面容娇艳如花。她也是贝蒂·费尔南代斯的朋友,德国人一到,后者便把这间房借给了她。

我记忆犹新的是泰奥朵拉·卡茨发疯似的想学习法语,直至能用这种语言写作。

我哭了。我们停止交谈。夜将尽。谈完孩子后我们躲到了床上,我在床上哭。你说:

“别哭了。”

我说我根本止不住这些泪水。哭泣变成了我的一项义务,生活中的一种需要。我,我可以用我整个的身体、我全部的生命来哭,我知道,这是我的运气。对我而言,写和哭是一样的。不成体统才写得出快乐的书。丧事应该办得仿佛它本身便是一种文明,对死亡的全部记忆的文明,这死亡是人宣判的,不论性质如何,是受惩罚而死,抑或因战争而死。

你问我:

“应该如何处置法国的**呢?”

“跟你一样,我不知道。把他们杀了。听我说,如果听任法国人和德国**一样随便杀人,法国人也会变成杀人凶手。让那些人活着是法国的耻辱。没有大开杀戒,我们至今仍耿耿于怀。”

我投入你的怀抱,两个人一起哭。有时候笑笑,为哭泣感到不好意思。接着泪水又往下淌,我们又笑自己对此无能为力。

你说:

“你没见过泰奥朵拉。”

“我见过,但如同见过街头走过的大美人,或者女电影演员、女话剧演员,所有这一类的女子。出名的女子,不论美不美,但名气大,招人议论。是的,她独自移民到各地。有很多年,人们处处见到她,泰奥朵拉·卡茨。”

“有个人知道她……”

“是的。贝蒂·费尔南代斯听说过。一九四二年,有人每天早上在德国的一个车站见到她,一个运送犹太人的编组站。在那儿发现了一些很美的画,和泰奥朵拉这个人。她被送到这个车站一定是送错了,被流放的犹太人从来不在这儿上车去奥斯威辛。听说她一个人和站长在一起。还听说泰奥朵拉下火车时也许自己下错了站。也许有个德国人看她面庞如此温柔美丽,看她青春年少,便告诉她应该在此下车,这样或许可以救她一命。她拿起手提箱下了车,没提任何问题。她一定非常坚决地要乘坐这列火车,身着那件洁白的连衣裙,她那样美,那样优雅,因此没有任何人,任何铁路职员向她要票。炭笔画画的总是同一个年轻女子,总穿着同样的白色衣裳,坐在花园一角同一棵树下,一张始终面对编组站的白色扶手椅里。这些画没有存放在火车站的同一个地点。院子的地上有。到处都有。听说:地上尤其多。人们猜想战后有人住在火车站,他们遭到了抢劫。总是同样的画,画中人酷似泰奥朵拉·卡茨:她总穿白衣裳,一身英国女子的打扮,着白衣,戴帽子,化淡妆,戴一顶草帽,坐在同一棵树下的帆布椅里,面对一盘普通的早餐。她久久地待在那儿,泰奥朵拉。她起得早,总在同一时间淋浴,穿好衣服,去花园用早餐,以便随后乘这列火车,它总有一次会把她带离那儿,带离德国。火车站守卫每天给她送来美味的食物。他说每天他也在等这趟火车,他们从来没有耽误过。每天,每个早上,他们等着同一列火车,犹太人的火车。每天,每一列火车经过后,她都说现在那趟车一定过去了,不可能等到了。对这列定时驶过的火车,我思考了很久。我相信也想过,对泰奥朵拉·卡茨而言,这列火车是她的希望之车,断头而死之车,以活生生的血肉供养奥斯威辛之车。

她一辈子很少讲话,泰奥朵拉,像某些英国女子,她觉得话语喧闹,骗人,她呢,她选择了写作的寂静。

你问火车站位于德国哪个地区。她,她相信在克拉科夫以南,朝南边国界的方向。在那些被诅咒的地区。她原籍英国,但在比利时长大。她不熟悉欧洲地理,跟许多英国人一样,只喜欢伦敦、巴黎和海湾国家。

你问我那个守卫火车站的人是否在她睡着时去造访她。我相信我写过这件事,是的,在她睡着的时候。我不能肯定此人就是战争期间她住了两年的那个火车站的站长。为什么不是呢?或许他们相爱了,这点我想过,甚至想过后来她正是为情而死的。

我说我没有想方设法去打听,关于泰奥朵拉,我没有问过任何这样的问题,但我相信他们成为情人并非不可能。

你问我作何感想。我对你说,我从未问过那男人的姓名,也从未问过画上那位年轻白衣女子的姓名。我说我一听到这个故事,就讲出泰奥朵拉·卡茨这个自然听见过的名字。临了,几年后,我身边的人都这样称呼那位迷失在死亡欧洲的白衣女子了。

我对你说,我知道自己见过泰奥朵拉,但我只记得贝蒂·费尔南代斯,我对她十分熟悉,我告诉过你,她是年轻的泰奥朵拉·卡茨的朋友。我知道贝蒂·费尔南代斯非常爱她,并且欣赏她。

我从未忘记这个名字,这个时期,这衣裙的白色,这天真的对死亡列车或爱的列车——人们当时不清楚,也一直没搞清楚——的等待。

你说即便我不认识泰奥朵拉,从未接近过她,也应该告诉你我以为她可能有的遭遇。

我相信,依我的想法,她在战争结束前回到了英国。她先就职于伦敦一家很有名的文学杂志社,随后嫁给了英国作家G.O.。她不快活。我对她的了解,主要在她与作家G.O.结婚之后,这位英国作家享誉全球,我对他极为钦佩。她呢,她从未深爱过他,无论作为作家,还是作为男人。

你问我泰奥朵拉在伦敦什么样。我说她长胖了。她不再与丈夫做爱,她再也不愿意做,绝不,她说:宁可死。

你说:

“这个伦敦女子,是德国火车站的那个女子吗?”

“我从未求证过。我能说的就这些。不过,我认为这并非不可能。她总算是个人物,即便死了,也会有个归宿,被英国或其他地方的一个家庭讨回去。可是不。没人讨要泰奥朵拉·卡茨的遗体。”

“可有一次她从这个火车站走了。”

“是的。除非在**德国失败后,有些人在火车站发现了她,并且把她丢在了那儿,那个火车站,就像他们在成千上万的‘政治犯’集中营做的那样。对她的情人,人们一无所知。一无所知。她在这同一个火车站待过。我依然看见她,身着当天熨过的白色套装,而这一天布满她的血迹。”

我相信,正是这白色使人们永远没有忘记她。正是这衣裙的白色,和她对衣裙过分的、异乎寻常的关注,听说过她的人才永远没有忘记她,以及那些同为白色的布制鸭舌帽、她的布便鞋、所有那些东西、她的手套。她的故事传遍全欧。人们一直半信半疑,始终不清楚她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在那儿,在那个火车站待了两年。

是的,正是这衣裙、这夏季套装的白色使她的故事传遍全球:一位身着洁白的衣裳、很有英国女子风度的妇人,等着焚尸炉火车。

对全世界而言,这白色的端庄形象占了上风。对其他人来说,笑声压倒了一切。

“是的,也许她根本没有故事。”

“也许如此。说不定她疯了,一种潜伏的、温和的癫狂,剥夺了她看、知、理解的意愿。也许她,她的身心,患了正常状态下的精神病。至于我,我尽量使车站的现象重现。它重现了。”

你问我她是否死了。我说是。车站的礼仪重现了。由于身患癌症,她瘦了许多。她不愿意把不利于她的一面呈现于人,破坏她的清丽的形象。于是她在她住的医院附近的一家大旅馆里开了一间房,求人把她抬了去。她让人给她穿上她最漂亮的连衣裙,并且涂了脂粉。她的朋友们在那儿见了她最后一面,她栩栩如生的遗容。

注释:

[1]Vilna,今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

同类推荐
  • 民企教父沈万三

    民企教父沈万三

    元朝末年,乡下少年沈万三被官府抓了壮丁,机缘巧合之下到大都(北京)刘氏商行做了伙计。凭着善于察言观色的本事,沈万三逐渐学会了商场、官场和交际场上或明或暗的规则,为东家化解了一次次危机。不巧的是,他也掌握了当权人物的一个大秘密,为了自保,只得远离京城,返回江南老家
  • 喊一声战友

    喊一声战友

    赵平思索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还是决定去找县长张思甜。作为一名转业军人,赵平刚脱下军装时,和其他战友一样怀着到地方大干一番事业的壮志凌云,可到了地方,他发现要想把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并不像前些年转业的战友说的那样容易,赵平的许多战友转业到地方工作后,经常向他吹嘘地方赚钱如何容易、工作如何轻松,战友的话使赵平产生了错觉,以为地方遍地是黄金,转业到地方后,过不了几年便能飞黄腾达。事实上,赵平的战友转业到地方工作后,混得很好的并不是太多,他们到部队探望领导和战友时,往自己脸上贴金,那是因为他们抹不下面子,想在部队领导面前摆摆谱。
  • 世界文学经典文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少版)

    世界文学经典文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少版)

    这是一本类似于自传体的小说,作者在小说中详尽地描述了保尔的一生 。从当学徒工,到救了水手朱赫来走上革命道路,再到后来革命胜利后为祖 国建设不惜一切地拼命工作。就像他在书中所描述的:在火热的斗争年代, 他没有睡大觉,而是在残酷的搏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子,在精力全部耗尽之 前;他从没有离过队。就算他的身体彻底垮了,瘫痪在床,双目失明,也要 想方设法活下去,并使生活充实而有益。当一个人身强力壮,拥有青春的时 候,坚强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事;而当生活的锁链把你紧紧箍住的时候,如果 你仍然能够坚忍不拔,那才是真正令人崇拜的。这就是钢铁般的意志。
  • 好日子

    好日子

    一个乡下人想要有出息,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当兵,二是读书,第三是做生意。李明亮最初选择读书,他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哥哥都不肯费脑筋去读书,宁愿扑在田里下死力气。所以当李明亮说他想读书考大学时,他父母亲高兴得差点流泪,勒紧裤带省钱供他上学。他娘在灶台上炒菜倒油时,大拇指按住油壶的口子,让菜油像一条丝线般顺着她的拇指滴出一点点,随后迅速止住。全家人嚼着没油味的霉干菜,一点也不感觉到难过,相反还挺自豪。按照李明亮母亲的话说,我们家明亮读书考大学,将来要做官的,我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李明亮第一次参加高考,分数差了五六十分。
  • 杀手蛋糕

    杀手蛋糕

    “雨点,不要!”莱克茜喝止着她那条正从后院栅栏上的缺口中钻过去的小狗,可是已经晚了。她来到邻居的后院时,正好看到雨点蹲在人家收拾得十分整洁的花园里。莱克茜跑过去,抓住雨点的颈圈,暗自庆幸自己没忘记带狗屎袋。右边一阵轻微的响动引起她的紧张,她蹲着扭过头去,看到一双厚重的黑皮鞋——男人的鞋。莱克茜的眼睛慢慢地向上移,停留在一张棱角分明英俊的脸上。这张脸晒得微黑,镶着一对棕色的眼睛,黑头发剪得短短的。
热门推荐
  • 唯有青春,最难将息

    唯有青春,最难将息

    中国年轻人和日本年轻人是性格反差很大的两个文化群体,本书围绕爱情与婚姻、职业与梦想、情绪与自我展开讲述,是作者近藤大介先生在日本成长、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笔记和观感,着重对比了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差异,中国年轻人与日本年轻人的区别。分析了日本人没有梦想、家庭教育失败、工作方式僵化、虚荣和贪婪冒进的性格及这种性格在推动日本从蛮荒之地、欧洲的弃儿走向繁荣富强道路上的突出作用。在对比中日两国年轻人的一些迥异的同时,点出了属于两国的优劣之势,让我们更加了解青春,也通过一个异国人的眼睛参透自己应如何度过青春。
  • 都市童话

    都市童话

    也许青春留给我们的仅仅是一场舞蹈、一次演唱落幕后的感慨,在长大后的日子忆起那人、那歌、那梦,恍然如昨。仿佛一粒尘埃入眼,让你自然地落下一滴疼痛的泪。生活就是灯光迷乱的舞台,其实打动人的并非是出众的容颜、靓丽的服饰以及美妙的嗓音,而是那颗用真情演唱的心,不管是掌声如雷,还是知音难寻,这真情演绎的过程自然流淌成一曲精彩的歌。
  • 报告总裁影后驾到

    报告总裁影后驾到

    【重生爽文】前世她被同父异母的妹妹设计陷害失去孩子火烧而死,这一世她含恨重生,斗小三虐渣男,害过她的人一个都别想逃!不过……这个处处碍眼,又处处帮忙的男人到底是哪里冒出来的!斗小三他在旁出谋划策,虐前夫他提前扫清障碍,她要影后之冠他亲手为其加冕,一步步逼近她无路可退。“我可是已婚妇女!”“巧了,我正好这口。”“我不仅脾气爆,大小毛病一箩筐!”“没关系,为夫有耐心可霸道能宠能甜能抗造。”将她一环环锁进自己的圈套,他如神邸般降临在她身边,在她惊愕的眼神中勾住她的下巴霸气问道:“夫人意下如何?”
  • 大糖坊

    大糖坊

    作家的种类有千万种,最简单的分类可以搞成会讲故事的和不怎么会讲故事的两种,这么划分与肯定否定无关(局限于肯定否定是投资商和经理的做事习惯)。作为读者,我这么说是想告诉你,谢自生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作家。
  • 爷爷一定要离婚

    爷爷一定要离婚

    我的爷爷拿破仑今年85岁,刚和奶奶离了婚,要开始新人生了。可是,没人会在85岁离婚。这个年纪,也没人会想弄一个健身房,并且翻新屋内外装潢。还是亲自动手。还有更离谱的呢。他处处惹祸,先在保龄球馆把一群年轻人打趴下了,又偷偷计划绑架节目主持人,理由是——把他从他的问题里解放出来。他任命我为将军,领养了一只像狗的狗。他厚实花白头发后面的蓝眼睛总是闪着光芒。他说:“不能陷入悲观,我们可不是软蛋。”生活自有其秘密,但我的爷爷知晓一切。我爱他的自由自在,我爱他细密皱纹之中那年轻的目光,以及,他那隐藏了一生的秘密。我想,一切祖父可以给孙子的东西,他都给我了。
  • 总裁的失宠娇妻

    总裁的失宠娇妻

    【本文小虐小色小白不喜勿入。喜欢的亲们记得点击【收藏+推荐】本文新群【157097284】后宫为亲们敞开。欢迎大家加入......】没有医生,没有护士,没有产婆,没有没有什么都没有,她自己痛苦的挣扎了10几个小时,终于把孩子生下来了……没想到他却一把拎住孩子脚悬在半空住,阴冷的笑着说:你死了他也别想活……来不及伤心,他却领了一串花枝招展的女人进门,她这个新婚妻子变成全职女佣。身上的伤,心里的痛她都可以忍。可是她却怀孕了,她不要这个孩子。可是他却冷笑着说:你非生下来不可!我要让你记住你的丑恶。她想尽一切办法想要弄掉这个孩子,可是换来的却是他一次次的残暴欺辱。有孕在身她不仅要随时供他差遣,还要当他那些女人的全职菲佣,不小心从楼梯上滚下去差点一尸两命。他却仅仅瞟了一眼,转身继续风流快活......
  • 不一样的曾国藩:为人做官的学问

    不一样的曾国藩:为人做官的学问

    曾国藩在修身处事、治学持家、用人为官等方面,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处事为官绝学,本书通过大量的事实和事例,向人们全面地展示了曾国藩的为人处世和局官为政的智慧。下面就让我们通过阅读本书,来深刻、细致地探究曾国藩的“经世致用”之道,为我们日后的工作生活做出正确的指导。
  • 至尊狂妃:邪魅大小姐

    至尊狂妃:邪魅大小姐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王牌杀手,穿越到一个废物大小姐身上,没人疼没人爱,被自己妹妹推到河里香消玉殒。再睁开眸子的她多面圆滑,冷酷,腹黑,狡诈。创建明月帝国第一情报局,第一兵团,玩的是样样风生水起,她的魅力无限,成就最伟大的势力。风华绝代。吸引了无数男子为她牵肠,为她挂肚。而她,却只驻足于身后那一抹宠爱无限,一直放任她成长给她全部的宠爱的男子的身上。他说:“箫儿,你想做什么放手去做。本王是你最坚实的后盾。这世界,就是本王捧在你手心里的玩具。”
  • 无限透明的思念

    无限透明的思念

    林涵因不服气男友独断分手,而追往对方志愿上的大学,但在找寻男友的过程中,却发现与男友相似的学生会主席并不是男友段青阳。林涵进入了学生会,机缘巧合之下,林涵发现原来与自己前男友同名的另有其人。纠结错乱的感情之下,林涵在迷局之中渐渐发现蛛丝马迹,那些与前男友相似的点点滴滴,正在一步步与眼前的男生吻合,而当谜底即将揭晓的时候,林涵已经失去了那个最重要的人。自己的前男友原来就是一直与自己保持距离的卢时寒。
  • 十门辩惑论

    十门辩惑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