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0700000002

第2章 劳儿之劫(2)

然后,劳儿开始停止抱怨任何事情。她甚至逐渐停止说话。她的愤怒衰老了,泄气了。她说话的时候,只是想说难以表达出做劳儿·瓦·施泰因是多么令人厌倦,多么漫长无期,漫长无期。人们让她努把力。她说,她不明白为什么。她在寻找惟一一个词上面临的困难似乎是无法逾越的。她看上去什么都不再等待。

她是否想着某件事,她自己?人们问她。她听不懂这一问题。人们会说她自暴自弃了,说不能摆脱这一状态的无尽厌倦没有被思考过,说她变成了一个沙漠,在沙漠之中一种游牧的特性将她抛向了永无休止的追逐,追逐什么?不知道。她不回答。

人们说,劳儿的消沉,她的疲惫,她的巨痛,只有时间能够战胜。人们判定她的这一消沉没有最初的谵妄严重,它可能不会持续很久,不会给劳儿的精神生活带来重大变化。她的青春年少很快会将之扫荡一空。人们认为她的消沉是可以解释的:她因亲眼所见的一时自卑而不能释怀,因为她被T滨城的男人抛弃了。她现在所弥补的,这迟早会发生,是舞会期间对痛苦的奇怪疏忽。

然后,在继续保持沉默无语的同时,她重新开始要吃,要开窗,睡眠。并且很快,她就愿意人们在她周围说话。对人们在她面前所说、所讲、所断言的一切,她都表示赞同。所有这些话的重要性在她看来是一样的。她听得入迷。

关于他们,她从来没有问过什么消息。她没有问过任何问题。当人们认为有必要告诉她他们已经分手的消息时——他的离去她是后来才知道的——她表现出来的平静被认为是个好兆头。她对麦克·理查逊的爱死了。随着部分理智的恢复,她已经以不可否认的方式接受了这件事情,接受了事物的公正回归,接受了她有权享用的公正报复。

她第一次出门是在夜里,一个人,没有打招呼。

若安·倍德福在人行道上走着。他距她有百来米远——她刚刚出门——她还在自己家门口。看见他的时候,她把自己藏到大门的一个门柱后面。

在我看来,若安·倍德福向劳儿所讲的那一夜的事情对她目前的故事产生了作用。这是最后的具有先见意义的事实。其后,有十年光景,它们几乎全部从这个故事中消失了。

若安·倍德福没有看到她出来,他以为是一个散步的女人,害怕他这个深夜独自出游的男人。林阴道上空荡荡的。

那身影年轻、灵活,走到大门口时他看了一下。

使他停下不走的,是微笑,当然是胆怯的但其中闪烁出欢快的喜悦,因为看到来了某个人,就是他,在这个晚上。

他停下来,也朝她微笑。她从藏身处出来并向他走来。

她的举止或穿戴中一点儿也显示不出她当时的状态,除了也许有些凌乱的头发,但她也许是跑来的并且这个夜晚起了点风。若安·倍德福想,很有可能她是从空寂的林阴道的另一头跑到这里来的,因为她害怕。

“如果您害怕,我可以陪您一下。”

她没有回答。他没有坚持。他开始走路,她也在他身边走,带着明显的快乐,像个闲逛的人。

走到林阴道的尽头,快到郊区的时候,若安·倍德福开始相信她并不是朝哪个明确的方向走。

这一行为让若安·倍德福感到惊讶。当然他想到了疯狂,但没有往心里去。也没有想这会是场艳遇。她大概在玩游戏。她非常年轻。

“您向哪边走?”

她做了番努力,看了看他们刚走过的林阴道的另一侧,但她没有指明。

“也就是说……”她说。

他开始笑,她也跟他笑,由衷地笑。

“来吧,从这儿走。”

她顺从着,和他一样从来路返回。

尽管如此,她的沉默还是越来越让他困惑。因为与之相伴的,是对他们所走过的地方的非同寻常的好奇,即便这些地方完全平淡无奇。这会让人以为她不仅是刚到这座城市,并且她来这里是为了找回或寻找某些东西,一座房子,一处花园,一条街,甚至是一个对她极其重要而她却只能晚上来寻找的物件。

“我住得离这儿非常近,”若安·倍德福说,“如果您要找什么东西,我可以告诉您。”

她明确地回答:

“什么也不找。”

如果他停下来,她也停下来。他觉得这样做很好玩。但她没有注意到这一游戏。他继续这样做。有一次他停的时间有些长:她就等着他。若安·倍德福停止了这一游戏。他让她任意而为。他假装领她走,实际上他跟着她在走。

他注意到,如果非常留心,如果让她以为是在跟着走的话,到每一个拐弯处,她都继续前行,往前走去,但不多不少,就像风遇到田野才刮起一样。

他又让她这样走了一会儿,然后他想再走回到他发现她的那条林阴道会怎么样。他们经过某一处房子的时候,她干脆转弯走。他认出了那个大门,她就是在那里藏着的。房子很大。大门一直敞开着。

这时候他才想起她也许就是劳儿·瓦·施泰因。他不认识施泰因一家,但他知道他们一家住在这一街区。年轻姑娘的故事他知道,就像城里所有的中产人士一样,他们大多去T滨城度假。

他停下来,抓住她的手。她任他这样做。他吻了这只手,那上面有灰尘一样的平淡味道,无名指上有一枚非常漂亮的订婚戒指。报纸报道了富有的麦克·理查逊卖掉所有资产去了加尔各答的消息。戒指闪闪发光。劳儿也看着它,带着适才看其他东西时一样的好奇。

“您是施泰因小姐,对吧?”

她几次地点头,起初不太确信后来更加明确地点头。

“是的。”

顺从如初,她随他去了他的住处。

在那里,她任凭自己快乐地漫不经心。他对她说话。他对她说他在一家飞机制造厂工作,他是音乐家,刚来到法国度假。她听着。他说很高兴认识她。

“您想要什么?”

尽管做了番明显的努力,她还是回答不上来。他没有打扰她。

她的头发和她的手有同样的味道,源自久弃不用之物的味道。她很美,但脸色因忧伤、因血液上行的缓慢而现出灰暗和苍白。她的面部轮廓已经开始消失于这种灰白之中,重新陷入体肤的深处。她变得年轻了。让人以为只有十五岁。即便在我认识她的时候,她还是病态般地年轻。

她挪开看着他的专注目光,在流泪中她语似恳求地说:

“我有时间,太长了。”

她朝向他站起身来,就像一个窒息的人要寻找空气一样,他抱住了她。这就是她想要的。她紧紧抓住他,也抱住了他,把他弄疼了,就好像她爱着他、爱着这个陌生人一样。他友善地对她说:

“也许在你们两个之间一切都会重新开始。”

他喜欢她。她诱发了他喜好没有完全长大、神情忧郁、无羞无愧、无声无息的小姑娘的欲望。他不情愿地告诉她这个消息。

“也许他会再回来。”

她寻找着词,慢慢地说出:

“谁走了?”

“您不知道吗?麦克·理查逊卖掉了他的家产。他去印度找斯特雷特夫人去了。”

她以有点习惯性的方式点了下头,神情忧郁。

“您知道,”他说,“我不像别人那样认为他们不对。”

他说声对不起,对她说他要给她母亲打电话。她没有反对。

接到若安·倍德福通知的母亲第二次来找她的孩子领她回家。这是最后一次。这一次劳儿跟着母亲走,就像刚才她跟着若安·倍德福走一样。

若安·倍德福没有再见到她就向她求婚。

他们的故事迅速传开——沙塔拉不是一个大得可以听不到闲话吞得下奇闻的城市——人们怀疑若安·倍德福只爱心灵破碎的女人,人们还更严重地怀疑他对受人遗弃、被人弄疯的年轻姑娘有奇异的癖好。

劳儿的母亲将过路人这一独特的举动告诉了她。她还记得他吗?她记得。她接受。母亲对她说,若安·倍德福,因为工作的关系,要远离沙塔拉好几年,她也接受吗?她也接受。

十月的一天,劳儿·瓦·施泰因与若安·倍德福结婚了。

婚礼在相对私密的氛围下举行,因为,据说,劳儿好多了,她的父母要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使她忘掉第一次订婚的事。不过,还是采取了预防措施,没有通知也没有邀请任何一位从前与劳儿要好的年轻姑娘,包括最好的女友塔佳娜·卡尔。这一措施产生了相反的效果。它证实了那些包括塔佳娜·卡尔在内的人们的看法,他们认为劳儿病得很重。

劳儿就这样并非情愿地结婚了,以适合她的方式,没有经过野蛮的选择,没有抄袭在某些人眼中视为罪行的东西,即找一个取代T滨城的出走者的心上人,尤其没有背叛他所留给她的堪称典范的抛弃。

劳儿离开了沙塔拉,她的故乡之城,有十年时间。她住到了U桥镇。

婚后这些年她有了三个孩子。

在这十年里,她周围的人认为,她对若安·倍德福忠贞不渝。这几个词对她是否有什么具体意义,人们大概从来也不知道。在他们之间从来也没有谈到过劳儿的过去和T滨城那著名的舞会之夜,从来没有。

即便在病愈之后,她也从来没有打听过她婚前认识的那些人都怎么样了。母亲的死——婚后她最不想再见到她——也没让她流一滴泪。但是,劳儿的无动于衷没有受到周围人的质疑。人们说,她是因为受了那么多的痛苦才变成这样的。从前那么温柔的她——人们谈到她那已成为马口铁的过去时通常这样说——自从与麦克·理查逊的故事发生后,就自然变得冷漠无情甚至有些不够公正了。人们寻找为她开脱的理由,尤其是在她母亲去世的时候。

她看上去对她生活的未来进程很有信心,不想改变什么。跟丈夫在一起的时候,人们说她很自在甚至是幸福的。有时她陪他去出公差。她还参加他的音乐会,鼓励他去做所有爱好的事情,据说还鼓励他与他厂里的年轻女工私通。

若安·倍德福说他爱他的妻子。爱本来的她,婚前婚后始终未变的她。他说他一直喜欢她,他不认为是自己改变了她,他认为是自己选择了她。他爱这个女人,劳拉·瓦莱里,这个近在他身边的安静存在,这个站着的睡美人,这个使他在遗忘和重逢之间来来往往的经常的消隐,他时而遗忘时而重逢的是她的金黄色头发,是她睡醒后也从不见有所改变的丝质身体,是他称作柔情、他妻子的柔情的这种恒定且沉静的潜在性。

U桥镇劳儿的家中有着严格的秩序。它几乎是劳儿所希望的,几乎在空间与时间上都一样秩序井然。钟点被严格遵守。所有东西的位置也一样。劳儿周围的人都一致认为,再也不能比这更接近完美了。

有时,尤其是劳儿不在家的时候,这种不变的秩序会使若安·倍德福感到震惊。还有那种勉强的平淡格调。房间、客厅的布置是商场橱窗布置的忠实复制,劳儿照料的花园也是U桥镇其他花园的直接翻版。劳儿在模仿,但模仿谁呢?其他人,所有的其他人,最大可能多数的其他人。午后劳儿不在时的客厅,难道不是上演着其意义已飘飞的绝对激情的独角剧的空荡舞台?若安·倍德福有时害怕难道不是不可避免的吗?他难道该去窥伺冬日之冰的第一声破裂吗?谁知道?谁知道他是否有一天会听到?

但是,使若安·倍德福安下心来是容易的,当他妻子在家的时候——大多数时间是这样——当她居中而治的时候,这种秩序就失去了它咄咄逼人的一面,较少地引发人们去提出问题。劳儿将她的秩序安排得几乎自然而然,这很适合她。

十年的婚姻过去了。

某日人们向若安·倍德福提供了处于不同城市的几个更好的升迁职位供其选择,其中就有沙塔拉。他一直有点留恋沙塔拉,他是应劳儿母亲的要求,在婚后离开的。

自麦克·理查逊最终离去也有十年光景了。劳儿不仅没再谈起过他,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变得越发快乐。如此一来,即便若安·倍德福在接受提供给他的职位上有些犹豫,劳儿还是很容易地打消了他的迟疑不决。她只是说能收回一直出租着的父母的房子她将非常快乐。

若安·倍德福给了她这一快乐。

劳儿·瓦·施泰因以在U桥镇时同样严格的一丝不苟布置了沙塔拉的故居。她成功地引进了同样冰冷的秩序,使它以同样的时间节奏运行。家具没有换。她花很多时间料理被冷落遗弃的花园,前一个花园她已经是花很多时间料理了,但这回她犯了个错误,花园路线上的错误。她想要那种围绕着门厅有规则地扇形分布的小径。结果,这些互不相通的小径,不能使用。若安·倍德福觉得这一疏忽很有趣。人们又辟了一些侧径旁路将前面那些扇形小路切分开,逻辑上说可以在花园里散步了。

在丈夫的境况有了明显改善后,劳儿在沙塔拉雇了个女管家,这样她就摆脱了照顾孩子的事务。

她突然有了自由时间,大量的时间,她养成了在她童年的城市及其周围散步的习惯。

而在U桥镇的十年,劳儿外出那样少,少得使她丈夫出于健康的考虑,有时强迫她外出,在沙塔拉她自己养成了这一习惯。

首先,她时不时地外出,去购物。然后,她无缘由地外出,每天有规律地外出。

这些外出散步很快就成了她的必需,就像到目前为止她身上的所有其他东西一样,比如:准时,秩序,睡眠。

在我看来,既然要在劳儿·瓦·施泰因的故事中虚拟出我所不知道的环节,更正确的做法是铲平地面、深挖下去、打开劳儿在里面装死的坟墓,而不是制作山峦、设置障碍、编造事端。因为对这个女人有所了解,我相信她也会宁愿我在这个方向上补足她的生平事件的缺乏。另外,我也总是依据某些假设才这样做的,这些假设并非毫无根据并且在我看来已初步得到证实。

同类推荐
  • 六月半

    六月半

    本书收入70后女作家付秀莹不同时期中篇小说十多篇:《爱情到处流传》《花好月圆》《灯笼草》《小米开花》《锦绣年代》《旧院》等。
  • 并非一家

    并非一家

    《并非一家》是一本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小说集。书中描写的家庭中有的更偏传统,而有的则更为现代。尽管每个故事发生的场景不同,通过角色之间极具真实感的对话,读者会在不时体验到自己所熟悉的家的感觉。故事的场景有的在美国,有的在澳大利亚,有的在新加坡。通过阅读,读者将会体验当代新加坡家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而理解经常处于人生重负之下的故事主人公的内心。
  • 乱世错爱(下)

    乱世错爱(下)

    抗战爆发,两人不得不暂时抛下个人恩怨,携手合作,生死之间,方知当初竟是误会重重。山河破碎之下,两人为报国仇家恨,并肩而战,他们均为了对方,不顾生死,多次涉险,又都经历了在民族大义和爱人之间的痛苦抉择,最后终于排除重重困难破镜重圆。
  • 一间自己的房间

    一间自己的房间

    《一间自己的房间》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女性思想和对女性的整体思索,文笔细腻风趣,充满睿智,它适合喜欢写作的朋友阅读,尤其是女子。这并非性别歧视。恐怕正如伍尔夫自己担心的那样,许多男子在读完这本书后会认为她是个女权主义者,或是暗示她是个同性恋者。即使他们称赞此书如何之优秀,也不如像女子那样感到一种启示,或是心灵契合。
  • 神侠杜心武

    神侠杜心武

    这天晚上,杜心武一直在想:我回故乡,他周佛海是怎么知道的?是不是土肥原与他有联系?他越想越觉得事情不寻常,看来在故乡隐居亦非上策。过了几天,他收到徐孟池一封挂号信,信上转述了川子的话:“土肥原要派人潜入你的家乡,伺机杀你。”杜心武看完信和陈氏商量:要她在家乡暂住,他一个人到饭甑山去,那里山高林密,还有一座古庙,正好作为栖身之地。陈氏同意。杜心武怒斗日酋的名声越传越大,被传成了能缩骨隐身、来无形去无踪的“神侠杜心武”。
热门推荐
  • 古代女医官

    古代女医官

    医学院大三学生夏青竹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古农家女身上,更要命的是个六亲无靠家徒四壁的孤女,还有一个拖油瓶的萝卜头弟弟饿的的呱呱叫……新书《夫君太纨绔:废柴小姐要休夫》求收藏,求推荐。要休夫,先习武。穿越异界,重生到废柴小姐身上的凤清歌为了休掉纨绔未婚夫,修炼起来宛若拼命三娘。结果一不留神就废材变天才,成了一个可以神挡杀神的高高手。可是……为什么休夫这条路看起来,却越来越长了呢?
  • 弑天武祖

    弑天武祖

    上古时期存在着十大血脉和七大武魂,拥有这样血脉和武魂的人最终成为了神一般的存在。一块神秘的龙皇玉佩让一少年逆袭而起!终极武魂吞天噬地,不死天经威镇寰宇,祖龙圣血起死回生!闯圣域,震冥府,杀上天外天!神挡杀神,天挡弑天!以热血之躯弑天证道成就弑天武祖谱写万古传奇!企鹅群:92960215
  • 看不懂的日本人

    看不懂的日本人

    “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百次,装在试管里化验了几千次。对于日本,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的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工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今天,不论你喜欢日本也好,讨厌日本也好,你都应该了解她。因为中国和日本不可能不接触,只有更好的了解日本,了解日本人,才能在联系与合作,矛盾与斗争中取得主动。
  • 初见你时不欢喜

    初见你时不欢喜

    她是孤儿院被人领养的孤女,自小乖巧懂事。十三岁时,她被人带回来家。第一次她看见了那个少年,她以为自己是不被他所接受的,直到后来。她十七岁时,望着阳台下的少年以及满天烟花,心道:这个人怎么会这么笨?十九岁时,她重新遇见了他,崭新的他,他一改从前的纨绔独自撑起一切,还给了他们一个脱胎换骨的男人。……后来的后来。他握着她的手,听见她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的?”他像是回忆往事一样,弯唇一笑,“很早以前。”她永远不会知道,那天她穿着一身白衣裙,带着少女的一丝懵懂纯真闯进他的生命中。十六岁的他,在想:妹妹都是这么单纯可爱吗?[这是一个女主冷静乖巧,男主前期放荡不羁后期冷静狠厉的故事。]
  • 锈刀悍客

    锈刀悍客

    马车驮着一位车夫,在旱漠里,突然停下,只剩下马匹的打鼾声,蹄子不安的在沙子里摩擦,车夫大概是个中年人,也看着眼前的一切。
  • 章台柳

    章台柳

    《章台柳》,清代言情小说。小说叙述唐朝天宝年间,郑州南阳书生韩翊进京应试。李王孙曾为其爱姬柳氏建章台以居,而韩翊与章台柳后相互钟情。李王孙遂将柳氏许嫁韩翊。小说敷衍唐传奇《柳氏传》而成,演叙安史之乱前后韩、柳二人的恋情及悲欢离合,展示了社会动荡中才子佳人的生存状况。
  • 于君指上听梵音:那些参透凡尘的经典禅意美文

    于君指上听梵音:那些参透凡尘的经典禅意美文

    人生朝露,居世屯蹇;何以解忧,唯有慧禅。 兴逐时来,芳草中撒履闲行,野鸟忘机时作伴;景与心会,落花下披襟兀坐。白云无语漫相留。收录118篇沁人心脾的禅意美文,118段引人沉思的禅思感悟,在传承中滋养心灵,在关爱中呵护成长。置身其中,感悟智者的悲悯情怀,心灵的超脱将永无止境。
  • 男神,求带!

    男神,求带!

    云小艺高中毕业就面临渣男劈腿,他竟为了追求白富美,抢了她妈妈的救命钱买了手机去献宝。想要加入知名战队是吗?不好意思,有她,不可能!上了大学,加入战队,一路虐渣男,战女配,有人鄙视女生打游戏是吗?那么就让她来证明,女生同样可以莅临竞技之神的宝座。游戏人生,天涯相遇绝处逢他,巅峰荣耀,王者宝座绽放竞技之花!
  • 帝纪

    帝纪

    X50年,世界各国为了抢夺资源和土地发动战争,一时间战火四起、硝烟滚滚。此时在遥远的东方之地,一个强大的国家正在崛起,仅仅用了不到五年的世界就成为了世界强国之一,史称银虎帝国。X512年,银虎帝国第二十五代皇帝——南康天佑正式登基,史称诚轩帝,这个被历史称为最残忍的君主仅仅坐了半年的皇帝,就被最忠诚的手下暗杀,在历史长河之中留下了劣迹斑斑的污点,有人说他残暴不仁,嗜杀成性,却也有人说他勤政爱民,含冤而死。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埋没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真相,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答案也许只有重新回到那个年代才能知晓。
  • 万有相通:哲学与人生的追寻

    万有相通:哲学与人生的追寻

    本书为我社已出版“学术随笔”系列丛书新增的第10本,该套丛书主要为学术界一些知名学者的哲学随笔,主要特色在于内容短小,寓意深刻,雅俗共赏,有作者的新作,也有按一定的主题编排的作者已经发表过的内容。题目分为主标题和副标题,如“万有相通:哲学与人生的追寻”,活泼又不失文学性。丛书每篇章篇幅都不长,而每一篇又都是围绕着一个独立的议题单独展开,独立成篇,这样读者读来就不至于过于辛苦,可以是茶余饭后的“甜品”,也可以是工作空暇的“休闲”。但篇幅的短小并不代表作品不精干,相反,作者正是把自己几十年的哲学体会以短小的篇幅显现出来,相比之下更显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