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5400000001

第1章 宝穴

墓,属阴宅,在世人眼里向来神秘,常人不愿提及,或许出于敬,或许出于畏。

在民间,墓又被称做穴。

能寻得一处上等宝穴,可以保家族长盛不衰,子孙富贵安康。

无论是贫穷之家,还是明门望族,在穴上都下足了功夫,也因此,民间很多风水师就是以寻穴为生的。

而我便出生于风水世家,爷爷与父亲是周围十里八乡最有名的风水师,整日将宝穴两个字挂在嘴边上。

父亲讲,太爷爷曾凭借祖传秘术“天地衍”寻到过一处宝穴,据说,正午十分,将生鸡蛋放在穴眼处,可在片刻孵出小鸡,而太爷爷也是因与人争夺这处宝穴而被打死,那所谓的宝穴也被人霸占了。

也因此,再寻一处宝穴几乎成了我家三代人的愿望,爷爷郁郁而终,执拗的父亲甚至连我名字都取了一个幕字——-李幕。

传言中太爷爷寻过的那处宝穴我去过,杂草丛生,因长期无人打理,坟丘都塌陷了,当年与太爷爷争斗的那户人家也早已搬离了村子。

但父亲依旧固执的认为那是处宝穴,为了向我证明,还拿出几张发黄的旧报纸,指着一张百货大楼的图片告诉我,这栋大楼就是他们家的。

我上高三那年,执拗的父亲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临终前,只给我留下了一句诅咒:“找不到宝穴,你活不过30岁!”

老妈恨而气,哭喊着要把父亲的尸体拖出去喂狗!

最终,父亲被一副薄棺材盛装着埋在了爷爷脚下。

我总感觉,父亲临终的遗言话中有话,就算他再疯,也不至于诅咒亲儿子。

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一本日记,当我打开日记扉页时,大惊失色。

李岳猝年:59

李景林猝年:49

李海生猝年:39

李幕:?

这日记是父亲生前记录的,难道他早就知道了自己大限之期?

在我记忆中,西厢房始终停放着一口棺材,当时还是小孩子的我胆子小,惊常被棺材吓哭,老妈曾气愤地要将棺材劈柴烧,而爷爷却麻木的回答,不久就会用上,没过多久,爷爷就离开了人世。

在爷爷去世后的两个星期左右,父亲又买了一口棺材停放在西厢房,因为此事,老妈多次与父亲吵架,闹得最凶时,老妈回到外婆家待了半年多,但终究那口棺材还是停放在西厢房,直到父亲突然离世,排上了用场。

现在想来,必定是他们提前猜到了什么,为自己准备后事。

太爷爷,爷爷,父亲,一代比一代少活十年,按照这个规律推算,我还真活不过30岁。

父亲与爷爷怪异的举动,以及他们早逝的事实,让我更加确信,这个诅咒是真的。

可这一切与宝穴有什么关系?

为了寻求答案,我继续翻看日记,但整整一本日记,除了扉页那几行字而外,全是手绘的地图,有的标了圆圈,有的标注着“?”,仅有的几行批注,也是一种看不懂的文字。

父亲的死亡给我留下了一个谜团,宝穴成了我心中一个解不开的疙瘩。

老妈忌讳,从此不许我提任何与坟墓有关的事,用她的话说,想都不能想。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高三毕业,我瞒着老妈填报了考古专业。

在大学这四年里,我几乎查阅了所有关于墓葬的考古发掘报告,甚至将所能翻阅到的所有古籍文献都找了个遍,没有任何关于宝穴的蛛丝马迹,连关于诅咒的信息也没有查到。

一回想起那本日记,以及父亲临死时的那句话,我心里就发毛,感觉自己的生命仿佛被压缩了,屈指可数。

我仿佛明白了,父亲与爷爷为什么一有时间就往山里跑,数着日子等待死亡的感觉,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但我不是一个善于放弃的人,既然找不到任何关于宝穴与诅咒的蛛丝马迹,我就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笔记中的图形与文字上。

那些看似地图的东西我是不报任何希望了,手绘地图,本就七扭八歪的,又没有标准的比例尺、指向标,想要找出地图的具体位置,比大海捞针还难。

至于那些特殊的文字,反倒更让我为难。

甲骨文,金文,列国篆书,甚至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这些罕见的少数民族文字都被我找出来了,逐个进行对照,就没有任何一个文字与笔记上的文字一样,甚至连相近的都没有。

临近毕业,老妈的一个电话将我招回了老家,说村子里建了公墓,要将全村的祖坟都迁到公墓中。

迁坟在农村可算得上大事,祖坟乃祖上居住的阴宅,关系到后世子孙的气运,轻易动不得。

即便万不得已迁动祖坟,也要行阴迁之礼,祭拜、吹打排场都是免不了的。

而且,新坟地在风水上,必定要好过老坟,否则祖先不安宁,子孙也就不得好。

公墓几乎每个城市周边都会有,但在农村,却是很少见的,但既然是国家政策,就是必须要遵从的。

村里家家户户都忙着迁坟,人手必定不足,吹打排场可以免,但我家三座祖坟,我一个人挖一天也未必能挖得开,而迁坟又不能过晌午,只能将最后的朋友大虎请上。

大虎是我同班同学,学我们这个专业的,对坟墓没有太多的忌讳,欣然同意了。

我们回到老家,已是下午,据老妈说,公墓定在南山阳坡,村里已雇人统一打好了墓坑,我们只需要将祖宗请过去就可以了。

这倒省了我们好多事,但三座坟墓,对大虎我们两人来说,劳动量无疑是巨大的,为赶在十二点之前让先人入土,我与大虎凌晨4点多就得摸黑出发。

临行前,老妈将一老旧的风水罗盘塞到我怀里,说是太爷爷传下来的,爷爷和父亲都曾携带一生,有了这物件,先人的魂就不会乱跑了。

当我们赶到坟地时,太阳还未出,我照例将祭品摆好,烧了纸钱,磕了头,喊着“太爷爷、爷爷、爸爸,政府有搬迁政策,给盖了新房,我来给你们送钱来了,到那边置办点新家具。”

“咚!咚……”

我正在重复的喊这些话时,猛然听身后有怪声,转身一看,大虎正跪在我背后,一个劲的磕头,磕的那叫一个实在,地面对磕出坑了。

“大虎,这我家坟地,你磕哪门子头啊?”

我疑惑地转头问道。

“你……你刚刚说的太吓人了,礼多人不怪!”大虎拍了拍额头上的土,面带畏色地回答道。

“谁家上坟不这么说啊?早知道你这么怂,就不带你来了,你爱磕可磕吧!”我又好气又好笑地对大虎白了一眼,继续叨念着。

祭拜完毕,也就开工了,按老理,迁坟属大带小,最先挖的应该是太爷爷的坟。

“大虎,赶时间,能不能不快点?”我拎着铁锹,走到太爷爷坟头上,准备开工,却见大虎一直盯着远处瞅,脸色有些不太好,很焦急的样子,就对他喊道。

“这都快七点了,杂还没见太阳?不会……”大虎看了看手表,略显紧张指了指坟丘。

“哥们,阴天啊!当然没太阳,快干吧,下了雨,就得倒大霉了!”我当大虎没上过坟,被我之前那番话吓到了,也不理他,奋力掘土。

而大虎见我掘土,虽有畏惧,却也过来帮忙。

按理说,太爷爷都去世三四十年了,坟丘经日晒雨淋,土必定会很硬,是最难挖的。

但挖过两锹后,却异常松软,似浮土一般,一点不吃劲。

我感觉奇怪,就蹲下抓了把土,放在手里捻搓。

“典型的墓葬五花土,但太细腻,似经常被人翻动过!我说,你家祖坟不会被盗了吧?”大虎见我抓土,也抓起了一把,放在手里分析道。

地层年代不同,包含物就不同,颜色深浅各异,打墓坑时,会将不同地层的土翻到一起,所以墓葬土颜色驳杂,俗称五花土,也被视做墓葬的标志。

但经过挖填两次翻动,大部分的土块大部分未被打破,五花土的颜色和质地极为不均,只有经过多次翻动,颜色才会均到这种地步。

“去!你家祖坟才被盗了,我家穷的都快揭不开锅了,坟里最值钱的就是一副薄板棺材,吃饱了撑的才会盗我家祖坟!”我虽这样说,但总觉得这事有古怪,挖土的速度就加快了几分,大虎也被勾起了兴致,挖得很卖力。

很快,太爷爷的坟墓就被我们掘开了,露出了棺材,但大虎胆小的毛病又犯了,不敢下墓坑,我只能一个人下去清理棺木上的浮土。

浮土清理完毕,棺材露了出来,让我惊讶的是,三四十年的光景过去了,这薄板杨木无漆棺材竟没有丝毫腐朽,新的让人乍舌。

而大虎见棺材如此诡异,吓得体若筛糠,死活不愿靠近。

本以为开棺必定很费力气,凡是下葬后的棺材,都被大钉钉死,这是恒古不变的习俗。

让我意外的是,我还没有用出全力,那棺材盖竟“吱呀”一声移开了。

“李幕……你太爷爷不会是诈了吧?”大虎勃然色变,竟跌坐在地上。

同类推荐
  • 蛇塔上的火鸡

    蛇塔上的火鸡

    罗奎山把他的四个儿子都叫了回来。二儿子罗盛军扛来半扇子羊肉,让他媳妇和娘在厨房剁肉馅儿。罗奎山的四个儿子里,就二儿子罗盛军的生活富裕一些,他不种地,靠养羊赚钱。大儿子罗盛学种地种上了瘾,别的不愿意干,到城里打工干了三天就回来了,他说给城里人盖楼心里犯堵,他还有恐高症,站在二层楼的楼板上都不敢往下瞅。罗盛学不管年成旱涝,他的十二亩地总和往年一样壮实。他也算无忧无虑,不需要太多的积蓄,因为姑娘读中学读得不错,学费的钱也算积攒够了。
  • 吴江别集:我欲凌风归寥廓

    吴江别集:我欲凌风归寥廓

    本书是继《吴江文稿》(三卷本)之后,又一部重要作品。所收录的文章,是从尚未收入《吴江文稿》的吴老诸多手稿中遴选出的,涉及民主、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同时,独辟《冷石斋诗抄》,其中较为全面地整理和收集了吴老的旧体诗作。
  • 四海鲸骑

    四海鲸骑

    太子目睹父皇被老师郑提督所杀,被迫驾青龙灵船流落南洋,从此辗转于各方势力,踏上了寻找佛岛的复仇之旅。
  • 如意

    如意

    扁担胡同和眼镜坑有关任如意的传闻一时间闹得整个任州城纷纷扬扬……其真真假假云里雾里实在叫人无法分辨。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任如意的家在任州南关扁担胡同,他是跟他爷爷任二先生在眼镜坑边出生长大的。先说扁担胡同。任州城里很多大街小巷的名字和它们的位置、形状或作用有密切的关联。比如柴市街和炭火巷过去是专门卖柴禾和木炭的;竹竿巷是专门卖各种竹竿和竹篾器具的,甜水巷是因为巷子里有口甜水井,风箱巷集居着几家做风箱的木匠……而扁担胡同不一样,它的名字不是因为胡同里有人做扁担或是卖扁担,它是因为又细又长,形状象条扁担才得了这个名儿。
  • 喋血阳澄湖(二)

    喋血阳澄湖(二)

    阳澄湖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共有进出河道92条,其中进水港34条,出水港58条,湖内有66种鱼类,尤以产清水大闸蟹著名。大型水生植物有20多种,以马来眼子草、苦草、角茨藻和针蔺等沉水植物为普遍,挺水植物主要是芦苇和茭草。全湖平均植物密度为每平方米1026克,有芦苇1。7万亩,有湖滩地2.3平方公里,形成了遮掩我后方医院行踪的天然屏障。消泾村与莲花垛是其中最佳的藏身处。在这两个分别处于阳澄湖中的半岛与全岛中,还有难以计数的墩,这墩是当地人对转水墩、活络圩的简称。
热门推荐
  • 佛说天王太子辟罗经

    佛说天王太子辟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职场的24个悖论

    职场的24个悖论

    《职场的24个悖论》由廖康强编著。哲学看似晦涩艰深,却恰恰是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总结出的人生智慧,是以简代繁,去粗取精的成果,可以帮助我们化解职场的复杂性。《职场的24个悖论》就是从哲学这一全新的角度来阐释和剖析职场,用哲学悖论来揭示职场中矛盾和冲突的思想根源,帮助人们了解职场,掌握职场生存与发展的技巧。花一些时间读一本这样的书,从哲学的角度去寻找一些问题的答案,或者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处理职场问题的借鉴和参考。希望透过这24个悖论,你能够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职场,为自己打造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 异能力者在异世界

    异能力者在异世界

    世界太大存在着许多不可思议的事物,在这个危险的世界为了保护人类成立了许多组织。但在这些异常之下掩盖的故事……
  • 回到相识的最初

    回到相识的最初

    广播:“沐少爷的女朋友安歌小姐,沐少爷现在正在广播室等您,请您速来。”“沐剑晨,你到底要干什么?!”“逛街。”“你到底要干嘛!”“……当我女朋友。”
  •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4)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闺蜜(中篇小说)

    闺蜜(中篇小说)

    她本来要问你昨晚到哪里去了,那么晚才回来?结果口腔里却跑出来:你昨天是不是和小三在一起?他牵着女儿下楼梯。楼梯有点窄,还是不锈钢的,踏板不干时,就稍稍有点滑。当初对复式楼装修时就没考虑这么多。小时候,女儿在楼梯上滑倒过几次,长了记性,只要爸爸在家,一定要爸爸牵手下楼。现在女儿已经十五岁了,都上高一了,依然要他牵。每次牵的时候他就会想,如果女儿一辈子要他牵,他也愿意。他和辰辰都不做声,司空见惯。
  • 冷案重启2:逝者之证

    冷案重启2:逝者之证

    设计公司女老板在酒店神秘失踪,几天后,她的尸体被煮熟切碎丢弃在城市偏僻角落,凶手作案手法竟与二十年前轰动一时的善立大学碎尸案极度相似。为尽快查清真相,冷案科和刑侦科联手展开调查,而他们的线索,是尸块中残留的黑胶唱片碎屑……富豪与情人惨死别墅,墙上留下神秘血字,花园里却埋藏着一具死亡十八年的骸骨。甘凤池和萧兰草重查旧案,嫌疑人却离奇自杀,而他们发觉,所有案件里隐藏着一个“不存在”的人……两份冷案卷宗,八起诡谲凶案。幽深的黑暗中,是谁聆听着未完成的乐曲,进行着残酷的杀戮;又是谁蛰伏在白昼边缘,静待一切走向毁灭……
  • 阴符经讲义

    阴符经讲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紫眼僵尸

    紫眼僵尸

    僵尸,无魂无魄,不死不朽,游离于于三界之外。只要不出意外,僵尸的寿命基本上是无限的!然而长生易,不死难;僵尸被大道弃,被众神厌,苟延残喘,种族将灭,主角天谬何去何从;情与爱的困扰,人与僵尸又如何处之。。。。。。
  • 职场启示录:掌握职场生存的80个成功智慧

    职场启示录:掌握职场生存的80个成功智慧

    战场上,不打无准备之仗,同理,职场中,亦不能盲目做事。上战场前不做足准备,就可能兵败被俘;入职场前不做足功课,就可能人生失意。如果你不希望自已拥有一个失意的人生,那就首先要努力地创造职场上的辉煌。即使是只想职场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智慧。本书就从每个职场人都会遇到的种种情况入手,帮助大家寻求到解决同类问题的有效方法,告诫大家绕开职场生存的种种禁忌,从而使大家能够在职场中站稳脚,进而在职场中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