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4000000002

第2章 隔壁院里的童养媳

娘在屋里唤梅香,要她去试穿刚缝好的短衫儿。娘伸手把梅香拉到跟前,摸摸她晒得发烫的脸,替她把粘在额前的碎头发掠上去,嗔怪道:“晒塌了脸上的皮,大了长成个花脸婆!”

立夏都快半个月了,娘的手指尖还是凉凉的,用余妈的话说,气血上不去。

梅香从来都不惧怕娘。她端起桌上温在青花瓷壶里的藿香薄荷茶,就着壶嘴,咕咚咕咚喝了个够。

“慢点,看呛着啊。”娘着急。

新短衫儿是粉色绸子的,掐着窄窄的腰身,袖子齐肘弯,喇叭花一样张开着,边缘镶了一圈黑丝涤,看起来有点像戏装。娘喜欢把梅香打扮得漂漂亮亮。

娘只有梅香一个女儿,不宠她宠谁啊?

娘是余镇人,她的爹是前清秀才,家里开着卖纸笔的铺子。余妈说,娘刚嫁过来的时候,珠圆玉润的,可真是花儿样的品貌呢。梅香两岁那年,娘已经怀上了第二个孩子,一天夜里青阳城里进了土匪,人喊马叫,火光冲天,乒里乓啷砸门动抢,一城的人鬼哭狼嚎,都以为小命难保。那天偏偏爹不在家,娘又胆小,一吓就吓得流了产。余妈看得仔细,说那是个男孩,小鸡鸡已经长得有枣核大。太当时说,不妨事,养息一阵子还能再怀。可是娘却再也怀不上了,一怀就掉,咳一声嗽,弯一个腰,孩子就能没了。医生诊断说,这叫习惯性流产。娘这些年一直吃药,倒出门的药渣子能堆成小山包。梅香跟娘出门,闭上眼睛走路都不怕:循着娘身上浓浓的药味儿就丢不了。

一次次地怀孕,一次次地流产,娘的身子变得很弱,身板儿薄得像纸人儿,走路飘着,说话喘着,凑近她的脸,能看见皮肤下面一根一根青筋缓缓地跳,像是藏起来跟梅香躲猫猫的小虫子。

余妈时常要叮嘱梅香:“别惹你娘生气啊,你娘经不住!”

梅香知道娘经不住,遇到事情便不烦娘,烦余妈。

余妈的岁数比娘大好多。娘是俏俏的瓜子脸,皮肤又薄,不经老,这些年吃药怀孕伤了神,才三十岁不到的人,眼角眉间已经堆起一道道的小细纹。余妈却不同,脸盘圆圆的,南瓜瓣儿一样鼓鼓的,乌溜溜的头发,整整齐齐的牙齿,虽是小脚,走起路来有声有色,咚咚咚地像是鼓锤子敲打着青石板,怎么看也不像个奔四十的人。余妈在三十岁上进城给梅香当奶妈,如今她的大女儿也有了儿,也接她的班出门到人家挣奶钱了。余妈神神秘秘告诉梅香说,她女儿奶的不是小娃娃,是扬州城里一个盐商家的老爷子。

梅香哇的一声叫,想象不出老头儿如何躺到余妈女儿怀里叼奶头。

“多恶心啊!”她说。

余妈红了脸,解释道,其实不用叼奶头,是挤到碗里端过去喝的。

“那也恶心。”梅香斩钉截铁。

余妈默然,之后叹口气:“你是有钱人家的宝,哪里知道乡里女人的苦。挣钱比什么都要紧呢。我那个苦命姑娘,男人被石头砸了腰,瘫了,她不趁年轻出门挣两个钱,家里怎么过日子?”

梅香的奶哥哥叫尾生,顾名思义,是余妈的末生子。面孔长得像余妈,也是一张富态的团团脸,身子却细瘦,比梅香大两个月,还不及梅香高。隔上一年半载,奶哥哥就被余妈的丈夫领着,到城里来一趟,送上一些新蚕豆、嫩玉米、炒花生,再带走余妈的工钱,还有娘和太给的桃酥、蜜饯、粽子糖、旧衣裤。梅香从小缺玩伴,对奶哥哥很亲热,每回都要把她的好东西一五一十翻出来给奶哥哥看,求着他玩。奶哥哥却是千方百计躲着小梅香,藏在柴房里,门背后,脸红得像关公,一句话都不肯说。

“乡下孩子,怕生。”余妈解释奶哥哥的行为。

梅香怅怅地想,都来过这么多趟了呀,是熟得不能再熟的人了呀。

娘给梅香试完了衣服,装着忽然想起来似的,问她:“今天初几?”

梅香醒过来了:今天初十,逢十是爹检查她功课的日子。娘这是在帮着她对付爹呢。

“我的小九九还没打熟,描红簿子也没写满!”梅香慌慌张张说。

赶紧补吧。梅香奔回她的房间去拿算盘和描红本,这边娘洗了手帮她磨墨,余妈赶着进厨房给她煮了碗水浦蛋,放了足足两勺糖。先吃点心,吃饱了肚子才有精神做功课,这是余妈的见识。余妈认为背书写字都是累人的活,不然的话,为什么每回梅香对着爹背书,都背出一头一脸的汗呢。

太撑着拐杖站在天井里,看着几个人慌慌张张的模样,撇嘴道:“临拉屎挖茅坑,早做什么去了?”

梅香不敢辩解。太在家里说话,爹都不敢回嘴呢。太这个人,成天要把“二十四孝”的故事挂在嘴上说。老莱子装成个小儿在地上爬着逗娘亲笑啦;周郯子披鹿皮去山里挤鹿奶治双亲眼疾啦;郭巨家里穷,就把三岁儿子埋了专心供养娘啦……太没日没夜地说这些陈年古旧的事,左手端一个水烟台,右手举一根纸捻子,说几句,“噗”地把捻子吹着,咕嘟几口水烟,“呼”,吹去捻子上的火头,不慌不忙再说。太的语言中有一股排山倒海压过来的气势,听者心里会无故发跳,不由自主地检讨自己,是不是没有尽够孝道,是不是让太拐着弯儿地抱怨了,否则她为什么要老说老说?

余妈背地里说老太太厉害,她用几个故事就给儿孙们上了紧箍咒,好比孙悟空至死跳不出如来佛的掌。余妈说,这要是在从前,太若能去皇宫,跟慈禧老佛爷有一拼。

余妈还跟梅香唠叨说,她早看出来了,这个家里,娘和爹都是做不了主的人,只有太才是家里的太上皇母。余妈叮嘱梅香:你可要懂眼色,凡事顺着你太的毛发捋。

梅香问:“爹是在县政府做事拿钱的人,他怎么就不能做主?”

余妈一拍手:“哎哟,你爹的这条命,是你太救起来的呀。”

她告诉梅香,爹生下才几个月,爹的爹娘就相继染上白喉病,死了。爹小时候出天花,高烧不退,太昼夜守着,拿白酒不停地给爹胸前背后地擦,才救回爹一条命。水痘发出来后,又红又痒,小孩子忍不住要抓,这时候可抓不得,抓破了一化脓,将来就破相,成麻子。太为了不让爹抓挠,又是几天几夜地守着,生生摁着爹的两只手。等爹的天花出完了,太的一头黑发全白了。那年太还不到五十呢。“要不是你太,你爹的骨头早就不知道在哪儿打鼓了。如今你爹多俊秀,谁不说他一表人才?是你太的功劳啊。”

梅香明白了,一个人要是对另一个人的恩情太重,那就是个大大的负担,一辈子都翻不过来。

梅香就有点同情爹:他天天听着太的二十四孝故事,要听到什么时候啊?

娘房里的砚台是端砚,跟梅香的描红本子一般大,砚头上雕着两个怪家伙,像马,又像龙,头上有角,身上长鳞。娘说这叫麒麟,过去是皇帝宫殿里才能见到的吉祥物。娘还说,这块端砚也是皇宫里传出来的物事。当年梅香的太爷在上海做烟酒税总监,他老人家手里玩过的好东西可不少。

梅香却不喜欢这块大砚台,太重了,一不小心砸在地上的话,能把人脚砸断,砸成个瘸子,那才叫惨。梅香也不喜欢自己房里的小砚台,一支墨磨来磨去,手磨酸了才磨出那一点点黑墨汁,麻烦得很。梅香看到过街上的南货店里有现成的墨汁卖,拿扁扁的玻璃瓶盛着,瓶子的商标上写几个漂亮的行书字:一得阁。要用时,拧开瓶盖,倒一点在白碟子里,笔头一沾就能写字,好方便,好有派头!可是爹不让梅香买那种墨,爹说自己磨的墨香,买来的墨臭。爹还说,写字之前磨墨,是个仪式,磨墨的过程也是让自己静心敛气的过程,心静了,要写的字成竹在胸,写出来自然就会好看。

爹这个人,有些事情上很新派,有些事情又很古板!

可是梅香从五岁开始磨墨写字,磨秃过不知道多少根墨条了,心里的竹子都要长成片了,到今天写的字仍然像小狗爬。

还有,梅香磨出来的墨,一半是写在纸上的,另一半是写在她手上,脸上,还有衣服上的。手上脸上的墨可以洗,衣服上的墨洗不干净。梅香穿过的衣服,没有哪一件不沾着星星点点的黑墨斑,余妈使过皂角,使过火碱,还试着使过米饭粒,都洗不干净,弄得她只要一出门,街坊邻居就知道她今天做了什么事:“哎哟,看看,梅香又写描红簿子了。”

真丢人。

今天是娘磨墨,让梅香腾出时间先练习小九九。

小九九的口诀,梅香倒是背得烂熟,可是具体落实到手上,拨弄算盘珠子时,总要先停顿一下,想一下,才能把那些珠子拨到位。梅香很佩服爹的手法,爹是县政府里管账的先生,他的一个绝活儿就是双手开弓,在同一把算盘上算两笔不同的账。爹的手指细长,骨节灵活,他打算盘,就见那十指翻飞,快如闪电,圆溜溜的算盘珠子们在爹的手指拨动下,顷刻间成了一大群匆忙奔跑的小人,匆忙得像是赶着救火,像是迟一刻就要爆出人命。小人儿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奔跑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奔跑得你推我撞,脑袋呀身子呀噼噼啪啪炸响。梅香每回看爹打算盘,总是替算盘上的小人儿紧张,心疼它们没有一丝一毫喘息的功夫,怜惜它们随时会累得散架。

一直到九九归了一,爹停了手,拎起算盘,哗啦那么一摇,梅香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僵直的肩膀松下来,一副重担子落了地。

爹顺手在梅香的脑袋上掳一掳:“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心放上去,心到才能手到。”

可是梅香舍不得让算盘上的小人儿那么累,她的心到不了,手也到不了。

爹下班回家时,梅香刚好赶着把描红本子填满了字。前面的一部分写得还算是认真,该撇撇,该捺捺,一笔一画有板有眼。后面几张,看看来不及了,越写越马虎,笔尖飞了起来,拐弯都不带停,一绕就顺过去,软塌塌的像一个人没了肩膀,歪着头,耷拉着腰。爹进门洗过手,接了梅香的描红本,看一页,再看一页,抬头望望梅香,纳闷道:“你这是描得什么体呀?我怎么看着像打卦先生画的符呢?”

梅香脸一红,心虚地伸出舌头尖,刚好把嘴唇上的墨迹舔到了牙齿上。

太不早不晚地走过来,她眼神不好,猛一打眼,把梅香嘴里的黑牙齿看成黑洞洞,一惊,吓得三魂没了两魂:“我的个乖乖呀!”

娘赶快找来个手巾,替梅香擦脸上手上的墨。

爹无奈地摇着头,嗔怪:“一点儿不把心放在读书写字上。”

娘替梅香说话:“她才多大?”

太跟着表示:“姑娘家家,早晚是人家的人,识两个字就行了,读书读成个精怪,那算好?”

爹说:“我还指望她将来念中学念大学呢。这个时代的人……”

太用手里的拐杖笃笃地敲着地板:“你得生儿子!儿子才是派用场的!”

一提这个话头,大家就萎了,连梅香都缩了头,大气不敢出。

还好,厨子老五叔过来请示要不要开晚饭,把话头岔过去。

晚饭照例很清淡,因为要照顾太,怕老人家吃油腻了睡下去不消食。绿豆粥,红枣蒸糕,就着煮花生米,醋拌海蜇皮,淋过香麻油的腌黄花,酒糟小黄鱼。吃过饭,余妈一个屋一个屋地走,点蚊香,用凉水抹草席,赶去细纱帐子里的蚊虫,把帐门放下来,重叠,掖到席子下,最后夹上一个木夹子,表示诸事妥当,可以放心上床。

那边娘服侍太洗脸,用水,泡脚。每回太泡脚,麻烦一箩筐:起先的水温不能高,老人家骨头冷,水热了会烫着。待骨头浸透之后,慢慢地添滚水,一直添到太的脚在盆子里搁不住,来来回回抬高,咝咝哈哈地吸气,才算泡透了,过了瘾。之后,娘要替她用小剪刀挖鸡眼,用锉刀锉硬脚皮,拿爽脚粉把所有的脚趾缝缝擦一遍,最后搓揉脚踝脚背脚心,搓到皮色泛红,血液通畅,事情才算完。

也因此,太洗脚的事情是大事,每天晚上的隆重仪式。老五叔洗水,余妈拿脚盆,娘操作洗脚过程,流水作业的活儿。娘的身子弱,给太洗完脚,自己总是累得直不起腰,回房间要躺下来歇上好半天。小时候梅香看见娘这个样,心里就发愁:“娘啊,等你老了,是不是也要我给你洗脚啊?”娘就笑:“娘可不想麻烦我香儿,娘老了就把这双脚跺跺,喂了老猫吧。”梅香魂飞魄散地扑上去抱住娘的脚:“不能啊,娘跺了脚就成瘸子啦!”娘为这句话,乐得耸肩抖背笑成一团。娘之后对余妈说:“梅香这丫头,老虎的胆子绵羊的心。”余妈也乐:“可不是,蚂蚁打个架,她还要拿根草棍劝架呢。”

此时娘已经备好了洗脚水,小剪刀,铁锉子,粉盒儿,熨得平平整整的裹脚布。太端坐在藤椅上,娘拿个小板凳坐到太对面,脱了太的黑缎子绣花鞋,轻轻把老人家的一双小脚提起来,搁到自己的腿面上。然后,娘开始解太的裹脚布,一圈,又一圈,一边解,一边把长长的布条卷成螺丝卷儿。脚布解开,闷了一整天的沤臭味儿冲出来,臭得特别怪,像发酵过了头的蚕豆酱,又像老鼠死尸腐烂的味。娘肯定受不了,她肩头耸了一下,像是要呕吐,可是她马上屏住气,憋回去。她这时候可不能有一点点嫌恶的表示。太总是说,孝顺子孙是不能嫌恶上人的。

梅香偷看过太的小脚,真可怕,脚骨像是被人一掰两断,又对折起来,脚掌中间的折缝深得见不着底,洗的时候手抠不进去,只能塞进布条,拎着两端来回地扯,把掌缝里的污垢扯出来。所有的脚趾头也是折断的,横七竖八蜷在前掌中,像奇奇怪怪的烂肉虫。洗脚时也得把这些肉虫一个一个掰扯开。难怪太自己洗不了脚,真正是一件费大事的活儿。

梅香庆幸自己没有裹小脚,等她老了的时候,不用麻烦自己,更不必麻烦别人。

夏天快到了,日头已经越来越长,冬天娘总是掌灯给太洗脚,这会儿娘出门倒洗脚水时,夕阳还斜在墙头上,磨磨蹭蹭不肯下去。爹吃过晚饭就没了踪影,说是有牌局。近来爹总是有牌局。太让娘别管爹的事,太说,男人出门应酬是该当的,那是交朋友,攒人气,总在家里窝着才叫没出息。老五叔在厨房里刷锅洗碗,嘴里哼着锡剧《珍珠塔》的调子。老五叔是个锡剧迷,待会儿歇了工,他大概又要脚底板作痒往十字街的书场里跑了。余妈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洗澡抹身,梅香能想象出来她就着一盆滚烫的水,龇牙咧嘴地从水里捞出那条泛了黄的毛巾,咝咝地吸着气,手心里迅速地打几个滚,飞快地绞两绞,趁着热气在前胸后背用劲搓揉的样子。余妈跟太一样,多热的天都喜欢用烫水,她说温吞水不煞痒,没有劲道。梅香很奇怪,水难道跟人一样,吃饱肚子就能长出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只有梅香是闲人。这个初夏温暖的黄昏里,似乎所有人都把梅香遗忘了。梅香就想起黄黄。她下午送上墙头的鱼汤拌饭,黄黄吃了没有?

梅香踩上梯子,顶着一脑袋灿烂的晚霞,一天当中第二次爬上墙头。

墙头被夕阳照得金光灿灿,青砖泛出紫红色的光,砖缝里的白石灰亮得像着了火,那些灰扑扑的瓦楞草和野蒺蓠,此时被夕阳罩着,居然换了个模样,流光溢彩的,摇曳生姿着,比巧手匠人做出来的琉璃花还要更好看。

梅香上墙后,小心翼翼地,避开琉璃的花枝儿,拣一块空处坐下来。屁股一挨砖,她腾地跳起身:砖头晒了一下午,滚烫滚烫,屁股像坐在火炉上。梅香只好又下去,站在梯子上,只把身子探出墙,柔声细气地呼唤着:“黄黄啊!黄黄呢?”

黄黄是个鬼机灵,它肯定躲在哪个角落跟梅香斗心眼儿呢。梅香能想出来它竖起耳尖、吸着鼻翼、眼睛骨碌碌瞪圆的样子。它喜欢不声不响躲着跟人捉迷藏。猫碗里的米饭倒是动过了,浅下去一多半。梅香不能确信是不是黄黄吃了那些饭。平台上有栖息的鸟,有成群的老鼠,还有别人家踩着墙头过来串门的猫,你知道是谁逮着了一顿好美食啊?

见不着黄黄,梅香很无奈,就准备下去了。这时候,她往下瞥一眼,却看见了邻家院子里令人心惊的一幕:那个名叫秀秀的童养媳披头散发,直挺挺地跪在水缸边的搓衣板上,头低垂着,肩膀支棱着,薄薄的后背一抖一抖,看起来正在伤心地哭。院子的另一侧,裁缝一家围着小方桌吃晚饭,桌上有一盘碧绿的拌黄瓜,一盘切开的冒红油的腌鸭蛋,一盘油汪汪的煎炸花生米。裁缝驼着一个背,脖子伸出去,尖着嘴巴嘘嘘苏苏地喝粥。裁缝娘子把一块红油蛋黄挑出来,一只手在筷头下接着,往旁边福儿的嘴巴里送。福儿的嘴张开,裁缝娘子的嘴也跟着张开。福儿在小板凳上根本就坐不稳,屁股扭来扭去,脑袋转来转去,嘴巴里嚼着蛋黄,手里还玩着一个布头做的小玩意儿。

没有一个人在意跪在搓衣板上的小媳妇。她哭也好,伤心也好,膝盖硌肿了也好,跟这家人的这顿晚饭统统没关系。

究竟她犯了什么错误呢?她要跪到什么时候才算完?跪完了还给不给她吃晚饭?

晚霞淡去,巷子里炊烟的气味也慢慢淡去。凉风吹过来,墙头上的热气很快消散,刚刚还流光溢彩的瓦楞草和野蒺蓠,一眨眼的工夫光彩褪尽,成了暗色天空中的渺小而又灰暗的剪影。

暮色苍茫中,梅香从高处往下看,觉得秀秀细瘦的身影好孤单。

同类推荐
  • 让学生遵纪守法的故事

    让学生遵纪守法的故事

    本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 王位寓言集:长生不死药

    王位寓言集:长生不死药

    《王位寓言集:长生不死药》可以让孩子乘着寓言的翅膀,去认识奇幻美妙的世界,让孩子透过寓言的缤纷幻想,参透人间百味。寓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它的篇幅虽然短小,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一个个显易易懂、形象生动的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寓言是开发孩子想象力的沃土。
  • 淡紫色童话书

    淡紫色童话书

    《淡紫色童话书》是一本30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
  • 儿童传播学

    儿童传播学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儿童是一个谜。儿童的奥秘吸引着广大学者孜孜不倦地探索,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生物学、脑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近年来,儿童研究也日益为传播学所关注。本书在系统收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儿童传播的本体、主体、受体、客体、载体、环境、效果等进行了全面地梳理与论述,为儿童传播学的研究勾勒出一个整体性的概观。这种系统、全面的整理,在国内尚不多见,对推动儿童传播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 大理石的小菩萨(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大理石的小菩萨(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大理石的小菩萨》一书由原来的《大理石的小菩萨》和《玻璃火车》两小书组成。《大理石的小菩萨》以书中其中一篇文章名为书名,也做了新版的(两小书组合版)书名。《大理石的小菩萨》一书分为5个部分,是著名作家李长之为建国初的小朋友们写的一本书,生动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南洛阳的龙门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佛像。
热门推荐
  •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本书从韩剧的历史、文化、产业、编剧、表导演、造型、音乐等诸多方面,全面系统地对韩剧的发生、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和细致的剖析。不仅关注韩剧本身的价值,也深入探讨了韩剧背后的社会成因。
  • 史上最难婚约

    史上最难婚约

    这是一本爱情婚姻攻略小说,尽管有着父辈的恩怨、前任的阻扰、兄弟搞破坏,他们还是携手走到最后,坟墓有你,甘之如饴!
  •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以美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理论为基础,以“权利贫困”概念中的核心要素——机会、参与和机会的失而复得为分析工具,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如下议题:第一,不同形态的贫困家庭“社会权利贫困”状态以及动态演化过程;第二,现有社会体系对贫困家庭的“社会权利”机制性排斥的表现和状态;第三,现有的扶贫政策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或方向;第四,贫困家庭和社会的连接及社会扶贫机会的增加。全书动态地分析城市贫困家庭的不同贫困状态,亦即贫困、致贫、脱贫和返贫以及其演变过程,最后着眼于已有的城市贫困家庭的相关政策,如低保、医疗、就业、教育等政策的完善和再建构。
  • 你的地铁阅读书单·情怀

    你的地铁阅读书单·情怀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是对我们这种上班族每天真实而又尴尬的写照,没有阅读的时间,面对日益快速更新的阅读内容,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2016学习清单”全新推出《你的地铁阅读清单》系列,主题性分享梁文道先生的精彩书评,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重拾你的碎片时间,深度你的主题阅读!
  • 贱妻贵妾

    贱妻贵妾

    她是他落魄时的妻,及笄便嫁于他,原以为夫君一昭中举,从此苦尽甘来,哪知却是她苦难的开始。他寒窗苦读数年,只为一朝中举,风光迎娶他心目中的那个她。谁说槽糠之妻不可弃?从来他爱的便不是她,弃之又何妨?片断一:“子墨,你别娶她,好吗”季央央流着泪哀求着瑞子墨。“妒妇”瑞子墨单手拔开季央央握住他袍子的手,甩袖扬长而去,留下跌落在地上哭得像个泪人的季央央.“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那是他时常在她耳边说的一句话,曾以为,颜如玉是指她,直到瑞子墨用深情的目光凝望他身边的女子时,季央央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直都在自作多情。片断二:“明儿你就搬出兰雅小筑,去北院的落雨轩吧。”瑞子墨淡淡瞥了一眼坐在床铺边的发愣的季央央。“好。”季央央缓缓吐出一个字。她已经不介意了,只不过是换个地方睡觉而已,没什么大不了。“从今儿起兰姑娘就是这个府上的女主人,你们以后都得尊称兰儿为夫人,明白吗?”瑞子墨沉声对全屋的下人说道,依偎在他身旁的女子,笑靥如花。“夫人好。”季央央泪眼汪汪和众人一起下跪请安,女子娇笑在他怀里,他则宠溺温柔相对,原来他费尽心思的算计,要的就是不委屈心上人。片断三:“子墨,你终究还是置我而不顾。”生死关头,他毫不犹豫选择牺牲自己来保全他的心上人,看着他搂着她站在城楼上的身影,季央央胸襟上的红色越来越浓,如同那天边西下的斜阳,而她轻声低喃,被关外呼啸的狂风吹散.“一切真如元博乐所料.”他的心里果真一点也没有自己的位置,绝望的闭上星眸,季央央转身没入那片白茫茫的沙漠.----------------------------------------------本文虐心虐肺,不喜勿入.喜欢的亲亲请‘加入收藏觉得不错的请‘投票推荐觉得非常好请‘发表评论推荐好友文文:月落盏《酷王爷遇上穿越妃》冰冷女人《异世逆天》冰冷女人《绝色娇莲》陌心颜《凤残妃》向上紫姬《妾宠》向上紫姬《仇婚》推荐三组好友:微诺《凤帝之笑揽七夫》晓竹清风《贱宠》长河晨日《情牵红楼绛珠魂》
  • 绝境求生存:如何在逆境中发现机会

    绝境求生存:如何在逆境中发现机会

    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在绝境求生存、求发展、创造机遇和把握机遇的典型案例,并加以说明和评论,从十二个方面分别展开,力求给读者新的启示,在求职、工作、创业和发展过程中,没有机会创造机会,化劣势为优势。
  • 浴血狂龙

    浴血狂龙

    【逍遥诸仙阁小仙白雪心出品】仙界,一个痴笨的少年。没有魔法,没有神力,没有防御力,甚至连基本的说话能力都没有。他的人生被两个字包绕着:命邪。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遇到了邪皇,痴笨的他将邪皇融入自己的身体,从此他拥有了恶魔的神力,在他离开仙界的一刹那,与生俱来的天资使得这位神奇少年泽泽生辉,朋友的遗弃,亲人的分别,恶魔的洗礼与仙界的折腾,逼得他落凡为人,邪皇之灵的注入,本仙之身的保护,再加上非凡的逃生能力,使得他真真正正的成为天下第一杀手狂龙。
  • 观音慈林集

    观音慈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丁香林里的秘密

    丁香林里的秘密

    《丁香林里的秘密》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包括《丁香林里的秘密》《402小江湖纪事》《流浪的日子》等21篇作品。这些作品以校园、家庭、社会为故事背景,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孩子们精彩纷呈的生活:调皮少年为逃避考试躲在丁香林里商量对策由此引发的啼笑皆非的搞笑故事;父母离婚后在老师帮助下,终于看到风雨后那束灿烂彩虹的温情故事;面临家庭突然变故,与父母同心协力走出黑暗的亲情故事;少不经事的少男少女误入歧途后悔过自新,迎来崭新生活的励志故事;还有少男少女间一点点微妙的感情故事。
  • 心有灵犀梦江山

    心有灵犀梦江山

    【女强、宠文、、爽文、美男超多】她本神族族女,却有灾星之体,极阴之质,带来灭门之祸毁谷之患,世人却皆趋之若鹜,为了得到她,不惜血溅三尺,踏碎一地尸骨!五行之男皆上品,眉眼如画之润下,孤冷怪异之曲直,热血单纯之炎上,妙手神医之从革,神秘鬼魅之稼穑……为让自己体质改变,平了那血雨腥风,求一个世间和平,她必须寻齐五男并与之结合。然,一生一世,只能有一双人,情与义之间,终难平衡。她爱的,只有他,怎去管世间刀光剑影、乱世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