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被《语文学习》杂志“逼着”大做一次学问,说来简单又复杂:我应约为该杂志写了篇劳伦斯散文的分析文字,后面应要求附上一些劳伦斯的资料,供语文老师参考。里面有几条劳伦斯的名言和名人对劳伦斯的评论,都是我平时随看随手翻译下来的。可我因为不是写论文,就没有记下出处。这几条东东已经广泛被用在劳伦斯作品的封底了,但那几个出版社从来没要求我说明出处,我就犯懒。多少年过去就混过去了。真没想到这家杂志这么严格,要我说明出处,以求学术真实和严格。这下难住我了,这么多年了,我哪里还记得那么多,只能答应找,找出几个算几个,找不出的就别用了。我算犯到他们手上了,总得找出多一半吧,否则真有我胡编乱造之嫌了。
还好现在有网络,实在想不起来的就凭记忆打出英文来,如劳伦斯的第一条“我的英国人本性就是我的眼光”,说什么也想不起出自哪里了,就打英文网搜,还真搜到了!谢天谢地。就这12条,我翻了8本书!谁让我当初犯懒来着,遇上强的编辑了,只能认了。如果杂志编辑都这么认真,能逼出多少人才来啊,谢谢人家吧,我算一劳永逸了。这些词条是:
劳伦斯精彩言论:
“我是英国人,我的英国人本性就是我的眼光。”
“我一直都说,我的座右铭是‘为自己而艺术’。”(借用朱光潜的译文)
“人通过写作摆脱自己的疾患——重复并展示自己的情绪从而主宰自己的情绪。”
“我常想,人应该做到在写作前祈祷,然后把作品留给主去定夺……我总感到我似乎是赤身裸体站在万能的上帝面前,任他的火焰从我身上穿过——那种感觉实在很不寻常。要做个艺术家,先得变得十足虔诚不可。”
“性与美是同一的,就如同火与火焰一样。如果你恨性,你就是恨美。如果你爱活生生的美,那么你会对性报以尊重。”
“小说是人类迄今发现的揭示细微内在联系的最高典范。”
名人对劳伦斯精彩评论:
E.M.福斯特:“他是侪辈最富想象力的作家。”
弗吉尼亚·伍尔夫:“劳伦斯那种清晰流畅、从容不迫、强劲有力的笔调,一语中的随即适可而止,表明他心智不凡、洞幽烛微。”
阿尔都斯·赫胥黎:“对抽象知识和纯粹心智的厌恶导致他成为某种神秘物质主义者。”
奥威尔:“他有能力理解或者说似乎能理解与他完全不同的人,如农夫,猎场看守,牧师,还可以加上矿工……他的故事是某种抒情诗,他之所以写得出这样的作品,靠的仅仅是观察某些陌生莫测的人时自己的内在生命忽然间经受的一段强烈想象。”
F.R.利维斯:“他仍然是我们这个文明阶段的大家。”
多丽丝·莱辛:“他是一个天才,居于英国文学的中心,在世界文学中也有他稳定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