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9500000001

第1章 译序(1)

罗曼·罗兰一八六六年一月二十九日出生于法国勃艮第地区的克拉姆西镇。他的父亲一族上溯五代都是公证人,母系一族上溯几代虽不是清一色的公证人,但也有几个从事这一行当。他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扎根在尼韦内这片土地上,所以罗兰常常不无自豪地称自己为“土生土长的高卢人”。罗兰从小就体弱多病,终日关在深院高墙之内,小他两岁的妹妹在他五岁时就夭折了,给他母亲精神上的打击很大,因此罗兰的童年生活始终笼罩着一层阴影,他的一生都为之受到影响。

一八八〇年,在母亲的坚持下,罗兰离开故乡到巴黎读中学。他一生都不喜欢巴黎,他曾写道:“我在十五到十七岁,呼吸到的净是污浊的气息。”他在巴黎不再像童年时在故乡对宗教那么虔诚了,而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思考、敢想敢为的品格。十八岁时,他如痴如醉地阅读了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著作,称之为是他“多年来心灵的甘霖”;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又让他很受启发,使他在道德和审美观念上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罗兰曾两次报考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但均告失败,一八八六年终于被该校录取,初攻哲学,后改攻历史学,他的导师便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米什莱,真可谓“名师出高徒”了。

当时,他有两个最亲密的朋友,一个是克洛岱尔[1],另一个是苏亚雷斯[2],这两人日后也都成了大名。罗兰在青年时代就立誓不以教员为终身职业,并且立誓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得有碍他的思想自由为前提;为了逃避毕业后当教员的命运,他告别了亲爱的母亲,只身来到罗马,在罗马的法国学校注册入学。罗曼·罗兰称罗马是他的“再生地”,他在那儿享尽了日光,沉湎于生动活泼的历史研究之中,领略到雕刻艺术之美,品尝到初恋的甘苦,产生了创作的欲望,并且发现了自己的写作才能。在那儿,他结识了一名年逾古稀的贵妇,名叫玛尔维达·冯·梅桑博格,她是个法裔德国人,社会关系极广,为他引荐了当时许多伟人,如马志尼、尼采、瓦格纳;也就在那儿,他写下了最初的几个剧本,而早年在巴黎高师时酝酿创作一部“音乐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设想,也勾勒出大体框架,他由此对“古老的德意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罗马,罗曼·罗兰与玛尔维达相伴去德国游览了一些景点,迷恋上瓦格纳的音乐,在莱茵河畔流连忘返;一八九一年七月间他回到巴黎后,稍事休息,便结婚了。他的妻子是法兰西学院一名教授的女儿,名叫克洛蒂尔德,富有、善交际、赶时髦、有教养,而崇尚独立自由的罗兰当时没有固定的工作,小家庭只能依靠妻子的嫁妆为生,这门不般配的婚姻在一九〇一年便解体了。罗兰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这样写道:“我必须离开我曾经爱过、现在仍深爱着的那个女人,因为我们在生活中,谁也不愿为对方做出牺牲。”

为了生存,罗兰一时只能违心地执掌教鞭了,但与此同时,他写了大量剧本,诸如《圣路易》、《狼群》、《丹东》等等,均发表在《半月刊》上,从此与该刊创建人查理·贝居成了终身好友,在往后的数十年间,他俩的友谊虽有过不少波折,但一直延续到罗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一九〇三年,《贝多芬传》使罗兰一举成名,这是他的“伟人传记系列”的第一部;接下便是《约翰·克利斯朵夫》;他在一九〇三年至一九一二年的十年间,写了十个分册。这部巨著不仅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欢迎,确立了罗曼·罗兰在世界文坛的地位,也使他从此不再受经济的困扰,从而一劳永逸地从教师生涯中解脱出来。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罗兰发表了著名的《超然于纷争之上》的评论集,他的本意是希望莱茵河两岸的人民团结并进,共同创建欧洲文明,不料却同时遭敌对双方的怒斥和辱骂。他对西方失望了,尽管他在一九一六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对欧洲的前途仍然不抱信心;一九一九年凡尔赛条约签订后,他在一篇文章中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可悲的和平。屠杀无辜百姓的两国政府间的可笑的默契。谁又想到明天会如何?”

在罗兰看来,“明天”的希望在东方,首先是印度古老的哲学,他认为“欧洲自身已不足以拯救自己”。一九二三年,他出版了《甘地》一书,那是他与许多印度知识分子通信、交谈后,自己苦思冥想的成果。一九二六年,他在维尔奈夫自己的别墅接待了泰戈尔和尼赫鲁,又于一九三一年接待了甘地。

一九一七年,俄国革命的成功给罗兰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他对革命仍顾虑重重,认为倘若共产主义是为人民服务,有利于和平的,他就拥戴和鼓励;倘若它是压迫人民,对和平构成威胁,他就揭露,并且与它分道扬镳。

一九二三年,虽然他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主持了世界和平大会,后来二次世界大战仍然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这回,他心灵上受到的创伤是永远不会愈合的了。在这期间,他又创作了《欣悦的灵魂》、《心灵历程》,续写他的《革命戏剧》系列等作品。一九三四年,他娶了一位俄国少妇为妻,其母是法国人;婚前,他与第二任妻子通信达十年之久,这是一次成功的婚姻,直到他临终前,他的妻子始终是他的生活和工作中最忠诚的伴侣;自罗兰离世之后,她仍抱着对罗兰最诚挚的爱忘我工作,积极出版罗兰的著作,宣扬罗兰的思想,致力于罗兰未竟的事业。

罗兰早在一九一七年就预感到德国会再度崛起,威胁世界和平,果真在一九三三年希特勒上台。罗兰执笔奋书揭露暴君的丑行,在一九三五年,他把这些文章结集出版,并且极具讽刺意味地把该书安了个书名:《不要革命,要和平》。

一九三八年他从瑞士回到法国他的第二故乡凡兹莱与家人团聚,撰写他的《回忆录》。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三十日,一代文学巨匠罗曼·罗兰辞世了,就在同一天,他为纪念他的亡友而写的《贝居传》出版。

我们对罗曼·罗兰的生平有个大致了解之后,下面我再较详细地介绍一下罗兰在他一生各个时期的一些重大活动和重要细节,这些也许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罗兰的认识,以及对《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理解。

罗兰一生中,特别是他闻名全球之后,结识了许多朋友,其中托尔斯泰给他的影响非常之大。早在一八八七年四月十六日,他就给托翁写了一封信表达他对老人的敬仰之情,后者于当年十月间给当时尚在巴黎高师就读的罗兰回了一封长长的信,提出他对次年发表的随笔《什么是艺术?》的最初的设想。托翁写道:“对人类的善与美表现在把所有人都团结起来。”罗兰热爱和平,憎恶暴力,提倡多民族友爱相处的信念,与托尔斯泰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前面提到的罗兰的好友、法国作家苏亚雷斯是犹太人后裔,比罗兰小两岁,他与罗兰是中学同学,后又是巴黎高师的校友,他俩一起玩音乐,有着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苏亚雷斯曾给罗兰写过许多信,其中有一封是他离开马赛的父亲家重返学校后给父亲写的信,信中提到了罗曼·罗兰,他写道:“我从未那样喜欢过他。我们只需彼此看上一眼,就明白对方当时的心情。”

苏亚雷斯在高师毕业后,写了一本小说《埃摩的香客》,就是罗兰与另一位朋友暗中资助出版的;也多亏这本小说得以问世,苏亚雷斯从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后来,罗兰又把他介绍给出版商贝居。

伟人大都是在母亲的关爱下成长起来的,罗兰也不例外。他的母亲深爱着罗兰,一心想把他留在自己身边,但罗兰自高师毕业后,不喜欢教书,只身去了罗马,在那里,他给母亲的第一封信上这样写道:

“我住在三楼,房间大而宽敞,底层是大使馆,可以弹钢琴,我以后打算租一架。”

母子俩常常通信,罗兰在信中详尽地描述了意大利旖旎的风光,介绍了隔日被邀请去参加盛大晚宴的情景。罗兰作为一个艺术鉴赏家,与同学或是乘坐玛尔维达的马车跑遍了罗马的名胜古迹,饱览了近郊的田野风光,教堂和博物馆更是他常去的地方;他在意大利的托斯卡纳、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岛也小住过一阵子;这个国家艺术大师的杰作使他惊叹不已,米开朗琪罗的《摩西》更使他感触尤深,他说道:“天哪,我多么喜欢《摩西》啊,我去参观过多次,似乎见到摩西本人了!我凝望了他一个小时,发觉他并不像乍见面时那么悲伤。事实上,他是两个人的化身……”

一八九一年他从意大利回到巴黎后,觉得当地的空气沉闷而压抑。法兰西各剧院拒绝上演他在罗马写的剧本;他彷徨歧途,在无所适从之中认识了著名的语言学教授勃雷阿尔的千金,觉得她不仅风姿绰约而且是个音乐行家;值得一提的是马塞尔·普鲁斯特得知他与克洛蒂尔德订婚的消息后,写信给他母亲说:“勃雷阿尔小姐找到了知音,她嫁给了一个出类拔萃的人,集科学、文学与艺术于一身,但我尚不知道他的名字。”(一八九二年八月十七日)

这期间,罗兰边在准备他的论文,边在几家中学授历史和道德课;一八九五年六月,他通过了论文答辩。这一对新婚夫妇很快就产生了裂罅,克洛蒂尔德渴望丈夫迅速功成名就,却不理解他,不知道他对上流社交生活厌恶之极;而罗兰则对妻子爱慕虚荣、爱嘲讽和轻佻的性格深感烦恼,两人最终分手了。

罗兰离异后,过了一段孤独的日子,深感到“再伟大的人也不能独自一人生活,离群索居体现不出人生价值”,于是他开始寻觅友谊。他在罗马时在玛尔维达夫人的府邸曾认识一名意大利女子,名叫索菲娅;在一九〇一年夏天又遇见了她,并接受她的邀请,到她别墅小住过。也许罗兰最初是想娶她为妻的,但后来放弃了这个想法;翌年,索菲娅嫁人了,他俩达成默契,成了忠贞不贰的朋友。罗兰在索菲娅身上看到了意大利女子性格上倔犟和慷慨侠义的一面。他俩自一九〇一年至一九三二年间从未中断过通信。罗兰在信中把自己在艺术、音乐和文学上的见解告诉她;索菲娅则始终对他温情脉脉,鼓励他发奋进取;我们可以从本书的格拉齐阿身上看到索菲娅的身影。

贝居在罗兰的一生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俩认识时,贝居才二十五岁,也是巴黎高师的毕业生,靠了妻子的嫁资开了一家书店;就是他率先把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分期发表在他创办的《半月刊》上的。罗兰在给玛尔维达夫人的一封信中是这样介绍贝居的:“我认识不少革命人物,其中一个叫查理·贝居,他大约二十六七岁,曾是个积极的社会主义者,可他又突然离开了社会党,认为该党太专制,过于狂热。”贝居在发表《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第一卷《黎明》时,激动地对罗兰说,他刚读完前八十页就被迷住了,兴奋异常。《约翰·克利斯朵夫》一经问世,便受到了批评界和读者的瞩目,但其发行量仅局限于《半月刊》的读者;不久,书商罗朗道夫也想出版《约翰·克利斯朵夫》,贝居认为该书版权已归己有,与罗兰发生龃龉,但最终《黎明》还是在罗朗道夫那里再版了。这样一来,贝居出版该书的发行量受到限制,《半月刊》难以为继,在罗兰的斡旋下,两家出版社达成协议:该书的以后的各卷先由贝居出版,几个礼拜后再由罗朗道夫出版。

罗兰与贝居虽然心灵无法沟通,且友谊也经受了多次考验,但两人都很念旧情,在罗兰自感重病缠身,不久于人世之际,还委托贝居搜集他的文稿,出版他的手迹;可惜贝居本人在一次世界大战的前线牺牲,先罗兰而去了。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问世是罗兰生命的转折点。一九一三年,他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随后他就向巴黎大学递交辞呈,从此以全部身心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罗兰因年龄与健康原因没有入伍,在日内瓦的由红十字会主办的战俘管理所工作。从战争一开始,他就接受不了法国与德国交战的事实,企图联合欧洲具有独立思想的人士共同捍卫思想自由,尽可能减少战争带来的损失。他发表了结集为《超然于纷争之上》的系列文章,结果引起轩然大波。法国的许多上层人士纷纷谴责罗兰不爱国,而德国方面,以托马斯·曼为首的一帮文人又声称罗兰与柏格森、丘吉尔是一路货色,是德国最可恶的敌人。

一九一八年十一月九日,罗兰给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写了一封信,恳求他在国际谈判中充当仲裁和调解的角色,他说:“阁下既然是华盛顿和林肯的接班人,就当以人类的事业为己任,而非仅为一个党派、一个民族的利益。”

罗兰母亲因儿子不在身边,又听到社会对儿子的种种非议,积郁成疾,于一九一九年三月撒手人寰;罗兰在母亲逝世前赶到巴黎照看了母亲两周,他自己身体也欠佳,又为母亲丧事痛苦异常,加之他的老友都因他在战争期间发表的主和文章疏远了他,于是他在一九二二年又毅然决然地重返瑞士。

一九一七年一月十九日,马克西姆·高尔基首次给罗兰写了一封信,此后,两人的友谊与日俱增;罗兰夫妇终于在一九三五年踏上苏联国土去造访高尔基,高尔基在家中热情接待了他们,并请罗兰撰写一本专为儿童阅读的《贝多芬传》,还对他在大战时写的政论大加赞赏。罗兰由他年轻的妻子当翻译,在苏联逗留了两周,同时受到官方的接待,在莫斯科大剧院观看演出,参观了克里姆林宫,两次受到斯大林接见。

同类推荐
  • 瞒天过海

    瞒天过海

    故事描写在抗日战争前期,国民党中统新培养的黄晓天身负使命,潜入日占区上海,执行“黑账簿”计划,即营救诈骗犯金狐狸,并策反他为党国所用,为此与日本特务机关明争暗斗,最终救出金狐狸,并出于大义考虑,放他去抗日根据地,而自己只带回了有价值的情报。
  • 欢乐颂(第二季)

    欢乐颂(第二季)

    《欢乐颂2》5月11日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开播,五美回归,恋情发展状况百出!22楼五朵金花的工作和感情及心路历程几乎都有了重大突破。樊胜美家里的破事儿依然不断,好在樊美眉换了工作涨了薪,尽管理智上樊美眉决定开始自己的生活,但情感上仍时常陷于家的泥淖。绿叶王柏川依然在身畔,两人各自撕下面具坦诚相待,双方的家庭却成了最大的阻力?樊美眉的爱和未来何去何从?关雎尔顺利通过一年实习期,同事好友中不断有爱慕者示意。小姑娘的心,开始摇摇晃晃。爱谁,爱吗?一番挣扎后,小关关利剑斩情丝,哪怕没有天生美貌,却也不肯将就。小关成为剩女的潜质,大大的啊。
  • 如果种子不死

    如果种子不死

    拿着省美术家协会的会员证,章玉树来到单位的机关办公室,问询给他的奖励问题。他记得单位有规定。职工中有人业余时间坚持学习。拿到文凭,获得奖项,加入书协作协美协等团体的,有相关奖励。当年他拿到职工夜大的本科毕业证书,奖励了一千元,鱼锦屏拿到自考法律专业大专文凭。奖励了八百元。证书拿在手,心里充盈着自豪感和幸福感。
  • 蓝筹股

    蓝筹股

    贺亚江这人有毛病,我们说他是“毛”有病。贺亚江的毛病在哪呢?他是个卷毛,一头黑发卷得异乎寻常。卷毛在欧美非洲可能不算稀罕,在我们这里却基本可称异相,本地民谚有所谓“一斑二矮三卷毛”之谈,说的是凡男子有此三相者,应当予以特别注意,因为与常人有异。三相中所谓“斑”指面有胎记,类似前苏联末任总统戈尔巴乔夫脸上那东西。所谓“矮”者可类比武大郎,按照民间传闻,古时候此郎曾卖炊饼于东瀛,据说还往日文里塞进若干错别字。所谓“卷毛”指贺亚江这种天生自来卷,不是现今美容店里用火钳或者化学药水在时髦男女头上手工制造的那种。
  • 海

    大上海的一条马路,静静延伸着。沈莺莺,就走在路上。一个路口,一条小道黑黝黝的。而大道也因为被切割,灯光瞬间幽暗下去。沈莺莺终于舒了口气,她的手因为握得长久,而使得整个肩膀都麻木了。回头一望,走过的道路金碧辉煌,简直可以称得上绚烂了,绚烂在这里收了一个尾,留给沈莺莺一条待走的昏暗的路。不过,她在这里能够找到安全。夜正浓着,这边的小店面简陋而亲切。一个中年男人拿了一个盒饭给守在店里的中年女人吃,简直可以称为温馨了。沈莺莺暗暗地咂咂嘴。今天她经历了一件极为尴尬的事。
热门推荐
  • 独自去偷欢

    独自去偷欢

    大雨还在下,好久了。朱文楠坐在店里,心里的问号,便像气泡一样冒上来。浪里白条失踪了,至少有一个星期,他不再打理博客,论坛上也不见踪影,QQ头像更是一眨不眨。这人一个招呼都不打,突然就从网络世界蒸发——莫非遇到什么不测?猪也玩起失踪的把戏来了。猪是王絮菲的爱称,和朱文楠是死党,在论坛里最活跃,注册十几个马甲,看着不顺眼的帖子就骂,看着顺眼的帖子就猛顶——反正她马甲多,没人抓得住她,她爱怎么疯就怎么疯。马军带着大洋去浦安镇干活去了,那是一家汽车城,要刻好多字,还有招牌,还有室内布置,工程很大,七八万块钱的活,能挣多少呢?
  • 聆听大师胡适

    聆听大师胡适

    胡适一生,涉及了大量的学术文化、思想文化和政治文化的言论,其文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朴实无华。兼具了可读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聆听大师胡适》系列以独特的视角,从人生、治学、政治、社会等方面入手,在胡适作品中精选出能够代表胡适思想的篇章,收录图书:《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西洋文明的本质:胡适讲西学》《孤独与大胆:胡适自述》等七册。
  • 长女复难为

    长女复难为

    沈璞这人,吃硬不吃软,陈乐山一只手就将他扣在了墙边,无法动弹,“你娶不娶?”“放,放开本侯……”没法放,重活一世,且看本将如何治你。…………清风朗月,徐徐而来。我欢喜你,是两辈子的事,从来,无关风月。
  • 皇上要金屋藏妃

    皇上要金屋藏妃

    先帝驾崩,她走投无路。新帝治她七大罪,却在佛堂迫她承欢,逼她当着无数宫人取悦于他。"什么上官大人,不过只是一个放荡的女人……"占了她娇媚的身子,他眼内俱是蔑视的笑意。他封她为密嫔,是他双修的明妃。他宠着她,却防备她,厌恶她,又离不开她...
  • 狂君

    狂君

    本文一对一,女主痴情,男主强大,而且更痴情~~~宠文,非虐~~~本文五折优惠,一次性订阅全部VIP章节,只需要半价350个潇湘币~这里是哪里?好黑…啊~~~不要,不要,这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摸她,还要撕她的衣服?一双手,在月光下,显得那么苍白令人毛骨悚然的手…好可怕,是僵尸吗?她就要被僵尸吸干血了吗?可是,吸血干嘛要脱她衣服?啊~~~惊声尖叫…一双温润的唇堵住了令这夜色躁动不安的魔音…他好热…好热…该死的,难道误吃了玉女果?这山洞里怎么会有其他人?他的手不由的抚上那具颤抖的身躯,上面是凸的,下面不带把…还有,“啊~~~不要啊~~~”会说人话。很好,是个所谓的女人。那先吃了她再说吧…他从小与野兽为伍,没见过什么人,不会说几句人话…她是他见到的第一个女人,也是他认定的女人.他狂妄霸道,“我说过她是我的!”他天真痴情,“娘子去哪,我就去哪!”他杀人不眨眼,直接用手把人撕成两半,还能做到不让半点鲜血染上身…他以手为剑,以剑气杀人,分尸杀人,手段残忍…推荐好友的文文:暗夜萧然《灵师》【玄幻红文】梧桐小丫《末端弃妇》凌阡陌《寒情沫沫》凌阡陌《爱妹》【兄妹痴恋】《爱妹》简介片段一:第一卷:【恶魔在身边】{第一人称}五岁那年,爸爸妈妈第一次把他领到我面前,告诉我,他是我的哥哥。从此我的噩梦便开始了…“妈咪,我要和当当一起睡。”小小年纪,妈咪同意了他的无理要求。“谁允许你早恋的!”十三岁,刚上初一,收到第一封情书,被他抢走撕碎…“你喜欢我抱着你睡的!”情书事件后......“哥哥…”“我说了不许叫我哥哥!”十六岁生日的夜里,他无情的夺走了我的纯真…第二日醒来,他便消失无踪…爸妈说他出国留学了…原来他早就预谋已久…(更多简介,请移步爱妹...)
  • 龙武战魂

    龙武战魂

    龙魂大陆第一强者古天,探寻极北远古战场,遭到好友背叛身陨,重生为三蛟镇的古家三代小辈。从此,开起外挂一路装逼,踩天才、灭仇敌,泡美女、探秘境,踏上强者之路。
  • 私家侦探

    私家侦探

    《私家侦探》讲的是,吴诚是前大学教授、前知名剧作家,因一次酒后失态导致混乱的“龟山岛事件”愤而退出戏剧界,遁隐于六张犁当起私家侦探,他在咖比茶咖啡店看报兼接案,听修车厂阿鑫谯政治,和派出所小胖泡茶博感情,唯一助手是某次跟监行动中结识的出租车运将添来。然而,在看似平静的生活背后,台湾第一起计划性连续杀人命案正悄悄发生……
  • 皇后逆天斗苍穹

    皇后逆天斗苍穹

    【梓云溪新文:第一符师:轻狂太子妃】帝国第一废物?丑女?因逼太子履行当年的婚约,而被全天下女性攻击致死?倒!既是天意弄人,让身为现代古武派的她重生在这废材身上,那么,她必逆天改命!离经叛道、乖张跋扈、强盗行径……闪瞎众人眼!她偏要狂,什么王爷、太子、皇帝、武林盟主,通通都归到她旗下吧!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重生女王的日常

    重生女王的日常

    (双重生)什么叫青梅竹马?能吃吗?凌知薇故作懵懂的样子,望着将自己抵在墙上的某恶魔少爷。“凌知薇,本少爷有没有警告过你,不准你对除我以外的男人笑,而且还笑的那么灿烂,你是不是不把本少爷放在眼里了?”恶魔大少上官修年警告的目光,紧紧锁定怀中女孩。凌知薇表示好怕怕,瑟瑟发抖地不知如何是好了。她自知自己身份低微,哪里敢高攀上官家的大少爷。但这种时候,她也只能回答,“不,不,不敢。”“最好不敢,如若再犯,看本少爷怎么治你!”凌知薇连连点头,狗腿道:“不敢犯不敢犯,你是少爷,你说了算。”然而一转眼,上官修年就又看到她在跟某男聊地火热笑地灿烂。这他怎么忍得!
  • 梅谱

    梅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