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9500000005

第5章 《约翰·克利斯朵夫》引言(1)

献给

世界各民族

在受苦,在斗争,然而必将获胜的

自由灵魂

约翰·克利斯朵夫将要进入他的第三十个年头。自他的一位感情丰富,通常目光较敏锐的作家朋友俯身在他那个小小摇篮里看他时,就对他预言过,他跨不出一打亲人的小圈子,可他从此却走了很长的路。他横穿地球,整整转了一圈,如今,他几乎能说出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当他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旅行归来时,他那三十年来也用一双脚板在世界各地乱闯的父亲有时几乎认不出他了。请读者允许我追述一下,在他小时候我把他抱在怀里时他是什么模样,以及在什么情况下,那小子闹着要来到人间的!

我的一生中有二十余年都在酝酿《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本书。第一个念头于一八九〇年春天在罗马时就产生了。书中的最后几句话写于一九一二年六月间,不过该书的形成时间并非以这两个日期为限。我又重新找到一八八八年写的草稿,那时我还是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

最初的十年(一八九〇—一九〇〇)是一个缓慢的孵育过程,我睁大双眼,沉湎于内心的这个梦幻之中,同时也做了其他一些事情:四部反映大革命时期的戏剧(《七月十四日》、《丹东》、《狼群》、《理性的胜利》),系列作品《信念的悲剧》(《圣路易》、《阿尔特》),《大众戏剧》等。克利斯朵夫是我的第二个生命,外界是看不见的,我在那里与我的灵魂最深处对话。直到一九〇〇年岁末,我通过某些社会关系,也卷入巴黎的《广场上的集市》之中;我同克利斯朵夫一样,在那里感到异常陌生。我如同一个怀着胎儿的孕妇,心里装着《约翰·克利斯朵夫》,它是我的不可攻克的“城堡”,是我的“平静的孤岛”,在恶浪滔天的汪洋大海中,只有我一个人才能登上去;我在那儿默默地积聚力量,以便投入未来的战斗。

一九〇〇年之后,我完全自由了,独自与我本人、我的梦想、我灵魂中的千军万马厮守在一起,于是我义无反顾地投入滚滚波涛之中。

第一声呼喊是在一九〇一年八月的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在瑞士的施维茨一侧高高的阿尔卑斯山上发出的。在今天之前,我从未把它公之于世。然而,成千上万个陌生的读者已经觉察其回响,那是从我的作品的城墙上反弹出的声音,因为思想里最深刻的成分决不是大声表述出来的: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看不见的朋友们只消看上约翰·克利斯朵夫一眼,便足以感觉到那可歌可泣的弟兄般的情谊,那便是本书的源泉所在;也可感觉到他那内涵丰富的绝望之情,滔滔不绝的伟大力量即由此而来。

一九〇一年八月在莫尔夏克我曾写道:

“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我呆在深山之中,天上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我想到已死和将死的人们,想到悬在虚空中的整个大地,它在死神的怀中挣扎,不久也将死去。我把这本必将消失的书,献给所有不能永生的一切,并想借以大声疾呼:‘弟兄们,靠拢过来吧,忘掉一切分歧,一心想着我们一齐遭受的共同的苦难吧,世上没有敌人,没有坏人,只有受难的人;唯一持久的幸福是我们彼此间理解,从而相爱:在生命前后的两个深渊中,智慧和爱情是唯有的一线光明,它沐浴着我们的漫漫长夜。’”

“我把我的书和我本人献给不能永生的一切;献给使一切平等、使一切和解的死神;献给吸纳生命百川的陌生的大海。”

远在这部作品最后定稿之前,相当数量的章节和主要的人物形象已经勾勒出来了:克利斯朵夫从一八九〇年起;格拉齐阿从一八九七年开始出现;一九〇二年的整整一年中都在构思《燃烧的荆棘》中的安娜的全部形象;奥利维埃与安多纳德的形象在一九〇一年与一九〇二年间形成;克利斯朵夫之死在一九〇三年,即在写《黎明》的最初几行前的一个月。因此,在我记下“今天是一九〇三年三月二十日,我开始正式动笔写《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时候,我只需把麦穗抽出扎紧便能成捆。

一些目光短浅的批评家,凭空说我是偶尔灵机一动,在毫无计划的情况下投入《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创作的,现在读者可以看出,他们的断言是多么荒谬了。早年我在接受法国传统和高师的教育时,甚至在我的遗传因子中,就喜欢凡事先打下基础,并有此需要。我出生在勃艮第建设者的古老世家。我在一部作品打下基础,勾勒出框架之前是决不会动笔的。从来没有一部作品像《约翰·克利斯朵夫》那样,在落笔之前已经在思想里经过如此完整的组织了。就在一九〇三年三月二十日当天,我已在我的提纲里[3]明确这首长诗的分段了。我预先特意把该书分成十个部分,即十册,并且我已为此制定了框架、主体部分以及篇幅比例,差一点就像我已经写成了似的。

为这十册书的最终定稿工作前后花了十余年时间。一九〇三年七月七日在瑞士的汝拉山脉中的一个小地方开始写(后来在《燃烧的荆棘》中受伤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也该埋葬在这个风景区内,离松树和山毛榉悲壮决斗处不远[4]),直到一九一二年六月二日在马惹湖岸边的一个名叫巴夫诺小镇上封笔[5]。本书的大部分篇幅是在巴黎的地下公墓上的一座摇摇晃晃的小房子里写成的,地址是蒙巴那斯大街一六二号。房子的一边,沉重的大车和都市无休无止的喧嚣声震撼着地面;另一边,生长着千年古树的修道院的一座座老园子孤零零地沐浴在阳光下,满树的雀儿叽叽喳喳,枝叶喁喁私语,乌鸫唱着悦耳的歌。这期间,我生活孤独,经济拮据,没有朋友,除了我在教书、撰稿、研究历史等繁重的工作中自找乐趣而外,无快乐可言。我从为谋生的活计中,每天只能为克利斯朵夫抽出个把小时,常常还不足一小时。然而在这十年间,我没有一天不是与他在一起度过的。他甚至无需开口,我就知道他呆在我的身边。那是作者与他的影子[6]对话。而圣克利斯朵夫的脸对着他。他的目光也始终未离开这张脸……

“无论你何时看见克利斯朵夫的面容,

你肯定不会在这一天死于非命[7]。”

我在巴黎生活时,周围一片沉寂、冷漠,或是具有某种讽刺意味。在这种环境里,我依据我的总体构思,把这部涵盖面广、不计功利、与法国文坛的传统模式彻底决裂的无韵的长诗一直写到结束,这里,我想介绍其中的几个设想。成功对我并不重要。这里不涉及成功与否,而涉及到遵循内心的轨迹。

我把这个长长的故事写到一半时,在有关《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笔记中,我又读到了我在一九〇八年十二月间写的一段话:

“我不写一部文学作品,而是一部信念之作。”

当人们有了信仰,行动就不计后果了。胜利或是失败,又有何干?“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在当时法国道德沦丧,社会解体的背景下,我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自负的使命是重新点燃沉睡在灰烬下的灵魂的火花。为此,首先要清除堆积的灰烬和垃圾。唤醒一小批英勇无畏,决不妥协,准备做出一切牺牲的人与霸占空气和阳光的《广场上的集市》针锋相对。我希望把他们组织起来,在充当他们领袖的一个英雄的号召下,团结在他的周围。为了使这个领袖存在,我只有把他创造出来。

我要求这个领袖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

1.具有一双独立、明亮而又真诚的眼睛,如同伏尔泰和百科全书派引进到巴黎来的自然人——“原始人”那样的眼睛,目的是通过他们率真的观察,讽刺他们那个时代的社会上的可笑之人和种种罪恶。我需要这样的瞭望台:以率真的目光去观察、去判断今日欧洲。

2.观察和判断只是出发点,接下便是行动。你所思所想,你是怎样的人,要敢于承认,敢说敢当!十八世纪的一个“天真人”只能局限于嘲讽,但对付当今严酷的斗争,他显得过于势单力薄了。应该出现一个英雄。成为英雄吧!

同类推荐
  • 过道

    过道

    夏天敏云南昭通人。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创作,曾在《当代》《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北京文学》《钟山》等刊发表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名作欣赏》《中国中篇小说精选》《2001年中篇小说精品集》《中国30年改革精品集》《鲁迅文学奖作品集》《新世纪获奖小说精品大系》等书刊选载。获第四届云南省政府文学一等奖,2001年《当代》文学拉力赛总冠军,首届梁斌文学奖一等奖,《人民文学》“爱与和平”中篇小说一等奖,第三届鲁迅文学奖,首届绽放文学艺术成就奖。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好大一对羊》在法国、美国、加拿大分别获奖。
  • 法比安家的回忆

    法比安家的回忆

    我是十五年前的夏天,去的法比安家。当时,我正读大学四年级,那一年的五月就已经找到了工作。由于学分已足够应付毕业了,所以上了四年级后,我每周只去学校露一次面。一次,我为了开成绩证明,去大学教务科时,有玻璃窗的一面都放下了百叶窗,因为已经放暑假了。我知道这是我的学生时代,也是我这辈子最后一次暑假,但站在百叶窗前,我还是决定一如既往地无所事事地打发这个假期。回家之前,顺便去了电脑室,开启了电脑后,看见卓郎来了一封邮件,问我想不想去瑞士。他说是一位瑞士同学邀请他去她家做客。卓郎为了学习英语,从三月份就去了英国,现在正是休学期间。我犹豫起来。
  • 京华烟云(全集)(纪念典藏版)

    京华烟云(全集)(纪念典藏版)

    赵薇、潘粤明、陈宝国、潘虹、 王刚主演电视剧《京华烟云》原著小说。本书是林语堂久负盛名的作品,文中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对传统中国的文化和生活细节的真挚热爱,以及一种极富生命力的老庄哲学境界,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皇皇巨著。全书借姚、曾、牛三大家族的兴衰浮沉,刻画出从清末义和团运动到民国抗战初期长达四十年的社会面貌,从侧面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北伐战争、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人物繁多,场面宏阔,全景式展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生的急剧而深刻的变化,被誉为现代版的《红楼梦》。
  • 为你祝福

    为你祝福

    在爱情的深海里,女人绝对比男人沉沦一千倍。真正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真正的“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真正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他的随随便便的一个眼神,够你品咂一个星期;他的随意的一句话,够你忙活一年;他的说说而已的一个愿望,你能为之跑遍半个城市;他的医生寻常的叹息,会像巫山一样重重的压上你的心头,使你心疼得夜不能寐。唉,有一天你的手指上扎得红斑点点,那仅仅是为了他随便问了一句你的女红。还有一阵子你忘我的学弹琴,也是因为他要你为他弹一曲。
  • 彩云归

    彩云归

    民国十七年,正是五黄六月的天气,人烟辐辏、货物如山的碛口古镇,也赶上了“骆驼下场船避伏,麦熟杏黄买卖稀”的冷清时节。镇上三百多头骆驼,因忍受不了酷热的炎夏,一队一队穿过青石街道,被拉到离碛口有百八十公里的中阳县车鸣峪沟避暑。那儿山高沟深,树大林密,住户人家很少,正适合放牧骆驼。这一放就得三个月。平时靠骆驼运输货物的碛口镇,此时,五里长的明清一条街上,四百多家林立的店铺,家家店门大开却生意萧条,东家们这时不在店铺里,早回附近的村子里钻进厦院里歇凉避暑去了。
热门推荐
  • 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

    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总裁的专职司机

    女总裁的专职司机

    让全世界佣兵闻风丧胆的传奇之王陈浩,回归都市当起了美女总裁的专职司机。“你只是一个司机,为什么会有这么漂亮的未婚妻?”“你有见过我这么帅的司机吗?”
  • 365夜深度索吻:恶魔,请接招

    365夜深度索吻:恶魔,请接招

    【全文免费】恶魔!绝对是恶魔!!“狗毛,你往哪跑?”某男双手环胸,嘴角一挑。“花彦泽!你到底想怎样?!”某女已气急败坏。“知不知道,如此让我费心的女人,你当真是第一个。”“so?”“呵…”某男狡黠一笑,直接擒住她的小嘴。不料,一阵疼痛感传来:“离春草,你竟敢咬我?你属狗的?”“我属兔子!”离春草撒腿就跑。
  • 北美留学时代

    北美留学时代

    项星离开关林,独自一人来到美国读书。从第一天晚上和信信一起落难,住在安曾的公寓开始,他们之间的故事就在美国开始了。
  • 舰娘之幻想提督

    舰娘之幻想提督

    李渔穿越到舰娘世界,开启了幻想提督系统,本来他觉得左手抱着俾斯麦,右手牵着列克星敦,声望帮他捏肩捶背,北宅拉着他一起看本子的生活已经很幸福了,但是当他看到从建造机器中走出来的炮姐,李渔知道他的生活还会更幸福!(新书《我真是二次元领主啊》已发,求收藏,求推荐)
  • 淡墨舒香

    淡墨舒香

    颜墨作为颜家唯一的小女儿,在四岁那年意外成为了孤儿,于是乎,淡漠冷静的性子成功塑成。某次在某个好友手术时,夺了主刀医生的手术刀,从此麻烦不断……洛书辰作为医学界冉冉升起的一颗天才之星,在某次观望案例手术时发现一个小姑娘夺了主刀医生的手术刀,临危不乱的样子让他眼前一亮,从此开启了漫漫挖墙脚(追妻)之路。
  • 匆匆:朱自清散文

    匆匆: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郁达夫 朱自清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本书收录了他《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背影》《荷塘月色》等代表作,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瑰宝。
  • 娘子不太乖

    娘子不太乖

    某王爷不是对天下的女人都反感吗?但是为毛却把她这个穿越来的可怜人圈在身边呢?还不许她反抗,当她是死的吗?不仅如此,他竟然还威胁她:“你若是再敢逃跑的话,就把你的腿打断,让你哪里也去不了……”
  • 网游之地狱龙骑

    网游之地狱龙骑

    手持三千焚神剑,头戴暗狱魔骨盔,身穿九幽炼狱铠,脚踏魔狱战神靴。斜卧魔殿王座,俯瞰众生蝼蚁。二货者,虐之!欺我兄弟者,灭之!夜枭回归,地狱龙骑强势登场!颤抖吧!蝼蚁们!
  • 养正遗规

    养正遗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