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200000012

第12章 一举一动 尽善尽美 (3)

“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声音和谐了就美,不和谐就不美。整齐、抑扬、回环,都是为了达到和谐的美。”

口语表达的形式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音节的整齐美与参差美。

音节是言语的实际发音单位,音节的配合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和音乐一样,音节的有规律组合能引起听众的美感,口语表达中的整齐美与参差美便是从音节的配合中体现出来的。

由于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的大量发展,使得我们在听一段话时,觉得其中的音节是两个两个或四个四个地结合在一块的。这种现象表明了汉语音节发展的趋势是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这可能与民族的心理习惯有关,因为“中国人一般喜欢偶数”(刘焕辉《用词造句》第87至88页)。如“强行争夺”这四个音节的词组,可以根据表达需要简化成“强争”或“强夺”(两个音节),但不会说成“强行争”或“强行夺’(三个音节);“英国”和“越南”都是国家名称,说“英国”(两个音节)顺口,说“越南国”(三个音节)就不顺口;“不卑不亢”可以说成“不自卑不高傲”,但不说成“不自卑不傲”……管理者在运用自己的管理口才时,就要注意现代汉语音节发展的这一趋势,选词造句注意音节的偶数配合。配合得好,说起来才顺口,听起来才悦耳,才能收到整齐美的效果。

例如:“所有这些,都要作为基层党组织主要的经常工作来做,经常地进行教育发扬正气、抵制歪风,、开展批评、整顿纪律、消除腐败、 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草绿、花香、云彩、阳光,美丽的西子湖公园碧波荡漾,繁花似锦,莺歌燕舞,好一派迷人景象!”

例中加点的词语,就是采用两个音节或四个音节的形式构成一种整齐对称美。

第二节 美感训练 (2)

当然,我们并非主张言语中一味追求音节整齐对称,如同写骈文。如果这样,反而使人听了不自然,觉得不美。因为整齐还要与参差相配合,多样统一,才能显示出错综、和谐的美来。这正是生活中和自然界中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比如上述第二例,前面采用两个音节和四个音节的双音节词语来描绘西湖的美丽景色,最后也完全可以继续用双音节的词组来概述;但说话人没有这样做,而是用了“好一派迷人景象”这样七个音节的感叹句来表述。这样处理,就能使语句的音节既整齐又不雷同,既匀称又有变化,比呆板地一律用两个或四个音节的效果好得多。

言语交际中,词语在音节上的安排,除了注意整齐美与参差美外,还要照顾上下文的配合和语气的变化。

第二,声调的抑扬美。

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四声按平仄分,阴平、阳平属平声;上声、去声属仄声。平声语调平缓,仄声曲折多变。在一句话里,若能做到声调平仄相间,有起有落,便符合形式美里的对比法则;若再平仄相间得节奏鲜明,抑扬顿挫,并赋予一定的感情色彩,就能收到声韵协调、琅琅上口、铿锵悦耳的效果。这是汉语的一个特点,利用这一特点,可以造成语音形式的抑扬美。

最讲究平仄的是格律诗。现代诗歌对于平仄的要求虽然不像格律诗那样严格,但若适当注意平仄的协调,也能更好地体现诗歌节奏的抑扬美。管理者在讲话时,特别是抒情言语,若适当注意平仄交替使用,便能增加语言的感染力。比如前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所作《科学的春天》的演讲词的结尾:

“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山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这一段抒情语言,平仄相间,抑扬起落,声情并茂。前面四句“去”、“来”、“火”、“蓝”,仄平相间。接着两句都以“天”结尾,同是平声。最后两句同收仄声。其节奏是“仄平仄平,平平仄仄”。既有整齐协调,又有对比错落之美;讲起来很有节拍,听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和讲演所要抒发的感情非常和谐统一。“情”借“声”而真,“声”因“情”而美。非郭老这样的诗人、艺术家、语言家,不能为!然而,也必须强调的是,声调的配合,贵在自然,我们讲话时不宜过分追求,以免以形害意,影响交际。

第三,韵味的回环美。

诗、词、歌、赋讲究声调的调配和句末的押韵,都是为了追求音乐美而采取的语音组合手段。为了使平仄交替、节奏鲜明,需要从同义词中选用最合调的词;为了使韵脚和谐、加深印象,也需要从同义词中选用最合韵的字眼。言语交际中,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也可适当关照一下韵律,注意音节、声调的配合,使之散韵兼行,说起来琅琅上口。

韵脚是指句末押韵的词。当每句诗韵脚反复再现相同的元音,便能造成一种和谐悦耳的回环美。反复也是属于“整齐美”的范畴。齐一、反复能给人以秩序感,在反复中能体现一定的节奏。

押韵除了可以造成一种韵味的回环美外,还对表达言语的思想感情有积极作用,因为用来押韵的常常是意义最重要的词。这些词通过前后押韵的呼应,有联系各句的内容和突出重要意义的作用。我们平时讲话,并不出口成诗,多是散语,句子的间隔较长,结构也不那么规整;但如果在特殊情况下,适当注意押韵,听起来能有韵味,便更能增加言语的感染力。比如:

“乌龙沟风景名不虚传。我到了那个地方,久久徜徉,留连忘返。我还爬上对面的山坡,对着眼前的景象,思索、浮想:如果在这儿建一座仿古避暑山庄,吸引中外游客,多棒!”

这段话穿插了一些押韵的词,如“方”、“徉”、“象”、“想”、“棒”,便给人一种回环美。

王力先生说:“双声、叠韵也是一种回环美。”上面所举的那段话中的“留连”是双声,“徜徉”是叠韵。双声叠韵是汉语双音词所独具的语音形式,在语言交际中,管理者运用自己的口才艺术时,可以利用这种独特的语音形式来增强语言的音乐美和表现力。

从语音的配合上讲究言语的形式美,在我国有悠久的传统,我们可以向古人学习。当然在借鉴古人的时候,我们又不能生搬硬套,而必须以表情达意为目的。

二、仪表、风度美

仪表,指一个人的容貌、身材、体型,也包括服饰打扮等外表形象;风度,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神情、姿态等方面的表现和风貌。一个管理者的仪表、风度,在言语交际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当一个管理者落落大方地登上讲台,他那健美而充实的体态、沉着而庄重的面容、洒脱而高雅的风度,立刻会使人产生一种美的愉悦和钦佩之J清,听众的注意力会一下子被吸引过去,这种吸引力就是讲话者的仪表和风度所产生的美的效力。反之,一个管理者如果举止粗俗,容貌猥琐,便会使听众产生反感,影响口才效应。

俄罗斯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说过:“人的外表优美和纯洁,应是他内心的优美和纯洁的表现。”契诃夫也说过:“人应该什么都美:容貌、衣服、心灵、思想。”孙中山先生也曾深刻地指出:讲演者“身登演说台,其所具风度姿态”应该是“衣着整洁、举止大方,还没开口即使全场肃穆起敬”。他认为,讲演“最忌轻佻作态”,要“处处出于自然,有时词旨严重,唤起听众注意,切不可故作惊人模样”。

人类是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的,每一个人都希望获得美感享受。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不仅是一名管理者、同时也是管理对象或工作关系者的审美对象。因此,管理者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注意自己的仪表和风度:

1.适当的服饰打扮

俗话说:“佛要金身,人要衣妆。”“三分人才,七分打扮。”这虽然过分强调了打扮,但每个人要给人以外表上的美感,的确需要精心打扮。当然,精心打扮绝不是涂脂抹粉,或来一番高级美容。

无产阶级革命家保尔?拉法格在回忆恩格斯时曾说:“恩格斯也非常注意仪表,他总是精神抖擞、衣着整洁,就像在普鲁士军队当志愿兵时准备参加阅兵典礼似的。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像他这样的人,一套衣服能穿得这样久而一直保持着原来的式样,看起来好像新的一样。”(《回忆马克思、恩格斯》第30页)革命导师对待服饰打扮的态度,值得每一个管理人员学习。

管理者应当怎样注意自己的服饰打扮呢?

第一,打扮要符合年龄、职业和身份。

一般说来,机关单位的年长的管理者,衣着较为朴实、庄重,发型也较通俗、稳健,不大追求奇特样式;而企事业单位的年长的管理者较之于机关单位的年长的管理者,衣着要人时一些,带“改革”“搞活”的味道;年轻的管理者虽然更加“开放”,但毕竟是管理者,“时髦”应有限度,不宜过分奇装异服,发型不宜过分离奇古怪。如果一个社会主义事业的管理者成了“奶油小生”、“摩登女郎”,岂不让人望而生厌!

第二,打扮要符合自己的脸型、肤色和身材。

对这个问题,鲁迅先生曾经从审美的角度阐述过十分精辟的见解:

“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还好;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子更往两边裂着,更横宽了;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得宽。”(《鲁迅回忆录》第2集,第258页)

长脸型,头发宜蓄短;圆脸型,头发宜蓄长些口皮肤黑的人宜穿深色衣服,皮肤白的人衣服可穿浅色些,以免产生对比色:“黑人”更显黑,“白人”更显白。

第三,打扮要符合时代精神、社会风尚和民族审美意识。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的穿着打扮无疑要受时代社会风尚的制约和影响,也要受民族的审美意识和欣赏习惯的影响。周恩来总理常着一身合体的中山装;胡锦涛总书记常穿一身西装;撒切尔夫人喜欢穿黑色或藏青色英国式套服。这些服饰符合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的社会风尚,因而都是人时得体的。就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欣赏习惯来看,多崇尚淡雅,不喜欢过分花哨。

第四,打扮要符合讲话的内容、场合和气氛。

如果管理者讲话的内容是十分严肃、认真的,是在特别郑重的场合,气氛肃穆,那么,适宜穿深色或黑色的衣服。比如,毛泽东同志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时,他穿的是一套深色的黄呢制服。江泽民、胡锦涛出席部队会议或接见军队代表时,便一反平日西服、领带的装束,改穿一身军黄色的中山装。如果管理者讲话的内容是欢愉喜悦的,是在一般场合讲话,会场气氛活跃,那么,管理者适宜穿浅色或色彩明快、华丽一些的衣服。比如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陈毅外长西装革履、戴着墨镜,侃侃而谈,显得格外潇洒。

总之,管理者的服饰打扮一定要因时因地制宜,一定要得体。穿戴过分,反而折损形象美,影响言语交际效果。

2.稳重端庄的举止风度

管理者讲话时应当注意自己的举止风度。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其实,“讲”也要有“讲相”。有的人讲话时,用手指蘸着口水翻讲话稿,唾沫四溅,边讲边抓耳挠腮,抠鼻孔,揉眼睛,大声地咳嗽吐痰,咕噜咕噜地喝水,讲起话来手舞足蹈,捶胸顿足,不顾及自己的身份和尊严,这些,都有损管理者的形象,会引起听众的反感。

管理者正确的举止风度应该是不卑不亢,雍容大方,彬彬有礼,稳重端庄,不失身份。要像民谚所说“站如松,坐如钟”,讲话时精神振作,生气勃勃,气宇轩昂,而又谦逊温和。比如:

鲁迅先生演讲时,“他坚定地站在那里,两眼平和地看着大家。他不是叱咤风云、锋芒毕露地口若悬河,而是声调平缓地在讲话,像年老的长辈为孩子们讲沧海桑田的生活故事。”(《鲁迅回忆录》第2集第206页)

鲁迅先生慈祥、和蔼而又严肃、庄重的举止风度,曾经征服了许多听众,是值得我们每一个管理者借鉴学习的。

又如2003年10月31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刊载了伊铭发自纽约的一篇文章说:

同类推荐
  • 观人管人用人绝招(上)

    观人管人用人绝招(上)

    本书系是迈向成功的人士不可缺少的左臂右膀,将会为您解决的困惑,树立您的成功信念。读书虽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成功,但至少它会让您所踏出的每一步路都不致歪斜走偏。也许你看了太多的成功励志类的书籍,但相信你会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找到您所需要的——那块助你成功的敲门砖!
  • 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经典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人生道路难免会有各种迷惘,听前人的警句,可让我们路途不再迷惘和不知所措。看《关于人生道路的格言》让读者对生活、对人生都充满了探索的兴味,而不再是徘徊与无措!
  • 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

    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

    2016年习主席的新年致辞激励了无数心中有梦的人们,“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这句箴言仿佛暗夜中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告诉我们在当下生机勃勃的社会环境中,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能成功,甚至连我们的主席都在为我们加油!我们每一个平凡人的梦想都被社会尊重,每一个普通人的价值都被社会肯定,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充满正能量的时代,再不为了梦想坚持前行,怎么对得起自己的人生!本书以习主席对年轻人的青春寄语作为切入点,分八个章节从不同角度跟读者分享了与梦想与坚持有关的故事与感悟。其实,坚持的意义是为了重新定义自己,努力,是为了让你的本事,配得上你的情怀,有内心骄傲的人,不会选择放弃,让我们做最好的自己!
  • 虚拟生存研究

    虚拟生存研究

    本书为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文库之一种。作者对由虚拟技术与互联网架构的另类生存时空“虚拟生存”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描写与剖析。作者指出,虚拟生存作为现实生存的延伸、丰富与拓展正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选择与必需。然而,虚拟生存不可避免地带有技术化的弊端。为此,必须确定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各自的边界和合理范围。必须以现实生存为依托,以虚拟生存作补充、丰富和拓展,促进虚拟认同与现实认同的兼容、平衡与互补,有效地消除虚拟实在可能造成的“混沌”与失序,最终使人类的虚拟生存纳入正常的生活轨道。
  •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智慧背囊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智慧背囊

    诗人说:一花一世界。佛家讲:一叶一菩提。一则小故事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一段小经历浓缩了生命的真谛。“智慧背囊”,盛满的是人生的智慧,作文素材的宝藏。走进“智慧背囊”,走进智慧的闪亮,走进心灵的清香。一本以故事来诠释人生、社会、成败、亲情、财富、心灵、幸福等主题的书,短小精悍,滴水藏海,将许多人生哲理以最简单、最质朴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直抵心灵,开启智慧。开启少年神奇的想象力,帮助他们树立朴素的道德观。
热门推荐
  • 爱你如本能

    爱你如本能

    你有没有很喜欢很喜欢一个人,喜欢到没有智慧和心机,只凭着本能去讨好和索求……到了最后,爱一个人,成了自己的本能。
  • 大唐贡瓷梦

    大唐贡瓷梦

    该书以真实的历史为依托,迎合“一带一路”宏伟战略。已作为剧本投入电视剧拍摄请跟踪后期的媒体宣传。唐朝天授二年(公元691年),邢州(邢台)瓷器行行首(会长)李福病逝,其子李长生奉母命赴洛州(洛阳)亲王李素节(唐高宗四子)府上拜孝,得知李素节入狱羁押京城。长生赶至京城瓷器行打探消息,巧遇亲王被武后赐死,长生莫明其妙的得到亲王李素节遗银八百两,离别六年已出家的京城小师妹关宝珠突然夜访,回邢州的路上又遇神秘女子李元春。
  • 锦上花

    锦上花

    安国公府的五小姐知书达理,貌美如花,还做得一手出神入化的药膳,不只把病弱的兄弟养得白白胖胖,还调理好了老皇帝的陈年旧疾。人人都说,五小姐前程似锦,将来必有不得了的造化,前来求娶者恨不得踏破国公府的门槛,谁料她纤手一指,却嫁了本朝最恶名昭彰的京城一霸。这是一对互相嫌弃的冤家从相杀到相爱的有趣故事~
  • 独家替身:景爷的豪宠小甜妻

    独家替身:景爷的豪宠小甜妻

    他是高高在上的帝腾总裁,她只是个混迹娱乐圈边缘的无名记者。本无交集的两人却阴差阳错的纠缠在一起。筱以为她付清这个男人的“劳务费”就能拍拍屁股走人。却不料一张轰动娱乐圈的照片硬是将两个人再次绑定在一起!从此过上豪门悲催小媳妇的生活。人前,他宠她上天,羡煞众人,非她不可。人后,他冷酷无情,腹黑霸道,恶劣成性。“权景廷,你丫就是个精分。”季筱被折磨得忍不住将离婚协议书摔在这男人的面前:“签字,离婚!”男人挑挑眉,笑道:“哦?想离婚?生个孩子先!”
  • 蛋糕小姐

    蛋糕小姐

    2004年,国内的期刊行业正处于鼎盛时期,三个不同城市的年轻女孩——聂丛丛、席一一、沈佳宜怀揣青春梦想,会聚在一座二线城市,试图创办一本属于自己的时尚杂志。她们经历了创刊的艰难、资本的介入、创新派与保守派的尔虞我诈……迫于各种压力,一年后聂丛丛和席一一分别从杂志社离职,只有沈佳宜在那里从编辑做到了主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故事曲折紧凑,有年代感,能引起一代媒体人的共鸣。
  • 莫愁

    莫愁

    有些人没办法不爱,有些人没办法不恨。16岁,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已经没有一盏灯是为我而亮。17岁,我第一次发现人性如此黑暗,我开始排斥学校,甚至害怕被报复。一夜长大。18岁,师兄,很多人喜欢你,但是没有人像我一样,想和你永远在一起。19岁,那些我偷望过的人,都不曾为我停驻,我曾经苦苦等待谁的回眸,可是,总是空欢喜一场。20岁,这一年的悲伤,已经汇成河水,淹没了我所有对于幸福的遐想。
  • 夜少独宠拽拽小萌妻

    夜少独宠拽拽小萌妻

    叶洛,一生只有一个梦想坑光夜大少让他穷家荡产!(片段)“夜少,夫人把分公司给买了。”“买了多少钱。”“38亿”“嗯……不错有商业头脑”夜澈欣慰的点了点头。“夜少,夫人把徐总打了,现在正打劫呢。”“那你就带人去助助威。”夜澈看着手中的资料心不在焉的说。“夜澈,为什么我就是坑不垮你。”叶洛不满的嘟了嘟嘴,“哼,小傻瓜折腾了这么久该给点补偿了吧。”
  • 社火

    社火

    本书写的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初至四十年代末关中西部社火人的人生命运。小说以一个家庭、两代人耍社火遭遇的多种灾难,表现了社火人的爱恨情仇。小说通过社火人的正直善良爱国,灵魂与肉体的斗争,撕裂,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真实人性。小说还描述了社火的多种表现形式,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
  • 我真的不是魔女

    我真的不是魔女

    重生到几年前,为了保命只能成为反派!许纤纤:“你见过我这样清纯不做作的反派?!”搞事?平胸?一米五?不存在的,都是假的,没有这种操作,再皮也没有用,别想骗我发飙!这是一个随处可踩的路人配角,为了逆转既定的未来,成为终极大反派boss的故事。(普通群:252817659,任何读者都能加。Vip群:157848880,需粉丝值达2500才能加。)
  • 20几岁学点心理学

    20几岁学点心理学

    《20几岁学点心理学》内容简介:年轻人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并灵活运用于生活之中,在处世方面将会受益良多,它能让你洞悉世事,看清事物的本质,了解他人的内心,最终教你懂得与人和谐相处,使得生活与事业之路畅通无阻。90%的人知道心理学,但没学过;9%的人学过了,但不懂运用;1%的人不仅学过还能灵活变通,所以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