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400000014

第14章

当文英姑娘在凉风垭小树林,翘首企盼庹平的时候,庹平却已坐在她家的堂屋里,对她的父亲中明老汉进行采访了。他是昨天下午从县上出发,到柏水场采访了一位养殖专业户,今天从柏水河抄近道到佘家湾的。

对这幢农家小楼,和小楼里的几位主人,庹平记者都已经很熟悉了。前年他从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以后,本该到区一级中学教书的,但由于他父亲是县政府分管工业的副县长,因为这个缘故,他很容易地被分到了县报社,从事了他所向往的记者职业。和所有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一样,庹平决心以自己的能力和敬业精神,来干出一番事业,以改变人们对干部子女的不公正看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来,报社领导是分工他跑工业、交通、能源片的。这自然又是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因为人们都知道,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跑工业、交通、能源的记者,最实惠,又最轻松。然而,他却坚决地拒绝了,而选择了最没人愿去的农业片。按照他的想法,最吃力不讨好的地方,也最锻炼人;最没油水、没人去的地方,也最容易出成果!因此,当他从一份区委报上来的农业简报中,看到中明老汉的事迹后,立即欣喜若狂,直奔中明老汉家来了。

这是庹平初出茅庐后的首次采访,也是他第一次深入到一个山区农家来。农村的一切,都使他感到新奇和激动。蓝天丽日、高山流水,闲云野鹤,朝露晚霞……一切都是美不胜收的。当然,最使他感动的,还是中明老汉这一家人,那吃苦耐劳的老汉本人,忠厚木讷的大哥文忠,老实憨厚的老二文富,不喜言辞但出口总是很有见地、性子火暴的老三文义,还有那个散发着自然、质朴之美,有着几分野性的文英姑娘,都在他脑海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关于这家人过日子的节俭和善良,他一来就领教了。他发现佘家煮饭,不论是文忠、文富还是淑珍大娘烧火,柴草都只是捆成很细很细的小把,让火苗只端端正正地燎着锅底,几乎没有一点余火跑掉。

他家专门买了和鼎罐口径一样大小的盆,煮饭时,每个鼎罐口上面,都放了一个盆子,鼎罐里煮饭煮菜,盆里则利用鼎罐里的蒸气温水。温热的水洗手洗脸,用不完的则装进暖水瓶里,留作备用,这真是一点热能也没有浪费掉。当时,庹平看了好笑,心想:“到底是农民,吝啬到如此地步!如果是过去没柴烧,还情有可原,可如今房前屋后,到处都码着大堆大堆的柴禾,还怕没烧的吗?”他悄悄地把这个细节记在了小本子上,准备今后写小说用。可是,第二天离开时,他将十元生活费交给中明老汉后,这个老汉仿佛遭受奇耻大辱似的,追了半里路,赶上了他,并且生气地说:“庹同志,你这就是看不起我们了!我们庄稼人虽不晓得个啥,但仁义二字还是知道的。如果是过去,我兴许还能收下,可现在,别说你来吃一顿两顿,就是一年半载,又把我吃穷了吗!”说着,不由庹平分说,硬把十元钱还给了他。

这一件小事,又令庹平对这一家子刮目相看了。回去以后,他凭着对农村生活的新奇感受,也凭着对老汉一家勤劳、朴实、善良美德的客观印象,满怀激情地写成了一篇《种田大户喜获大丰收,六旬老人歌颂政策好》的特写。这篇带有中明老汉照片的新闻特写,很快就在省报上发表了,并且由于新闻角度的新颖,细节的真实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得到了新闻界人士的好评,新华社也向全国发了通稿。初次的成功,既给年轻人带来了激动,也更坚定了他创造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庹平立即决定今后两年,都要对中明老汉一家进行跟踪报道。通过这一家,展现党的农村经济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然而,传统的惯性思维和社会阅历的不足,却妨碍了这个热情的、有着良好愿望的青年记者,对农村现状做更深入的了解。

现在,庹平虽然面对的仍是熟悉的中明老汉,但采访却没有了过去的效果。第一次来这儿采访,大丰收带来的喜悦和生活的富足感,使这个老实巴交的老农的话语,像打开堤坝的江河水,源源不断地从内心涌出,使庹平记录都来不及。而现在,中明老汉的话语明显少了,真正成了答记者问。

“今年的稻谷真的减产了?”庹平把钢笔倒过来,竖在桌子上,两眼和蔼而亲切地看着中明老汉。然而,透过镜片,目光却分明闪着几分怀疑的神色。

“我有二十亩是坝田,水库的水可以自流灌溉,只有十亩高湾田,减产比别人少。”中明老汉意识到了自己的答话没使年轻人满意,所以,停了一会说。

庹平心里立即嘀咕开了:“这就怪了!县上统计的数字,明明比上年增产百分之四点五嘛,咋会减产呢?!”但庹平没把自己的怀疑从脸上反映出来。他知道在目前的农村,一些人,特别是中老年人,担心政策变,所以常常怕露富。几千年的“枪打出头鸟”、“出头椽子先烂”的遭遇,已在他们心上投下了浓厚的阴影。他决定采取迂回战术,全面掌握老汉家今年的收入情况。想到这里,庹平就微笑着,用由衷赞扬的语气对中明老汉说:

“也不错呀!三十亩稻田,收获三万多斤稻谷,按均价计算,总收入就该六千五百多元,不简单呀!”

这一说,果然让中明老汉吃惊和欢喜了。是呀,六千五百多元,已是一笔多大的收入了啊!但老汉忘记了,平摊在每亩田上,才不过二百元多一点的收入呢。

庹平见中明老汉高兴起来,就进一步按自己的思路给老汉算账:“全家六个劳力,每个劳力收入一千多元。只一季庄稼,就一千多元,也了不起呀!”

中明老汉的思路一时没转过弯来,听了庹平的话,帮助他更正道:“哪有六个劳力?真正下田的,也只有我、文忠、文富和文义四爷子呀!她娘俩呀,半个劳力也不顶!”老汉甚至把自己老伴也排斥在外。他不知道,为他们干农活服务的女人们,也是劳动力呀!

庹平一听,更欣喜了。他高兴的不是老汉的思维方式,而是气氛和谐了,老汉又主动打开了话匣子。这种融洽的气氛,对新闻采访太重要了。

庹平立即抓住中明老汉的话,进一步对他称赞道:“了不得!那每个劳动力创造的产值就不止一千元了!”

中明老汉也渐渐被庹平热情的赞扬感动。庹平满意,他也高兴。想一想,人家从舒舒服服的城市机关,跑到山旮旯来找你一个乡巴佬,本来就是为听好话来的嘛!自己咋能一开口就哭穷呢?再说,人家说你好,也是好事嘛。自己的二媳妇还没娶进门,小儿子还没订婚,幺女儿还没放人户,要是乡亲们这时有人说你家穷,你还会从心里记恨人家呢!想到这里,老汉突然为刚才向庹平说的稻谷减产的话,感到后悔起来。他决心立即改正过来,尽量让年轻人满意而去。人家大老远来一次,不容易呢!

庹平立即抓住中明老汉情绪变好的有利时机,迅速开展自己的采访。下面是庹平记者记录在他采访本上的佘家一年副业收入的情况:

养肥猪7头,收入2057元;养母猪一头,产猪儿两窝共17头,出售13头,自养4头,共计收入689元;养母牛一头,产小牛儿一头,收入632元;养产蛋鸡15只,产蛋约2500个(大多自己食用),收入折币约500元;孵小鸡4窝,出鸡仔60只,出售30只,自喂30只,中途死了16只,余14只,合计收入折币90元;养鸭20只,其中产蛋鸭13只,产蛋1300个(自己食用),公鸭4只,合计收入折币435元;养鹅8只,其中母鹅6只,产蛋800个,公鹅2只,合计收入折币430元。

现圈内存栏架子猪5头,价值约580元;存栏大水牛一头,价值约1000元。

水果收入:柚子105个,出售80个,自己食用25个,合计收入42元;李子380斤,出售250斤,自己食用50斤,送左邻右舍小孩尝鲜80斤,合计收入折币76元;核桃60斤,出售40斤,自己食用10斤,送人情10斤,合计收入72元;杏10斤(幼树),自己食用,折币3元。

蔬菜:黄瓜、南瓜、苦瓜、丝瓜、茄子、海椒、四季豆、豇豆、洋芋、莲花白、高桩白、裹心菜、蛾眉豆、大葱、蒜苗……合计约产6000斤,自己食用和做猪饲料,收入折币约1250元。

其他:地坝边生地黄(药材)一窝,挖生地15斤,收入8元;苍耳子(野生药材)20株,收入10元。

织篾背篼30个出售,收入54元。

另:夏天,文忠在柏水河捉鳖一只出售,收入36元。

这些记录完毕,庹平便把前面的小春粮食和大春稻谷、玉米、红苕(估产)的收入和后面的副业收入,在一张纸上仔细地加起来。加完,他却蹙起了眉。原来佘家今年的总收入,并没有超过去年。咋会比去年少呢?他在心里不愿接受这个现实。今年是七五计划的开头一年,早在年初,县委和县政府就制定了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增长目标。更重要的,各地报上来的数字,都确凿无疑地证明了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增长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并且有所超过的。如果佘家的总收入没超过去年,那他这篇跟踪报道也就不好写了。正在他作难的时候,突然听见从厨房里传来田淑珍大娘做饭的柴禾爆炸声,庹平眼睛一亮,不由自主地叫道:“有了!”

中明老汉不解地问:“啥有了?”

庹平轻松地一笑,说:“还有柴禾没算收入呢!”

中明老汉眨巴了一下眼睛,迟疑地反问:“柴草也要算钱?”

庹平眼睛仍然熠熠生辉,耐心地对中明老汉解释说:“咋个不算钱呢?!柴草也是商品,凡商品都有价值的属性。你想想,老人家,如果你去买炭烧,不是要花钱吗?”

中明老汉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于是点头道:“是呢,那就算吧!”

庹平忙抽出笔,看着老汉问:“老人家,你看你们家柴草值多少钱呢?”

中明老汉作难了,说:“柴草是啥价,我们谁也没卖过。再说,我们每年的柴草,也没用秤称过呢!”

庹平一时也愣住了,但过了一会,突然想起一个折中的办法,说:“大爷,你就这样算好了:如果你们家烧煤,一个月要烧多少煤?”

这个问题倒很简单,过去他们家缺柴烧的时候,每个月要烧七八百斤煤。现在人多了,猪也养多了,如果烧煤,没一千斤怕不行呢。想到这里,中明老汉就回答:“怕要一千斤煤呢!”

“这就对了!”庹平兴奋地道:“每个月就是七八十元钱的煤,一年就要一千元左右呢!我们就把柴禾算成一千元,行不行?”

“好!好!”一下解了难题,中明老汉心里很感激这个小伙子,人家到底是有文化的城里人,脑子多聪明。

庹平立即把这个数字记在了采访本上。现在,他心里高兴了。因为加上这个数字,佘家今年的总收入人均增长率,就会大大超过县上年初的计划。

这时,文英回来了。不一会,文忠、文富、文义三弟兄,也满身泥土地从鱼塘收工了。

同类推荐
  • 贞观大帝

    贞观大帝

    《贞观大帝》以李世民夺取皇位后的一系列文治武功为主干,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熔铸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多种创作技法,从新的视域和角度观照历史,历史情境和思想内涵交融互动,格调新颖别致,李世民等典型形象栩栩如生,艺术感染力强烈,是一部具有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新型历史小说。
  • 安娜·卡列宁娜(全集)

    安娜·卡列宁娜(全集)

    《安娜·卡列宁娜》是俄国文学中希世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璀璨夺目的明珠。小说中有两条平行的线索,当时有人说它没有“建筑术”,有人说它是“两部小说”。作者委婉地拒绝了这些批评。他说,该书结构之妙正在于圆拱衔接得天衣无缝,两条线索有“内在的联系”。
  • 天海幻影

    天海幻影

    本书为奇幻长篇小说,讲述为了人类能够拥有自由穿梭于太空,来往宇宙空间的装备,军事科学家与地外科学家共同研制相关产品,而发生的故事。通过一系列惊心动魄的经历,换一种手法来展现现代军人形象。作品曲折动人,传递着正确的价值观。作品入围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
  • 六月歌声

    六月歌声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巨象

    巨象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热门推荐
  • 陈县令斗胆禁烟花

    陈县令斗胆禁烟花

    诗云:“长夜漫漫路艰险,风高月黑杀人天。”这天夜晚,月沉星落,似漆如墨。县政府大院寂静无声,人们早已入梦。只有县长办公室窗帘高挑,灯光熠熠。陈赞贤正在灯下伏案疾书。这时,一个脸上长着铜钱麻子的黑汉,象野猫似地轻轻越过院墙,悄然穿过树丛,迅疾逼近窗下,蹲在暗处,蓦地直起身子,拔枪向陈赞贤刚要瞄准,只听背后“啪!啪!”两声枪响,黑汉手臂一震,腕垂枪落,拔腿仓惶而逃。县纠察队长朱坚提着驳壳枪,从暗处闪出,穷追不舍。这边,只见陈赞贤若无其事,缓缓起身,搓掌伸腰,向窗外投以冷冷的一瞥,仰头呵呵大笑。
  • 素元传

    素元传

    不知道你有没有爱过一个人,后知后觉,知道要失去时才怅然若失。前世她是一棵小槐树,他是滋养生灵的露元君,今生,他是一朝太子,而她刚好成了他的太子妃。她说,嫁给你太危险了,不想嫁。他说会用一世来护她周全,而他确实做到了。他说,等他回来,再帮他把没绣完的那块帕子绣完,可当他回来时,却收到她已葬身火海的噩耗。苏子奕步履轻轻地走进殿内,只见一个身姿曼妙的女子背对着他,迈着一双光洁的腿脚往池边走去,一头柔顺的青丝几乎覆盖住了她的整个后背。苏子奕赶紧收回眼睛,准备往外走。他就知道,这一次又是苏姑姑搞得鬼,看来在君素元有了身孕之前,她们是不会消停的。苏子奕走得太急,一不小心踢翻了地上的篮子。“谁!”君素元转身竟然看到苏子奕,吓得花容失色,“啊——”苏子奕一个飞身过去,想要捂住她的嘴巴,谁知刚跑到君素元身边,君素元脚底一滑,整个僵硬的身体都要倒到水里去了。苏子奕赶紧伸手抱着君素元,两人双双落水,激起阵阵浪花。
  • 灵起守护

    灵起守护

    如果说世界真的改变,灵气复苏,所有人的生活也将随之改变,恰巧你是幸运儿中的一员,面对未知,是继续践行自己的理念,还是随波逐流?欧阳还是希望活的有意义一点,偶尔装一装也是好的。
  • 小城文化人

    小城文化人

    《小城文化人》是一部当代文化人的心灵秘史,展示了当代文人情感的历练、精神的走向、人生的定位、人性的煎熬、灵魂的拷问、人格的裂变、思想的深邃……当代文化人在社会价值观面前,如何抉择自己的人生?面对痛苦的抉择,又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在小城文化的背景下,文化人或是坚守着自己的人生理念,或是趋于精神的堕落。一群文人,为了追求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扭曲的现实中与命运抗争,奋力突围。突围是当代文化人的精神追求,既是无奈的又是积极的,从而构成了人的精神,诠释了人的命运。《小城文化人》笔者赵丰诗化的语言,散文的语境,东西方哲学的精神气象,充满哲理的意蕴;人物和故事缠绵伤怀,具有悲剧色彩。
  • 转身遇见爱

    转身遇见爱

    在大街上,帅哥看上一美女,变走过去问:“美女,你有男朋友吗?”美女警惕的看着帅哥,说道:“有了。”“那介意换一个不?”“介意。”“介不介意多一个男朋友?”“不介意。”且看穷小子如何让追到美女的。本书以A签,可以放心收藏。
  • 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希望的田野上

    国内首部以乡村振兴、土地“三权分置”为主线故事的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三个人物,一个是开展“三权分置”工作的村支书赵夏莲,一个是在城市从事黄酒酿造工作的李进前,一个是在农村搞土地流转的种田大户张天远。通过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三人各自的爱恨情仇、生活中的磕磕绊绊,来表现“三权分置”工作从农民们开始不接受,到接受再到欢迎最后积极参与的过程。故事的结局,是在赵夏莲“三权分置”工作的组合下,李进前和张天远合作起来,走上了一条工农业联合发展的道路。
  • 我可爱的鬼

    我可爱的鬼

    “哐——”破碎的水晶灯不偏不倚地砸在我的脸上,疼痛之下,鲜血四迸。 我知道我快要与世界道别。下一刻,全身虚幻了起来。“嘿嘿嘿嘿......”后面的女孩天真地笑了起来。看不清她的脸。我绝望起来:“你是......”“我是一只鬼。” “鬼?” “是啊!”她认真地回答“欢迎来到天堂,请多指教。” 她是...鬼?! ......我永远也没有想到,我和鬼的故事就此开始! “欢迎来到我的幻想世界!” ...我仿佛听见了如造物主一般的声音在无尽的云海中回荡……
  • 宁负天下不负卿(全集)

    宁负天下不负卿(全集)

    超人气古代言情小说之且赋深情系列新锐作家乔初十年深情挚爱之作不悔此生,情根深种;宁负天下,不负卿卿。他屏住呼吸看着那面巾一点点下移,当那张熟悉的面容终于全部出现时,他听到全世界花开的声音,他看到漫天飞红……《宁负天下不负卿(全集)》讲述:三年前,卷入轩辕国夺位之争的北棠半夏被人追杀。她重伤失忆后辗转流落到龙临国,为龙临国三王爷龙煜寒所救。龙煜寒根据“失忆”的谐音为她起名为“十一”。对失忆的十一而言,龙煜寒就是她的全部。这个本来惊才艳绝的奇女子,为了心爱的男子敛去一身光华。
  • 名门小妻

    名门小妻

    用了五年的时光爱上一个人,谈婚论嫁前夕,男友却背着她和别的女人有染……
  • 幽冥使者

    幽冥使者

    我做梦都没想到,我经营的小店竟然是人间通往冥界的大门所在;自从一个美女神棍死皮赖脸的住进来以后,我就经常看见各种各样小鬼穿梭在店里……好好的门店竟然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鬼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