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400000007

第7章

晌午的时候,天气热了起来。当然,这不是那种夏季的酷热。太阳照到身上,不再有炙人的烧灼感,空气中也没有了那种泥土烤裂后的焦燥味儿。但毕竟还只是初秋,二十四个“秋老虎”还在以顽强的力量迸发着热能,让人们干活时热汗涔涔。田淑珍大娘一手提了一只暖水瓶,一手提了一只盛着碗筷和稀饭的竹篮,往丈夫和儿子们挖鱼塘的地方送“过午”的东西去。她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履行她做妻子与母亲的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丈夫和儿女,是她生命的全部呀!

今天,二儿子文富去未婚妻家催结婚了,丈夫、文忠、文义和大儿媳卢冬碧,在责任田里挖一口鱼塘。田淑珍大娘知道这是一件苦活,原准备等收工回来才让他们“过午”的。但大娘抬头看看天上明晃晃的太阳,一下子心疼起丈夫和儿子媳妇们来,就忙进屋烧了一暖壶开水,热了早晨剩下的稀饭,给他们送来了。

现在,田淑珍大娘走在明亮而温暖的阳光下,盛稀饭的铝锅和洁白的瓷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到处都是赏心悦目的景色,空气清新,阳光明媚,庄稼和树木都呈现出墨绿的色调。收割后的稻田里,蓄满了明晃晃的水,映照着蓝天白云的倒影。田淑珍大娘在这一幅初秋的剪影中走着,阳光的几分暑热传遍她的全身,使她有一种快融化的感觉。她感到惬意极了,生活在她面前铺展开了一幅灿烂的前景。她的儿女们都成人了,她的二儿子马上就要结婚了!作为母亲,再没有什么能比娶儿媳妇更高兴的事了。她的小儿子,虽说个性不及两个哥哥绵软,但文化比两个哥哥高,正长身体的时候,日子好过一些了,因此,长得也比两个哥哥英俊,将来也一定会找一房好媳妇的。

她一定要给幺儿子找一个性格像绵羊一样温顺的女人,将来她和老伴就跟着幺儿子过,让媳妇能够孝顺他们,服侍他们。她绝不是嫌弃大儿子和二儿子,不,不是这样。大儿媳妇过去虽说脾气暴躁些,但这几年改正多了,对他们也能孝孝顺顺的了。二儿子未过门的玉秀姑娘,一看就是一个懂事、体贴老人的姑娘,今后也一定是个好媳妇。她不是不喜欢她们,只是如俗话所说:“百姓爱幺儿”,她更喜欢幺儿和幺儿媳妇一些。等二儿媳妇过门后,她和丈夫还要在两边平房上加一层楼,还要把两边的小青瓦屋扒掉,也修成牢固、气派的楼房。她要给他们都留下一份可观的家业,让邻居和外人羡慕不已。到时候,她和老伴就随便住在哪间偏厦里,只要看着儿女们过得称心如意,他们心里就会高兴。

田淑珍大娘越想越满足,一种幸福的陶醉感,像漫过田野的微风,浸润了她身上的每道神经和每处肌肤,使她周身都在快乐地震颤。她看什么都满意,周围的田地,每一块她都觉得亲切。她向阳光笑了一下,禁不住哼起一首做姑娘时的歌谣:“巴山豆,叶叶长,爬上去,看我娘,道又远,路又长……”

正唱着,冷不丁从前面地里站起了佘文全的女人叶冬碧。叶冬碧一见田淑珍大娘,便快言快语地问:“二婶,你这是到哪里去?看你乐的,是不是出门捡到了金元宝?”

田淑珍大娘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忙说:“给文忠他们送点吃的去!你在打猪草呀,他嫂子?”

冬碧道:“是呀,二婶!文忠兄弟他们在干啥?”

田淑珍大娘回答说:“在河堰口的责任田里,挖鱼塘呢!”

“嚯!”叶冬碧的眼里放出光来,“你们家又要养鱼了呀?”

“是呀!”田淑珍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是文义的主意!我叫他们莫养,说那活儿又烦人又不保险,票子拿到手里才算得到数。可他们要养两亩田的试试!”

叶冬碧赞叹起来:“啧!二婶,你们一家硬是能干啦!种几十亩田,副业又搞得好,如今又找了新门道,真是勤人做起懒人爱!”

田淑珍大娘听了这话,心里比喝了一碗蜜还甜。却说:“你还懒呀?这么大的太阳还在外面打猪草,也不怕辛苦。”

叶冬碧说:“赶文忠兄弟他们,差十万八千里远呢!”末了又道,“二婶,文富兄弟啥时候办喜事?”

田淑珍大娘回答道:“早着呢!”

“还早哇!”叶冬碧故意撅起嘴唇说,“二婶怕我们吃多了,不让我们来,故意瞒着呢!”

“哪能瞒着呢!”田淑珍大娘急忙说,“到时候我早点请你这个当嫂子的,来给他们两口子铺床呢!”

叶冬碧一听高兴起来,道:“可是当真的?!嗨,找我铺床算是找准人了!”说着,唱了起来:“铺床、铺床,金银满床;纱罗帐子,配的牙床。扎花枕头,放在那头;好个姑娘,配个新郎。先生儿子,后生姑娘;入学太子,贵妃皇娘!”

唱毕,叶冬碧和田淑珍大娘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笑过后,叶冬碧又正正经经地对田淑珍大娘说:“二婶,我二天给文义兄弟介绍个婆娘。”

田淑珍大娘笑着说:“哈哈,你莫又给他说个‘甩得圆’的女人,瓜子脸,梅花脚哟……”

田淑珍大娘还记得这个侄儿媳妇逗文富的事。

叶冬碧听了淑珍大娘的话,猛一下想起往事,又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笑得前俯后仰。笑够了,才对淑珍大娘道:“哪能呢,二婶!那时文富小,我逗他呢。现在文义大董董的,我哪能还逗他玩呢!我真的要给你说个好幺儿媳妇!”

田淑珍大娘眼里闪出感激的光芒,忙道:“那就多谢你这个做嫂嫂的了!”

和叶冬碧说笑过后,田淑珍大娘的心里更亮堂、温暖起来。她走过一块长满水青树的小林子,来到了一片平坦、开阔的坝上——这便是他们家责任田所在了。她家的二十多亩冬水田,已经翻耕过,蓄满了水,像一块块巨大的玻璃,明晃晃地镶嵌在四周没有翻耕的田块中间。在最下面的一块田中,她的丈夫和儿子们赤着上身,正将田里的稀泥,一锹一锹地铲起来,垒成塘埂雏形。随着用力,青筋和肌肉在他们手臂上凸起。他们身上糊满了汗水和泥浆,仿佛泥人一般。

一看见他们,田淑珍大娘的心里,立即就被做妻子和母亲的柔情所笼罩。她加快脚步,走到田埂边,放下竹篮和暖瓶,对田里喊道:“文忠、文义、冬碧,快上来洗手,吃点东西!”

文忠见母亲冒着太阳送来吃的,心里一下感激起来,说:“妈,你咋送来了?我们收工会回来吃的!”

田淑珍大娘一边从竹篮里往外拿碗,一边说:“看你们干了一大上午,快来吃了再干吧!”说着,便把稀饭给丈夫和孩子们盛在碗里。

文忠、文义见状,先爬了上来。田淑珍大娘又对儿媳喊道:“冬碧,你还没饿哇?”

冬碧答应着:“妈,我就来!”说着,也爬了上来,洗了手,却先去一个旮旯里方便了。

文忠接过母亲递来的碗,见父亲没上来,先没忙喝,朝中明老汉喊道:“爸,来吃吧!”

中明老汉最后爬上田埂,也没洗手,只双手搓了搓,就接过碗,“咕咕”地喝起来。

田淑珍大娘看着,心疼得不行,嘴上却说:“看你馋的,像几天没吃过饭的饿死鬼投胎转世!”

中明老汉笑眉笑眼地回答:“我还没学会假斯文!”

淑珍大娘把碗递给卢冬碧,一眼瞥见儿媳妇手上已打了几个血泡,便立即沉下脸对文忠说:“你们这是咋搞的?这是女人干的活?”

卢冬碧十分感激婆婆的体谅,忙说:“不碍事的,妈!”

文忠说:“叫她别干这活,她要干呢!”

卢冬碧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多少也出点力吧!”

说着,全端起稀饭喝起来。淑珍大娘仿佛完成了一件重大任务,站在一旁,安详、幸福地看着丈夫和孩子们喝稀饭。男人们全都饿极了,大口大口地喝着,发出很响亮的“咕咕”声,媳妇则要文静得多。看着看着,大娘突然莫名其妙地涌上了泪水。她想起孩子们小时,躺在她怀里吃奶的情形,以及他们小嘴贪婪地吮吸奶头时所产生的快感。此刻,这种快感又一次在身上震颤起来,使她的目光显得特别温柔,松弛的褐色双颊上也泛上了少见的红晕。

丈夫和孩子们吃完了,抹抹嘴,又下田干活去了。淑珍大娘收起碗筷放进篮里,又对他们叮咛了一遍早点收工的话,才怀着满意的心情回家去了。

淑珍大娘刚走一会,文忠就看见从水青树林中的路上,走来了村支书毛开国。毛开国五十多岁,长得很富态,头上秃了顶,像一个大知识分子样,其实只进过几天扫盲班。他穿了一件白背心,一件灰衬衣披在身上,胳肢窝下夹了一只塑料包,像是从什么地方检查工作路过。他走路的脚步有些踉跄,显然是喝醉了酒,一边走,一边还含糊不清地哼着一段古戏文。他摇摇晃晃地来到中明老汉开挖鱼塘的地方,斜着眼看了他们一遍,突然站住了。

文忠隔毛支书最近,见他站在面前,就问:“毛支书,你哼的啥?”

毛开国醉意蒙眬地回答说:“说了你也不晓得。”

文义看了看这位支书,心里很不舒服,就故意说:“你不说,我也知道。”

毛开国盯着文义问:“你知道啥?”

文义讥讽地回答:“是革命的小酒天天喝,温柔的小手天天摸。”

毛开国没听出文义话中的弦外之音,反而显出有些得意地说:“嗯,这还差不多!”可刚说完,明白了文义话里的意思,立即正了脸色对文义说:“我摸谁了,嗯!年轻人不学好,尽乱说!”末了,又看了看他们挖的鱼塘,绷着脸说:“你们这是干啥?莫要乱占耕地建房!”

中明老汉忙解释说:“毛支书,我们不建房,是挖鱼塘养鱼。”

毛开国一听,立即笑了起来,并跷起大拇指赞扬地说:“好哇!你们这又是典型了!上次开会,周书记还号召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呢!种粮食饱肚,多种经营致富,我们党支部百分之百地支持!”说着,他朝空中挥了一下手。

中明老汉听了支书的鼓励,很高兴,可口里却说:“还不知成不成,我们没经验呢!”

毛开国说:“那有啥?和尚都是人生的,学嘛,啊!”他像做报告一样,连夸奖带鼓励地说了一通大话后,才转身走了。

可走了一截路,毛开国又像想起什么似的,忽然站住了。过了一会,他又转过身,重新走回中明老汉的鱼塘边,朝中明老汉招了招手,说:“哎,老佘大哥,你来一下!”

他不像以前那样称“老佘”,中明老汉一时被支书突然的亲热弄得有些迟疑起来。他愣了一会,才朝毛支书走去。

毛开国朝文忠、文义兄弟们看了一眼,然后把中明老汉带到了更远一点的地方去。

文义见了,悄悄问文忠:“啥事这样神秘兮兮的?”

文忠说:“谁知道有啥事?”

文义说:“夜猫子进宅,没好事。”

毛开国和中明老汉在另一根田埂上站住了。文义看见,毛支书掏了一支带把儿的烟给中明老汉,中明老汉有点受宠若惊地看着毛开国,脸上挂着忠厚的笑容。接着,毛开国凑到中明老汉耳边,在嘀咕着啥。嘀咕完了,毛开国抬起头,在中明老汉肩上亲切地拍了一下,才转身走了。

中明老汉回到田里,文义立即问:“爸,毛开国找你干啥?”

中明老汉心里似乎很矛盾,过了一会,有点烦躁地说:“没啥,各人干活。”

文义一见,便知道毛开国找父亲不是好事了,便开导父亲说:“爸,是啥事,说出来我们心中才有点数呀!”

半晌,中明老汉才迟疑地说:“他问我们买着鱼苗没有?他想来鱼塘入股,他负责买鱼苗。”

文义一听,立即火了,大声说:“去他妈的!树还没栽,他就想摘果子了!”

文忠朝毛开国去的方向看了看,忙劝文义说:“你轻点!人家还没走远。”

文义瞧不起文忠这种态度,更大声说:“你怕他啥?怕怕怕,挨一下!”

文忠立即不说话了。文义又回头问父亲:“你答应他没有?”

中明老汉说:“我说,要和你们商量商量。”

文义立即说:“不能答应他!他当干部的,白吃白喝惯了,还想占我们的便宜!一点鱼苗值多少钱?到时候打出鱼来,他就要分一股硬账。我们辛辛苦苦干一场,凭啥要把便宜给他?”

文忠沉默了半晌,这时听了文义的话,觉得弟弟把话说得太死,又抬起头犹豫地说:“可人家是干部,我们就……吃点亏吧。”

文义又回头吼了大哥一顿,说:“我们一不偷,二不抢,条条路子走得正,他干部又咋的?你怕事,我不怕,我这就去给他回话!”说完,丢下工具就爬上田埂。中明老汉在后面喊他,没喊住。

毛开国还没走远,一会,文义就追上他了。毛开国见文义追来,忙问:“有啥好事?”

他还以为是中明老汉和儿子们商量了,文义是来给他报告好消息的。

可文义脸上挂着霜,气咻咻地说:“我来跟你说说,我们家开挖的鱼塘,不养鱼了!”

“不养鱼了?”毛开国显得十分惊讶,“那养啥?”

文义说:“养王八!”

“养王八?”毛开国弄糊涂了。

文义说:“专养想占便宜的大王八!”

毛开国突然明白了过来,酒也全醒了,一时气得说不出话来。半晌,才用手指着文义,怒不可遏地说:“好哇!你,你小子挖苦人!你小子——”

文义却一转身,跑了。

毛开国望着文义的背影,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

同类推荐
  • 东张西望

    东张西望

    刚开学,高昂就郁闷了。浩天中学高一年级十八个班一千多名南来北往的新生,像一群群的羊,被赶到操场上军训。天死热,太阳像浴霸,烤得人心里直发毛,立正,稍息,向左向右转,正步走,谁能走好呢?简直是折磨人。同学们身着劣质的军训服,还说是什么海军陆战队的,我的个妈呀,硬邦邦的,既不合身又硌人还蓝花花地死难看。教官身着被汗水浸透了的武警正装,扯着嗓子可劲地嚎,让人听了既生气又可笑,我靠,学校一天给你多少钱,累不累呀?
  • 藏地密码5

    藏地密码5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藏獒之王海蓝兽之谜。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3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乱世错爱(下)

    乱世错爱(下)

    抗战爆发,两人不得不暂时抛下个人恩怨,携手合作,生死之间,方知当初竟是误会重重。山河破碎之下,两人为报国仇家恨,并肩而战,他们均为了对方,不顾生死,多次涉险,又都经历了在民族大义和爱人之间的痛苦抉择,最后终于排除重重困难破镜重圆。
  • 闯海南

    闯海南

    疯狂的淘金热潮!小人物的奋斗历程!一批转业军人、大学生、小商贩,闯荡海南,经历了贫穷、卑贱、屈辱、困惑、迷茫、陷阱、欺骗,几乎倒毙在椰子树下;他们同时又享受了爱情、友谊、真诚、援助、机遇、成功。他们在荒芜的旷野中寻找自己的精神栖息地,顽强地对抗着坚硬的现实,招扬着真善美的旗帜……
  • 毛岸英与彭德怀生死情

    毛岸英与彭德怀生死情

    朝鲜半岛烽烟骤起,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一个风雪交加之夜,志司总部大榆洞遭到了南朝鲜军别动队的袭击一九五〇年十月十九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北部地区,迎头痛击了猖狂进攻的“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经十三个昼夜激战,歼敌一万五千余人,把不可一世的敌人从鸭绿江一直打退到清川江以南,初步稳定了朝鲜北部的局势。十一月五日,战役一结束志愿军部队佯装后撤,突然全部销声匿迹。美军从空中和地面侦察;在朝鲜境内竟没找到志愿军的踪影。十一月十二日,朝鲜大榆洞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
热门推荐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一重要的边防要塞。历史上除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外,雁门关一直是牵动历代中原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 追婚总裁:傲娇小妻请深爱

    追婚总裁:傲娇小妻请深爱

    言欢欢没有想到自己一觉醒来变成18岁小少女,从此走上了勾引未来老公的艰难道路。
  • 你当优雅,也有力量

    你当优雅,也有力量

    本书告诉我们广大女性读者,虽时光荏苒,载走了那个时代曾经灿烂的芳华。但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经为了争取这些基本的女权而砥砺争斗的民国才女们。正是她们,才使得今天的中国女性,顶起了半边天,被家庭和社会所认可。她们身上对爱情勇敢的追求,对事业的孜孜不倦和对幸福的渴望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当代女性学习的宝贵财富。
  • 弑情

    弑情

    一朝穿越,失去所有记忆,穿越后,在家人的照顾下,感觉到亲情的温暖,这来之不易的温暖,却被自己亲手毁灭!“珩,这个女人是谁?”狼狈的出现在王府,四周质疑声也不去理会。只是直视着当初说要对自己一生一世的人。“兮儿,你还不觉悟吗?芡挽才是我心爱之人。”端齐珩环抱这新婚妻子丞相之女全芡挽,看着面前质问的人满脸戏谑。镇远将军独女,元若兮,受尽宠爱,又和当今手握重权的珩王爷情投意合。人人称羡的命运在一夕之间全部破灭。大婚之日,将军府上突然出现的禁军,一道就地处斩的旨意,那大红的绸缎染上的都是血,更显妖艳,家人牺牲性命换来自己的逃脱,但这一切才只是开始...本该是自己的婚礼,而现在却变成破坏他人美满婚姻的坏人。将军府被灭门,亲人一个一个在自己眼前被杀,心爱之人迎娶她人。原来所有的柔情都是假象...而身上的这身红衣更显得是讽刺,那是用自己亲人鲜血染成的,多可笑啊?!一切都是眼前这个人造成的...都是他...都是他!!!是他让自己家破人亡...是他让自己变的这么不幸!!!“端齐珩,今日我元若兮所承受的一分痛,他日定要你千倍万倍来偿还,你我情份犹如此玉——恩断情绝!”★★★再见面时,她早已是封妃大典上的主角,皇帝的宠妃——凌玥侧脸,勾唇,她笑得风淡云清。看见一脸僵硬的端齐珩,好心开口询问,“王弟,一切安好?天下负我,我亡天下,情若阻我,我必弑情!!!*****************************************************喜欢就=【收藏】+【票票】+【留言】****************************************************
  • 回忆一个陌生的城市

    回忆一个陌生的城市

    那个面貌忧伤的邮差,就像是从天边而来。我一直在雨后的阳台,想看透楼下两排梧桐夹道的路。开始落叶的梧桐树,因为刚停歇的雨,湿拉拉的微亮而清新。每一年,我都要等到树叶全部落尽,才能在这个阳台,从路的这一头,看到路的拐弯的另一头。这个时候,我就有松一口气的感觉。我就是喜欢透过那些交错的、满身痂壳起皮的树干,一眼就看到那条拐弯的路。可是,来年,随着树叶生发,那灰黑色的路再度消失在枝繁叶茂里,我就再度茫然失措,直到又一个深秋扫过,我才能在重新归来的恍然大悟中,获得透彻感带来的一些踏实。
  • 神奇宝贝之red

    神奇宝贝之red

    喷火龙,喷射火焰。上啊。没有人等朱当我们成为冠军的阻碍。如若有则会成为我们的垫脚石
  • 魔幻城堡之大白鲨军团

    魔幻城堡之大白鲨军团

    男孩哈斯和女孩儿塔娜是邻居,也是最要好的朋友。别看它们都是小朋友,可实际上他们可是魔幻城堡的地球守护者呢!他们曾经在月球上和奥拉姆星人展开了一次战斗,这年冬天,当他们正在家门口的雪地里打雪仗的时候,又收到了魔幻城堡的新任务,这一次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
  • 佛魇

    佛魇

    孤佛雷雨很大,像是要震碎整个天地,扶摇中州这一方偏远的寺庙里,一个小和尚睁大了错愕的双眼,嘴唇不住地颤抖,看着面前孤佛深邃的双眼,小和尚耳边又有了那空灵飘忽的声音,他双手合十在胸前,指甲互掐进手指肉里,疼痛未能让小和尚紧绷的神经舒缓下来,他的眼前似飘动过那一幅幅画面。昏暗阴森的地窖里,四周堆满了空空的箱子,一个官衙护卫打扮的男人靠在墙根边。
  • 管子(精粹)

    管子(精粹)

    《管子》一书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庞博,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管子》的成书过程是历史发展的结果。管仲在世时由于功业显赫、立言精辟,他的追随者便开始收集整理其言行,春秋中后期管仲的事迹和学说被管仲学派丰富和发展。战国时期管仲学派及其学说进一步发展,并与诸子百家争鸣交流,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体系,从而为《管子》一书的完成提供了坚实基础。本书从《管子》中精心遴选43篇精华篇目,并对原文逐一进行注释和翻译,力求从政治、经济、礼仪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示管仲的执政见解与措施,准确阐释管仲的伟大思想,是现代人研究先秦时期政治经济的珍贵资料。
  •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 书”,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本书编选校注点评者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主要依据雍 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并参照康熙十年翼圣堂本,选取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的几乎全部文字,《居室部》的大部分 文字,其他各部的少量文字,约十万言,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对书中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