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5800000001

第1章 从沙坪镇到顶天峁

集市从下午两点就开始散了。没两袋烟的工夫,赶集的人就珠子一样,滚进方圆几十里的十几个梢沟。街道上空落落的。收购站门前的石头上坐着三个老头,表情淡漠地说着什么。几条狗在街上大模大样地走来走去。风从西街口灌进来,溜过街道。街道的尽头是一所学校,没有围墙,一棵槐树上吊着一个铁片,上下课当铃敲。学校的旁边是一家逢集才开业的食堂。

那个提着纸包包的汉子就是从食堂里出来的。他拐进学校,时间不长,又从学校里出来了,背上多了一个铺盖卷。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相跟着。石头上的三个老头儿一直仰着脖子,看着他们走过来,下了街口的土坡。

当他们登上一个高坡的时候,沙坪镇就变成了一个空火柴盒子,一无声响地被丢弃在山梁的阴影里,两根指头就能把它捏碎。

看不见人影,看不见树影,也没有庄稼,满眼都是山梁、山坡。坡上有一些梯田,秋收后留下的玉米根直乎乎对着天空。山顶上是种小麦的土地,光秃秃的,像一顶顶贫瘠的帽子。太阳还有一阵才能跌进不知哪一架山梁的背后。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那些帽子金灿灿的,赤裸裸地袒露着,让人寒心。背阴处长着些草一样的东西,已经干枯了,像一片又一片垢甲。

那个汉子眯着眼睛,望了望挂在天空的太阳。

“走小路。”他说。

小孩没有说话,也没有看那个汉子,只跟着他,走上了一条通向拐沟的小路。风从沟里窜出来,有点冷。

这条路只能通向顶天峁。那是这个镇所辖最西边的一个村子,三十多里。路不时地在拐弯的地方消失,又在远处爬起来。就是这样的路。

“你说你给我送馍,不让我回家,你又不了。”小孩说。“念不好书我不管。”

汉子不说话,好像没听见小孩的话。

“我真不愿意跟你回去。”小孩说。

“你妈想你。”汉子说。

“妈好点了吗?”小孩的头并没有歪过来,只盯着路面。

“她说她想你。”

“看了妈,我再来学校。”

“……”

小孩歪过头,看了看汉子的脸。他什么也没看出来,就不再言语了,顺脚把一块石子踢进沟底。

他们又看见太阳了。

“太阳真耀眼。”小孩说。对面的崖畔上有一些蒿草一样的东西,不是树,也许是些不能活的小树。

小孩没什么事可想,就看着那些东西,看着几株高一点的,看什么时候能把它们转到背后去。

“这路真难走。我都不想走了。”他说。……

“这路近。”

“这么多沟。我都讨厌沟了,这么多。”

“水冲的。”

“我就不信。”

“一天一天冲的。”

“我就不信。”

孩子仰头看着那些山梁,层层叠叠的,都是这样的山梁。

“你说不让我回家,你又不了。”孩子说。

不知什么地方传来一溜浑浊的歌声,只唱了两句就停住了:

来了来了又来了,

对面壕壕下来了——吆喝!

他们走了好长一阵,才看见是个拦牛的,看不清模样,只有头上的白羊肚手巾很显眼。他手里拿着一根长鞭,在坡上转悠着。他好像看了他们一眼,又转过去,唱了两句:

来了来了又来了,

清水河里过来了——吆喝!

每一次都不唱完,两句后边一定有个吆喝牛的动作,似乎那个歌儿就应该这么唱。曲调很简单,也只有两句,不停地反复,可他唱得很特别,速度很慢,发声的部位不在喉咙,比喉咙低一点,声音就是从那里拱出来的,出口以后,又被干巴巴的风撕成了长短宽窄不齐的破布条,显得吃力而沙哑,使他的歌声带上了一种说不出是奔放还是拘谨,是凄凉还是悲壮的味道。歌声使一贫如洗的天空和一眼望不透的山包子显得更加单调、寂寥。歌声虽然沙哑,却传得很远:

来了来了又来了,

花花大门进来了——吆喝!

“爸,他唱歌呢。”小孩说。……

“拦牛的。”

“他唱的什么?”

“酸曲。”

“酸曲是什么?”

“胡编的。”

“他怎么老唱?”

“心里恓惶。”

“唱歌了,心里就恓惶?”

“就恓惶。”

“唱歌的人都恓惶?”

“都恓惶。”

孩子不做声了。转过一个弯,又看见那个唱歌的人。他还在唱,沙哑的歌声像撕碎的布条,在干冷的空气里摇来摆去,落在沟岔里,沉下去了,四周冷冰冰的。

“我真不想跟你回去。你说你给我送馍的。”孩子说。

“我说了,你妈想你。”汉子说。

他们已经走到沟底了。两面都是山,天似乎暗了下来,太阳光只能照在最上边的山包顶上。风偶尔拨弄一下沟坡上的干草,一条小河向深沟里流过去。小路被河水拦了一下,又向对面的高处伸去。

“我本来就不想走这条路,你硬走,都怪你。”

“歇歇吧。”汉子说。他放下铺盖卷,靠着崖畔站住。小孩站在他的旁边。汉子坐在铺盖卷上,低头看着脚尖,想着什么。孩子站了一会,便跑到河水跟前,用手撩水花。一会儿,又走回来了。

“看你把我叫回去,人家本不想跟你回去。”孩子说。

汉子抬起来,看着孩子,拉住孩子的手。孩子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情,紧紧地盯着汉子那张粗糙的脸,脸背着光,更显得粗糙不堪。

“三子,你成大人了。”汉子说。他把孩子拉过来,把孩子的头偎在他的胸膛上。

“你又喝酒了。”孩子说。

汉子不说话,用脸偎着孩子的脸。

“三子,你姐走了。”汉子说。

“走哪儿?”

“不知道……跟一个过路的男人走了。那个人在咱家住了一夜。第二天,你姐就跟他走了。”

“姐为什么要走?”

“……”

“你没挡?”

“没挡。”

“妈呢?”

“你妈也没挡。你妈哭了。”

小孩在汉子的怀中看着天。天好像一个大布包子,把下边的一切包得严严的。布包子出奇的蓝,连一丝儿风也挂不住。

“我听见你姐和那个人说话哩。你姐找的人家。说了一个晚上,我都听见了。我睡着了,你妈摇我,我起来听。你姐和那个人在院子里。就这样走了,连窑也没回……你妈就病了,我给你妈抓药,也叫你回去。”

山包子上已没有太阳光了,阴影最先伸进那些凹进去的地方,那些地方就像被刀子砍过一样,坐上了一层厚甲。高高的崖畔不言不语地向沟底挤过来,再一看,它们又冰似地冻住了。山梁上的那些土地,已藏起了那种让人寒心的黄色。暮色把一切都掩盖起来,沟壑也罢,山坡也罢,都模糊不清了。

“山到什么地方了?”孩子仰着头,问。……

“很远。”

“能翻出去么?”

“能吧。”

就这么,天真的黑了。沟里的风像带着指甲,在他们的脸上划来划去。他们在这里停留的时间已经很长了。汉子站起来,重新把铺盖卷搭在肩膀上。那实在算不上铺盖卷。

“天黑了。”他说。……

“我就不想跟你回去。你说过,你又不了。”小孩的声音很委屈,但他还是跟着汉子走。他们走过沟底那条不知名的河水,开始爬沟,沟里能看清的只有这条弯曲的路。

他们听到了一声狗叫。

“咱庄上的狗。”孩子说。

他们又看见了几团灯光。他们的脚步突然慢了。汉子打了一个寒噤。孩子害怕似地向汉子身边靠了靠,抓住汉子的后衣襟。

灯光看起来很近,其实,走起来还很得一阵。

(原载于《中国》1986年第9期)

同类推荐
  • 老根、腊花和小根

    老根、腊花和小根

    小根接到县一中录取通知书的这一天,正是他爸老根工作的非法采矿场被县政府和县公安局炸毁并关闭的这一天。采矿场对于小溪村太重要了,男人们大多在这个矿上工作,虽说每月只挣四五百块钱,但这四五百块钱可就是一家老小的生计啊。因此听说矿要被炸毁,一大早全村的男男女女都涌到山头上。男人们嘴上说得凶,要跟政府如何如何的,但一到现场,看到一大群警察气势汹汹地过来后,他们就憷了,散了;他们是不敢跟政府对抗的。但是村里的妇女们却自告奋勇地涌到井口旁,说是要跟矿井一块炸掉。
  • 白发皇妃

    白发皇妃

    古往今来,她大概是第一位和亲而来却被拒之门外的和亲公主!三月的阳光如春水一般柔暖,透射过华丽马车的窗幔倾洒在一身大红嫁衣的女子身上,拢着一层薄薄的暖黄光晕,朦朦胧胧,说不出的美感。此女子便是和亲而来却被拒之门外的启云国容乐长公主——漫夭。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她只觉自己的身子骨都快要散架了,不由懒懒地斜躺在锦被铺就的软榻上,瞌目小憩,听着马车外传来的喧哗骚动之声,浅浅地蹙眉……
  • 坑塘里的树林

    坑塘里的树林

    正月十六早晨,我们又见到了柴小水。在柴窑村,大家有一天见不到柴小水,都会觉得缺少点什么。要说柴小水本人,并无特别之处。在豫东平原,你很容易见到这样的庄稼汉,身材瘦弱,面皮黝黑,一双眼睛像是刚刚睡醒,却又温和、明亮,让人感到亲切。但不知为何,只要提起柴小水,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柴小水出现在村口时,肩上一定扛着一把铁锨。柴小水所到之处,只要路面不平,他便会用手中的铁锨,从附近挖来泥土,垫在低洼的地方,然后把新垫的泥土踩实、踏平。柴小水是个闲不住的人,你可以说柴小水是全村人的劳动力,即便是一个三岁小孩,都可以随时使唤他。
  • 若非相见

    若非相见

    他的眼睛能看见所有人的磁场,于是再复杂的人心他也能揣测明白。可这世上偏偏只有一个她,那样简单的人,却让他看不见,猜不透更放不下。为了爱情,胆小的女孩也变得勇敢,可因为爱情再自信的人也有了怯懦的理由。于是差一点错过。还好只是差一点。既然我遇见了这世上最特别的你,那我就再不可能放手。
  • 傀儡城之荆轲刺秦

    傀儡城之荆轲刺秦

    2049年底,一位准备立法限制义体的政法委员在会所中遭到战车刺杀袭击,但最终刺杀失败,刺客自杀身亡。刺客在伪装潜伏进会所时曾答应给予会所老板一种新型的电子脑防火墙,随着刺客自杀身亡,会所老板只得雇佣离职刑警陈海瑞调查刺杀案的幕后主使。此时正值部队和公安系统调整,无暇顾忌查案,希望从此案中获利的公安局副局长与军队情报员纷纷找上陈海瑞。陈海瑞周旋在几股势力之间,逐渐查明刺客使用了一种高效的电子脑技术,该技术破解了部分记忆与情感编码,可以高效洗脑,也可以做成难以破解的电子脑防火墙。
热门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旅游法。为了填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释义及实用指南系列丛书》,我们特意组织编写了本书。
  • 世界名城背后的故事

    世界名城背后的故事

    城市是一段沉淀的历史,是经济繁荣的见证,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城市往往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一座城市的特色犹如一个人的个性。特色鲜啊的城市就如个性鲜明的人一样.充满独特的魅力。
  • 暖心校草:丫头,来壁咚

    暖心校草:丫头,来壁咚

    【你的一生一世,由我来权择!——云一格《暖心校草》】炙热的阳光照射在这片大地上。……
  • 大金吊伐录

    大金吊伐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叩开台湾名人之门

    叩开台湾名人之门

    作为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早在1946年就被蒋介石下令用专机秘密押往台湾,从此在台湾度过45年的幽禁岁月。作为“山西王”的阎锡山,曾经独霸山西38年,败退到台湾之后却在阳明山极其偏僻的一角建造窑洞式石屋,惨淡度过生命的*后10年。从此他处于蒋介石特务的严密监视下,终死于非命……本书也关注台湾文化名人的命运:被大陆斥为“反动文人”的著名学者胡适、“自由主义者”国画大师张大千、“三大反动文人之一”钱穆、“两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等等。他们在台湾又经历着怎样的动荡与酸楚?本书是这些名人的集体后传,著名传记作家叶永烈多次远赴海峡,为你叩问史实。
  • 九州·天空城

    九州·天空城

    比影视剧容量更大的同名小说,东方奇幻,唯美虐恋!九州世界深陷权利纷争,最大阴谋悄然登场!在神秘力量的驱使下,人族和羽族的战火再燃!影视剧于2016年7月20日在腾讯视频、江苏卫视同步热播。
  • 冰缘恋

    冰缘恋

    如果我有一个愿望能够实现,我愿在你身旁静静沉睡,无论你在何方。
  • 今日起变魔女

    今日起变魔女

    爱已深入骨髓……就算你已不记得我,认为我是疯子,我依然愿为你舍弃生命。
  • 梦想人生

    梦想人生

    《梦想人生》一书,文章朴素自然,文字清新宁静,笔触空灵激情溢于纸上——有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深邃、悠远,避开无味的说教而直抵心灵;有的则寄情于山水间,借写风光景物而咏怀,妙语连珠;还有的是对都市生活场景的感触与刻画,坦诚、幽默,令人忍俊不禁,体现出了作者特有的气质。
  • 解说·信康

    解说·信康

    忆起八十年代的文学环境,不少人都会有多少的惜春感觉。时值百废俱兴,现代艺术如强劲的风,使我们都陶醉在它的沐浴之中。穿着磨破的靴子、冻疤尚未褪尽的我,那时对自己教养中的欠缺,有一种很强的补足愿望。回到都市我觉得力气单薄,我希望捕捉住“现代”,以求获得新的坐骑。那时对形式、对手法和语言特别关心,虽然我一边弄着也一直在琢磨:这些技术和概念的玩意究竟是不是真有意味的现代主义。裹挟的时代,把我们从六十年代投入了蜕变更新的八十年代。我从一个职业牧民,变成了一个职业写作者。“现代”冲淘着那时的中国文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