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2200000004

第4章 混世怪胎,镇嵩军的前世今生

清末民初,在滚滚涌流的历史洪流之中诞生了一支刀客武装——镇嵩军,这是由豫西绿林蹚将组织的队伍。

说它是“混世怪胎”,有其缘由。

这支原本是占山为“匪”的蹚将在时代的潮流之中“蹚”出了一条血路,成为河南武装反清的主要力量——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能不说镇嵩军是在时局变幻之下在豫西绿林刀客之中诞生的一个“怪胎”。

不仅如此,在以后的“蹚将”生涯中,这支部队走出了国民党陆军上将、曾任陕西省、河南省、安徽省主席的刘镇华(巩县人),陆军上将、河南省主席刘茂恩(巩县人,刘镇华之胞弟)、河南省主席万选才(阎庄人),河南省代主席、中将参议李纯如(老城人)、国民党中将军长王凌云(汝阳人)、宋天才(嵩县人)、孙殿英(永城人)、武庭麟(伊川人)、徐鹏云(老城人);张宗昌安国军第8军军长柴云升(栾川谭头人),安国军19军军长、国民革命军27军军长贾济川(宜阳人),安国军31军军长武衍周(伊川人),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8方面军第5军军长梅发魁(洛宁人),张作霖镇威军21军军长张治公(伊川人),中央陆军35师师长憨玉琨(嵩县人),65师少将师长李纪云(唐河人)等一大批军政要员。在国民党历史上的158个军中,原镇嵩军人员出任军长者达十几个军,如国民党12军军长万选才,15军军长刘茂恩,27军军长王振(宝丰人),32军军长宋天才,41军、新5军军长孙殿英,新编第四军军长王凌云等,其师长、旅长、团长,厅长、县长、局长等官职人员不计其数。在长达几十年的军阀混战中,镇嵩军周旋于陕西、山西、甘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大半个中国,与军阀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吴佩孚、张作霖、张学良、杨虎城、张宗昌等多次混战,时东时西,朝秦暮楚,变幻莫测。

那个时代部队有中央军与省军之分,最初的镇嵩军不能算作省军,而是省以下地方民团组织。但是,纵观全国的无数武装力量,仅仅只有这一支民团部队先变为省军,再变为中央军,后又成为国民革命军,存在时间长达38年之久!可谓名副其实的“混世怪胎”。

我们回顾一下“镇嵩军”的前世今生吧——

1911年春,同盟会河南支部根据河南省清政府统治、清兵分布情况及同盟会活动情况,河南反清革命由甲、乙、丙、丁四大部分组成,其中丁部活动于绿林豪杰中,鼓动绿林豪杰为推翻大清王朝而战斗,重点区域在嵩县杨山,由石言、蒋峨、刘镇华等负责。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河南同盟会决定,响应孙中山号召,各部应迅速行动,于10月下旬举行武装起义。通过嵩县同盟会人员介绍,石言、刘镇华等结识了不少绿林人物,多次到杨山会见“十大弟兄”,将这一武装力量作为河南省革命武装的主力,即派刘镇华联络石言等嵩县同盟会会员发动杨山起义。

1911年10月14日,刘镇华从开封动身,协同刘纯仁、吴沧州、冉祥徵、梁文渊等人到洛阳、嵩县,按照同盟会河南总部决定,授予王天纵“丁部大将军”,着手攻打嵩县县城。18日,随着“打倒清政府,光复嵩县城”的口号声,起义队伍即向县城奔去。嵩县知县朱霞面对突然而至的起义军慌了手脚,急调清兵入城作战,并强迫城内外青壮年参战守城。由于修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嵩县县城,屡经加固,城墙宽厚而又高大,易守难攻。洛阳大批清兵援军星夜赶来,终因敌强我弱,力量过于悬殊,起义队伍决定放弃攻打嵩县城,转而奉命进攻洛阳。

起义军一路骁勇悍战,连克田湖、鸣皋、白沙、彭坡等集镇、10月19日夜到达关林,威逼洛阳。原本计划与洛阳城内的农民反清组织“在园”里应外合,不料由于叛徒告密,打乱起义部署,刘镇华急忙赶到关林,要求起义军转移。起义军与清兵短时激战后退到宜阳,经陕州、灵宝、卢氏到潼关,参加张钫领导的秦陇豫复汉东征军。张钫委任王天纵为先锋官兼第一标统,石言为军部总参议,柴云升、憨玉琨、张治公分别任标统。后起义队伍随张钫到陕西参加辛亥革命,牵制了大量清军不能南下,有力地支援了武昌革命。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全国部队缩编。陕军被编余3000余人,多为参加杨山起义人员。张钫认为,如将其遣散回乡,必定影响豫西社会安定,于是同河南省都督张镇芳商定,把这些民军编为地方部队,军费由河南省支出。因其兵众多分布在以嵩山为周围各县,嵩县为其根据地,河南都督字镇芳,故将这支部队命名为“镇嵩军”。刘镇华被委任为镇嵩军统领兼洛陕汝道尹。镇嵩军下辖三标一营:柴云升任第一标统,张治公任第二标统,憨玉琨任第三标统,另设一炮兵营,武衍周任管带,共计3000余人,由陕西开赴河南,驻扎在豫西22个县,威震一方。至此,“镇嵩军”一跃而上了历史舞台。

作为镇嵩军的第一任统领,刘镇华自镇嵩军成立的那一天起就与之难解难分了;不仅如此,刘镇华的胞弟刘茂恩和儿子刘献捷也先后成为镇嵩军的将领——以至于有人称,镇嵩军是刘镇华的私人武装;而刘镇华得以凭借镇嵩军而成为一方军阀!

刘镇华,字雪亚,河南巩义市人,出生于小商人家庭。幼年时,家道中落,由父亲教授《四书》、《五经》,考中秀才。后又就读保定北洋优级师范学堂和直隶法政专门学堂,毕业后任河南省法政专门学堂庶务长,在其本家亲戚刘觉民先生的影响下,逐步接受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教育,开始参与反清反封建活动,并在刘觉民介绍下,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刘任镇嵩军统领兼豫西观察使。凭籍这支武装力量,依违于各大军阀之间,先后投靠袁世凯,冯玉祥,阎锡山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曾任陕西省督军、高官,陕甘联军总司令;国民党时期,曾任安徽省政府主席,兼豫鄂皖边区“剿匪军总司令”、国民党第五届中央监察委员等职,1949年逃往台湾,1956年11月在台北家中病逝。

刘茂恩,字书霖,刘镇华胞弟。早期受训于袁世凯创办的模范团,后入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跟随刘镇华加入镇嵩军,历任连长、营长等职。民国16年,镇嵩军改编为冯玉祥部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八方面军时,任第四军军长,参加北伐战争。1937年抗战爆发后,刘茂恩将军以第13军团军团长兼第15军军长的身份,增援石家庄。为确保山西,以牵制华北侵华日军的行动,九月初,刘茂恩将军奉命率军自石家庄驰援山西,以15军占领平型关正面阵地。日本最精锐的板垣师团主力在平型关遭到了日本最精锐的板垣师团主力在平型关遭到了十五军的全力攻击,此役歼灭日军20000余人。在中条山之战中,刘茂恩率部被日军包围,数次突围皆告失败,情况万分险恶,左右僚属苦劝其更换便衣逃出,刘茂恩凛然作色说到:“我堂堂中国军人,沙场捐躯,死亦光荣,岂能求一时苟安,丧失民族气节,为人耻笑!”说罢欲拔枪自杀,被部下死死拉住,后来乘风雨狂作,山洪暴发之际,才得以趁机脱险。抗战胜利后,刘茂恩对河南各抗日恨据地实行“清剿”,镇压革命力量。1983年病故于台湾。

刘氏兄弟的一生的沉浮都与镇嵩军休戚相关,都依凭镇嵩军纵横一时,在史册里留下了传奇的一页。1946年2月,刘镇华母亲八十大寿。当时,前往刘氏兄弟老家巩义祝寿达官贵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人书赠一副对联:“兄主席弟主席兄弟主席,父司令子司令父子司令”,横批是“天府”。这里指的正是因为刘镇华当过安徽省主席,抗战胜利后刘茂恩任河南省主席;刘氏兄弟均担任过司令的头衔,刘镇华的儿子刘献捷则任过十五军64师师长,后任整编15师中将师长、第15军中将军长等。

刘氏兄弟乃至刘氏家族的沉浮荣辱,无不与镇嵩军的兴衰起落紧密的联结在一起——而镇嵩军正是豫西蹚将的老班底!换句话讲,是豫西蹚将的血肉搏杀“染红”了刘氏兄弟的“顶戴花翎”和刘氏家族的门庭荣耀。

1925年l0月,直系军阀吴佩孚东山再起,自任“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此时,经历“胡憨之战”兵败之后投靠阎锡山的刘镇华,由阎锡山引荐给吴佩孚,被任命为“讨贼联军陕甘总司令”。

刘镇华回到豫西,招集散在各地的镇嵩军旧部。当时,豫西境内的红枪会、大刀会等各种势力也纷纷涌来,刘镇华以阎锡山供给的枪支炸弹,把这支力量重新武装起来。

1926年初,国民第二军军长岳维峻率部败退豫西,准备取道返回陕西。在陕州、灵宝等地,刘镇华率领镇嵩军截击,岳维峻被打垮。当时的陕西军务督办李虎臣和国民第二军第三师师长田玉洁,因到河南援应岳维峻,也被刘镇华打败,只身化装逃回陕西。

经此一役,刘镇华很快编组成一支号称十万人的部队,计张治公一军、王振一军、梅发魁一军、柴云升一军、张得胜一军,此外还有一些直属部队和特种兵。至此,由十万蹚将组成的部队,受到吴佩孚通令嘉奖,并倚重为经略全国的“西北长城”!

吴佩孚一声令下,刘镇华率领“十万蹚将”部队西向潼关进发,演出了一场历史著名的“西安围城”之战。

其实,早在1918年刘镇华就担任了陕西高官,1921年直奉战争爆发,刘镇华接替冯玉祥兼任陕西省督军,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在陕西当了七年高官兼任了四年督军,但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外来户”,从1918年围剿于右任领导的靖国军开始,与陕军结了不少梁子。所以,他一旦离开陕西,想回来可不容易了。

此时,刘镇华兵临西安城下,从内心来讲应是他收复原来地盘的初衷。因此,本来可以“兵贵神速”立即攻城拿下西安。但是,他可能考虑如何才能赢得关中民心——这多少有点宋襄公的“仁义”的意味。

在他举棋未定之际,西安地方士绅组织了一个“和平期成会”,派出代表去见当年的“刘兼座”,表示为了使刘镇华“荣归”陕西更加体面,请求镇嵩军稍迟入城,等驻守西安的李虎臣部队撤走之后,举行盛大的欢迎会。此时的刘镇华犯了一个最低级的错误,把军队停留在西安东郊静静等待入城仪式,居然没有派兵控制西安城门。细想刘镇华纵横十数年,身经百战,治理镇嵩军和剿匪,心狠手辣,杀人无数。怎么在西安城下只想和平接管,忽略了军事手段呢?

惟一的解释就是,他想要表白自己的“仁义之心”与“仁义之师”。

然而,驻扎三原县的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师长杨虎城于4月18日率精锐5000入城,坚定了城内军民抗敌的意志。直到5月15日,镇嵩军才占领咸阳、西安间的三桥,实现对西安四面包围,这才有了“二虎守西安”的战例。

西安围城,杨虎城、李虎臣等陕军将领,指挥不足万人的兵力坚守西安十个月,据说伤亡冻饿而死的军民达四五万人之多——这成为镇嵩军在陕西历史上的最大罪证,以至于后世有河南刀客“祸陕”之说。后来,冯玉祥五原誓师率军南下,西安解围,镇嵩军败回豫西。

西安围城十个月,究竟刘镇华是不是真的想逼“二虎”主动撤退而避免杀伐?刘镇华真的纵火焚烧了西安城外十万亩成熟待收的麦子而企图饿死城中军民吗?这些纷纷绕绕的历史公案,还是交还历史去解答吧。

抗日战争开始后,由镇嵩军改编的第15军北上抗日,先后参加过太原会战、中条山会战、豫中会战等,并曾在雁门关与八路军并肩作战。

1944年3月,冈村宁次制订了《1号作战计划》,以打通从东北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集中了共计约10万人分三路进攻豫中。此时,国民党第一战区正副司令长官蒋鼎文、汤恩伯部的中国守军有8个集团军近40万多万人。然而,战役打响不久,日军接连攻城略地,5月11日实现三面合围洛阳城,洛阳保卫战全面展开。

古都洛阳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蒋介石命令司令长官蒋鼎文死守,但蒋鼎文却先弃职西逃,汤恩伯也紧随其后西逃,只留下“着15军军长武庭麟统一指挥94师担任洛阳之守备;着94师死守洛阳城,15军即占领洛阳外围既设阵地,协同94师固守洛阳10至15日”的命令。

此时,15军军长为洛阳伊川人武庭麟,副军长为洛阳孟津人姚北辰,都是当年跟随刘镇华一路杀过来的蹚将老人手,下辖64、65师,其中64师师长刘献捷是刘镇华之子。由豫西蹚将组成的15军将士,他们知道保卫洛阳,就是保护自己的父老乡亲不受日寇侵害。所以群情激昂,斗志旺盛。洛阳周围原有阵地是按12个团的兵力构筑,而此时15军只有4个团,加上94师的川军3个团,共有兵力7个团15980人,兵力严重不足。

日军望着抱头鼠窜、溃不成军的几十万败兵,根本没有把防守的洛阳孤城两个“杂牌军”放在眼里。日军第一次攻击激战两个昼夜,洛阳守军伤亡过半,但起到了有效阻击的作用。

5月14日,日军实施第二次攻击,15军的将士凭借洛阳外围半永久性工事追击攻人,固守邙岭,给日军“于17日一举攻占洛阳”的狂妄野心当头一棒。22日夜,15军撤人城内,23日日军派人给武廷麟送去劝降书,遭到断然拒绝。

5月24日13时,日军分六路对洛阳城发起总攻,先是集中炮火、飞机对城内狂轰滥炸,半日内发射炮弹8000余发;而后以坦克引导步兵对市区展开强攻。战至17时,突入洛阳的日军已达万余人,坦克达50余辆,“驰逐街衢,无法遏止”。傍晚时分,在指挥中断情况下,15军守城官兵利用民房和敌人展开巷战,敌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价。日暮之后,全城进入混战状态。经过激烈战斗,共毙伤敌人8000余名,15军官兵伤亡3000余人。在无法坚持战斗的情况下,武廷麟决定突围,5月25日清晨突出城外的守军仅收容到官佐316人,士兵1795人。5月25日8时30分,古城洛阳沦陷。

尽管如此,这支顽强的蹚将部队在撤退的路上打垮了不少日军后勤兵站,浴血冲出围,以血肉之躯与日军钢铁群兽搏战14昼夜,谱写了一曲豫西子弟兵浴血保家卫国的壮歌!

1926年底,镇嵩军败退潼关,刘镇华投靠冯玉祥,被整编为西北军第八方面军。中原大战之中刘镇华率主力倒戈蒋介石,使得蒋介石取得胜利从而改写了历史。自此,镇嵩军也成为军阀混战中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其后部队番号虽有所变化,但建制基本不变。

在抗日战争中,由镇嵩军改编组建的第15军北上抗日,先后参加过太原会战、中条山会战、豫中会战、豫西鄂北战役等,曾在雁门关与八路军并肩作战。

在国共战争期间,镇嵩军多次与共产党人作战。在大别山作战期间,重创徐向前、徐海东等红军部队。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后,镇嵩军对根据地实行烧杀掠抢三光政策,残杀红军战士、家属、无辜群众无数,宋天才75师一次掳掠我根据地红军战士家属、无辜妇女2000余人,卖往河南老家等地与人为妻。在五次围剿中,镇嵩军多次不计损伤,冲锋在前;红军长征时,他们又围追堵截,红军将士遭到极大伤亡。

在安徽作战期间,以镇嵩军为班底的国民党15军积极参战,击败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志敏将军受伤被俘。在蒋介石发动的五次围剿红军战斗中,镇嵩军冲锋在前,红军被迫战略转移长征时,他们又围追堵截红军,使红军将士遭受极大伤亡。在蒋介石实行重点进攻、闪击延安战斗中,镇嵩军充当了急先锋。在羊马河战一役,国民党15军135旅少将旅长麦宗禹以下4700余人做了西北野战军俘虏。1947年,由15军整编的15师在河南郏县与陈(庚)谢(富治)大军作战时,被人民解放军彻底击溃,师长武庭麟被俘。

——镇嵩军!“蹚”在辛亥革命中崛起,“蹚”在解放战争中消失!从此,这支“蹚”在历史潮流之中的“蹚将”部队土崩瓦解、烟消云散。

同类推荐
  • 锦衣王侯

    锦衣王侯

    本是京剧演员,穿越至大明正德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虎皮肉,且听那雨打浮萍。哼一曲临江仙,且随那风起云涌。呼一声大丈夫当如是,这才要独掌权衡。且看锦衣缇骑,股肱心腹,鲜衣怒马,绣春刀出……
  • 西域余闻

    西域余闻

    日本历史写作巅峰的陈舜臣经典作品。本书是一本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随笔集。前半部分以丝绸之路相关文物为主轴,后半部分以沿途见闻为切入点,从古都西安到帕米尔高原,从汗血马到夜光杯,两千多年来,东西方文化交流遗落在丝绸之路上的文物和逸闻趣事尽在其中。细腻稳健的笔致,娓娓道来的叙述,带领读者踏上跨越时空、纵横自在的历史之旅。
  • 热河惊变:大清王朝的历史拐点

    热河惊变:大清王朝的历史拐点

    三百年前的一个夏日,在蛮荒四散荒草疯长的燕山丛地,康熙大帝御鞭指处,一座神奇的皇家山水宫苑傲然出世。本书自避署山庄营建前的大背景起笔,踏寻康熙大帝当年的心路历程,粗心勾勒出大清帝国一幅幅尘封百年的历史画面……
  • 混在帝国当王爷

    混在帝国当王爷

    李狗儿,一个连正儿八经大名都没有的穷要饭,一个社会的最底层,当一个做贵妃的姑姑突然砸到他头上的时候,李狗儿的幸福生活开始了。三妻四妾?富甲天下?那都不是个事!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做忠臣能臣?那太累,而且自己也不识几个字。做外戚当权臣?那太危险,好像历朝历代没有几个能得善终的。李狗儿没有理想,没有志向,更没有抱负,只是想做个富贵散人,但是天下已经乱了,这个富贵散人,他还做的下去?
  • 帝师之乡话螺洲

    帝师之乡话螺洲

    《帝师之乡话螺洲》既述介了螺州古镇的历史沧桑、名胜古迹、祠堂文化、姓氏源流,又重点展示了螺江陈氏族群繁衍发展的脉络,以及后裔许许多多的爱国勤政、艰苦创业的辉煌业绩。全书分为钟灵古镇的历史沧桑、丰富多彩的名胜古迹、宏伟壮观的古名祠、创造人文奇迹的螺江陈氏家庭、古镇旅游开发的美好展望等六章。
热门推荐
  • 暮秘战线

    暮秘战线

    “人有无数次想活着或死的机会,总得做个选择不是么?”“真正决定你命运的,只在一线之隔。”“现实的各方压力很大吧?但这里可以尽情的发泄,这里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尽情的发泄吧!”无数交错纵横的空间内,匿藏着数不尽的故事与冒险:微塞纳河浮水的澄澈、奎木之森的藏影、虹罇天弈的秘境……所以,从此刻开始;身心只由你自己支配;无论你做什么都是自由的;这里没有极致的善与恶、豁确的是与非;这只有专属于你自己的天堂。
  • 穿越:庶女谋略

    穿越:庶女谋略

    一朝穿越,父母双亡,家道败落。她被自称表姨母的人带回了候府,从此寄人篱下。她如履薄冰,谨言慎行,只求安稳度日。可候府上下各人各怀心思,对她俱是充满敌意,一个个想要谋其性命。为求自保,她不得不还以颜色。谁知却因此遭来更多人的嫉妒与陷害。本着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的生存原则。对想要欺负她的人,她绝不心慈手软。可谁知,侯爷夫人见她花容月貌,使出万般手段逼迫她嫁给她的傻子儿子。为了摆脱她的摧残,她答应代侯府嫡女嫁给燕王府那个死去的世子爷。******花轿临起,京城第一才子手执羽扇临风而立,“姑娘,你当真愿意嫁给一个死人为妻么?”“花轿已上,还能有假么?”******王府大门口,皇太孙冷然地挡住她的去路,“只要你愿意嫁给本宫,我立刻去求皇爷爷赐婚。”倏地,一道颀长的身影蹁跹的出现在他们眼前,长臂一捞,她整个人跌落他的怀中,“太孙,抢人也得有诚意,那就是趁早,而不是等在拜堂之时。”******
  • 正魔难分

    正魔难分

    我很想让你看到我最真实的一面,可我不确定那样会不会让你讨厌我。别人是不是比你漂亮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的心灵比大多数女生都要美,这才是我看中的地方!我说不出来为什么喜欢你,但我知道,你就是我不喜欢别人的理由
  • 总裁的刁蛮妻

    总裁的刁蛮妻

    “过来!”新婚之夜,他扬眉冷语,内双的眼半眯着,看着前面穿着红色礼服的小女人。她却迟迟的的站在他的不远处,看着床上衣衫不整的男人,她有自己喜欢的男人,但是她都还是自己的,但今晚——,一张粉扑扑的小脸紧绷着,那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就没敢抬起来看看他。“你在紧张?”他看着她,笑的很邪魅,他本来就可以做她的长辈,只是,却成了她的丈夫。她抬起眼眸,看着他那气势逼人的大脸,然后努力的压着自己的呼吸,却始终没有说话。“你知道待会儿可能会有点疼吗?”她继续望着他,不说话,一个字也没有,只是看着他,然后差点就要憋死的时候,他的大手突然扯下了她……“啊!”她终于呼吸了,也大叫了,然后……….爱情,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毒药,在嫁给那个男人之后,她也体会的越来越深刻了。他们之间本就没有情,婚姻里又怎么会有爱,可是,谁让他在她的身体里埋上了他的种子,那天,人流手术室外面,一个女人把一根单子撕成了碎片抛在了身后,然后潇洒的离开.....-------------------------------------------------------------------------------------------亲们喜欢的麻烦加入书架,推荐投票,外加留言,(*^__^*)嘻普通读者群(15826562)V读者群(94981824)亲们不要加错哦!嘻……--------------------------------------------------------------------另外推荐飘雪的另一个V文,亲们多多支持哦,先在此鞠躬谢过啦!
  • 梦中新娘

    梦中新娘

    订婚在即,背叛来袭,丢了一个未婚夫,却给自己撞了一个现成的新郎。苏墨的婚礼,他的新娘跑路了,我被他的朋友拉去替他解围,却不想被他羞辱。我准备放下一切,不计前嫌的与他好好相处,一个身怀有孕的女人打破了一切,身为正妻的我沦落小三。我只是不小心轻轻碰了她的手臂,她却险些摔倒,头晕就算了居然还叫肚子疼!面对他迫人威压的视线,我问:“如果我说我什么都没做你信吗。”他不信任我就算了,还凌厉的警告我:“叶楚楚,以后离她远一点!”一场意外,他抱起捂着肚子叫疼的她奔向医院,她的孩子保住了,我的孩子却没有了……
  • 我在大唐有座城

    我在大唐有座城

    在大唐,有这么一座城!它没有城墙防御,却是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这里的商店拥有无数超脱这个时代的奇珍!这里的医疗,教育,文娱都引领着世界主流!这里的居民必须是各个领域的精英级人才!某国国王为求购一套这里的公寓只能搭上国土!这里是大唐的经济中心。也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而它的主人,拥有这个世界80%的财富总和...
  • 爱或不爱是一种状态

    爱或不爱是一种状态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似水的流年,律动着如风的往事,撩拨着无痕的记忆。经典的散文恰如这似水的流年,勾起诸多往事和记忆。一篇短短的散文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因为它的到来应当属于灵魂的澄清和精神的拯救。正如人们常常形容可以使我们迅速摆脱困境的那棵稻草,虽微不足道,但很有力量。这本书正有这种震撼心灵的法力。
  • 如果鸵鸟有爱情

    如果鸵鸟有爱情

    裴清溪的世界里一直都只有“努力学习,提高成绩,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这些想法,她每天都在为这些而努力奋斗,几乎不关心别的事。2004年,她收到了生命中第一封情书,她拒绝了那个字写得很漂亮的男生。2018年,在男人的书房里,她竟然看到了很多年以前,自己义正言辞回给某个男生说自己要好好学学天天向上的拒绝信。她才知道,如鸵鸟般的她究竟错过了多少美好!后来,他对她说:“因为那个人是你,所以我不在乎一直等待。”我很高兴,终于等到有你的日子。PS:从2004到2018,14年最无声的等待和暗恋,让我们拭目以待鸵鸟小姐裴清溪和温情暖男傅子恒的暖心恋曲。
  • 十四经发挥

    十四经发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