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000000003

第3章 爱心相助过难关 (1)

一九四七年过完春节我已八岁,早该是读书的年龄了。对于读书,我是很向往的。看着那些背着书包,嘴里念着课文、唱着歌的小伙伴,我很是羡慕;但看着那高宅大院的学堂和威严的老师,我又有几分恐惧。学校里富家子弟较多,就是一般的农家子弟也比我穿得好,有气派,和他们坐在一起显得卑微和尴尬。那个年代,农家子弟读书主要是为了认得几个字,能写会算,不当睁眼瞎,不受人蒙骗就行了。当时川北私塾还很流行。私塾是古老的教育体制。一般是一校一师,大点的设在寺庙或祠堂里;小点的就设在教书先生或富户子弟的家里。课程有《论语》《三字经》《四字经》《女儿经》《增广贤文》“四书”“五经”以及唐诗等。新学是洋务运动的重大成果,辛亥革命后更是大力推行。但在落后、闭塞的月}北山区,新学还是新生事物,我的同龄伙伴有读私塾的,也有读新学的。我的父亲虽目不识丁,但他见多识广,思想开放。所以从一开始,我读的就是新学。

新学每年春秋两次招生。一九四七年刚过完春节我就去报名读书。学校设在甯市庙,进山门右边的大厢房里有初小一册、二册两个班,小厢房里有初小三册、四册两个班,左边大厢房有五册、六册两个班,七册、八册分别设在左边小厢房和戏楼上。在同一个教室里的两个班中间并无隔墙。以墙上的黑板为基准,摆上几行课桌就自然形成一个班。新学的学制和课本是新的,管理模式与私塾差不多,全校就一个老师,他叫王德恩,在这所乡村小学里已教书十多年了,可谓桃李满天下。他既是校长,又是老师。语文、算术、图画、劳作都是他唱独角戏。只要一个班上课,其他班都是自习,全校I\个班实际上每个班每天最多只能上一节课。在同一个教室两个班的情况下,一个班上课另一个班只能习字,做作业之类。老师也难免有伤风感冒不能上课的时候,这时全校都自习,朗读、背诵课文成了全校的统一活动,大家放开嗓门大吼大叫,这个班读完那个班读,像唱歌比赛似的,弄得全校一片沸腾,一里开外都能听见。

当时庙的正殿供奉着很多菩萨。我们到厕所去大小便都要经过菩萨面前,来回都要拱手作揖。因为是庙,阴历初一、十五或佛教的什么庆典都有一些信男信女来烧香拜佛。弄得人声鼎沸,香烟缭绕。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下,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可想而知的。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很差,我就更差一些,只能勉强升级。

一九五O年解放后,增加了两位教师,烧香拜佛也禁止了,教育质量有所提高。同时增加了音乐课、文娱课,教同学们唱歌做游戏,最先教唱的歌是《国歌》《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时配合土地改革教唱一些控诉旧社会的歌曲,其中令我终生不忘的是那首《庄稼佬》,歌词是这样的:

你我庄稼佬哟,从小苦到老哟。

衣也穿不暖啰,唉哟,饭也吃不饱哟。

这首歌还编成活报剧在街道和舞台演出。因为歌词通俗简单易唱易学,许多中年农民、青少年也普遍唱起来了。这首歌吐露了农民的心声,控诉了他们过去遭受的苦难,呼唤、期盼着一个能吃饱穿暖的未来。

一九五一年春节刚过,父亲又到远方做生意了。对于我读书的事他从来不闻不问。我已读完初小,该去大树乡完全小学读高小了。该校规定书籍费一万元(折合现行币值一元),没有任何其他费用。只要能交够书籍费就可报名读书。到报名的最后一天,母亲卖了十双草鞋才凑到五千元(折合现行币值五角),她把钱交给我,叫我去给校长说能不能欠一部分,过几天想法交齐。我知道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借。我很清楚,借钱这样的事就是成年人之间也是一件严肃而慎重的事,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向人借钱是令人感到可悲可笑的。但是强烈的求知欲望给了我勇气和胆量,凡是我认为与我家关系较好的人我都开口了。他们都委婉地摇摇头表示爱莫能助,个别人则爱理不理地斜着白眼珠瞪我一眼,我这才体会到“一分钱憋死英雄汉”这句话的分量。我带着沮丧和失望的心情准备回家的时候,碰到了本家叔叔王才士。

他看我愁眉苦脸的样子,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向他说明了情况,并把已有的五千元(折合现行币值五角)拿给他看,他被我一心向学的精神感动了,很同情和支持我。他手中的钱不够,马上向别人借了一点才凑够数。我当时高兴得不得了,对他千谢万谢后立即跑到学校去缴钱报名了。这样东拼西凑靠着好心人帮助读上了高小。每当我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心里很不平静,如果才士叔不给这五千元(折合现行币值五角),我跨不过这个沟翻不过这个坎,可能就辍学了。在家境困难的情况下,一旦辍学就成了家里的劳动力,帮助家里养家糊口,而且自身也养成散漫自由的习性,我的求学之路也许就到此为止了。对于他的救助之恩我一直没有机会回报。一九六一年,我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回家探亲,准备对他好好感谢一下,这才得知他在一九六0年那场大饥荒中饿死了。未能感谢他的救助之恩成为我人生的一大憾事。到大树乡街上读书,离我家八里,中午不能回家吃饭。

不要说无钱在街上的饭馆吃,就是像样的干粮、饭团也没有,只有饿肚子。父亲基本不在家,又不带钱回来。母亲拖着五个孩子,供给六张嘴巴吃饭,生活非常困难,早晨先装一碗米饭给我吃,然后将菜干倒人饭中混合均匀。这种菜干实际上是老叶子、虫叶子、菜帮子切碎晒干做成的,我们家乡把这种饭叫蓑衣饭。弟妹们吃的是蓑衣饭,至于母亲,她又在蓑衣饭里倒进米汤或水,她吃的是蓑衣稀饭。真是儿多母苦啊!尽管母亲特别照顾我,到了下午两三点钟时,肚子还是饿得咕咕叫,阵阵痛,有时甚至吐清口水。一方面要听老师讲课,另一方面要与饥饿作斗争。我每到下午两三点就请假,请假理由是头痛或肚子痛或回家放牛或回家割草,实际上都是借口。班主任覃老师可能知道内情,凡是请假他就批准。批完假条后有时会意地笑一笑,有时无可奈何地叹一口气。这样读书,成绩肯定不好。高小一年一期(当时称高一)算术不及格,要补考;读完高小二册时,虽然不补考,但成绩较差,都是六十多分。

一九五一年底,舅外公(我母亲的舅父)到大树乡赶场,顺便到我家看看,看到我家的窘况,心里十分难过。母亲告诉他:家里六张嘴吃饭,没有一个劳动力,当家的总不在家,说是在外做生意,不但未见到一分钱,一年半载连人影子也未见到,她实在维持不下去了,打算叫我不要读书了,跟着别人做点小生意,挣点钱来养家糊口。舅外公说:“这娃儿身体这么瘦小,挑不动,抬不起,能做啥子生意哟?能赚到钱吗?可能连自己的生活费都赚不到!”他可怜地望着我,可能是看我还有几分灵性,想了一会说:“这样吧!到我家去读书吧!顺便也可以在面馆帮帮手,打打杂,如果他能读书就让他读下去;如果不能读书,在面馆里学门手艺,将来也有个饭碗啊!”母亲听了十分高兴。因为这样既解决了我的读书问题,又使家里少了张嘴吃饭,所以对这位仁慈的舅老爷千恩万谢。

一九五二年春节刚刚过,我就准备到舅外公家了。离家的头天晚上,妈妈一边收拾行装,一边叮咛我:“到了舅外公家,嘴巴要放甜点,性格要开朗些,再不要像个‘闷龙’似的一天到晚不说话。脑壳要放灵活些,见到啥子做啥子,不要像算盘子那样拨一下动一下。他家里人手少,脏活累活要抢着干。他家住在街上,人多嘴杂,别人说的闲言碎语你就当做耳边风,只管读自己的书,做自己的事。街上的娃儿可能会欺侮我们乡下人,你要忍耐些,不要与他们吵架、打架,不要给舅外公添麻烦。天大的委屈你装在心里,以后回来向妈说……”说到这里妈妈硬噎得说不下去了,“你才十二岁啊,妈真对不起你,不是妈心硬,实在是没有别的路了……”妈妈竟然呜呜地哭了起来。我也哭了,妹妹们也哭了,两岁多的小弟弟牛儿呆呆地望着我们。过了一会儿,我赶紧止住泪对妈妈说:“您不要难过,我是去读书,又不是去做危险事。家里这么难,您能让我去读书就很了不起了,我一定记住您的话,到了那里努力干活,发愤读书,做个有出息的人,将来好好孝敬您。”

第二天,全家都起得早,匆匆吃过早饭,我就上路了,全家人都要送我。我要弟妹们留在家里,外面寒风刺骨,他们都穿得单薄。可能怕引起我的动摇,妈妈强装着笑脸,送了一程又一程,千叮咛,万嘱咐,大都是昨晚上那些话。送了一里多路后,我停下来说:“妈,天这么冷,您回去吧,妹妹弟弟在等着您呢,您再送,我就不走了!”母亲终于停了下来,站在凛冽的寒风中目送着我。我走过了一条条田埂,翻过了一道道山坡,走了许久还感到背后有一双含泪的眼睛在目送着我。

同类推荐
  • 一池碧水

    一池碧水

    《一池碧水》是一本让人好奇的书,作者不急不躁,娓娓道来,写着独特的生活。作者以花草游鱼为伴,以植物为伴,以日月星辰为伴,拥它们入怀,给与了它们无穷无尽的爱,深情地和它们融入了一体,人与自然相处得是那样有声有色,十分感动人。
  • 我们都是自己的人生引路人

    我们都是自己的人生引路人

    所有你渴望的想要的,没有一样是可以轻易得到的,这就是我们要努力的理由。我们成长的公平在于,每个人都会见识到现实的残酷,每个人都会在经受世事淬炼之后变得温润。你要试着将所有喜怒哀乐渐渐调成静音,变成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本书是写给千万年轻人的心理治愈大书,希望他们能把喧嚣芜杂的俗世活得睿智而淡然。54篇文章,54次与自己内心的和解。这世界没有什么好怕的,你要过的人生,由你自己去闯去拼。待我们经历过才明白,人生哪有什么指明灯,哪有什么人生导师?
  • 陈沂评说

    陈沂评说

    本书从小说、散文、诗歌、影评、文艺思想、政治思想、政坛伟人交往、文艺大师交往等方面对陈沂进行了研究。
  • 我知道你没那么坚强

    我知道你没那么坚强

    你的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以前特别害怕失去,不管是物质还是感情,后来经历的多了,渐渐地学会了独撑和豁达。如今再也不担心谁会走,再也不担心会变穷,因为知道失去的自己依然可以再挣回来。对自己的信心,就是最大的安全感,无需外物来证实和陪衬。心情不好就少听悲伤的歌,饿了就自己找吃的,怕黑就开灯,想要的就自己赚钱买。谁都没比谁生活的更容易,只是有的人怨天尤人,而有的人却默默咬着牙,逼自己学会坚强。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突如其来的繁华和苍凉,你已从弱小的身影变成别人可依靠的肩膀。
  • 柳宗元文集(第1册)

    柳宗元文集(第1册)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热门推荐
  •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胡雪岩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商人”。胡雪岩胆识过人,才智超群,有着独特的“生意经”,也有其高超的处世智慧,学习胡雪岩的24堂为人处世课,你不仅可以获得经商之道,还会明白做人的智慧,从而在生活中更为游刃有余。
  • 乐小米青春虐恋合集(7本)

    乐小米青春虐恋合集(7本)

    在残酷与幽默间游走,以无法超越的凛冽之姿,撕去浮华,讲述一场纯粹而离奇的少年情事……请善待那个初喜欢你的人,或许从此以后,不会有更好的爱情。一个青春时代的烙印,《青城》之后,再无遗憾!
  • 闯海南

    闯海南

    疯狂的淘金热潮!小人物的奋斗历程!一批转业军人、大学生、小商贩,闯荡海南,经历了贫穷、卑贱、屈辱、困惑、迷茫、陷阱、欺骗,几乎倒毙在椰子树下;他们同时又享受了爱情、友谊、真诚、援助、机遇、成功。他们在荒芜的旷野中寻找自己的精神栖息地,顽强地对抗着坚硬的现实,招扬着真善美的旗帜……
  • 美妙世界的领主

    美妙世界的领主

    在一场人族与异族的战斗中,烈焰城第一刀客秦林战死,却留下了不甘,从未来穿越到了100多年前的过去,他决心成为人族最强的进化者。
  • 白华山人诗说

    白华山人诗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社会热点面对面(三)

    社会热点面对面(三)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推出的《社会热点面对面》系列图书已经出版了两本。广大读者一直给与了持续的关注与讨论。今年出版社延续其“直指百姓最关注的社会热点很接地气”的风格,推出《社会热点面对面(三)》,继续对最近以来发生的各种社会事件、关涉民生的社会问题、大家热议的现象作出反应,并从社会学的角度提供解释,探讨解决之道。
  • 爱的艺术

    爱的艺术

    《爱的艺术》是一本幽默的教育诗,辞藻和内容是非常淫艳的,但它表现了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渊博的知识和精细的迟到是学。
  • 机器人作战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机器人作战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科幻故事,主要是描写想象中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
  • 太上元宝金庭无为妙经

    太上元宝金庭无为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淡定王爷傲娇妃

    淡定王爷傲娇妃

    一个反复纠缠着她的梦;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前世:他为了心爱的女人而死;她许下千年也要找到他再续前缘的宏愿;今生:他一次一次的在梦里深情的呼唤;而她转世为人,却忘记了这段欠下的情债;一场车祸,她穿越到了一个被架空的年代,变成了大将军的女儿,更是未来的八王妃。而她的夫君竟是她梦中的男子!!!话说,许下的承诺,欠下的债,他们能否再续千年情缘?且看俏皮王妃如何降服冷酷王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