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000000004

第4章 爱心相助过难关 (2)

舅外公住在檀木场街上,离我家有六十里路,两年前小舅舅带我走过一次。一般地说来,我走过的路是不会忘记的。由黄都场到兴隆场这三十里路比较好走,兴隆场以后都是弯弯曲曲的土路,山坡较多,人烟稀少,有时还穿行在阴森森的树林中,心里本来就有点恐怖,偶然听到鸟的怪叫或树枝哗啦啦地掉下来,吓得毛骨悚然,浑身冒着虚汗。走过沙陀寺后基本上都是平坝,心里就轻松自然了。但到了土主河,心里就发麻了。这里是明月江的一段,我家门口那条河是它的支流。比较起来土主河水深流急,河面也宽得多。涨大水的时候这里是个渡口,小木船是行人过河的工具。平常搭着浮桥,所谓浮桥就是在河中放几个四方形的木架作为桥墩,再在桥墩上并排放上两块木板,两侧没有栏杆或扶手。人在木板上行走时有些摇晃和上下闪动。胆小点的大人都不敢过,更不用说小孩子。两年前是小舅舅牵着我走过去的。这次临走时,妈妈一再嘱咐我:“过浮桥是件危险事,千万不要独自过桥,等有大人过桥时将你牵过去。

”于是我在桥头坐下来,等了一会儿,看见一个挑着担子的人走过来,我立即站起来,迎面鞠了一个躬:“叔叔,请你帮个忙,把我带过河去吧!”那人满身大汗,头上冒着热气,不解地望着我,我又说一遍,他嗷嗷直叫,原来是个哑巴,他眼珠子瞪得大大的,似乎有敌意。他摆摆手,挑着担子匆匆地走了。我又坐了一会儿,还是没有过河的人。我很纳闷,今天行人怎么这样稀少呢?再这样等下去,不知什么时候才有人来。眼看太阳已经西下,我肚子也有点饿了,还有十几里路,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这河水面虽然有四十多米宽,但三分之二是浅可见底的。

我把心一横决定自己过桥,为防万一,我把棉衣和长裤脱下来,与书包捆在一起拿在手上。一旦掉进水里,立即把东西扔掉,凭着自己的水性,逃命是没有问题的。主意一定,我就镇静下来,一步一步,小b翼翼地走在浮桥上。临走时妈妈告诉我,过桥时眼睛要看脚底下的木板,不要看水面,若看着那滔滔的急流,就会头昏眼花两腿发抖,容易出危险。我想着远方正在为我担心和祝福的妈妈,想着马上就要到舅外公家,走上新的求学之路,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竟然到了对岸,当我走完最后一块桥板时,一屁股坐在桥头的沙地上,紧张的心情顿时轻松了,我这才发现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湿透了,浑身冒着热气,马上把棉衣和长裤穿上,胜利的喜悦使我脚下生风,大步流星地往檀木场方向走去。

舅外公对我的突然到来感到又惊又喜:“天哪!这么远,你,一个小娃儿是怎么来的呀?”我把过土主河浮桥的情况简单地说了一遍,他更是惊奇,逢人便夸我:“一个人敢过土主河的浮桥,将来肯定有出息。”

檀木场在达县与开江县的交界处,街道沿着一条东西向的小河傍水延伸。联结两岸街道的是一座木桥,桥长约二十米,宽约六七米,桥上有屋梁,屋顶上盖着瓦,这样的桥叫亭子桥。桥面的两边可以摆货摊,中间可以行人。炎热的夏天,河面上习习的凉风引来不少人在这里乘凉、摆龙门阵。最闷热的夜晚,很多人搭上凉床在这里睡觉,很有点热闹的气氛。

舅外公家离桥头只隔一间门面。房屋宽约五米,纵深约十四米,进门右边摆三张方桌,左边是灶和擀面板。后面是磨坊和猪圈。在磨坊猪圈的阁楼上便是住房。住房里横着摆两张床后,剩下就一米多宽了,显得十分拥挤。当时,乡镇上的商店、饭馆、面馆都没有商号,舅外公开的这家面馆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算是老字号了。一个乡下农民经过二十多年奋斗,从杂工、跑堂到师傅,进而在这小镇上占有一席之地,也算他真有点本事。舅外公只有一个独女儿,叫何祥贞,论辈分我应叫她表姑,但他们要我叫她“姥子”(檀木的方言有点怪,如把母亲叫“依呀”或“奶子”)。虽不知为什么这样称呼,我只能入乡随俗了。我的小舅舅在一九四五年大约十五岁时过继给舅外公当儿子,名字由刘自恒改名为何祥寿。

小舅舅长得少年英俊,瓜子脸,浓眉大眼,高挑的个头,粗犷中透着一种秀美。他聪明勤快,到了何家以后,粗活重活都抢着干,很快就学会了面馆的技术,红案、白案样样都会。舅外公夫妇很喜欢他,视如己出,给他定了亲,未婚妻是舅外婆的姨侄女陈显贞。在他结婚的前夕,一九五O年,一场重感冒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死时才二十岁。他的死对舅外公夫妇打击很大,他们只能用宿命论来解释自己的不幸,来麻痹自己的思想,解脱自己的痛苦。小舅舅死后,舅外公夫妇把全部的爱和希望倾注在“姥子”的身上,她是舅外公夫妇的掌上明珠。她聪明、贤淑、性格温良,读书成绩也很好,本来准备上中学的,小舅舅死后,只读完小学就辍学回家,在面馆里当帮手。赶场日子请师傅,冷场日子就全靠她做事。她为人厚道,心地善良,在街坊邻里中口碑极好。

其实舅外公对生意上的事和家里的事都管得较少。清晨,他把面搭好了,就去坐茶馆了,一去就是大半天。据说他以前并不是这样的,自从小舅舅死后他就变得心灰意冷了。舅外婆精明能干,无论是生意上的事或家里的内政外交都是她当家。她平常不爱说话,也难得一笑,显出很威严和冷漠的样子。对于我这个远房亲戚的到来,不仅要管吃管住,还要管学杂费,她持什么态度呢?我感到高深莫测。

我心里十分明白:在这里,我一方面要读书,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做事。清晨,我天还未亮就起床扫地,下门板,生炉子,掏炉灰,然后去早自习;放学回来把书包一放就卷起袖子、系上围裙,洗菜、剁肉、跑堂端面、洗碗洗碟,看到什么做什么,忙个不停;晚自习回来就跟着他们守堂。那些开完会的乡村干部或学校上完晚自习后的老师,有的会来吃宵夜,做完这些人的生意已是午夜了,才上门板,清场睡觉,天天都是如此,尽管很辛苦和困倦,但心里却很快乐,一是一日三餐能吃饱饭,二是读书的环境和条件比在老家好多了。 檀木场完全小学在街西边的场口上,是一个叫文昌宫的旧庙改建的。从初小到高小共十二个班。这里向来文化较发达,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师资力量比较雄厚。校长况余熙出身于县城的书香门第。语文老师杨先成的美术功底也较深厚。街头上那些有趣的宣传画都出自他的手笔。他在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搞美术展览。教导主任杨兴林老师,历史、地理教得出色,他讲近代史鸦片战争时,声情并茂,鼓动人心。整个学校的学习风气很浓,除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晨外,早晚自习课,风雨无阻,雷打不动,而且所有的老师全程陪伴,

无一例外。当时没有电灯,大家都用桐油灯,晚自习下课后,我们提着灯、唱着歌,浩浩荡荡地从街上走过,给这古老的乡镇带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其实,舅外公家的日子也过得很拮据,主要是生意很萧条。大户人家被没收了土地和家产,变得一贫如洗。一般农民暂时也没好起来,大多数人连吃饭都困难,能在面馆里消费的人寥寥无几。赶场日子还马马虎虎,冷场日子来吃面的人稀稀拉拉,少得可怜。尽管这样,每天还是照样开门营业。煮面那个炉子从早晨烧到午夜,有时连当天烧的煤炭钱都挣不回来。

面馆里除用的葱蒜、辣椒、咸盐、酱醋等调料、佐料是用现金买的外,主要原材料如小麦、猪肉、油等都是以赊账的方式买回来的,如果生意好就货如轮转,早晨购进材料,晚上即可付款,皆大欢喜;如果生意不好,买回来的东西销不出去,只有厚着脸皮听债主的闲话。有时相互间甚至会吵架谩骂。多少年来他们就是靠这种现买现卖的小本生意维持全家的生活。有时,家里吃的大米也是吃一顿赊一顿,早晨赊账,下午付钱。“姥子”左脚长了一个疮,没有认真地医治,长期溃烂,几年不愈,每天照样站在炉灶边煮面,有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尤其是夏天,高温的天气和炉火的烘烤,汗水把她的衣服都湿透了。她从不叫苦,从不叫累。每当晚上洗脚换药时,她痛得哇哇直叫。但是他们对别人却非常宽厚、仁慈和善良,很多亲戚朋友都受过他们的帮助和接济。在一般人看来,他们在这个家族中是最富有的。只有我在这里呆久了才知道,他们自己也是在困难和痛苦中挣扎着,在艰辛地支撑着这个家,支撑着自己在亲朋中、在社会_[的地位和声誉。

舅外公家的这一切都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努力学习,很快地,我的学习成绩就提高了。那时,期终考试后,每个班都要按分数放榜,第一、二、三名画个红椅子在名字下面,在檀木场读书的第一个学期(高小三册)中我得第二名,原来这个班的第一名谭家财名次未变,第二名丁远威被挤到第三名了。到了一九五二年下半年即高小四册毕业班期终考试,我跃居榜首,原来的第一名被挤到第二名了。

舅外公全家看到我读书这么长进,在家做事这么勤快,非常喜欢我。还有一点:我耿直诚实,在面馆里跑堂结账,经常与钱打交道,我从不私拿一分钱。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钱对我是多么重要啊!我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难得开口的舅外婆有时也夸奖我。她看到我穿得太寒酸,还给我做了几件衣服。“姥子”对我也挺好,她买水果、零食时总会给我一份。

同类推荐
  • 春之声

    春之声

    本书是一本诗集。从诗集中看到了他心中的祖国中的党,同时也看到了他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既有山药蛋派的质朴美,又有“阳春白雪”的高雅美。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清新,典雅。如其笔下的《家》,书中写了不少吟诵花草的诗如《牡丹》,等通读诗集觉得既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气势,同时又有写实风格的简洁凝炼惠语连篇淡泊隽永。
  • 优美的哲理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哲理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呼愁

    呼愁

    本书系长篇日记体纪实散文,记录了40余天的实况与作者的心路历程:2001年,作者年轻的父亲在毫无征兆下,突患癌症。作者举家投入了一场徒劳的营救活动。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医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社会乱象让作者应接不暇。整个作品充满忧愁、焦虑、彷徨、无奈、叹息和作者欲哭无泪的悲怆。从而照观出人在极端痛苦的状态下思维的敏锐性和活跃性,尤其是对“活着和存在”的深刻思考。
  • 赤澜1929

    赤澜1929

    2000年时,安徽金寨地区有1018座红军空墓,这上千座遗冢还只是冰山一角,因为那些没有后人以及后人无力“招魂入墓”的家庭,只得把找不到归乡之路的红军孤魂托付给萋萋荒野。以漆氏为例,当年因革命“绝后”的家庭,占到整个家族的一半以上,没有人记得他们,甚至连一个名字也没有留下。某个红军的后人一直在想:为什么他的祖先要干革命?而我们也不禁在思考,那些“仓廪实,知礼节”体面的大家族,究竟为何要甘冒杀头连坐的风险,举家从事当时并不体面的、既危机四伏又背负匪名的逆天之举?
  • 春风到处说柳青

    春风到处说柳青

    1951年5月,《中国青年报》创办者之一、编委、副刊主编刘蕴华(柳青)突然离开了首都北京,自己带着简单的行李,踏着最后一场潇潇春雨中的泥泞路,来到陕西长安的皇甫乡安家落户,直到1967年被强行“赶走”,这位曾经的“团中央高级干部”在镐河畔神禾塬上的古庙里,像一个农民一样住了十四年。
热门推荐
  • 骑着粉猪的白马

    骑着粉猪的白马

    其实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苏素最大的爱好就是一家三口快乐的“数钱”;在她眼里能白吃的东西绝对不自己买她想当然以为:花花同学这么友爱,一定很大方!以至于后来,大方的花花同学将自己也打包成礼物送给了她。
  • 宝妈万岁

    宝妈万岁

    2017年度全国网络文学重点园地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现实主义题材征文大赛二等奖2018阅文超级IP影视改编价值现实主义作品有人说过80后将是命运最悲惨的一代大部分过了而立之年的已经成长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结婚了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孩儿要抚养房贷、车贷一大堆有娃的愁养娃,为了不让娃输在起跑线上各种的砸钱带娃去上补习班,有房子的换学区房,没房子的省吃俭用的买学区房。没结婚的大龄剩男、剩女在被催婚的路上疾驰,相亲、结婚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但是要找到那个合适自己的人却是费劲了心思。家庭、事业、爱情要怎样平衡,作为女人要做取舍的东西更多,赵小西作为80后的典型代表,结婚后上有老、下有小,身为已婚妇女还要像汉子一样在职场上拼杀……
  • 大清佳人

    大清佳人

    瓜尔佳昭嫆一点都不想给自己的表姐夫当小妾,可无奈表姐夫的奶奶相中了她。哦,她表姐夫叫玄烨。————————————————穿越的老贵人遇上重生的四爷陛下——《大清贵人》新坑已开,请安心跳。剩女姚佳欣穿越雍正后宫,成了一位年方二八……啊不二十八岁的病弱老贵人,这个年纪好、这个年纪妙,不用争宠、不用宫斗,直接进入养老生涯。然而,姚佳欣发现,咱们的四爷大大居然是重生的!老贵人瑟瑟发抖,唯恐掉马被宰。重生的四爷提前十三年登上皇位,君威无人敢逆,吊炸天大杀四方,却十数年饱受失眠症折磨,不得解脱。突然有一天,他发现了一只安眠药精……老贵人:哦,原来我拿的是甜宠剧本?雍正四爷:你是朕的安眠药精~
  • 我的野蛮同事

    我的野蛮同事

    对于现代人而言,工作几乎占了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办公室内的同事,自然成了我们每天相处最久的伙伴,同时也可能是最容易与之发生计较、竞争、磨擦,甚或产生感情的对象。 你和同事、上司、下属之间,是否有以下难解的困扰,不知如何处理? 和同事之间:被嫉妒、排挤、性骚扰?同事爱偷你的点子和业绩,让你有苦难言?和上司之间:主管爱抢功?偏心?叫你背黑锅?想升官司加薪,却不知如何启口吗?……和下属之间:如何有效管理?在办公室内:如何处理办公室内的恋情、同事间冲突? 部门分成三派,你该如何表态? 有了《我的野蛮同事》这本好书,一切恼人的办公室问题,都可以迅速迎刃而解!
  • 谈判要读心理学

    谈判要读心理学

    本书是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第二辑,是为从事营销、管理及谈判工作的读者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市场营销与商务谈判的相关知识,为读者提供心理学视野中的营销策略方法及谈判谋略技巧。
  • 羽·青空之蓝

    羽·青空之蓝

    九百年不熄的渴望,九百年不停的呼唤,谁能将你带回我身边,我必赐给他整个云荒!轮回永在,魂兮归来!世人求爱,刀口舐蜜。初尝滋味,已近割舌。所得甚小,所失甚大。世人得爱,如入火宅。烦恼自生,清凉不再。其步亦艰,其退亦难。他以为他的心已成齑粉,再也感觉不到痛苦,然而他低估了灵魂挣扎的时间长度。有时候只需短短一瞬,就足以击溃漫长的一生。
  • 一学就会的超级记忆术

    一学就会的超级记忆术

    就像人类的其他能力一样,记忆力有着巨大的潜力。实际上,人类的记忆潜能是无限的。通过理性的方法,记忆力可以培养和训练得更强大和更有用。相反,若是对记忆力疏于管理,记忆力就可能逐渐退化甚至变得无用。 本书的诞生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大多数人最适合训练记忆力的黄金时间正在匆匆流逝,而他们却没有用来提高这项重要能力的系统的训练方法。 本书从良好记忆力的生理基础与心理条件,错误的记忆训练系统,记忆力是如何衰退,学校错误的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记忆力的基础与科学训练的方法,使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真正的、永久的记忆力训练法。
  • 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

    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混在大马的日子5

    混在大马的日子5

    出国留学的去向要视留学生的目的而定——公派留学并且将来想成为教授的,英国是最佳选择;想学业有成外加移民的,自然是去美国,澳洲,加拿大;想以留学的名义打工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给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日本是首选;对于想趁着青春年少游山玩水,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些甜蜜回忆,再顺便镀层金的中国“游学生”们,风光秀丽的马来西亚实在是个不错的地方。马来西亚最大的私立学院——如来学院(这真的不是一间佛学院!)以‘爱玩’为第一主人公的‘有志青年们’的故事,嬉笑谩骂,待看人生。
  •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本书通过一个又一个优美的小故事,来阐述这样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每一个故事,都有一段画龙点睛的感悟,每一个故事,都能为读者带来一次心灵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