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200000004

第4章 翻译活动 (1)

郭沫若的翻译活动开始于日本留学时期,到1969年翻译《英诗译稿》,时间跨度达半个多世纪。其翻译活动大致可分为:一、留日十年; 二、大革命时期;三、流亡十年;四、归国以后四个时期。

留日十年(1914-1923)

在这十年中,进入郭沫若阅读视野和翻译活动的主要作家及其语种有:泰戈尔(英语)、海涅(德语)、歌德(德语)、雪莱(英语)、莪默?伽亚谟(英语)、施笃谟(德语)、惠特曼(英语)。这些作家在思想上都具有明显的泛神论倾向,作品风格是浪漫主义的,作品体裁是诗歌(剧)和小说。

1914年1月13日,时年22岁的郭沫若怀着学医报国的理想,从北平出发,经朝鲜渡海抵达了东京,“在这儿开始了一生之中最勤勉的一段时期。”发誓要考取官费的郭沫若,“拼命努力日本语的补习,三四个月间是寄居于大冢,除了到神田的日本语学校有一段步行外,出外的时间几乎是没有的”1914年7月中旬,郭沫若如愿以偿地考入了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备班医科,获官费留学生资格,在录取的11人中名列第七,是当年最快入官费学校的中国留学生。仅在半年时间里就取得了这样骄人的成绩使郭沫若的心情十分愉快。考试完毕,郭沫若立即用官费到房州北条的海滨浴场度假,恣意汪洋地度过了两个月的假期。在极度放松的心情下和北条秀美的自然风光的怀抱中,郭沫若内心深处被暂时压抑了的文学倾向复苏了,“诗的情绪像潮水一样涌来”这段被郭沫若称为“在我一生中,仅这一时期为我处女的愉快”的经历,对他青年时期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审美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在留日的十年中,每每在学业和生活的压迫下,总是不由自主地投身大自然中来排解苦闷,并钟情于那些赞美自然宣扬人性解放的外国文学作品。

1915年6月,郭沫若在一高预科毕业考试中获第三名并由学校分配,升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第三部医科。日本的医学是师法德国的,德语为医科学生必修之课程,而冈山六高第三部医科尤其重视德语,德语课是所有课程中课时最多的。此外还要学习英文和拉丁文。当时教授外语的日本人以文学士居多,无论是德语、英语都喜欢用文学作品来作为课本,待学生略通发音和文法之后便要求去读很高级的文学读物。这种在郭沫若看来是极为蛮干的外语教学起到了与目的相反的作用,即是把郭沫若“决心抛弃的文艺倾向又挑拨煽动了起来,而且使旧文艺和新文艺深深地结合了”郭沫若因此有机会接触到泰戈尔、雪莱、莎士比亚、海涅、歌德、席勒的作品,并且间接地接触到了北欧文学、法国文学、俄国文学。

泰戈尔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泰戈尔作品开始在日本风行。1914年郭沫若刚到东京时便耳闻了泰戈尔的大名,但由于考试的压力无暇顾及。1915年春,郭沫若偶然得到油印的英文课外读物——泰戈尔的《婴儿的路》(Baby′s Way)、《睡眠的偷儿》(Sleep Stealer)、《云与波》(Clauds and Waves),立即为其清新隽永的文风所吸引,从此成为泰戈尔的狂热崇拜者,沉醉其中有两三年之久。1916年郭沫若购得泰戈尔的《新月集》,“看见那种淡雅的装订和几页静默的插画,我心中的快乐真好像小孩子得着一本画报一样”1916年秋,郭沫若又在冈山图书馆中寻得泰戈尔的《园丁集》《吉檀伽利》《暗室王》《伽毗百吟》等书。泰戈尔的作品如同甘霖一般洒在了青年郭沫若久旱的心田上。郭沫若后来回忆道:我真好像探得了我“生命的生命”,探得了“我生命的泉水”一样。每天学校一下课后,便跑到一间很幽暗的阅读室去,坐在室隅,面壁捧书而默诵,时而流着感谢的眼泪而暗记,

一种恬净的悲调荡漾在我的身之内外。我享受着涅槃的快乐。像这样的光景从午后二三时起一直要绵延到黄色的电灯光发光的时候,才慢慢走回我自己的岑寂的寓所去。1917年8月,为面包问题所困的郭沫若即将迎来第一个孩子的降生,为了筹措产费,便想到了卖文。他从泰戈尔的英译本《新月集》《园丁集》《吉檀伽利》三部诗集选辑了一部《太戈尔诗选》,用英汉对照并加解释,写信到上海,向当时国内的两大书店——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店求售,无奈均遭拒绝,于是,“和太戈尔的精神的连接从此便遭了打击”,觉得“他是一个贵族的圣人我是一个平庸的贱子;他住的是一个世界,我住的是另一个世界。”郭沫若对泰戈尔的翻译并不只有1921年1月15日发表译诗《婴儿的世界》。1921年7月中旬他还应郑伯奇嘱托修改了王独清翻译的泰戈尔的《新月集》。郭沫若对王独清的译文很不满意,大改特改了一番,等于重译了一遍。所以,把王独清翻译的《新月集》视为郭沫若的手笔并不为过。

海涅

1915年,初通德语的郭沫若便尝试翻译了海涅的《归乡集第十六首》(Das Meer glanzte weit hinaus),这是他最早的译作。1916年8月1日,郭沫若在东京的圣路加病院与佐藤富子(安娜)相遇,两人一见钟情并迅速地热恋起来,同年12月便生活在了一起。在和安娜恋爱后,郭沫若对海涅的情诗更加接近了。海涅诗歌丰富的人间性比起泰戈尔的超人间性,对于郭沫若自然更有吸引力。郭沫若翻译了海涅诗选,并向当时上海的书店求售,但因郭沫若当时尚未出名,结果与《泰戈尔诗选》一样被拒。现存郭沫若翻译的海涅诗歌有《归乡集第十六首》(1915)、《悄静的海滨》(1918)、《SERAPHINE第十六首》(1921)、《洋之水》(1925)、《幻景》(1927)、《打鱼的姑娘》(1927)等爱情诗六首。

歌德

1916年秋,郭沫若在德语课上读到歌德的《创作与真实》,感觉自己在精神上跟歌德泛神论很接近,从此便进一步地接触了歌德的作品,尤其是他的诗歌。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郭沫若感觉五四运动跟青年歌德时代的“狂飙突起运动”很相似,同是由封建社会蜕变到现代的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期。因此他的心弦跟歌德产生了强烈的共鸣。1919年10月他译出歌德巨著《浮士德》第一部开首的一段,寄给时任《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的主编宗白华。宗白华对译作大加赞赏,发表在了同年双十节的增刊上,译作刊登后即获好评。这件事对郭沫若的鼓励极大。1920年2月25日在致田汉的信中,他提议成立一个歌德研究会,把歌德一切名著以及关于他的名家研究和盘翻译介绍出来,做一个系统的研究。1920年3月,他承担了《歌德诗的研究》此文为田汉所译盐釜天飙学士所著《歌德诗的研究》第一编,于1920年3月4日译出,文载3月25日出版的少年中国学会会刊《少年中国》月刊第一卷第九期“诗学研究号”。

第一编中所有歌德诗歌的代译工作。1920年3月20日他又译出《浮士德》第二部第一幕第一场《风光明媚的地方》,发表于《时事新报?学灯》。此后,1920年7月至9月间,他受共学社之邀昼夜兼勤地译出了《浮士德》第一部,打算单独出版,不知何故共学社方面没有回复他,出版之事就此搁置。译稿完成后的一两个月的光景中,三分之一的手稿竟被老鼠完全咬坏了,使得郭沫若备受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中断对歌德的研究和翻译。1921年7月至9月,郭沫若译出《少年维特之烦恼》,11月6日, 重译《放浪者的歌》和《对月》,1922年4月10日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初版后,立即引起巨大的轰动。该书中还有克罗普遂妥克(Klopstock)《春祭颂歌》一诗,二版时还加入了歌德的序诗《维特与绿蒂》(译于1922年1月)。此间,郭沫若还译有歌德名诗:《放浪者的夜歌(二)》(1921年11月6日)、《对月》(1921年11月5日)、《放浪者的夜歌(一)》(1921年11月)。

施笃谟

1919年,郭沫若“鼓励、支持并协助钱潮(君胥)同学翻译《茵梦湖》”,但郭沫若读了钱的译稿后,觉得那样“采用旧式平话小说体的笔调意译”“无法表达原著风采”,“失掉了原著的风格”,“因此便全盘给他改译了”。经改译后“既忠于原著,又切合现俗,显得好多了”。由于“深怕未尽人意”,两人决定暂不出版。直至1921年2月再次改译后,作为创造社丛书交泰东书局于同年7月初版。

关于本书的翻译,郭沫若在所著《学生年代》一书中有过如下回忆:“我能够把那篇小说改译出来,更多谢我游过西湖的那一段经验,我是靠着我在西湖所感受的情趣,把那茵梦湖的情趣再现了出来。”

钱潮认为,郭沫若的翻译事业就是开端于1919年的《茵梦湖》译作。郭沫若对《茵梦湖》的兴趣源于小说中朴厚清爽的诗歌,觉得施笃谟用粗浅的字句写出了真情实感,因此,还选译了《茵梦湖》中的三首诗,《今朝》《林中》和《我的妈妈所主张》,被辑入了创造社出版部1928年5月初版的《沫若译诗集》。

惠特曼

惠特曼走进郭沫若的阅读视野是他在读了田汉于1919年7月的《少年中国》创刊号上发表的《平民诗人惠特曼的百年祭》一文之后。1919年秋,郭沫若购得有岛武郎的名著《叛逆者?草之叶》,捧读中立即为惠特曼自由豪放、雄浑宏朗的诗风所折服。在向惠特曼诗风学习的同时,郭沫若即着手向国内译介他的诗歌。1919年12月3日《时事新报?学灯》上刊登了郭沫若翻译的《从那滚滚大洋的群众里》,这是中国最早翻译的惠特曼的诗歌。同时,他还翻译了惠特曼的《大路之歌》寄给宗白华,但不知下落。郭沫若在一生中都承认惠特曼是国外诗人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个。

雪莱

雪莱是郭沫若最敬爱的诗人之一,形容他是“自然的宠子,泛神论的信者,革命思想的健儿”。1920年3月30日,郭沫若翻译了雪莱的诗歌《云鸟集》。1922年郭沫若翻译了雪莱诗八首,以《雪莱的诗》为名发表在了1923年2月出版的《创造季刊》第一卷第四期上。它们是:《西风歌》《欢乐的精灵》《拿波里湾书怀》《招不幸辞》《转徙二首》《死》《云鸟曲》。

莪默·伽亚谟

阅读并翻译波斯诗人莪默?伽亚谟的诗,是因为郭沫若觉得,诗歌所反映出的作者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中的不可知论,跟他所熟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某些方面很契合,因而产生了共鸣。1922年9月30日郭沫若译毕莪默·伽亚谟的诗101首,同年11月发表在《创造》季刊第一卷第三期上,之后1924年1月又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书名为《鲁拜集》。其中部分诗歌也曾收入1928年5月出版的《沫若译诗集》。

关于“夏社”

为配合国内的五四运动,1919年6月,郭沫若与福冈的中国留学生组织了一个抗日的小团体,名叫“夏社”,目的在于把日本的各种报刊杂志中的侵华言论收集起来,翻译成汉语,油印之后向国内的学校和报馆投寄。“夏社”一名是郭沫若起的,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都是中国人,结社是在夏天,第一次集合又是在一个姓夏的同学家里。由于团体中的其他成员都不会作文,翻译和投递工作主要就由郭沫若包办了。在暑假期间郭沫若发了好几次稿。

同类推荐
  • 橄榄绿方阵里的明星人物

    橄榄绿方阵里的明星人物

    一路看天不低头、扳道工波尔卡、她从山路上走来、绿色旋风、“大碗茶”泡出的艺术人生、放飞的百灵、“魔”女周薇、艺苑“红灯笼”、并蒂花开别样红、“冤家对头”双胞胎等。
  • 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告诉你一个比尔·盖茨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比尔·盖茨的故事

    本书从比尔·盖茨的幼年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成为技术天才、商业巨人、世界首富的伟大历程,记录了比尔盖茨经过自己的艰难奋斗,终于登上成功的顶峰,创立了微软公司,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
  •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的宗旨:回到民国现场找回最真实的鲁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通常以七种姿态出现:迷惘的青年,激愤的斗士,孤傲的文人,冷酷的批评家,幽默的旁观者,改造汉语的翻译匠,自我流放的精神导师。这七个鲁迅要么被涂上了意识形态的涂料,被捧上政治斗争的神坛;要么就被污化为刻薄、不近人情、冷落冰霜的批评家、刀笔吏。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竟成了谜!《在民国遇见鲁迅》把鲁迅放回他生存的年代和“语境”中,去掉意识形态,去掉遮蔽,全面真实地还原了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性情的鲁迅。
  • 朱新礼如是说

    朱新礼如是说

    1992年,朱新礼在山东沂蒙山区的沂源县创建汇源果汁厂,后迁址北京,汇源果汁目前已经发展成主营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公司与汇源果汁在港联合公告,可口可乐拟以约24亿美元收购汇源果汁所有已公开发行的股份。这一业界最强并购的消息一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轰动(尽管收购案未获审批)。本书忠实记录并深入剖析了朱新礼从一个县经贸委副主任成长为果汁行业(甚至中国当代)顶级企业家的艰辛过程,从创业精神、经营理念、资本运作、商战智慧、品牌推广、营销攻略、质量控制、渠道建设、企业家精神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为读者提供了一场关于中国企业家智慧的饕餮盛宴。
热门推荐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雨三重奏

    花雨三重奏

    虽然我们性格不同,前行的道路也不相同,哪怕最后陌路,至少记忆中留下了你们的回忆。
  • 些许遗忘

    些许遗忘

    单身的我坐到电脑前,看着屏幕,不知道写些什么,电话里陌生的骚扰电话不断,耳边嘈杂的音乐,缓缓地闭眼,或许,重头再来也还不错
  • 缘来分到

    缘来分到

    她,有点不切实际,但是认真地对待生活,历经磨练,她收获了属于她的幸福。他,不相信世界上有缘分,却意外遇见了她,那个她会是他的一生的牵绊吗?他,为了前程离开了她,回来之后还会有属于他的缘份存在吗?他,为了报仇接近了她,却喜欢上她,是剪不断理还乱,还是……到底谁是谁的缘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缘来分到的故事……
  • 毕业那天我们还能继续牵手吗

    毕业那天我们还能继续牵手吗

    青春,一个充满着个性与张扬的时代;青春,一个充满着友谊与关爱的时代;青春,一个充满着智慧与力量的时代;青春,爱幻想,爱自由,爱探索,爱快乐的时代;如果现在可以,我愿在回到那个年代,再去重温一遍,我的青春之路~~~
  • 全能尸王

    全能尸王

    星空巨兽很牛么,额,这个确实很牛。主神很厉害么?也只是顺手杀了几个而已。魔法师很厉害么?只不过是提款机罢了。巨龙很高傲么?抓来当坐骑。什么深渊恶魔,什么亡灵军团,我有百万鬼兵,可横扫之。什么,想要神器?去去去,你又不是美女,本尸王懒得理你。看尸王将臣如何在异界风生水起,成就创世之路。
  •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

    1840年,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大清帝国的大门。自此之后,帝国主 义国家纷纷效仿,神州大地一时间硝烟四起。1883年12月,法军向驻扎在越 南北圻的清军发起进攻,中法战争正式爆发。中法之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 挥之不去的伤痛,为后人留下了万般的无奈与叹惜。 宋莉莉编著的《中法战争》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之一,图文并 茂地讲述了晚清中法战争的全过程。 《中法战争》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从儒家智慧的海洋中,撷取到最宝贵的明珠.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本书通过选取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做人、处世智慧.正视心欲、直面名利、谦孝美德等篇章淋漓阐释儒家的博大智慧。目的就是通过撩开儒家思想神秘的面纱。
  • 系统也要谈恋爱

    系统也要谈恋爱

    “穆时!你好厉害啊!” “嗯。”“穆时我想要那个!” “买。”“穆时我这道题不会欸。” “我教你。”“穆时你真好!”“我那么好,你还想跟别人跑?”穆时把自己的小女友按在墙上,“说,喜欢谁?”慕皎:“qaq我们不是要维护世界和平吗?!我去做任务啦!”——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可穆时觉得,有慕皎在的地方,不管什么任务,都平白加了一个等级的难度。【群号:878981030】
  • 会法术的小熊猫

    会法术的小熊猫

    一只迷糊而迟钝的小熊猫,和一个玩世不恭、吊儿郎当的少年。“你好,请问你有什么愿望?我将帮助你实现。”“我的愿望……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猩猩?好的,你的愿望很快就可以实现……”“啊……啊……救命……”————————千寻是只小熊猫,虽然有点贪吃,但她可是会法术的。遇到顽劣少年李郁书,帮他实现愿望是他的运气,可这家伙的愿望难道就是泡泡妞、打打架、斗斗蟋蟀?李父:是可忍孰不可忍!小子,快给你老子考个状元回来!————————一只会法术的小熊猫的古代之旅;一个青涩少年读书郎成长的故事。看小熊猫千寻,如何让一个顽劣少年变身状元郎。本文轻喜剧,健康向上,不虐不残,现在有点肥了,放心杀吧=0=新书《柳家有女初为官》开坑,大家去收藏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