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3100000006

第6章 一地红叶

对面办公楼墙上的爬山虎,夏天是一堵浓厚的绿,秋天是一墙淋漓的红。而今,时近冬日,则满目萧瑟,挂在墙上的只剩下无数根纵横交错枯细弯曲的干藤了。

谢了炫目的红装,遍地都是飘零的红叶,秋风卷起,成堆又散开,纵令门房大爷怎么挥舞扫帚也扫它不尽。

爬山虎长得真快!记得三年前我刚来时,它才有半墙高,刚伸到二楼窗户。转眼两年多过去了,不知不觉,确切地说是眼睁睁地看着它们飞快地窜到了五楼檐下,横揽整个儿楼宽,俨然成了灰楼水泥墙上的一道绝美风景。

常常有人到我单位里来,一眼看到那堵浓密的绿墙,准要赞美半天,想那爬山虎若是料子制成的,恐怕早有人按捺不住扯下来挂到自家居处去了。这在夏天,它的密不透风、它的浓绿以及那宽大的幅面所释放出来的无比湿润和清凉的感觉,实在是沁人心脾。秋天,它红得很快,我简直不知道它是怎么一下子不经过黄色的过渡直接变成夺目的鲜红。红色也确实美得非凡!绝对令人赏心悦目,只想去欣赏它。可惜,秋天的叶子总是凋零得太快!秋风一过,片片红叶便纷纷离茎簌簌飘落,纷纷扬扬,真有点“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意味。

每到这时,我都要收集一些叶片来做成标本,因为舍不得眼看着它随风而去。制成标本的叶子居然颜色丝毫不褪,经年以后,愈发地光亮和鲜艳,是洁白光滑的书页磨得它日益柔和平整。看书时翻到那页,红叶跳出来,我总要细细观赏一番,再小心翼翼地夹进书里,随之而来的依稀仿佛是去年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或美好或丰富亦或是哀愁,或隐或现,提醒我:又是一年了!

说来可笑,有一次一个朋友到我家,顺手拿起我放在桌子上的一本书,显然那书目吸引了她。她急匆匆地翻阅着,嫌我夹在里面的红叶碍手碍脚。我在一旁一个劲儿地叮嘱:“小心点儿,别把叶子揉碎了。”可她笨手笨脚的,哧啦!一片叶子很快就被折断了。我心疼极了,却也不便发作,只好再说:“慢着点儿,我的叶子!”可是,过了两分钟,又哧啦!我一看,完了,又碎了一片。立时,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也不管她讪笑着的抱歉的表情,一把夺过我的书:“没见过你这么粗鲁的人,才一会儿就弄碎了几片,别看啦!”朋友不能理解,在她看来,不就是几片破叶子吗?而在我,那是精心保存了一年的结果呀,那么精致,每一片都是我曾精心挑选过的,为了叶子,我跟朋友翻了脸,足足半年没有来往。

现在,再想起那件小事,不禁失笑。也许,人总是有点小小的偏爱吧,或者毫无道理,但却真的很爱惜很珍视。为什么呢?大概是由于里面包藏着只有自己才能解开的意韵吧。记忆的匣子并不只有大脑和日记本,所谓的“睹物相思”即如此了。

《喜雨亭记》里,苏轼建亭以雨命名,意在志喜,庆贺久旱而逢的甘霖;周公得一大禾,作《嘉禾》一文,以名其书;汉武帝得宝鼎,改年号为元鼎元年。其雨、禾、鼎种种不同的物,都纪念着当时的主人那大小不一的喜乐。我们平时有许多零星的感受会一闪而过,不值得洋洋洒洒记载一番,更有可能稍纵即逝,久了就抓不住了。于是,随性而然,寄其于一些雅致可喜的小物品中,不经意中,则是意趣无穷了。

而今,是深秋初冬之际,红叶也被扫被踏被雨淋被风吹得所剩无几,散在地上是那么零乱和枯寂,不禁心情也为之潇湘弥漫。但又想,它曾经浓绿在盛夏、艳红于中秋,知道那挂在墙上的丝丝枯藤,历经一冬又会复出一墙的美景。于是,便又安心地在这暖屋中静静地观赏这四季的轮转了。

(1996年11月17日发表于《银川晚报》)

同类推荐
  • 等一个人的时光

    等一个人的时光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等一个人的时光》精选哲思创刊十年来最走心的情深故事,慰藉所有在等待中孤独的人。等待是孤独的,任何人也无法触碰,任你烦躁,任你恼怒,却依然无法决绝地离开,只为心中那个无法磨灭的信念。等待不是逃避,只为不再错过。只要你足够勇敢,也能像何以琛那样,将所有人都以为的“错过”,变成重新相遇。《等一个人的时光》有等待中的全部思绪:我们曾许下的地老天荒的誓言,成为彼此的一念执着,最后散落在天涯……等待,只为把时间倒回最初的遇见。
  • 野草

    野草

    本书散文诗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创造力。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
  • 不要和爱情玩游戏

    不要和爱情玩游戏

    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上,三百六十行之外,曾经还有一个叫“垂青师”的行当。所谓垂青师,其实就是帮那些需要帮助的男人找老婆或情人。
  • 老陶杂谈

    老陶杂谈

    书中作者就当前社会的一些现象和事件,生活中的小常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热门推荐
  • 非婚勿扰:豪门隐婚进行时

    非婚勿扰:豪门隐婚进行时

    “大叔,孩子生下来了,我们之间的协议终结了,goodbye!”某女佯装帅气地挥手,誓把这段过去忘记。某人拉她入怀,十分暧昧地说道:“你舍得吗?包邮老公买一送一,你要不要?”某女斜睨一眼,“早说嘛!有便宜不占是傻子!”
  • 嗜血佣兵女神:邪王太腹黑

    嗜血佣兵女神:邪王太腹黑

    人人都说她是废材,遭受人的唾弃与鄙视。世人鄙视也就算了,偏偏自家的姐妹也欺她辱她。当她做了陪葬,三年后重生,也不知道是哪些人厚颜无耻的向她谄媚献好。皇帝又如何还不是听从她的提议,最后还被傻帽的算计,让百姓所耻笑。名震天下的邪王还不是整天跟在她的身后瞎转悠?无孔不入的情报楼还不是她随手而创?且看她如何废材逆袭,锋芒展露,斗智斗勇,涅槃重生!
  • 谁摸了我一下

    谁摸了我一下

    赶尸是湘西的一种古老神秘的巫术。 赶尸人之所以昼伏夜出,很可能就是为了保守这个机密。 赶尸队伍在黑糊糊的山路上行走。 赶尸队伍一直在朝前走,爬过一个坡又一个坡。 这时候,堂屋里的灯亮起来。这里竟然没有电,点的是一盏茶油灯。
  • 陆氏家制

    陆氏家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盛宠医妃,邪王乖乖就擒

    盛宠医妃,邪王乖乖就擒

    洞房花烛里,慕吟压住倜傥的王爷,浅笑嫣然:“你敢反抗,我可不会饶了你哦。”某王笑:“爱妃,本王可是男人。”“男人女人又如何?该做小的时候,就要俯身明白吗?”慕吟一把手术刀直指某人腿间要害,某王倒抽一口凉气,眼睛里面却直冒精光:“原来爱妃竟喜欢这种把戏?”……她是舅国公府上最无用的嫡女,他是秦国最风流的邪魅王爷。本来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块去的两人,却因为圣上突然一张圣旨而绑在一起。互相的嫌弃,互相的试探,却让感情越陷越深。本该花好月圆,人间静好的时候,扑朔迷离的大网却悄然来袭。爱我所想,护我所爱,携手是否能进退,一心是否能白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邵氏佳人录:你应该是一场梦

    邵氏佳人录:你应该是一场梦

    著名影星郑佩佩、杨恭如联袂推荐。豆瓣、知乎、天涯、新浪四大网站知名作家、影评人联袂撰写。电影王国里最美丽的记忆,珍藏在胶片里的风言影语,她们秀雅/聪慧/才艺双馨/像一场梦,辉煌了半个世纪。3代影后的荣耀与陨落,22位巨星风光背后被时光掩盖的情史。每一种美,都诠释着不同的结局,星光或尘埃全凭自己。
  • 初恋上上签终结篇

    初恋上上签终结篇

    他是谁?英文里叫EX,中文里叫那个贱男,古典文学里一般称呼叫其为陈世美,他的父母给他起的记入户口本的名字叫秦颂,不出意外的话,过个几年,他拍拍屁股用海归的身份忽悠个90后的小女友——不对,这年头,连周杰伦的女友都更新换代到3.0版本直接飙到95年的,大势所趋下,过几年他应该和一个胸大无脑貌美如花的95后打上一张不到十块钱的结婚证,年龄的差距用金钱完全可以补全,代沟这种东西,哪怕是有太平洋那么宽广,用钱也足够能砸得平整的像拉过皮的脸一样没有皱纹。然后他再发给我一张结婚通知书,不忘记从我这里搜刮一些礼金钱。
  • 推拿抉微

    推拿抉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豪门契约:前夫别乱来

    豪门契约:前夫别乱来

    我曾经有一段刻骨难忘的婚姻。那一年,我将暗恋变成明恋,以为就此痴痴缠缠一辈子;不料一朝从天堂跌落地狱,他追随他的真爱弃我而去,留给我一段痛彻心扉伤痕累累的过往。几经兜转故人重逢,我穿梭于商海沉浮的酒肉森林,大仇未报,曾经伤害过我的人们,一个都别想善终。
  • 艺术眼系列: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新版)

    艺术眼系列: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新版)

    当你期待孩子对如波提切利、维米尔、德加、夏加尔和波拉克的作品有兴趣,并能有一些初步的个人感受,但苦于不知如何引导孩子看艺术。本书告诉你如何激发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带孩子成功参观的秘诀是什么?每个年龄阶段对艺术的关注点有什么不同?本书颠覆艺术史的传统写法,与艺术品相关的时代、背景、主题、创作者等理论知识都被置之一旁,走进艺术的起点就是作品!弗朗索瓦芭布·高尔长期研究孩子欣赏艺术的特点,汇集了世界知名的30幅经典艺术作品,完全以孩子的视角、孩子的问题、孩子的语言对经典艺术发问,是本真正写给孩子看的艺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