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5400000010

第10章 刘海粟[1]学书点滴

1980年,刘海粟先生赴港办书画展览,曾经写过“精神万古,气节千载”八个大字,船王包玉刚先生以10万港币购藏。这件事报道之后,引起强烈反响。

最近,我请海粟先生谈谈学习书法的点滴体会。他说:“天才靠勤奋,功力靠积累,肯下笨功夫,吃得大苦,耐得大寂寞者;不求捷径,已登捷径。依靠小聪明,不肯钻研,专求速成,注定是一事无成,反而弄巧成呆。在这里我不说弄巧成拙。从书法美学角度而言,拙是一种浑涵老练的境界,不怕你远看,近看,乍看,细看,反复看,与其他作品比较着看,都会给你以艺术享受。而呆是不足取的。现在五十岁左右的国画家工书者少,日本人倒肯下劲苦干。现在退休的老干部和孩子们练字的人也很多,希望是很大的。然而,哗众取宠的江湖符咒之类,也有仿效的,这就需要引导到正轨上来。”这番话饱含着一位前辈艺术家的甘苦和对后来者的热爱。作为一个天资超绝的人,海粟先生在学书上是吃过很多的苦头的。

海粟先生学书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他的母亲。她出身于贫苦的知识分子家庭,是清代著名学者洪亮吉先生的小裔孙女,襟怀冲淡,心地善良,懂得诗词和古文,爱用蝇头小楷,一丝不苟地抄录古书。海粟排行第九,小名槃官,母亲从不溺爱幼子,到了5岁便手把着手教他描红。习字本从坊间买来,梨木刻板,用棕刷蘸红色涂上去,印于毛边纸上,比较清晰,内容则是千篇一律的“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人,可知礼也”。有什么意义呢?母亲和后来的几位师长都没有作过解释。字的写法近于柳体而不纯,明代以后,八股文做得再合乎规格,不会写馆阁字便考不上功名。20世纪之初,科举虽停,余风尚在。

刘家在乾隆时期出过兵部尚书刘纶,权势显赫,子孙便在常州聚族而居。海粟先生诞生于邻近江南运河的古老房屋“静远堂”后院,幽静的院子里有古柏一株,上面时常有黄鹂和白头翁来唱歌,树下放着几张小方桌,便是孩子们习字的所在。母亲逐日批改习作,描得仔细的用红笔画上个圈圈,个别好的可加双圈;差的打个“×”,全篇不好的画个大“×”,便责令孩子重新描过。遇到孩子不听话,她一边咳嗽,脸上泛出结核病人习见的红潮,含泪叙述亮吉先生艰苦治学的往事,有时儿女们也会随她饮泣,深受感动,他们对母亲的严厉并无反感。夜间,孩子们围着风灯温课习字,冬夏不停。

9岁,塾师刘翼昌教他临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侧重结体的摹仿,缺少力度。姑父屠寄是史学家,“五四”时期在北大教过书,还在蔡元培主管的国史编纂处修史,完成过《蒙兀儿史记》这部专著,擅长写汉碑与苏字。他看过孩子的习字本,很关切地说:“临帖要讲求从精神上懂得前人字形间架结构与运笔之妙。依样画葫芦,要临僵临死,弄得终身不能脱俗,匠气逼人,悔之晚矣。苏字肥不掩秀,逸而能收,挺劲丰润,稳中藏险,奇正舒展,全是性情流露,也可以学。每晚睡前多读帖,与古人谈心,写时要默写,写毕再和帖比较,弱点便易改正。练字忌光纸,用破笔秃笔,蘸清水写在方砖上为主,草纸为辅。古人在沙盘里练成好字,尔等吃穿不愁,莫负韶光,用心用心!”这段话很有启示性,对海粟先生的书画,均发生了影响。他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也强调活脱,不搞刻板的临摹,要求学书者多看多写多比较,逐渐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面目。

在他10岁那年,进入常州纯正书院就读。在暑期游艺会上,老师指定他表演写字,他提笔写了“逢源原委,勇智宏辩”八个大字,在场师生纷纷鼓掌称赞。海粟先生说:“小孩子一出风头,便自命不凡,看不起小朋友们。这种骄傲情绪渐有滋长,自己不知不觉,改起来难哪。要有适当鼓励,少当面夸奖!”

姑父曾将他带到苏东坡舣舟亭,如数家珍地讲起苏轼11次来到常州的情形,讲到他在做地方官时如何关心民间疾苦,兴修过水利;讲到他在诗文画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后,又讲到他的字拙中有逸,遒中有秀,雅俊冲淡,千百年来,人们摹写成风,主要是书品高,人品也高。姑父又带他去看了乾隆的“御碑亭”,很轻蔑地对孩子说:“这个皇帝沽名钓誉,字很孱弱,缺少书卷气,格调低,功力薄,偏偏无自知之明,到处乱写。把许多名人书画加上跋文,弄得遍体鳞伤。你不苦学,字立不住,地位再高,在学术上也没有立身之处。”姑父取出苏东坡写的前后《赤壁赋》帖从表面放达的苏文中解释出报国无门的悲痛,透过仙气的外衣,看到东坡的真情实感,使海粟以后热爱苏字,到上海办学时,并将原名“季芳”废弃不用,取苏赋中“渺沧海之一粟”这句话的内涵,更名“海粟”,这就都和练字有关了。

海粟的伯兄刘咸熙,同小弟弟情感最深。哥哥从日本留学回来,要到云南去谋生。临行,送了小弟弟一本宋拓的《玄秘塔帖》,与后来流行的柳字大不相同,挥泪别后,弟弟在家练了两年柳字。到他16岁,父亲强迫他与丹阳林小姐结婚,他执意不肯同房,后来找到机会,说服了父亲,带着100多块银元和这本古拓本,来到上海,准备赴日习画。父亲又不许,他和好友乌始光反复商量,从伯兄咸熙那里求得1000元,开办起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美术院校——上海图画美术院,延师招生,正式兴学。到1913年4月,经费来源断绝,无计可施,便由乌始光持《玄秘塔帖》到通运公司抵押银元400救急。海粟日夜不安,后来家中寄来款子,他立即赎回此帖,日夜观摩,爱不释手。此后每封信上他都报告伯兄“此帖无恙”,还在帖后写了动情的跋文。结尾说:“今人知刘海粟者稍多,而不知养海粟者,乃伯兄刘咸熙也。”今天知道这件事的人,只有朱屺瞻老人,已经92岁了。

1921年,刘海粟、汪亚尘、王济远、丁悚、刘雅农、江小鹣等组织了西画家第一个绘画组织“天马会”,借淮海中路原尚贤堂举办画展。在美女月份牌和仿古文人画充斥市场的上海,也算是一件新鲜事,惊动了领导过戊戌爱国变法维新活动的学者康有为,也带领女婿潘其旋等人前来参观。刘海粟的西湖写生等作品博得了康老好感,誉之为“老笔纷披”,两人相见恨晚,谈得很投机。次日刘海粟应邀到愚园路192号康宅,里面碧草如茵,假山耸翠,小溪回环,中外石刻雕像颇多,康老留他午餐,拿出很多古人遗墨给他欣赏,提出收他为弟子,要他每周星期五来听讲书法及诗词课。临别,老人将自己写的《广艺舟双楫》相赠。从此,海粟先生的书法为之一变。

康先生给他讲书法,强调苦习北碑,走苍劲浑厚的路子,不习唐以后字帖。从《石门颂》、《石门铭》入手,悬腕虚掌实指,写到横和捺的每笔结束处,微微上翘,以力度取胜,老人教法认真,不等学生来到,就叫人磨好墨等着。讲学时理论与示范并重,要学生理解要领,每天苦练。讲完一课,便抽出20分钟评改上一周的习字,指出成败原因,学生进步较快。

康先生在杭州有一所别墅,叫一天园。夏天美专放了假,他们便同去西湖之滨小住,天天坚持练书法,海粟还请老师到美专讲书法。在海粟因模特儿事件遭到军阀及反动政客围攻时,康老十分关心他的人身安全,曾一天两次到刘家,催促学生离沪避难。海粟卧病时,康老还亲自按脉开方,最近找到一张,已是历史资料了。

与海粟先生同列门墙的还有女书家萧娴,现在82岁,定居南京,以擅长篆隶闻名。

1923年,广东闹水灾,上海广肇公所请康老写对联义卖救灾。消息在各报刊出后,求书者甚多,康老年迈,来不及写,便写了几幅范本,由海粟临摹,再经康先生仔细挑选出来,由潘其旋加盖图章以应急需,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有了磨练机会而突飞猛进,也节省了老人精力。从而可以看出,当时海粟先生写的康体字,可以乱真了。

1927年康先生去崂山,海粟把老师送上海轮。想不到这次挥泪而别,竟成永诀。从1928年起,海粟先生开始跳出康体,逐渐发现自己的面目。到1931年之后,他的字和康先生的字就全然不同了。

1939年,海粟先生应侨胞范小石等先生之请,到南洋举办义赈画展,历时三载,先在雅加达、万隆、泗水、马浪、三宝垄,后又被陈嘉庚先生请到新加坡、怡保、吉隆坡等地展出。他将卖画收入,陆续寄到贵阳红十字会,支援抗战。1940年,南洋沦陷,范小石等先生看到大量华侨惨遭杀害,便将海粟先生送到离雅加达不远的小镇米斯脱隐居避难,冒充古董商人,化名罗赫,借住在华侨修建的一座别墅中。直到他的真正身份被日军侦破为止,整整五个月,未出别墅一步。作伴的是20来岁的宁波工人王永庆。除去做操、看书、劈柴,每天写字,早上7时开始练苏东坡《寒食帖》,下午习黄山谷的《松风阁帖》。周围很宁静,写字时可以听到瀑泻泉声,唧唧鸟鸣。除自己练字外,还背诵文天祥的《正气歌》,教永庆练字,两人情同叔侄。过了一个月光景,范先生又送来一套《三希堂法帖》,是有正书局翻印的,质量虽然欠佳,已是十分难得了。每到下午5时许;炎威稍退,海粟先生便搬一张藤椅坐在树下读帖自娱。因为同外界交往断绝,每天有的是时间,从事临池,是以书艺渐进,而且加强了意志的锻炼,遇事变得较为镇静。

3月某日,日本侵略者正式传海粟先生到司令部问话,根据以往先例,被传讯者,百分之九十九要死在日军的手中。现在事已临危,如何平静思绪应付拷问呢?他便正襟危坐,写了两张大字。王永庆不知日军已布下暗哨,把菜刀磨得锋利,准备夜间逃走。

“还在写字,快准备走呀!”

“走不了,门外有‘狗’了!再说我一个人逃走,鬼子会以此为借口,对侨胞加以搜捕,还是听其自然吧!”

“问话”之后,海粟先生在别墅中被囚禁90天,每天以写字为最高的享受,后来才被军用飞机押送回国。

“文化大革命”中,海粟先生受到20次抄家,书画损失很多,全家被赶到小阁楼上。身处逆境,怎样随遇而安,减少身心痛苦,留下有用之身,将来好报答吾土吾民呢?他终于从破烂堆中找到一支开岔的秃笔,找到一些皱纸和废纸,更为意外的是,找到了印在《群玉堂帖》当中米南宫论学书的一段墨迹,便欣然临写,别有风情。后来,又找到《散氏盘铭》,这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神品,冲淡奇古,韵浑格高。说到老人写字之乐,我概括成几句诗:“诗兴豪情两不老,灯前放笔走龙蛇。”“世间荣辱关门外,暂作超然索句人。”写米芾又跳出米襄阳。其中精品及临写的《散氏盘铭》,在香港及京沪宁等地展出,均获好评。而更大的收获还是在思想修养与保健上。

有一次,海粟先生对乒乓球名将李富荣、张燮林两位说:“为什么书画家长寿呢?人们仅知道运动员和武术家练苦功,不大注意书法家练的也是一种特殊的气功;把全身之力送到毫尖,让笔成为身上的一个器官,有触觉,有感情,换取极大的艺术享受,包括从形式到内容都在创造,在更新,真是心情舒畅,物我俱忘,当然延年益寿啊!”

有人向中央美术学院学人李少文教授请教:刘字特征何在?

答曰:“不要讲好坏,你能写他那样的字就能活到98岁!因为气长而又旺,垂老不衰飒!”

刘字的气魄、笔力均有过人之处。但结体未下大功夫,造型上缺乏更多的创造。老年作品反刍出浓烈的颜味、雄强而欠凝蓄,未尽其才。虽高于当下许多名流,将来地位会有些提升,终不成一代天骄,总令人遗憾。有人颂之为油画家队伍里书法冠军,其实他可以飞得更高更远。

现在,来客成灾,求书者日众,老人多么盼望有个清静的机会来思考总结自己学书的体会,还还字债啊!

(原载《文化娱乐》1983年第3期)

注释:

[1]刘海粟(1896—1994),原名刘槃,字季芳,号海翁,江苏武进(今属常州市)人。中国书画家,艺术教育家。参与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国画《九溪十八涧》在比利时获“独立百年纪念展”奖。1949年后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1981年意大利国家艺术学院聘为院士并颁授奖章。

同类推荐
  •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30年授课“故事”培训班的精华梳理,全世界编剧经典之选,当然也适用于小说家们。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1%。本书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 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叙事、虚构与认知

    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叙事、虚构与认知

    作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西方电影理论”概念。过去人们以为,所谓“当代电影理论”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在符号学、结构主义、意识形态批评、女权主义、文化研究等等影响下的电影研究。而作者在对历史的追溯中令人信服地指出,事实上,西方电影理论有两个传统。我们所熟知的只是欧陆传统下的电影理论,而在欧洲大陆之外的英美电影学术圈中,影响更深远、且在目前更具有生命力的,是另一个传统——分析哲学的传统。
  •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收集了数十篇古今西方著名音乐家的逸闻趣事。本书定位为西方音乐知识普及类书籍,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叙述方法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莫扎特、肖邦等西方著名作曲家与音乐的不解之缘,并囊括了许多世界名曲的起源及发展创作背后的故事。
  •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我国古代的戏曲故事,从元杂剧中的《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到四大南戏中的“荆、刘、拜、杀”,再到明清传奇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从充满神话色彩的《柳毅传书》到富有生活气息的《救风尘》,从瞒天过海的《连环计》到引人入胜的《梦黄粱》,从伸张正义的《灰阑记》到大义凛然的《赵氏孤儿》。足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适合大众阅读。
  •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中国戏曲的唱腔动人,身段曼妙;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类型多样……这一切,都使中国戏曲成为回味无穷的艺术瑰宝,它纵横古今,让世界为之倾倒。本书就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剧种,各个流派的代表剧作、人物,以及它们的时代特征和戏曲特点。同时,还概述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域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让大家看到,中国戏曲一直都没有远离中国人的生活。
热门推荐
  • 方与圆大全集

    方与圆大全集

    方圆智慧是为人处世的永恒智慧,是玩转乾坤的至高学问。为了让读者既能充分了解方圆哲学,又能游刃有余地使用方圆之道,把握好方圆之度,我们推出了这本《方与圆大全集》。本书是以理论联系实际,全面系统阐释方与圆大智慧的作品;是从浅显到深奥,完整展现方与圆哲学的经典;是同类图书中迄今为止内容最全面、方法最实用、技巧最丰富的版本。全书共分六篇,分别为“方与圆”、“方圆智慧——以方容圆,以圆纳方”、“为人之道—一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处世之道——能方能圆,亦方亦圆”、“商海之道——有方有圆,名方实圆”、“谋略之道——由方而圆,由圆而方”。
  •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上)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上)

    车过松山,外头是一片漆黑,只有远远基隆河畔的点点灯火,被泪水汪得模模糊糊,像团团的火球,一个个忙碌地飞过天边。真的,什么都是会去的,然而怎么办,我是那样一个赖皮的人,我只要上帝,让每一个人都能永远停在他自己喜欢的时刻里。我和卡洛刚看完东南亚的《畸恋》,出得电影院,竟是阳光郁郁,地上半湿半干的已经下过一场雨了。
  • 毛诗古乐音

    毛诗古乐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缘孽:宫姻艳戮

    凤缘孽:宫姻艳戮

    一个原本无缘皇宫的绝色女子,却为复仇而来。她恨却又生爱……却不料,她竟然对这个多情的皇上,动了真心。他的多情,他的威严,他的一颦一笑。都另她无法抗拒。明知道是冤孽,却不能自控。若非如此,她真想要他的命,给姊姊复仇。然而,摆在面前的是残酷的宫斗,生死尚不能定,复仇之路艰辛无比!究竟是该放弃情爱,甚至生命,又或者妥协、认命?姊姊的性命岂能枉死……于是美艳成了她最锋利的武器,她要得到这个风流不羁的帝王恩宠,她要在这深宫里只手遮天,她更要那些曾经害死姐姐的罪人血债血偿。尔虞我诈的深宫,或许容不得真挚的情谊,美艳下隐藏着怎样残酷的杀戮?难道只有蛇蝎心肠的女子才能笑到最后?孰对孰错?只因身在皇宫!~~~~~~~~~~~~~~~~~~~~~~~~~~~~~~~~~~~~~~~~~~~~~~~~~某fay是红袖的新人,需要大家多多支持。不管亲们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都请留下你们宝贵的意见!你们是某fay前进的动力。谢谢~~~~鞠躬!另:新坑的地址:http://m.wkkk.net/a/201468/《凤缘孽:银乱后宫》某fay时间有限,更新稍慢,但会努力跟上滴……
  • 聚仙录

    聚仙录

    一次偶然,少年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得知一切皆是命中注定,小时候故事中所讲的各路仙神妖魔,一一出现在他的身边,相遇,结识,感悟,开启了一个与平凡生活完全不一样的精彩一生。
  • 大法炬陀萨尼经

    大法炬陀萨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年悲歌

    老年悲歌

    一个风烛残年的独居老人,由于体力不支不能下楼购买食品,不得已只好将每天三餐减为一餐,生命只能是苟延残喘;另一个气若游丝的垂暮老人,因为子女不在身边,也不“常回家看看”甚至也很少打电话问候,以至于死后尸体的腐臭四下飘散惊扰了邻居,其子女才闻讯纷纷赶来……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然而“有后”不孝,又怎么样?他们撇下自己的亲生父母终日忙碌,对年迈的父母亲不闻不问,更不屑于“常回家看看”,这样的子女于你又有何益?
  • 呆萌小妻驯夫手册

    呆萌小妻驯夫手册

    一只呆萌隐忍、逗比小气的小白兔爱上一只阴险狠辣、嘴贱腹黑偶尔犯抽的大灰狼,且误打误撞彻底将其降服的故事。本书大叔VS小萝莉,女主呆萌,男主变态!陆旗安,青城第一贵公子,顶级钻石王老五;九歌,钻石王老五的小跟班、保镖兼生活助理;两个身份、地位、年龄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大叔和小萝莉,王八看绿豆,对了眼,于是,一场你追我赶,你逃我抓的奸情戏码隆重登场。陆大爷追妻法则有三宝:下手早,对娃好,那啥,那活儿还要好!陆大爷追妻法则三步骤:先勾搭,再霸住,最后再扑倒。九歌找男人有三条:第一,得像陆大爷那么帅;第二,得像陆大爷那么有钱有势;第三,得像陆大爷那样酷帅狂霸拽破天。最后再加一条,最好像陆大爷那样,比她大十二岁。陆大爷笑的肝都颤了,“小九,你直说找的男人就是我不就成了?”可是——最后的最后,陆大爷怒了,“小兔崽子你为什么不来追我?爷早就看出来了,你对爷有欲望!对爷有渴望!”小九眨眨眼,颇为无辜,“我已经在追了啊!”陆大爷抓狂:“可爷为什么感受不到?”小九更无辜:“你想怎么感受?”陆大爷扭捏半天,憋出一句话:“我想要吃肉的感受!”小九恍然大悟:“哦,晚上我去买半斤五花肉!”“。。。。。。。。”陆旗安认为,那个小兔崽子可以是帮手,是朋友,是妹妹,甚至是他的孩子,就是没想到有一天她会成为他的小情人,且他陷进去了,就是万劫不复。一场青城特大黑帮走私案,九歌谜样身份揭晓,一场跨越生死的爱恋,他倾尽了所有。。。。。他只愿,这个小小的娃,一直住在他的心尖上。精彩彩片段:若干年后,两人的小包子跑到陆旗安跟前控诉,“我今天把三字经背全了,老师都夸我聪明,可奶奶说你在我这个年纪三字经都是倒着背的,还会看红楼梦,她什么意思?是说我不如爸爸聪明吗?”陆大爷淡定的瞥他一眼,“在智商方面,你确是随你母亲!”小包子一瘪嘴,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呜呜呜,那我以后岂不是没饭吃了?妈妈大学都没毕业,老师说了上不了大学就找不到好的工作,将来就要饿肚子的,呜呜呜我不要饿肚子!”陆大爷摸摸他的头,笑,“乖啊,你不会饿肚子,因为陆家的人都是靠脸吃饭的!”小包子哭着打了个嗝,疑惑问他,“吃饭不是靠嘴吗?”陆大爷笑意更深,“只有你妈吃饭靠嘴!”躲在一边听墙脚的某九拳头捏的咯吱响,靠!变相的说我丑是不是?本文一对一,暖文,大叔VS小萝莉,女主养成型。
  • 萌娃神助攻

    萌娃神助攻

    穿着公主裙的小天使从天而降,让一向冷静的墨骁措手不及。“爹地爹地,我要去找妈咪!”墨骁一脸冷漠,“她不是你妈咪。”“爹地,让妈咪搬来我们家住吧!”墨骁再次重申,“她不是你妈咪。”“爹地,妈咪要跟别的叔叔吃饭,她不要你啦!”墨骁脸色一黑,“走,带你去找妈咪。”
  • 魔尊愤怒了妖界公主快逃跑

    魔尊愤怒了妖界公主快逃跑

    在校园里,每天都发生着有趣的事。让我们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