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5400000005

第5章 星河对语

一个平凡的深秋夜,在大运河之滨,一座小县城的西侧,行经木桥上,小路旁,断墙后,在灯影中,星光下,浪花声里,两个人无目的地漫步。

他:我看你思想有些负担,是想当书法家吗?

她:(点点头)像你这样不写书法的人,很难体会到这种负担的沉重!

他:干什么事能摆脱人生的重荷?总得选上一种,才对得起肩膀和生命。

她:这一种和其他负担不同。我不是越写越容易,而是越写越艰难。

他:能不能知难而退呢?

她:不成。艺术是个顽强的恋人,爱上了谁就如同和谁搞终身制的生死恋,不可能半途分手。除非你从来就没有打心眼儿里爱过艺术,可以撒手便跑。

他:你说得对。弘一大师百万家财破了产,无动于衷。出了家之后,那位日籍夫人由黄炎培夫人陪同找到虎跑寺,哀哀痛哭,他也木然。后来,她们请他到孤山去吃素斋,夫人泣不成声,他仍旧寂然无所动。最后。夫人买舟送他归庙,琉璃一片,白帆似雪,舟轻若箭,他告辞时自称“小僧”,这回流下一滴泪来,合十立于船头,风拂襟袖,飘飘欲仙,头也没有回。然而他舍不得《清颂碑》,芒鞋万里,从温州城下寮而厦门、青岛、福州、白湖、白马湖、惠州、泉州、杭州,闭关时达500多天,家信来了不拆退回,但是仍忘不了写字,真是怪而不怪,馨香百代了。

她:越写到艰难的时候,甚至明显地停滞了,也还是爱写下去。

他:怎么会越写越丑呢?

她:(摇摇头)……

他: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对于一心想写好的念头而言,是不折不扣的惩罚!人心不足蛇吞象!全国无战争者不超过500年。就是这500年间,其他天灾人祸并未绝迹,可见生存的艰辛!在人类无数行业中,属于享受性的劳动,百无一二,书画为其一。吃饱饭写字是莫大愉快。平均10万人口中有一个人能享此福就算难得。还要想出名,不该罚吗?

她:弄不清是高论还是怪论!还有呢?

他:愈写愈丑是你审美能力在不断升高。貌似凝滞,其实是储蓄精力,准备飞跃。无渐变何来突变?无渐悟又怎么能生顿悟?

她:依你之见,到这火候该怎么办?

他:一个劲继续写下去便是。人和艺术相处要绝对纯洁,不能有要求。这星光为什么像无数大萤火虫在天空闪耀?仅仅它要发光而已。这河流为什么唱歌?唱得这样滔滔不绝,抑扬有序,又非常自由,因为地势所致,它心中有大欢喜,不唱便要窒息,炸裂它的胸膛,并不是为了出名求利。星星为什么照着河流?河水为什么抱着星星的影子,并且为影儿们洗澡,伴奏它们颤动的舞步,摇晃出它们灵魂的电波,流到那儿,照到那儿,都不是为了换得对方的欣赏以至崇拜。我和你并肩漫步,心为什么不跳,你为什么不怕我?为什么我们都忘了对方是异性?是因为没有恋爱的要求。如果走过那段黑黑的林间小路,一个人想抱一个人,吻一个人,一个人想打一个人的耳光,星星河流小路树林板桥,都还依旧,但是在我们的眼里就变了。

她:也许变得更美!

他:也不排斥变得丑了。星星河流还在互相诉衷曲,然而我们却听如不闻,风景也视而不见,只有自己用幻想的放大镜去放大一个凡人的形象,去幻想并不一定美好的明天。显然,那不是大自然的罪过。

她:难道那是对话者的罪过?

他:也不是。一条井绳,不能把两口井里的水桶同时吊上来。两口井的深浅,水的甜苦,桶的大小可以不同,你只可以获得一种。我以为只要有一种,甚至只要在吊,便是幸运。一定挑大拣小没有意义。没有私心,只要让艺术舒服,你就超脱。

她:我也朦胧地感受到一点:情人不怕受苦,只要另一个人幸福就成。能为他理解很好;不能理解也不必苛求。凡人总有凡人的痛苦,要有耐心继续为对方造福,感化对方,升华自己,催促对方心中的爱觉醒,自己在无意间也就得到了一切。

他:在一切情人中间,艺术既慷慨,又吝啬;既真诚,又狡诈,既幼稚,又老练;既仁慈,又残忍。常常为你制造幻觉,使一个终生与艺术无缘的人毕生以天才艺术家自居;使你拥有一粟而误以为囊括山川;使你自以为花样翻新而落入前人失败的窠臼;使你把实事求是的人误认为缺少审美力的蠢货;把一些对你有所求者的肉麻赞歌,误作历史公正的声音!有时候把你的青春、精力、思维、意志全部榨干而不负责任,不给报偿,不理解你的牺牲,你几代人的牺牲!有时候它又恶作剧地逼你选择,要么默默无闻苦写一辈子而在死后受人尊重,要么鼓励你借助于艺术以外的手段,借重非艺术的力量,让你热热闹闹受尽崇拜,尺幅万元,终非书法,仅是下乘匠艺,空空洞洞枉度一生!

她:希望死后受人尊重而默默播种,与无所求于艺术,以过程为目的,不是很矛盾吗?

他:可以把不矛盾的矛盾,化为矛盾的不矛盾!

她:玄!

他:首先要正确认识人,人本来是个不稳定的过渡状态的称呼。当他摆除自私,乐于帮助他人,并且富有创造性思维的时候,人就是“神”,比“神”还神;一朝成为欲望的奴隶,绝对自私,危害同胞的时刻,便是“鬼”,比“鬼”还鬼!有幻想,憧憬,期待,追求是人类的本能。贪婪有时又是创造的动力。许多奇迹——包括在我们身边歌唱的大运河,远方的长城、敦煌、麦积山、云冈、大足佛窟,许多伟大发明,说不定都是贪得无厌的产物。高尚的人只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在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也享受这些,但决不做物质的奴隶,也不当艺术品的奴隶。

她:可以做真理的奴隶。

他:也不需要。真理不会把人当奴隶;需要奴隶去侍奉的不是真理。

她:没有完美的比喻,老兄不必拘泥。

他:绝对无欲是理想,办不到。现实本身就有强烈的诱惑。当书家的幻想无可非议,现在的书法热极高,习书人数之多空前,多中总会涌现出好手高手以至圣手来。只要不限时光,迟早会兑现。但是,大家并不多,有志者应当去争取。19世纪移交给20世纪的书家,如果不太苛求的话,将有这些人物:

沈寐叟——内涵渊博宏大,消化篆隶,二爨章草,由稳而不稳,曼妙如不着力,而书卷气浓,与王觉斯一头一尾,开路先锋,断后大将,变化少于王君,而方笔肃穆之气有王不到处。

康有为——昔日南海找沈曾植论书法,沈要康努力多读书,方足论艺,今天康已成为古董,康见过碑帖上万,写成《广艺舟双楫》,创获甚多,为论书一代冠冕。书亦雄强老健,源于《石门颂》,吸收六朝之长,唐人《千秋亭记》(此老好弄玄虚,伪称得宋人陈抟精髓),精品有衣冠伟丈夫气,无柔靡态。门人有刘海粟、萧娴等。

清道人——行笔宽博,功力老到。倡导于金文中求篆,篆中求隶,隶中求楷与行书。见识高于实践。人亦清廉守法,字有金石气,略嫌造作,颤笔习气而失态处过多为憾。传人吕风子、胡小石等。

蒲华——行草纵横排,跌宕处见豪逸,牢骚烟火人情从中透出,佳作不求工而郁劲朴茂,气旺势矫。草率之笔亦多,佳作古松立雪,老鹤翔云。识者少,长年贫困,孤芳皎洁,别有怀抱者。

吴昌硕——因工画印驰名。石鼓运线绵里藏针,畅多于涩。抬肩自喜处,天真与夺人视线的潜在要求矛盾而兼存。引石鼓入行草,将军卸甲,更近自然。画中见书,比赵之谦壮阔。

黄宾虹——金文老辣,行书厚拙,见多识广,无心求美,自成一家,是学人书家,法趣兼美。

章炳麟——小篆以古气森然及书卷味见学者心胸,如青铜古器,汉魏晋古诗,浑涵中露韶秀,气骨清刚。行书亦写出了修养气度。

于右任——以魏碑入草书,莽莽苍苍,山伏河腾,气象开阔,挫折开阖,六朝神韵在焉。所倡“标准草书”,使草书规范化,科学化,有利于实用普及。然艺术忌标准化,故髯翁而后,无人与之并肩,而趋萎缩,亦不足怪。盖创作难以在标准化中觅自由耳。

李叔同——早岁结体方扁,北碑及二爨均有功力。中岁渐变为狭长,吸收图案及印文布白法,力转内凝,意在驱除烦恼,转见虔诚拘谨。晚年脱去作家气,冲淡慈和,无法而万法生,笔风刀味,童稚之态并存。临终所写“悲欣交集”,通脱入化,形散神飞,于象外无意得之。

徐生翁——足迹不出浙江,汉碑根基极丰厚,萧散化脱,白发童心,最古典者最现代,稚拙难及,隐者高风,洗净功利,趣在唐前,形式平易,内涵幽邃;生辣甜润,当代一奇。外倔内温,旷逸不群。

马一浮——行草书聚道家冲和恬静、佛家悲天悯人于一炉。庄周鼓盆,天女散花,皆以逸气御笔,人情味便在个中。精于碑学,善体悟古人笔味,偶伤婉秀,其嫩如金者别具风神。执象妄求,毫厘千里。真人真字,泉落云飘,能站得住者。

谢无量——以帖学为起点而无头巾气,结体讲来历,运毫求自由,寓热于冷,见熟于生,藏行于止。峨眉三峡,锦江花树,钟灵于此老腕底,得童趣于自然,诗文又其次也。

乔大壮——生未享名,死后人罕知其名。饥寒交迫,效屈原以自沉。不阿俗眼,隶意碑情。体灵骨清,矫矫铮铮。初见似凡,细嚼味醇。风流云散,天铸斯人!墨香如梅,书史留痕。

鲁迅——求之不得,不求自成。文掩其书,书足惊人。源出六朝,汉晋风神。乱头粗服,大气独行。不避败笔,点铁成金。碑碣死去,于行书中再生。无在无不在,刚健丈夫情。

林散之——草书七绝一条(五绝更有把握)每字运笔不同。干枯恣肆处见丰腴神韵。篆隶在肌肤呼吸。局非宏大,体调清逸,在程式中得到自由,物我两忘,有倪云林画境。素美却不幽寒。亦有过头宣传尚待流光漂洗,画尤乏大家气骨。

朱东润——以书法圈外之人自居,读书著书教书注书之余,写字以代体育活动,放松神经,一板一眼,扎扎实实。姿态不从摇曳得,书香多自书外来。质拙处不费力,不笨重。长者音容笑貌,似柔而刚,一洗狂怪,平易处见波澜。告诉我们人生的严肃,是学者字中之有法有味者。

等到100年后,检验一下20世纪遗交过去多少大师,才可以看到书法热的收获。评价字要时间和历史条件,要字外因素不起作用的时刻,艺术价值通过客观比较,就更加清楚地呈现出来。

她:我不知道变沈寐叟方笔为圆笔章草的王遽常,有兀傲之气的书学家高二适的出生时间,若在19世纪,可以列上,还有曾农髯、叶恭绰、陆维钊、罗复戡、刘海粟……

他:下回再谈。现在出土文物多,印刷发达,见闻广,交通工具把世界缩小了,国际文化交流频繁,但时间更宝贵。在书上求名者比肯下苦功者的队伍要大得多。对手弱些正是下一段日子大师易于脱颖而出的有利时间;自汉末以来书体长期稳定,标志着书法的相对成熟,难变要变的矛盾也更突出。有雄才硕学写好字为民族增光,肯定是好事。完全没有个人意图,就脱离了人的实际,反而缺少真实感和人情味。可以作为方向去追求,要终生不懈去努力。

她:可否这样理解:欲擒故纵,只有放弃成功才能达到高标准的成功?写好书法要自然,无欲无求;书写者想以书法为猎取实利浮名,与艺术规律背道而驰,几乎异化。书法与传统文化血肉相连,书写者对此道不通,且无兴趣,矛盾尖锐,鱼和熊掌都想占有,往往一事无成。即或全力以赴,也未必如愿。

他:你把我讲的当作策略、手段,那样才可能放弃成功的念头。我希望你置之死地而后生。减少了干扰,以恒温代突击与狂热,满足于练习当中由大苦产生的大乐。而不打算把苦去换得书法之外的快乐。可惜我太笨,讲不清楚。思想一朝变成语言,再记成文字,是一系列的褪色过程。思想是活人,语言是请声音表演某个活人,而文字只是演员的照片,照片可以成为高级艺术品,毕竟是有局限的平面图,没有人向照片求婚,它也不会生孩子。

她:我似乎有点明白,可也说不清晰。古今书家万千,真杰出的不过几十人。知难而进,来到世上一次,就跳一次。跳多高先不去管,不停地跳就行了。

他:不努力不会超过他人,光努力也不行。艺术还有时代的推动与制约。桌椅的发明改善了书写条件,比跪在地上写舒服,但自唐至今,篆隶大家都不够一桌,千千万万的书家都缺少才华或努力?为什么颜柳等大家的字后少来者?比汉魏六朝时的一个普通石工都不如?为什么颜柳以后的书家和石工皆未超越颜柳?

她:就艺术的总体来讲,不断在发展、进步。这必须肯定。但就一体一派而言,草创者被人承认就有前无古人无从比较的优势,容易在历史上留名。后来的追随者总超不过开创者,从局部一体一家而言,萎缩倒退是正常现象,正因为有时序幕即高潮,先秦思想统治中国学术两千余年,难以全面突破,局部有发展,恰好说明守旧无出路,创新有必要。

他:事物不能绝对化。各艺术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六朝碑刻发达,但直到明末,印却无大家。明末清初及近至民国印很热闹,但是否全面超过秦汉无名大师?可以讨论。艺术创造,好是第一,这个好不是抽象的,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好东西万古常新,先秦金石文字,汉印,魏碑,唐楷,都是常看常新的。不耐看的东西不会好。新的东西也不一定都好。猩猩作画,驴尾绑上笔,喂以麦麸而“画”出《亚得里亚海上的黄昏》是全“新”的,但决不是艺术。“新魏体”是新的,但决不是很高明的艺术。创是一洗万古,开创,独创,不是人为地拼凑成空想的杂烩。很多标新的东西并不新。看事要看实质。

她:对于时代赋予的优势,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也要承认事过境迁,条件变了,猴子再也变不成人,即使让孩子从小跪在脚后跟上,将纸铺在地上悬腕去练,也不能再造就出一大批水准与汉魏碑刻同一水平的书家。日本人至今这样做也没有出王羲之,否则赶上古人超过先哲就太容易了。

他:对于实验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先要懂得遗产,有了根基再去创新,创新不是人为计划出来的东西,而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是根据自己个性,吸收前人之长,自然形成的。二要热情支持,允许失败,失败了没有压力感。在经过实践之前,成功本来是少数人的事,相当渺茫,通过努力与失败,才变渺茫为具体。同样的笔墨纸张,以不同的角度力度、方式,每种线条,都有人试过,为什么不能再试,为什么一定要成功,充分估计困难比大喊大叫盲目乐观好得多。鼓实劲不是冷漠,而是真正热情的体现。引书入画,收画入书,甚至个别人搞点返祖练习,不能嘲弄,也不能一呼百诺,一哄而上。每人个性秉赋修养条件不同,实验不会重复,路很宽。至于利用条件,很难在具体环境中看得那么清楚。明末草书大家辈出,祝枝山、徐文长、陈白阳、倪元璐、黄道周、傅山、王觉斯、张瑞图,都很高明,找到前人所不具有的新面目。王觉斯(可惜降清,这里只说字,也不论张瑞图如何拍过太监马屁,那要另说)变化最多;倪书格调高;徐、祝、傅三人以才气横溢见长,徐、傅气旺于祝,有愤愤不平之感;道周未尽脱山谷,而沉着有山河之痛;张书劲辣浑茫。这些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与青藤的画与戏,白阳画,汤临川剧作,公安竟陵小品,李贽哲学思想,金圣叹重视小说教化与艺术作用的点评;苏州市民经济的发展,“三言”、“两拍”中对婚姻自由及某些市民意识的体现,昆曲的市民趣味,不可以分割去看。是时代影响,塑造了这些人的艺术,这些人受时代的培植与局限,但未必都自觉运用了时代条件。

她:就传统文学艺术而言,今天并不是高峰时期。文言文已被推下历史舞台,旧体诗词作者年龄偏于老化,大家不多。曲的作者凤毛麟角,传奇作者凋谢将尽(仅剩浙江海宁周瑞琛老先生),能看懂古典文学作品原文者少于通一门外语者,极不正常,又积重难返,逆转无望,也没有出路。不懂更不值得骄傲。章回小说高手难觅,是事实。称得起是艺术品的文论,传诵百年的原创杰作也实在有限。如果把书法实用价值除开,书法艺术能否脱离古代姐妹艺术而焕发其青春,返老还童?不是纸上空谈可以回答的,要尊重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她:我爱写字,过去的经历包括七情,都写进了字中。只是限于表现力,心电图还画不准。除了浮躁,别人也难以测出心搏来。但我听你的话,不问收获,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地耕耘下去。

他:且不说成功,要做到在书家中有个性,被行家喜爱的程度,也要付出巨大的牺牲。

她:不怕,牺牲越多,补偿也不会少。不想补偿,补偿会更多。

他:生命太短促。有效地利用时间,是延长生命的可行之法。首先要收其心,聚精会神,写一张胜过十张。

她:心易放难收啊!

他:要放弃一切争名夺利的机会,没有新面目,不发表。把这些条件让给作品更好,处境更需要运用这类机会的贤者。不恰当的恭维助长骄娇二气,视之如谤。一切打击、冷落,都是变相的老师。可用来长志气,强化信念。对于妒忌要庆幸,不招人妒忌是庸才。没有把阻力化为助力的决心,字要退化,被阻力推倒。归根一句话,还是你材料不够,缺少自信,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心胸狭小。对成功与失败同样镇静,达到冷漠的火候,笔不停挥,便是强者。不争冠军,不耻无名。

她:要善于和古人比(时间保护他们,逼我们仰视,他们经过筛选,但还应当平视,这是真尊重),和今人比,和自己过去比,和后辈比。见人长处,与发现自己缺陷同样敏感。离开思考的实践是盲目重复,与能歌的鹦鹉无异。比较可以除傲气,添信心。要把社会交往、家务事都压缩到最小的限度之内,这样一年如三年,三年胜十年。事少欲望少,连锁反应也少,学习自然回旋余地大了。

他:这些已难做到,还有三条更不易过关。

她:是哪三条?说出来咱们试一试也好。

他:首先,要多读书,多看名作与碑帖,要懂点文学,比如诗词古文戏曲,读书一少,下笔便俗。上海有位著名女书法家,作品很符合大众化,广为流传,发表得不少。去年《中国书画》上印了她写的字,把一首不合律的《忆秦娥》选作内容,又误将上下片写为“词二首”,出现这种常识上的差误总不是多光荣的事吧?书家能写自作诗词曲者已是稀有,即使不会作,能鉴赏该不是苛求吧?第二,艺贵自然,展示真我:拙味,不等于青年人贴上胡子可以演老头儿。许多人老老实实稳扎稳打可以成功,可惜功利心过重,反而伤害了自己的才华,矫揉做作,格卑味浅。始于平正,化作险奇,归于平正,螺旋上升,古训不能忘记。无态而具众美,才是好字。势态是修养的积累。不抄近路,已在近路,想抄近路,必上斜路。杜绝哗众取宠,首先在人不在于字。对爱情也不能有过高过多的幻想。大地上,凡人只有平凡的岁月,没有那么多的罗曼蒂克。培根说“爱情是愚蠢”,不敢苟同。恩格斯说:“爱情是最高尚、最强烈、最个人的痛苦!”施企巴乔夫说:“爱情是一支美好的歌,好歌是很难谱成的。”善意的折磨,爱的折磨一样毁灭人!人对人的理解总有限度,而对爱的需求无限。聪明人以智慧占有人,愚蠢者以愚蠢折磨人,跳过这两根夹棍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不比写字简单。心弦没有调好音,合奏难和谐,调节得宜,高八度低八度都能动听。把意外看作正常,合理地要求对方,努力克制自我,时时事事处处想到对方的委屈,这种歉意是幸福的泉眼。

她:我肯定做不到,因为我想得最多的常常是自己的委屈,但是我要多向自己敲起警钟。

他:即使当不上艺术家,生活艺术化了,远离庸俗,岂不美哉!

她:看来难写的不是碑帖,而是生活。

他:写人比写字更有意思。

她:离开人,字是空中楼阁。

他:要写的内容太多!

她:能写出来的独特内容太少,我要把这月光、星光、河流都写进去。因为她们都听到了。

他:更重要的:把你的心写进去,用心去写,不是用笔,那样才美丽,丰富,淡而有味。

她:现在,我觉得风景更漂亮了。这夜太难得,我会没齿不忘。

他:我以为该分别了。

她:没有谈完……真想继续下去。

他:让星星河流继续我们的对话吧!

她:星星会灭,水会流走,美好的人和艺术、纯洁的友情是流不尽也流不走的!这样的对话可能毕生仅只一次。

他:是的。也许还有下一回……

她:那是不同的听众,不同的内容,同样也不再是今夕的你我了。请问:尊姓大名,留个地址行吗?原谅我这么晚才打听……

他:没有必要了。别了,朋友,我决不探问您是谁,愿这是永恒的秘密!

她:别了!可以握握手吗?(她伸出手来)

他:(握手)您先走,我要把刚才走过的路看上一遍,更恰当地说,想找找刚才的我!

她:干吗不一起回城里?

他:不!我怕人遇到,误会咱俩在恋爱!做人现实主义。谈艺可以有点浪漫主义。再见!你瞳孔中的星星!

她:再见,我河流中的一段浪花。(重新抓起他的手举平鼻孔,又突然放下了。)希望我成为您梦想中的艺术……

(他俩背道而驰,消失在平平常常的明天。)

(原载香港《华侨日报》1987年)

同类推荐
  • 国际艺术品贸易

    国际艺术品贸易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深化加速了艺术品的跨国流通,艺术品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艺术品市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欧美等国掀起的艺术品投资潮,促进了对艺术品贸易中法律问题的研究。本书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的方法,绕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和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问题,诸如进出口的法律规制、所有权问题、艺术品评估鉴定中的法律问题及国际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冲突与协调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一个国际艺术品贸易法律制度的研究框架。
  • 昆曲

    昆曲

    这本《昆曲》由金开诚主编,吴风华、张海新编著,适合大众阅读: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等表演艺术。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渐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坚持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究其动因,当然少不了朋友们不断给我的鼓气,希望我不要半途而废。同时也是剧中人物在时时无形地推动着我,越写越感到非把他们写出来不可。这期间也有一些朋友劝我何必自找苦吃:你写得好吗?你写出来有人看吗?有人用吗?你有钱将它推向社会吗?知道吗?现在“触电”难呢!他们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但是,我最终毫不回头地走自己的路。
  •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音乐小品欣赏》主要内容包括:G弦上的咏叹调、皇家焰火音乐、小夜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小步舞曲、土耳其进行曲、小夜曲、G大调小步舞曲、哀格蒙特序曲、致爱丽丝、D大调军队进行曲、邀舞、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热门推荐
  • 高龙芭智导复仇局

    高龙芭智导复仇局

    《高龙芭智导复仇局》是梅里美的著名小说,描述了科西嘉岛特有的“家族复仇”这一古老风俗。滑铁卢战役后,雷索中尉退役返回家乡科西嘉岛。其父被村长巴里契尼父子谋害而死,他的妹妹高龙芭鼓动哥哥为父报仇。然而,其兄长认为“家族复仇”是一种野蛮风俗的残存,不愿贸然从事。但高龙芭精心策划,巧计安排,还是挑起了哥哥的复仇之心,兄妹两人最终将仇人杀死,报了杀父的血海深仇。梅里美以缜密的构思、简练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写出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复仇故事。
  • 最强六道

    最强六道

    废材少爷无意间得到一部功法,踏上武道,修炼巅峰……
  • 绝代佳人:女人太凉薄

    绝代佳人:女人太凉薄

    她,有着惊人的智慧,有着不寻常的冷静,可是却一朝穿越成了宰相府不受关注的三小姐。一道圣旨,将她送入了洛王府,面对痴傻的他,她该如何是好。皇权之争?她没有兴趣,可是却为了他一步步深陷其中。命运究竟如何?到底谁才是她的良人?群号:84798497(敲门砖文中任意名)
  • 神禁时代

    神禁时代

    这是一个没有众神的时代,旧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正在诞生!
  • 给我一支枪

    给我一支枪

    亲情、友情、爱情交织的乱世悲歌。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北地区。马龙、亢振刚等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在这场空前的民族危机中,逐步成长为一批勇敢、机智的民族英雄。故事一波三折,场面震撼人心。亲情、爱情、友情也在这场民族搏杀中演绎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
  • 快穿:佛系少女的作死日常

    快穿:佛系少女的作死日常

    理想中的快穿:刷黑化boss好感给他如春天般温暖的爱/在落魄男配年幼时抱他大腿玩儿养成/和女主义结金兰给她友情的力量现实中的快穿:(1)挖男主墙角让他打光棍!(2)狠狠的羞辱男主让他成为身残志坚的中坚力量!(3)抢他机缘成为男主心目中的头号猎杀对象!佛系少女郑蒙: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种马系统520:亲,为了世界和平请不要爆粗口→_→,这和你人设不搭,要是不开森,前面那个小哥哥有特……长!郑蒙:呵呵,我的愿望是毁灭世界(男主精分真男神,女主佛系女神棍)
  • 绪言

    绪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余生予你路悠长

    余生予你路悠长

    沈晴予一直希望,能够嫁给陆泽余。可惜,陆泽余深爱的那个人,不是她。沈晴予觉得,她和陆泽余之间是存在缘分的。小学到高中,一直分在同一个班级里。他向来优秀,光芒万丈。她拼命地努力,拉进彼此的距离。然而,陆泽余的目光从未在她身上停留。“晴予,你是我唯一的女性朋友。”女性朋友,却不是女朋友。她看着陆泽余为那个并不优秀的女孩子付出;看着他改变自己,打破原则;看着他拥有再失去,深种情伤。“泽余,我们在一起吧。”“我们婚姻的起点并不是两情相悦,终点却是白头偕老。”多少人有着求而不得的爱情,却不意味着,他们找不到一辈子的深爱。
  • 教出最棒的儿子:男孩教养代表作

    教出最棒的儿子:男孩教养代表作

    查斯特菲尔德勋爵是一位英国上层社会的绅士,他的名字在西方一度成为优雅、博学、高尚、礼仪的代名词。他在儿子菲利普?斯坦霍普还未成年之时,就开始给他写信。在他的这些书信中,几乎是将自己毕生的人生经验和处世感悟,通过深情的教诲和极富文学魅力的灵动笔触,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儿子,并且对儿子在学识、处世、品格、能力、仪表、事业、生活等很多方面提出了非常宝贵的人生忠告。
  • 南风不解意

    南风不解意

    暮南风曾经认为姜北淮是她的劫,她从他身上尝到了爱情的失意,又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经历了家破人亡的灾难。重来一世,她绝对不会重蹈覆辙,可却又逐渐发觉,事情跟她想象中的似乎有些不一样。而她不知道的是,在另一个人的心里,她也早已成为避不开也逃不脱的劫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