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5700000009

第9章 站在理智的对岸——梁漱溟的直觉观考察(5)

如此一来,我们发现,梁漱溟的直觉作为其他几位现代新儒家直觉理论的起点,一开始就将反对唯科学主义与批判“害仁”的“私心人欲”的理智当作同一回事来处理。这种做法本身还有讨论的余地。因为按照梁漱溟的逻辑,可以推出“无私欲”与“仁”是等同的,但将二者等同,其理论过失在于将问题简单化,原因有三:其一,无私欲只是成“仁”的条件,而不是“仁”自身;其二,“仁”是一种理想目标,人欲能否去尽,是不是人能将欲望去尽和是不是都应该去除掉,这些问题的复杂性说明不应把“去人的欲念”简单地等价为“仁”;其三,梁漱溟强调了“人欲”与“仁”不共戴天,去了人欲之后的所谓“平静”也只是条件,道德良知不会自动变成人的行为,中间还需要很多环节,才能达到“仁”。在儒家那里,把为“仁”的责任放在自己身上,用功夫从根本上消除恶之源,并不排斥理智,依靠内在领悟即“直觉”以及性情气质的修养,通过日常践履中的综合,这才是儒家的通过功夫向善之路。

应该说,梁漱溟对儒学的这种理解存在着诸多相互扞格甚至是自相矛盾之处,他将儒学的人性论理解为性善是既成的、绝对的,道德先天地存在于个体中,只要祛除“算计”的生活,不计较利害,回到本能,“纯任直觉”就能达到“仁”。这是梁漱溟对孔子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53]的理解。“儒家完全要听凭直觉,所以唯一重要的就在直觉敏锐明利;而唯一怕的就在直觉迟钝麻痹。所有的恶,都由于直觉麻痹,更无别的原故,所以孔子教人就是‘求仁’。人类所有的一切诸德,本无不出自此直觉,即无不出自孔子所谓‘仁’,所以一个‘仁’就将种种美德都可代表了。”[54]其实,在孔子看来,“仁”作为内心世界的道德情感和精神境界,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对象性知识和认知活动,本质上是对“道”的体验和感受。孔子的确有“默而识之”、“予欲无言”之说,把类似于道家的“无言”、“不言”作为实现主体与天道合一的基本手段,然而,孔子并没有将“仁”与“知”隔离开来,在孔子而言,知识是仁的前提。梁漱溟显然对于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未知,焉得仁”,[55]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关注孔子说过,“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更没有理会孔子对自己一生“学而不厌”的学习过程的叙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56]孔子还这么描述自己的学习态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57]“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58]有一点可以肯定,孔子的认识过程同时是德性培养的过程,“知”是“仁”的必要条件,对伦理关系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有自觉的仁德。所以,“仁”与“智”是统一的,也正由于此,后来,儒家学派都用“仁且智”来称道孔子的人格。[59]同时,孔子对达到“仁”的难度也有足够清醒的认识,达到仁与圣不只是依赖意志的作用,并不是“欲仁”,就能“成仁”。而其过程的艰辛被梁漱溟忽略了,对人性抱有天真的幻想。事实上,孔子对人的惰性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孔子承认人有善的因子,但不修不学的话,恰恰是善的因子反而会导致恶。孔子不相信人有克服自己私欲的道德自觉,回复到善良天性,因此,提出要学,离开了学,德性将不成其为德性。孔子认为自己也不是圣人,要改变气质以后明理得道,才能自化化人。孟子也承认人有善端,但善端不是自然导致善的完成,必须要扩而充之,“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60]孔子、孟子都强调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性,应该说他们的性善论是后天经过修养的性善论,而不是梁漱溟所理解的先天的人的自然属性与道德属性的合一。显然,在这种天然合一的基础上,道德修养就成了一件多余的事情,因此,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道德修养就在梁漱溟的视野之外。

事实上,人的德性自我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只有通过一定的转化功夫,才能将其实现。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转化功夫是修身。儒家很清楚地认识到了,承认一个义务与履行一个义务并非一事,所以,把相当多的功夫放在如何改变自己上,认为修己的功夫非常缓慢艰苦,是个非常细致的过程,有时甚至还要经历生死关头的考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61]如此才能恢复人性的光芒,成为完善的君子。学习德行的过程同时就是提升德性修养的过程,美德是目标,而不是成就,即便是孔子都曾言,“若圣与仁,则吾岂敢”。[62]我们很容易可以发现,孔子充分注意到了成圣过程的艰辛并把成圣的过程作为人存在的方式。孟子的“养心寡欲”、“养气集义”、“反身而诚”的方法到宋明理学中程颐“涵养用静,进学致知”、陆王发明本心等,朱熹更有明晰的阐释,“镜犹磨而后明。若人之明德,则未尝不明。虽其昏蔽之极,而其善端之发,终不可绝。但当于其所发之端,而接续光明之,令其不昧,则其全体大用可以尽明。且如人知己德之不明而欲明之。只这知其不明而欲明之者,便是明德,就这里便明将去”。[63]这些原典中的文本材料充分说明道德修养功夫的艰辛及其过程的漫长坎坷历来为儒家所注重,而并非梁漱溟所谓“完全听凭直觉,活动自如,他自能不失规矩,就谓之‘合天理’”。[64]

我们发现,在梁漱溟那里,将事理混入了天理,以为作为当然之则的天理不是计算出来的,这一点是有其合理性的。然而,梁漱溟为了突显中西文化的差异,将是否运用理智作为二者的区别。在他而言,中国哲学是排斥理智的,也就是不能用“术”来回答“道”的问题,“术”只能解“术”,那种用知性思维的方式解决所有问题,以为掌握了“术”就掌握了“道”的做法是梁漱溟所反对的。如此,具体事物的理自然就在梁漱溟视野之外。事实上,天理的落实又是需要人们根据具体的当下境遇进行综合的考量,这一过程又需要理智的参与,即“道”不离“术”。应该说,一方面我们要把握根本的统一的天理,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具体事物的理,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不同的理之间不能通约,物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各自用自己的理论解释世界,以为用统一的理就能解释世界的想法是不明智的;当然也不能在承认事物各有其理的同时,忽视了统一的大理。

四、作为情意之知的直觉

梁漱溟使用直觉这个概念以区别于理智,旨在证成儒家所理解的“知”与西方有所不同,乃是一种情意之知,或者是以情意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体证。他说:“此敏锐的直觉,就是孔子所谓仁。”又说,“‘仁’就是本能、情感、直觉……在直觉、情感作用盛的时候,理智就退伏;理智起了的时候,总是直觉、情感平下去;所以二者很有相违的倾向。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又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我们都可以看出这‘仁’与‘不仁’的分别:一个是通身充满了真实情感,而理智少畅达的样子;一个是脸上嘴头露出了理智的慧巧伶俐,而情感不真实的样子。大约理智是给人作一个计算的工具,而计算实始于为我,所以理智虽然是无私的,静观的,并非坏的,却每随占有冲动而来,因这妨碍情感和连带自私之两点,所以孔家很排斥理智”。[65]

就中西文化在情感方面的差异而言,梁漱溟认为,孔子全力关注人类情志,此为中西文化不同的根本所在,“西洋人是要用理智的,中国人是要用直觉的——情感的;西洋人是有我的,中国人是不要我的。在母亲之于儿子,则其情若有儿子而无自己;在儿子之于母亲,则其情若有母亲而无自己;兄之于弟,弟之于兄,朋友之相与,都是为人可以不计自己的,屈己以从人的。他不分什么人我界限,不讲什么权利义务,所谓孝弟礼让之训,处处尚情而无我”。[66]从某种程度上说,梁漱溟的目的是要以一种近乎独断的方式说明:直觉为善,理智为恶。梁漱溟基本上是把“恶”的起源归结为理智,由于理智的分别作用而产生了物我、人我的种种计较,私心人欲随之而起,由此得出“人之不免于错误,由理智”的结论。

在梁漱溟看来,儒家的“仁”作为直觉,是一种情感表现,这种表现是人排除理智分别和思虑计较之后,对其所面对的周遭世界之纯任自然的随感而应、敏锐感通。他说:“我们再来看孔子从那形而上学所得的另一道理。……人自然会走对的路,原不须你操心打量的。遇事他便当下随感而应,这随感而应,通是对的。我们人的生活便是流行之体,他自然走他那最对,最妥帖最适当的路。”[67]显然,梁漱溟所谓“最对,最妥帖最适当的路”即为直觉的路,也就是孔子所谓“仁”。而“仁”这个感通流行的形上之体,亦即孟子所谓“良知”、“良能”。情感作用盛之时,是“良知”、“良能”的发用流行,仁或良知由体而发用,亦即为“情”的流行与感通。梁漱溟说,孔家“相信恰好的生活中最自然,最合宇宙自己的变化——他谓之‘天理流行’”。[68]人的情感流行感通,方能体证“天理”。梁漱溟称此为“心安”。他认为“宰我问三年之丧”一事中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个‘仁’就完全要在那‘安’字上求之。宰我他于这桩事心安,孔子就说他不仁,那么,不安就是仁喽。……为什么对于一桩事情,有人就恻隐,有人就不恻隐,有人就羞恶,有人就不羞恶?不过都是一个安然不觉,一个就觉得不安的分别罢了”。[69]所谓“安”与“不安”,即是道德情感的一种表现。梁漱溟在这里强调的是以“天理”面目出现的本能情感,在他看来,儒家所谓性善,实际上是情善,只要顺着自然流行,情与理皆善。

众所周知,“仁”是儒家道德哲学的基本范畴,而直觉则是认知领域的范畴,二者分属于不同领域,但梁漱溟将二者视为一体,以直觉诠释“仁”,使认知与道德沟通,不能说没有意义。“仁”是不是直觉,梁漱溟的论证是否周延和周密我们暂且不论,但通过其对“仁”与直觉的关系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他以不安、情感、不计较、不算账、生意盎然等释“仁”,应该说,体现了孔子的“仁”的精义,是对“仁”的一种推进。通过阅读原典,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本人的确对“仁”的追求也渗透着情感的因素,在樊迟问“仁”中,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这显然是情感性的东西,而且还是“仁”的核心内容。“仁”以血亲之爱为依据,所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70]以“孝悌”之爱为本,推己及人,即可达到“仁”之境。这一推己及人的情感活动过程,同时也就是对“仁”的认识过程和意志控制过程。事实上,孔子知、情、意一体化的这种模式,规定了其后儒家形上学的理路。

梁漱溟对于直觉的情理维度的揭示也经历了一个转变的历程。梁漱溟在《人心与人生》中对现代心理学的几种观点作了考察,同时叙述了自己在对人类心理的认识的前后转变。他指出自己早年(写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之前)同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一样只注意到了人们欲望的自觉的层面,即功利主义思想。后来却发现人也有不自觉的一面,认为“研究人类心理正应当向人们不自觉,不自禁,不容己……的那些地方注意。于是我乃大大看重了本能及其相应不离的感情冲动”。[71]这可以看作是《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非理性主义倾向的由来。梁漱溟将儒家的善视为人的生理本能,这一点从他叙述见到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时,其兴奋心情的表露就可以看出,但几年后他对自己将人的道德本性与自然本能混在一起又产生了怀疑。在《人心与人生》一书中,梁漱溟简明地指出以往的错误,笼统地说本能是人类的本性,道德出于本能,则混淆了三种本能的区别:一是动物式的本能(如麦孤独、弗洛伊德等思想中的);二是显见于某些动物和人类的社会本能(如克鲁泡特金及其他学者思想中的);三是人类特有的本能(如孟子所云“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72]于此,他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将人性的论证划归为社会本能,归属“自然我”的范畴,另立了与理智相对的“理性”概念,最终确立了人类生命体中“自然我”(本能)、“功利我”(理智)与“道德自我”(理性)三分的模式,强调了“人之所以为人在于理性”的道德本体论。他认为这样就既能坚持他原有理论对良知本心的那种“情意之知”的理解,同时又能够清除自己早期“直觉”观念中混入“本能”的思想因素。[73]这种理论上的变化可以视为梁漱溟对受欧洲大陆哲学中非理性主义及深层心理学影响之后的一种转向,转向其实就是一种回归,回归到了先秦儒家成就理想人格的仁智勇并举的进路上。

同类推荐
  • 心灵鸡汤(中学版)

    心灵鸡汤(中学版)

    本书收录了几百则短小精悍的故事,从梦想、坚持、自信、心态、处事等不同方面选材。
  • 注定不一样的中国思路:原初

    注定不一样的中国思路:原初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能于艰难困苦之中存亡继绝,延绵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幸存的不曾断绝的文明,这还得从思想文化的根源上找原因。先秦的源头活水应当也必须追溯,只有追根溯源,才能抛开迷雾,重新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祖先设计之初的真正用意。“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往圣先贤的设计经过时间的淘洗检验,为我们定下了“法自然,重道德”的文化基调,其文字总结便是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百家争鸣”则是“道术将为天下裂”的个别演绎。
  •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是20世纪最伟大的灵修大师,他一生致力引导人们点亮自性之光:认识自我,旨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自由境界。在本书中,我们撷取克里希那穆提思想中的精粹,在其的引导下深入探讨与心灵成长息息相关的问题,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心灵送去一星火种,点亮人类的自性之光。
  •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前世菩提树,今生因缘果。命运岑寂流离,佛颜嫣然常悦。作为红尘俗世中的人,且让我们问佛观心,于纷繁的生活中得到一些安宁与淡定。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热门推荐
  • 天年(银河奖获奖作品)

    天年(银河奖获奖作品)

    第27届科幻银河奖获奖作品!作者何夕与刘慈欣、王晋康并称为“中国科幻三驾马车”、曾十三次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这是一段人类即将遭逢并陷溺其中的宇宙历史;这是一场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都无可抗拒的超级灾难。地球生物圈能够诞生并存续,完全仰赖于某种精巧到不可思议的幸运,但这样的恩宠却又伴随着与生俱来的危难。“年”是汉族神话里在除夕之夜为祸人间的凶兽。传说原本虚妄,但当某一天人类终于有能力凭借智慧观照自身的命运时,却赫然发现“天年”不仅真实存在而且早已显露峥嵘。那是真正的宿命,没有理由,无需解释。在绞索般步步进逼的“天年”面前,万物之灵的人类第一次发现自己成为了不可语冰的孱弱夏虫。在这个七亿五千万年前肇始的故事里,与“天年”的对决从来没有过胜利者。现在,轮到了我们……
  • 听懂暗语,读懂人心

    听懂暗语,读懂人心

    老板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同事是善意还是别有用心?朋友的态度究竟是冷还是热?面试官是真的认可我吗?……你是不是也在为这些交际中碰到的问题绞尽脑汁呢?行走社会,识人本领是重要的资本。那么,怎样从一句话了解对方的心思而见机行事呢?本书涉及了不同人际互动情境中经常使用的人际暗语,对大量生动的案例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剖析,教你如何读出他人的话外音、潜台词,成为知己知彼的交际达人,在人际圈中游刃有余,轻松掌控交际主动权。
  • 绝色阴阳师:相公,帮我捉妖

    绝色阴阳师:相公,帮我捉妖

    荒凉的墓地里,有个人影在缓慢地漂浮前行。他的行动,寂静到一点正常的声音也隐去了。而他行过之处,杂草也全数枯萎掉了。这时,坟墓有了异动。原本密不透风的坚硬黄土,乍然裂开一条缝隙,缝隙深处,有呻吟漫出,沙哑愤怒,而又隐隐兴奋难抑。
  • 带着你飞奔找永恒

    带着你飞奔找永恒

    这是一本口袋读物,适合反复品读,朗读听起来不费劲,很容易代入到故事中。等车、如厕、吃饭、洗澡都可以看和听。故事内容接地气,不浮夸,有许多小细节作为伏笔,如果不爱从头开始看,从中间看,再重头看起阅读感也是不错的。剧情围绕着“情”展开,人物多样化,主角和配角在经历中成长。人都会做错事,走弯路,小说人物不外如是。请不要一目十行阅读,也请不要断章取义评论,不喜欢请取关,不要影响其他读者的心情。感谢支持。
  • 拯救天才之扁鹊篇

    拯救天才之扁鹊篇

    麦可、乔乔和木乙乘坐时光机来到法国巴黎,从斩首机下救出了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在分头行动拯救库克船长和扁鹊的行动中,木乙在战国意外失踪。麦可和乔乔赶到战国时期,发现木乙失去记忆,而扁鹊早在十多年前已经过世,拯救行动变成令人头痛的一团乱麻。为了唤回木乙记忆,两个小伙伴展开调查,秦武王、太医李醯、秦始皇等历史人物相继卷入其中。扁鹊能透视人体的秘密、心脏手术的传说、秦王照骨镜究竟为何物……小伙伴们能否在重重迷雾中寻找到答案?在这次冒险中他们又收获到了什么?
  • 如何做孩子才聪明: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诀

    如何做孩子才聪明: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诀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他身上满含着父母对未来的期望,所以,孩子的智力发育问题成了广大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而3~5岁,可以说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启蒙阶段,是决定孩子智力发展走向的基础时期。本书根据3~5岁孩子的智力发育特点,用生动科学的语言,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通过大量的故事、游戏,为家长提供了全面促进孩子智力发育的许多具体方法,对于快乐有效的提高3~5岁孩子的智力有非常强悍的效用。
  • 仙剑问情1

    仙剑问情1

    一个集市井少年、学徒,四海堂堂主多种角色于一身的传奇少年张醒言悄然浮现在一个祥和宁谧的小镇,他平凡却智谋无双,有一点好色而又志向远大。对于敌人,他是最强劲的对手;对于女人,他又是完美无缺的情人。他拥有一支会呼风唤雨的“神雪”玉笛和一把貌似废铁实则珍贵的神剑。他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加入名满天下的道教宗门“上清宫”,成为道家第一人……命运的辗轮是否会按照他的步伐平稳转动?绝美的假城公主是否会与醒言分离?误会多多的龙族之女是否会拿走玉笛“神雪”?而醒言又能否加入上清宫呢?
  • 定川遗书

    定川遗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牌暖婚

    王牌暖婚

    她,医界圣手,才貌双全,一朝重生成了他的小妻子。公婆不喜,丈夫不疼,胆小如鼠,软弱可欺。当她成为她,目标就是:撩他,撩他,撩他!一天,她站在他的跟前,一脸促狭:“司少,听说你暗恋我?”司战北抬头看了她一眼,大手一伸,把她捞进怀中:“媳妇儿,我这是明恋。”原来……撩他的结果,就是羊入虎口。
  • 大乘二十二问本

    大乘二十二问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