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5700000009

第9章 站在理智的对岸——梁漱溟的直觉观考察(5)

如此一来,我们发现,梁漱溟的直觉作为其他几位现代新儒家直觉理论的起点,一开始就将反对唯科学主义与批判“害仁”的“私心人欲”的理智当作同一回事来处理。这种做法本身还有讨论的余地。因为按照梁漱溟的逻辑,可以推出“无私欲”与“仁”是等同的,但将二者等同,其理论过失在于将问题简单化,原因有三:其一,无私欲只是成“仁”的条件,而不是“仁”自身;其二,“仁”是一种理想目标,人欲能否去尽,是不是人能将欲望去尽和是不是都应该去除掉,这些问题的复杂性说明不应把“去人的欲念”简单地等价为“仁”;其三,梁漱溟强调了“人欲”与“仁”不共戴天,去了人欲之后的所谓“平静”也只是条件,道德良知不会自动变成人的行为,中间还需要很多环节,才能达到“仁”。在儒家那里,把为“仁”的责任放在自己身上,用功夫从根本上消除恶之源,并不排斥理智,依靠内在领悟即“直觉”以及性情气质的修养,通过日常践履中的综合,这才是儒家的通过功夫向善之路。

应该说,梁漱溟对儒学的这种理解存在着诸多相互扞格甚至是自相矛盾之处,他将儒学的人性论理解为性善是既成的、绝对的,道德先天地存在于个体中,只要祛除“算计”的生活,不计较利害,回到本能,“纯任直觉”就能达到“仁”。这是梁漱溟对孔子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53]的理解。“儒家完全要听凭直觉,所以唯一重要的就在直觉敏锐明利;而唯一怕的就在直觉迟钝麻痹。所有的恶,都由于直觉麻痹,更无别的原故,所以孔子教人就是‘求仁’。人类所有的一切诸德,本无不出自此直觉,即无不出自孔子所谓‘仁’,所以一个‘仁’就将种种美德都可代表了。”[54]其实,在孔子看来,“仁”作为内心世界的道德情感和精神境界,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对象性知识和认知活动,本质上是对“道”的体验和感受。孔子的确有“默而识之”、“予欲无言”之说,把类似于道家的“无言”、“不言”作为实现主体与天道合一的基本手段,然而,孔子并没有将“仁”与“知”隔离开来,在孔子而言,知识是仁的前提。梁漱溟显然对于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未知,焉得仁”,[55]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关注孔子说过,“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更没有理会孔子对自己一生“学而不厌”的学习过程的叙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56]孔子还这么描述自己的学习态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57]“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58]有一点可以肯定,孔子的认识过程同时是德性培养的过程,“知”是“仁”的必要条件,对伦理关系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有自觉的仁德。所以,“仁”与“智”是统一的,也正由于此,后来,儒家学派都用“仁且智”来称道孔子的人格。[59]同时,孔子对达到“仁”的难度也有足够清醒的认识,达到仁与圣不只是依赖意志的作用,并不是“欲仁”,就能“成仁”。而其过程的艰辛被梁漱溟忽略了,对人性抱有天真的幻想。事实上,孔子对人的惰性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孔子承认人有善的因子,但不修不学的话,恰恰是善的因子反而会导致恶。孔子不相信人有克服自己私欲的道德自觉,回复到善良天性,因此,提出要学,离开了学,德性将不成其为德性。孔子认为自己也不是圣人,要改变气质以后明理得道,才能自化化人。孟子也承认人有善端,但善端不是自然导致善的完成,必须要扩而充之,“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60]孔子、孟子都强调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性,应该说他们的性善论是后天经过修养的性善论,而不是梁漱溟所理解的先天的人的自然属性与道德属性的合一。显然,在这种天然合一的基础上,道德修养就成了一件多余的事情,因此,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道德修养就在梁漱溟的视野之外。

事实上,人的德性自我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只有通过一定的转化功夫,才能将其实现。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转化功夫是修身。儒家很清楚地认识到了,承认一个义务与履行一个义务并非一事,所以,把相当多的功夫放在如何改变自己上,认为修己的功夫非常缓慢艰苦,是个非常细致的过程,有时甚至还要经历生死关头的考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61]如此才能恢复人性的光芒,成为完善的君子。学习德行的过程同时就是提升德性修养的过程,美德是目标,而不是成就,即便是孔子都曾言,“若圣与仁,则吾岂敢”。[62]我们很容易可以发现,孔子充分注意到了成圣过程的艰辛并把成圣的过程作为人存在的方式。孟子的“养心寡欲”、“养气集义”、“反身而诚”的方法到宋明理学中程颐“涵养用静,进学致知”、陆王发明本心等,朱熹更有明晰的阐释,“镜犹磨而后明。若人之明德,则未尝不明。虽其昏蔽之极,而其善端之发,终不可绝。但当于其所发之端,而接续光明之,令其不昧,则其全体大用可以尽明。且如人知己德之不明而欲明之。只这知其不明而欲明之者,便是明德,就这里便明将去”。[63]这些原典中的文本材料充分说明道德修养功夫的艰辛及其过程的漫长坎坷历来为儒家所注重,而并非梁漱溟所谓“完全听凭直觉,活动自如,他自能不失规矩,就谓之‘合天理’”。[64]

我们发现,在梁漱溟那里,将事理混入了天理,以为作为当然之则的天理不是计算出来的,这一点是有其合理性的。然而,梁漱溟为了突显中西文化的差异,将是否运用理智作为二者的区别。在他而言,中国哲学是排斥理智的,也就是不能用“术”来回答“道”的问题,“术”只能解“术”,那种用知性思维的方式解决所有问题,以为掌握了“术”就掌握了“道”的做法是梁漱溟所反对的。如此,具体事物的理自然就在梁漱溟视野之外。事实上,天理的落实又是需要人们根据具体的当下境遇进行综合的考量,这一过程又需要理智的参与,即“道”不离“术”。应该说,一方面我们要把握根本的统一的天理,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具体事物的理,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不同的理之间不能通约,物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各自用自己的理论解释世界,以为用统一的理就能解释世界的想法是不明智的;当然也不能在承认事物各有其理的同时,忽视了统一的大理。

四、作为情意之知的直觉

梁漱溟使用直觉这个概念以区别于理智,旨在证成儒家所理解的“知”与西方有所不同,乃是一种情意之知,或者是以情意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体证。他说:“此敏锐的直觉,就是孔子所谓仁。”又说,“‘仁’就是本能、情感、直觉……在直觉、情感作用盛的时候,理智就退伏;理智起了的时候,总是直觉、情感平下去;所以二者很有相违的倾向。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又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我们都可以看出这‘仁’与‘不仁’的分别:一个是通身充满了真实情感,而理智少畅达的样子;一个是脸上嘴头露出了理智的慧巧伶俐,而情感不真实的样子。大约理智是给人作一个计算的工具,而计算实始于为我,所以理智虽然是无私的,静观的,并非坏的,却每随占有冲动而来,因这妨碍情感和连带自私之两点,所以孔家很排斥理智”。[65]

就中西文化在情感方面的差异而言,梁漱溟认为,孔子全力关注人类情志,此为中西文化不同的根本所在,“西洋人是要用理智的,中国人是要用直觉的——情感的;西洋人是有我的,中国人是不要我的。在母亲之于儿子,则其情若有儿子而无自己;在儿子之于母亲,则其情若有母亲而无自己;兄之于弟,弟之于兄,朋友之相与,都是为人可以不计自己的,屈己以从人的。他不分什么人我界限,不讲什么权利义务,所谓孝弟礼让之训,处处尚情而无我”。[66]从某种程度上说,梁漱溟的目的是要以一种近乎独断的方式说明:直觉为善,理智为恶。梁漱溟基本上是把“恶”的起源归结为理智,由于理智的分别作用而产生了物我、人我的种种计较,私心人欲随之而起,由此得出“人之不免于错误,由理智”的结论。

在梁漱溟看来,儒家的“仁”作为直觉,是一种情感表现,这种表现是人排除理智分别和思虑计较之后,对其所面对的周遭世界之纯任自然的随感而应、敏锐感通。他说:“我们再来看孔子从那形而上学所得的另一道理。……人自然会走对的路,原不须你操心打量的。遇事他便当下随感而应,这随感而应,通是对的。我们人的生活便是流行之体,他自然走他那最对,最妥帖最适当的路。”[67]显然,梁漱溟所谓“最对,最妥帖最适当的路”即为直觉的路,也就是孔子所谓“仁”。而“仁”这个感通流行的形上之体,亦即孟子所谓“良知”、“良能”。情感作用盛之时,是“良知”、“良能”的发用流行,仁或良知由体而发用,亦即为“情”的流行与感通。梁漱溟说,孔家“相信恰好的生活中最自然,最合宇宙自己的变化——他谓之‘天理流行’”。[68]人的情感流行感通,方能体证“天理”。梁漱溟称此为“心安”。他认为“宰我问三年之丧”一事中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个‘仁’就完全要在那‘安’字上求之。宰我他于这桩事心安,孔子就说他不仁,那么,不安就是仁喽。……为什么对于一桩事情,有人就恻隐,有人就不恻隐,有人就羞恶,有人就不羞恶?不过都是一个安然不觉,一个就觉得不安的分别罢了”。[69]所谓“安”与“不安”,即是道德情感的一种表现。梁漱溟在这里强调的是以“天理”面目出现的本能情感,在他看来,儒家所谓性善,实际上是情善,只要顺着自然流行,情与理皆善。

众所周知,“仁”是儒家道德哲学的基本范畴,而直觉则是认知领域的范畴,二者分属于不同领域,但梁漱溟将二者视为一体,以直觉诠释“仁”,使认知与道德沟通,不能说没有意义。“仁”是不是直觉,梁漱溟的论证是否周延和周密我们暂且不论,但通过其对“仁”与直觉的关系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他以不安、情感、不计较、不算账、生意盎然等释“仁”,应该说,体现了孔子的“仁”的精义,是对“仁”的一种推进。通过阅读原典,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本人的确对“仁”的追求也渗透着情感的因素,在樊迟问“仁”中,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这显然是情感性的东西,而且还是“仁”的核心内容。“仁”以血亲之爱为依据,所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70]以“孝悌”之爱为本,推己及人,即可达到“仁”之境。这一推己及人的情感活动过程,同时也就是对“仁”的认识过程和意志控制过程。事实上,孔子知、情、意一体化的这种模式,规定了其后儒家形上学的理路。

梁漱溟对于直觉的情理维度的揭示也经历了一个转变的历程。梁漱溟在《人心与人生》中对现代心理学的几种观点作了考察,同时叙述了自己在对人类心理的认识的前后转变。他指出自己早年(写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之前)同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一样只注意到了人们欲望的自觉的层面,即功利主义思想。后来却发现人也有不自觉的一面,认为“研究人类心理正应当向人们不自觉,不自禁,不容己……的那些地方注意。于是我乃大大看重了本能及其相应不离的感情冲动”。[71]这可以看作是《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非理性主义倾向的由来。梁漱溟将儒家的善视为人的生理本能,这一点从他叙述见到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时,其兴奋心情的表露就可以看出,但几年后他对自己将人的道德本性与自然本能混在一起又产生了怀疑。在《人心与人生》一书中,梁漱溟简明地指出以往的错误,笼统地说本能是人类的本性,道德出于本能,则混淆了三种本能的区别:一是动物式的本能(如麦孤独、弗洛伊德等思想中的);二是显见于某些动物和人类的社会本能(如克鲁泡特金及其他学者思想中的);三是人类特有的本能(如孟子所云“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72]于此,他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将人性的论证划归为社会本能,归属“自然我”的范畴,另立了与理智相对的“理性”概念,最终确立了人类生命体中“自然我”(本能)、“功利我”(理智)与“道德自我”(理性)三分的模式,强调了“人之所以为人在于理性”的道德本体论。他认为这样就既能坚持他原有理论对良知本心的那种“情意之知”的理解,同时又能够清除自己早期“直觉”观念中混入“本能”的思想因素。[73]这种理论上的变化可以视为梁漱溟对受欧洲大陆哲学中非理性主义及深层心理学影响之后的一种转向,转向其实就是一种回归,回归到了先秦儒家成就理想人格的仁智勇并举的进路上。

同类推荐
  • 方与圆智慧

    方与圆智慧

    《方与圆智慧》,一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讲解“方”与“圆”的内涵以及攻略,让人们对这种哲学有所了解;中篇解决职场中的“方之道”与“圆之术”,从与领导、下属、同事与客户的相处说起,针对人们经常会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让读者领略内方外圆智慧的魅力,学会与身边的人融洽地相处,从而获得领导欣赏,获得下属尊重,获得身边同事的信赖;下篇讲解交友之道,办事之道,教会人们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建立丰富的人脉资源。同时,学会在困难时刻巧妙地求助别人,助自己度过难过。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 和南怀瑾一起读《论语》

    和南怀瑾一起读《论语》

    孔子是一位智慧的长者,浑身散发着人性的光辉,由其弟子及后学编集的《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重要儒家经典。其影响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标识。本书将南怀瑾先生解读《论语》的智慧与一个个历史故事相融合,向读者展示《论语》的思想精髓和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让我们重温儒家经典。作者的讲述既贯通包括佛教、道教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又贴近生活实际,引导内心彷徨不安的现代人积极思考,提高生命智慧,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实现人生价值。
  • 北大哲学课

    北大哲学课

    历经沧桑的北大,以其“兼容并包”的风范,将古今中外百家思想融会贯通,同时以“思想自由”的理念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者,他们对于人生有着独特的经验与智慧。本书汇聚中外哲学大师的思想精华,穿插北大人的生命体悟,不仅是一本哲学思想著作,也是一本指导现代人生活的著作。
  • 观阴明道:一本不一样的道德经

    观阴明道:一本不一样的道德经

    《道德经》被誉为修身处世的古老“东方圣经”。本书作者通过几年的研读,从原文入手,结合老子生平和当时的文化背景,重新编排了《道德经》的篇章,并结合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书中提出的修道、养德、立国思想做出了更加透彻的解释,解读出一本与众不同的《道德经》。
热门推荐
  • 魔灵图录

    魔灵图录

    大千世界,万族林立,强者为尊,出生在一个二流世家的纪昀因机缘巧合得到三种灵力,修为从此一日千里……虽万万界,唯我独尊!面对强敌,纪昀淡然一笑,只一句话,“犯我梅清者,虽强必诛之!”
  • 探秘人类家园(地球的秘密)

    探秘人类家园(地球的秘密)

    地球自诞生之日起,就隐藏了太多的奥秘,在时间与空间的不断变换中,她一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已经证明地球是一颗46亿岁的老行星,它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然而,更多关于地球的奥秘,还等待人们去发掘,去证实。本书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带你去“揭开地球独特构造的神秘面纱”,去领略“令人困惑的自然异景”和“人‘神’莫辨的山海奇观”,去探索“深不可测的大洋之底”。在地球“疯狂的气象”面前,在“火山和冰川——地球那忽冷忽热的‘坏脾气’”面前,你还能镇定自若吗?假如在“奇幻沙漠”中,你偶遇了某些“游走在荒野中的神秘动物”,你会不会感到惊讶万分?本书将为你一一解答。
  • 渡江

    渡江

    渡江战役,亦称京沪杭战役,自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作战起,至6月2日解放上海崇明岛止,历时42天,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继晋灭吴、隋灭陈、宋灭南唐之战后,第四次大规模的渡江作战。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开始也是史上的奇迹。
  • 七岁小魔后

    七岁小魔后

    本文女主,强大狠辣,有仇必报,绝非善类前世的她是黑白两道大姐头。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她睡觉也能穿,而且还穿成了狼界里最没有用的狼公主外加哑巴。一个没有爹疼、没娘爱的人。这样她照样活的精彩,要知道其实她可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美女,智高200,拳脚功夫一流,更有着神秘的妖法。想欺负她?找死!不屑她,找抽。敢命令她,欠扁。只因她的到来,三界天地换主。风听她的号令指挥火在她手中掌握水在她手中流转玩转人世间她,狼欢然,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她狂傲,张狂。宁我负天下,也不愿天下负我狂傲如她,任何人不从放在眼里。护短如她,只要她在意的人,一但受到伤害,她一定会加倍的还回去。【片段】“魔王,不好了,魔后把你最宠爱的如妃打死了。”来人心惊的跪着地下,大气都不敢出。过了好一会儿,魔王终于抬着说道:“断气了吗?”“是。”“那就扔出魔宫。”他最爱的人只有欢儿,其他人死与活和他无关,只要欢儿开心就好。本文简介无能随时会修改,更多精彩尽在文中。喜欢的亲们请多多收藏。狼欢然:由凉微安领养魔王:由颍颍佳领养九皇子:由冷紫芊领养青狼:由洛瑶儿领养紫珊:由梦雪樱蝶领养蝶儿:由fancylsw领养好友文文:妾室谋略庶女十六嫁穿越之拜金王妃娇女惹桃花雪凰木棉皇后结婚后恋爱(小悠最爱看的文)宝贝在隔壁
  • 腹黑妖帝:金牌召唤师

    腹黑妖帝:金牌召唤师

    她是比浓墨还要黑的黑暗,比邪魔还要无情的存在!墨可邪,拥有穿越次元空间的强大能力者!却被父亲算计,来到了母亲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美其名曰寻找感情放松心情,实则是灭掉了一个影响夫妻生活的小灯泡。冷情是表象,腹黑是遗传。她在一个非常恰当的时机把‘恩情’还了回去,换来母亲回娘家宣告冷战开始,被父亲戏称是面瘫的她,笑了。力量虽被封印,不过,好在双戒在手,吃穿不愁。丹药一堆吃不完、武器一打用不完,可惜,这些东西常常被她忽略,一对浮萍拐,从容抽飞所有障碍!还有那萌宠幼兽两只刚刚好,一个负责攻击,一个负责防御,大架之余,还能忙里偷闲,磕磕瓜子儿,喝喝果汁儿,真惬意!极品丹药、稀有异兽、旷世宝器还有……极品美男!力量被封又怎样?她依旧强大!猛开外挂!终有一日,君临天下!====★====1v1成长强强宠文。女主成长型,非苏非善类,个头是硬伤。男主……简单来说就一目中无人的抽货。====★====【女主语录】①。“发丝掉落的声音也能吵醒我。”②。“怎么?想被抽飞吗?”③。“不是人形的圣兽我不太想要啊……”④。“看不顺眼的人,见一次揍一次。”【男人语录】抽风时:“想杀小邪儿?这可不行哟~小邪儿是我的,要杀也只有我可以呢~所以,你先死好了~”暗黑时:“死掉了,丢到垃圾堆不就可以了?”变态时:“嗯哼~?真想剖开你的胸膛,撕裂你的肌肤,抚摸你的骨骼,碾碎你的灵魂……吶?给我玩玩你的身体嘛?嗯~?”温柔时:“于这乱世,最美的不过是陪你成长,看你君临天下,不离不弃!”====★====娱乐之作=纯属虚构=切勿当真=友情留言=谢绝恶意攻击。完结文:盛宠——帝尊邪皇:妻主太无能(np):====★====一句话总结:其实这就是个冷情(误)腹黑女跟妖孽变态精分男相‘虐’相‘杀’,斗智斗勇,你追我赶,狗血鼻血齐喷(误),刷新节操与下限的玄幻文(大误!)入坑谨慎!!戳开必收藏!收藏必留言!不收乃总受!留言乃必攻!(っゝω<)っ抱~
  • 力破古界

    力破古界

    金陵古国乃是十二古国之中最为富有,国力强盛旗下域阶强者足足三十二位,金陵国主凭借灵兽远古金角开国以来强盛不衰积累财富不计其数,国之强盛非一般古国能比。一日夜晚帝都祥云朵朵上空光芒四射,帝都宗派强者纷纷远远围观,帝都中各国密探纷纷面露愁容……一年轻男子远远看去那道光芒直接迎面飞来……那一夜帝都出动了所有的士兵,各大宗派纷纷派出人马……
  • 重生田园养儿记

    重生田园养儿记

    一次意外的爆炸让医学硕士林雅意外重生到了一个农家女身上,而且农家女还有一个儿子,为了儿子她被迫嫁给了一个傻子,本想着凭自己本事攒点钱早日离开,不成想发现自己对这个傻子动了感情,呸呸呸,她好歹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子,怎么能看到漂亮的男子就脸红呢,虽然自己对他动心了,可是深宅大院可不是她的归宿,况且她还有秘密欺瞒了人家,突然有一天听说有个神医可以治自己的傻子夫君的病,她的夫君临走时还让她等自己回来,正当她犹豫不决时,却被亲近的人出卖,被人直接休了赶出了府去,也许老天已经为她做了决定,于是她带着她那个儿子离开了,她林雅好不容易重生一次,可要踏遍这里最美的风景也不枉这一世。(欢迎入坑,甜宠1∨1)
  • 万人迷之风花雪月

    万人迷之风花雪月

    你拥有无上容颜,受万人追捧。你是那笼中的娇人,亦是那绸上的佳人。
  • 社交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社交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而幽眇的心理世界的面纱。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渴望认识最熟悉的陌生人——自己。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人类希望了解的。伺谓美?何谓丑?幸福来自何方?你我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吗?所有的疑问,都困扰着现实中的人们。什么是强大?什么是弱小?力量来自何方?平凡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吗?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本书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
  • 天魂锻灵

    天魂锻灵

    天魂大陆,强者为尊,弱者皆为蝼蚁,但想成为强者,必须要有武魂。唐龙是神武帝国的皇子,本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幼时被同父异母的皇后所害,失去了武魂。成为了废人,同时也成为了整个帝国的笑话,看唐龙如何逆天改命,血战九天,搅乱天下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