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6900000002

第2章 致山脚下,待出发的你

你正蓄势待发

充满向往

仰之弥高

心想着总有一天我也要登峰造极

不用急

没有捷径

先练好脚下基本功

搞清楚职场生存法则

调整你的姿态(心态)

准备好装备(知识和技能)

可以出发了……

【打破“毕业就是失业”的魔咒】

现在正面临毕业季,很多今年毕业的新鲜人正焦虑着下一步。我记得我在大学里领到毕业证书的时候,只高兴了几天,接下来就是面临就业的压力。其实每个人都是从这里起步的,被保护的学生生活没了,任你玩四年的逍遥日子没了,你得硬着头皮找工作,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则每个人早晚都要走到这一天,逃也逃不了。

我发现那些比较顺利找到工作的,大多是提早准备的人。他们在校的时候就认真学习,思考自己的兴趣,参加社团活动、各类竞赛、志愿者活动或暑假寻求打工及实习的机会。

当然,应聘或面试的过程也有些运气的成分,但是相信我,准备越充分的人,越有机会被录取。这些准备让你的履历看起来比别人更丰富,至少你可以写下社团工作的经验、比赛的奖项、实习的心得。这些都是在人生路道上,鸣枪的那一霎那,就为你装上的轮子,让你有机会脱颖而出。

如果你已经来不及了,大学也蹉跎而过,那就要“临时抱佛脚”,开始搜集你应聘公司的相关信息,写下你对此工作的观察或想法,想想为什么你可以胜任这个工作。从企业的角度思考,或许还有机会。你的人格特质、肢体语言以及表达能力,都是在面试时可以加分的点。但是千万不要不在乎,或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想碰运气,这种情况下被聘用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我最讨厌的就是应聘者不做功课,网站上已有的信息却一问三不知,真是浪费彼此的时间。

不用太在意第一个工作就一定要找到梦想的工作,梦想的工作有时也要等到我们有驾驭梦想的能力才有机会得到。也就是等你有经验了,至少你可以分辨梦想是否如你所盼,还是只是你的空想。

有个起点的工作很重要,这个阶段先不要在意薪资,要在意的是有没有学习成长的机会。大部分的人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都不是一步到位的,所谓理想的工作也是经由职场上的历练之后才一步步靠近的。当初我的理想工作是当记者,但是峰回路转,我选择了必须经常和记者打交道的公关工作,也算没有离太远。

做好准备,蓄势待发。

【学历是职场入场券,但不是保证】

一位年轻人很认真地问我:“在职场上大家都说能力比学历重要,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在应征的时候,一流的公司在第一关就把我刷下来了,我根本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是不是学历不好就永远没有机会进入心目中的一流企业上班?”

有些年轻人有这样的疑惑和不平,有的因此放弃梦想,有的变得愤世嫉俗。其实第一份工作就受挫的概率本来就很高,有几个幸运儿第一份工作就是自己最想要的,或从此未换过工作?再者,学历高的找到理想工作本来就相对公平,否则他们拼了好几年是为了什么?

然而学历的重要性跟职场却不一定成完全的正比关系。学历在第一、第二份工作中会显得相对重要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经验的积累,学历的价值会越来越低,取而代之的则是经验和能力。尤其是在工作五年后,就渐渐没有人会在乎你是哪里毕业的了。

第一份工作重要是因为我们刚从学校毕业,宛如一张白纸。别人无从判断你的优秀程度,因此学历就变成较可靠、也较直观的遴选标准了。一流或知名企业的位置原本就僧多粥少,企业的人事部门手中握有那么多名校的履历表,他们当然不会浪费。只是拿到入场券并不代表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一路顺畅,那只是比赛的开始,中间还是得看表现和贡献度,才能有往上爬的机会。

很多非顶尖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在找第一份工作时就向往进一流的企业,被拒绝的概率高也是正常的。我的建议是,若你对自己的学历没有自信或是被拒绝了,就不要去硬碰硬。转个弯,从别处绕道而行,等积累了经验和实力,这些一流公司反而会回头找上你,甚至是跟你合作。

譬如你可以从产业周边的公司做起。我遇到过一位年轻人,他因进不了心目中的企业,只能退而求其次地进了周边的协作厂商,最后因表现出色,获得了当初梦想企业的注意,并邀请他加入公司。所以不要在需要学历的主战场厮杀,避开主战场绕路而行或许可以看见另一番风景。

我也有见过一些学历不够高的年轻人,先从第一份工作开始积累经验,努力不懈,自己走出一片天地。也见过一些年轻人创业成功,反过来聘雇顶尖学校的毕业生当员工。所以人生要放长线,拉长后才知道胜负。

学历是职场入场券,但不是职场成功的保证。若拼不过学历,就换一条路走吧!

【什么专业不重要,学到什么才重要】

很多年轻人问我:“我学的不是营销专业,可以进公关公司吗?”或是“我学的是文科,可以从事商业的工作吗?”我觉得这些都是自己吓自己的问题,人生有什么不能尝试,为什么要受所学科系限制呢?

我五专(五年制专科学校)念的是观光科,大学念的是中文系,工作后才修硕士,念的是企业管理。第一份工作是关于计算机的,最后却一脚踩进了不相关的传播领域直至今日。公关方面的知识我都是自学,甚至可以说是从做中学、学中做。由于当时中文系的出路极窄,置之死地于后生的想法反而让我赢得海阔天空,走出了自己的无限可能。

我曾经读过一段话:“学校教我们做人处世的道理、广泛的知识、良好的品德,但是社会却教我们忘记学校所教的。”年轻时我们在社会历练方面是一张白纸,学校教的多以理论为主,且都很难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校时我并不知道这一点,直到进入社会才发现学校教的无法解决我们在社会上所遇到的问题。社会给我们的功课远比学校的困难、复杂,而且没有标准答案。所以进入社会后要先忘掉学校所学的,当我们在工作中历练一番后,学校所学的就会慢慢回来与生活经验对接,成为一门真正的理论与实际相融合的学问。现在的工作最需要的是灵活的应变能力,这与科系无关,只与你的能力有关。

我年轻的时候最喜欢在暑假打工,我做过许多有趣的工作,譬如卖“学生之音”的唱片、当英文家教、从事电影配音工作、做电影编剧、当场记、到咖啡店煮咖啡、到旅行社做票务工作、到餐厅唱民歌,每一件事对我而言都充满着惊喜。虽然这些与我念的科系都不相关,但能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那个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未来想从事什么行业,也不知道我的能力在哪里,只是尽量去尝试、去开发,一直到现在,我都相信是这些经历引导着我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以前觉得不相关的事情,现在就像一根引线般把过去与现在都串联在一起了。中文系的训练培养了我对文字和写作的兴趣;专科的训练让我对商业有了基本的了解,也使我具备了基本的商业技能。而那些打工时的经验,让我了解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在社会生存的秘诀。凡是走过必定会留下痕迹,你曾经把握过的任何机会及努力都会在适当的时刻回馈给你。

科系的选择只是为你打开一扇窗,让我们了解某一个领域的概念知识,并探寻自己的兴趣,但我们不一定得靠这门学科赚钱,若有兴趣还得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累实务经验。社会的历练才是考验的开始,勇敢地踏出第一步,抓住每一个出现在你面前的机会,尽情表现,人生的精彩就在于“经过”。

【你在不好意思什么?】

很多女性不敢在职场上表现得主动、积极,害怕被说成爱出风头、过于强势。于是刻意压抑自己,眼睁睁地看着大好机会被男人抢走,私底下感慨自己在职场上战战兢兢,默默工作,毫无懈怠,却得不到升迁的机会,抱怨每次升迁的都是男人。这样的女性活得多么辛苦,想要又不敢争取,这些观念和心态成了女性的束缚。

但是我不免疑惑,为什么真的机会来了的时候,这些女性又表现得委婉而不敢争取?相反,男性在这方面绝不会客气,一马当先,所以机会总落在男人身上。多数女性在职场上自愿当支持者的角色,不愿意上台表演,却又怪镁光灯不打在自己身上,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女性要在职场上争取平等权利,就必须先打罩门。女性从小被教导要以和为贵,要顺从,不要太锋芒外露,这些到了职场都变成了扣分项。现在职场竞争激烈,办公室里很多人的能力相当,最后谁能胜出,就是看谁能在关键时刻让自己被看见。机会来了,就一定要把握住机会,如若胆怯,最后只能看着别人发光发亮,自己在台下拍手。

不只如此,很多女性在会议时总是坐到后排,也不好意思开口发表意见,因为怕说错话。下了班不好意思准时回家,因为怕主管不开心。该加薪升迁的时候没有她,不好意思问为什么,怕主管觉得自己太自不量力。别人把不属于她的事情丢过来,她也无奈地接受,怕坏了关系。由于这个“不好意思”的心态,女性凡事委屈自己、勉强自己。最糟的是,自己不快乐,也没有人会感谢你。

女性自己得彻底地从传统小女人的框架中解放出来,才能顺应现代职场的趋势。譬如不执着于当个完美女性,做个真实、勇于表达自己的女性,反而更令人欣赏。

我就是一个从不好意思的状态中彻底解脱出来的例子。我小时候很会忍,生病时会忍痛,以为这样才勇敢;同学欺负我时,会忍着不说,怕爸妈担心;课堂上明明会的题目不敢举手回答,怕出风头。长大后更是如此,按摩时,不好意思告知服务员按小力一点,怕打扰人家;到发廊洗头时,理发师吹得不好,也不好意思说我不喜欢,还懊恼地回到家自己再重新吹洗一遍。

这都是“凡事不好意思打扰人”的心态在作祟。直到有一天我觉得受够了,才决心改变自己。在当了主管以及历经公关行业的磨练之后,我才慢慢改正了这些个性。因为营销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沟通、说服;而要当主管,得引领方向,意志坚定,大声说出自己的信念和想法,服众才能成事。

女性要在职场上展现专业,必须先战胜自己的害羞与害怕心理,要有“虽千万人也要吾往矣”的勇气。第一件事就是放掉“不好意思”,任何事,只要是对的,勇敢地说出来,你会发现接下来的事情发展就不一样了。

就是要有这样的气魄,甩掉害羞腼腆,才有能力用语言与行动感染他人,才有机会在职场上发光发热。

【别把任性带入职场】

一位年轻女孩刚进公司不到三个月,因不小心出了差错,被客户骂了一顿,心生委屈,便上交辞职信。当她的主管开导她时,她竟说:“我爸妈都把我捧在手心上,不让我受点委屈,我为什么要来这里受客户的罪?我不要做了。”主管顿时哑口无言,内心嘀咕:“如果你到职场上来,还带着‘公主病’,期盼着所有人都呵护你、包容你、照顾你,不受一点挫折,那你还是回爸妈身边继续待着吧,不要出来工作了。”

现代的年轻人大多是父母手中的宝,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什么有什么,备受呵护,父母舍不得让小孩吃一丁点儿苦,结果反而养出了一些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同理心的王子和公主。这些人到职场上,一受到挫折,就认为是别人的错,不会自我反省,因此很容易产生职场不适应。

我亲眼看到过一位高中女生对着她的父亲发嗲闹脾气,这位父亲竟然对女儿说:“好!好!我的小公主,你说什么都好!爹地不要你长大,爹地就喜欢你这个样子。以后要是有男生欺负你,告诉爹地,我去揍他!”虽说这可能是父亲对女儿的玩笑话,但这女儿习惯了父亲的宠爱方式,除非她有自觉,否则以后很难接受别人对她的“普通待遇”,她很可能从心理上就想成为一位“长不大的小女孩”。因为在她的心里,不长大就可以得到呵护,就可以我行我素。这样的女孩子日后要想适应职场上的挑战,困难很大。

“王子病”或“公主病”是一种心态、一种习惯,多发于被娇生惯养的小孩身上。这样的人通常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理应被特别对待,若有任何的好处和利益,他们都应该被优先照顾,也理所当然地觉得无需感激。他们自认娇弱高贵,不能受一点委屈,若有的话,理应有一只有力的臂膀毫不迟疑地伸出来为其抵挡一切。总之,他们认为自己是娇贵的,是特别的,是要令人仰望的。

在这里我要提醒所有女孩,虽然每个女孩都有公主梦,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要懂得现实生活并非童话故事,要慢慢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习何谓责任、承担与同理心。在职场上,我相信没有一家企业愿意聘请一位有“公主病”的员工。企业要的永远是能扛责任,愿意与团队合作,积极进取的人才。

所以女孩们,当公主的前提是要有国王或王子的保护,你要么期许自己一辈子都有这样的好命,要么成为一名独立自主的新女性。男性也一样,同样不要有公子哥的作派,凡事都要有人簇拥着,吃不了苦。“王子”、“公主”们毕了业,刚好是走出“宫殿”到民间生活的时候了。

【叛逆别伤了自己】

叛逆似乎是年轻人的权利,大多数长辈也都持包容的态度。毕竟,谁没年轻过呢?但是叛逆不应变成愤世嫉俗,看什么事情都不顺眼,认为老一辈的做法是“八股”,世界按照自己的方式运行才叫公平正义,这个思维是很危险的。

我年轻的时候,听不进父母的话,天天往外跑,想着自己可以不一样,看到自认为不公不义的事情就唱反调;长大之后,才知道那个时候的自己不仅愤世嫉俗,还很自我,只从一个角度看事情,所谓的“公义”只是自己心中的那个“公义”,现在想来当时的自己真的是蛮欠揍的。

说好听点,当时那叫有个性,但事实却是缺乏圆融,让人觉得很难搞,白白断送了许多机会。随着年纪的增长,现在的我比较外圆内方,心里有所坚持,但不会用伤人或无礼的方式去表达。我多么希望年轻时就具有现在的成熟和智慧,不要那么放大自己,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也并不是爱恨分明。

回想年轻时因缘际会参加了金韵奖民歌比赛,唱片公司希望跟我和同学一起签约。但是由于当时我们所念的女校校风保守,我们深怕签了约会被校方处罚,便犹豫了片刻。然而就在犹豫之际,唱片公司的人不耐烦地说:“还考虑什么,多少人排队想签约啊!”这句话在当时听来很刺耳,趾高气昂的我哪里吞得下这句话,我就是跟别人不一样,于是大声地呛回去:“别人想签就去签别人吧,我们不签!”就这样,我跟唱片公司结下了梁子,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当然唱片公司也懒得理我们,因为他们可签约的人的确有很多,不缺我们这种还没出道、讲话就这么冲的冒失鬼。

我不知当时自己在愤世嫉俗些什么,可能是因为缺乏自信,才会在别人说一点点不顺耳的话时,就觉得像有根刺卡在喉咙般无法接受,事后又骄傲地自我安慰。现在回想起来,当年那个民歌大火的年代,我们本可以有参与的大好机会,最终却因自己的无知和自大而错过。当然我并不后悔没成为歌手,我只是遗憾错失了可以与当年很多优秀民歌歌手一起走过经典的那个“过程”。

我这样的愤世嫉俗不止一次。在年轻的时候,有一年暑期打工时,我考上了中影电影的配音员。第一回领班来预约时间,我却因为贪玩拒绝了(真的是一点敬业精神都没有),领班生气地说:“你这年轻人真不知好歹,给你机会你还推脱,你再不听话的话以后就不找你了。”我那牛脾气又来了,觉得“是可忍,孰不可忍”,又呛回去:“不找就不找,有什么了不起!”讲完虽然很爽,但是机会也没了,枉费我花了三个月时间过关斩将才从三千人中被录取,却因为耍个性让难得的机会飞了。

回忆我年轻时候的样子,个性如此尖锐,如此不圆融,如此容易被激怒,导致白白丧失了很多宝贵的机会。工作多年之后,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慢慢地磨掉个性的棱角,变得成熟。因此现在看到很多年轻人说话冲、没礼貌、自以为正义时,我都会想起年轻时候的我。

在这件事上,我的教训是,在自己还未成为“咖”之前,要先把姿态放低,这样机会才会来。自以为是的自尊其实像一面镜子,你以为在捍卫自尊,其实只是自卑的反射罢了。先让自己成为“A咖”(主角),你的话才能被听见。

【迷惘的时候,就先做起来吧】

又到了毕业季,新鲜人即将进入社会,可眼下的就业形势严峻,找工作不容易,尤其是要找到自己喜欢的更是难上加难。目前还有很多新鲜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又怎么可能找到心目中理想的工作呢?自己没有方向,所以选择哪条路都无所谓吧。

第一份工作就接近自己的梦想,那几乎是可遇不可求的,除非你非常坚定那个目标,而你刚好又够优秀,优秀到人家非你不可,否则很难一蹴而就。大部分的人都是从做中学,从学中做,从做中去寻找机会。

若是你现在还找不到方向,还不清楚你适合什么职业或什么工作的话,也不用再想,因为要是能想得出来,早就想出来了,想不出来再想也没用。还不如先“卡位”,从你所拥有的机会里选一个比较不讨厌的,先做起来。做了之后就会有感觉,就能慢慢地理出头绪来,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就算你理不出来,你的主管和同事也会帮助你理清。

请不要把“钱多”“工作轻松”“主管和蔼可亲”“公司有名”“离家近”作为找工作的条件。第一份工作最不需要计较的就是薪水,最该计较的就是有没有学习成长的空间。要将自己想象成一块海绵,尽量地吸收,直到自己有感觉,别人也有感觉,感觉到你存在的价值。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当业务助理,当然它不是我梦想的工作,但是没有它当起点,让我有个舞台表现自己的积极态度和肯做的精神,我也不会有后来的机会和人脉慢慢接近我适合的工作。

公关也不是我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工作,那个年代公关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专业也未形成,我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将它当成我一辈子的志业。但是从业务助理开始,我进入了企业,了解了组织的功能和结构,有了概念,有了人脉,眼界打开了,清楚了产、销、人、发、才哪个部门可能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又适合我的发展。因此,在内部转调后才有机会渐渐地接触到刚刚在台湾萌芽的公关业,当然前提是我必须把前面的工作做好才有转调机会。所以一步步地将手上的工作做好,你才有本钱和筹码去争取和靠近自己想要的工作,而这时候你想要的工作雏型会出现,机会也会出现。

如果你还迷惘,请不要犹豫,先做起来吧!从做中学,学中做,最终生命会帮你找到答案。

【认真对待每一次实习】

一位在东京经营留学机构的学姐回学校参加校庆,碰到我便拉着我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她在东京办公室收了一些台湾的暑期实习生,当她知道我出了书,便请其中一位即将去东京实习的学生在台北代购。这位同学一开始推说不知道在哪里买,学姐告诉他书才出版没多久,应该在连锁书店找得到。就在出发前几天,学姐问他买了没,他说没找到,学姐便请他到机场的时候顺便买一下。到了东京,学姐再问他,他还是说没看到。

学姐很生气地说:“我觉得他根本没找,而且不放在心上。”我也知道那一阵子我的新书刚上市,在书店很容易就能买到。

到了实习单位后,这位同学并不投入工作,原本该做满六周的实习,在第四周过后他就临时通知公司不做了,说其他时间他要去旅游,就这样一走了之。学姐义愤填膺地痛斥:“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这么以自我为中心,只想自己要什么,却不想该做什么。”

我问学姐有没有签实习规范或合约,学姐说没有,于是我告诉她提供实习不只是帮学校的忙,还负有教育责任,所以实习要有计划,也可面试来挑选合适的年轻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最好有个基本的描述,这样在期望值上不会有太大的落差。

其实企业好好设计并落实实习生计划是一件有价值的事,这可以成为企业文化的一环。号召全公司的人参与进来,由前辈带领实习生,将锻炼机会留给合适的年轻人,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这不仅是企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有助于企业从中筛选出潜在的人才。

我劝学姐先不要失望,在台湾并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如此,若真是这样的态度,他们在职场上早晚会踢到铁板。职场上,虽然没有义务为他人做任何事,但是若心中只存自己,全然不懂礼貌或人情世故,那在人际关系上肯定会受挫。

这位同学错把实习当作游学,随心所欲。他的这种心态或许是因为当初少了一份合约的制约,但职场上观微知著,主管心中自有一把尺。人生中宝贵的机会本就不多,当你断送了一次,就代表着断送了一串机会,因为这个贵人将不会用他的人脉引介任何机会给你了。

【把握每次问蠢问题的机会】

在年轻人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当中,其中有一个能力经常被忽略,那就是问问题的能力。其实年轻时期是问问题最重要的时期,因为年轻,问笨问题可以被包容,而且大部分资深的前辈都愿意提携后辈,年轻人可以把握机会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

不要小看问问题,会问问题表示你是一个好奇、有想法的年轻人,你对事情充满了热情,想知道更多的为什么;会问问题表示你会思考,有自己的观点,不畏惧权威,有表达能力。你可以从问问题当中学习、成长,如果问得得体,更会令人刮目相看。

在职场上,资深前辈的指点往往是最直接、也最能切中要害的,但很多人以为资深前辈都很忙,因此退缩,不敢去请教,故而闷着头自己干,到最后不仅做错了,还浪费了很多时间,这实在是错过了大好机会。资深前辈总说:“年轻人不问,我也不会主动去教他们,因为谁知道他们不懂什么。而且只要他们有礼貌,我们必然会倾囊相授。”如此你不仅可以快速地从前辈身上挖宝,还可以拉近关系。事实上,很多职场的“眉角”都必须要靠资深前辈的指点,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我知道很多人不敢问问题是因为怕问笨问题而没面子,但是敢问问题,就表示有胆识,这一点足以令人刮目相看。而年轻人有问笨问题的权利,因为资历尚浅大家能多包容,当然,问问题的技巧很重要,不能太白目。如果还是怕,那就自己先破梗:“我可不可以问一个笨问题?”我相信有很多人会答:“什么问题都可以。”所以年轻人要想快速成长,就先从问问题开始锻炼自己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吧。

在顾问服务业中,问问题也是身为顾问的有力武器,很多客户的解决方案都是在我们问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的。其实客户有时候比我们更清楚他自身的问题以及要面对的挑战,只是有时候看不清楚,要是有人能帮助他抽丝剥茧,引导他思考、理清问题,他就会慢慢清楚他的需求。顾问只是加以分析和归纳,其实很多答案就在客户回答的话语中。

如果我们在比稿或是接到客户的某一项任务之前,懂得问对问题再行动,我们就能够写出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企划案,以增加胜算。所以,专业的顾问都懂得问什么、怎么问、为什么问。懂得这个技巧,我相信年轻人在职场上一定能遇到很多贵人。

【放手一搏,机会便会出现】

朋友的小孩在国外念完大学之后,选择了去上海工作。问他为何,他说趁年轻,想到新崛起的市场闯一闯,上海机会较多。这个决定不容易,因为他的同学不是留在国外赚取高薪,就是回到台湾由父母安排工作。

第一份工作通常都不好找,他在上海租了房子,渐渐地从多次面谈的技巧上,知道了企业在意的重点以及表达的诀窍,来来回回了几次,终于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在上海落了脚。

这份工作为他开启了独立的第一步,他终于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工作了近一年之后,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发现心目中向往已久的企业要招一位半年的临时工,他兴奋地跑去应征。对方告诉他:“这个工作需要六个月,所以你必须辞掉原来的正职工作,你确定吗?”他说确定。然后对方又说:“薪水也会比你以前少,你愿意吗?”他也说愿意。于是对方给了他这份临时的工作,他果真辞了工作到新公司去当临时工了,虽然周边的朋友都为他捏把冷汗。然而他说:“这是我的梦想企业,我要不计代价去试试看。”只是我做长辈的总不免落入担心的俗套,叨念了一下,他却安慰我,“阿姨你不是说年轻人要有冒险的精神,不要在乎前几年的薪水,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比拿高薪更重要?”是的,是我说过的。所以年轻人,去吧!

我佩服这位年轻人的义无反顾,或许因为年轻,可以潇洒,可以任性。所以趁年轻为自己勇敢一次吧,不要等老了回忆起来,后悔当初没做。并不是每个年轻人都清楚自己要什么,所以心中拥有“梦想企业”这件事我觉得就已经很酷了,至少是一个方向、一个指标,当然该尽全力去争取。

半年后遇到这位年轻人,我问他是否还在那家公司,他很骄傲地说,“还在,我很努力地让公司留住我,我现在已经是正式员工了”。我问他是如何做到的,他说,总是比别人多做一点、多想一步。后来主管发现他不仅了解产品,还很有想法,每次问他的问题总能快速地给予观点并想办法解决,已经超乎一个临时工该做的了,所以公司破例增加了一个新职位给他。

又一个令我开心的年轻人,令人欣赏。凡事多做一点,多想一点,不要认为公司付多少钱就做多少事,太斤斤计较的人往往看不到自己失去的机会。放手一搏,全心全意朝一个方向前进,就是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可以感染旁人,帮你到达那个想去的地方。我为这位年轻人鼓掌!

【从经验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虽然我在很多场合中鼓励年轻人,一定要找到自己最感兴趣与擅长的事,然后坚持、投入地做一段时间,便可以看到成果。但多数初入职场的年轻人的眼神中还是会透露出迷惘,问我如何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可见大多数人还是没有方向。

那么就从工作经验中寻找吧!因为唯有通过行动,你才有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要摆脱迷惘,工作是一个你必须尝试的过程,先不问兴趣,先从自己找到或正在从事的工作中体会,这样比较实际。

其实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我们从青少年时期到大学时期借着不同的课程及学科,大致知道了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这可能就是发掘自己兴趣的启蒙,如果能够早一点发现这个关联,我们或许可以少些迷惘。

我在读书时期就发现数理化是我最头痛的科目,一来老师说什么我都听不懂,二来念得也痛苦。而一上文学或是艺术的课程我就超有精神,但文学院毕业的学生很难找到好工作,我对自己也没信心。还好进入职场之后,我才慢慢察觉出这个自以为是弱点的文学,才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因为有文学的底子我才可以写文案,在营销的路上发挥所长。

除了少数幸运儿由于从小有父母或长辈引导,很早就找到自己的兴趣以外,很少有人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什么或是想从事什么,因此直到大学毕业仍在迷惘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很多时候兴趣的发现是从经验而来,因为你接触了、知道了,才激发出兴趣。与其想破头等待有兴趣的事,倒不如先将你可以遇到的第一份工作做好,这个过程可以让你清楚商业的世界、组织的角色,慢慢地你会明白你适合什么工作。

我走上公关这条路也不是事先规划好的,当时公关还是很新的行业,我也不明白其内容和本质是什么。因为第一份工作在宏碁,公司有这样的职位,而自己也因为先接触了商业才了解公关,进而对它产生了兴趣。因为感兴趣才开始投入,从做中学,慢慢发展成为我的专长。

年轻人迷惘可能是人生中必经的过程,但要尽量缩短这个过程。在还没决定要投入哪个行业或选择哪个职位之前,任何你接触的行业或者职位,只要有成长、有学习的机会,就不要排斥,先做了再说。因为很少有人在第一份工作时就找到梦想中的职务,而职业生涯中总有几个转换的机会,慢慢地去靠近你的兴趣,就是一件快乐的事。

根据调查,能够早一点找到自己的兴趣或是早一点下定决心要选择哪一条路的人,往往比较容易成功,毕竟他们比别人少浪费时间,早已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迈进了。

【学语言,开口就好】

最近有机会到伦敦游学两周,约访了EF(英孚教育英语培训机构)负责伦敦罗素学院的总监,询问她有关学语言的关键以及她对于台湾学生的看法。由于她在伦敦主持这所最受学生欢迎的留学机构已经超过七年,教学经验丰富,对于她宝贵的分享,我也深有同感,我想这对于想出国留学或游学的学生而言应该有很大的帮助。

她表示“自信”这两个字是最重要的。“自信关乎你不怕说错,你不怕被笑,你很自在地表达,你也愿意敞开心胸倾听、接受不同的人。”她觉得人只要愿意开口说话,敢沟通,语言一定会进步,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同时很容易交到朋友,展开美好的学习旅程。“每个人的个性特质也会影响到学习效果。积极、乐于沟通的人学习速度较快,而害羞、保守的人则速度较慢。”她说。

在她的印象里,亚洲学生是比较慢热的,他们一开始都很害羞、腼腆,静静地观察整个情势,不随便开口。她说:“我们老师必须要很有耐心地引导这些学生,让他们安心,等他们熟悉了环境,他们才会放心地开口说话。在学业方面,来之前他们的在线考试分数都不错,有的甚至很高,但是一到学校口试的时候却又不敢开口,因此口试分数不高,会影响到分班的情况。”

据她观察,“台湾的学生基本上都很有礼貌,很客气,会打招呼,会谢谢老师和教职人员,也经常带家乡的礼物来送我们,让我们都觉得很窝心,这是他们的优点”。

“但另一方面,台湾学生是比较害羞的,他们太在意自己的文法对不对,发音标不标准,不敢大胆地开口,因此进步的速度就比较慢。”她再次强调:“其实真正沟通的时候,没有人会在意你的文法或发音,只要你愿意尝试说出口,就算用单字,加上身体语言,大家都会理解。语言本来就是以沟通为主,文法和发音只是从专业角度上帮你加强或更上一层楼,那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开口讲。”

我了解台湾学生的心理障碍,台湾的教育加上环境,让我们觉得自己英文不够好,因此不敢开口。可是你越害怕,越往后缩,就越没自信,别人也不知道如何跟你相处。一位专家建议,反正出门在外,别人也不认识你,可以设定好目标,每天找一位陌生同学说话练英文,每个人都是你的练习对象,你不妨以微笑问候和自我介绍为开端,这样别人就有回应了。

学语言,只要豁出去开口说就对了!

【求学在外,先做好独立的准备】

对于一位初次到国外游学或留学的学生而言,心态的调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准备好吃苦和独立的话,出国游学就会很受挫。因为不管游学机构安排得多么完善,行前说明再怎么详细,到了异地后,人生地不熟,还是会出现很多与预期不同的状况,这时候靠的就是自己的应变能力和乐观的心态。

出国游学也是训练自己独立性的一种方法,想要锻炼自己的学生及其父母都可以试一试。因为到了异地,不管发生什么事,再怎么生气或耍赖,最终还是得靠自己解决问题。试着自己处理看看,你会发现事情其实没那么难,独立生活的成就感也就来了。像我女儿在家连煎个蛋都不会,到国外求学之后,竟也学会了几道菜喂饱自己,还得意地拍照与我分享。可见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是先前没有机会发挥而已。所以我建议初次留学或游学的人,出发之前最好调整好心态,“凡事自己来”的决心是一定要有的。

我的游学初体验也是状况连连,刚抵达机场就碰到该接机的人没出现,加上我手机落地不通,联络不到人,我只得自己想办法到住宿处。

隔天上课我又错过要带领新生去学校的人,而我完全不知道宿舍到学校的路,我打开地图研究一番之后,发现坐公交车和走路的时间是一样的,于是我决定走路,但我又怕第一天上课迟到,遂决定堵在宿舍门口问出门的学生是不是老生,可否带我一起去学校,最终我幸运地解决了问题。而我这个“路痴”又连着几天一直迷路,最终靠自己一路打听才找到路。总之,所有事情不可能按计划进行,持什么心态就很重要。倘若你希望一切有人照顾,有人依赖,那可能失望更大,倒不如自己解决。

我听说有学生一到当地学校,出了状况就抱怨游学机构服务不周或学校安排不当,也有父母打电话到学校抱怨,要求学校给予特殊照顾。我认为这些做法都很不妥,因为父母的介入实质上剥夺了子女独立学习成长的机会,非常可惜。我们当然可以向学校反映遇到的状况,提出个人需求,但不应抱有“客户即老大”的心态。有时候是学生自己心态上期望太高,没有做好独立面对生活的准备,以至于一发生状况就期待有人处理。当他觉得无以依赖的时候,他的潜能才会被激发出来,从而主动解决问题。

所以求学在外,先做好独立的心理准备,将生活上面临的各项问题当成锻炼自我的养分,这样才能在求学生活中真正成长起来。

【记住,挫折与青春同行】

以前面试新人的时候,我一定会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人生中遇到的最大的挫折是什么?你如何去突破?我希望从这个答案中了解面试者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以及他面对问题的心态。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我得到的回答通常像这样,“我有一次考试考不好,没有90分以上……”,或是“我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

我有些吃惊与担心,这些小小的挫败都被列为人生最大挫折,可见现在年轻人真没经受过什么重大挑战,他们的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许年轻人要出社会以后,才会经历真正的挫折,之前都被父母保护惯了。父母对子女的期盼值也大多放在学业上,这造成除了念书之外,年轻人其他的能力都显得不足,一点小小的挫折就可能无法释怀,以至于无法适应职场的竞争。

在现实生活中,会念书并不是成功的保障,抗压性强、情商高、会沟通等才是重要的竞争力。年轻的时候太顺利也不见得是好事,那容易让人以为人生就是这样的理所当然,容易骄傲或自我感觉良好。因此很多主管会从面试中了解应征者的性格、抗压性以及责任感,这些恐怕都不是课堂上会教的。

我相信没有年轻人会希望自己抗压性弱,但是若自己被保护得太好,那就要检视自己是否禁得起打击。学生可以在大学时多参加社团或利用假期打工,培养人际关系,进而在职场上懂得如何面对问题与挑战,不能有轻易放弃或逃避的态度,这样就可以逐渐增强自己的抗压性。压力真的太大时,应该找主管帮忙,千万不可逃避,因为这次躲掉了,下次同样的问题还是会来找你,不管你在哪里。

人生的挫折早来早好,因为年轻时包袱较轻,挫折的损失不会太大,社会压力较少,也比较容易释怀。唯有愿意面对并解决问题,事过境迁后才能够增强抗压性。

挫折和青春同样是人生的必然,不管你喜不喜欢,一个躲也躲不掉,一个留也留不住。倒不如勇敢面对,一关一关地过,渐渐就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久而久之,会让旁人产生安定感,而你也就慢慢具备了领导该有的风范。

所以,增强抗压性的不二法门是面对、迎接,而不是逃避。

同类推荐
  • 庄子心悟

    庄子心悟

    读庄子的那一种智慧。面对众生在物欲横流中的烦躁不安和无所适从,庄子转过身来,恳切而真诚地告诉人们应该如何自救解脱,如何保持心灵的安宁清静,如何保持自身的清洁自尊,从而由安而顺,由顺而游,达至逍遥大通之境。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读易不能为太医,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之说,故其作用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灭下。
  • 别在意别人走多快,专注于自己走多远

    别在意别人走多快,专注于自己走多远

    这个世界有时像个漩涡,稍不留意就被卷入其中。你看着大家都在做的事,听着大家都在说的话,不知不觉,你也成了别人口中的“大家”一员。突然有一天有人问你,你的理想是什么?你就像被远射灯照射的迷途小鹿,一脸茫然与惶恐。你似乎什么都想做一点,又好像什么都做不了。一时间,专注成了一件难事。有人相伴固然很好,但别让太多嘈杂迷失了自己;有时候你需要关上一些窗户,独留一扇自在呼吸。专注你想做的事,心无旁鹜且乐在其中。
  •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道德经通解(平装)

    道德经通解(平装)

    本书稿是作者学习《道德经》一书的心得的总结,以讲座的方式呈现出来。作者结合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将《道德经》中相关的语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语言生动,说理明晰,既能帮助当代读者读懂《道德经》,也能帮助人们将其中的精华运用到生活当中。
热门推荐
  • 易冒

    易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理财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理财课

    学会最好的理财黄金法则,人生三十而立,30岁是人生的一道关口,是人生的分水岭。你生活的状态和质量如何,取决于30岁前你对财富的认识,以及在理财的各个方面所做的选择和努力。30岁前的理财思维和理财蓝图,决定了30岁后你生活的基调。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要趁早行动。本书立足于30岁这一特定的人生年龄段,精心讲授了33堂最重要、最前沿的理财课,提供了最有效的理财技巧,揭示了最实用的理财策略,指明了最便捷的理财途径,让你成功跳过理财误区,快速成为理财高手,在30岁后真正实现财富梦!
  • 至尊妖帝

    至尊妖帝

    大苍世界,种族林立。这里,不仅有中土神州这样的人类净土,也有十万大荒这样的异兽肆虐之地。这里,不仅有海族称霸的五大海域,也有漠北极寒之地的神弃魔疆。看古风成为人族历史上第一个大帝,复活被神族封印的十三名大圣,利用万化妖灵的便利,肆意猎杀神族,不断壮大自己的战力,终于,在神都一役,灭杀神帝无忌,成就至尊妖帝。
  • 在遗忘的时光里重逢

    在遗忘的时光里重逢

    你说,感谢命运,让你在最美好的时候遇见我。爱过我,是你永不后悔的事;而我没有告诉你,感谢命运,让我在最糟糕的时候遇见你。爱你,是我永不放弃的事,即便,我已不能再爱你……?
  • 家常菜谱精选128例

    家常菜谱精选128例

    用舌尖感受自然地馈赠。精选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最想吃的、烹饪起来简单省时的、吃起来美味且健康的家常菜,与家人一起用舌尖感受美食,用味觉体验人生。
  • 朕妻

    朕妻

    凤承天此生最骄傲的事不是得了这北凉万里江山,而是一步步把应风裳骗到了自己龙帷之内。某女对着某帝嘿嘿一笑某帝:吾妻有病?某女怒然:妾慕君,才对君笑矣!某帝沉吟少顷:朕亦慕卿卿,才言卿卿有病。某女:...可只有帝王心里才知,得妻一笑,艰难至极。
  • 刺行天下

    刺行天下

    “到底杀还是不杀?”雷天机已经是第三次问这个问题了。冷箭静静地望着面前的孩童。这孩子似乎一点也不害怕,即使屋里屋外已躺了三十七具血淋淋的尸体,孩童也没有露出半点恐惧的样子来。孩童的心似乎总是无畏的,或者应该说是无知。怎么能指望一个不满四岁的孩童对这不到一盏茶功夫的灭门做出什么反应呢?“官府的人很快就到,此地不宜久留。”雷天机在一旁不耐烦地催促着。冷箭向来以冷酷、果决闻名,可是今天他对眼前这嬉笑无邪的孩童却下不了手。刺客是只管杀人不论年龄的。到底是什么令他改变?
  • 老板吃炸药啦

    老板吃炸药啦

    【完结+甜宠】本以为找了个好工作,可以美滋滋地过上小资生活,顺便泡个小白脸,享享天伦之乐,谁知道上班第一天,人带椅子底朝天,直接杠上有仇必报、公私不分的总裁上司,被逼成工作狂不说,更化身小强中的战斗强,展开一场不被剥皮抽筋不休的恶斗!“不要以为小爷我是怕你,小爷我这是……”“嗯?”某人脖子一缩赶紧改口:“爷,您上座!”分分钟被调教得服服帖帖!【新书《撩心总裁,太高明!》,欢迎各位小伙伴光临赏读~】
  • 好说歹说

    好说歹说

    文坛怪才阿城、陈村担任主持人,与文艺圈各路高手共同打造十二场谐趣对话。神侃对手包括姜文、洪晃、朱德庸、史铁生等人。话题不拘一格,既有关于生命的哲理性体认、对爱和快乐等人类情感的溯源;也有对语言文字和音乐影像的生动考察;抑或闲聊惬意的旧时光、身边的新动向。看似庞杂随意,但在话语的交锋处时有火花闪现。
  • 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